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葫芦岛 >> 建昌县 >> 牤牛营子乡

牤牛营子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六股河漂流

六股河漂流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关外第一漂漂流项目,蓄水12万立方米。整个蓄水区形成一个葫芦形状,因此称为“葫芦潭”。湖面波光粼粼,碧波荡漾,西岸上的鲜花在水中形成倒影,鱼儿在花影间穿梭;东岸连绵起伏的山峦,在水中形成明暗分明的曲线,游船在湖中穿行,形成一幅北方特色的“北国水乡图”。夜游六股河,十里歌声,两岸灯火。白天可滑雪、射箭、摔跤、骑马等游戏。  龙湾峡景区位于景区上游,距起点500米处。由于山势像龙头,故称老龙湾。老龙湾水深浪缓,峡幽鸟鸣,别有一种“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在岸边的杨树林中间自然形成“孤岛”,水在孤岛周围循环流淌,杨树林、孤岛、碧波、游船形成一幅浪漫的“绿野孤岛嬉戏图”。  凤凰洞位于终点1000米处,这里水深浪急。东侧是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在激流撞击悬崖的上方,有一个巨大的溶洞。当地人传说这里住过凤凰,因此被称为“凤凰洞”。  在终点,回水坝把奔腾不息的六股河水蓄成一个靓丽的湖泊。因为这里是抗日英雄郑桂林的故乡,乡亲们把这个湖泊称为“桂林湖”。山顶上有一块像是人头的巨石,头发、眉毛、鼻子、嘴唇无不具备,因为郑桂林号称“郑天狗”(取天狗吃日的意思)所以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把这块石像称为“天狗石”。六股河漂流起点有葫芦潭,终点有桂林湖,上有老龙湾,下有凤凰洞,中间有橘子洲头,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在六股河漂流,释放无限热情,回归原始自我。  关外第一漂建在六股河中下游,在山海关外这是第一个漂流,因此称为“关外第一漂”。六股河,又名搜集河,汉代称“封大水”。辽、金、元、明、清时期称六州河,因汇大宁、建州等六州之水而得名。又因河之上游摩该图河、呼鲁伯楚特河、额里叶河、布勒图河及四道沟河五条支流汇入主流搜集河,合而为六,民国期间改称六股河。六股河发源于建昌县谷杖子乡上柳杖子西沟的荒砬山下,流经建昌六个乡和绥中与兴城的六个乡,经绥中镇东大渔场注入渤海,它是绥中县与兴城市的界河。  提起六股河,每个在六股河岸边生活的人都会滔滔不绝地说,六股河磅礴、恬静、无私。说磅礴,六股河是辽西地区三大河流之一,总流长148.8公里,中下游河床平均宽度为600米,为长流河。又是葫芦岛的生命河,葫芦岛市区内280万居民的日常饮用水主要来自六股河平山水源工程,这气势足使其它河相形见绌。说恬静,六股河向到过这里的人,展示一幅潺潺碧波间群鸭、鱼儿、水草竞游,山青水秀、林密粮丰的美丽画卷。说无私,六股河毫不保留地把她全部的能量献给了两岸的人们滋润肥沃土地,清水丰沛,蟹欢鱼壮,鸭肥蛋香。两岸的风土人情随着河水的涓涓流淌,生生不息,无一不书写着六股河的文明;书写着六股河两岸英雄儿女为祖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战歌;书写着六股河两岸英雄儿女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奉献青春的丰功伟绩。  六股河是建昌县境内较大河流之一,县内河道全长91.91㎞,流域面积47.35㎞2,适合漂流区域长5.8公里,此河流在该乡内长17㎞,且水流量大,落差高。沿河两岸风景秀丽,山峦起伏,树木成林。  六股河漂流位于毛道河与六股河交汇处,是六股河中下游的黄金地带。峡谷和漂流两岸有陡峭的山崖和茂密的树林,花草丛生的草萍。境内因水源充足,土质肥沃,生产出了许多无公害、绿色的、深受全国各地以及国外人士青睐的土特产品。主要特产有:安梨、花梨、神奇水、六股河鸭蛋、鸡蛋、腌渍菜、小杂粮、红蘑、松蘑等。全乡蛋鸭饲养量30万只,年产鸭蛋6000万枚,鸭蛋无污染、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16种氨基酸,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D、E、K,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各种酶,是蛋中精品。主要品种有小黄瓜、茄子、辣椒等,品质优良,绿色无公害,腌渍菜种植面积3000亩,远销韩国、日本等地。

建昌龙潭大峡谷

建昌龙潭大峡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龙潭大峡谷旅游区是国家AAA级景区,辽宁省地质公园,位于辽宁省、河北省交界,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老大杖子乡,紧临秦皇岛、葫芦岛、朝阳三市,距北京330公里,天津324公里,沈阳440公里,交通便利。龙潭大峡谷是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特有地质奇观,龙潭大峡谷自然风景区人称“东北小高原”、“北方的小西藏”。龙潭大峡谷深藏于辽西丘陵腹地,阴山古陆南缘,其地层岩石主要为一套6.5亿年前的北方型震旦亚界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状白云质灰岩为主的化学沉积岩,并局部兼有中生代义县组火山岩等。其奇特的地理地貌构成的奇特地理环境更属难得的避暑、休闲、度假、娱乐的旅游胜地。这里是集山、水、洞、瀑、石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景点,不仅形、神、色俱全,而且气势磅礴,在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观。他与自然相聚是人们寻梦的地方,要领略大峡谷的风彩,你要由地平面拾阶而下,美丽的风景都在峡谷里。峡谷总长72公里,纵深348米,最宽处210米,更有数不清的分支峡谷。  龙潭大峡谷重要景观概括地说,一潭、三峡、四瀑、六池、二十一峰,以及象形石与洞窟等。  一潭:龙潭从山梁上下来,沿着石级向东向下,或者从龙王洞钻过来向东攀着岩石都可以看到真正的水龙潭。这个潭深不可测,人们用石头系绳,线穿活鱼,潜水员穿上潜水衣都未能探至它的终底。如果它有底,千百年来,河水的冲刷、沙石的淤积,应该早已把它填满。然而它现在仍然是碧水汪汪,波光粼粼。如果说它无底,你看从上面流下的水,一点未少的从下面流出,形成瀑布,这个潭是一个不解之谜。这个潭就是闻名遐迩的龙潭。  三峡:龙潭峡、石林峡、鹰窝峡  1、龙潭峡  位于“Y”字型三峡的左上首,本峡谷由于漫长数亿年内外力地质作用结果而形成。峡谷深684米,宽210米,总长22.5公里。峡谷内有金葫芦瀑布、龙潭瀑布、天然大佛、-峰、神龟等众多景观供游客观赏。  2、石林峡  位于“Y”字型三峡的右上首,因峡内群峰伫立,状似石林而得名。长8公里,宽150米的石林峡也是整个景区最秀美的景观之一。整个峡谷群山环野立,一水绕山流,一座座高耸的山峰鳞次栉比。如翠玉般碧绿的溪水,倒映着群山,形成一幅壮丽的画卷。东面的石林,西面山崖上茂密丛生的绿色植物,五彩的山花倒映在谷底的水中。当你坐在船上,荡舟而游的时时候,真正领略到“船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的情境。峡谷内以南极仙翁瀑布、银河飞溅、碧瑶仙池、玉蟒钻天、大象山、情侣峰最具有代表性。  3、鹰窝峡  鹰窝峡是龙潭峡和石林峡相汇之后延伸峡谷,一直延伸到河北省青龙县总长12.5公里,宽200米,水清石秀。在三百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的巨型鹰窝,让到此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  潭大峡谷自然风景区地质奇观,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据当地年纪较大的人士说当年康熙皇帝回沈阳祭祖曾经游过此地。翻过龟石岭,登上青牛山,眼观大峡谷,放眼青牛山的远景近景。赋诗一首:  青山诸景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城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近看湖北三千界,远观江南十六洲。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地址:葫芦岛市建昌县大老丈子乡龙潭大峡谷景区  类型:峡谷山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429-7601123  开放时间:  7:00-19:00

白狼山自然风景区

白狼山自然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白狼山又名白鹿山,蒙语“布祜图山”(有鹿之山),是阴山余脉努鲁儿虎山的一座主峰。白狼堆(白砬子堆)即白狼极顶,因南面有碎石坡而得名。古时有白螺女、黑螺女的英雄传说,与连山的虹螺山是姐妹山,亦名白螺山,叫白了称白狼山,后来又有了白狼女等传说。三国时期,曹操大军以少胜多,大败乌桓的白狼山之战就发生在这里。现与辽宁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有望建成国际标准的休闲度假区、休闲办公区和会展区。整体形象宣传口号是“魏武东征地、魅力白狼山”。  三国名山——白狼山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她位于葫芦岛市建昌县城东约3公里处,与国道306线和省道朝青线相邻,总面积93平方公里。白狼山主峰白狼极顶老龙头海拔1140.2米,为辽西第二高峰。  白狼山脉雄浑巍峨,气势磅礴,好似一条头朝东南尾向西北的苍龙横亘在辽西大地上。西北灰窑子溶洞里有深不见底的地下河,东侧有一眼四季长流的不冻泉(饮马泉)。黑螺湖(巴什罕乡韩杖子水库)、白螺湖(黑山科姜杖子干沟水库)两个姊妹湖碧波荡漾,山水涟漪。春秋战国时期,黑螺女、白螺女和虹螺女姐妹三人分别在白狼山和连山的虹螺山占山为王,杀富济贫,惩恶扬善,保一方平安。相传乌桓单于蹋顿于白狼山被曹操大军斩于马下,他的部将败退时埋下大量金银财宝,留下“九缸十八锅,不在阴坡在阳坡”的藏宝传说。至今,白狼山东侧还有黑螺女、白螺女庙遗迹。当您信步走在山中,那烂漫的山花、啾啾的鸟鸣、叮咚的流水、通幽的曲径,使您彷佛置身蓬莱仙境一般。沿途可以领略民俗风情区的特色、工业遗址的震撼、石蛋地貌的神奇、罄泉山庄的古朴、佛教圣地慈圣寺的庄重、烈士陵园的肃穆、航训基地的神秘、生态森林的清幽、白狼极顶的壮观、三国文化的厚重。环境幽雅的白狼山奇峰异石相映成趣,云海溪流交相辉映。自然景观有“大猴山、小猴山、溶洞、天然卧佛”等,其中尤以“曹操点将台、马鞍石、饮马槽、烽火台、群菇竞天、鹂鸟哺食、魏武问天、五百罗汉、来龙去脉、锦鲤飞天、天兵长城”等闻名。登临白狼极顶老龙头,您还可以观渤海日出,当那轮红日从苍茫的云海中喷薄而出,使人心旷神怡。如果是雷雨天,您还能领略到脚下电闪雷鸣、银蛇飞舞、奇险无比的自然景观。若是多云天气,朵朵白云飘在脚下,像腾云驾雾一般,可以找到“帝子乘风下翠微”的美妙感觉。  白狼山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听山中阵阵松涛,就像奔腾的千军万马,不由使人想起三国时期,刀光剑影、-、魏武扬鞭、跃马白狼、师踏柳城、东临碣石的英雄气概。怪石、古树、清泉、飞禽、走兽平添了白狼山的秀气和灵气,曹操屯兵点将更是挥洒了白狼山的王气,抗日志士的壮歌则谱写了白狼山的豪气。迷奇的故事和传说,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八方来客。每到春季,樱红柳绿,映山红遍,莺啭蜂鸣;夏日之时,云烟弥嶂,泉溪潺潺,峰峦叠翠;深秋时节,层林尽染,枫叶流丹,姹紫嫣红;隆冬到来,白雪皑皑,霜凌剔透,冷香袭人……这里是令人流连忘返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航天基地、科考基地、佛教圣地、三国名山。

大青山

  大青山是辽西屋脊,海拔1223.8米,南北延伸3.5公里,东西跨越两个乡镇(贺杖子乡、新开岭乡)10公里。巍巍大青山坐落在建昌县城南39.5公里处,属燕山余脉,松岭山脉。山势东、西、北三面陡峭险峻,南面坡缓低斜。贺墙线公路、朝青县公路直抵山脚,交通便捷。在巍巍的青山中,峻秀的白桦,挺拔的山榆,婆娑的杨柳,葱茏苍翠,浓郁成荫,使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翡翠的世界。在那林木的遮掩之下,芳草萋萋之中,沁脾清香的野百合、紫丁香、山菊花和各种小花开遍山岗,使这里的山0趣更浓,神韵更多,容颜更美。山脚下流淌着含锶弱碱型山泉,那是大凌河的源头之一,哺育着勤劳质朴的辽西人民。  大青山,一个美丽得让人心动的地方。她既有北国山区的苍劲风骨,又有江南水乡的钟灵毓秀;既有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奇峰秀水,又有浩瀚无边、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大青山的景,四时皆美,四季都是诗,都是画,都是人们旅游的理想去处。春天,这里的峰峦、崖壁、密林都披上了五颜六色的彩锦:烂漫的山花、深浅不同的绿叶与片片白云、缕缕雾纱缠绵交织在一起,演奏着美丽而又动人的乐章。夏天,这里绿树成荫,蝉噪林幽,有如长天飘挂着的一幅幅雅致的水墨画,又似绝代佳人,全无人工的雕凿与粉饰,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全靠天造地设,岁月孕育,鬼斧神工。秋天,这里的千山万壑被汹涌澎湃的红潮漫过,被漫天的红云覆盖。五角枫红得如火如荼,如旗如帜。大青山的红叶显示着一种热情,一种浩气,一种英姿,一种壮美。冬天,雪花飘洒山川,安祥静谧;云雾凝结枝头,晶莹剔透;银瀑不再飞扬,绿色海洋变成了冰雪世界,高耸的雪峰在蓝天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山峦与树木银装素裹,瀑布与凝溪冰清玉洁,这种大气魄的美,不过是大自然不经意的一抹,却足以让天下最炉火纯青的丹青妙手羞愧难当。望断视野仍望不断雪野的绵绵群山,倾尽热情仍唱不尽万千奇峰的雪中风采。  有诗为证:巍巍青山镇辽西,洞天福地有仙迹。三清论道敬老祖,道教圣地留传奇。树木葱郁生仙草,冬草夏冰千古谜,奇峰奇石顶奇树,春夏秋冬游人聚。  无极仙境——嵯峨谷  嵯峨谷在大青山北侧,因嵯峨山圣母洞而得名。相传这里是元始天王和太元圣母通经结气的约会之地,“入洞房”的由来就源于此。峡谷尽头的圣母洞内供奉着“元始天王”、“太元圣母”等神像。太元圣母是众仙始祖母,元始天王是众仙始祖父。在天地日月还没形成,有一位号称“元始天王”的盘古真人,运行游荡于混沌洪荒之中。宇宙经过四劫后,盘古真人对混沌世界十分厌倦,于是他取出斧子、宝剑、法杖等法器,劈开了混沌世界。用头顶着天,脚撑着地,他不停的长高,天地也就越离越远,当他长到36000丈,身驱幻化成玉京山,手幻化成五指山,开天辟地神斧幻化成大青山脉。天地又经过了两劫,从石头缝的积血中蹦出一个女子,后世称她为太元玉女。她一出生就会说话,天生丽质,是混沌的精气所化出的精灵,并自称为太元圣母。原始天王经过嵯峨山遇上太元圣母,他们一见钟情,当即云翻雨覆,想不到天地顿生异变,天地之气交合后,衍生了万物!二神回到玉京山大罗天境繁衍后代,生下王母娘娘和东王公(太阳神、扶桑大帝)。元始天王生日是十月十六,太元圣母生日是三月二十三,他们是道教中辈份最大的两位尊神。嵯峨山圣母洞清朝时期就供奉太元圣母,是大青山周边重要的道教场所,香火鼎盛,十分灵验。抗日战争时期圣母洞住过八路军伤员,仪态庄严、神圣端详、慈眉善目的神像已毁于战火。至今,谷内还有羽化的“老道坟”。元始天王、太元圣母,保佑老百姓丰衣足食,风调雨顺,消灾解难。方圆百里的人,求学的、升官的、祛病的、求子的都来披袍上香,祈求圣母保佑。西侧的山洞内供奉着元始天王、太元圣母的女儿——王母娘娘、女婿——玉皇大帝。东侧的山顶上端坐着元始天王、太元圣母的儿子——东王公(太阳神、扶桑大帝)。“山神”住在“金蟾脱壳”的巨石中。“二郎神”头顶钢盔,身披铠甲,左手掐腰,右臂挽三尖两刃刀,守护在圣母洞前,“哮天犬”傲立在山顶。峡谷长1.5公里,谷内山峰险峻、幽径通天、流水淙淙、草木繁茂、石姿奇特、象形神兽满山嬉戏,好一派无极仙境。  这位太元圣母,在这里保佑着这里的老百姓丰衣足食,风调雨顺。这里方圆百里的人,求学的、升官的、有病的、求子的都来祈求无不灵验。人类始母,是慈祥的母亲,不仅造化人类,而且要拯救人类。  登山祈福 五福俱全  登青山极顶——万福顶祈福,是明清时期的道人和当地民众流传下来的风俗活动,人们都希望登万福顶求得五福俱全,幸福吉祥。从大南岭到万福顶是明清时期的祈福古道。从大南岭走过一段起伏(祈福)的山路,开始登顶祈福,远看群山层峦叠嶂,近看山顶像一只硕大的蝙蝠飞翔在大青山脚下,平坦的蝙蝠头部是青山第一福地——平安顶,“平安是福”人们来此祈求平平安安,一帆风顺。对面山岗起伏跌宕,有一条飞驰蜿蜒的降龙,龙尾盘在山岗,称为“龙盘山”,山顶还有只玉兔,是当地人称“蛇盘兔”的风水宝地。山岗对面如同方孔形钱币的峭壁——金币岩,这是大青山的第二福地——“富贵是福”。祈求财源广进,富贵吉祥。山岗南侧向外延伸着一对连体神龟,站在每只神龟的头上可以体验“独占鳌头”的感觉,这里也可称为“双鳌驮龙”。沿龙盘山前行,金币岩镶嵌在“寿桃山”上,彷佛天然雕刻的盆景,这是大青山的第三福地——金币寿桃山,“长寿是福”。人们来此祈求福寿绵长,龟龄鹤寿。再走过一段“之”字路,亦称“鹤飞路”,像一只仙鹤立在“品”字型山崖旁,象征曲折上升的官运之路。路的尽头是龙角峰,这里有两条路线供游人选择,一条直行“跃龙门”,一条沿龙角峰南行到蜗牛山八大洞天求神许愿。两条路在公鸡山汇合后登顶。南行翻过“飞龙岭”看见连绵起伏的龙脊上有神姿各异的仙人各显神通,这一景称为“八仙乘龙”。 爬过一段碎石垒叠的金石滩,向北可观赏到“盘古神剑”、“药王采药”和“蜗牛祈福”等景观。蜗牛山尾部峭壁下的八个山洞,称为“八大洞天”,是明清时期三清道场,据传清朝这里的主持周老道,年近百岁,还健步如飞,每天有一只老鹰在山顶陪他练功。周老道曾多次在青山极顶设坛祈福,信众无数,络绎不绝,至今留有做法用的香炉和玄坛青砖。老道羽化成仙后,神鹰化作仙鹤也随之而去。蜗牛山前有个方形“藏宝洞”,据说里边藏着历代道士遗留的宝物等待着有缘人。八大洞里自明清时期就供奉着三清、药王、黑狐仙等,非常灵验,是保佑周边百姓风调雨顺,乡泰民安的圣地。另一条上行路钻过“龙门洞”,看过万福泉,两条线路在公鸡山处汇合,这一景称“公鸡啼鸣”,大青山的第四福地——“功名是福”,骑到公鸡背上,顿有凌空御虚之感。祈求功成名就,事业有成。直行走过一段“幸福路”,一鼓作气直奔青山极顶万福顶,沟通天地,这里是大青山第五福地——“善始善终”,求得五福俱全。祈福许愿,拜元始天王,东观渤海看福山连海奔流涌来,福浪滔滔,福海无边,你可以尽情感受青山之福气。大青山真乃辽西福山!关东福山!中华福山!在大青山顶观日出,有其独特的魅力。当朝阳从渤海之滨喷薄而出,漫天殷红,群峰绚丽,构成了一幅极为壮丽的画卷。青山云雾,更是瞬息万变,青峰秀岭出没于云海之上,仿佛进入仙境一般。登顶揽胜后,沿大青山东麓顺势而下,走在悠长陡峭的“山路十八弯”,看过“盘古神杖”、听讲“二郎担山”的故事:传说有一天,二郎神带着啸天犬下界巡游,经过大青山,看见两座山很有灵气,想搬回天宫给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做假山观赏。用三尖两刃刀刚把山挑起来,天庭传来旨意,让他去看守大青山的嵯峨谷。二郎神临走前,交代哮天犬把山看好,等他回来好背回去孝敬玉帝和王母。二郎神一走就是数千年啊,一直想着那两座灵山,在嵯峨谷始终回望着这两座灵山,至今还念念不忘。时间凝固了,定在了那一刻。哮天犬左等右等也等不到二郎神回来,太累了,就趴在山顶上等,一边等一边喊:“忘了吗?忘了?”一喊也是数千年,现在还在山顶上趴着等二郎神回来呢,狗叫“汪汪”就是打这来的。从此之后,二郎神就和哮天犬就在大青山东西两侧,隔山相望。  走过碎石坡,经过白桦林,就可看到奇特的自然地质景观“冬草夏冰”,这里夏日五尺冰凌,滴水成冰。冬日绿草葱葱,红叶依依,是堪称神奇的气候地质构成。  登大青山,走的是“祈福古道”,你尝到的是山珍野味,听到的是道教福音,看到的是地质奇观,所以你登大青山即饱口福,又饱耳福、眼福,就连登青山顶,挨累流汗也是福……甚至吃亏都是福,游罢青山你真正达到了万福俱全,所以你是有福之人、享福之人。  灶王宫 牙神峰 常乐泉  灵蛇谷  沿着贺墙线向南行走,来到当地人称灵蛇谷的地方。峡谷南门的石蛇和北门的神龟是矗立在“小武当山”顶玄武大帝属下的龟蛇二将。绕过“牙神峰”,谷内还有个壶形的小山谷——“灶王宫”,壶底两米高的灶王台上,有一个直径50公分、深40公分的长乐泉。旱不干,涝不溢。灶王宫外有祭奠灶王爷的石馒头、石饼。“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爷骑鱼升天”给人祈福的石像耸立在两山之间。宝塔山下的山洞供奉着灶王爷。当地人每年腊月二十三都来这里祭灶,保佑消灾避难,健康平安。继续向上爬,陡峭突兀的悬崖上有个山洞称为“天宫”,里面供奉着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也是灶王爷每年来汇报的地方,山脚下耸立着“玄武大帝训化龟蛇二将”的石像,谷底有“哪吒点兵”镇守着北天门。  玄武大帝 是道教尊奉的大神之一,是北方之神、战神和水神,是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象征,是长寿和不死的象征。传说,玄武大帝来到小武当山-,把鞋子和袜子脱到一边,日夜-,不吃不喝。苦了肚子和肠子,他俩相互埋怨,争吵不休,玄武一怒之下,把肠子和肚子抓出来,扔到草丛里。肚子和肠子日夜听玄武念经诵道,经咒入髓,道法附身,变得能说会道,善飞善跑,上天入海,神通广大,变化无穷。一天,肠子拱进玄武的袜筒里,在地上打了三个滚,变成一条满身披鳞甲的大蛇。肚子拿过玄武的鞋子朝背上一盖,也打了三个滚变成一支大乌龟。从此,玄武就没鞋子袜子穿了,打起赤脚来。龟蛇溜下山,先吃百姓的猪羊牛马,最后连人也吃起来。这时,玄武已-成神,见龟蛇这般胡闹,就驾祥云,挥起宝剑照龟背“当当当”斩了数下,从此以后,乌龟背上就有了花纹。蛇缠住玄武大帝,玄武又一挥宝剑,五根撑天柱应声而倒,天塌下来把龟压扁了。撑天柱变成绳子捆住了蛇的脖子,越捆越紧。从此以后,蛇的脖子就变得细细的了。龟蛇回头一看,背上压的是玄武大帝踏的一只脚,玄武的大手卡着蛇脖子。龟蛇苦苦哀求玄武大帝饶命。玄武看龟蛇是自己肚肠变的,又武艺高强,也归顺了,就收它们作为自己的坐骑,并封为“龟蛇二将”。从此,玄武大帝就履龟蛇,邀游九天巡视,惩恶扬善,保佑百姓消灾避难,逢凶化吉。  太极仙境——小三清山  从灵蛇谷出来,进入贺杖子乡大庙沟村,站在太极石上向东仰望,你就会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顶上丹霞地貌自然天成的三尊神像,仙风道骨,双手合什,仿佛在争论着什么,三位神仙是元始天尊、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山顶上坐着三位神仙的师傅是鸿钧老祖,徒子徒孙在其肩上、左右嬉戏玩耍。这里被称为小三清山,太极胜境。人们每逢有个大事小情,都来这里求拜,而且无不灵验。站在山顶的天窗,观看整个大青山脉,就像元始天王手持神斧开天辟地的画面。连片出现的石柱群,远望如树林,让你置身于石林一般。心形巨石中间有两只鸳鸯,真是爱在心中,道在心间。燧人氏钻木取火的火种更是遗留在这个神奇的山谷。山脚下的元始怪兽时刻等待着鸿钧老祖的召唤。  小三清山  太极石  大青山的景,四时皆美,四季皆画。春季,烂漫的山花、深浅不同的绿叶与片片白云、缕缕雾纱缠绵交织在一起,演奏着美丽而又动人的乐章。夏季,这里绿树成荫,蝉噪林幽,有如长天飘挂着的一幅幅雅致的水墨画,又似绝代佳人,全无人工的雕凿与粉饰。秋季,这里的千山万壑被汹涌澎湃的红潮漫过。五角枫、柞树叶红得如火如荼,如旗如帜。冬季,雪花飘洒山川,安祥静谧;云雾凝结枝头,晶莹剔透;银瀑不再飞扬,绿色海洋变成了冰雪世界,高耸的雪峰在蓝天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大青山的景致显示着一种热情,一种浩气,一种英姿,一种壮美。大青山,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避暑仙境为依托,道教圣境贯穿始终,文物古迹点缀其间,构成了风景独特的中华福山。

柏山风景区

   东北一绝——柏山,地处建昌东北部的谷杖子乡境内,柏山峰峦叠嶂,松柏常青,万木丛中柏树占88万株,是东北柏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景区内山嘴子洞穴,属于距今6000年的红山文化类型,早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有人类繁衍生息。著名的龙泉寺、清泉寺坐落在此山之中,源远流长的六股河发源地就是龙泉寺上方永不干涸的两股清泉,依山而建的龙泉湖像一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苍龙岭的尽头,一湖两寺与自然的山、水、林、洞融为一体,形成众多的景点,相映成趣,仪态万千,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龙泉湖是集龙泉水而建的蓄水水库,两岸林木苍翠,松柏长青。湖面可发展水上娱乐活动,两岸林木苍翠,松柏长青,可兴建旅游度假村,做为柏山景区的总服务区,形成“一湖两寺”的旅游格局。西岸的山峰由东南向西北像是一条蜿蜒盘旋的苍龙,苍龙的脊背上有一只秦商时代金樽。   龙泉寺,始建于乾隆八年,毁于文革期间。一进入龙泉寺所在的峡谷,从谷口就能看见一尊巨大的山岩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双手合什诵念“阿弥陀佛”。   清泉寺始建于清朝乾隆24年,历史悠久,古朴优雅,靠山依石,错落有致,雕廊画柱,珠门红窗,晨钟暮鼓,木磐、梵语之音不绝于耳,香烟缭绕,使人油然而生脱尘超俗之意。寺有三间天王殿、五间三圣殿、九间僧舍,400平方米藏经楼,两个钟鼓楼,汉白玉的密石石狮两对,3.3米高的汉白玉千佛塔一座,六吨重露天观音像一座,大小木、泥制佛像40余尊,寺东侧400余年20米高笔直的古松与西侧高3米,长15米的榆龙树匍匐而长,蜿蜒盘绕,象一条活生生的巨龙相对称。走在这里你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你的烦恼得到了释怀,尘世间的纠葛抛却九霄云外。   沿着寺庙后山路向西走,有一个石头砌筑的平台,长约5米,高约2米。传说是唐朝薛礼征东时点兵布阵的地方,故今人称此台为点将台。平台地处险要,东、西、北都是高达数丈的陡壁,而且西南的山势犬牙交错,易守难攻,登上此台,使人遥感到当年“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征战生涯,泛起人们“昔日将帅何处是,今日空留点将台”的怀古之幽思。   春游五指莲花山会欣赏到奇妙无比的胜境。五指莲花山因其有五座整齐的小山峰,像人伸开的五指而得名。每逢夏天到来,五指莲花山郁郁葱葱,中间有一小山名曰莲花心山,每逢此时,映山红开遍全山与四周蓊郁的小山相衬托,形成一幅难得的绿叶捧红花的画卷,游人大饱眼福。   在柏山的西面,沿幽谷而上,约800米的山洼中间有座小山兀自突起,上有三峰非常奇特,横看成峰侧看也成峰,但又别具一格,四周的群山也是拔地而起,怪石嶙峋,大有南国之风貌。若是云雾缭绕,晚霞彩虹,迷蒙山岳,置身其中,如入蓬莱之仙境,心旷神怡。   柏山的群峰美不胜收,不仅山美,泉水更是宜人。在群峰环绕之0有两泉,游人进山中便可看到一口古井,井深不足一米,然而久旱不枯。著名的清泉寺名来源可追溯此泉;第二泉在寺院东150米处的杏树林里,此泉亦是长年向陡峭悬崖中间泻出,这里常年积冰,当地人称作冰沟,即使到了端午节,冰雪依然不化。此泉水极其清澈,在三伏天也是清凉万分,观光者多来此地小憩,饮上一口甘泉,惬意至极。真正是:龙泉湖畔金樽满,盘龙金龟锁龙源。柏山深处藏双寺,笑谈渴饮双龙泉。  谷杖子乡  谷杖子系清乾隆元年谷姓来此定居,盛产谷子,加工小米誉为“黄金米”,清朝宫中贡品而得名。 ●地理位置 谷杖子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20°,北纬41°。乡政府所在地为谷杖子乡本街。位于建昌县东北部,东与娘娘庙乡相连,南与玲珑塔乡接壤,西与喀左县尤杖子乡毗邻,北靠朝阳县瓦房子镇。全乡总面积100平方千米。 ●政区沿革 1949年10月1日,谷杖子、毛杖子、娘娘…… 详细++

梨花源

  梨花源在传统的梨果之乡——养马甸子乡,紧邻大青山景区、画廊谷景区,以万亩梨园为核心,大棚瓜果采摘为辅助,普度寺佛教景观、枣木沟自然风光为支点的生态旅游区。“踏春之旅游花海,如诗如画如梦境。金秋之行品梨果,清心润肺爽精神。”优质果品远近驰名,享有“梨乡”之美誉,有300多年的历史,被省领导赞称为“天下第一梨”。养马甸子乡在原有基础上,近几年相继建成万亩果园5处,千亩梨园2处,覆盖7个行政村,受益农户3000多,占全乡总户数的70%多,果树从2000年的70万株发展到目前150万株,年果品产量达到5万吨,这里的梨五十年代就出口新加坡、南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这里,无边无垠的玉树琼林,红花如霞,白花似雪,芳香弥漫,蝶舞蜂飞,游人迷醉。春天,千树万树梨花开,花的世界,花的海洋;秋天,硕果累累满枝头,梨的山峦,梨的帝国。梨树,不仅成为农民的摇钱树,还成为游人赏花、看叶、品果的佳境。五月的梨乡,接陌连阡的梨花,如皑皑白雪,似渺渺轻烟,漫步于梨花丛中,徘徊于古梨树下,使人飘飘欲仙。枣木沟300年以上的老梨树有近千棵,500年以上的有30多棵。特殊的土壤哺育出特殊的水果,花梨、安梨、白梨,这里的梨色香味俱佳。这里的安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降血压、治哮喘等功效,所以被叫做“仙梨”。大东沟屯树龄超过100年的近千棵,最长的树龄500多年,因此被称为“万寿梨园”。天上有蟠桃盛会,建昌有仙梨大宴。

窟窿山风景区

  窟窿山位于建昌县王宝营子乡兴隆庄东南。村庄东面山顶上有一个月牙形巨大孔洞,每当晴天,太阳在窟窿山的东面徐徐升起,强烈的阳光穿过窟窿,景象极为壮观。登上窟窿山,远望连绵群山,云雾缭绕,朦朦胧胧,一片霞光,绚丽迷人。山下两帘瀑布倾泻而下,形成两谭清泓,所以这里称为二泉映月窟窿山。每到春暖花开,漫山的杏花洁白如雪,宛如披了一层雪挂一般,满谷飘香。  在二龙潭外山脚下,向东面山上沿着羊肠小路,可亲眼看到窟窿山的奇景。你会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地壳变迁所形成的火山岩,由下至上,浑然一体,在接近山顶的部位却横空出现一个诺大的山洞。穿过山洞向北望去,有一座山山顶像是古代山大王戴的头盔。因此而得名“大王山”。大王山有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山脚下的村民每当听见大王山上“呜呜”作响时,不出三天准下雨,特别灵验。  从窟窿山东口向东南沿着山间小路走去,有一口古井,里面的水特别清澈。向南眺望南山顶上有一缺口,被称为“南天门”,北山顶上有一缺口,被称为“北天门”。东面山顶悬崖峭壁,怪石林立,最引人注目的是“石人山”,山下有个山洞,洞内有泉水。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第一缕阳光就照射在洞口,因此,被称为“朝阳洞”。

辽西湖景区

  葫芦岛的母亲湖——辽西湖(宫山嘴水库,辽西的湖,辽宁的西湖)像一颗璀璨的“龙珠”镶嵌在建昌县城西南。这里不是江南像似江南,不是水乡胜似水乡。不是洞庭形似洞庭,不是天池像似天池。辽西湖西岸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凤凰岛景色怡人。一缕缕棕色竖直的山崖,像是琵琶弦排列在那里。琵琶山突出的巨石,像是天神引领无数天兵守护这里。琵琶山与蛤蜊山似一对情侣含情脉脉,遥遥相望。站在蛤蜊山上可鸟瞰水库全景,远山近水,满山林木,葱茏碧翠。水中泛舟若片片小叶,两山悬崖处孤石林立,丹顶鹤栖居于峭壁山洞。

建昌大黑山

  大黑山  大黑山位于建昌城东10公里,总面积93平方公里,主峰高1140.2米,它以绚丽多姿的风光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和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人们赞美它的雄伟、秀丽、富饶,被誉为镶嵌在辽西大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更是继辽阳千山之后的又一省级天然森林资源保护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关东奇峡画廊谷

  “画廊谷”是一片神秘的净土,千百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这里的水“清”,清得让你数清水底的沙石;这里的山“奇”,每一座山都是一幅经典别致的山水画,每一块石头都像是经过精雕细刻的石雕;这里的山“绿”,走在峡谷里真正领略荫翳蔽日的惬意;这里的山“高”,走到山顶你才会尝试到唯我独尊的胜境。走在画廊谷,你会欣赏到一幅幅经典别致的山水画;走在画廊谷,你会观赏到一组组气势宏伟的雕塑群;走在画廊谷,你会感觉到都市的七彩霓虹胜不过自然的国色天香,人工的精雕细凿敌不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画廊谷”有黄山之秀美、泰山之巍峨、华山之险峻,真可谓“山集五岳之精华,水有九寨之神韵”。这正是“七段迷谷,桩桩美景逗客留,千尺幽峡,步步险象着人惊”。画廊谷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说画廊谷奇,象形石组成的石蛋地貌,像人像兽像神话,如仙如佛如基督。如刀削、如斧凿、如雕刻,谷内古树参天,百年老梨树比比皆是,千年古柞树神姿各异,神奇的景观堪称关东一绝。说画廊谷险,险峰林立,怪岩峭壁,刀光闪闪,戟刺南天。说画廊谷秀,四季风景如画,一步一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如痴如醉。说画廊谷幽,绿浪滚滚,流水潺潺,峡谷神秘悠长,气势磅礴。说画廊谷幻,无论是北天佛国还是须弥胜境,都给人以如诗如画如梦境的感觉。  画廊谷景色如诗似画,青山绿水辉映成趣。春天,嫩芽初上,杏花如霞,梨花似雪,沁人心脾,满谷飘香;夏天,满山碧透,翠带环腰,石流飞瀑,松涛阵阵,百鸟啾啾;秋天,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红的杏叶、枫叶,黄的梨叶,满山铺锦;冬天,瑞雪迎光,寒松挺立,冷香袭人,登高望远,好一派雪域高原的壮观景象。画廊谷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出的铁骨峥嵘之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现的妩媚之美,亦或是阳春三月里满山遍野盛开的鲜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纷飞的严冬处处银装素裹下的圣洁之美。走进画廊谷放飞自己的心情,与山对话,与水晤谈,与石交心,与鸟对歌,与山风同舞蹈,与白云共高远,享受这块神奇的净土,远离尘世的喧嚣,难得这恬静清幽的情致。有诗为证,“五指山贯画廊谷,龙龟湖伴云山洞。玉皇庙镇李武举,唐王谷留龙凤池。须弥山下云海涌,圣水河映夕阳红。天然佛度众生去,基督山现耶稣活。五行山下悟空恨,老君谷里道生源”。

牤牛营子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牤牛营子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