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玉佛苑 | 鞍山玉佛苑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玉佛苑 玉佛苑景区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其面积4.6公顷,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由三洞式山门、玉带桥、荷花池、花果岛等组成。主体玉佛阁气势恢宏、金碧辉煌,殿内的"释迦牟迡-渡海观音"玉佛重260.76吨,七色一体、色彩斑斓、雕琢细腻、光泽瑰丽,1997年11月荣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玉佛苑的建立,创造了现代搬运、雕刻、建筑史上的奇迹。每年游览者达百万之众。李鹏、-、-、叶选平、费孝通等3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来苑视察、参观,称其为"国粹";香港永惺法师、泰国王姐等诸多海内外知名人士来苑参观后也惊叹为"人间奇迹"。玉佛雕琢过程0现的"佛面天成"、"龙凤呈祥"、"普陀奇景"、"宏大悟真"等诸多奇迹,更蕴含着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渊源交融,令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 玉佛苑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市区东部。它占地四万平方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背倚风光秀丽的东山风景区,与天然弥勒大佛遥相呼应,是当代中国旅游史上的一大奇观。由玉佛阁、玉带桥、三洞式山门、荷花池、花果岛等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建筑组成,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三块御路雕有9条龙,含有“九龙捧圣”之意。 公元一九九六年九月三日,玉佛苑这一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连同人们翘首以待的世界最大玉佛,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以其现代中蕴含古朴、别致中显现凝重的建筑风格、集玉文化与佛文化于一身的丰富文化底蕴,傲然展现于世人面前,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展示出绝世的风采。公元二OOO年九月十九日,世界最大玉佛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大典。玉佛苑主体建筑——玉佛阁高33米,有佛教三十三重天之意,至吻高35.2米,是我国最高的古典式建筑之一。阁宽66米,进深58米,运用双层重檐歇山式结构,檐上有檐,盖红色琉璃瓦,显得层次分明、雄浑壮观。大型藻井上刻有24K贴金的九龙护宝珠图,共用去黄金120两,在华灯映照下,金壁辉煌,玉佛阁的装饰布局充满宗教文化浓郁的氛围。 藻井四角高悬着四盏莲花宝灯,上面镶嵌着上万颗水晶宝珠,三朵莲花层次分明,渲染着庄严而又高雅的境界。坐落在玉佛阁内的玉佛是由一九六O年发现于中国玉乡——鞍山岫岩县的高7.265米、宽6.88米、厚4.1米、重达260.76吨的“玉石王”雕刻而成,正面为释迦牟尼佛,背面为观世音菩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玉佛以其规模宏大、色彩斑斓、润泽明丽而荣膺“世界吉尼斯之最”,堪称以稀世珍宝创造的人间奇迹。玉在中华之珍贵犹如金之于西方,是神奇和极具象征的自然之宝。将沉睡32年的玉石王历时八天八夜、行程172公里请出深山,并由40名玉雕师历时17个月精雕细琢成举世仰慕的玉佛,其本身就是一项壮举。而以自然之体——玉,在雕琢过程中所出现的“佛面天成”的佛缘、“宏大悟真“的佛法、“龙凤飞舞”显现于佛前、“普陀圣境”隐现于佛后等诸多奇迹,都出自于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渊源交融。 |
烈士山公园 | 烈士山公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烈士山公园 烈士山公园座落在城区的中南部,是全市人民瞻仰和纪念革命先烈的惟一纪念性公园。公园总面积37.5万平方米,共分为纪念区、老年活动区、水景区、儿童活动区等4个分区。 纪念区以烈士山峰为主景。山峰海拔高度为97.5米。烈士纪念碑高21米,碑基三面刻有汉白玉浮雕,正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公司、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副主席、第一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为纪念碑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 背面碑文主旨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抗日战争时期和为解放鞍山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烈士们无限忠于人民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光荣的英雄事迹万古长存,永垂不朽”。250级台阶象征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使游人的感情随台阶上升而深化。在该区的东侧,有烈士纪念馆,那里不仅存列烈士们的遗物、誓言、事迹,而且举办各种展览,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场所。 老年活动区为4.2万平方米,有水有泉,有音乐舞场,专供老年人健身活动之用。水景区位于公园的东南侧,以英泽胡为中心,方园12.7万平方米。湖岛相依,桥矶相伴,节假日游人如潮。湖边垂柳碧荫,湖中游舟荡漾,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
东山风景区 | 东山风景区位于鞍山市区东部,北起山嘴子,南到营城子,东始魏家屯,汪家峪,西连秀丽的"二一九"公园伸入城区,总面积743公顷。 景区内有大小山峰25座,丘谷沟壑11条,有静湖、嘹美塔、奇秀岗、杏花坡,槐树沟、雷达山、观鞍亭、卧波桥等景点15处。 东山风景区是玉佛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鞍山市目前占地面 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块城市森林绿地。 素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美誉的东山风景区,犹如一扇绿色屏风耸立于市区东部。植被覆盖面积93.6%,被称作“森林天然氧吧”。这里山峦起伏、环境幽雅;这里风格独特、景色各异。瞭美塔、古岩石、静湖等自然景点,使人留恋忘返。杏林春晚亭、-凝翠亭、暮春观雪亭等人文景观,让人乐不思蜀。特别是位于景区环山路4.8公里处的瞭美塔,塔身为钢结构,内设螺旋踏步、外设螺旋踏板和护栏,塔高36.8米,坐落在海拔193.2米的山峰上。登及塔顶极目远眺,钢城美景尽收眼底。近可纵览鞍山市区高楼林立和鞍钢厂区高炉栉比的都市风光;远可望千山逶迤蜿蜒和广袤的辽河平原。 东山风景区这片“城市之肺”将以其迷人的风光、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四海宾朋、八方游客。 |
鞍山站前广场 | 鞍山站前广场 鞍山站前广场,座落在铁东区,位于鞍山火车站东侧,经2001年改造,拆除中间有轨车道,广场已由现“中”字形变成“口”字形。她是以购物、娱乐为主的休闲广场。总面积34600平方米,其中铺装32200平方米。雕塑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朋”字造型高16米,线条飞动,恰是彩带;色彩变幻,犹如彩虹,体现鞍山人的热情好客与乐观豁达。 写实造型的人物群像既点明优秀旅游城市的特征,又与“朋”字有机融合,突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思想内涵。喷泉主题为开拓、进取、创新。20种水型按音乐不同自由组合,变幻无穷,形成有声有色有景的艺术效果。通过气势磅礴、活泼欢快的喷泉,造型新颖独特的雕塑,可远观可近憩的树阵景观,增强人与环境的亲和性,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鞍山人民迎八方来客的宽广胸怀和安乐祥和的幸福生活。 |
北方梅园 | 北方梅园 中国北方梅园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南部,与“亚洲最大温泉”汤岗子理疗康复中心毗邻,距鞍山市中心15公里,距沈大高速公路8公里。中国北方梅园是以赏梅、艺梅为载体,融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珍稀林木、名优果木、科技示范、综合商贸于一体的大型园区。 梅园小梅岭现栽有梅树1万余株,梅园园区四季分明,春季梅花盛开,沁人心脾,宛如花的海洋,使人陶醉;夏季果实挂满枝头,果香浓郁,犹如翡翠装点着童话般的世界;秋季绿水红叶,如梦境般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梅园水景区已形成水面200亩,蓄水量可达到5万立方米。水景区不仅为梅园景观添上浓重一笔,同时也为观光农业用水提供丰富的水利资源。 |
罗汉圣地 | 座落于辽宁鞍山"二一九"公园湖畔,东山风景区内。与著名的玉佛苑合璧为一处,构成完整的佛教文化场所,又是一处综合性旅游场所。其外部环境以古代建筑、古典园林为主体,整个布局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亭、台、楼、阁、殿、宇错落有致,金壁生辉。园林中春兰、夏蝉、秋菊、冬雪四季景异,与佛教文化、艺术相交融;拜祭台上矗立着6.19米的露天滴水观音创东北之最。每天香烟缭绕,会让您流连忘返,如置身于净土之中。全长近千米的罗汉洞内,五百罗汉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填补东北佛文化空白;全长873米的《五百罗汉图》又创世界之最;济公膳圆楼,精心烹制历代皇室、民间、寺院传统斋膳精品,为东北地区所独有。 |
东山城市森林公园 | 东山城市森林公园位于鞍山城区东侧,总面积975公顷,其中林地面积946公顷,水域面积22公顷,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城市森林公园。这里青山绿水,塔亭相映,山路蜿蜒,步移景异,登临山颠,可远眺千山雄姿,近观钢城全貌,令人领略到"山在城中、水在山中、宅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神往意境。 |
鞍山烈士纪念馆 | 鞍山烈士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鞍山烈士纪念馆位于鞍山市中心的烈士山公园内,始建于1952年,为城堡式仿古建筑。此纪念性史馆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题写馆名。1985年,鞍山市政府与鞍山钢铁公司共同投资,对烈士纪念馆进行易地扩建,将原来位于烈士山正门西侧的纪念馆改建到现在的馆址。1998年,鞍山市政府又投资对纪念馆进行改扩建,建筑面积由1080平方米扩展到4000平方米,并增加了展览内容,更新了陈列形式,增设了一个多功能电影厅及六个临时性展厅,除固定式展览每天对外开放外,还经常举办或联办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展览。 纪念馆建馆50多年来,从只有两个陈列厅几十张图片的小型陈列室发展到有9个展览厅、近千件文物和图片的大型现代化展览馆。馆内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光荣牺牲的3500余位烈士的史料、照片、遗物等,并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手段,采用半景画、雕塑、沙盘、模型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烈士们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据统计,来馆参观人员,1952年—1965年为150余万人次;1965年—1983年为160余万人次;1984年—1993年为210余万人次;1994年至今为80余万人次。 从1992年起,纪念馆先后举办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大型文物图片展览》、《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证史实展》、《红岩魂》、《西安事变》、《侵华日军-罪证史实展》、《国旗展》、《反对-,崇尚文明图片展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型图片展》、《抗战从这里开始文物图片展》等,对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 纪念馆于1995年被民政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鞍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被鞍山市委、市政府授予“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被辽宁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命名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06年被省妇联授予“小公民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示范基地”。1998年12月被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2007年4月被省政府重新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鞍山科技馆 | 鞍山科技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鞍山科技馆原名鞍山科学会堂,是已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名,于1986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当时建筑面积为5400平方米,结构为二层群楼环绕九层主楼建筑。经过二期工程和后续改造,现在鞍山科技馆共设有常设科普展厅、阶梯式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微机室以及各类大小会议室和教室。科技馆现有在职职工44人,机构设置有馆长室、办公室、展览科、信息管理科、教育科、综合管理科和展品开发制作部等部门。 科技馆是普及科学与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科普宣传教育设施,是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长年对社会开放,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设施,是我国科技和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之一。 鞍山科技馆成立至今,始终坚持服务科普教育为办馆宗旨,以提高社会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目标,面向社会、面向公众、面向青少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不断完善和强化服务手段。多年来,鞍山科技馆紧紧围绕社会公众关心的科学热点和社会热点,坚持举办科普展览。先后举办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展”、“人体奥秘展”、“秦始皇兵马俑展”、“克隆知识展”、“辽宁省第八届小发明作品展”、“昆虫科普摄影展”、“迎澳门回归荷花摄影作品展”等。坚持常年举办青少年各种兴趣培训班,拥有设施完备的微机培训场地。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夏令营、冬令营,全市中小学生英语口语演讲赛,科幻绘画竞赛,小发明创新大赛等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内容。 前几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若干意见》以及鞍山市委1996(26)号文件精神,鞍山科技馆对原有设施进行了重新建设和改造,于1999年4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辽宁省内第一个“常设科普展览”。 目前,改造后的科技馆展厅面积已达2600平方米,展示基础科学原理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的互动型展品近200余件(套),并增设了“动手园区”和“科普影视区”。“常设科普展览”改变了传统陈列式展览“请勿动手”的参观方式,观众可以在亲自动手的尝试过程和充满情趣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它在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社会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常设展的建立,在我市各界以及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为此,鞍山科技馆被中国科协授予首届“全国先进科技馆”的称号,多次被省科协评为“先进集体”,多年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的荣誉。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和“辽宁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示范基地”。2007年,在全国开展的首届“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工作中,荣获二等奖。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鞍山人民公园 | 人民公园 鞍山人民公园,是鞍山最大的街心公园.原名人民广场,始建于1983年,面积约四万四千平方米,是鞍山大型-的场所。1999年,鞍山市政府对该园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的人民公园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积35000平方米,各种乔灌木800余株,模纹造型近5000平方米。 从俯视角度看,公园中的广场、道路的形状酷似一把流淌着铮铮乐响的吉他,象征着鞍山市民对健康、高尚的文化休闲活动的向往。公园中间设置下沉式广场,周边配音乐柱14个,设健身器材十余组,广场内可容纳万余人,年接待游客量30余万人次,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千山 | 千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千山,古称积翠山千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为“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被誉为“东北明珠”。 千山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名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千山,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 仙人台,又名观音峰,位于南部游览区诸山脉之巅,大安、中会,香岩诸寺和五龙宫诸庙宇拱卫之中。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峰奇,地险,峰头似蛇背,长20余米,宽10米,峰头西端,撅起一巨大石柱,呈四棱形,高7米,直径约20米,由东稍北倾斜,状如鹅头,故俗称鹅头峰。西南北三面均为峭壁深渊,唯东一面可行。 明朝初年,在峰顶大兴土木,将半球峰顶变成一平台,修建成仙人台。上面基石上刻有棋盘,周围安放八仙和南极寿星的石雕坐像,布陈为庆寿,奕棋行图。鹅头下峭壁上,有一佛龛,内浮雕一尊半身观音菩萨像。佛龛之上横刻"仙人台"三个篆字,系清光绪举人徐景涛所题。鹅头峰原名华表柱。相传汉辽阳刺史丁令威,因救灾擅自动用国库公粮,被朝廷问罪,临刑之时,飞来一鹤,将其救走,千年后,丁化鹤归来,落在华表柱上,口吐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载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仙人台亦由此得名。清高宗在《寄题千山》诗中写下"空传丁令有遗台"之句,亦指此而言。仙人台景色优美,古迹甚多,清高僧函可赞曰:"几度登临不到顶,此回到顶畏登山。九州细碎烟尘里,万里虚无指点间。云在极低即可踏,天虽至近竟难攀。 急须携手下山去,纵对仙人无好颜。"仙人台又称观景台,素有观渤海、观日出、观莲花、观云飞、观松风之说。五佛顶,位于千山主峰北麓,为千山第二高峰。峰顶峻而平,上置五石佛,四面峭壁,渊深无底,登临极难。现已开辟出空中索道,可供游人使用。站在五佛顶上,可一览钢城美景。 千山还以它的奇险吸引着大量的游人。位于卧虎峰下的一线天,罅缝长32米,宽不满一米,深10余米,仰首而望,两侧悬崖凌空,中间蓝天一线,景色十分壮观。位于鹦鹉洞北山峰南侧的一字天,长30余米,最宽处为0.7米,最窄处仅为0.4米,为蹬无量观的七重天,九重天的必经之路。另外还有夹扁石和一步蹬天等,另人叹为观止。千山自隋唐以来,就成为一处游历的胜地。而93年,又发现了一尊形象逼真,由整座山峰形成的天然弥勒座佛,可与乐山大佛相媲美。使千山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圣地,并定于每年6月9日为大佛节。千山风景 千山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共有名胜古迹、景点300余处。自古以来,风景秀丽的千山,吸引了无数游客。许多官宦、学者、名流慕名接踵而来,他们面对奇峰古刹,振衣述怀,吟诗作赋,为千山留下了大量的诗篇。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描写千山的诗就有1600余首。如千山剩人禅师函可,著有《千山诗集》20卷,存录诗千余首,其中涉及千山的诗就有200余首。 千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踪迹,隋唐代起有了庙宇建筑,到辽金已发展成远震辽左的著名佛教胜地。“祖越”、“龙泉”、“香岩”、“中会”、 “大安”五寺,在明代已很出名。到了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使千山的庙宇有了进一步的增建,发展到七寺、十二观、九宫、十庵。千山庙宇布局巧妙,建筑宏伟。 古老而宏伟的寺庙,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雅致、幽静的动人画面。众多寺庙终日香烟缭绕,钟鼓幽鸣,一派仙人福地景象。特别是身高70米的天成弥勒大佛,自发现以来,轰动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探奇者、朝拜者络绎不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每年6月的千山大佛节,将宗教活动带入0,堪称佛教之盛事。 千山风景千山人文历史遗迹颇多千山历来是引起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和薛礼兵营遗址,还留下清帝康熙和乾隆游历的足迹和诗篇。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今还保留他的书房。明清时的官宦、名人也曾纷纷来游,并题有许多匾额和诗词赞美千山。就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栋亭诗抄》中,也把自己的籍贯用“千山”二字标出。 千山物产丰富。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各类动物60余种,特产水果10余种,香水梨、南果梨堪称一绝。温泉休闲娱乐胜地在风景观光区的东北部是温泉休闲娱乐胜地,这里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地热水资源占鞍山地区已查明地热水资源50%以上,目前年采水量85万立方米。 |
鞍钢集团展览馆 | 鞍钢集团展览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鞍钢集团展览馆位于中国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环钢路1号,成立于2014年12月26日,该馆是利用闲置旧厂房改建而成的,用于展示鞍钢辉煌历程、改革创新、技术进步、英雄模范、文化品牌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展览馆。 |
鞍山市龙泉湖风景区 | 鞍山市龙泉湖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岫岩冰湖山庄(龙泉湖风景区)位于鞍山市岫岩县前营子镇燕窝村,占地3700多亩,主要由拓展训练营主题公园、满族风情博物馆和休闲、旅游、采摘、度假场所等组成,是集游览、度假、住宿、娱乐、拓展训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国家AAA级旅游度假区。冰湖山庄拥有辽沈地区项目最全的拓展训练基地之一,训练项目设计环环相扣,涵盖高空、地面、水上以及真人CS激光丛林野战等数十种项目,例如攀岩、空中断桥、太空行走、毕业墙等。冰湖山庄主营农家和满族特色饭菜,可同时容纳五百人就餐、百余人住宿。岫岩冰湖山庄(龙泉湖风景区)强调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将重点打造集满族文化、玉文化、龙文化和山水文化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度假区。 |
岫岩清凉山风景区 | 岫岩清凉山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清凉山风景区 清凉山风景区位于岫岩东北部的汤沟镇,因其山深林密、气候温润凉爽而得名。景区以石怪、水清、峰秀、松奇、崖险而闻名于世,历来为佛道两家的清修之地。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主要旅游景点有传说中唐代名将薛礼东征时留下的葬马石、藏马谷、箭眼和点将台,还有天然的石湖十八罗汉洞、老君堂的洞中洞、龙象石、石花、石笋、石林、孪生风动石、漂亮的小天使等奇石。辽代古塔、千年古松、长年不解冻的冰洞。共有植物600多种,其中园林木38科78属150多种,400多种中药材;50多种山野菜;有猫头鹰、秃头鹫、棒棰鸟、狐狸、野猪等丰富的珍奇野生动物;山泉中还有珍稀动物娃娃鱼和林虫类龙虾等。 清凉山风景区内有一奇特的天然水洞,洞中有一暗河,可乘船游至洞中深处。洞壁上有千姿百态的岩石和钟乳石。 清凉山风景区内的石湖瀑布,位于朝阳乡荒地村石谷沟内,源于清凉山岱王庙文山下,汇集东西两股涧水而成。因水流不止,因而石湖天然形成“七瀑七潭”。此外,位于清凉山下的朝阳暖泉村还有丰富的温泉水,水温高达70℃,富含17种有机元素,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和皮肤病有独特疗效。 |
汤岗子温泉 | 汤岗子温泉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汤岗子温泉 辽宁堪称温泉之乡。而鞍山汤岗子温泉是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温泉环境优雅,矿泉水清澈透明,除有消渴、解热、健胃作用外,在医疗上也广为应用。水内含有钾、镁、钠、硫等化学元素,对慢性消化不良、吞酸、便秘、慢性肝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病均有疗效。汤岗子矿泉水水质澄清透明,无杂质,口味分淡、甜两种。淡味矿泉水与原汗相似,略有矿化氢味;甜味矿泉水含原汁水94.1%,还有少量果实酸、香精、砂糖,微甜而芳香。 汤岗子温泉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温泉之一。据海城县志记载,唐代贞观十八年温泉即被发现。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至此并赴泉“坐汤”(沐浴)。辽、金时在此设汤池县,古时称温泉为“汤”,县以泉而得名。金太宗也曾来这里“坐汤”。温泉附近有明崇祯三年立的《奶奶庙碑》。而且此地当时不但是“名池”胜地,也是南北交通要冲。以温泉治疗、预防疾病,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明、清以来,在汤岗子温泉上就建有房舍和洗浴设备,前来就浴者络绎不绝。近代,沙俄、东北军阀、日本侵略者曾先后霸占温泉,在这里修楼设馆,以供其“清心延寿”之用。1945年后,温泉受到-的严重破坏。如今,汤岗村温泉建设成全国著名的理疗康复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