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本溪 >> 桓仁满族自治县 >> 普乐堡镇

普乐堡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大雅河漂流

  大雅河漂流位于辽宁东部山区、桓仁境内,景区坐落在素有塞北小桂林之称的画屏山下,大雅河风景名胜区总面积54.8平方公里,景区占地面积为35.6平方公里,这里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是旅游观光绝好去处,尤其是漂流项目更是独具特色、开心刺激。景区现由桓仁东方客运公司开发经营,投资3000多万元将大雅河景区建成集漂流、游览、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东北第一漂”是游客赐给大雅河漂流的美誉,大雅河漂流河段落差大,水流急,弯转曲折,起伏跌荡,加之沿岸秀丽山峰,漂流项目倍受游客喜爱,它以自己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内外游客。大雅河漂流惊险刺激,这里是开心的港湾,开怀的笑脸争芳斗艳,漂流释放情怀;漂流,洗刷忧烦;漂流,感悟生命;漂流,自我宣战。人生就是漂流,有波涛汹涌,也有风平浪静,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舟嬉戏,一切烦恼都化做云烟飘然而去,留下的只有快乐和悠闲。  景区各项服务功能完备,景区住宿有风格典雅、造型别致的欧式木屋;有东北方人喜爱的火炕木屋,有二人间、四人间、五人间、六人间;景区餐饮有气势宏大、风格独特、众口叫绝的木艺酒楼,酒楼内设有可调式单间、有充满江南韵味的“绿竹苑”、有展示北方风情的“红枫阁”,在木艺酒楼就餐不仅能品尝到纯真的农家饭菜,还会欣赏到独具特色的藤木艺术;景区设有会议中心,可供团队培训、开会、联欢等;景区还有方便游客的购物中心、照相部、冷饮部、烧烤部等;景区建有供游客娱乐的场所,有跑马场、游泳场、棋牌室、卡拉OK厅、露天舞剧场、旱冰场、抬轿等;景区每周都有别具风格的二人转、歌舞表演和礼花、篝火晚会。  大雅河漂流景区不仅服务功能齐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是引人入胜、绝妙神奇,并被辽宁省青年画家协会确定为写生基地。这里有充满传奇色彩的“太公鱼塘”、“仙足池”,这里有堪称华夏一绝的自然根雕“醉孔雀”,这里有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情侣树”,这里有天然生成、鬼斧神刻的“印心石”,可以说在大雅河漂流景区游览,你会有“人在景区走,胜似画中游”的感觉,正如有的游客所说“园区处处景观美,景观个个多风情”。  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曾为大雅河漂流写过这样一副对联:“山以奇著峰,河因雅得名。轻舟三五里,美景冠辽东。”开心的航道运载着开心的你我,热情的激流扶摇着尊贵的游客,漂流把岁月叠合,漂流把人生浓缩,尽管航船已到了终点,但人们还是余兴未尽、恋恋难舍,大雅河漂流就是这样的迷人,这样的把人牵扯。  大雅河漂流公司欢迎您,让您开心、让您满意是我们永久的承诺!  公司地址: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普乐堡镇老漫子  经理:谭贵军  联系电话:0414-8219089  0414-8219168(传真)  邮编:117200    普乐堡镇  普乐堡镇地处桓仁县西南部,东临雅河乡,南接宽甸县,西部和北部分别与八里甸子镇、桓仁镇、二户来镇相连。镇内公路交通比较便利,201国道与岱大线公路贯穿交汇于境内。桓仁著名旅游胜地东方大雅河漂流坐落本镇。 镇域总面积3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9万亩,山林面积38万亩,水域面积近2万亩,构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全镇下辖7个行政村,81个村民组,…… 详细++

五女山

五女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五女山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北侧8公里处,系高句丽民族开国都城。相传有五女屯兵其上,因此为名。作为高句丽王城之一,桓仁五女山山城与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遗迹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女山已经成为辽宁省东部著名的的旅游景观,是桓仁县的旅游业龙头。当地人相信,被列入世界遗产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这里寻幽访古。  中国历史名山——五女山  五女山位于本溪市桓仁县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西北岸。山体呈长方形,主峰海拔824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多米,这里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因败于宫廷之争-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丽第一王城,史称纥升骨城。明永乐22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领李满柱率军挺进辽宁,便驻扎于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满族文明的发祥和启运之地。  近年来,考古专家在山上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遗迹和遗物。年代最早的遗物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山上生活。发现的遗物还有战国晚期的石剑、石凿、陶壶以及一些辽金时期的生活、生产工具和兵器。  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2年五女山景区被评为AAAA级景区。2004年五女山山城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五女山山峰酷似玲珑翠屏,四周悬崖峭壁,巍峨险峻。山顶地势平坦,土质肥活,草木茂盛。南面有一隘五女山踏雪  口,乘缆车可达山顶。站在东端峰巅,遥望辽宁省最大的水库存(34亿立方米)桓龙湖,烟波浩渺,云天山水,浑然一体,桓仁镇如一幅画卷,尽收眼底。  风光绮丽的五女山,蜚声中外,素有塞北名山的盛誉。日本人菊田贞二、山上次男等亦曾有论述。大正四年(公元1925年)八月五日出版的菊田贞二所著《东三省古迹遗离》正篇第203页载:“桓仁县北十五里,有五女山。相传唐朝有五女踞山为伍。山高千仞,两峰对峙,形势雄险。第一峰成平圆形,内围巨石,分东西二门,为天然石城,可容万人,……”  一年四季,五女山景色如画,春夏之际,山上千枝竞秀,万花香,蜂蝶纷飞,鸢声婉转;山下浑水库碧波万顷,舟船穿梭。深秋时节,松苍,枫林似火,层林尽染,万紫千红;寒冬时节,银装素裹,群山如银蛇飞舞,似玉龙奔腾。  古老的五女山城,奇峰怪石,-松涛,幽静秀雅,风光旖旎,山下浑江水库,每当夕阳西下,碧绿的湖水泛起鳞鳞细浪,映出片片绚丽彩霞,渔翁持杆回返,群鸟归林。游船上彩旗飞扬,游客歌声悠扬。  公元3年,高句丽王朝第二代王琉璃明王类利把都城迁到了集安。公元427年,高句丽王朝迁都平壤。公元668年被灭亡之后,一部分人迁入内地今河南一带,与汉族融合,还有一部分人投奔突厥、靺鞨和新罗。因此,不能把古老的高句丽民族与现在的朝鲜族视为一个垂直的体系。作为第一代王城,高句丽王朝的政权在此经历了整整40年的时间,先后有两代国王在这执掌政权,发号施令。  五女山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北侧,"相传有五女屯兵其上,因以得名。"还传说古时有五位仙女下凡,为民除害,人们在山上修五女庙以示怀念。迄今庙址尚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女山被称为东方第一卫城。提到卫城,大家会想起雅典卫城和迈锡尼卫城。五女山同样具备卫城的六大要素,有神庙、宫殿、粮仓、兵营、水源和海拔高度相对200米高的城墙,因此,五女山山城被誉为东方第一卫城。  高句丽时期的大型建筑遗址长16.4米,宽9.3米,深1.4米,北面借助山城凿出土壁,另三面砌有石五女山  墙,底部是一片较为平坦的岩石。当年,在此放上滚木和木板,用作屯放粮食。凹坑便是兵营遗址,它们呈半地下状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地窨子,主要起到一个冬暖夏凉的作用。里面这个折尺形的建筑便是火炕,里面分别设有2至3个烟道,上铺石板,石板上抹泥,形成炕面。炕内设火灶,土塄上设有烟囱。前些年,考古专家在此发现了大量陶器、铁器等遗物,  其中多见兵器,还出土了一件比较完整的甲衣,由此可以判断,这里应是当时的兵营,是山城卫戍部队的驻地。  “霜重险峰紫,叶落满坡红;松抱一线月,云绕五女城。”这是原辽宁省副省长林声为五女山写的一首诗。如果您春季到五女山,会发现山上生有大片的山野菜;夏季您可以看到天女木兰花;秋季,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如火如荼;冬季,整座山峰银装素裹,整个世界仿佛被淡化了,到处白茫茫一片。五女山四季皆景,处处为史,愿大家游五女山能有一份收获。  桓仁镇  桓仁镇位于县的中部。总面积339平方公里。现辖14个行政村、137个居民组。全镇总人口近4万人,其中农业户数为10,359户,农业人口36,350人。200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7亿元。镇财政总收入实现2,23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为750万元。村级集体收入达2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730元。 境内山青水秀, 山林、水利和矿产资源比较…… 详细++

望天洞

望天洞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已发现长度5000余延长米,洞内景观迷人,奇、特、险俱全,有石林、城墙、雪莲、冰川、喷泉、瀑布、暗河等。望天洞,世界罕见。中科院专家称洞内的6000平方米大厅和上、中、下三层的万米迷宫为世界之最。  望天洞位于雅河乡弯弯川村东70余米高的山顶上。该洞发育于20万年前,洞总长7000余米,洞内最大的厅6000余平方米,可容纳万人。全洞4大景区100余景点。洞内的迷宫更为奇特,被称为“北国第一洞,迷宫世无双”。此洞两个洞口并列,中间一道两抱多粗的石梁。右侧洞口有50平方米,洞口石壁上一只展翅昂首的大鸟,面向东方,形象逼真,名曰“鲲鹏朝阳”。左侧洞口有35平方米。两个洞口酷似一副巨大的眼镜放在山巅。沿左侧洞口石壁扶铁栏踏石阶经“通天桥”,下行30余米,便是该洞的第一大厅--“聚仙厅”,宽阔高大,可纳千人。回首仰望,两道光柱直射厅中,使人有怀抱红日、目接青天之感。若在春冬季节或雨、雪之后,厅内云雾缭绕,从洞口向上升腾,云雾与洞口绿树交相辉映,更是妙不可言。洞内钟乳丛生晶莹剔透,现出百种风情。“华清池”底平而洁白,水绿而温柔,一柱钟乳静静立于旁边,好似为洗浴的少女警卫。“垂帘听政”则充盈着皇家气派,密密的钟乳如同一层层金帘,一尊“老佛爷”端坐其间沉思瞑想。“景泰蓝”灵珑小巧,上为黄下为蓝,天生地长使钟乳颜色截然不同,而蓝色钟乳又形似花瓶。当人们看到“珍珠壁”时,又被它的大势壮观而震服。所见之处,钟乳千姿百态,如峰如颠、如塔如佛、如花如瀑、如林如笋而各具神奇。在洞中,道路曲折忽上忽下。最狭窄之处,只能容一人通过,胖者不显挤,瘦者不显宽。在“迷宫”,道路多条环环相套皆都类似,令人顿生乐趣。然而那条条道路又都能走出迷宫,而外边的景象却各异。迷宫分上、中、下三层,洞中有洞,洞洞相通,门中有门,门门可行,总长度1100多米,为世所罕见。入其内,行来走去,难分难辨,妙趣横生。

虎谷峡

  虎谷峡风景旅游区位说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县城东南雅河乡和向阳乡的交界处,距县城26公里的雅河乡米仓沟和和平村。原名老虎洞沟、老虎哨,现在叫做虎谷峡。老虎哨在当时就被称为桓仁的十大美景之一。这也与当时的交通有关,当时的交通以航运为主,水上交通比现在的陆路交通重要,老虎哨因为风光优美,而且不浪急浪险,行船到此不加小心就会被老虎嘴吞没,所以人们记忆犹深。现在的老虎嘴已经被水位上升的回龙湖淹没,水流也不在那么急、险了。  虎谷峡风景旅游区是由山、水、岛、湖和古迹组成的。山是长白山余脉老岭支脉的群山,水是鸭绿江支流的浑江、岛是卧虎岛,湖是回龙湖,古迹是将军墓。整个区域面积有几十平方公里。来虎谷峡游览不但可以游青山秀水、名胜古迹,还可以听一听民间飞禽走兽的传说,体会乡野风情。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景区的卧虎岛上吃饭住宿,休闲渡假,娱乐垂钓,举行各种会议。  虎谷峡虽然比不了国家著名的名山大川,但她称得上一方名胜,可以说是辽东胜境她有四个景区,就是藏龙湾、卧虎岛、虎谷峡、将军墓,并有几十处景点。虎谷峡崖峭松奇,岛平水碧,传说神奇,古迹幽幽,是藏龙卧虎的宝地。  藏龙湾  藏龙湾这个地方俗名叫做燕子尾,当地人也叫燕尾,也有人把这个景区叫做群龙临江。藏龙湾的左岸一带看起来好像是山随着水势形成了环形,实际上是江水依偎山形而弯曲。这个地方虽然不过几里长,但是每个砬子、沟岔、山坡,老百姓都给起了名字,能叫上来名字的就有十几处,比如说冰湖沟、老头砬子、淌石流、十八道浒等等。这就是山区的特点,无论大大小小的地方都有个名字。藏龙湾中有数处景点和景观。比较出名的有:  青龙悬瀑。在藏龙湾的上端。上有青龙泡,下悬挂一条洁白如练的瀑布。早年有人看到青龙泡上水柱冲天而起,据说那是青龙在显圣,飞天而去。悬挂的瀑布有人说是青龙看到虎谷峡一带风光优美,被老虎霸占了,眼馋得淌出了口水,便是我们眼前看到的瀑布。  象鼻岩,这个地方原来叫做熊瞎卧子,也就是黑熊卧子。这里面现在黑熊是没有了,早年以前据说黑瞎子在这里吃过人。黑熊卧子里的山岩我们现在看起来像大象的鼻子,所以现在我们把它叫做象鼻岩。我们北方是没有大象的,但我们这里的山区,狼虫虎豹大大小小各种飞禽走兽是很多的,我们虎谷峡景区就是当年这些飞禽走兽经常出没的地方,直到现在还有一些活跃分子在这里活动。你看为什么会有那个淌石流,据说是有一个狐狸精作祟害人,被天上的雷公用雷击死了,同时也把狐狸精居住的狐狸洞击碎了,才形成了淌石流。在我们上船一直到藏龙湾上下这一带水域上,往往会看到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游,在空中飞,有时会看到灰鹤在翩翩起舞,至于水中的鱼鳖虾蟹就更不用说了,有许许多多。虎谷峡一带是大自然的领地,也是动物世界,天上飞的,地面上走的,水里游的,形成了水陆空三支部队。  卧虎岛  回龙湖原名回龙水库。回龙发电厂通过人工凿成的山洞泻水发电,建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库容量1.2亿立方米,发电量1.7亿千瓦时,水域面积25平方公里。除了发电外,两岸200亩稻田的灌溉也有了保障。回龙发电站是桓仁浑江七个梯级电站之一。水库建成后,水深了,水流也平稳了,原来老虎哨急流险滩也不见了。  卧虎岛面积接近0.1平方公里,6万平方米,100余亩地。最开始叫做大把岛,岛上也曾住过几户人家。久已有人在岛上种植庄稼,年年丰收。岛形是长条柳叶形的,有人也称呼为柳叶岛。由于曾是卧虎之地,又有虎仙的传说,又称卧虎岛,虎仙岛,现在我们一般地叫做卧虎岛。岛上无山无岩,十分平坦,土质肥沃,适宜种植。  卧虎岛虽然面积不大,但在附近一带地方却小有名气。是桓仁浑江水域中十几个江心、湖心岛中最有名气的一个,是桓仁的四大名岛之一:万乐岛、卧虎岛、月亮岛、孤山岛。  住宿在卧虎岛上可以看到回龙湖早晨虚无缥缈的云雾和夜晚江心中闪烁的一轮明月的景观。  虎谷峡景区包括临江临湖而立的峭壁、虎谷峡、虎谷峡下边的几个沟壑及马路沟一带的松岩景物。虎谷峡小景区有十几处景点,虎谷峡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风骨奇异。有山有崖,陡峭险峻,看起来不是平缓无奇。山崖山岩是灰白颜色,看起来不暗淡,而是具有几分明亮,刀壁斧削倒映在江湖之中。  二是山崖形特。山崖的形状是不一般的。虎谷峡的山崖山岩不仅是峭拔险丽的,而且她的形状是奇特的。虎谷峡东峰半坡上几处板式石笋破土而出,直指半空。兔子牙犹如巨型的兔子牙的化石,这个兔子牙不用说吃草就是吃个大象也绰绰有余。石猴临峰亦在西峰崖颠的几处地方。虎谷峡的谷口是虎门关,虎门关给人以一种威武森严的感觉,正所谓虎门森森。虎谷峡谷口近十米宽,其两侧板状岩石对峙高耸,似两扇大门把守着谷口,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门口留有空间,又有沟壑向门内两侧高处延伸。门内两侧山崖耸立,门里一侧有一虎洞,似乎是站岗放哨的老虎的哨洞。在东峰和西峰有几处老虎洞,形状各异,深浅不一。虎谷峡东西两峰的坡上有数处陡峭而沿山直上的并列长形双峰,可以叫做并峙崖,也可叫兄弟崖、姊妹崖。平起平坐,并肩而立,攀山而上,整齐匀称令人叫绝。这个崖形类似于二龙探江、双龙戏水的崖形。不过并峙崖的高险峭拔非二龙探江可比。这也许是虎谷峡一带地方山崖形状的独有的一个特色。这既令人感受到冥冥之中的神力,也令人感受到携手并肩,齐头并进的团结奋斗精神。虎谷峡西峰以西临江一带有四个陡峭的沟壑及险峰,在虎谷峡山后马路沟的东坡有一些松岩奇景,其山崖山岩形态亦极富特色。崖奇岩特构成了虎谷峡富有价值的资源。  三是奇松神韵。形成了奇松群。来此游览的文化人对虎谷峡的奇松十分欣赏。传说中选树王的百树大会就是在桓仁召开的,青松当选为树王。桓仁的松树是有灵气的。你可以在虎谷峡观赏奇松的神韵和丰采。  四是愈险愈奇。虎谷峡景区的美景、奇景多在险处,只有登上险峰处才能真正领略虎谷峡风光。  十几处景点是:  1、峭壁映江和松岩奇景。几百米峭壁倒映在湖水中。虎谷峡临江有老虎哨、巨兔牙、板岩耸天、天门立峰、石猴临峰。  2、虎门关。虎谷峡入口两侧板崖对峙耸立,似一道天然屏障,门内两侧有沟壑向上延伸,似戒备森严。  3、虎洞幽幽。虎谷峡内有几处虎洞,深邃幽暗。  4、天门岩。虎谷峡东峰岩坡上有宽几米许,高约近十米的天然石门,门中门上青松挺立。  5、并峙崖、兄弟崖、姊妹崖。虎谷峡内有三处陡峭高拔沿山而上的并峙双峰。  6、陡壑险峰。虎谷峡西峰及其以西临江有四个陡峭的沟壑及险峰,上有青松耸立。  7、群松斗奇。虎谷峡景区有诸多富有神韵的奇松,如迎客松、丛松、姊妹松、罗汉松、好汉松、虬松、伞松等。  8、爬山虎壁。藤科植物爬山虎一处处贴壁而居,枝叶茂密,秋来之时,便染红了山崖,实为罕见。  9、松岭列队。马路沟的东面山坡上有几条松岭排列。  10、涉险猎奇。虎谷峡的奇景多在险处,攀山涉险方能领略虎谷峡的奇景。愈险愈奇,无险不奇。  向阳乡  向阳乡位于县城东南部,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29。9,—125。7,,北纬40.10,距县城26公里,东邻沙尖子镇,南与宽甸青山沟隔江相望,西面是雅河乡,北面与二棚甸子镇接壤,浑江从北到南贯穿向阳境内,全乡总面积208.2平方公里。 全乡土地总面积295.9公顷,其中居民及工业用地234.9公顷, 该乡主要以畜力犁地,结合机械耙田,手工种植为主…… 详细++

米仓沟将军墓

米仓沟将军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将军墓位于桓仁雅河乡米仓沟村北约500米的山岗上,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将军墓是一座大型的封土石室墓,原呈截尖方锥形,像一只覆扣的斗,天长日久,雨冲水涮,楞角圆钝了,形状渐渐近似了圆丘,封土高8米,周长150米,直径45米,由甬道、耳室、墓室构成,方向西偏北15度。甬道两侧分别筑有南耳室和北耳室,甬道东端是墓门,上有门楣、下有门槛,两扇石雕的门扉,早已倒地,进门后便是宽敞的墓室。墓室平面呈方形,边长3.5米,举高亦为3.5米,藻井为四层平形叠涩以上覆斗状。地面平平整整的铺着巨石。南北平例两具石棺床,是整块花岗岩。  墓室四壁、平行叠涩梁、藻井及耳室内全部绘有壁画。壁画绘在墓壁一层薄薄的白灰面上。墓室四壁绘有莲花图案,每朵莲花都为侧视,为9个花瓣,有5瓣用红色线条勾勒而成,另4瓣用墨线在每两瓣花中间又画出尖状的花瓣,黑红相间,错落有至。每朵莲花下部用墨线勾勒出“工”字形花托,形成完整的个体。东壁有莲花5行,每行11朵,共55朵。南北两壁各为5行,每行12朵,共绘60朵。西壁为甬道中分,也绘有几朵莲花。  双龙纹绘于四壁上端及门周,红色衬底,墨线作龙,双龙一组,弓身交颈屈定张爪,双龙腹身之间的空处,绘有象征吉祥的鼓状图案。  蛙形花蕾纹绘于第一叠涩梁的正面,形如未放的莲花苞朵,三层绿萼向下弯曲,其下两侧伸出茎萼互相牵连,虽为花蕾,整体却如蛙形。  王字云纹绘于耳室壁面和顶部,勾曲的云纹内,含着一个王字,连续排列,布满画面,好像一片耀目的织锦。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防教育基地。  位于辽宁桓仁县境内,由于山高,气温寒冷,极顶裸露,不生草木,故名老秃顶子山。老秃顶属长白山脉,是辽宁屋脊。主峰海拔一千三百六十七米,仅次于辽宁的最高峰花脖子山,面积约七万二千亩。山顶恰如伸向云端的屋脊,高昂而雄伟,因称"辽宁屋脊"。由山脚到山腰生长着每秒繁密茂盛的森林,有原始林,也有人工林。林木参天蔽日,连绵如海。林莽中间有山溪流淌,叮咚作响,更增加"山幽水噪"的静谧气氛。渐上山顶,林木矮小,枝柳倒长。这里交通不便,人迹罕至,却是一处自然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的植物带,1981年,被列为我省森林自然保护区。  老秃顶自然保护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超过88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次生林中,生长着大量的柞、桦、楸、松、枫、槐、曲柳等树种,木材蓄积量约十万立方米。峻岭丛林之中有野猪、狐狸、狍、獾、黑熊以及珍贵的戴胜鸟等动物;山坡林木中,还生长着人参、党参、细辛、五味子等到多种名贵药材。每当春暖花开季节,漫山遍野到处可见奇花异草吐露芬芳;当金色的秋天来临时,累累欲坠的各种山果,红透了小脸,在向人们微笑。这里被列为我省林土、生物、植物和气象研究的基地。又被专家们视为自然博物馆。  1935年,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将军领导的第一军曾在这里建军立根据地和密营,他们凭借这座天然屏障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抗联密营遗址至今犹可辨认。  

枫林谷

  枫林谷森林公园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南部,区域面积2583公顷,地处长白山余脉,三面环山,最高峰八面威1288米,是辽宁为数不多的千米以上高峰之一。景区2013年正式对外开放,景区生态优良、溪水充沛、红叶优美、交通便利,是红叶观光、避暑度假、休闲养生的绝佳之选。   枫林谷是远离都市的“世外净土”。景区地处偏远山区,长期保持原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高达98.75%。鹤大高速的开通才得以将这片自然生态瑰宝展现到世人的眼前。景区生态环境优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桓仁山参、红豆杉在景区分布;刺龙芽、大叶芹、刺五加等山野菜遍布林下,珍稀植物野生猕猴桃、天女木兰分布较广。6-7月天女木兰花开,花大洁白,宛若隐藏在大山里的0。   枫林谷是休闲养生的“天然氧吧”。景区气候凉爽宜人,每逢盛夏,大多地区酷暑难耐,但景区平均气温20℃左右,湿度65%左右。景区溪水充沛清澈,浓绿的树荫下,小溪曲折蜿蜒,潺潺而流,时而形成飞瀑,时而形成潭池,水质清澈优良,手掬可饮。景区空气纯净,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3万个,以及花草、树木散发的植物精气充盈。置身其中,令人头脑清新,呼吸舒畅,心情愉悦,被誉为“最适合呼吸的地方”。   枫林谷是名符其实的“枫叶王国”。本溪市是“中国枫叶之都”,枫叶以桓仁为首。景区枫叶景观优美,其枫叶种类最全、分布最广、持续时间最长、色彩最鲜艳,堪称中国枫叶之最。秋霜之后,枫叶由绿转黄,由黄渐橙,由橙变红,由红而紫,五彩斑斓,与十月湛蓝的天空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登至红枫顶,纵目一望,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夕阳在山,枫叶在绚丽的晚霞下,尽显枫情万种。

五女山山城

五女山山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女山位于桓仁县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右岸。山体呈长方体,主峰海拔821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余米。这里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因宫廷之争-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丽第一王城,史称纥升骨城。(高句丽是我国历史上北方地方政权管辖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领李满柱率军挺进辽宁,便驻扎于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满族文明的发祥和启运之地。  近年来,考古专家在山上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遗迹和遗物。年代最早的遗物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这说明,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山上生活。发现的遗物还有战国晚期的石剑、石凿、陶壶以及一些辽金时期的生活、生产工具和兵器。  除历史遗迹外,五女山的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登高俯瞰,前可见桓仁县城阴阳八卦城,后可见桓龙湖似一条巨龙腾跃而下,山势险要,多处景观称奇称秀。  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2年五女山景区被评为AAAA级景区。2004年五女山山城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五女山山城

万乐岛

  万乐岛是一个佛教、道教氛围浓厚的仙岛,岛上庙宇林立,香火鼎盛,共有佛教、道教景观6处。万乐岛至高点矗立着国内最高的杨柳观音像,总高30.9米,铜铸而成,庄严肃穆,巍峨壮观,堪称全国第一;由26尊佛像组成的石窟群像庄严肃穆,可谓东北之最。红墙青瓦的龙华寺、文昌阁等寺庙掩映在绿荫丛中,晨钟暮鼓,仙乐缥缈,置身其中,如临仙境。此外,还有魁星楼、五方五土财神庙等,令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登上万乐岛,您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尽可在此拜观音、礼圣迹,求荣禄、祈平安。  桓仁万乐岛——一颗璀璨夺目的水上明珠,一处清雅静穆的礼佛胜境!  万乐岛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景区的桓龙湖中,距桓仁县城22公里,与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隔湖相望。  万乐岛面积225亩,岛岸线长2600米,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湖中岛,从高空俯瞰,岛形酷似古代的“乐”字,由此而得名“万乐岛”。  万乐岛最大限度地保留着自然原始风貌,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岛屿周围碧波万顷,岛上青山叠翠,曲径通幽,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轩榭楼台如诗如画,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游客登临岛上,可欣赏远处五女山神奇美幻的伟人峰,可饱览周围碧波万顷的桓龙湖,置身其中,恍若世外桃源……

桓龙湖

桓龙湖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位于辽宁桓仁县城东北,荡漾于群山之中,浩浩荡荡,碧波万顷,山奇水秀,风景如画。湖中最大的岛屿是面积225亩的万乐岛。因其站在五女山上或从高空鸟瞰,湖水自然形成龙之形状,故而得名。顺浑江而下,桓仁之湖呈“三龙”共戏碧水之态,桓龙湖、回龙湖、金龙湖,“三湖”均以“龙”为名,盘卧于桓仁大地,呈祥瑞之兆;望桓仁时空,群山亦显龙之形。  桓龙湖,奇峰叠嶂,鬼斧神工,造化万千。三层砬子,峭壁险峰,临江矗立,衔接巧妙,层次分明,似一层层翠华楼阁,如一幅幅水墨丹青。峰峰相高,层层相向,连绵不绝。峰顶布满青松,千姿百态,高低不等,山下个个山梁,摆布均匀,横贯全山,森林茂密,杂树丛生。南部峰峦峻秀,峰顶三石并立,势与天齐,号称“三柱擎天”;北部奇峰耸立,更显特异,山青水碧,瑰丽迷人。西有“鹿头峰”酷似一头头长茸角,低头吃草的梅花鹿;中有“七音谷”,悬崖峭壁,刀削斧劈,两壁对峙,天开一线,谷的东壁如同人工巧制盆景,顶端布满千姿百态的古松。在左壁的尽头那株怪松如同黄罗伞盖,松后一石似一把利剑,直插蓝天。置身其间,给人以青山欲倾,怪石欲坠之感。少微宁静,风吹浪涌,惊涛拍岸,松林作响,飞鸟欢鸣,以及人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不时奏出悦耳的交响曲,美妙动听。  

奇温园

  奇温园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沙尖子镇南1.5公里处的船营沟和宽甸县牛蹄山麓之间的浑江两岸,长约15公里,冬天热气蒸腾似温室,夏天冷气阴阴似冰库,以船营沟附近一条长1000米,宽20米的山岗最为明显。  地温异常带位于桓仁县沙尖子镇南1.5公里处的船营沟和宽甸县牛蹄山麓之间的浑江两岸,长约15公里。冬天热气蒸腾似温室,夏天冷气阴阴似冰库,以船营沟附近一条长1000米,宽20米的山岗最为明显。这里有一岩洞,夏季温度在0度至18度,冬季温暖如春,温度在10度至18度,形成强烈的地温反差。  这片神奇的土地是90多年前任万顺老人在自家房头护坡时发现的。老人用石块垒成长,宽近二尺,深二尺半的小洞,盛夏季节不论人畜,只要站在洞口6-7米处,仅1-2分钟被冷气吹得就难以忍受。老人于夏季在此洞中放人鸡蛋,第二天早晨拿出鸡蛋一看,鸡蛋已被冻裂。放上一杯水,-夜即成冰砣。任家人发现了此宝地,便用最简易的方法冻冰果,以解酷暑之热。镇内医院,饭店、兽医站等单位曾利用此洞贮存疫苗、菌种,效果十分理想。隆冬降临,外面己是冰夭雪地,可地温异常带却热气腾腾,所种角瓜蔓壮叶肥,芹菜、蒜苗,大葱翠绿鲜嫩,边沿小草湛绿茵菌,就连扦插的腊树条、柞木棍也发了芽放了叶。1996年有人做了试验,将映山红移栽于山坡,将草木化卉种植上,鲜花均于农历正月十五前绽放。  这里有一岩洞,夏季温度在0℃-18℃,冬季温暖如春,温度在10℃-18℃,形成强烈的地温反差。  

桓仁五女山庄

  五女山庄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脚下,距县城十五公里的桓龙湖畔,是集餐饮、住宿、游船、会议、垂钓、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纯自然、原生态的国家3A级景区,尤其山庄炖制的“大锅鱼”、“开江鱼”更是风味独特、堪称桓仁一绝,正如有的游客所说:“不吃山庄鱼宴,一生最大遗憾”。   山庄拥有各种游船快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湖航母”——仙龙号大型仿古游船,为游客提供水上观光游览,山庄建有各式客房,环境清洁优雅,设备设施齐全,并可提供独具特色风味的浑江鱼宴。山庄设有大小会议室,高雅清静,设备先进,可同时容纳200多人的会议、会务活动。   五女山庄——现实生活中的桃花源!   观赏特色:桓龙湖、“起鱼”场景、北方特色的农家小院、果实采摘、垂钓、篝火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高俭地山城

高俭地山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汉至唐  高俭地山城,山城建设于形势险要的高俭地,城墙多用加工成楔形的块石,以层层压缝的砌法叠筑,外表规整,是高句丽山城的典型。高俭地山城是桓仁地区保存最好的一座高句丽时期的城址。山城位于木盂子镇高俭地村,东南距木盂子镇7公里,南距高俭地村2.2公里,西侧山下即为二道沟,东部群山连绵。本溪至桓仁公路,在山城南约3.3公里处通过。上山入城的道路主要有两条,都在城南处。山城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南北窄,城内地势北高南低,城墙大多沿着山脊行走,人工筑墙较长,仅在局部段落利用了险峻的峭岩。山城全长1466米。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古城子城址

下古城子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古城子城址  时代:汉至唐  下古城子城址,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下古城子村,是汉代至唐代的古城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苍龙山原始森林公园

  辽宁苍龙山原始森林公园,地处长白山脉龙岗支脉,位于本桓二级公路大凹岭隧道桓仁一侧,总面积1335.8公顷。境内群山耸立,古树参天,沟谷纵横,溪水环绕。春天百花斗艳,夏天凉爽宜人,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鸟语兽鸣,风景秀丽,最高海拔1200米。公园内植被具有典型的原始森林特征,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离子,步入林内可吸收新鲜空气,祛病健身,心旷神怡,如入仙境。到此寻幽探谷,可尽显神奇诡秘,攀岩登峰,且又惊险刺激。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各类植物168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濒危植物20余种,珍贵紫杉、本溪市花-天女木兰名誉四海。野生动物200余种,野猪、黑熊横行其间。园内“西城口”、“北风沟抗联遗址”、“原始林”、“白砬子”、“恐龙贝”、“石门”、“龙椅峰”、“辽宁桦王”、“东北古柞”等众多景点让人留连忘返,诸多知名人士时常到此欣赏原始森林风貌,并合影留念。在辽宁苍龙山原始森林公园您将步入原始,谈古论今,既可团体旅游,休闲度假,又可科学考察探索大自然之迷,是最理想的生态旅游之地。欢迎您的光临。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普乐堡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普乐堡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