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双城魁星楼 | 双城堡魁星楼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座落于双城镇内,后因年久失修,于1957年拆除。 魁星楼得建于双城,因这里是满族人定居和金代兴邦之地,满清统治者称双城堡为满族的“隆兴之地”满州故里。魁星乃二十八星宿之一,专司点文武状元之职。1892年双城籍人清内阁中书张邦彦联络邑绅关毓谦、张俊生、张选生、张鼐铭等,禀请通判孙逢源在转详上峰批准捐资葺修大成殿的同时,建魁星楼,以增辉文运,繁荣这一地区的文化,当权者顺应提议,这是兴建魁星楼的重要原因。 现在的魁星楼属易地重建,建在双城东门外的公园之内,重建历时三年整,于1993年农历重阳节竣工。魁星偻的高度,体景为全国同类建筑之首。建筑物采用明清官式造法,建筑标准为国家一级建筑,彩绘选用墨线璇子小点金。建筑式样为方型塔式十字歇山顶。楼高39.9米, 台基护栏为正方形,边卡33米。主建筑楼体为正方形,边卡l7米。重建魁星楼采用全部群众捐资方式兴建。重建的魁星楼比原建筑高出6米。 双城堡魁星楼姿态雄伟、造型新颖、结构精巧、工艺高超、代表了十八世纪双城人民超群的创举和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古典建筑特点。就传统心态来说,魁星楼已成为双城的同义词,犹为紫金山之于南京,五羊雕之于广州具有象征性。魁星楼有如此之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大概和他兴建的众多传说有关:一传清内阁中书张邦彦省亲,散步双城东南隅,得魁星点化而建楼:二传清道光皇帝夜观天象,见流星坠入东北而建楼。历来对双城兴建魁星楼传说纷纷。传说尽管代替不了建筑的初衷,却可表达双城这方人民百姓渴望知识,祈求多出人才的美好夙愿。清末民初,双城出团以上-450令人。其中,仅省长、外交次长和军师级将领就达30人;60年前双城出国男女留学生就达120余人:新中国建成后,双城输送全国地师级以上千部达300多人古今双城人才倍出,是否幕魁星偏爱无从探讨,但报效祖国,热恋家乡的赤子是之心是代代相承,一样炽烈的。可以说魁星楼是双城古老文明的象征,是双城爱园爱乡的寄托,是双城人发奋图强铭志崛起的标志。 双城魁星楼共三层,室内墙壁设玲珑牖窗,工艺巧妙一层迎面触目的是一大幅中国画《双城堡的来历》。 画中主要人物是清嘉庆19年(1814年)吉林将军富俊勒马仁立图四周图画反映清廷移京旗屯垦、双城设治、工商兴起市容繁华等情节。二楼是巨幅中国壁画《魁星楼的传说》,画面居中是巍峨挺拔的魁星楼,背景是碧海蓝天,云雾缭绕:长空白鹤,此画运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渲染了魁星楼的不凡来历。寄托了双城这一方域人民群众的美好夙愿。三楼是魁星雕塑,立北面南,高9,9米,魁星楼仪态威猛,足踏金鳌,左手托斗,右手号笔,赤心昌文运,火眼识俊才。只要是下过彻骨透心功夫志向高远的人,神笔才会点到其人人头上。 凭三楼之栏远眺, 四时时景各有不同:春苗竞秀,万顷碧波,燕飞莺啭; 夏树成 荫,柳丝滴绿,蝶舞蝶忙;秋高气爽,红叶如花,黄莺织绵;冬雪覆地,琼楼云阁,素裹银装。睹者心旷神怡,感物兴怀。 新旧魁星楼的兴建跨越恰逢这一世纪,这一百年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空前剧烈,社会发生翻天覆地根本变革的时期。饱经沧桑,屹立在双城堡大地上的魁星楼,在历史的风烟中,高悬在楼头的铁马总是合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呜奏出激越雄浑铃声,催促着一代又一代的双城人民去前赴后继,去奋然前进。 |
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 | 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是中外驰名的解放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东北地区仅有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地主庄园。它不仅是我们旅游的景点,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院始建于1917年,据了解是原吉林省警察厅长张冀为其姨太大盖的一所私宅。占地面积5760平方米,外围两米高青砖墙,院内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共有青砖灰瓦木结构的硬山式房屋35间,分为东、西两院,中间有一月亮门相通,东院是典型型的三合院,一正两厢各五间,共十间,前有内墙与外墙相隔,内墙正中为一木结构青瓦预潆脊垂花门楼。三合院集中体现了整个旧址的中园古典宫庭式建筑特色,房顶均覆琉璃青瓦,正脊上立有鸱吻,廊惦前突,红色木质外廊明柱托举起一带额枋,上面雕染画栋,墙面饰有寓意吉祥的小型浮雕,精美别致,给人肃穆庄严之感。西院为四合院,东西南北房各五间,南北间十一门洞,两院之间有月亮门相通。东院为前线指挥部及后勤保卫人员居住,西院为通讯枢纽处,有通向前线和各纵队的电台十二部,即使在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忙景象。 前线指挥部在双城的两年里,我英勇的第四野战军以排山倒海之势痛击-反动势力。先后指挥大小战斗、战役二十二次,其中著名的有新开岭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并成功策划了历时50天,歼敌47万的辽沈战役,为解放全东北,继而夺取全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解放前夕,“四野”在双城活动很多,解放后,“四野”先后诞生了521位高级将领,也曾涌现出渡海英雄团,铁塔英雄等光辉群体和董存瑞等一大批英雄战士。 现在的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经过整修后,使这座建筑和革命历史遗址彻底恢复了原倪,初步建立了“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纪念倌和双城文史馆。现东三合院为旧址纪念馆,设三个展厅,正房是“四野”-办公室、卧室和作战指挥室展厅;东厢房为“四野”将帅英雄谱展厅;西厢房为“四野”战史陈列室。西四合院为双坡文史倌,设置三个展厅,正房为文昌书院,东厢房为文物陈列,西厢房为双城发展史展厅。在“四野”离去后的五十年时间里,各界人士纷至沓来,游目聘怀,程子华将军在1989年再次来到双城时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欣然题词盛赞双城为“解放战争重镇,松花江畔名城”。 电话:0451-53136315 地址:双城市昌盛街优干胡同6号 交通:可从南岗公路客运站乘哈尔滨至双城的长途汽车 |
承旭门 | 承旭门是双城比较古老的一座门楼,清同治七年,也就是公元1868年,时任双城堡总管的双福监督,重修双城堡城墙。增建起四座门楼,东有承旭门、西有承恩门、南有永和门、北有永治门。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至今仅存老百姓俗称“东门”的承旭门一座。 承旭门楼高11.5米,东西长8米,南北宽8.75米,总建筑面积70平方米。基座平面呈长方型,由青砖砌筑,中有一东西走向的拱形门洞,为横木过梁式,向城外的一面起圆形券拱,上面约为一尺处为双福总管亲笔题写的匾额。楷书阴刻“承旭门”三个大字。意为面临东方初开旭日之意。 匾上是女墙,在青砖基座上是一座木结构单檐歇山式楼阁,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中间辟有小阁,四周装木雕花格扇,栋梁门饰有彩绘,楼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正脊两端鸱吻高驻,垂脊和戗脊上蹲琉璃瑞兽,整座建筑堪称工艺精湛,雄关虎踞。但由于年久失修,承旭门楼也曾一度面目全非。1979年,双城县政府拨款进行修葺,恢复了本来面目,后又定为双城市级文保单位。 门楼下,左右各筑起连接式钢筋水泥结构护城河桥一座,双城市内的下水都要通过这里排出,从门楼的背面看有一通承旭门碑志,详细记载着修建门楼的经过。大门洞的南北墙有两个小洞,老百姓每逢初一、十五(平时也有人)到这里烧香,为的是保佑自己出门办事顺利,家庭和睦平安。往门楼上看,仍是画栋雕梁,飞檐斗拱,琉璃瓦阁,面貌一新,翘首下悬挂着铸铁风铃,清风徐来,铃声叮咚悦耳,游人络绎不绝。每天早、晚都有很多老人儿童在这里散步锻炼。承旭门为古堡双城增色不少, 双城市的市徽即以此为标志。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市文昌大街 |
哈尔滨世纪汽车历史博物馆 | 哈尔滨世纪汽车历史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创建于2009年8月。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是一家私人老爷车博物馆。馆内展出了汽车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逾百辆经典车型。这些藏品充分展示了新中国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光辉历程。该馆陈列气魄、文化内涵丰富、环境幽雅。对汽车历史文化的表达,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怀念之情均在展览中得到体现。起到了很好的展示和传播作用,成为展示老爷车历史的文化圣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车的陈列与介绍,着力展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当年汽车创业者的执着与艰辛,体现了那一时期国产车的艰难历程与辉煌成就;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真实生动的历史细节和现场感,将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得淋漓尽致。参观者无不感受到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及自豪感!潜移默化中体现的爱国主义,对参观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爱国精神的升华。 博物馆创始人刘波,生于1962年,双城同心乡人。从18岁开始学车跑运输,到27岁收藏第一辆老爷车,再到今天老爷车博物馆的创立,刘波走过了一段充满传奇的历程。20多年收藏实践,使刘波积淀了深厚的汽车文化底蕴,他收藏的老爷车车型非常全面、数量很多,从收藏第一辆车开始到现在已经收藏了128辆经典珍贵车型。 |
双城观音寺 | 双城观音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双城观音寺位于双城镇东北隅,占地2400平方米,是双城现存最完整的寺院之一。 观音寺原名观音堂,在0的十年浩劫中,遭到极其严重的毁坏。文革后,在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下,在双城市政府的关怀下,由信教群众布施12万元,将年久失修的正殿扒倒扶起,同时将东西配殿修葺一新。观音寺现有佛家弟子37人。每逢阴历的初一、十五、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庙会,上香祈祷膜拜之人来自四面八方,香烟缭绕,诵经之声不绝于耳,平时浏览参观的人士也络绎不绝。 观音寺由弥勒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及东西配殿组成大雄宝殿正脊上镶有瓷顶大稳,二龙戏珠雕塑两旁,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璀灿夺目。三层飞檐四出,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檐下雕梁画栋,四角刻有“清净廉洁、慈悲为怀”八个大字。 殿内稳坐一派安祥的释迦牟尼佛,倒坐观音旁,伫立着文殊、普贤菩萨。寺院开阔光洁如洗。千斤铸铁香炉,香烟袅袅。殿前两座雄蛳左右守护姿势威猛。东西配殿各具特色,宽敞的长廊,讲究的苏式彩绘,红漆明柱等将寺院衬托得肃穆典雅。观音寺超凡脱俗,是双城的一处清凉的精神生活中心,也是双城人民建筑艺术和聪明智慧的结晶。 地址:哈尔滨双城市解放路 交通:可从南岗公路客运站乘哈尔滨至双城的长途汽车 |
双城堡火车站 | 双城堡火车站是由宝塔和宫殿组成一组建筑群落,距双城市中心约3公里,占地1257平方米,其中客运站1041平方米,行李房182平方米。通观整体,由两座东西横向的大殿相接而成,两殿风格有异、主次分明,呈不对称格局,是其布局艺术的重要特征。 说到不对称的东西两殿双城民间有一个传说:光绪二十五年,有一位外地客商乘火车路过双城,被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淳朴的民风深深吸引,有感于双城没有一座象样的火车站,便多方筹资兴建,并决定将来在此定居,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车站工程过半,这位商人却不在了,修建也就没法继续下去,从而留下了现在的不对称格局。但这一格局无形中增添了建筑艺术的魅力,远望,殿墙推出抱厦,飞檐凌空翘起,殿顶高低相称,错落有致。 火车站是典型的中国大屋顶式建筑。七座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的子建筑构成了浑然一体的宫殿式建筑母体,形成对比鲜明、相得益彰的建筑群落。飞檐翔凤,滚脊卧龙,雕窗灵动,画栋斑斓,琉璃瓦碧玉晶莹,望天兽形态憨然,两座大厅呈担山抱月之势,韵味无穷,一座玲珑宝塔式的0鹤立凌空,神采飞扬,整个建筑给人一种雄浑、大气、典雅、富丽之美。 同艺术价值相提并论的是它的历史价值,始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双城堡火车站为俄式建筑,民国十二年重建,民国十七年九月建成现在的样子。1932年1月31日,以赵毅团长为首的六六二团爱国官兵,在火车站阻击由长春开往哈尔滨的日本侵略军天野兵团,经过激战打死打伤日寇400多人。日本侵略军用飞机坦克狂轰乱炸,抗日官兵壮烈牺牲108名,遗体安葬于双城西门外。同时树碑立传,以彰功德。1948年9月21日,东北第四野战军指挥部在双城指挥了辽沈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新开岭战役等多次重大战役后,指挥部成员由此乘火车南下辽沈前线。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表彰双城堡火车站的历史功绩,国家将其图案印在了东北流通券一元钱票面上,使其更加闻名遐迩。如今,这幢古建筑吸引着众多游人旅客,游览观光,摄影留念,是双城市的著名景观。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双城市双城镇 自驾:沿京哈高速至双城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