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任国桢 (1898~1931)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任国桢(1898—1931)原名鸿锡,字子卿,又作子清,曾用名国藩,化名刘子厚。奉天安东(今辽宁丹东)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出生于农民家庭。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夏,受共产党派遣回到沈阳(旧称奉天),从事建党工作。1925年8月,建立了中共奉天第一个党支部,任国桢任党支部书记。从1925年到1929年的5年间, 曾两次被捕入狱,在严刑逼供下,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1930年,任国桢到山东,先后任临时省委书记、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期间,他领导发动了纱厂、烟草公司工人-和人力车工人大-。为了掌握情况,及时领导-,他租了一辆人力车,和工人吃住、拉车在一起。这次-虽然在敌人残酷镇压下, 没有取得完全胜利, 但也给了统治者沉重打击。1930年8月, 受“左”倾路线影响,在青岛搞了一次飞行-,使党的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为躲避敌人追捕,任国桢于12月去中共北方局,不久被任命为北京市委书记。 1931年2月,北京市委开会传达贯彻党的第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任国桢在会上强调:“要在维护党的团结原则下,进行斗争,反对0……”实际是对当时统治党中央的王明“左”倾路线提出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不满和抗议。会后不久,任国桢被打成“调和派”,-离开北京。“九一八”事变后,河北省委任命任国桢为特派员,前往山西工作。十几天后,因叛徒告密,他和省委书记、组织部长相继被捕。在狱中虽经敌人严刑拷打,但始终未吐露党组织一点实情。1931年11月21日被敌人杀害。 [以上内容由"苦丁茶"分享。] |
宋晓玲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宋晓玲 (1958~) 原名宋晓黎杨,笔名黎杨。女。辽宁丹东人。中共党员。大学中文本科毕业。1975年参加工作,当过工人、中学教师、教师进修学校及电视大学讲师。1991年调入北大荒文学杂志社,历任、副主编,副编审、编审。黑龙江省作协委员,北大荒作协副主席、秘书长。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雪地上的梦》、《往事如烟》,报告文学集《走进荒原》、《高擎正义之剑》、《中国绿色米都——一个女作家的三江之行》,纪实文学集《打捞沉落的岁月》、《沉浮人生》。散文《小皮箱,挽住一段岁月》获黑龙江省散文大赛一等奖,散文《心灵独白》获黑龙江省散文大赛一等奖,报告文学《永远的北大荒人》获黑龙江省报告文学一等奖、中华文学基金会等单位举办的中华大地之光文学评奖一等奖。 [以上内容由"堕落天使"分享。] |
吕远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吕远 (1929~) 原名吕元凤。原籍山东,生于辽宁丹东。1946年参加宣传队,后从事工人文艺工作。1950年到东北大学音乐系深造。历任中央建政文工团创作员,海政歌舞团艺术指导,东北大学、首都医大名誉教授,东北师大兼职教授。中国音协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诗《马车夫》、《理发师》、《小冬木》、《一个党员的手》。《小冬木》获庆祝建国30周年中央级单位联合颁发的征文二等奖,歌词《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木棉花开火样红》、《水兵的光荣》等多次获全国各项奖,剧本《歌仙——小野小町》获日本和平与友谊金奖。 [以上内容由"雨影子"分享。] |
鲁守平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鲁守平 (1944~) 笔名夏子。辽宁丹东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同年赴唐山柏各庄农场锻炼。1970年入伍。1987年转业后历任河北省文联《河北文学》、《当代人》副主编,河北省作协河北文学馆馆长,编审。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感恩中华》(合作),大型画册《河北文学画史》(合作),大型永久性展览《河北文学史陈列》(总撰稿)。《感恩中华》获第八届河北文艺振兴奖,中篇报告文学《逐日》获河北省纪念建党70周年党魂征文优秀作品奖,短篇小说《穿军装的人民子弟》(合作)获北京军区纪念建国30周年文艺创作一等奖。 [以上内容由"孤舟"分享。] |
刘宁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宁,男,汉族,1962年1月生,辽宁丹东市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水利系水工建筑专业本科毕业,武汉水电大学管理工程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水文水资源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3年7月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工作,历任枢纽设计处过坝建筑物设计科项目组长、副主任科员。1991年4月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局清江工程设计室副主任。1994年8月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枢纽设计处副处长兼三峡设计室主任、长江委枢纽处江垭工程部主任。1996年10月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助理兼枢纽设计处副处长。1998年7月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副局级),2000年7月兼任湖北长江招投标有限公司总经理。2001年12月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2002年4月水利部副总工程师兼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2003年2月至2009年5月水利部总工程师。2009年1月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9年4月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以上内容由"老河口官场"分享。] |
林和平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林和平 (1952~) 满族。辽宁丹东人。1986年毕业于辽宁文学院文学系。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凤城县剧团编导,凤城市文化馆馆员,辽宁文学院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辽宁省作协理事,丹东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乡邻乡亲乡人》,小说《腊月》、《乡长》,电视剧剧本《老道口》、《而立之年》等。《乡邻乡亲乡人》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腊月》获1987年《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乡长》获第四届《小说月报》百花奖和东北三省文学奖,电视剧剧本《老道口》、《而立之年》分别获东北三省金虎奖一、二等奖。 [以上内容由"陌路"分享。] |
李忠效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忠效 (1955~) 笔名钟笑。辽宁丹东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69年入伍,历任海军某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支队政治部宣传干事,北海舰队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海军某潜艇副政委,海军航空兵政治部创作室主任,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全军抗洪抢险先进文艺工作者。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监狱之旅》,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电影文学剧本《恐怖的夜》,电视剧本《一个水兵的往事》、《海天之恋》等。 [以上内容由"果脯"分享。] |
安波舜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安波舜 (1957~) 辽宁丹东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1975年赴乡村插队务农,1982年后历任春风文艺出版社,春风小说双月刊、部主任,《中外文学》杂志编委、副主任,《布老虎丛书》部主任,辽海出版社副总,编审。布老虎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上帝不在天堂》,电影文学剧本《玫瑰的梦》,电视剧剧本《我家的故事》,另发表中短篇小说《爬烟囱的基督》等60余篇,评论200余篇,、策划长篇小说“布老虎丛书”等28种。 [以上内容由"楚天金鳄"分享。] |
霍政谚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霍政谚,1982年6月28日出生于辽宁丹东,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2级本科。 2005年出演首部电视剧《少年包青天3》进入娱乐圈;2006年主演情感剧《妈妈无罪》受到关注:2012年主演革命剧《红轿子》并客串《笑傲江湖》;2014年3月2日晚,霍政谚主演的《陶之恋》在湖南金鹰卫视播出;3月参演情感时装励志剧《欲望的阶梯》。2015年6月12日主演的《两生花》 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播出 [以上内容由"binghe3465"分享。] |
王兴让 (1913~1997)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兴让,回族。1913年生,辽宁丹东市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长,共青团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太行第四专署专员,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总局局长、冀南银行太行区行行长、华北财经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政府财政厅厅长、辽西行署副主任,吉林省政府副主席、财政厅厅长,东北财委副主任兼东北贸易总局局长、东北商业部副部长、东北人民政府贸易部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商业部副部长,城市服务部、第二商业部副部长,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副主任、副业生产指导局、科技局局长,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等职。是全国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民族贸易经济研究会会长和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等职,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1997年7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以上内容由"桑塔莫妮卡"分享。] |
姚峻 (1925~2010)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姚峻,男,汉族,1925年12月生,辽宁丹东人。1956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1948年从上海中法大学药科毕业后,到天津任天津私营瀛西制药厂药师。建国后,历任天津瀛西药厂副厂长,天津市河北制药厂药师、工程师,天津东方化工厂副厂长、总工程师,天津市化学工业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天津市副市长,农工民主党第九、十届中央副主席,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中央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1992年12月当选为农工民主党第十一届中央副主席。1997年11月当选为农工民主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2002年12月当选为农工民主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是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964年获得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颁发的全国新产品科研成果二等奖。1992年5月,获得化工部颁发的“在国防化工的创业和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奖励。因病于2010年5月18日17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以上内容由"jjuner"分享。] |
于鸿礼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于鸿礼(1931~),少将军衔,1931年出生,辽宁省丹东市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军参谋长等职。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85年7月至1990年6月担任山西省军区司令部第12任司令员。中共中央第十二届候补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以上内容由"妮儿"分享。] |
丹东双灵寺 | 丹东双灵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双灵寺位于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炮首营村,在丹东市区西北郊的304国道18公里处北侧。这方风水宝地名为妙山,坐北朝南,势如靠椅,林木葱郁,溪水潺潺,金碧辉煌的双灵寺坐落其间。 双灵寺是一座于明代三官古庙遗址上重建的佛教寺院。2005年农历三月十八,由凤凰山朝阳寺园林法师选址并主持洒净仪式,动土兴建,2009年7月竣工。 寺院周边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寺院区域山地总占地面积约70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双灵寺以古法施工,精心建设,大到一阁一殿,小到一柱一石,无不堪称精品。尤其是汉白玉雕九龙玉道,其选料之考究、雕工之精美、造型之生动为寺庙之罕见。破土之初,在本来多为黄土的七八米之地下,竟然出现两块巨石,一块其状似龟,一块其形如蝙蝠,呈福寿双吉之相。寺院的子午线恰好从正中穿过,偶然之中有此祥兆,因此时任丹东市政协副主席李振声提议命名此寺为“双灵寺”。禅院周围成双事物非此一例,寺右两株古松,院侧左右双泉,在道观废基上建成禅院,挽合了佛道两教,处处之对应成双,双灵寺之名得于天意。 双灵寺布局气宇轩昂,结构错落有致,由天王殿、圆通宝殿、地藏殿、伽蓝殿、祖师殿、护法殿及钟鼓楼、客堂、藏经阁、僧众寮房等组成。 双灵寺三大主殿,圆通殿居中,千手千眼的观音菩萨金身坐落于灵龟之上。83尊菩萨或骑金狮、白象,或骑鳌鱼、莺鸟,或踏祥云、烟波,或坐莲座、福台,或坐洞中冥思,或相对谈禅,千姿百态,神妙生动,使步入殿堂者如临胜境。 圆通殿左侧为地藏殿,地藏殿中绘制有国内罕见的讲述《地藏经》全部内容的壁画,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营造了道场的勃勃生机;僧众严谨的丛林生活、婉转悠扬的佛经梵呗,锻造了东北又一清净梵刹,使双灵寺被赞誉为“观音之道场,北方之普陀”。地藏菩萨左右闵公道明,端坐于玲珑剔透的灵璧石宝座之上。殿中三面壁画演示天堂地狱之隔,以劝诫众生除恶念,结善缘,远离尘缘之苦。 圆通殿右侧是伽蓝殿,殿堂中绘有二十四孝壁画以教化众生。关公原是来自三国蜀汉的历史人物,为刘备手下的大将,以刚正不阿的个性闻名,后代民间信仰将关公奉之为神,用来驱逐危险,至北宋时被纳入人们膜拜的道教神祇,而佛教因为普及后逐渐民间化,融合各种信仰,也把关公当作崇拜的神祇,称为“伽篮菩萨”。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集忠、信、仁、义于一身,堪称万事师表。伽篮菩萨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篮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东配殿供奉着济尘法师,法师在四川彭州修行,与海灯法师同时习武。2002年102岁时圆寂,焚化后有47颗舍利子存世。西配殿有天神殿,二十诸天护法护持佛教。天王殿为本寺山门,供奉着弥勒菩萨、韦陀菩萨及四大天王。方丈寮与藏经阁为一体,在寺院的右侧山坡之上,这里绿树掩映,清幽非常。 双灵寺不仅保持着古典遗风,更突显了现代气氛,使佛教走入人间,走进社会,利益众生。每逢佛教节日,双灵寺都举行佛事活动,供信众诵经禅修。双灵寺还成立了“双灵慈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通过扶贫助困、捐资助学、舍衣施药、救济灾区等慈善义举,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着一份力量。 |
黑沟水库 | 景区内拥有山峦面积两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100%,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全国“千佳林场”,是丹东市重点旅游风景区。自然景区延深4公里,景区两侧森林茂密,溪水清澈,长流不止,自然景观优美别致,被誉为丹东地区“小兴安岭”。该景区有水库水面400多亩,库区山水相连,古树参天,水面碧波荡漾,并与庙宇辉映,是丹东地区独一无二的自然景区。每逢周末节假日,到这里休闲、泛舟、品尝河鱼烧烤的游客很多。黑沟水库景区附近有著名的炮守营温泉和疗养院,是旅游和避暑的胜地。 黑沟水库景区所在的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原-塘镇),地处沈丹公路两侧和丹本高速公路入口处,面积60.7平方公里,毗邻市区,交通、通信方便,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镇内规划出的工业园区、疗养区、旅游风景区都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是发展工业、养殖业、旅游业的最佳去处。镇内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出水温度53℃,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极高的疗养价值和开发价值。黑沟水库作为金山镇特有的旅游资源,其合理的开发利用将会带动丹东旅游业的发展,并创出较大的经济效益。 马术休闲俱乐部落户在风光旖旎的黑沟水库景区,占地100余亩,一期投资百万元,购进了英国纯血统、半血统和国产赛马,有沙圈练习场、770米跑道、障碍等专业设施,聘有专业马术教练进行指导。蓝天绿草,马儿驰骋,使黑沟水库景区更具旅游魅力。 |
商贸旅游区 | 商贸旅游区 商贸旅游区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新义州市区隔江相望,异国风情,近在咫尺。商贸旅游区是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商贸旅游区起步区,它以鸭绿江大桥为起点,顺江面下,规划面积为1.41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商贸小区、口岸贸易区和月亮岛旅游度假区。现已开辟的多条跨国旅游热线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使这里人如潮涌,更是商贾生财聚财的黄金宝地。它以母城为依托,距火车站不到1公里,距民航机场17公里,距大东港38公里,综合基础设施齐备,区内拥有百门程控电话和电传、传真等现代化通讯系统和声控装置系统,自行加压供水、集中供暖、供应管道煤气、共电。工商、税务、财政、劳动人事等部门提供一条龙服务、手续简便。 |
元宝山公园 | 元宝山公园位于丹东市区北部的元宝山南麓,占地1.2平方公里,因山形酷似倒扣的元宝而得名。 元宝山主峰海拔181.2米,是城区内最高峰。园内林木葱茏,古树参天。有宝光禅寺、极乐庵、宝龙庵、吕祖亭等庙宇建筑群,香火鼎盛;有盘山公路直达山顶,登峰顶可饱览丹东市城区全景。 元宝山建为公园始于1911年。当时,元宝山下庙宇集聚,有吕祖庙、关帝庙、药王庙、天后庙、三官庙、碧霞宫、九灵宫、祖师庙、火神庙等十数座,庙台高筑,气势恢弘。尤其是天后宫(今称宝光禅寺),占地二十余亩,前有大戏台,每逢庙会日,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盛况空前,是安东开埠之初人气兴旺之地。 |
靉河尖古城址 | 靉河尖古城址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靉河尖古城址 在丹东市东北15公里靉河河心的沙洲上。靉河于此分叉,夹洲而下,注入鸭绿江,此城隔江与朝鲜新义州相望。城平面长方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00米。城壁土筑。1973年出土一块带有“安平乐未央”篆字的圆瓦当,可证此城是汉代辽东郡西安平县址。汉以后,高句丽、辽、金时期亦曾沿用此城。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英美领事馆旧址 | 英美领事馆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英美领事馆旧址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沿海港口的侵略和内地路矿的掠夺,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妄图瓜分中国。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9月,清政府在帝国主义的逼迫下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第二年9月5日,依据《辛丑条约》第11款的规定,中英签订《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规定英国得保“利益均沾”之权。附件中有一《续议内港行轮修改章程》,内容为给予英国轮船内河行驶的各项便利。1903年8月,中美又签订了《航行通商续约》,同意将盛京之奉天府(今沈阳)及安东县(今丹东市)由中国自行开埠通商;同年10月8日,中日签订《通商行船续约》,同盛京省之奉天府及大东沟(今东港市)两处开埠通商。从此,英、美、日帝国主义列强把侵略魔爪伸向东北,伸向安东。 1903年,英国决定在安东设领事馆,选址在今锦江山公园东侧。领事馆房屋建成后,英国立即派领事进驻,同时美国在安东的领事权也由英国兼任。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英国人邵兆直(译音)在安东建立怡隆洋行,经办轮船公司。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英美领事撤走,由邵兆直代理英国领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邵兆直去上海,委派怡隆洋行的两名中国职员滕毓钟、刘国芳代为管理。解放后该建筑收归人民政府管理。 英美领事馆旧址是目前丹东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欧式建筑物,是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肆意侵略瓜分中国,使丹东走向殖民地化的历史证据。同时,该建筑又是欧式建筑艺术的缩影,为研究欧式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中朝友谊桥 | 中朝友谊桥 中朝友谊桥位于中国丹东与朝鲜新义州之间的鸭绿江上,横卧着的两座大铁桥,以居于江水的上下游分为上桥和下桥,这就是人所共知的中朝友谊桥和断桥。 下桥是1909年(清宣统元年)5月由当时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在将安奉线(丹东—沈阳)临时轻便窄轨军用铁路改成永久性商业铁路的同时,在鸭绿江上所建的第一座铁路桥。整个工程使役中朝两国劳工51万人次,于1911年(宣统三年)10月建成,桥长941.83米,宽11米,12孔,曲弦式下构钢梁,其中以9号桥墩为轴上架旋式钢梁,每日定时开放,供过往大型船只通过时使用,该桥建成后,安奉线同朝鲜铁路接轨,形成了贯穿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的一条运输线。1943年上桥建成后该桥改为公路桥,桥中间是大车道,两边是人行道。左侧为去朝鲜的通道,右侧是来中国的通道。 上桥是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4月日本侵略者修建安奉复线铁路时,由当时的日本汽车株式会社和日本建设株式会社联合在下桥的上游100米处按300年频率设计修建的,于1943年4月通车。桥长946米,共12孔。朝方6孔是平弦连续桥梁,中方6孔为吊弦连续桥梁式复线铁路桥,可同时行驶上下行一对列车。大桥通车后,成为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中国资源的主要通道。抗战胜利后,大桥由当时的苏联红军接管。1947年6月,苏军撤离朝鲜时,将江桥分别移交给中朝两国政府共同管理。1951年1月上桥把复线铁路拆去一股改成公路,变成铁路、公路两用桥。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鸭绿江大桥和其它桥一起共同承担起军需物资供应和后方支持前线的运输任务。首批志愿军大部分都是从这里奔赴前线。战争期间,大批作战物资、武器装备也都是通过鸭绿江大桥运至朝鲜。美军为切断我志愿军的兵力和物资后援,1950年10月调集大部分空中力量,开始对鸭绿江上沟通中朝两国重要交通要道的铁路、公路桥梁实施-。声称要“以最大的力量”“摧毁在满洲边界上的朝鲜一端的全部国际桥梁”和鸭绿江以东地区“所有交通工具、军事设施、工厂、城市和村庄”。11月8日至21日,美军出动轰炸机600余架次,对鸭绿江上所有桥梁以及朝鲜北部的村庄、军事设施和交通要道进行了地毯式轰炸。朝鲜北部顷刻间化为废墟,鸭绿江沿岸一片火海。鸭绿江下桥也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的8孔桥梁全部沉入江中,下桥彻底瘫痪。上桥朝方一侧铁轨被炸,桥梁移位,桥面起火。安东铁路局组织200余人冲上江桥用装满沙石的沙袋修筑临时桥墩,上面搭建枕木桥垛,顶住受损底梁,使大桥得以修复。在战争的洗礼中,尽管它的躯体上留下了无数道弹孔,却依然屹立于鸭绿江上,被誉为“摧不毁、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成为中朝两国人-手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的胜利丰碑和架起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一道彩虹。 抗美援朝胜利后,朝方将下桥所属的6孔铁桥残骸拆除。而中方所属的残桥,带着累累弹痕,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座大桥中国的一侧能完好保留下来,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朝鲜战争时,侵朝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是美国有名的“常胜将军”,他在战争初期,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把中国和朝鲜放在眼里,狂妄地要在“感恩节”前把战线推到鸭绿江边。而美国政府注意到中国政府的一再抗议和严重警告,担心如果继续空袭中国将会迫使中国卷入这场战争。因此,美国空军在轰炸鸭绿江大桥时,不得不严格地把握中朝界线,只轰炸朝鲜一侧,而不敢轰炸中国一侧。鸭绿江“断桥”的存在,生动地展示了新中国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1988年10月17日,丹东市人民政府将断桥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0月25日,中朝两国政府协议决定将上桥命名为“中朝友谊桥”(朝方一端为“朝中友谊桥”),以此来纪念中朝两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2000年10月,在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50周年时,0中央政治局委员、-副主席、-长-为下桥题词“鸭绿江断桥”;2001年中国0诞辰80周年前夕,中宣部命名鸭绿江断桥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月,该桥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