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齐齐哈尔 >> 克东县 >> 金城乡

金城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蒲裕路遗址

蒲裕路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裕路遗址位于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蒲峪"二字系女真语,是"乌裕尔"的转音,系女真语"低洼地"或"涝洼地"的意思。古城濒临乌裕尔河南岸,横卧于东北、西三而沼泽草甸的怀抱之中。与东南方7.5公里处的克东县城、风景区二克山遥相呼应。西南7公里处是克东县金城乡政府所在地,北面越过乌裕尔河4公里是齐北铁路。  故城址平面呈椭圆形,周长3000米,城墙是夯土筑成,基宽23米,顶宽1.5米,残高1.7--3.28米,设有南、北二门,门外有瓮城墙外10米处有护城河,现已大部分淤平,局部地段仍清晰可辩。城内有大小土阜若干,为建筑遗址。  由于乌裕尔河是一条较大内陆河,两岸低洼,每逢雨季,河水淹没了两岸大片原野,形成大片沼泽草地。这样就致使蒲峪路治所以它特殊形状--椭圆形,横卧于东、北、西三面沼泽之中。不难看出,当初这里不但是山川秀丽,水草肥美,是捕鱼射猎的好地方,而且是水陆畅通,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  1975年黑龙江省博物馆考古部对故城南门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经过发掘清理,了解到城门是过梁式单洞结构的。门洞正中立有档门石,门洞内的路面系河卵石的沙子铺成,城楼早已坍塌,漏顶上的瓦当、筒瓦、板瓦散布遍地。瓮城里堆满了石弹、铁镞、甲片、马蹬等。门楼上的木板被烧焦。      1979年对故城内东北角的一处建筑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这次发掘揭露出一处较大的建筑址--官司衙址。它由前堂和后殿组成,一座背朝南,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后殿是建筑的主体部分,室门有没经过任何加工的柱础三排,每排柱础的间距4米左右。后殿的东、西、南三面墙均砌青砖,均系顺砖压而成。北面墙是土墙。后殿内东侧有火炕,西北附有灶址,这应为当时官衙的起居场所。  蒲峪路故城的确定,为我国十二至十三世纪北部疆界找到了重要的地理坐标。发掘出土文物有陶、瓷、铜、铁、骨器和铜钱等200余件,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金城乡  "金城乡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处,南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扶余县隔河相望,东与兰棱乡接壤,北为希勤乡,西北与韩甸乡毗连。金城乡驻地吴金屯,原名为吴家屯,因县内同时有两个吴家屯,故于民国5年(1916年)改称金城。 此乡系1961年社队调整时,由兰棱、韩甸、希勤3个公社划出部分大队组成,名为金城公社,1984年为金城乡。1985年全乡耕地面积为107004亩…… 详细++

二克山公园

  二克山公园位于克东县的东北,距县城1.5公里,原乌裕尔河南岸。二克山峰顶南北走向呈马蹄形,海拔高度427.8米,相对高度142.7米,是在距今一万年前第四纪晚期的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大小二山相依,距大山西北约1公里处有一座小山独卧,双峰一丘宛如双亲携子,情趣盎然。  在山顶的两处建筑是楞严塔和微波接收站。山上有“别有洞天”碑、浮屠塔和写有“山清水秀,万古流传”的九孔透龙雕碑等文物古迹,南山瓮中有佛教寺院-----楞严寺和前边提到的楞严塔、居士住所等建筑,为了方便游客上山,在南山坡又修建了538级台阶直通山顶的凉亭。  进入公园南大门,眼前的浮雕雕刻的是金代阿骨打狩猎的情景,人物栩栩如生、神态惟妙惟肖。后面的这段碑文介绍的是克东的历史、风土人情等内容。现在拾级而上能直达山顶的凉亭。眼前的这座塔是楞严塔,正在建设中,该塔高68米,地面上共有七层,下设地宫。一部六万字的楞严经将镌刻塔身花岗岩石上,塔内将供奉二百二十七尊楞严会上佛菩萨塑像。这座塔于1999年3月29日奠基开工,中国高级藏语五明佛学院-得知黑龙江要建楞严宝塔,在1997年将八颗金刚舍利赠献克东楞严寺做镇塔之宝。前边就是楞严寺,是经克东县政府和省宗教局批准修建的,还在进一步筹建中。计划建筑面积为十万平方米,建成后拾阶而上是山门,山门内两侧是伽蓝殿和祖师殿,两殿后的中轴是弥勒殿,弥勒殿后两侧是五百罗汉堂,罗汉堂之上的中轴是大雄宝殿,该殿右起为文书殿、药师殿、观音殿、藏楼、地藏殿、弥陀殿、普贤殿。八大殿由回廊相连。出八大殿是八座汉白玉石拱桥,殿、桥、水池共环的就是楞严宝塔。建成后的楞严寺、楞严塔将成为我国东北得意大佛教从林,成为海内外佛教信徒的重要文化设施和瞻仰旅游胜地。  二克山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每天早晨都有很多晨练者前来登山和练功;每逢庙会,远近信徒慕名而来,烧香拜佛,寺内香烟缭绕,山上游人络绎不绝。在每年端午节这天,登山游玩的人次达数万之多,人们在这里游玩、购物、吃风味烧烤、野餐。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参观奇特的宗教建筑,同时还领略到了神秘的宗教文化。我们看到的这些文物古迹,浮屠塔、九孔透龙雕碑、别有洞天碑,它们还有一些很不平凡的经历。实际上二克山自古以来就是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民国八年游方道士邹明和云游到这里,认为此山是吉祥之地。亲自主持求布募捐,方施主大兴土木,在南山北口建禅房,修神祠、筑扁楼钟阁,凿长仙狐仙二洞,在北山的南山脚下建造孔、关、岳三圣庙,娘娘庙,南山顶修筑一处凉亭一座庙宇。每到庙会,远近善男信女扶老携幼竟相前来,秉烛焚香,顶礼膜拜,施善因、唱台戏,非常热闹。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城北1.5公里处  乘车线路:在齐齐哈尔乘开往克东的班车,再转乘出租或步行前往。

爱华林场

  爱华林场  爱华林场位于克东县城北27公里处,场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6°2′53″,北纬48°10′。东南与宝泉镇相连,西与建业农场毗邻,北与五大连池市华山农场接壤。行政区属克东县境内。  自然地理概况  山脉:林场属小兴安岭南麓余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丘陵漫岗起伏绵延,无较大山川与明显山脉,均为23°以下的平缓小土山。辖区海拔高265—386.9米。  水系:辖区内无明显河流,多为地表径流冲击、蓄留而成的沟、溪,秋冬干涸。  气候:林场地处中高纬度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降雨集中,温热湿润;春季风大少雨,多呈旱象;秋季降温急骤,霜冻较早。年平均气温1.1℃,最高气温37.7℃,最低气温-38℃,无霜期107天。年降水量550毫米,年积温2187℃,主风向为西北风,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风速4m/s,由于受蒙古低气压影响,每年四月上旬至六月上旬和九月下旬多为大风天气,最大风力有时达8级。  土壤:林场土壤类型以暗棕壤为主,发育在坡度较陡、母质较粗的低山丘陵,主要以林业用地为主。  植被:林场植被属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植被区系,为天然次生林。主要木本植物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柞树、椴树、杨树、柳树、白桦、枫桦、榆树、黄菠萝、水曲柳、胡桃楸、色木等20多种;灌木有榛柴、胡枝子、刺槐等1000余种;草本植被1000余种。其中中草药有党参、黄芪、刺五加、五味子等100多种;山野菜主要有蕨菜、黄花菜等20余种;藤本类有山葡萄、五味子等10余种;菌类有榛蘑、灰蘑、松伞蘑、榆黄蘑、滑菇等10多种。山产品十分丰富。  野生动物:林场的地理、植被与气候等诸多因素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现存野生动物40余种,主要有狼、兔、狐狸、獾、黄鼬、梅花鹿、野鸡、野鸭、野猪、马鹿、飞龙、杜鹃、布谷、灰喜鹊、松鸭、刺猬、大雁等。

东兴林场

  东兴林场  东兴林场位于克东县东南部,距县城45公里,隶属于克东县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26°28′32″—126°34′55″,北纬47°42′47″—47°54′9″。北与发展林场相连,东与北安相接,西与昌盛乡接壤。  脉:林场地处小兴安岭南坡。地形以丘陵为主,施业区内坡度较缓,大部分坡度在5°—30°之间,地势北高南低。  水系:林场靠近润津河,河流通过林场流入通肯河。  气候:林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降雨集中,温热湿润;春季风大少雨,多呈旱象;秋季降温较快,霜冻较早。无霜期120天左右,平均降水量527mm,年有效积温2383.1℃,年平均风速4m/s,多为西北风。每年四月上旬至六月中旬和九月下旬为大风天气。  土壤:林场土壤有沼泽土、潜育暗棕壤、森林暗棕壤,以森林暗棕壤为主,总面积6285公顷。暗棕壤共有3个亚类,即原始暗棕壤、典型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其中以典型暗棕壤为主,A层厚度在10—40cm之间;原始暗棕壤主要分布于陡坡上部;草甸暗棕壤分布于缓坡下部。  植被:人工林以落叶松、樟子松为主,还有少量水曲柳、黄菠萝、红松;天然林以柞树为主,还有少量杨树、黑桦、白桦;灌木有榛柴、胡枝子、刺瑰等50多种;草本植被有蕨菜、蘑菇、五味子、玉竹、剌五加、串地龙等400多种。山产品十分丰富。  野生动物:主要有兔、狍子、山鸡、野鸭、鹰、林蛙等。  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东南部

钟灵禅寺

钟灵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钟灵禅寺始建于1911年,位于齐齐哈尔境内,克东县昌盛乡。原名钟灵观,因缺乏道教神职人员,故改名为钟灵寺,现为佛事活动场所。  整个庙宇建在绿荫之中,内有主殿1幢,大殿2重,配阁4座,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均为砖木结构,墙面雕刻葵花、牡丹等多种图案。殿堂庄严古朴,环境清幽,素享福地之誉,令游人驻足观赏。  钟灵寺的代表文物,即属高1.3米,直径0.8米的青铜古钟。全钟由23块模板组成,镌刻1,500个阳文篆字,详细记载大钟铸造的全过程。细观此钟造型优美、工艺精良。每当晨曦微现,悠扬钟声,传播四方。正如古人所说:“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多少名利客”。这座古钟作为青铜文明和高超的冶炼技术,在北方地区实属罕见,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钟灵寺遂成一处地方胜景。      昌盛乡  克东县辖镇。1949年为第五区,1956年置团结乡,1958年改公社,1976年更名昌盛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26公里。面积144平方公里,人口2.1万。有公路接202国道。辖保安、翻身、保国、保胜、太山、太平、宏大、宏光、山河、平原、互助、安全、胜利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小麦、大豆、玉米,兼产马铃薯,盛…… 详细++

薄峪路故城

薄峪路故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薄峪路故城位于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蒲峪”二字是女真语,是“乌裕尔”的转音,系女真语“低洼地”或“涝洼地”的意思。古城濒临乌裕尔河南岸,横卧于东北、西三而沼泽草甸的怀抱之中。与东南方7.5公里处的克东县城、风景区二克山遥相呼应。西南7公里处是克东县金城乡政府所在地,北面越过乌裕尔河4公里是齐北铁路。  由于乌裕尔河是一条较大内陆河,两岸低洼,每逢雨季,河水淹没了两岸大片原野,形成大片沼泽草地。这样就致使蒲峪路治所以它特殊形状--椭圆形,横卧于东、北、西三面沼泽之中。不难看出,当初这里不但是山川秀丽,水草肥美,是捕鱼射猎的好地方,而且是水陆畅通,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

金城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金城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