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本溪 >> 本溪满族自治县 >> 清河城镇

清河城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本溪市,由水洞、温泉寺、汤沟、关门山、铁刹山、庙后山六个景区组成,沿太子河呈带状分布,总面积四十四点七二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以本溪水洞为主体,融山、水、洞、泉、湖、古人类文化遗址于一体。本溪水洞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现开发地下暗河长三千米,水流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发育较好,千姿百态,泛舟游览,使人流连忘返。温泉寺景区,泉水温摄氏四十四度,日流量四百吨,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庙后山古文化遗址,是我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对研究辽东古人类分布、古代地理有重要价值。  水洞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长的充水溶洞,已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长的充水溶洞候选世界纪录。现开发地下暗河长3000米,水流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洞口呈半月形,进入洞口是个大厅,可容千人,大厅右侧有个300米长的旱洞,洞府高低错落,洞中有洞,各有洞天,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多沿裂隙成群发育,呈现各式物象,不假修凿,自然成趣,宛若龙宫仙境。左侧为一处“港湾”,灯光所及,洞中物象,--倒悬水中,琼宫晶阁,十分好看。旱洞现已建成一座大型古生物馆。大厅正面有1000多平方米的水面,0头,可同时停泊游船40艘,泛舟则可畅游水洞,欣赏水洞之大、水洞之长、水之深、飞瀑之美,然后,你不得不惊叹:“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此一洞天”。  本溪水洞于1983年对外开放,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国际洞穴协会接纳为亚洲首批会员;2002年3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名胜风景区,并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每年来本溪水洞游览观光的中外游客近百万,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亚洲一流”、“世界罕见”。2004年5月25日“中国第一横渡勇士”-成功挑战“世界第一长地下暗河”--本溪水洞  

关门山

关门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本溪市东南七十公里处,森林公园占地3517公顷,森林覆盖率95%,园内植被保存完好,古树名木众多,风景秀丽,是一处集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森林旅游景区,也是辽宁50佳景之一,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  森林公园内有四大景区:小黄山景区、夹砬子景区、龙门峡景区和月台子景区,计108处景点。各景区或山姿奇秀、或峡谷幽逐、或清溪缠绵、或林荫遮蔽,移步换景,暇想万千。景点中尤以夹砬子景区内的“雄狮守关”和龙门峡景区内的“晶帘瀑布”最为壮观。“雄狮守关”山岩壁立,颇像雄狮,怒目圆睁,守卫关隘。“晶帘瀑布”形如雪浪、三折跌荡、断落处溅起朵朵水花、泻入青潭、轰鸣振耳。特别是昆明世博会首次参展的本溪市市花天女木兰,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枫叶,已成为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最为独特的景观。  园内四季风光各具特色。春日,山花烂漫五彩缤纷;夏日,柏苍树翠,清幽凉爽;秋日,澄红金黄,野果清香;冬日,飞雪迎客,冰崖百丈。  关门山有五美:山美、水美、树美、花美、雾美。晨昏雨后,云雾升腾,气势磅礴,云脚缓步,青山拂纱,群峰时隐时现,宛若瑶池仙境又如九重洞天。  在景区内漫步,可随处听到山鸟啾鸣;可随处看到彩蝶飞舞,偶尔也可看见山兔、狍子等,从林中穿跃,野趣横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戏于水面,黑熊也时常出没。  当你徜徉在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这诗一般的空间画卷中,就会从心底里生华出无限的喜悦。那份舒适,那份惬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是:  风含情、水含笑、关山胜景美不胜收,  解疲乏、消劳顿、度假侍处秀色可餐。  参考门票价格:75元/人关门山

铁刹山

铁刹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铁刹山坐落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部的田师付镇,距驰名中外的“本溪水洞”36公里。铁刹山属长白山脉的一部分,最高峰海拔912.9米,山有五顶,即北峰真武顶、南峰灵宝顶、东峰玉皇顶、西峰太上顶、中峰原始顶,因从东、南、北三面仰视均见三顶,道家取其三三见九之意,故名“九顶铁刹山”。  铁刹山为东北名山,是东北道教的发源地,山中森林茂密、古木参天,众多的摩崖石刻以及峰岩洞穴等景观无不流露出浓重的、悠久的历史文化色彩。处身其中,顿感山之灵秀、境之清幽。铁刹山的历史传说相当久远,相传商周时期的长眉李大仙在此开山布道,并得道成仙;古代小说《封神演义》、《金陵府》都有关于铁刹山的记载,明代小说《封神演义》第四十五回,燃灯议破十绝阵中大破风吼阵的定风珠就是从此山的“八宝云光洞”中借得,因而有“铁刹三千年”的胜名。  铁刹山是东北道教祖庭,其道教历史先于辽宁的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自道教龙门派第八代祖师郭守贞在此山收徒布道开始,东北道教始兴。铁刹山道教至今已经传至二十五代,道教历史近四百年。铁刹山千百年的悠久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以及森林、峰岩、气象、季象等自然景观,使铁刹山成为一处难得的景观资源区。  

本溪摩天岭

  摩天岭位于辽宁东部,本溪市区南偏西80公里处,距其西北方向的辽阳市50公里,是本溪和辽阳的东西界山,南北则是连山关和下马塘和镇分界点,山高海拔969米,因山高而被称为摩天岭,也叫大高岭、太高岭或高岭。战争年代,它是军事要地,和平时期又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摩天岭巍峨雄浑横亘于辽东,自古即被喻为陆上屏障。仰视其峰脉,峻峭磅礴、峰壁如削,山高、石险、林密,既有成片的红松、落叶松,又有柞、桦、楸、椴、槐、曲柳等乔木组成的杂木林。灌本纵密、百荤丰茂。野兽穿行、群鸟飞窜、山鸽掠影。《全辽志》卷六、艺文下,有王之浩《高岭》五官律诗一首:“连山青嶂合,车马亦能通。涉献凝登汉,穿森乍蔽空”。可见山势之齐。又因四季变化,山色也各有不同。春日里山花怒放,布谷催鸣,山体一片翠绿。仲夏之际,山阳炎炎似火,山阴寒冷如冰。清康熙年同,左都御史,诗人揆叙曾过摩天岭吟诗“炎官过火山#正当空,峻岭摩天地势雄,区磴回环青霭处,乱山高下绿萌中。沈沈云合浑忘暑,栩栩身轻想御风,却笑白衣劳转战,只因异域尽来同”。如果说这是诗人的个人感觉,那么民国年间,诗人张之汉游摩天岭留诗道:“摩天群峭郁苍苍,勒马来登万仞风。山里桃花山背雪,一般风景有炎凉。”这并非文人夸张,而正是夏日对摩天岭的客观描述。如1974年6月(阳历),农历芒种时节,当人们正在铲头遍地时,响晴的天,突然摩天岭上空疾速飘来一块乌云,不一会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半个小时后雪过天晴景色如初。可见气候之异常。秋季来临,山中红叶闪闪,黄叶翻飞,山货野果缀满枝,呈现山的充实丰厚。仲秋时节,皓月当空,月光似散文诗似交响乐,令人着迷。冬日崇山峻岭。银装素裹,山陡雪滑,山野中时有野猪、猴子、狐狸、山鸡出没。这是当地村民狩猎的好季节,在没膝深的雪地、林间追逐猎物,可谓领有一番情趣。  摩天岭除主要峰脉具有特色外,其余脉峰石各显风姿。在山北面,下马塘的金家村杨家街小北山上,山高不足百米,而山头上有一“石人”,夏日藏于密林间,冬季才露真面目。夜观,简直一巨人站在山顶。小北山往西是辽阳的李家村,东边与八里长山相连,八里长山,山高50米左右,但山脉长4千米有余。为此人称“八里长山”,长山脚下是下马塘通往辽阳甜水镇的公路,也是从北面上摩天岭的通道之一。当然还有许多没有发现的奇峰怪石佳景,这就为我们开发留下了广阔的前景。  摩天岭有佛有道,但它却以军事要塞闻名,成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摩天岭昔日在山腰建有蟠龙寺和五峰观,可见佛、道早已占居此地。尤其是五峰观前山道险峻真可谓“一夫当观,万夫莫开”。因此,摩天岭无论古代、近代,还是现代都战事繁多,史书有载。  古代,隋唐时,唐太宗李世民曾亲征高丽(今朝鲜),高丽王曾镇守摩天岭,后被大将薛仁贵率兵攻破,这段历史不仅史书有载,在古典小说《说唐》《薛家将》等书中都有传奇故事。在当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唐二主征东”、“薛仁贵擒拿盖苏文”等传说。  近代,影响叫大的有两次战争。一是众人甲午战争。1894年10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1月12日军第一军第十旅团的一个大队,在金田少佐带领下进攻清军,清军守将聂士成以“巨炮当其冲,张旗帜丛林间,鸣鼓角为疑兵,时出载东”打得日军惊慌失措,败回连山关军营,同月26日,天降大雪,聂士成乘雪破敌营,清军收复连山关,直到第二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时,日军也未能攻克摩天岭。这也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唯一未能攻破的地方。另一个是日俄战争。1904(清光绪三十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6月30日,日军第一军第二师团占领摩天岭,7月4日,俄军乘大雾向摩天岭发起进攻,日军拼力抵抗,战斗十分激烈,双方伤亡都很大,最后俄军被击败。17日,日军正式占据摩天岭。日本的著名作家,当时的战地记者二叶亭四迷,曾于8月22日在日本发表了《摩天岭-》的纪实性报道。  现代史上,1936年7月5日,抗联一师西征受阻后,返回途中,师部保卫秒年连一路经摩天岭,获悉日本前来堵截,便在山坡上埋伏起来。中午,日军饭时,抗联战士,向他们出击,十几分钟后,50名敌人,只有一个鬼子和一个翻译官逃跑,其余全被击毙。不久敌人大队人马上来围剿。一师参谋长李敏焕在战斗中头部中弹牺牲。入夜,在当地群众带领下,部队突出重围,返回根据地。摩天岭大捷威震东北,给日军沉重打击,鼓舞了东北的抗战士气。1985年市政府在这里修建了李敏焕烈士纪念碑以示纪念。  这就是摩天岭独特的人文资源,它既是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教科书。

汤沟风景区

  汤沟风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掌镇境内,与关门山相毗邻。公园面积216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0%,植被完好生态自然。“绿石谷”、“和尚帽子”、“汤沟温泉开发区”,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巨大的天然画卷。  春天,映山红、杜鹃花映满峰巅崖头,天女木兰,花香四溢,风资绰约。夏天,绿石谷中柔嫩情,勃发苔藓绿、黄、青,五女峰峭美如画,叠瀑飘纱雾迷蒙。秋天,七角枫叶、九角枫叶满山遍野,谷映红霞。这里还有抗日联军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纪念碑,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抗联英雄宋铁岩纪念碑,六十年代中央军委修建的东北作战地下指挥部等人文景观。汤沟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热泉水含18种矿物质,对关节炎、风湿症、皮肤病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汤沟的景致依时而变化。初春,簇簇映山红,大杜鹃花铺满峰巅崖头;盛夏,满谷湿地,绿苔茵茵,上百种花木争奇斗艳。更有那天女木兰,花香四溢,风姿绰约。深秋,万山红遍七角枫、九角枫,形成红霞落谷谷映红的美丽景象。隆冬,飞雪迎宾,冰崖万丈。这里季候分明,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别有特色,令人留连忘返。  “绿石谷”景区;三沟九瀑、十流数十泉,五峰峭苍穹。还有五女峰、双龙潭,南北天门瀑布,苔藓绿石,峰岚叠瀑,伟岸俊气,天造地设,千古奇绝。有诗曰:绿石谷中柔嫩情,勃发苔藓绿黄青。五女峰峭美如画,叠瀑飘纱雾迷濛。  “靖宇石”景区,有抗联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杨靖宇将军曾经坐过的靖宇石,地热温泉发源地、巍峨耸立的笔架山。  “和尚帽子”景区;此山型似和尚帽子而得名,海拔1234.4m是辽东最高峰之一。当你进入该景区仿佛到了原始天然境界,白桦树枫叶数混交成森林浴场。南峰岭上有抗联英雄宋铁岩纪念碑。密林深处有六十年代修建的地下战备指挥所等人文景观。  景色秀丽,气候宜人,丰富的地热资源使这里成为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  总经理程晓明欢迎您到这里旅游度假、疗养。  联系电话:6134033、6134055    草河掌镇  本溪满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南部,面积375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郭家堡、套峪、崔家坊、瓦坊、姜家堡、草河掌、马骥、佟家堡、胡家堡、榆树10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林业、矿产。农业主产玉米、豆类。.…… 详细++

湖里风景区

      湖里风景区位于本溪县东营坊乡西部,太子河最上游,距本溪水洞40公里,临本桓公路。有本溪市、本溪县直达湖里的大小客车,交通十分方便,距南营坊大石湖8公里。湖里风景区2001年被本溪市0命名为市级旅游点,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旅游观光区。    湖里风景区以山、水、石、树为真实景观,全区有风景点28处。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形象逼真,一年四季均有旅游观光价值。春游湖里,映山红遍,点缀绿水青山,不逊桂林美景;夏踏风景区,万山葱绿,流水潺潺,似入人间仙境;秋至山乡,枫叶红遍,装扮五彩山峦,胜于长城秋色;冬去观光,银装素裹,林涛声声,好似潮涨潮落。       湖里风景区现有家庭式的旅游接待组25家,集就餐、娱乐、住宿于一体,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农家饭菜风味。这里的民风朴实,勤劳的人们好客。走进湖里如在家一样的温馨。欢迎国内外朋友来我湖里山庄旅游观光!  联系电话:0414-6503026  0414-6503251  手机:13941461580  联系人:梁长峰     东营坊乡  东营坊乡地处本溪满族自治县东部山区,唐朝薛礼东征高句丽时在这里驻扎过兵营,明清两代也在此地驻过兵,又因其在碱厂重镇之东而得名。 东营坊乡位于东经124°29′54″—124°33′58″,北纬41°11′52″—41°12′30″。距本溪市东南82公里,距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城47公里,距沈阳170公里,距大连445公里。东临桓仁县,西接碱厂镇,南…… 详细++

观音阁水库

观音阁水库为文化旅游景点。  观音阁水库旅游风景区位于辽东半岛东部的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是以水库为依托,集天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燕东旅游胜地。  观音阁水库是辽宁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大坝坝长1040米,总库容21.68亿立方米,是采用日本碾压(RCD)筑坝技术的中日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工程总投资21亿元人民币,1990年5月开工,1995年9月竣工。  观音阁水库大坝气势宏伟壮观,水面浩瀚无垠,四周群山环绕,碧水、清山与蓝天相接,形成山水长天一色的高霞平湖自然风光。与东北道教发祥地——九顶铁刹山山水相连,库区峰高奇峭、林茂花繁、鱼目繁多、百鸟云集,是水上娱乐、观光、避暑、渡假、垂钓、登山、游泳的佳境。  在水库坝下兴建了水上乐园、儿童乐园、音乐广场、露天舞池、葡萄长廊、虹鳟鱼池等旅游项目,以及与娱乐设施配套的烧烤、野餐、小型饭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其中儿童游乐区还填补了本地区的一项空白。  库区岛屿上建有幽雅大方的别墅,为游客提供吃、住、娱乐等全方位服务,兴致的游客还可以在库区内垂钓休闲,尽情的游览令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景区拥有7万亩水面,库区景色秀丽,拥有大、中型游船、快艇数艘,年内我们还预计购置一艘豪华游艇,以满足游客水上游乐的需求。  在餐饮食宿方面,我们拥有自己的水库宾馆,宾馆总面积2300平方米,是集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综合型宾馆。水库宾馆采用日本别墅式建筑设有大小餐厅、会议室、接待室、舞厅、普通客房、高级客房、日接待能力可达一百余人次,宾馆菜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我们观音阁水库全体员工以优质的服务竭诚欢迎各界朋友到我景区旅游观光。    小市镇  小市镇地处本溪满族自治县中部,东经124°6′,北纬41°17′。辖香磨、张家堡、小市、观音阁、上堡、下堡、城沟、达官寨、谢家崴、同江峪、青石岭、右寨子、陈英、东街、久才峪、碱厂堡、磨石峪、柜子石、山城子、朴堡等20个村。总面积431.15平方公里。总人口5.9万人。镇址为县城所在地。 镇内有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本溪水洞、观音阁水库、温泉寺、仙姑祠…… 详细++

四方台景区

  四方台景区是本溪平顶山的三大景区之一,早在西周青铜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位于平顶山森林公园东南部,古称“山城”,有小平顶山之称,因山体北高南低,自然断裂形成三个巨大台面而得名。四周悬崖峭壁,崖高百尺,台面平坦,峡谷幽深,景色绮丽万千。  四方台景区北依平顶山主景区,东靠沈丹高速公路,南接滴水洞景区,西邻千金沟村。区域总面积100公顷,规划面积56公顷,其地形为南北走势。南北长约1000余米,东北宽约540米,平均海拔400米左右。  四方台远望老母岭,近俯高速路南出口,北展平顶山悬崖绝壁。高山峻岭层峦叠嶂,原始的野性与现代的文明交织错落、姿态万千、相得益彰,是对四方台景区资源的衬托和补充。  四方台景区因其北面有平顶山遮挡,寒风难以侵入,形成独特小气候,四季风和日丽,夏季凉爽宜人,冬季温暖如春,气温比平顶山同期略高。  四方台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休闲娱乐为辅的旅游景区,地貌景观丰富,巍巍壮观,山泉幽谷,怪石林立随处可见,一线天、一指擎天、独占鳌头、巨蟒出水、掌上明珠、复活节头像、日月峰、佛掌峰、巨人峰、兄弟峰、狮子峰、豹回头、日光岛、月光岛等地质景观分布其间,呈现出险峻壮丽的景观。  全景区森林植被达90%以上。多为天然次生林,有少量国家珍稀保护品种。如天女木兰、黄菠萝、水曲柳,同时还有大片人工林,如日本落叶松、刺槐、云杉等。乔木、亚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高低错落有序,苔藓呈块状分布在岩石、倒木上,形成本区域内重要生态景观。由于森林茂密、林相多样,林海茫茫、松涛阵阵、万木垂荫、幽静绝尘、鸟语花香。  景区内地表水资源丰富,使景区内形成季节性溪流、跌水、深潭、飞瀑、人工湖泊等景观。极具风景旅游价值。

清河堡城

   清河城,亦称之为清河堡。    清河城明代兵城遗址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城以北35公里处,它是明代辽东军事重压镇,距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了。    清河堡城,兴建于明代成化四年,为辽阳副总兵韩斌所建。清河堡城造型呈正方形,周长 500 米,城高 6 米,城墙宽 3 米,采用条石青 砖砌筑,内筑女墙,城四角处筑敌台,墙修有马面,东面南北各有一 城门。现今,该城除南面一段基石尚存完好外,其余仅存隆起的土垣。明代,清河城是辽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改清河城提调为守备,管辖碱厂、孤山、东洲等7堡和66座墩台,驻扎兵将 4500 余人,修建 100 多公里的边墙和鸦鹘边隘。曾设马市,马女真互市。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亲率后金大兵攻打清河城,明守城副军邹储贤领兵一万固守,后金兵拆墙破城,城失陷,杀死邹储贤。“清河既失,全辽振动。”于是,一六一九年明以杨镐为辽东经略发兵四路伐金,其右翼中路以辽东总兵李如柏为主将,督兵 6 万由清河城出鸦鹘关,但未及交锋,便听说其他三路溃路,杨镐便急令李如柏不战而退。    一九O五年,日俄战争时期,日军总司令大山岩为牵制俄军,转战清河城,进军抚顺。历史上频繁的战争,使清河城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解放后,清河城才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才呈现出新的面貌。    500 多年过去了,清河堡城虽经风侵日蚀,履遭战争破坏,但部分城墙仍依稀可辨。它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一九六一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辽宁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辽宁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坐落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汤河东畔,位于本溪水洞、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铁刹山风景区、五女山风景区黄金旅游热线上,依山傍水、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该馆由国家、省、市共同投资兴建,2005年7月开工,2007年5月建成开馆,占地面积6.9公顷,建筑面积504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现已征集照片、史料、实物1000余件。陈列布展以“林海雪原,抗联英雄”为主题,以东北抗联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战役为线索,通过大量的史料、照片、图表、文物、实物以及抗联浮雕、场景复原等形式,全面、真实、准确、系统地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生动再现了东北抗联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英雄壮举,热情讴歌了抗联将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  东北抗联全称为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并领导的抗日队伍,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经历了由初始的“抗日游击队”和后来的“人民革命军”到东北抗日联军的逐步发展过程,并经历了对“义勇军”等民间抗日武装的改造。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4万多人,其中,第一、二、三、六、七军是在反日游击队(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四、五两军是在王德林的救国军、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辽宁省是东北抗联活动的重要区域,本溪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率领的抗联一军一师抗击日寇的主要战区。该馆是目前全国抗联史实陈列专题中规模最大、史料最全的陈列馆,也是辽宁省范围内第一个东北抗日联军题材的纪念馆。陈列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抗联概况,包括抗联情况综述、历史背景介绍、组织建制系统、重点活动区域等;第二部分为抗联斗争史实,包括东北及辽宁抗日烽火、各地主要义勇军兴起、抗日统一战线形成、抗联主要战役等;第三部分为抗联英烈形象展馆,包括抗联在东北特别是辽宁地区的主要将领、知名人物画像、塑像、蜡像等;第四部分为纪念性展厅,主要是领袖题词题字、知名书画、抗联遗址纪念碑、东北抗联书籍、影视作品及纪念活动等。  陈列馆坚持以“弘扬抗联精神、创建全国精品场馆”为目标,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积极绿化美化环境,加强广场树木、花卉、草坪及各种设施的维护管理,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广场及展厅设置了通畅便捷的残疾人通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及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讲解员队伍道德、业务素质建设。积极拓展教育方式与内容,通过邀请抗联老战士参观并现场留书作画,招募学生、抗联老战士、专家学者义务讲解,组建中小学生“小讲解团”,对社会各界参观团体教唱抗联歌曲,使广大参观者加深了对抗联英雄精神的了解。在做好正常接待工作的同时,每逢重要节日、纪念日,积极为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来此举行入党入团宣誓仪式、成人宣誓仪式、助残献爱心活动等提供服务,还走出馆门,主动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组织临时展览、流动展览、巡回展览、巡回演讲,到中小学校开展“弘扬抗联精神、振兴中华伟业”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与团市委共同举办了“缅怀抗联英烈,建设美好河山”中小学夏令营活动等,协助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铁岭电视台、海南旅游卫视、辽沈晚报等多家媒体举办了“踏寻抗联足迹,传承民族精神”大型户外主题活动,延伸了教育功能。他们还先后在各类报刊发表宣传抗联题材的文章百余篇,并开设网站作为对外宣传的新窗口,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陈列馆于2005年3月被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命名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12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4月被省政府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大石湖

  大石湖,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兰河峪乡东南山麓的鹰嘴山下,距县城区约50公里处,它是太子河水系的发源地之一。  大石湖,以其五个次第相连的湖潭而得名,湖潭依次承接,瀑布飞溅掩映,故又称之为“五湖四瀑”。一湖命名为“天池湖”,湖水面积约180平方米,水势湍急,飞流直下,飞珠溅玉,形成一幅天然的大瀑布,瀑落之处,湖深水暗,因其居五湖之上,恰如“长白一天池”。二湖,湖水面积约65平方米,水面积虽居五湖之末,但其水流汹涌,湖水暗绿,漩涡翻滚急骤,水深莫测,景象大奇绝,神话传说之多而居五湖之首位,故称之为“水晶宫”。三湖流势渐缓,湖水面积约150平方米,湖水澄清,落叶入水不浮且清晰可见河底枫叶,素有“见叶潭”之称,据传说此湖是龙的理想栖息地,故称为“龙潭”。四湖湖面约160平方米,此湖相比之下有奇特独到之处,湖东崖壁上有一天然石洞,洞可容人。洞内冬暖夏凉,别有情趣,伫立崖边,俯瞰湖水咆哮,恰似巨龙奔腾,极目望崖洞,仿佛洞内有--祈祷祝福。此湖称之为“龙神湖”。  五湖人称之为“聚仙湖”,水域面积约165平方米,水从岩缝中依势随波逐流而下,水势渐弱浅平,缓缓流动,仔细观望,凝思遐想,正所谓群仙聚会于此,共商良谋于今霄。因此封之为“聚仙湖“恰到好处。此外,还有“仙人指路”、“点将台”、“翡翠石球”等众点景点。是观光游览避暑胜地。  

孤山堡遗址

孤山堡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孤山堡遗址,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兰河峪乡新城子村。孤山堡遗址系一座古城遗址,城为方形,周长约1200米,城墙用大青砖和杂石泥土筑成,至今尚有部分城墙存留。残存城墙高者约3米,低者1米多。    孤山新堡故址修建于明朝万历二年五月,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所谓孤山新堡是对旧堡而言的,旧堡在新堡西南5公里处,为明代辽东的一个重要城堡,遗址现依稀可辨。    明代万历元年,兵部侍郎汪道昆阅边,辽东总兵李成梁建议将孤山堡移至张其哈喇甸子,不但可防御“东湖”入侵,而且可以“收耕牧之利”。此事告准后,委清河城守备王惟屏负责“筑堡移兵”,但王惟屏“畏虏逸劳,伪呈便”,未将孤山堡移新张其哈喇甸子,仅在旧堡东北十里处建立了新堡,即今新城子村址。孤山堡建成于万历三年八月十五日(公元1575年),用银七百七十两,用粮六百一十石,建“城高连垛口三丈五尺,底厚二丈,门角敌台九座,俱用砖石包砌,守堡官住宅并军士营房一百七十三间。”堡成之日,名为孤山新堡。新堡虽然筑成,但因王惟屏“有违原议”坐罪,“各官俱不与赏”。万历四年,刻有“创筑孤山新堡记”碑,记述其事。此碑至今仍存留在新城子古堡内,为后人研究本溪地方史的重要文物古迹。  

本溪温泉寺

本溪温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温泉寺风景区位于县城小市西北8公里处,南距本溪水洞5公里,东临太子河。小小线公路和溪田线铁路由此经过,交通十分方便。  温泉寺温泉久负盛名。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常来温泉寺一带打猎。他的猎犬染有疥疮,百医无效,偶尔跑到温泉里“泡痒痒”,不多日便皮一新,豁然病除。努尔哈赤大悦,称此泉为“狗儿汤”。根据《满洲实录》记载,温泉寺距清河城较近,曾名“清河温泉”。又据寺碑记载,明代在温泉旁建有“三官庙”,康熙乾隆年间曾三次修葺增建,“工程浩大,庙貌庄严”,复正名曰:“温泉寺”,并沿用至今。  温泉水温41℃,每日最大出水量470吨,泉水属硫酸钾钠型、含钙离子、弱碱性、弱放射性、低矿化度热泉。除适宜一般洗浴外,对名类关节炎、风湿症、四肢麻木、神经炎、外伤后遗症、慢性附件炎、坐骨神经痛以及各类皮肤病等均有治疗作用。  温泉寺是著名的疗养胜地,有本钢温泉疗养院、本溪市干部疗养院、本溪市职工疗养院等。  温泉寺环境幽雅,四面青山环绕,依山傍水,空气清新。春游山花烂漫,夏赏荷花绿草,秋看枫叶染丹,冬观满树银花。一年四季,风光不同,景色各异。  

老边沟

  老边沟风景区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东营坊乡南营坊村,这里是一个美丽而富饶、古老而时尚、神奇而多彩的人间仙境。她因绵绵的群山而美,因潺潺的流水而秀,更因“层林尽染,五彩花山”的枫叶而名扬天下。这里春天山花烂漫,秋天枫叶流丹,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这里的人之所以长寿,就是因为这里气候适宜、资源充盈、山青水碧、风景秀美,是各地游人一年四季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理想目的地,特别是金秋十月,这里更是以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而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圣地,艺术家的天堂,来到这里,绝对是不虚此行,离开这里,依然是魂牵梦绕。来到老边沟的诗人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一进老边沟,环游山水间;留连风景画,眷恋忘归返;奇美疑仙境,何思界外天?融身康乐地,增寿延华年!”   来吧,朋友!欢迎您到老边沟来旅游、观光,枫叶如火的老边沟已燃起友好的火炬,独具魅力的东营坊乡已舞起迎宾的长袖,纯朴热情的满乡儿女已挥起好客的双手,欢迎五湖四海、大江南北贵客的光临!让您远离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让心灵在这里得到洗涤,到老边沟来享受一下惬意的田园生活!

观音山静修禅寺

观音山静修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本溪观音山静修禅寺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的长途客运站对面的观音山上。  本溪观音山静修禅寺前身称为观音阁,始建于1994年,后经辽宁省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观音山观音阁为佛教活动场所,更名为“观音山静修禅寺”。它占地两万五千平方米,是由一些善男信女捐资以及政府的支持兴建。  观音阁又称藏经阁,供奉观音菩萨,高9.9米,为香檀木精雕而成。在观音的左右两侧和头顶上方,呈放射状似孔雀开屏般地伸展着一只只似乎是难以数计的金手,且每只手掌心都有一只眼睛,每只手中持一种器物,其姿势或伸、或屈、或正、或侧,圆润多姿。  佛家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远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愿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度济众生。巍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拥有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柳枝手等。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  静修禅寺于观音山顶气势雄壮,佛教建筑飞檐凌空。绿地掩映,白云流连,灿烂的阳光之下,金色的光芒夺目闪耀,蔚为壮观。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辽宁省本溪市2005年9月19日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为“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公园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东经123°41′45″~125°25′19″;北纬40°59′27″~41°22′45″,规划面积102.9平方公里,划分为本溪水洞、平顶山和五女山三个园区、二十四个景区,于2007年6月30日正式揭碑开园。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以多样性、典型性、科学性、珍稀性和可观赏性的地质遗迹为主体景观,是集科考、科教、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地质公园。  公园内岩溶地貌景观极为发育,这在相对缺雨少水的北方地区来说尤其罕见。其中以本溪水洞景区和望天洞景区最具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本溪水洞是世界上最长的水上游览洞穴。已探明的洞穴系统全长3650米,已开发2800米,地下河流水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曲折蜿蜒,有“三峡”、“九湾”,故名“九曲银河”。  被称为“北国第一洞,迷宫世无双”的望天洞,是具有北方岩溶特点的高纬度大型喀斯特溶洞,迷宫式洞道迂回曲折,可谓“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景观奇特。  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奇特,而且生物资源丰富。本溪市地处温带,森林覆盖率达到72%,野生动物1500余种。漫长的地质历史造就了本溪山、泉、湖、峡谷等优美的自然景观。五女山、铁刹山、关门山、老秃顶等名山风姿绰约、景色秀丽;温泉寺、汤沟等温泉疗效神奇,驰名国内外;桓龙湖、观音阁、关门山等湖泊碧水荡漾、烟波浩淼;南芬、大石湖、大冰沟、卧龙镇等峡谷峭壁嶙峋、静谧幽远。  本溪的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庙后山古人类遗址、五女山高句丽遗址、九顶铁刹山无不浸润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以各种地质地貌、地质遗迹为主题,系统地保护了岩溶地貌景观、古生物景观、标准地层剖面地貌景观和自然人文景观,全面促进了地质科普知识普及,强化了公园科学与文化内涵,极大助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并逐步要建设成为空间结构合理,功能体系完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明显的国家地质公园。

清河城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清河城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