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朝阳 >> 北票市 >> 马友营蒙古族乡

马友营蒙古族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北票大黑山

北票大黑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黑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位于北票市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交界,距北票市区30公里,是一处以奇峰怪石、北国森林、杏鹃花果、冰瀑温泉、红亭碑刻、野生动物和祈福佛寺为特色的山岳型森林休闲旅游景区。  大黑山属鲁努儿虎山脉东段南麓,最高峰海拔1074米。这里山峦起伏,奇峰林立,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景区核心面积29.4平方公里,由西游仙境、群峰竞秀、五月冰及圣山鹿园四大景区和山门广场组成,有巨龙腾飞、唐僧拜祖、镇山之尊、天峡地缝、南天石林、水帘瀑布以及藏传佛教惠缘寺、汉传佛教禅悟寺等数百处自然和人文胜景,以“清幽、野趣”为特点,集“雄、奇、险、秀、幽、旷”于一身,森林覆盖率达93%,被誉为“辽西绿岛,生命之源”。  大黑山地处浅山区,海拔并不很高,最高峰不过千米出头,但这里浩瀚几十里的石海,虽无太白之高峻,亦无华山之险绝,却独具自然之风韵。沿着登山步道行走,犹如穿行于壮丽的石林,让人目不暇接。周遭山峰耸立,奇松掩映,恰似仙境,如同置身国画大师精心点染的美妙画卷。那嶙峋的怪石,形态各异,有的像人、有的像虎、有的像猴、有的像熊、有的像牛、有的像马、有的像兔、有的像龟、有的像骆驼,还有数不清的石笋、石柱、石门、石棚、石洞、石屋……辽阔、坦荡的石海,气势磅礴,起起伏伏,宛如大海上涌起的滚滚波涛。定睛细看,只见奇岩千叠,层层相嵌,高低跌宕,错落有致,真是“奇峰倒栽天公叹,绝顶悬石鬼神惊”。大黑山的石海,用那蓄积亿万年的以柔克刚的力量,给这充满喧嚣与鼓噪的世界,创造了一片圣洁的神奇。  2016年开始,大黑山景区进行大规模规划建设,全面提升打造新景区、新景观、新游道、新索道,4500米无障碍中华孝道让您轻松畅游景区,2200米观光索道带您领略全新美景。  大黑山旅游观光索道主要设备从奥地利、法国进口,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客运索道之一,于2016年4月1日开工建设,2017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  索道采用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8人吊箱式,共58个吊箱,设计运量2000人/小时,单程时间8分钟。索道全长2200米,上下高差300米,沿途设支架13座。下站位于游客中心南侧山坡,包括游客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依山就势而辟,缓缓穿行于大黑山的繁茂森林中;上站位于群峰竞秀景区腾龙观景台东南面,包括腾龙山庄,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若由游客中心乘索道上行,随着吊厢的徐徐抬升,游人如飘浮在海洋的绿岛,清风拂面,“蝉鸣林愈静,鸟啼山更幽”的意境,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而由腾龙观景台乘索道下行,居高临下,一边鸟瞰大黑山全景,一边俯视奇峰怪石的别样风采,则令人心旷神怡,妙不可言。  

白石旅游风景区

白石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大凌河干流上,地处朝阳、阜新、锦州三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白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殖、观光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2000年9月,白石水库主体工程竣工。水库坝长513米,水库总库容16.45亿立方米,可控制流域面积17649平方公里。是辽宁省第三大水库,辽西第一大水库。  白石水库库区内植物丰富,物种繁多。水库依当地独特的白石岩得名,近年来在库区发现了震惊中外的中生代古生物化石,使白石水库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具时代意义。2000年底,白石旅游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其幽静、豪华的白石度假村,雄壮的纪念碑,伟岸的观礼台等景点,与北票生物化石馆、惠宁寺形成一条独特的旅游风光带,使白石水库这颗明珠在大凌河上更加靓丽。登上观礼台,您可览库区全景:清晨日出、夕阳西照、春抱凌河、银鹅戏水。水上乐园兴建了以垂钓、浴场、游船为主的水上娱乐项目是您休闲度假的好去处。2007年,号称“辽西第一漂”的白石漂流项目建成,为白石旅游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白石旅游服务中心设施齐全、先进、一流,已具备接待300余人大型会议的能力。设有停车场、保安服务、舞厅、娱乐厅,是团体会议、举家旅游、朋友聚会的“风水宝地”。  

惠宁寺

惠宁寺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惠宁寺位于北票市下府蒙古族自治乡政府东侧。清初,土默特右翼署建于此,故名下府。清末蒙古族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尹湛纳希就出生在下府林的东邻——中信府。惠宁寺北据官山,南映大凌河,左临牤牛河,右环凉水河,环境优美,实为佳境胜地。  据寺内蒙文碑记载:清初,成吉思汗的后代温布朝和日从呼和浩特的土默特旗移居此地当贝子时,就创建了一座琉璃顶庙。他的四代重孙哈穆嘎白斯古郎图贝子为了发展佛教,从各方请来了-教徒,于乾隆三年(1738年)、十五年、二十二年先后三次修建及扩建了藏经阁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山门、讲经堂,东西配殿等,还砌筑了红院墙,形成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皇帝赐名惠宁寺。  嗣后,各代执政贝子继承祖业,增其旧制,乾隆四十八年、四十九年、六十年、嘉庆五年、八年、道光元年先后多次维修、改建、增建了七间殿(又称舍得殿)、关公殿、讲经殿,雕刻石狮,竖立旗杆。盛时住寺-不下千人,殿内佛像无数,有万佛仓之称。  关于惠宁寺民间有一段传说:说惠宁寺是土默特旗贝子欲叛清独立而建的金銮殿,后被出身为清王室的妻子告密,土默特旗贝子唯恐被诛,遂急塑佛像,改为庙宇,于是变成了一座大-庙。  该寺南北长192米,东西宽63米,占地12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16座,共170余间。采用传统的古代建筑形式,自南而北有山门、天王殿、大殿、藏经阁、七间殿,两侧分布着配殿、钟鼓楼等。寺内松柏参天,大者数围冠如伞盖。壮丽的殿宇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景致十分幽雅。  大殿(也称诵经堂)建于高台之上,高大宏伟,为该寺的主要建筑。该殿平面呈方形,占地900多平方米,三层楼阁式,共有八十一间,俗称八十一间大殿。它是藏、汉、蒙民族建筑艺术巧妙结合的产物。前廊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折脚廊柱漆朱红色,柱头和檐口装饰有龙和幢幔纹图案。屋内明柱林立,共30根,漆红涂彩,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共四十二间,中间两根通天方柱直达屋顶。殿内后部及两侧原供奉佛、菩萨、罗汉诸像,中间可容纳数百-诵经,殿内满挂彩色幡帷,在幽暗的光线中更增强了神秘气氛。二层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四周廊房相通,与中央方殿间有漫道相隔。从二层踏木梯可登上三层,居高临下,四周了望,远处山青水秀,眼下古刹幽冥,别有一番情趣。门上九龙罩匾,两侧云龙大柱雕刻逼真。厚厚的白墙和仿白玛草式油浸涂红荆条束带,以及异形柱、溜金顶、0等藏族佛教密宗装饰,与汉族传统的歇山式青瓦顶、斗拱、吻兽等组合,样式新颖,结构复杂。经堂后面是藏经阁,庑殿式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漆红廊柱绕殿一周。该殿之后为七殿。  该寺引人瞩目的还有山门前月台上的一对石狮,连座通高3米,如此高大雄健,雕刻精细的石狮十分少峥。  距今近260年历史的惠宁寺,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是我省及至东北现存规模最大的-庙,1988年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票鸟化石自然保护区

北票鸟化石自然保护区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北票鸟化石自然保护区  北票鸟化石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5′22″  -120°52′38″,北纬41°32′21″-41°37′53″,总面积4630公顷。保护区于1997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孔子鸟等珍稀古生物化石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本区地处辽西山地丘陵区,最高海拔449.3米,区内完备的中生代地层及其所含门类众多的化石,在全世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已陆续发现鸟类化石(11属、14种)250余块,其中中华龙鸟、原始祖鸟被专家们认为接近于鸟类的始祖,远比德国始祖鸟为早,孔子鸟的时代也基本可与德国的始祖鸟相比,这一发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古生物界认为德国始祖鸟是一切鸟类祖先的传统看法,为解开生命发展史中世界四大难题之一-鸟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取得了突破,因而使世界科学界为之震惊。  本区不仅产出重要的鸟类化石,而且还发现众多门类的其它化石。计有6个门、14个纲、20类化石,动物化石除鸟类外,还有爬行类、鱼类、叶肢介类、介形虫类、昆虫类、双壳类和腹足类,此外还有蛋及足印类化石,共3个门、8个纲、46个属、83种。植物化石从蕨类植物到高等的被子植物计2个门、3个亚门、6个纲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硅化木、种子及孢子花粉化石等。化石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世所罕见。国内外专家认为,该地区极有可能既是鱼类和某些昆虫类群的起源和深化中心,也是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区域。北票鸟化石群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特别是研究生命从水中到陆地,从水中到空中的演化,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冯素弗墓

冯素弗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冯素弗墓,位于辽宁省北票市西官营镇馒头沟村将军山,是冯素弗及其妻的墓葬。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是鲜卑化的汉人,死于太平七年(415年)。  两墓同冢异穴,其妻属墓早年被盗,都是长方形石椁墓,东西向。椁顶盖以极厚的石板,椁内绘人物、星象等壁画。冯素弗墓椁长4.25米,宽1.34~1.53米,土圹的西壁有小龛,内放陶罐、牛股、肋骨等物。人骨已朽,但见有幼儿乳齿,推测系以小儿□葬。木棺彩画羽人、建筑等图像,棺环、棺钉铁质而饰金,说明当时沿用汉制,皇族勋臣葬用“画棺”。其妻属墓葬一青年女性,椁内殉犬,应为鲜卑习俗。        两墓共出遗物500余件,有金印、兵器、铠甲、马具、服饰、仪仗车器、文具、日用器物等。其中的金冠饰,可能即鲜卑贵族喜戴的步摇冠上的金步摇;冠前饰片上有锤鍱的佛像,反映出当时佛教的东传。两只鎏金铜马镫,是研究马具发展的重要资料。碗、杯、鸭形水注等玻璃器美观精致,堪称珍贵的古代工艺品。  冯素弗墓对于研究北燕的政治制度和墓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是探讨鲜卑族在辽西地区的发展、三燕社会面貌以及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密切交往的重要资料。  2006年5月,冯素弗墓作为十六国时期的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

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朝阳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位于辽宁西部的朝阳市,总面积2300千米,主要地质遗迹面积207千米。主要地质遗迹为古生物化石、含化石地层、地质构造。地质公园由上河首古生物化石园区、四合屯古生物化石园区、凌源大杖子园区(均为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化石的主要产地)、AAA级的凤凰山园区及槐树洞风景区组成。中生代古生物化石丰富、多样,迄今为止已发现了最早的鸟类和开花的植物,朝阳因此被誉为“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在国际上具有独特性、完整性、稀有性,是世界级的古生物化石宝库,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园区内人文古迹丰富多彩,曾是燕辽时代的佛教圣地,有迄今为上东北地区有记载的最早的佛教寺院、有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其0土有女神像、玉猪龙、女神庙、积石冢和祭坛遗址等,它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地质公园集人文、历史、风景名胜和地质遗迹于一身,是理想的休闲、旅游及科普教育基地。   

四合屯化石地质棚户走廊

  朝阳是享誉世界的中生代珍惜古生物化石集地区,是世界自然遗产最珍贵的一部分,被誉为世界级古生物化石宝库。  朝阳古生物化石分布广,种类多,出量大,已知的化石产地近百处,最著名的有已被列入国家级鸟化石自然保护区的北票四合屯和龙城区上河首、凌源大王杖子、朝阳县的胜利、大平房、联合、杨树湾等。分布区域达一万多平方公里,主产地核心区为1136平方公里。化石种类有鸟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鳄类、翼龙类、双壳类、昆虫类和植物类,共包括11门、36纲、65目、171科、343属、628种,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创下了时代最久、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层位最多、科研价值最高的五个世界之最,是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期哺乳动物骨架(张和兽),保存最完整的早期蛙类(三燕丽蟾),最早的鸟壳类、昆虫类和植物类,共包括11门、36纲、65目、171科、343属、628种,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创下了时代最久、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层位最多、科研价值最高的五个世界之最,是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期哺乳动物骨架(张和兽),保存最完整的早期蛙类(三燕丽蟾),最早的鸟类化石群(孔子鸟、娇小辽西鸟、朝阳鸟)的地方,更是地球上第一枝“花”(被子植物的“辽宁古果”)绽开的地方和第一只鸟(长有羽毛的中华龙鸟)飞起的地方。其中,中华龙鸟的发现改写了教科书中鸟类起源于德国始祖鸟的学说。  为了保护和利用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资源,现已建成四合屯化石地质棚户走廊和辽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并正筹建集旅游观光、科研科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世界最大的国家级鸟化石地质公园。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马友营蒙古族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马友营蒙古族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