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鞍山 >> 台安县

台安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张老道家宅

   张老道并非真正须发道人,他当过长工,后转为马帮,继而在日俄战争中打劫俄-队的粮饷,并以此为其发迹的起点,逐渐成为名噪一时的乡野豪绅。后来其于道观修行,之后他为村上办过几件积善修德的益事,经过乡民代代演绎,使之有些神秘色彩。张老道作古后,百姓不忘其德,以至于用“张老道”取代他张国文的本名。   出于对老宅的保护,岳家村村委会就设在“张老道家宅”。门前一方上马石经不起岁月历练,深陷地下将与地面平行。大门两侧枕石各有石刻,一幅是“五福捧寿”,另一幅早在“破四旧”时被砸得面目全非了。两扇厚重的木门“吱呀”着开启,走进老宅,空旷的老宅瞬间回响阵阵脚步,仿佛又听到家丁传唤、车水马龙的喧嚣。门廊尽头一对燕尾不知去向,据看宅老者说,那是一对儿飞凤,与门外一道铁花栅栏相映成趣,雕工精美堪称一绝。门廊两侧各有佛龛,龛依旧,佛已不见踪影。张喜荣介绍说,面阔五间的“张老道家宅”是典型的晚清“硬三室”建筑,保存如此完整,在东三省范围内已不多见。后经测量,正房方位占子午向(正南正北),那个年代只有庙宇才可以选这个方位,由此留存至今的“张老道家宅”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正房屋脊上两朵飞云彰显出些许檐牙高啄的气势,青砖黛瓦散发阵阵幽古芳香。整座房屋均为“磨砖对缝”,屋内巨株擎梁可以看出当时建筑工艺朴实厚重。因而它历经百年风雨而岿然不动。房垛各处为浅浮雕,有“榴开百子”、“花开富贵”等图案。其中山墙之下的“棋琴书画”最为精美,极富动感的绶带形象逼真,反映出当时石匠的高超技艺。占地约1000平米的老宅被丈余高墙包裹着,墙上原有八面铜钟,整坐宅院不失显赫庄重,同时也能让人感觉闭塞和压抑。据说墙外原是绵延数里的七行杨柳,房屋主人暮年也有一番闲情逸致,时而聆听暮鼓晨钟,自度曲律,轻敲檀板、慢拢丝弦,放眼满目野花竞发、彩蝶纷飞,有几分世外高人的风范。   宅院中用以防卫和象征权威的四角双层炮楼早在建国之初就遭毁损,空余残垣断壁。当年辽南一带悍匪周宗申曾率领百余喽罗攻打张家宅院,却被张家固守炮楼的三十多护院打得一败涂地。三天后,久攻不下的周宗申单枪匹马背向走进张家,给张国文下跪后连呼三声“干爹”,精疲力竭的张国文欣然收下义子,并以匣子枪和快马相赠,从此张家与这些“动处为匪,静时为民”的绿林人物结下渊源。   从与“张老道”同族老人张秀芝那里,听说不少关于“张老道家宅”主人的故事,“张老道”原名张国文,又名张云华,1879年(清光绪五年)出生,初为长工,后主人家中频遭劫掠,便入了马帮。在日俄战争中张国文曾对俄-队军饷成功打劫,后逃亡北镇医巫闾山,与庙里一位郎长老相识,郎年迈多病张却对他十分敬重。郎道人去世之后,嘱托张国文“代管”衣钵。后俄国战败,张国文复出,置下良田1200多亩,长工多达30余人,护院30人,并在奉天城经营“老天合”商号,天津经营“老百货”,生意兴隆,隔月用马队运回金银。   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业已迈入迟暮之年的张国文,开始厌倦商贾沉浮、战乱苟且,对他的桑梓之邦流露别样的顾。于是他大兴土木,建起这座幅员近一平方公里的豪门宅第。1929年10月1日,张国文为其母嫂立先孝牌坊一座,请来的三位能工巧匠足足雕刻了三年零七个月。碑上刻有“志洁清芳”四个大字,为当时奉天省长白佩珩所题,仅此一项耗资大洋八万多块。文革一场浩劫,顷刻间让这座三门四柱三层结构的牌坊毁于一旦,现在,村里随处可见散落的汉白玉,不经意就能从碎片上看到雕工精湛的云彩和枝莲两种纹饰,沧桑中流露着凄凉之美。老宅院中留有一根牌坊柱,上有“节比竹筠心如松柏”八字,字体娟秀行云流水,可惜却无落款。热心的村民指引和帮助下,在百余块残片中,终于找到了“辽阳白永贞”的落款。   老宅中一方青石“功德碑”,静静的沉睡近百年,湮没在一片荒草丛之中,招呼几名年壮村民将石碑掀起,用水冲洗后这才依稀辨认出上面的字迹。岳家村于顺治龙飞三年九月廿七日创立烟户,康熙年间造“九圣神祠”,供奉着火神、龙王、财神、马王、土地等等九位神灵。战火流离,“神祠”被夷为平地,张国文出资对其进行修缮。不难看出当时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对安然度日追求和向往,崇尚行善积德的“张老道”也在为自己寻求神明庇佑。   1939年5月,张老道在其家中“羽化”,终年61岁。  

少帅陵

少帅陵为文化旅游景点。  少帥陵位于台安县西平森林公园,由功臣坊、正门、纪念堂、衣冠冢、少帅碑林五部分組成。    为了缅怀张学良将军,台安县人民政府在辽宁省最大的平原森林公园——西平森林公园内,修建了少帅陵。少帅陵于2005年9月18日建成,由湖南建筑设计院设计,整体风格与中山陵相像,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距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仅3公里。少帅陵的牌匾是由原国务院副总理-所题写。   2009年台安县政府对少帅陵进行了全面的翻新。重新彩绘了张学良将军纪念堂;路面重新铺设条石;陵内做了绿化;前三门广场进行了扩建;建造了标准化的水冲厕所。使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到目前为止,纪念馆接待了海内外的游客12万多人次,2006年,少帅陵被评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与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西平森林公园整合为少帅陵旅游风景区,并晋升为AAA景区。   今后,将继续对少帅陵进行规划,包括修建少帅碑林、张学良将军及其夫人赵一狄雕塑等。少帅陵的修建也终于完成了张学良将军“终归故里”的夙愿。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位于台安县高力房镇东三公里处马驼子,该园建于2006年,占地面积400多亩,主要采摘的品种有五味子,金银花,山葡萄,西红柿,玉米,芸豆,葫芦,南瓜等。   该园最具特色的就是五味子,五味子果为鲜艳红色的浆果,多汁、味酸而微涩,有花椒气味。干果黑紫红色,有绉皱,是传统的中药材。   五味子的营养价值:内含蛋白质、脂肪、有机酸、果胶、维生素C、胡萝卜素、甘油,人体必需的七种氨基酸。   五味子食用价值:味酸、性温、有滋肾、补肺、生津止渴的作用, 对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延缓衰老有特效。    高力房镇  地处台安、海城、盘山三县交界地带,濒浑河与海城市温香镇、高坨子镇隔河相望,西以外辽河为界对岸和盘山县沙岭镇为邻,南同韭菜台镇毗连,北与黄沙坨镇接壤,距鞍山、盘锦、台安分别为53公里、45公里和32公里。是辽河油田油气开发区之一,为国家百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市卫星城。 辖锅称子村、东曾村、马坨子村、黄金村、枣木村、红旗村、红星村、大高村、程家村、…… 详细++

西平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位于台安县西平林场北,西平森林公园两侧。该园建于2006年,占地面积3000多亩,共有十一个园,主要采摘的品种有苹果、李子、桃、葡萄、梨等,每日可接待游客一万人,每天收入达十万元,每年总产值300万斤。本园打造精品果,不用农药、化肥。所用肥料都是牛粪、鸡粪、矿物质有机肥,是绝对的绿色环保无公害栽培。让每位来的朋友摘得高兴、玩得开心、吃的安全、吃的满意。周边旅游景点有:西平森林公园、少帅陵、万福寺、大佛寺、雁尾湖和人工湖。交通便利,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是您休闲观光采摘的绝佳去处。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距台安县城西南20公里,位于台安县新台镇、新华农场、富家镇所辖区域,有6个行政村,22个自然屯,总人口9000多人。地处辽河三角洲,属辽河冲击平原中下部。双台子河、柳河、旧绕阳河就在这儿汇合,形成一个三角地带,它属于辽东湾湿地北线的边缘地带,总面积1.8万亩,其中自然湿地9550亩,人造湿地8000亩,属辽东湾湿地北线边缘地带,是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由北部的森林区、中部的芦苇湿地区、柳河南部的人工湿地区和大面积的双台河淹没区组成。与盘锦红海滩湿地毗邻。湿地内水网密布,水草丰茂,候鸟成群,芦苇飘荡,鹤戏水上,鱼翔浅底,百鸟争鸣,好一派江南水乡风光。大麦湿地就是绿色的世界,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这里有数百种野生动物和数百种野生植物生息,构成了大自然的独特之美。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核心区位于新台镇的大麦科屯附近,全村共有70户325人。核心区是保护区中生态和湿地地类最典型、湿地特征最突出、保护价值最高的区域,面积为2358公顷。   大麦科水域的周围生长着大面积的原生型湿地植被芦苇和菖蒲,偶尔远处传来几声鸟叫,让人感受到生命与自然是如此的和谐共生。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水草泛青,杨柳依依,徜徉堤岸柳下,或穿行芦苇之间,吮吸着清新的空气,领略那春风吹秀地的风光;夏天,暴雨初霁,河水泛起,玉带飘浮,水鸟竞翔,烟波袅袅,入夜置身芦荡,望月抒怀,又是一番情致;秋天,天高气爽,长空如洗。芦荡深处,候鸟相聚,秋水泛泛,野鸭飞起,稻谷丰实,蟹大鱼肥,这又是一种韵味;冬天,芦荡飘雪,银装素裹,冰雪埸上,熙熙攘攘,这是银色世界,天幕苍鹰,冰面人舞,这是充满热情和律动的天地。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2年8月,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正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所辖的三个乡镇据不完全统计,湿地保护区内的非在册耕地有近2万亩,放养的牛近千只,放养的羊300多只。保护区内的缓冲区和实验区和核心区面临着同样的命运,遭到局部破坏。   大麦科湿地资源作为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对调节当地的气候、降雨起到了重要作用。据当地水文资料记载,湿地周围地区的水域,夏日日平均气温较其他地区低2℃—3℃,年降水量较其他地区多60—80毫米。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新台镇  新台镇位于台安县西南部,与县城毗邻,现有德生、毛家、云柳、大台、遵化、西桓、东桓、南台、新台9个行政村,53个自然屯,85个村民组,1.8万口人,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万亩。 经济情况: (一)以工业项目为支撑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镇各类企业已达45个,其中工业企业32个,投资超1000万元以上…… 详细++

福隆寺

福隆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福隆寺,座落在台安西佛镇西,是台安颇具规模的佛教寺院。高大的寺门上,“福隆寺”三个大字熠熠生辉。门旁耸立着高高的大旗杆,朱红的围墙古色古香。寺院雄伟壮丽,环境幽清,彩绘鲜艳,暮鼓晨钟,法香远溢,它以笃诚的信仰,丰富多彩的文化,迎接着各方的朝拜者。   福隆寺,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几经风雨,几度兴衰。1994年经鞍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复建。重建后的福隆寺由大雄宝殿、念佛堂、地藏殿、天王殿、钟鼓楼、般若楼等部分组成。  

台安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台安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是辽河平原上不可多得的绿色资源,地处千山、医巫闾山的交通要道上。公园占地5400亩,苍松翠柏连绵不绝,碧水蓝天共成一色。园内生长百余种木本植物和多种野生动物,形成独特的野生生态环境。  人工湖、狐狸洞、雁尾湖渔场、金色沙滩、了望塔等景观更是锦上添花,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张学良于1901年6月4日出生在今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少帅在此渡过童年。现存旧居草房4间,并尚有当年的水井和大枣树等。1990年6月4日,台安县人民0将旧居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起了张学良将军出生地纪念馆。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占地6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四间青砖瓦房,共设三个展室:第一展室是张学良亲属、旧部及县内外各界人士的题词;第二、三展室介绍张学良生平,有实物、照片。生平包括四个部分:少帅童年、艰辛业绩、幽禁生活、桑梓深情。199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鞍山市人民0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史料记载,中日甲午战后,清军溃散,张作霖脱离清军,啸聚山林,战乱中张作霖逃往八角台(今辽宁省台安县城)。为行动方便,张作霖将妻子赵氏和女儿首芳转送到八角台西北的赵明德(赵氏夫人的叔伯侄)家里。1901年6月33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张学良便诞生在赵明德家5间草房的东屋里。1989年将此辟成“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纪念馆正中门楣上,悬挂着“张学良出生地”金字黑匾,六个大字,气度不凡,是已故著名书法家沈毅老先生的手笔。两边挂的是辽宁楹联巨擘尚文化先生的嵌字联:“良汉高怀同齐月,学卿雅量浴春风”,四字镶嵌自然,意境高雅,不愧为名家所制。  张学良字汉卿,别号毅庵,在张家窝堡度过了自己的美好童年。纪念馆完全依照当年模式仿建,占地600平方米,古朴典雅。纪念馆共有三个展厅:西展厅内陈列着少帅童年用过的生活器具,诸如煤油灯、烛台等,以及400余幅反映少帅叱咤一生的照片,像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西安事变、幽禁台湾等重大事件均历历在目,睹物思人,令人顿生景仰之情;中间展厅摆放着少帅童年时用过的家具;东展厅挂满了少帅亲友和部下及社会各界名流参观观念馆所题写的墨迹,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少帅递媳谢雪萍题写的“振兴故里,待大哥来”。  还有一物值得一看,为屋后老枣树,此树阅尽沧桑,据有关部门测定,已是300岁高龄,但见枝桠虬曲,枝繁叶茂。1991年,乡亲们精心挑选了十几枚大红枣,捎给远在台湾的张将军,张将军收到后,心情极为愉快,并致信中间人,表示谢意。到目前为止,纪念馆已接待海内外游客4万人次。如今,纪念馆已被鞍山市委、市0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台安县委、县0定为“全县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  张学良 (1901~2001)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 求学经历 1917年在其父张作霖军中服役。1919 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 详细++  桓洞镇  桓洞镇位于台安县北部,距县城14公里,东连辽中县,北接新民市,西邻黑山县,流域面积97平方公里,辖东西长村、郭家村、三岔村、小河村、么路村、九鄂村6个行政村。 总体经济情况:2005年末,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48元,其中三岔村人均收入达到6600元,位居全县第二位。 农业经济: 桓洞镇境内河流…… 详细++  张学良 (1901~2001)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 求学经历 1917年在其父张作霖军中服役。1919 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 详细++  桓洞镇  桓洞镇位于台安县北部,距县城14公里,东连辽中县,北接新民市,西邻黑山县,流域面积97平方公里,辖东西长村、郭家村、三岔村、小河村、么路村、九鄂村6个行政村。 总体经济情况:2005年末,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48元,其中三岔村人均收入达到6600元,位居全县第二位。 农业经济: 桓洞镇境内河流…… 详细++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台安县西北部,距县城19公里,距张学良出生3公里,是省级森林公园,同时也是省级然保护区,为辽河平原上不可多得的绿色资源,地处千山、医巫闾山的交通要道上。西平森林公园景色怡人,空气清新,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公园位于台安县城西北19公里处,东靠桓洞镇,北与洪家乡接壤,南毗运河,西邻西平果园,总面积24.7平方公里。  森林公园中有林面积3.2万亩,其中松林面积1万亩,旱块柳科学实验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6.5%,人工湖占地面积303亩,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夏天可以游泳、划船、垂钓;冬天辟为冰场,可以滑冰。木本植物园占地面积400亩,有木本花卉多达75种。  台安县西平森林公园内有一片果园,果园面积2500亩,年产果实近60万公斤,有20多个品种,一年三季有果。松林面积近万亩,栽有樟子松、马尾松等千姿百态、喜人悦目的植物。此外,西平森林公园还提供了狩猎等户外活动,喜欢打猎的朋友,可以好好地享受打猎的乐趣。人工湖、狐狸洞、雁尾湖渔场、金色沙滩、了望塔等景观更是锦上添花,近年来台安县政府投资又新辟了游泳池、养鱼池、雁荡湖、芳清园等以及别墅、娱乐城、商贸餐饮街、长廊等配套设施,使这里成为真正的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

雷园采摘园

  雷园采摘园位于鞍羊路北,台安县城东五公里处,雷屯村。雷屯村是鞍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杆村,2005年被国家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栽植花卉3万余株,垂柳5千株,采摘园400亩,荷花池两个,垂钓园,占地50多亩。   该采摘园建于2005年,园内分蔬菜园和果树园,主要可采摘的品种有西红柿、茄子、辣椒、花生、大豆、礼品西瓜等。本园的果品完全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在采摘之余,这里还有垂钓园,垂钓园占地50多亩,共分为三个池塘,可以供百人一起垂钓。   摘农家果、钓野生鱼、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远离城市的喧闹,体验大自然,体验绿色乡村,体验原汁原味农家生活,享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成果。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是一尊由整座山峰形成的天然弥勒坐佛。大佛位于千山著名古庙之一的"南泉庵"对面山峰上,佛身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五官清晰,四肢俱全。大佛左手五指分开,自然地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压在右腿上。大佛坐东面西,胸前还隐约挂有佛珠,身上有天然山洞形成的佛脐,据考证约是1亿年前形成的。大佛脚下还发掘出明清两代的供器。

西佛烈士陵园

西佛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西佛烈士陵园     西佛烈士陵园位于西佛镇西南半公里处,在沈盘公路北侧,周围林木参天,郁郁葱葱。在这里长眠着为解放战争而光荣牺牲的53名烈士。  陵园四周红砖墙围绕,占地90平方米。正门上镌刻着“烈士陵园”四个大字,两侧的对联是:“抚今追昔,悼念革命先烈;继往开来,保卫红色江山”。陵园分前后两院,前院中央高耸着纪念碑,碑高10米,正面碑文:为解放战争而光荣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碑后:1954年10月25日立。陵园两院分界处有碑坊,长3米,高2米。碑坊两侧有对联。上联是:“为有牺牲多壮志”;下联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碑文概叙了为建立人民政权而壮烈牺牲的韩逸民等烈士可歌可泣的事迹。介绍了“西佛遭遇战”的经过:1946年2月9日,-新六军22师64团以匪首周东升为向导,进犯县城。由于敌众我寡,县党政机关和保安团撤离县城,转移到西佛区。2月13日拂晓,当县保安团掩护党政机关东撤,至金家窝堡屯西时,遭到新六军约2个连的伏击。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保安团奋力抵抗,战斗持续到下午2时。由于我辽南第八旅从大堑方向赶来支援,使撤退人员安全转移,战斗至傍晚结束。在这次遭遇战中,我军及党政人员死伤近百人。已查知姓名的烈士有台安县城区区长徐洪元,-部组织干事张栋,-看守所所长张子操,公安战士马殿佐,还有一名姓董的女同志。  日出日落,草枯草荣,西佛烈士陵园在时序交替中静静地呵护着长眠在九泉之下的英灵。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西佛烈士陵园已成为台安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昭示台安人民,踏着烈士的足迹,共同创造和平、幸福、文明、富庶的美好家园。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台安烈士陵园

台安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台安烈士陵园

千山

千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千山,古称积翠山千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为“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被誉为“东北明珠”。  千山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名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千山,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  仙人台,又名观音峰,位于南部游览区诸山脉之巅,大安、中会,香岩诸寺和五龙宫诸庙宇拱卫之中。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峰奇,地险,峰头似蛇背,长20余米,宽10米,峰头西端,撅起一巨大石柱,呈四棱形,高7米,直径约20米,由东稍北倾斜,状如鹅头,故俗称鹅头峰。西南北三面均为峭壁深渊,唯东一面可行。  明朝初年,在峰顶大兴土木,将半球峰顶变成一平台,修建成仙人台。上面基石上刻有棋盘,周围安放八仙和南极寿星的石雕坐像,布陈为庆寿,奕棋行图。鹅头下峭壁上,有一佛龛,内浮雕一尊半身观音菩萨像。佛龛之上横刻"仙人台"三个篆字,系清光绪举人徐景涛所题。鹅头峰原名华表柱。相传汉辽阳刺史丁令威,因救灾擅自动用国库公粮,被朝廷问罪,临刑之时,飞来一鹤,将其救走,千年后,丁化鹤归来,落在华表柱上,口吐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载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仙人台亦由此得名。清高宗在《寄题千山》诗中写下"空传丁令有遗台"之句,亦指此而言。仙人台景色优美,古迹甚多,清高僧函可赞曰:"几度登临不到顶,此回到顶畏登山。九州细碎烟尘里,万里虚无指点间。云在极低即可踏,天虽至近竟难攀。  急须携手下山去,纵对仙人无好颜。"仙人台又称观景台,素有观渤海、观日出、观莲花、观云飞、观松风之说。五佛顶,位于千山主峰北麓,为千山第二高峰。峰顶峻而平,上置五石佛,四面峭壁,渊深无底,登临极难。现已开辟出空中索道,可供游人使用。站在五佛顶上,可一览钢城美景。  千山还以它的奇险吸引着大量的游人。位于卧虎峰下的一线天,罅缝长32米,宽不满一米,深10余米,仰首而望,两侧悬崖凌空,中间蓝天一线,景色十分壮观。位于鹦鹉洞北山峰南侧的一字天,长30余米,最宽处为0.7米,最窄处仅为0.4米,为蹬无量观的七重天,九重天的必经之路。另外还有夹扁石和一步蹬天等,另人叹为观止。千山自隋唐以来,就成为一处游历的胜地。而93年,又发现了一尊形象逼真,由整座山峰形成的天然弥勒座佛,可与乐山大佛相媲美。使千山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圣地,并定于每年6月9日为大佛节。千山风景  千山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共有名胜古迹、景点300余处。自古以来,风景秀丽的千山,吸引了无数游客。许多官宦、学者、名流慕名接踵而来,他们面对奇峰古刹,振衣述怀,吟诗作赋,为千山留下了大量的诗篇。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描写千山的诗就有1600余首。如千山剩人禅师函可,著有《千山诗集》20卷,存录诗千余首,其中涉及千山的诗就有200余首。  千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踪迹,隋唐代起有了庙宇建筑,到辽金已发展成远震辽左的著名佛教胜地。“祖越”、“龙泉”、“香岩”、“中会”、  “大安”五寺,在明代已很出名。到了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使千山的庙宇有了进一步的增建,发展到七寺、十二观、九宫、十庵。千山庙宇布局巧妙,建筑宏伟。  古老而宏伟的寺庙,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雅致、幽静的动人画面。众多寺庙终日香烟缭绕,钟鼓幽鸣,一派仙人福地景象。特别是身高70米的天成弥勒大佛,自发现以来,轰动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探奇者、朝拜者络绎不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每年6月的千山大佛节,将宗教活动带入0,堪称佛教之盛事。  千山风景千山人文历史遗迹颇多千山历来是引起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和薛礼兵营遗址,还留下清帝康熙和乾隆游历的足迹和诗篇。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今还保留他的书房。明清时的官宦、名人也曾纷纷来游,并题有许多匾额和诗词赞美千山。就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栋亭诗抄》中,也把自己的籍贯用“千山”二字标出。  千山物产丰富。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各类动物60余种,特产水果10余种,香水梨、南果梨堪称一绝。温泉休闲娱乐胜地在风景观光区的东北部是温泉休闲娱乐胜地,这里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地热水资源占鞍山地区已查明地热水资源50%以上,目前年采水量85万立方米。

玉佛苑

鞍山玉佛苑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玉佛苑  玉佛苑景区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其面积4.6公顷,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由三洞式山门、玉带桥、荷花池、花果岛等组成。主体玉佛阁气势恢宏、金碧辉煌,殿内的"释迦牟迡-渡海观音"玉佛重260.76吨,七色一体、色彩斑斓、雕琢细腻、光泽瑰丽,1997年11月荣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玉佛苑的建立,创造了现代搬运、雕刻、建筑史上的奇迹。每年游览者达百万之众。李鹏、-、-、叶选平、费孝通等3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来苑视察、参观,称其为"国粹";香港永惺法师、泰国王姐等诸多海内外知名人士来苑参观后也惊叹为"人间奇迹"。玉佛雕琢过程0现的"佛面天成"、"龙凤呈祥"、"普陀奇景"、"宏大悟真"等诸多奇迹,更蕴含着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渊源交融,令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  玉佛苑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市区东部。它占地四万平方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背倚风光秀丽的东山风景区,与天然弥勒大佛遥相呼应,是当代中国旅游史上的一大奇观。由玉佛阁、玉带桥、三洞式山门、荷花池、花果岛等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建筑组成,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三块御路雕有9条龙,含有“九龙捧圣”之意。  公元一九九六年九月三日,玉佛苑这一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连同人们翘首以待的世界最大玉佛,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以其现代中蕴含古朴、别致中显现凝重的建筑风格、集玉文化与佛文化于一身的丰富文化底蕴,傲然展现于世人面前,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展示出绝世的风采。公元二OOO年九月十九日,世界最大玉佛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大典。玉佛苑主体建筑——玉佛阁高33米,有佛教三十三重天之意,至吻高35.2米,是我国最高的古典式建筑之一。阁宽66米,进深58米,运用双层重檐歇山式结构,檐上有檐,盖红色琉璃瓦,显得层次分明、雄浑壮观。大型藻井上刻有24K贴金的九龙护宝珠图,共用去黄金120两,在华灯映照下,金壁辉煌,玉佛阁的装饰布局充满宗教文化浓郁的氛围。  藻井四角高悬着四盏莲花宝灯,上面镶嵌着上万颗水晶宝珠,三朵莲花层次分明,渲染着庄严而又高雅的境界。坐落在玉佛阁内的玉佛是由一九六O年发现于中国玉乡——鞍山岫岩县的高7.265米、宽6.88米、厚4.1米、重达260.76吨的“玉石王”雕刻而成,正面为释迦牟尼佛,背面为观世音菩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玉佛以其规模宏大、色彩斑斓、润泽明丽而荣膺“世界吉尼斯之最”,堪称以稀世珍宝创造的人间奇迹。玉在中华之珍贵犹如金之于西方,是神奇和极具象征的自然之宝。将沉睡32年的玉石王历时八天八夜、行程172公里请出深山,并由40名玉雕师历时17个月精雕细琢成举世仰慕的玉佛,其本身就是一项壮举。而以自然之体——玉,在雕琢过程中所出现的“佛面天成”的佛缘、“宏大悟真“的佛法、“龙凤飞舞”显现于佛前、“普陀圣境”隐现于佛后等诸多奇迹,都出自于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渊源交融。

岫岩清凉山风景区

岫岩清凉山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清凉山风景区  清凉山风景区位于岫岩东北部的汤沟镇,因其山深林密、气候温润凉爽而得名。景区以石怪、水清、峰秀、松奇、崖险而闻名于世,历来为佛道两家的清修之地。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主要旅游景点有传说中唐代名将薛礼东征时留下的葬马石、藏马谷、箭眼和点将台,还有天然的石湖十八罗汉洞、老君堂的洞中洞、龙象石、石花、石笋、石林、孪生风动石、漂亮的小天使等奇石。辽代古塔、千年古松、长年不解冻的冰洞。共有植物600多种,其中园林木38科78属150多种,400多种中药材;50多种山野菜;有猫头鹰、秃头鹫、棒棰鸟、狐狸、野猪等丰富的珍奇野生动物;山泉中还有珍稀动物娃娃鱼和林虫类龙虾等。  清凉山风景区内有一奇特的天然水洞,洞中有一暗河,可乘船游至洞中深处。洞壁上有千姿百态的岩石和钟乳石。  清凉山风景区内的石湖瀑布,位于朝阳乡荒地村石谷沟内,源于清凉山岱王庙文山下,汇集东西两股涧水而成。因水流不止,因而石湖天然形成“七瀑七潭”。此外,位于清凉山下的朝阳暖泉村还有丰富的温泉水,水温高达70℃,富含17种有机元素,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和皮肤病有独特疗效。

台安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台安镇 张志毅 (1912~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景惠 (1871~1959) 民国十大汉奸 潘恩良 黑子 于芷山 (1882~1951) 郑扶 (1917~1993) 张德江 李昌安 方未艾 (1906~2003) 王新民 郭忠仁 刘振田 杨芝清 殷振元 张德忠 贾久义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西佛镇 张志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潘恩良 张景惠 (1871~1959) 民国十大汉奸 黑子 于芷山 (1882~1951) 郑扶 (1917~1993) 张德江 李昌安 方未艾 (1906~2003) 王新民 郭忠仁 刘振田 杨芝清 殷振元 张德忠 贾久义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新开河镇 张志毅 (1912~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景惠 (1871~1959) 民国十大汉奸 潘恩良 黑子 于芷山 (1882~1951) 郑扶 (1917~1993) 张德江 李昌安 方未艾 (1906~2003) 王新民 郭忠仁 刘振田 杨芝清 殷振元 张德忠 贾久义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黄沙坨镇 张志毅 (1912~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景惠 (1871~1959) 民国十大汉奸 潘恩良 黑子 于芷山 (1882~1951) 郑扶 (1917~1993) 张德江 李昌安 方未艾 (1906~2003) 王新民 郭忠仁 刘振田 杨芝清 殷振元 张德忠 贾久义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高力房镇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桑林镇 张志毅 (1912~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景惠 (1871~1959) 民国十大汉奸 潘恩良 黑子 于芷山 (1882~1951) 郑扶 (1917~1993) 张德江 李昌安 方未艾 (1906~2003) 王新民 郭忠仁 刘振田 杨芝清 殷振元 张德忠 贾久义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富家镇 张志毅 (1912~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景惠 (1871~1959) 民国十大汉奸 潘恩良 黑子 于芷山 (1882~1951) 郑扶 (1917~1993) 张德江 李昌安 方未艾 (1906~2003) 王新民 郭忠仁 刘振田 杨芝清 殷振元 张德忠 贾久义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达牛镇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韭菜台镇 张志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潘恩良 张景惠 (1871~1959) 民国十大汉奸 黑子 于芷山 (1882~1951) 郑扶 (1917~1993) 张德江 李昌安 方未艾 (1906~2003) 王新民 郭忠仁 刘振田 杨芝清 殷振元 张德忠 贾久义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新台镇 张志毅 (1912~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景惠 (1871~1959) 民国十大汉奸 潘恩良 黑子 于芷山 (1882~1951) 郑扶 (1917~1993) 张德江 李昌安 方未艾 (1906~2003) 王新民 郭忠仁 刘振田 杨芝清 殷振元 张德忠 贾久义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桓洞镇 张志毅 (1912~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景惠 (1871~1959) 民国十大汉奸 潘恩良 黑子 于芷山 (1882~1951) 郑扶 (1917~1993) 张德江 李昌安 方未艾 (1906~2003) 王新民 郭忠仁 刘振田 杨芝清 殷振元 张德忠 贾久义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新华农场 张志毅 (1912~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景惠 (1871~1959) 民国十大汉奸 潘恩良 黑子 于芷山 (1882~1951) 郑扶 (1917~1993) 张德江 李昌安 方未艾 (1906~2003) 王新民 郭忠仁 刘振田 杨芝清 殷振元 张德忠 贾久义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洪家农牧场 张志毅 (1912~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景惠 (1871~1959) 民国十大汉奸 潘恩良 黑子 于芷山 (1882~1951) 郑扶 (1917~1993) 张德江 李昌安 方未艾 (1906~2003) 王新民 郭忠仁 刘振田 杨芝清 殷振元 张德忠 贾久义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西平林场 张志毅 (1912~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景惠 (1871~1959) 民国十大汉奸 潘恩良 黑子 于芷山 (1882~1951) 郑扶 (1917~1993) 张德江 李昌安 方未艾 (1906~2003) 王新民 郭忠仁 刘振田 杨芝清 殷振元 张德忠 贾久义 张老道家宅 少帅陵 高力房五味子采摘园 西平采摘园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福隆寺 西平省级森林公园 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 雷园采摘园 鞍山天然弥勒坐佛 西佛烈士陵园

台安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