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张家口 >> 阳原县 >> 大田洼乡

大田洼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阳原西城、东城

  阳原东城、西城,即历史上的顺圣川东西城,两城城廓相仿,规格相似,仅相距60里,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均位于阳原县中西部,桑干河北岸。  西城  汉时,为代郡阳原县地;北魏时,置长宁县;北齐时置齐德、长宁二郡;唐代开元中置横野军。  辽统和年间(983年—1012年),于西京道大同府置弘州(治今西城南关),辖顺圣(治今旧东城)、永宁(治今西城南关)二县。故阳原也称弘州(清乾隆后,为避乾隆名“弘历”讳,改称宏州)。  金代属西京路,仍置弘州,辖顺圣、襄阴(原永宁,大定七年即公元1167年改,治今西城南关)二县。  元朝属中书省大同路弘州襄阴县。  明代为京师(治顺天府,今北京)宣府镇(治今宣化)左卫地,洪武年间城废。永乐十五年(1417年),为保安右卫,永乐十七年(1419年),卫移治西沙城。天顺四年(1460年)武强伯杨能奏请重筑西城,同时新建东城。成化二十年(1484年)置分守参将于西城。以东西二城属南路,隶万全都指挥使司(治今宣化)。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顺圣川西城改置西宁县,以东城并入,治今西城,属宣化府。  民国时属直隶口北道(治今宣化),民国二年(1913年),为避免与甘肃的西宁府重名而改为阳原县,治今西城。  阳原西城天顺四年筑,嘉靖二十四年(1546年)参将杨钺重修,万历二年(1574年)包砖。城周长四里五十二步,高二丈五尺,更铺十四间,旧有城门三座,东门叫定远,西门叫镇远,南门叫朝阳,皆有城楼及月城。北城又称镇朔楼,成化二十一年始穿门筑北关,关城周长二里八十步。西城形状像一头卧牛,因此被称为弘州卧牛城。东门楼奉文昌、南门楼奉祝融、西门楼奉武成、北门楼奉昊天。南门城楼上曾有无耳钟一座,每天清晨钟响,声彻四郊,故传“南楼晓钟”为西城十二景之一。县志载:“(阳原西城)北枕高原,东阻沙沟,西环浒水,南限泥河湾,既踞形胜之区,复罗重关之险,名为卧牛,殆非虚传……”可见地位的重要。  明时,北元势力经常侵扰明朝疆域。阳原西、东城也不时遭到从野狐岭经万全,或经张家口侵入的蒙古兵的杀掠。明政府曾设南路参将驻守西城。清顺治初延明制,又于西城中军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顺治十年(1653年)参将改为蔚州路,西城只设城守守备、把总。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西城改置西宁县,裁把总,只设守备。  东城  “南临大川,北枕崇岗,原壤辽阔,元时牧场也”(《读史方舆纪要》)。辽代于西京道大同府置弘州(治今西城南关),设永宁、顺圣二县,顺圣县治所在就是旧东城,这一带也因此得名顺圣川。  今天的东城是明朝天顺四年(1460年)所建。东城以东10华里处,尚有辽时顺圣县治,即旧东城。   

澍鹫寺塔

澍鹫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澍鹫寺因坐落在鹫峰岭而得名,因此目前人们仍以鹫峰寺相称,位于阳原县县城西南20公里处,东白家泉乡窑儿沟村西南方向1000米的山坡上,至今有保存完好的佛塔,即澍鹫寺塔,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天镇县志》记载,鹫蜂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年一805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1851年一1861年)重修。寺西侧的高塔,俗称唐塔,与寺同期建成。鹫峰寺依山就势修筑,坐西面东。寺内建筑高低错落,排布有致。寺院原有两座殿宇,西为正殿,东为过殿;南北建有禅房。咸丰年间重修时,北房也改建为殿宇。整个寺院建在高坡上,只要打算到寺院里面去,都得先要屏息驻步,举目瞻仰一番。缓步登上台阶,穿过山门,进入过殿。过殿也是寺院的东殿,殿内两旁四大天王侧目注视;过殿的中间,前有面东的接引佛相迎,后有面西的观世音菩萨坐待。继续前行就进入并不算大的合院式布置的寺院。西正殿的正面供奉释迦牟尼佛,高达五米;两侧为十大明阳佛。所有佛像均为石雕,石像体态匀称,雕镌细腻,伟俊壮观。北殿是弥勒佛殿,东西两边塑有十八罗汉像,也为石雕。南面配房是僧人食宿,平时诵经做功课的禅房。寺外还有一些碾磨坊等附属用房。遗憾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佛殿均遭毁坏,现剩残石像九尊,石碑三通,其中两通已残,字迹不清;另一通《澍鹫寺碑记》尚可辨认,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立。惟有佛塔保存尚好,傲然卓立,直插云天。  鹫峰寺塔,为高僧道远的墓塔。砖砌,实心,八角13级,总高约25米。鹫峰寺塔不仅精巧、美观,而且风格独特,形式异趣。其基本形状采用了汉地密檐塔的建筑手法,如平面八角形,叠涩出檐等;而在细部和局部则揉进拱形窗顶、窗罩,特别是在第七层打破层层密檐的规律,插入一层覆钵状的原印度佛塔和藏地佛塔建筑符号,使得塔体总体造型垂直分作三段,外部轮廓由直线变成曲线;第八层以上至第13层仍为密檐式。很可能,当初的塔刹也是藏式覆钵上0相叠的造形。如果是这样,那么它不仅反映出汉地佛塔与藏地佛塔造塔艺术的融合,也显示了张家口地区汉、蒙、藏文化的交融,记录了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思想和技艺。  据说在鹫峰寺塔两侧还曾经建有鸡塔、狗塔各一座。据说曾有一位道远和尚“吃石头、烧大腿”,虔诚苦修终于成佛,并带着鸡、狗一起升天。其师傅后悔自己心不够诚,就化缘为道远建塔,而且连鸡、狗也建了塔。根据这个传说,鹫峰寺塔也叫道远塔。近年来,寺院不断得到修缮。2002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广惠和尚进入东南山坡上的六角关室内,进行三年的闭关苦修,使得该寺院更加受到善男信女们的尊崇,香火日盛。

泥河湾博物馆

泥河湾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泥河湾博物馆位于阳原县城新区泥河湾文化广场,占地20亩,主体二层,局部三层,长91米,宽53米,高17米,建筑面积4623平方米,总投资4100万元,属国家中型展馆,是我省目前唯一,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可满足5万余件出土文物的陈列展示。博物馆平面呈半圆弧形,面向东北,30米高的“人”字型标志柱高高矗立,象征着东方人类从泥河湾走来,在外墙墙面上分布着的条带花岗岩,代表泥河湾标准地层。  泥河湾博物馆展厅面积2145平方米,展厅的500余米长展线分序言厅、四个主展厅、一个临时展厅,主要展现泥河湾标准地层、泥河湾古湖、马圈沟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餐食大象、侯家窑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猎马、虎头梁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制造工厂及于家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采集业与农业萌芽等部分场景。同时采用绘画、雕塑及声、光、电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全景展现200万年前至一万年前泥河湾古人类狩猎、采集、用火、进食和制造工具的生产生活场面。该博物馆分六个展区,各展厅采取环套结构相连,又各自分隔,自成体系。同时在主体建设中设计了大型文物储藏室、资料档案室和文物修复室。该馆不论在建筑规模和藏品数量等方面均属前列,与云南元谋人、北京周口店等国家级博物馆一并成为世界考古科研基地。另外,在泥河湾遗址群内还将建设现场展览馆,作为博物馆的有机组成部分,重点对小长梁、虎头梁、侯家窑、马圈沟等重要遗址进行扣棚永久性保护展览,再现古人类生活场景。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开始出现的时代,以打制石器为工具,人类的体质具有原始的特征,遗存与若干绝灭动物共存,地质时代属于更新世,从距今25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前为止。  该展区对马圈沟、小长梁、东谷坨、岑家湾、飞梁等遗址进行复原。在展示时以当时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壁画与文物标本相呼应,展现人类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情景。采用绘景与真品结合的方式展出展品,挖空画中人群拿武器的手部,放置真实的文物标本。突破一般博物馆的陈列的定式,使观众直接了解遥远而陌生的石器是如何制造和使用的。  在展示的同时滚动播出马圈沟遗址发掘摄像资料与飞梁遗址发掘现场录像。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象征中华民族历史长河262米的青铜甬道第一级台阶上,镌刻了泥河湾小长梁遗址的名字,微缩复原世纪坛。

河北省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北省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  河北省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阳原县与蔚县境内,实际保护面积为东经113°45′—114°45′、北纬40°00′—40°20′之间的1015公顷,分为下沙沟、郝家台、红崖和东窑子头四个分区。  区内具有国际第四纪标准地层、远古哺乳动物化石及象征古人类东方发源地和中华文明起点的众多遗迹遗址,因而是研究我国第三纪晚期及第四纪的地层、古生物、古人类、古环境、古地理及新构造运动等的天然地学博物馆。  保护区建有管理站和多功能展厅,编印出版了《神奇的泥河湾》、《泥河湾裂谷与古人类》等科普读物,并与当地中小学建立起长期联系,适时组织第四纪野外地质观测、标本采集、地学夏令营等科普实践活动。2006年10月保护区管理处荣获“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6月保护区荣获国土资源部科普基地直接命名。

官厅湖

   官厅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这里山青水秀,浮光耀金,静影沉壁,碧波荡漾,上下天光,游目聘怀,物阜民丰,被誉为“塞外明珠”。 大文豪郭沫若留下了“官厅水库鱼三尺,夹库湖山两岸青”的赞美诗句;   官厅湖位于永定河上游,东南距北京市中心77公里,西北距张家口市80公里,湖面面积225平方公里,是颐和园的567倍,湖中有月亮岛、卧牛山等小岛。湖岸有甘家滩、小七营滩、容辰葡萄庄园等;   到官厅湖可以大坝观光、游泳、划船、垂钓、捕捞、龙舟、快艇、水上跳伞等;    河北张家口

笔架石窟-三悬洞

  阳原县城西南30公里,有玉峰山,又称三峰山,由中间高两边低的三个山峰组成,形如笔架。传说是仓颉造字时用过的笔架,当地人称"笔架山"。  笔架山海拔2000多米,山上保存了原始植被,主要有原始次森林、灌木丛,各种草本植物200多种,有30多种中草药材,植被覆盖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春夏季节,漫山遍野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阵阵香气沁人心脾,让人陶醉;到了初秋季节,山桃、山杏、樱桃、榛榛、山枣、沙棘、油等山果挂满了枝头,红得赏心、黄得悦目、绿得滴翠,让人留连忘返;到了冬季,有一种叫兰槿子的常绿阔叶小乔木,叶子由绿变黄,把大山装扮的分外妖娆,给人以冬去春来之感。这里环境优美,生态平衡,野生动物种类也非常多,其中有狍子、狐狸、骚雪、猪獾、山雉等珍稀动物。   

双树堡

  双树堡建造规划合理、科学,创意独特,整个堡的建设呈现出“丰”字格局。  双树堡位于阳原县白家泉乡的河川区。  据《察哈尔省通志》载,双树堡系“明时建,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当地年长者口头传言,是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所建,因有两棵大桑树而得名。堡门设在北面,门洞上有石雕匾额,上下两块,分别为“易字屯堡”、“双树堡”。现存的堡墙,是明代所建,为夯土而成,东西171米,南北231米,呈规则长方形。  双树村的建造规划是非常合理、科学的,其审美视角和创意也是很独特的。该村建造特点是:三街、六巷、十二转角、土房砖门楼;一门、五庙、三乐楼,寺庙不占堡。   

桑干古渡

  桑干河,自西向东,横穿阳原全境,其水史已久,千百年来给两岸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改变这种情况,先人们曾在两岸主要通道处津辟渡、架桥置梁。如今众多古桥早已坍塌,只剩下古碑为后世文人墨客所感叹。改革开放后,桑干古渡旧貌换新颜,天堑变通途,建成四座现代化大桥,桑干河也一改过去肆意任性的牌气,成为造福两岸人民的圣水,现已成为游客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胜地。  地址:张家口市阳原县  电话:0313-7382908、7382165   

昊天胜景-玉皇阁

昊天胜景-玉皇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东城玉皇阁座落在东城北街,是阳原县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建筑之一。据赵可化《东城建玉皇阁记》,该阁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7562年)。清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十五,道士烧香不慎失火,三层殿阁尽毁,铜铸玉皇大帝的一条腿也被熔化,后用泥浆补上。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1984年重修,1993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这座高大庄严、造型美观、工艺精湛的古代建筑成了游览胜地。

开阳古堡

  开阳古堡,古属战国时期赵国代郡之安阳邑,今开阳堡为唐代所建。整个城堡现规划在一个形如“灵龟探水”的龟背上,堡内街道按“九宫八卦”的原则而建,现城墙、城门、街道基本保存完好,但房舍建筑残缺不全,只有从城门洞内铺在地上,被人们踩得光滑如镜的石条及碾下的两条车辙印上,依稀可见当年车水马龙、商贾如云的繁荣景象。  地址:张家口市阳原县浮图讲乡南  电话:0313-7382908、7382165   

小长梁遗址

小长梁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小长梁遗址于1978年被挖掘发现,为距今136万年的更新世早期地层和远古人类遗址,震惊世界。遗址共发掘出土石器1000余件,对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研究以及探讨华北地区小石器传统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古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小长梁遗址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第一阶。  地址:张家口市阳原县大田洼乡  电话:0313-7382908、7382165   

虎头梁遗址

虎头梁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虎头梁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其形如卧虎,俯视着从脚下淌过的桑干河水。1965年在这里发现了古人类文化遗址,共出土土石制品、装饰品等5万余件,这里是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开始最早的地区,在我国华北地区细石器文化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址:张家口市阳原县东城镇虎头梁村至井儿沟乡八马坊村之间  电话:0313-7382908、7382165   

阳原桑干河湿地公园

阳原桑干河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阳原桑干河湿地公园  桑干河为永定河的上游,是海河的重要支流,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朔州朔城区南河湾一带。相传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干涸,故得名。河北阳原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总面积1792公顷。

泥河湾遗址

泥河湾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泥河湾遗址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盆地的中、东部,是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泥河湾遗址东部是以东谷坨遗址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群,已发现24处旧石器地点。发现石制品多达上万件,还有数量众多的哺乳动物化石。年代为距今100万年左右。这些发现层位清楚,遗物丰富,集中分布在泥河湾的古湖滨,清楚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活动状况,是目前东亚地区已经发现的分布最集中、石制品最丰富且时代最早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存。  遗址中部是以虎头梁遗址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群,已经发现19处旧石器地点。时代为距今15000至10000年。发掘出土的石制品已多达数万件,还有加工精美的装饰品,以及大量人工破碎的哺乳动物化石。  泥河湾遗址是研究200万年至300万年以来古地层、古生物、古人类、古地理及新构造运动等学科的著名地区,它已成为世界古人类文化等多学科研究的宝库。(国家文物局)  

大田洼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大田洼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