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新乐遗址博物馆 | 新乐遗址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乐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大街新开河北岸黄土高台之上,1973年首次发掘。这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占地面积17.8万平方米,集居地约2.5万平方米。其布局与半坡文化很相似,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新乐遗址距今有7200多年的历史。其出土文物相当丰富。出土文物中还有极为珍贵的煤精制品和木雕艺术品。新乐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建了新乐遗址博物馆。 沈阳出土的骨制品种类繁多,时代较全。其中主要是1978年新乐遗址下层房址出土的骨柄、骨锥为新石器时代骨制品。骨柄长11.2厘米。从侧面观察,很象两片骨板粘合在一起,有一道较明显的合缝,用以镶嵌细石片,作复合工具之用。骨锥长10厘米,顶端宽1.4厘米。体扁平,尖部弯曲且锋利,是钻孔工具。 斜线纹高足钵1978年新乐遗址下层房址出土。高12.3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6.5厘米。红陶衣、高足,通身饰以抹压斜线和网格纹。是新石器时代的盛食器。 地址:龙山路1号 电话:86807823 开放时间:夏8:30---17:30冬9:00---17:00 乘车方式:沈阳站乘232路,沈阳北站乘136路,马路湾(机场大巴停靠站)乘138路至“新乐遗址”下车西走300米 217路,236路,252路,260路,290路、294路,326路也可到达 |
沈阳航空博物馆 | 沈阳航空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沈阳航空博物馆,就在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欣欣向荣之际,1960年7月,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合同,撤回了专家。再加上“-”所造成的恶果和三年自然灾害的降临,新兴的航空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其中最为困难的是航空材料和器材的缺乏,这对我国薄弱的基础工业来说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然而,这一切都难不倒刚刚挺直腰板的中国人,在国家的大力关注和扶持之下,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航空工业的建设上,同时成立了中国自己的航空研究院,开始培养科研队伍。从此,我国的航空工业走上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道路。 早在1958年,我国就曾在大量积累仿制苏联飞机的经验基础之上,自行设计了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并试飞成功。虽然由于空军飞行训练体制的变动,这种飞机最后没能继续研制和投入生产,然而却开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先河。另外还有一架由中国自行设计成功并投入大量生产的飞机,它就是最初由沈阳飞机厂设计,后转入南昌飞机厂继续设计的初教。该飞机于1960年12月完成鉴定飞行,1961年投入成批生产,一共生产了近1800架。这两种飞机的成功说明我国已经开始了由仿制向自行设计的转变。 自行设计飞机最成功的例子 而自行设计飞机最成功的例子则是超音速强击机强5和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承担强5研制工作的是南昌飞机厂,于1958年8月开始设计,总设计师是陆孝彭。强5是根据空军对强击机的实战要求,立足于当时国内的工业水平进行方案论证的,对于一些一时研制不出来的高性能专用机载设备和原材料,就采用暂时替换的方法绕过障碍,因此很快第一架强5飞机于1965年6月升空试飞,并于1966年底开始成批生产。强5是中国自行设计成功的、生命力很强的优良机种,并且后来向国外出口。承担歼8飞机设计任务的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工作开始于1961年,总设计师先后由黄志千、顾诵芬担任。在摸透了歼7飞机的基础之上,设计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各种试验,经过充分的方案论证,终于在1966年设计出了歼高空高速歼击机。1967年,第一架歼升空试飞。 然而60年代末至70年代 正当世界各国竞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航空工业,研制新的高性能军用和民用飞机时,刚刚走上自力更生道路的中国航空工业再一次遭受到严重破坏,文革中各种新型号的飞机长期延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时间上的损失更是无法弥补,中国与发达国家航空工业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航空工业才从困境中走了出来,但由于0期间我国的航空教育濒临解体的地步,人才培养中断,造成航空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 沈阳航空博物馆 中国的航空工业除了进行强5、歼7、歼8等飞机的改型外,还努力研制新一代性能更先进的飞机,其代表就是歼8Ⅱ歼击机。歼8Ⅱ是为满足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期空军作战的要求而自行研制的新机种,于1981年开始由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进行方案论证,总设计师为顾诵芬。1984年6月12日,第一架歼8Ⅱ飞机升空试飞,不久便投入生产。此外,中国的下一代主力战斗机歼10也处于最后研制阶段。这一系列的成果说明,中国已经有能力自己设计高性能的战斗机,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小。 在努力发展军用航空的同时,我国航空工业也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开始转向民用。航空工业本身就是一个军民结合的产业,在战时以发展军用飞机为主,在平时就应该以发展民品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的航空工业迅速完成了从战时到平时的转变,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后,也加快了-民的步伐,不但研制出了运7-100、运12、运 8、直9等民用飞机,而且民品的生产也大大增加。但我国在民用航空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在军用航空方面大得多,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赶上。改革开放不但使中国吸收了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而且也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走向世界:如今我们生产的各种军用飞机如歼和强和民品已经可以出口到国外,为国家出口创汇了。 |
北陵公园 | 北陵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北陵公园沈阳市最大的公园,占地330万平方米。1573年(清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1927年,奉天省0将昭陵辟为公园,因位于市区北部,故得此名。昭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方城是陵园的主体部分,结构与福陵的方城相似。北陵既有古老的传统建筑,又有现代化游园设施,置身园中,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它是国内外游人来沈必游之地。 清昭陵内古松参天,有许多地方值得观看,像王八驼石碑、角楼、后山的陵墓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北陵又称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乐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现现在的规模。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昭陵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包括华表、石狮、石牌坊、更衣厅、宰牲厅;中部,从正红门到方城,包括华表、石象生、碑楼和祭祀用房;后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宝城,这是陵寝的主体。 方城正门称为隆恩门,上有门楼。方城四角有角楼。方城内有隆恩殿、东西配殿、东西晾果房和焚帛亭。隆恩殿后面有二柱门、石五供和券洞门,券洞顶端是大明楼。方城之后是月牙城和宝城,在宝城中心,上为宝顶,下为地宫。宝城后面是隆业山,登山俯视,陵园风光可尽收眼底。 昭陵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游罢牌楼,即可至正红门,这是游中部的开始。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形生动,更引人注目。正红门内的参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既整饬又肃穆。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据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欣赏罢石马,即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缭墙,仿佛是城中之城。游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金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常华丽。隆恩殿后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又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 民国十六年五月(1927年),以陵寝为中心辟为“北陵公园”,如今占地面积332万平方米。其总体规划是以陵寝为中心,分陵寝、陵前和陵后三部分。园内的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其中芳秀园是北陵公园的园中园,总面积4万平方米,种植了近200种植物,四季分呈,各具特色。初春樱花盛开,满园飘香;盛夏荷花竞放,柳浪闻莺;深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苍松挺拔。纵观整个园林,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奇花异石,小桥流水,颇有江南之秀。园内建筑与景观巧妙结合,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北陵公园拥有3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夏天碧波荡漾,柳岸成荫,乘坐脚踏船、快艇观光游玩,泛舟湖上,别有一番情趣。现在北陵公园已是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罢隆恩殿,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又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现在昭陵已辟为北陵公园。 昭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数里的古松群。现存古松二千余棵,松龄达三百多年,摇曳挺拔,参天敝日。这些苍翠的陵松在金瓦红墙中构成昭陵又一壮丽景观,其中的“神树”、“凤凰树”、“夫妻树”、“姐妹树”、“龟树”等更是别具特色。 沈阳昭陵古老的历史、神秘的皇陵、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成为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为之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浏览胜地,亦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沈阳的窗口。 公交线路: [正门] 136、205、210、213、217、220、227、231、242、245、265、290、393、800路北陵公园站 [西门] 136、138、294路香炉山路站 217、232、326、381、382、393路北陵西门站 [东门] 131、157、178、205、210、214(夜线)、220、227、231、242、245、265、280、281、800路北陵东门站 |
沈飞航空博览园 | 沈飞航空博览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沈阳航空博览园,是全国首家系统介绍中国歼击机发展历程和航空科普知识的大型展馆。分为序厅、志在冲天、碧空雄风、驰骋疆场、走向世界、世纪展望等7个展馆。展出6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200多件实物,融中国歼击机发展历程与航空科普知识于一体,全面介绍航空知识和国防知识。2004年4月,沈飞航空博览园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沈飞航空博览园的大门足够特别,状如凌空的机翼造型从大门一侧伸出,“机翼”下面就是售票处,透过伸缩门能看见主馆正门和停在草坪上的飞机。假如是第一次无意中路过,任何人都一定非常好奇。 从博览园大门进入,东侧林地的草坪上就停着一架银白色的歼5,国产第一架跨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机身上的红色数字56719表示飞机试飞成功的日期。该机是仿苏米格-17埃弗型战斗机,我空海军驾驶该机击落击伤入侵F-86等飞机40多架。1958年2月13日毛泽东到沈飞视察,观看的就是这种飞机。 靠近东侧围墙的场地上停放着强5型飞机、歼6原型飞机、歼教6原型飞机、歼7型飞机、歼6III型飞机。还有机身如披了蓝色迷彩服一样的歼7型飞机、沙漠迷彩服颜色机身的歼8型飞机、歼8II型飞机等。通往主馆的路西草坪上停着一架上下双翼,体型庞大的军绿色运输机。 博览园的主馆是一座四层的大楼,圆顶,淡黄色楼身,玻璃均为天蓝色,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主馆分上下两层,序厅内的展台停放着一架飞机,周围的墙壁上有国家领导人到沈飞视察的图片。厅顶和二楼连通,悬挂着三架飞机模型。 “志在冲天”展览主要展示沈飞从小到大,从修理走向飞机制造的过程。图片中让人记忆深刻的是1930年张学良将军命令东北边防军修建北陵飞机场,并着手创办东北航空工厂,后因日本入侵而夭折。机场后被日军占领,共掠夺飞机260余架,成为日军从空中残害中国人民的基地。实物中的一块界石是1999年沈飞动力处的职工清理环境挖掘土地时发现的,是日本侵略者在沈飞附近驻军和日本人开办工厂的罪证。中华民族“航空救国”的梦想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实现。1951年,沈飞的前身国营112厂正式成立,在抗美援朝期间,该厂为中国志愿军空军提供大量装备。 从一楼到二楼的楼梯间内墙壁上挂着一些沈飞职工几代人在此工作的合影照片。金连佐一家三代23人在沈飞工作,至厂庆50周年累计工龄485年。走着楼梯,看着这些图片,不由得心生敬意。 因为在军用飞机中,歼击机是装备数量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机种,最先进的航空技术大都在歼击机上首先应用。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歼击机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其航空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接下的从“碧空雄风”展览到最后的“世界展望”主要展示歼击机在我国的发展和航空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在二楼的大厅里,最吸引人的是模拟实物类展品,包括歼6的前机身、座舱、机翼、平尾、复合材料、人物雕塑、弹射座椅、钛合金结构件、飞机航炮、火箭发射器,飞机的各种仪表,机载设备,还有20多种飞机模型等。有兴趣的还可以看看1:2概念机模型,全机静力实验模拟演示系统,涡喷-6型发动机,高速风洞模拟演示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模拟演示,D-4型气垫船模拟演示。 沈飞航空博览园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陵北街1号,2001年建成,是融我国歼击机发展历史与航空知识于一体的大型科普类专业性展馆。博览园占地2.5万平方米,分为室外展区和室内展览区两个部分。 室外外展区有休闲广场、服务部和展示沈飞公司生产的各型歼击机的飞机展示区。室内展厅分为序厅、志在冲天、碧空雄风、驰骋疆场、走向世界、世纪展望等7个展览部分,有珍贵历史图片660多幅,实物200余件。 |
东北大学旧址 | 东北大学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北大学旧址 东北大学旧址,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北大学旧址的公布所在地为辽宁省,公布类型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批号为547900,公布地址为辽宁省沈阳市。 东北大学旧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东侧,新开河北岸。1923年开始筹建,至1930年陆续建成。东北大学是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由奉天和黑龙江两省联合创办的高等学府,是20世纪初东北地皇姑区新乐遗址 区的规模最大的一所由文、法、理、工、教育五个学院组成的综合性大学。1928年张学良任校长后,实行男女同校,增设学院,延聘教授,大力发展体育,一批著名学者如章士钊、梁思成等在此任教。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北大学旧址建筑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主要建筑各具特色,保存完好,为近代优秀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
塔湾舍利塔 | 塔湾舍利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沈阳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45巷15号,称塔湾舍利塔。因佛塔内供藏1548颗“舍利子”,所以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建于辽代重熙十三年(1044年),由北方契丹人修筑。1640年(清崇德五年)重修,是沈阳市历史较久的古建筑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为密檐塔。1985年维修时,发现塔身为空心,这在全国同类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塔内出土有鎏金佛、舍利子、经卷、瓷器等大批珍罕文物,地宫四壁尚有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画。此塔北侧新建了一座沈阳古塔遗物陈列馆,馆内展出有沈阳各塔先后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无垢净光舍利塔东眺昭陵,南临沼泽,古色苍然,风景甚佳。清人有诗咏道:"一湾塔影水流春,寒食烟生树树新,疑是雨余青到眼,十三山色欲留人"。雄伟壮丽,历史久远,从古至今景色不减。 |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坐落于沈阳师范大学校园内,是经辽宁政府批准、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和沈阳师范大学共建的、截至2011年中国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于2011年开馆。共设有8个展厅、16个展区,包括地球与早期生命、30亿年来的辽宁古生物、热河生物群、国际古生物化石、珍品化石、辽宁大型恐龙等主题。 馆藏精品综述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拥有馆藏1万余件,精品馆藏200余件珍贵化石,有按照化石的大小复制成原型的四大“明星化石”,包括截至2011年的世界最早的带毛恐龙“赫氏近鸟龙”、“会滑行的蜥蜴”赵氏祥龙、为揭示鸟类可动性头骨的早期演化和早期鸟类的树栖能力演化研究作出了贡献的“沈师鸟”,“世界最早的花”辽宁古果;还有高5米的猛犸象复原化石,剑齿虎的头骨化石,以及大型恐龙化石的集体“亮相”,其中长达15米的“辽宁巨龙”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 场馆特色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集科研、科普、展陈、教学和收藏于一体、功能丰富的古生物博物馆,建筑外形像一个庞大的地质体和一个巨型恐龙巧妙的融合,南侧的拱形建筑代表辽宁巨大恐龙的身躯,中间的钢架代表恐龙脊柱,两侧是恐龙的肋骨,而球体是恐龙蛋;21根恐龙肋骨的钢架象征辽宁人民21世纪挺拔的身躯,预示着辽宁美好的前程。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以科学性为主,以展示地史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为主线,以介绍30亿年来“辽宁十大古生物群”为重点,展示了地史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该馆展示了远古时代的生命演变,从远古走向现代,在互动科普厅,观众可以参与古生物化石有关的活动,包括“恐龙剧场”,以及“与恐龙赛跑”、“寻找化石”、“中华龙鸟盖印”等。 |
无垢净光舍利塔 | 无垢净光舍利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垢净光舍利塔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黄土岗上。建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清崇德五年(1640)重修。是沈阳市现存较古老的建筑之一。从前,这里东连昭陵,南临沼泽,古色苍然,“塔湾夕照”为沈阳八景之一。 该塔为13层密檐八角形砖塔,高约33米。整体可分地宫、塔座、塔身、塔檐、塔刹5部分。地宫在塔座下,乃埋舍利之处;塔座为八角形仰伏莲须弥座,通体砖砌,周边嵌石条,高1.7米,每面宽5.5米;塔身每面都辟佛龛,龛上雕有卷草、海棠花纹图案及造型美观的伞盖、飞天等,龛内凸起的莲座上有身披袈裟的坐佛,龛两侧立有协侍。塔檐下有砖雕斗拱,上有瓦垄,角脊有套兽、坐兽,13层塔檐层层内收,最后成八角攒尖的塔顶。塔顶立前金属刹杆,串有葫芦形宝珠,以8条铁索连着角脊。全塔挺拔壮观。 1985年维修此塔时,发现此塔为空心,为全国同类建筑中所仅见。塔内还出土鎏金佛、舍利子、经卷、瓷器等大批文物;并发现圆形地宫,上有天花,下有地板,四壁有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画阿难、迦叶、护法神等。塔0土大型石函,盖上刻有"维南赡部洲大契丹国辽东沈州西北丰稔村东重熙十三年次甲申四月大壬辰朔冥生十五叶藏"及建塔人姓名、职务等,是研究建塔和辽史的重要实物资料。现在塔北已新建展厅,陈列沈阳古塔文物,1986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15巷45号 乘车线路:沈阳南站乘坐202路公交在终点站下车可达;在沈阳北站乘坐209路公交在塔湾下车可达。 |
舍利塔滩地公园 | 舍利塔滩地公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林荫广场、小桥流水、草坪花池、灯光塔影……10月21日,经过半年多的建设,集自然景致和古朴风韵于一身的皇姑区舍利塔滩地公园开园,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游览。 舍利塔滩地公园位于皇姑区西部,塔湾街与汾河街之间,北运河南北两岸滩地内,毗邻沈阳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辽代无垢净光舍利塔,东侧与沈阳昭陵、新乐遗址连为一线,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逾7万平方米,园内种植6000余株名贵树木。 舍利塔滩地公园是舍利塔地区整体改造率先竣工的项目之一,原址为大面积棚户区,卫生环境恶劣,配套设施匮乏。市委、市0从保护古建筑、传承历史文化、改善区域环境出发,启动舍利塔地区整体改造工程,并将滩地公园建设列入城市重点民生工程,于今年4月动工建设。根据规划,通过恢复历史遗迹和提升周边环境,舍利塔地区将打造成为集生态和人文环境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景观区。 舍利塔滩地公园以北运河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园区,以舍利塔为中心,建成云海净土、回龙寺前广场、舍利塔院、放生池、紫山八岭和回龙寺六大主题景区。并充分挖掘利用舍利塔地区特有的文化和历史资源,构建了一个集宗教、文化、旅游、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市民休闲场所,形成了一幅山水环绕、古塔耸立、水波涟涟的美丽画卷,重现了盛京八景之一的“塔湾夕照”,成为沈城北部环城水系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辽宁大学历史文物陈列室 | 辽宁大学历史文物陈列室为文化旅游景点。 历史感厚重,里面有不少历史文物。值得一提的是辽宁大学四个字是朱德提写的而朱德这一生也只为辽大提笔书写过校名。 位置: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交通:249路、299路、162路、236路、215路、242路、210路 门票:免费 |
志愿军烈士陵园 | 志愿军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建于1951年8月,位于沈阳市北陵公园东侧,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这里安息着黄继光、孙占元、邱少云等122多名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陵园正中耸立着一座宏伟的英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的"抗美援朝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正面卧碑刻有郭沫若所题七律一首:"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竣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陵园内建有烈士遗物陈列室,陈列着烈士的遗像和遗物217件。陵园正门东侧建有抗美援朝光辉业绩展览馆,展出有关抗美援朝的部分照片、图表等。 |
百鸟公园 | 百鸟公园 |
清昭陵(北陵) | 清昭陵(北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沈阳市最大的公园,占地330万平方米。1643年(清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1927年,奉天省政府将昭陵辟为公园,因位于市区北部,故得此名。昭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 方城是陵园的主体部分,结构与福陵的方城相似。北陵既有古老的传统建筑,又有现代化游园设施,置身园中,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它是国内外游人来沈必游之地。清昭陵内古松参天,有许多地方值得观看,像赑屃驮石碑、角楼、后山的陵墓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北陵又称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乐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
松花江 | 看 点: 人们常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松花江水才无愧于是从天上来的呢。松花江是满语“松阿里乌拉”的转译,就是“天河”的意思。把松花江比作从九天落到地上的天河,概括了它的宽广绵长、富饶美丽和神奇风光,其蕴意深远、引人遐想。 介 绍: 松花江源出长白山天池,如一条绿色飘带横贯吉林市全城。全长1840多公里,流域面积545000平方公里,在全国各大江河流域中,仅次于长江、黄河,居第三位,好比东北人民的保姆。 辽宁沈阳 |
沈阳碧塘公园 | 碧塘公园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长江街,始建于1939年。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市不断加强对碧塘公园的管理和建设,使其逐步成为皇姑区大型公园。1959年至1964年建园墙、凉亭、喷泉;1979年建公园大门三座;1987年建了儿童娱乐区,设有秋千6组、滑梯一座、宇航车一组、电动小火车、电动小汽车、大型空中脚踏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碧塘公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成为了沈阳一处小有名气的标志性地段。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长江街与昆山中路附近 乘车线路:沈阳市内可乘112、260、242、162、147、236、249、215、209、111、190、252等路公交可达。 |
北塔碑林 | 北塔碑林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北塔碑林位于皇姑区崇山东路路南,建于清崇德年间(1643-1645年),是清初沈阳东、西、南、北四塔寺中,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展出有《盛京图》等图片资料和沈阳古城沙盘模型,并辟有记载着沈阳历史的石刻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