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金代五国城遗址 | 金代五国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沿依兰县城杨柳成荫的通江路北行二里许,路左侧矗立着一座两米高的石碑,上面刻着"金代五国城遗址"七个大字。再西行数步即踏入800年前的辽金国土。据史书记载,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遗址就在这里。 五国城系辽代五国部(城)之一。因为依兰是越里吉故国,在五国部的最西面,为盟城,故称依兰五国城为"五国头城"。1956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国城如今仅存城墙残迹。从城墙轮廓看,该城呈长方形,长850米,宽450米,周长2600米;城墙高5米,底宽10米,顶宽1.5米。因毁弃时间过久,城门在何处,已无法考证。 靖康初年(1126年),金兵攻破东京(现河南开封),俘徽钦二帝及其宗室3000余人北行。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抵金国胡路,即今依兰五国城,开始了他们漫长而屈辱的"坐井观天"生涯。至1135年(宋绍兴五年)、1156年(宋绍兴二十六年),徽钦二帝先后死于五国城,方结束了这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悲剧。 宋徽宗幼年即酷爱绘画、书法,是工笔山水花鸟画的一代名流,他的画至今有的还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他的书法"瘦金书"独辟蹊径,自成一体,名扬中外。风流成癖,才气过人的一代天子,竟沦为阶下囚,抑郁悲愤,痛心之余,写下了许多诗辞,均系伤感之作。那首流传甚广的《思断肠》道出了这位"风流天子"的孤寂凄凉,思归而不得的沉痛心情:"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影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他的《燕山亭》辞叉名《北行见杏花》,也是伤神之笔: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冷淡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这首辞是通过描写杏花盛开和凋零的过程,借以抒发作者对往昔宫廷豪华生活的思念情感。据说这首词是徽宗被囚禁时的绝笔。 关于徽钦二帝"坐井观天"传说,始终为人们关注,其说甚多。一种说法是关押在道台府衙的天井里(即四合院心),此说与事实不相符合。"坐井观天"是800年前的事情,当时依兰根本没有道台衙门,也谈不上砖瓦房。设想他们如住在天井里,怎么能够度过零下40度左右的严冬呢?另一说法是囚禁在三姓副都统衙署后院枯井里。史载徽钦二帝带去众多人员,有时相见;《金史》记载,金朝曾给俸禄,赐食服与二帝。种种迹象表明,徽宗"坐在井里"之说不可信。并且当年的依兰地方不会有好的房屋建筑,人们居住条件应当是相当艰苦的,当时二帝住在地窨子或简陋的房子里倒是可能的,因为他的诗中也有"撼破扉"、"一灯微"的描述。"坐井观天"也只能是借喻而已。 一个堂堂的封建帝国,被奴隶制的金朝打败,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徽钦二帝那近千年的幽灵,不知还有何感叹!无论如何,今天,我们将运用艺术手段,再现-古战场上的烽火硝烟,启发人们去进行历史的沉思,以付诸行动,去实现华夏民族几个世纪的强国梦想。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通江路北二公里处 乘车线路:乘坐哈尔滨开往依兰县的班车,再乘小巴或出租前往。 自驾线路:从哈尔滨出发上哈同高速行驶252.1公里,在依兰出口下高速,左前方进入S308行驶530米,右转进入通江路行驶330米,左转进入南坝街行驶520米,右转行驶790米,进入五国城路行驶3.4公里,左转行驶390米,直行进入S101可达。 |
依兰古城中心旅游区 | 依兰古城中心旅游区位于哈尔滨市东部,同三公路、哈同公路、哈萝公路三条高速可达。距哈尔滨市270公里。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 1996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为五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依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山对峙、四水交汇,是省级生态示范区,也是全国生态环境和资源最优秀的县份之一。自古是我国东北部古人类居住的重要活动中心,是满族及其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曾享有“声闻塞北三千里,名贯江南十六州”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 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汉译,“依兰”意思是“三”,“哈喇”意思是“姓”,故依兰又有“三姓”之称。一千多年前,这里已成为东北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千百年来,依兰的行政建制从未间断。 这里既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铁木尔的诞生之地,也是北宋徽钦二帝幽禁之所。主要景点有倭肯哈达洞穴遗址、五国城遗址、环城公园、坐井观天园、慈云寺、清真寺、民俗馆博物馆、东山大佛、怪坡等。其中坐井观天园是黑龙江省级人文景点,是国家级旅游资源。 慈云寺:依兰慈云寺创建于1928年,是东北抗日名将李杜将军为其胞姐在龙王庙基础上修建的,占地面积15647平方米,寺庙的整体建筑,古朴典雅,高大雄伟。寺院坐北朝南,布局有主有次,层次分明。主体建筑由3层殿宇组成,即四王殿、三圣殿、龙王殿,自南向北整齐地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三殿均为单檐硬山式建筑,殿前有券棚相接,为圆脊扣青瓦。1990年又修建了钟鼓楼和比丘尼塔等,使布局更加严谨和完善。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城内 乘车线路:在哈尔滨乘开往依兰县的班车可达。 自驾线路:从哈尔滨出发上绕城高速,行驶29.6公里在佳木斯/双鸭山出口下高速,直行进入哈同高速,行驶251.0公里,在牡丹江大桥从依兰出口下高速,左转进入S308公路,行驶530米,第一个出口进入通江路,行驶2.3公里,进入通河街行驶380米可达。 |
依兰财神庙 | 依兰财神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依兰财神庙距今已有230多年历史。《盛京通志》记载原财神庙“正殿为三楹,东西配庑各五间,大门三楹,钟鼓楼各一”。民国时,配殿为商会所占,伪满时期又被法院所占,解放后在财神庙旧址建立了县第四小学,文革期间财神庙的建筑全部被拆毁。2000年,民营者王庆林先生将财神庙复建。 现在,财神庙占地约6000平方米,整个庙宇方向坐北朝南。庙内建筑布局由门殿、正殿、后殿和东西配殿构成。门殿结构集山门、戏楼、钟楼、鼓楼于一体。一层门殿共三大间,长24米,宽7.5米,总计180平方米。钟楼的铸铁大钟重1.3吨,鼓楼的大鼓直经1.3米,这两件吉祥之物为镇庙之宝。 门殿中门西侧供俸的“四大金刚”,也称“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这四大天王脚 下踩着-、恶鬼等人间-的小人。 财神庙中轴线正中位置是财神庙正殿,正殿长宽均 22米,计484平方米。殿内正中右供奉的是文财神比干,武财神赵公明,招财进宝的财神关公。西侧的四位是神话传说的赵公元帅帐下的四位偏财神。 “大成殿”中供奉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家的创始人孔子。 “三清殿”供奉的三位是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 “三圣殿”供奉的是被称为佛教三圣的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药师地藏殿”供奉的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太医王佛。 庙内绿树成荫,花草芳香,红墙黄瓦,香火繁盛,是我国北方独具特色的财神庙。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夹信子路与宏伟巷交口 乘车线路:可乘哈尔滨开往依兰的班车,再转乘小巴或出租可达。 自驾线路:从哈尔滨出发上绥满高速,行驶2.9公里朝长春/牡丹江方向下高速,进入绕城高速,行驶29.6公里,在佳木斯/鹤岗方向上匝道,行驶480米进入哈同高速,行驶251.0公里,在依兰出口下高速,进入S308可达。 |
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 | 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依兰县城江北45公里处,占地面积2850亩,交通方便,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景色宜人,风景秀丽,是全省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旅游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园内群峰起伏,层峦叠嶂,各种奇山异石比比皆是,景色秀美,引人入胜。 园内巴兰河源头漂流,别有一番情趣,当您置身于森林怀抱的河谷中,才能对生命和自然的乐章大彻大悟。宽阔、水流急、且清澈透底,碧水青山,击水行舟,情趣盎然,清爽的河水会为您消解夏季的酷暑。 园内冰川峡谷,山上盛夏高温,谷底却寒气袭人,银川素裹于五色斑斓相应,冰谷幽静与花香鸟语交融。 园内原始森林,堪称天然森林氧吧。古树参天,静谧幽深,回归自然,让人心旷神怡。分布有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及红松、云杉等针阔名贵树种。 园内月亮门、一线天、骆驼峰,神龟戏顶等自然景观位于石块石主峰,海拔928米,从山顶向下俯瞰,悬崖峭壁深不可测,险峻异常,远眺松花江如一条玉带环绕在群山之间。园内石块石抗联遗址、抗联井、烈士墓,被定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园内服务配套设施齐全,建有宾馆、餐厅、洗浴、多功能厅、大小会议室。同时可接待游客五百人,适合召开各类会议,堪称绿色会议中心。园内餐厅具有浓郁的林区特色,可品尝到林蛙、细鳞鱼、山野菜等无污染、无公害、纯绿色独特佳肴。 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为游客的休憩、消遣、夏令营、冬令营、科考探险、回归自然、陶冶情操提供了难得的理想场所,更是投资开发者的理想选择。如果你想领略这里的独特风光,请走进大森林拥抱大自然。 |
坐井观天园 | 坐井观天园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抗金名将岳飞留下的千古名句,“靖康耻”指的就是靖康之难。北宋靖康初年(1126年),金兵攻破京城(开封)俘徽钦二帝及其皇室家眷、随从三千余人北行,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抵金国胡里改路,即今依兰五国城,开始了漫长而屈辱的“坐井观天”囚禁生涯。依兰县“坐井观天园”就是以此段历史为背景修建的。 坐井观天园坐落于依兰县五国头城遗址处,2003年动工建设,2004年6月面向游人开放,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600万元。在建筑风格和园区布局上,既注重历史的完整性,又体现现代旅游的时尚性,是对国家级旅游资源精致开发的人文景观。 五国城呈矩形,围有古城墙,四面各设城门。正南面是五国城古城楼,三层重檐,雄浑古朴,气势宏伟;城门两侧各有一名荷枪的金兵雕塑把守。从南城门入城,过百米仰见高大的“坐井观天遗址”牌坊;宽阔的广场向北延伸,顶端是徽钦二帝的石雕,徽宗坐姿,钦宗立于其后,目光深邃而炯远。一条东西路连接着二帝的居室“天水郡王府”和“天水郡公府”,王府内是徽宗居住的四合院(被称为天井,“坐井观天”的由来盖缘于此)。广场东侧是都统府四合院,西侧是押班兵营。园内,随处可见徽钦二帝当年所作诗词的牌匾碑刻。 在这里,人们大可怀古抚今,考证历史文化渊源流变;小可赏诗歇足,感怀人文佳作写意之美。 电话:0451-55332239 地址:哈尔滨市依兰县五国头城遗址区 交通:从三棵树公路客运站乘哈尔滨至依兰的长途汽车 |
依兰慈云寺 | 依兰慈云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依兰慈云寺 依兰慈云寺座落在古城依兰城北,松花江南堤内,依兰国有粮食储备库西侧,背倚浩荡的松花江,西临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遗址,南望古老的五国头城。慈云寺创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是东北抗日名将、依兰镇守使李杜将军为其胞姐在龙王庙基础上修建的。 “慈云寺”三个鎏金大字是由2000年5月中旬仙逝的中国著名佛学专家赵朴初先生亲笔所题。寺庙的整体建筑主次分明,主体建筑为三座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龙王殿,自南向北整齐的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前二殿为南向,龙王殿为北向。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配房,天王殿前有钟鼓二楼。 历史上,慈云寺曾几经坎坷,数历沧桑。伪满末年,寺内原有的大部分铜器、铜像,为捐献日本的侵华战争而被拆毁。文革期间,慈云寺再遭厄运,佛像被毁,尼僧四散,连同院外的狮子也被砸毁。1977年,文物管理所迁进寺内,对古寺进行了维修和管理,并被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经省佛教协会批准,释、宝、法、谛、师等六位尼僧正式进驻寺院,首创了东北第一、也是唯一的一家尼僧学习班——黑龙江省佛学院依兰尼众班,为全国各地特别是东北地区培养了数期学员。慈云寺每年接待游客八、九万人次,1990年突破十万人次,近几年又逐年有突破。每年的四月十八日庙会,吸引附近市(县)的众多商家前来,进行经贸活动。 地址:黑龙江依兰县古迹路 |
哈尔滨依兰四块石抗联遗址 | 哈尔滨依兰四块石抗联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四块石景区是东北三省以抗联遗址为主要内容的重要红色旅游景区,是东北抗联坚持抗日战争14年之久的最好见证。 四块石位于依兰县北境,是小兴安岭南麓在依兰境内的最高峰,海拔980米。这里不仅山势险峻,景色壮观,而且曾经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秘密营地。抗联三、四、五、六、八、九、十一军都在这里活动过。1936年,抗联三、六军在这里建立了后方基地,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的机关驻地。 四块石由于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在这里曾经多次召开重要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次。第一次会议是在1936年9月,第二次是在1937年6月,第三次会议是在1938年5月。这几次会议均讨论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重大问题。其中1937年的那次会议被称为〈帽儿山会议〉是北满省委的扩大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赵尚志(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兼三军军长)、冯仲云(北满省委书记)、李兆麟(六军政治部主任)、周保中(五军军长吉东省委特派员)、戴鸿滨(六军军长)、冯志刚(六军总参谋长)、黄诚植(团北满省委书记)、张兰生(北满省委组织部长)、魏长魁(下江特委书记)、黄吟秋(六军军部秘书长)、蓝志渊(三军师长)、吴玉光(六军四师政治部主任)、于保合(三军军部宣传科长兼抗联通讯学校校长)、张兴德(六军二师政治部主任)、徐文彬(六军军部秘书)等。李兆麟将军那首“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露营之歌》就诞生在这里。 四块石景区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然风光塞北独绝,有一线天、月亮门等著名景观20余处,使游客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欣赏到秀美的自然山色,极大地提高了景区的品位和影响力。 阻击石:抗联三、六、九、十一军战士阻击敌人的重要战场,1936年至1938年间,此处成功阻击敌人进攻三十余次,歼敌数百人。 抗联六军医院:1938年4月,抗联六军帽儿山医院被日军破坏,裴成春、李敏等20多名同志将伤员安置到此山洞作为临时医院。该洞深58米,面积近30平方米,越往里越低,地面不平,冬暖夏凉,目前只能走10多米,再往里需匍匐前行。当时有8名女同志照顾和护理前方送来的伤病员,由于缺药她们经常上山采集中草药为伤病员治疗。 抗联第一和第二哨位:这两个哨位是六军被服厂厂长裴成春选定,两个哨位之间可以相互照应,是抗联战士保卫六军临时医院的重要阵地,战士们白天每两小时一换岗,夜晚一个小时一换岗。 于保合烈士墓:于保合,抗联三军宣传科长,在四块石进行了长达3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并在四块石与被服厂李在德同志结为伴侣。解放后在北京工作,1985年去世后子女根据其遗愿将骨灰葬于此。 山羊道最窄处不到50公分,当年抗联战士经常在这里来回运送物资。 一线天是全省著名自然景观,两侧石崖相距最近处仅有80公分。 军马场:抗联三、六、九军的天然演兵场和放军马的牧场,地势空旷、平坦,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经过60多年的变迁这里已长出茂密的树林。 抗联井:1935年中共北满省委书记冯仲云同志和秘书崔清洙同志选择机关地点时,路经此地发现并组织挖掘的,井深10余米,井内大部分为山泉水。 另外,据李敏同志回忆,抗联被服厂距此10多里。1937年2月抗联六军建立了被服厂兼修械所,厂房为木克楞筒形房子,约二百平方米,房盖用木板搭成,屋顶有宽大的天窗。被服厂厂长斐成春,成员有李敏、李在德等同志,最多30多人,仅有三台缝纫机为抗联战士缝制衣服、子弹袋、军旗等物品。1978年,丹清河林场工作人员发现一台缝纫机,经李敏同志及东北烈士纪念馆同志认定为抗联遗物,并收藏在东北抗联烈士纪念馆内。 |
倭肯哈达洞穴 | 倭肯哈达洞穴 倭肯哈达洞穴是古依兰人居住的洞穴,后改为墓穴,经考古专家用碳“14”鉴定遗物,证明此洞穴在5700年前——6000年之间有人类居住。 倭肯哈达洞穴位于依兰镇五国城村、倭肯河东岸,所在山峰高出地面约200米,山麓南端到北端约850米,洞穴山坡倾斜角度为70度,由山麓最近处到河边约为14米,正对遗址的山麓到河岸约为70米。洞口略偏西南,离地面约85米,洞穴为利用岩壁修成的方筒形横穴,全长12米,洞口宽1.5米,高2米多。出土的文物有窝头形石器,磨制长身石斧、玉壁、玉璜、管状玉、管状石、奇形玉璜、穿孔长方骨板等文物,以及两具蹲坐式屈肢墓葬(新石器时代的墓葬方式)。 从出土的篦纹陶片,食玉器、石器,鱼、鸟、兽烧过食剩的骨片,可以推测该遗址背倚青山,濒临倭肯河,北近松花江,在当时这是适于渔猎生活的地方。穿骨作锐甲据说是依兰古人(挹娄人家谱分土著依兰人)的习惯。由此可以可看到东方千里肃慎族的痕迹。从所佩带各式玉佩可以推算曾有两种以上文化交流、商品交换的相互关系。 倭肯哈达洞穴被发现于1950年,由东北考古研究院和东北博物馆馆长李文信教授带队发掘。发掘后立五色亭为记,亦供游人休憩之用。 地址:哈尔滨市依兰县依兰镇五国城村 |
依兰民俗馆 | 依兰民俗馆 依兰民俗馆是对原财神庙的修复和再生,座北朝南,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5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山门、财神殿和民俗馆三部分组成。 财神庙是依兰县八大古庙之一。1796年由山陕会馆和直东会馆集资而建,建庙初期曾请著名风水先生选址确定。财神庙居三江汇聚之要冲,龙龟玉背之上,纳三江之财源,采天地之灵气,是一座雄伟轩昂古朴俊逸的百年古刹,是中国北方最大、最古老、最具建筑风格的古庙,是东北地区朝拜和祭祀,祈求财神护佑的活动场所。 财神庙主体为门殿三楹,中间为大戏楼,两侧为钟鼓楼;正殿五楹,供奉着文财神比干,武财神关公、赵公明,两侧分别为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两座殿宇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二十八个精铜风铃迎风摇曳。钟声、鼓声、铃声演奏出一曲美妙的乐章,闻听之,烦恼轻,智慧开,福祉来,利众生。 依兰县民俗馆,现已聚集了大量民俗资料和民俗展品,记载了依兰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文化的时代变迁,是游览、研究古城依兰发展史的好去处。 电话:0451—55332239 地址:哈尔滨市依兰县依兰镇五国城路 |
依兰博物馆 | 依兰博物馆 依兰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当时称为依兰县老博物馆,文革期间博物馆遭到严重破坏,多数文物遗失,博物馆-关闭。1999年新馆正式施工建设,2001年6月17日正式对外展出。依兰博物馆占地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近1000米,是一个县级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外型为古堡式建筑,内有4个展厅,有各类馆藏文物4263件。其中珍贵文物1216件,涉及远古时期的猛犸牙骨、倭肯哈达洞穴、汉代古村落生活器具及辽金、元、明、清时期的文物等。博物馆全面理清了依兰历史脉落,堪称北方历史的缩影。博物馆一楼常年举办伟人风采摄影展。 依兰博物馆以依兰历史文物阵列为基本陈列,这一陈列容纳了依兰从新石器时期到土地革命时期的文物,给人们展示了一部较为完整的依兰历史长卷。兰博物馆举办有依兰人眼0和国的缔造者-吕厚天先生早期作品展等陈列。 电话:0451—55332239 地址:哈尔滨市依兰县依兰镇五国城路 交通:乘哈尔滨市至依兰县长途客车 |
丹清河风景区 | 丹清河风景区是1989年被省政府确定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以巴兰河为主线,纵深80公里,总面积460平方公里。 丹清河风景区内有:补天遗柱、红石飞霞、三环洞、星石听涛、九女神峰、铁岭劲松、神鹰石、八仙醉月、空谷幽泉、丹清瀑布、玫瑰沟、蝴蝶谷、日月同光、月峰、骆驼峰、一线天、月亮门、山羊峰、古山洞、龙潭泉、老虎嘴、神龟戏顶等景点,奇山异水,怪石丛林,不失为游览、观光的好去处。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依丹旅游公路南段。 乘车线路:从哈尔滨乘班车到依兰县,再搭乘班车或出租前往。 自驾线路:从哈尔滨出发上哈同高速,行驶252.1公里在牡丹江大桥依兰口下高速,左转进入S308直行第一个出口右转进入通江路—南坝街—五国城路行驶3.4公里,右后方转弯进入S101行驶3.7公里,进入依兰旅游公路行驶8.9公里到达。 |
依兰土城子遗址 | 依兰土城子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金 土城子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城正南方45公里处的牡丹江畔。是金代时期的遗址,是牡丹江下游沿岸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座古城。遗址呈不规则形状,周长为3345米。城墙为内外两重,沿两墙外缘各有一道壕,惟北墙西端因靠近牡丹江支流,下设壕堑。内外两壕中间隆起的土墙,便是外墙,内墙高3米,基底宽9.7米,外墙高2.5米,低于内墙,内壕底宽3.5米,外壕底宽4.6米。全城面积约6.7万平方米。古城内地表及城垣断层中有各种碎瓦和陶片,间有印纹硬质黑陶,并出土过六扳耳铁锅和铜钱等文物。土城子古城修筑坚固,防御设施完备,是金代屯戌重兵的城镇之一。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依兰巴兰河漂流 | 巴兰河位于哈尔滨市东部依兰县,河流的水质非常清冽,被公认为内陆河流中屈指可数的未受污染的河流之一。在巴兰河中放筏漂流,可尽情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忘却城市的喧嚣与浮躁,享受悠闲与逍遥。 素有“中国北方第一漂”之美誉的巴兰河漂流位于小兴安岭南麓,丹清河景区腹地,是由山间泉水汇聚而成的,横贯迎兰朝鲜族乡全境,在依兰迎兰乡以乐2公里处汇入松花江.巴兰河流域内,人烟稀少,植被保护良好,河水清澈见底,水质清冽甘甜,在炎热盛夏,河水水温只有14度。河中盛产哲罗和巴兰河蚌。 其沿岸群山环绕,丛林密布,乘皮筏艇自上而下漂流,您可以充分体验到大自然的神奇、深邃、秀美与粗犷。 巴兰河目前已经开发出15公里的漂流区段。巴兰河漂流区段内共有9处激流,18道水湾,18道险滩。水绕着山走,山围着水转。还有吉江界碑、道观等文物古迹杂陈其间。漂流区目前旅游相关配套设施仍比较落后,可建星级宾馆、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及通往景区道路等。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