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铁岭龙首山 | 铁岭龙首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首山位于铁岭城东二里。因它从东南奔驰而来,到了柴河岸边突然昂起,象巨龙的头,故名龙首山,是铁岭著名的风景区。 每年五月,山岗上、山谷里开满色彩艳丽的蔷薇,醉人的花香随风飘荡。这里的春光美,秋景更为雅致。凉爽的秋风吹红了漫山枫叶,在层层密密的树丛中,游人不断。“龙首寻秋”是柴河八景之一。 古老的慈清寺坐落在龙首山北峰之巅,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称三清观。寺院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落式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院落前还有半墙、宿云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有廊,横枋有鲜艳的彩绘。殿内供释迦牟尼等三尊佛像,并立有八大金刚泥塑。 醉翁楼原为山门,1921年重建时改为木结构硬山式二层小楼,一楼为进出寺院的通道,二楼原为文人墨客品茗赋诗之处,现改为贵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题咏龙首山的书画。 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
铁岭博物馆 | 铁岭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铁岭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8月,其前身为铁岭地区文物组2000年新馆址主体建筑竣工,2001年7月6日基本陈列完成,并正式接待观众。 铁岭博物馆是公益性非盈利机构,收藏、研究、教育是其基本社会功能。它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收集保藏文物和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各种陈列展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铁岭博物馆是国家投资兴建的市地级地方史志类综合性博物馆。馆址地处市区中心,为辽银州、明铁岭卫古城南门里路东。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地上三层半地下一层的展览大楼,展览大楼内设陈列大厅四个,面积约4000平方米。馆区内附有学术报告厅、观众服务部和藏品库房、安全报警监控中心等。 馆内现有藏品5000余件,以辽北地方出土的文物为主,其中不乏珍品。如,商周时期的青铜钺;西汉的透雕青铜牌饰;辽代晚期北府宰相萧义墓志等。 铁岭博物馆有永久性专题陈列两个:《辽北历史文物陈列》和《铁岭地志展》。《辽北历史文物陈列》以辽北地方历史发展时空为脉络、以出土文物为基础,再现了近万年来当地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真实地反映了辽北人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文明成果。《铁岭地志展》以富有代表性的标本、产成品实物及模型、图片、数据资料等,全面、概括地表现了铁岭市自然环境、物产资源、人文景观、历代名人及社会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现状,向观众展现了辽北这方黑土地上的人民建设家园的创造力,揭示出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这个展览是在新形势下开拓博物馆功能、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博物馆社会效益的一种尝试。 此外,临展厅、商贸会展中心还可以同时举办各类专题陈列,接待巡回展览和开展商贸活动。 目前,铁岭博物馆正在策划《辽北民族展》,该展览以二十世纪初辽河航运的兴盛、铁岭地处东北农副产品集散地为背景,再现当时辽北的民俗风情。让观众行进在场景、展品之中,以新颖的表现手法、现代的声、光、电的视听效果,来增加观众兴趣和参与意识,吸引游客。 铁岭博物馆还担负市内考古及地方史研究任务,在八十年代初文物普查的基础上,为配合国家大型基本建设进行过多次文物勘察和考古作业,使大批文物得以保护。历年来,清理、发掘古遗址、墓葬数十次,并取得重大收获,如:康平顺山屯青铜时代遗址、西丰西岔沟西汉游牧民族墓地、法库叶茂台辽墓群等。有些发规政治家填补了地方史上的空白,并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馆内专业人员近年来,发表专著论文数十篇,曾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
铁岭驻跸塔 | 驻跸塔位于铁岭龙尾山,因龙尾山清时被称为驻跸山,该塔亦名驻跸塔。该塔与龙首山上的秀峰塔属同一类型,为八角八面九级密檐式,塔身为青砖垒造,只是塔的规模较小。此塔与秀峰塔分别坐落在龙首和龙尾,遥遥相望,加之山腰处有星桥飞架,漫山曲径,连接典雅亭台,为龙山美景增彩不少。该塔建造具体年份不详,原先在各种地方历史资料中均找不到有关驻跸塔的资料。 最初,人们从其塔名分析,认为其塔修建当在清初之后。康熙二十二年成书的《铁岭县志》上有幅地图,在龙尾山处画一小塔。据康熙十六年《县志》记载,驻跸山原名为水口山;康熙十年,清圣祖康熙东巡,从船厂(今吉林市)返京途经铁岭水口山时,正值天降大雨;时山边民户马文通家新房刚成,康熙避雨其中。古时皇帝行止处曰驻跸,此后,水口山遂改为驻跸山。除《县志》外,关于此塔再无任何资料可寻,这座塔究竟建于何时始终是个谜。 2000年,关于驻跸塔的修建年代之谜出现峰回路转之势。这一年,鉴于该塔倾斜严重,随时有倒塌危险,经省文物部门批准,于2000年4月对驻跸塔进行“落架大修”,即将塔身全部拆除重修。在拆除时发现,人们对该塔的认识存在许多错误。例如,原来认为该塔为“八角八面九级实心密檐式”,而实际上该塔是八角八面九级密檐式空心塔;原来认为该塔建于明末或清初,拆塔时发现塔中石盘内保存有明万历年间“辽东总兵李成梁修塔记”铜版铸刻,且有以前曾经维修的记载;原来认为此塔一直就叫驻跸塔,从拆塔中发现的文物得知,此塔原名为灵应寺塔,塔旁还应有灵应寺一座。从上述文物发现推断,此塔建筑年代最晚不晚于明景泰年(1450),也可能是元末或明初所建。2000年9月2日的《铁岭日报》双休日特刊以《龙山驻跸古塔新姿有望十月再现》为题对修塔情况进行了报导,报导使人们对此古塔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为人们解除了许多不解之谜。 |
铁岭白塔 | 铁岭白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原名圆通寺塔,铁岭白塔为其俗称。此塔位于铁岭市区内银州贸易城东南侧,古铁岭城西北隅,是辽北现存最早的古塔。一些刊文章言其为唐代所建,主要依据圆通寺石碑刻《重修圆通寺塔记》,该碑刻载该塔建于唐太和二年。但据考证,银州历史并非始于唐,内容详见本书《古银州考证》一文。另参照多种史料,铁岭白塔亦不具唐代塔的特征,该塔建筑所用之砖考古称为沟文砖,为辽代特征砖,辽以前没有这种砖,此有文物部门鉴定,唐代不可能用辽砖来修塔,故石碑所刻年代,不足凭信。据日文版《满洲写真帖》记此塔为辽塔,也有文章言及此塔为金大定年间年建,但无认论如何此塔不会早于辽代。 该塔在明代即已破败不堪,明万历十九年,辽东总兵李成梁夫人出资,予以修缮。此塔为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式,塔身为青砖垒造,砖长2尺4寸,厚6寸。略成锥形。塔顶刹杆有铜盘和宝珠,塔座八面嵌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8个大字,八面各有浮雕佛像一尊,并饰宝盖。第一级塔身南部是-像,塔檐下部有砖雕斗拱,塔基和塔身有砖雕装饰。每层塔檐都悬挂铜镜和铃锋,塔身涂白,故称白塔。古时此塔为城中最高建筑,《志书》记为“二十里外能望而见之”。每当雨后,塔高云低,云飘塔间,故有“白塔横云”之美称。古人曾用“山雨过城头,雨晴云未散;忽见白塔尖,钻入青天半”的诗句赞美白塔的秀丽景色。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波及铁岭,将白塔上面串葫塔尖震落,因刹杆有铁链相系,故刹尖斜插入第三级塔身南侧檐上。当年在铁岭拍《大年初一》电视剧,曾将此当作一景摄入剧中。 |
铁岭秀峰塔 | 铁岭秀峰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秀峰塔”位于辽宁铁岭市内龙首山巅峰,原名“秀峰寺塔”,该塔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距今已有500余年,位于铁岭龙首山慈清寺东南侧.塔由当时信士高璟斥资建造,主要目的是“为此寺状色”此塔为密檐式九级八角八面实心佛塔,为砖石结构,底座高约3米,第一层八面各有座佛1尊,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八个大字,各角上有兽头和风铃风鸣钟计72个。阵阵微风吹来,塔铃叮咚作响,优美动听。该塔筑55年后,即嘉靖二十二年(1544),由高璟的后人出资进行修缮。此后又在48年后,至明万历十九年(1591),该塔已年久失修坍塌,有宁远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授意下再次重修。至清末民初,塔已严重剥蚀,民国初年由民间集资再次修整。 “重修秀峰寺塔记”(万历十九年):“秀峰寺”,建於银州城东三里柴河之西、龙山之阳,即今水潮寺也。原无塔,弘治已酉,信士高璟建此塔于秀峰之巅。为此寺状色。后五十余年,璟侄孙医官釜修於嘉靖甲辰,迄今四十八年,坍塌日甚。镇守总兵宁远伯李公成梁,每於擒胡拓地之赐,即动修寺建塔之心。故於万历之辛卯,令工师卢兵、李应,时僧陶法明、刘法显率匠役,残缺者补之,原无者增之,粉饰修治,虽罄赏资而不恤。是此塔璨然一新,继高公而再见也。冈因玩感,谨将发功心功德助缘善信勒之于碑,以为后世记云。 距秀峰塔东侧15米的悬崖峭壁,临崖危峻的六角密檐式建筑,彩绘画染明油鲜艳建于民国初年“洗心亭”,亭内有鼍龙驮石碑,下刻碑文记叙着秀峰塔和洗心亭的史实。亭上的槛联:“此地风光原秀美,出山泉水总澄清”。站在亭内东观“柴河”从群山叠翠中而来,沿岸青山环绕,古树参天、稻田翻绿浪,柴河两岸无际的田野尽收眼底。西望“辽河”泛波,状若飞龙直下,起伏蜿蜒十余里,近眺山上绿草如茵,桃杏芬芳,争奇斗艳,南见6角造型粗广美观的“滴翠亭”。远眺万山叠起碧波、荡漾爽气尽飞来,环抱辽河新区高楼林立,沿河美景美不胜收,这一人间美景使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简直就是杭州西子湖一角。 |
铁岭市周恩来纪念馆 | 铁岭市周恩来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所在地:铁岭 地址: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红旗街 铁岭市-纪念馆又名-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位于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红旗街。1979年9月,经0辽宁省委和铁岭地委批准,在银岗书院小学旧址建立起来,并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3月,李鹏为该馆题写匾额。纪念馆建筑为清代青砖木结构瓦房,建于1658年,系原银岗书院的中院及西院一部分。中院为四合院格局,两层院子,前院为门房、正房、东西厢房各3间,各房之间由4个月亮门连接。1910年春,12岁的-随三堂伯来此读书,对其以后走上革命道路产生很大的影响。纪念馆现为革命纪念地、历史文物遗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亮点 纪念馆前院东厢房就是-少年读古文斋房,西院是少年-读书的教室。每一个院为一个展区,展出-在铁岭读书、视察及生平业绩,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周恩来 (1898~1976)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详细++ 周恩来 (1898~1976)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详细++ |
慈清寺 | 慈清寺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老的慈清寺坐落在龙首山北峰之巅,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称三清观。寺院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落式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院落前还有半墙、宿云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有廊,横枋有鲜艳的彩绘。殿内供释释迦牟尼等三尊佛像,并立有八大金刚泥塑。醉翁楼原为山门,1921年重建时改为木结构硬山式二层小楼,一楼为进出寺院的通道,二楼原为文人墨客品茗赋诗之处,现改为贵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题咏龙首山的书画。 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
铁岭蟠龙山 | 蟠龙山风景区位于铁岭经济开发区南部,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这里具有优美的山水风光、丰富的物种赋存、多样的植被覆盖、鲜明的地域文化和宝贵的历史遗迹。 蟠龙山南麓有一条千米深沟,古称茨沟。《铁岭县志》卷十四至卷十八名胜篇中有记:“茨沟在城南二十里顾官屯村东北,草木深茂,山中有圣水寺,环境颇幽雅。”沟内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素有“蟠龙仙境”之称。 景区内有佛教圣水寺、道教纯阳宫、娘娘庙、历史名人李成梁陈列馆、茨沟果园、枫树沟影视基地和正在建设中的灵山圣水旅游区,开展宗教文化游、健身休闲游、生态农业游以及铁岭挽马观赏、果品采摘等。 蟠龙山宛如一条巨龙雄峙辽北大地,逶迤绵延,雄奇峻秀,一年四季景象万千。仲春梨花翠柳,夏至峰林掩映,秋霜红叶黄果,冬雪玉寺银松,畅游其间,如入仙境。 |
龙山风景名胜区 |
|
铁岭龙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 | 龙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位于铁岭市银州区岭东街,辽宁职业学院内,是十八洞72杆国际标准森林地冠军型球场。 球场占地2000亩,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森林球场,内有豪华会所、练习场、高尔夫学院、度假别墅等配套设施,是国内将休闲度假与高尔夫运动结合较好的球会之一。 置身球场之中,远处是青黛的远山,山脚下点点雪白的沙坑;近处,如茵球道流转在葱茏的林木之中。青山、碧水、绿草、森林交相辉映,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是休闲度假和娱乐运动的理想之地。 |
铁岭银冈书院 | 铁岭银冈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银冈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代书院,是清代著名的五大书院之一,是关东第一书院,在东北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开本邑教育之先",培养出大批英才。我们敬爱的-总理就是在银冈书院入读小学。银冈书院现在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被列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银冈书院位于昔日的铁岭古城内南门之右、今日繁华的银冈小区之中,是一处古朴幽静的清代园林式建筑群。 |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 |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位于铁岭市银州区文化街,依托清代郝浴创办的银冈书院而设。银冈书院在清末变法维新时,院内设小学学堂一处,现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910年(宣统二年),12岁的周恩来曾就读于此。 银冈书院是东北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书院。1979年9月,经中共辽宁省委批准,铁岭地委把银冈书院辟为“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1995年进行大规模维修,全部修复了1910年的原貌。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形成了3座院落毗连的完整建筑群:中部为银冈书院,展有银冈书院历史沿革,少年周恩来曾读书的斋房等。西院为主体展区,包括三个展厅,即新生活的起点—1910年周恩来在铁岭;第二故乡情—1962年周恩来视察铁岭;历史伟人—周恩来业绩展。东院为景区,包括园林、碑廊等。纪念馆共展出照片、实物近千件幅,文化设施3处(魁星亭、纸炉、碑林),仿真硅雕塑人物像2组,微观雕塑4组。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是承载着古代书院文化、革命文史、伟人业绩“三院一体”的综合景观,是人民群众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曾接待来自国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30多万人次。-、杨尚昆、李鹏、王任重、张爱萍、-、费孝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莅临馆址视察并指导工作,并分别挥笔题词“培养革命后代的学校”、“实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光辉业绩去教育人民、启迪后代”等。现每年接待中外游客3万余人次。 纪念馆先后被授予“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1998年12月被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2007年4月被省政府重新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铁岭秀峰寺 | 铁岭秀峰寺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清河旅游度假区 | 清河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清河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清河水库为依托,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山、水、城相映成辉。该度假区地处辽河平原和辽东丘陵交汇处,兼备山地和平原的特征,起伏的丘峦和成片的松林秀丽异常。 清河省级旅游度假区素有辽北明珠之美誉的清河旅游度假区坐落于铁岭市清河区境内,距铁岭市政府所在地40公里,距京哈铁路开原站9公里,距沈哈高速公路开原出入口1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于2000年5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简介 清河旅游度假区以清河水库为依托,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山、水、城相映成辉。该度假区地处辽河平原和辽东丘陵交汇处,兼备山地和平原的特征,起伏的丘峦和成片的松林秀丽异常。旅游区内的清河水库为辽宁省第三大水库,库区面积54平方公里,水质清澈,水面开阔,湖岸蜿蜒曲折,自然流畅,江岛垂钓、碧水荡舟,给人湖光山色之感。水库四周,群山环抱,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大片保护良好的天然林。清河旅游度假区以其独特的地貌形成了长蟒锁谷、青龙吐水、仙桥引渡、回道群亭、碧波轻舟、平湖垂钓、浪拍龟蛇、夕阳渔归等景观,并与周边的风景区形成了旅游网络,构成森林风光游、乡村田园游。工业观光游、城市观光游、农业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等。 旅游特色 工业观光游 参观以清河发电厂、墨尼啤酒厂、特钢厂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游客可以看到电是怎样发出来的,啤酒是怎样酿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特别是清河发电厂荣史馆记载了曾经是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的光辉历程,令人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农业生态游 参观以葡萄种植基地、花卉栽培基地、工厂化林蛙养殖基地、畜牧小区、旱作农业园、自摘果园等为代表的农业旅游景点。"城市上班族,假日作农夫",别有一番情趣。 城市观光游 清河城区连续三年被省评为"绿叶杯"竞赛的优胜单位、省级卫生城市,环境优美,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成绩显著,世纪广场、明珠广场、莲花园、烟波园、南山公园、带状公园等令人留连忘返。 民俗风情游 参观以石家满族村、东华朝鲜族村为代表的满族和朝鲜族民俗风情。清河区是满族、朝鲜族聚集区,游客可品尝到富有民族特色的美食,欣赏民族风情舞、婚俗表演等民族风俗文化。 乡村田园游 乡村田园游参观以石家满族村、东华朝鲜族村为代表的乡村,食农家饭菜,品乡村风情,远离城市喧嚣,尽享田园生活,寻找逝去的童真。 森林风光游 清河旅游度假区植被茂密,有松、锻、桦、柏、山杨、垂柳、麻栎、槐等多种林木,充满原始气息,游客可参观山林风光、奇花异草,于森林野营。 《刘老根》第二部拍摄基地游清河省级旅游度假区,地如其名,远眺清河水库碧波荡漾,青山翠柏,层峦叠嶂。电视剧《刘老根》第二部拍摄基地就位于此,根据剧情的需要,其建筑规模比第一部更加宏大。一座座小木屋,小木楼在山林中若隐若现,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水上的木廊、木桥更使山庄多了一份惬意。 |
鴜鹭湖 | 鴜鹭湖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鴜鹭湖位于昌图县鴜鹭树镇包家桥村,区域面积2548亩,水域面积170亩,总长8.5公里,是昌图县重要的旅游景观之一。这里过去为水泊沼泽,其间水草丰茂,周围树密林深,僻静清幽,人迹罕至,因而常有鴜鹭等水鸟栖息于林树之间,故名“鴜鹭湖”。 这里是现代著名作家、红学家端木蕻良先生的故乡,他在抗战时期发表了成名作《鴜鹭湖的忧郁》,并在年迈时重返故土,在这里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许多动人的轶事。鴜鹭湖岸边,有一个名叫“苦芹亭”的小亭子,苦芹是端木蕻良先生曾用过的又一个笔名。老先生功成名就却时刻心系家乡,多次给鴜鹭中心小学写信或寄贺卡,时时关心家乡少年儿童的成长,惦记家乡的发展。1986年,74岁高龄的端木蕻良先生携夫人钟耀群回到鴜鹭——这个阔别已久的故里。为鴜鹭中心小学校题字,并作了报告。报告中讲述了自己勤奋苦读的经历,鞭策家乡的少年儿童努力学习,学成报国,对家乡的孩子寄予无限厚望,还多次邮来他的著作给鴜鹭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端木蕻良先生故去后,其夫人钟耀群也多次奉端木蕻良先生的遗愿回到先生的故里鴜鹭乡看望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慰问家乡的父老乡亲,慰问鴜鹭中心小学的师生员工。端木蕻良先生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真让人感动。端木蕻良人虽故去却把一颗游子眷恋家乡心留在了鴜鹭这篇土地上,他曾这样说:“我吃到的第一口奶是鴜鹭树的乳汁,我喝到的第一口水是鴜鹭湖的水。”这种对故乡的深情与日月同辉。 目前,鴜鹭湖风景区已初具规模,蓄水充沛,风景优美,是集休闲垂钓、娱乐观光、水产养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
铁煤蒸汽机车景区 | 铁煤蒸汽机车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铁煤蒸汽机车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位于辽宁省北部的历史重镇、金文化浓郁的煤城——调兵山市。 调兵山市南与沈阳市毗邻,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100公里,东与铁岭市相连,距沈大高速公路仅35公里,景区内有省道106线(沈环公路)、省道105线(新梨公路)丛横穿过,火车直通大青车站,公交汽运可直通沈阳、大连、北票、阜新、抚顺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景区隶属于铁法煤业集团公司管辖,由火车头旅行社负责经营管理,景区拥有当今世界上仅存不多,并且能正常运行的蒸汽机车21台,出厂时间从1943年到1999年不等,运行于横跨三县两市(铁岭县、法库县、康平县、铁岭市、沈阳市)的220公里的旅游铁道线路上;其中上游型(SY)18台,建设型(JS)1台,美国鸟(KD6)型1台,跃进(YJ)型1台,部分运营,其余都存放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蒸汽机车陈列馆中。 占地1500平方米的蒸汽机车博览园浓缩了蒸汽机车的发展史,藏有很多蒸汽机车的珍贵图片、零部件实物及机车模型,并且利用光、电、声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蒸汽机车的工作原理、运行状态,惟妙惟肖,有很高的观赏和科普学习价值。 另外机车摄影作品和在景区拍摄的影视作品剧照也定会让您眼前一亮;豪华型老式旅游客车(三辆)可帮您组建旅游专列,一边品尝美酒、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欣赏自然风光;自制的小型蒸汽火车可让您与其亲密接触,在窄轨铁路上驾驶体验;蒸汽机车整备车间及大修理车间可让您详细了解蒸汽机车的日常“生活供给”、“疾病治疗”和内部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