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韩浩 (1905~1935)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韩浩(1905—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 原名金翰杰,出生在朝鲜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受日本侵略者和地主老财的欺压。由于不堪忍受奴役和压迫,随全家移居到我国吉林省桦甸县横道河子乡。后积极投入到当地的革命活动中,并接触了许多共产党人,接受了许多马列主义思想教育。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并在磐石中心县委的领导下,韩浩开始在桦甸、磐石等县广大农村大张旗鼓地开展反日宣传,组织农民反日--,领导群众进行反日斗争。在韩浩的发动下,许多农村先后建立了反日分会、反日妇女会、儿童团、少年先锋队等群众组织。1932年春,他冲破家庭的阻拦,经中共桦甸县委桦北区委的推荐,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第四纵队,即磐石抗日游击队。 1933年9月18日,中共磐石县委奉中共南满省委的指示,将在磐石县活动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该师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为基础组成,下辖第一、第三两个团及一个政治保安连。杨靖宇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韩浩任独立师第三团团长,全师共三百五十多人。独立师的建立,标志着磐石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走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当时东北的抗日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34年9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发展迅速,总兵力已经达六百六十余人。11月5日,经中共南满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正式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7日,又将独立师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下辖两个师,韩浩任第1师副师长。杨靖宇命令韩浩率领一师一部和师教导团,横跨通化、柳河间的铁路,转战到兴京县和桓仁县一带打击敌人,发展和壮大抗日革命根据地。 1935年2月4日,韩浩率领第一师的七十余名战士在洼子沟与日本守备队遭遇,敌人仗着武器精良,高喊着“抓活的”,疯狂地向我军扑来。当敌人前进到有效射程的距离时,韩浩命令部队猛烈开火,顿时将敌人打得丢盔卸甲,四处乱窜,大败而逃。随后,韩浩又率领部队在桓仁县横道河子五道沟小岭附近设伏,截击敌人运输粮食的大车17辆,将所得的大部分粮食分给了当地的贫困百姓。当地的群众激动地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人从中国滚出去”的口号,欢迎抗日部队的胜利到来。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说:“日军抢粮食,你们抗日军队分粮食,我们要和抗日军一起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韩浩不仅是英勇善战的指挥员,而且也是一名善于管理军队、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很高的宣传员。他在战时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杨靖宇制定的“四不打”作战原则,在战斗空隙认真执行人民革命军制定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认真执行俘虏政策,这在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对打击敌人起了很大的作用。不久,一师随军部攻占兴京县城东的东昌台时,将警察署署长击伤,俘虏伪警察五人,缴获长短枪三十余支。师长李红光将俘虏交给韩浩处理。 韩浩给俘虏讲了抗日救国的道理,他以民族大局为重,要求俘虏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要再做对不起祖宗和中国人民的事。他对俘虏说:“当汉奸走狗,出卖民族利益是非常可耻的。”这些俘虏中除了一名死心塌地为敌人卖命不投降,企图逃跑被枪毙外,其余几个人经过教育,表示愿意悔改。韩浩发给他们路费,将他们释放。这几个人后来为人民革命军送了不少情报。 1935年3月,韩浩在兴京县四平街召开群众大会,宣传人民革命军抗日救国的主张,号召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联合一致抗日,坚决把日本侵略者从中国赶出去!在他的倡议下,青年义勇军和群众抗日组织得到了很大发展。其中抗日救国会、反日会和农民自卫队的成员最多,被敌人视为“最危险的团体”。 1935年5月12日,师长李红光牺牲后,韩浩接任第一师师长工作,这时一师已发展到三百五十多人。韩浩率领第一师活跃在桓仁、兴京、通化一带,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不断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 1935年8月28日清晨,韩浩获知日军守备队一部要到桓仁去,他立即联合附近抗日武装,率领三百余人的部队,来到吉林省通化县泉源乡刘家街附近,召开群众大会,宣传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的救国主张,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军得知消息后,迅速向开会的地点扑来,快到中午时分,日军守备队三十多人和伪军七十多人包围了该村。韩浩当机立断,指挥部队占领有利地形,与日伪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打死打伤敌人三十多人。正当韩浩准备全歼这股敌人时,敌人的大批援兵闻讯赶到,向韩浩他们包抄过来。为减少不必要的牺牲,韩浩便带领战士们猛冲猛打,冲出包围圈,在退往通化的途中,韩浩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仅30岁。杨靖宇闻讯,异常悲愤,在河里根据地为韩浩主持了追悼会。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抗日英雄,当地群众把他掩埋在钢山岭的青松翠柏之中,让他的名字与松柏一样万古长青。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以上内容由"ppp"分享。] |
韩宪宗 (?~1897)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韩宪宗(?~1897)清末吉林桦甸一带地方头领。又名韩现宗、韩效忠,绰号“韩边外”。奉天复州(今辽宁复县)人,原籍山东登州府。咸丰初年,因赌负债逃入吉林夹皮沟一带,聚众盗挖金矿。不久,声势渐大,流民趋之。成丰四年(1854),被众淘金工人推举为自卫团团长。同治五年(1866),应吉林将军富明阿之招,助剿“马贼”,因功奉旨奖六品军功,并恩准在桦树林子、木齐河一带开荒数百垧,得到官府认可。很快在柳条边外的长白山下的深山密林中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时人称“韩边外”。后经吴大澂的安抚,授韩宪宗为南山练总,予五品顶戴,统管长400公里,宽250公里的广大地区,自称是“威震江东”。甲午战争爆发后,积极募军抗日。光绪二十三年(1897)病故,其长孙韩登举继承祖业,成为“韩边外”头领。 [以上内容由"wind7628_cn"分享。] |
欧阳名利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欧阳名利,1962年7月生于吉林省桦甸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文藝創作室創作員。 牋 1997年《路在這裏開始》入展建軍70周年全軍美展。牋 1998年(一個女兵》入展抗洪精神贊全軍美展。牋 1999年《春韵》入展全國中青年書畫名家百家精品展。牋 1999年《初雪》獲建國50周年全軍美展優秀作品獎。牋 1999年《初雪》入展全國第九届美展。牋 1999年《軍旅四季》入展全國山水晝大展。牋 1999年《0融融》入展“鑫光杯”迎澳門回歸中國晝精品展。牋 2000年《瑞雪》入展解放軍藝術學院建院山,周年美術作品展。牋 2000年《北國之春》入展2000-中國(沈陽)書畫藝術節大展.牋 2001年《乍暖還寒》入展紀念九.一八軍地書畫聯展。牋 2001年《白荷)入展中日韓第14回名家書畫交流展。牋 2001年《銀裝》入展全國第五屆體育美展。牋 2001年《暮秋人正歸》入展全國第四屆山水晝大展并列入“新世紀中國山水晝200家”。牋 2002年8月《晨歸》入展建軍75周年美展。 [以上内容由"伟仔"分享。] |
陈东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陈东男,1967年8月出生,吉林桦甸人,汉族。1997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吉林市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高级工程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委,吉林市第七届委员会主委。吉林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1985年至1989年就读于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工民建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至1991年在吉林市龙潭区建筑公司工作。1992年至1998年在吉林市龙潭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1998年至2002年历任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副区长。其间,1998年至2001年在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学习。2001年至今任九三学社吉林市委员会主委。其间,2002年10月至12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2003年至2008年任吉林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2004年至今任吉林市政协副主席。 曾任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第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委,吉林市第五、六届委员会主委。吉林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吉林市第九届政协常委、第十届政协副主席;吉林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以上内容由"沉默"分享。] |
吕清森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吕清森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桦甸供电分公司送电站工人,1960年6月出生,1996年11月入党,中专文化。 吕清森自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坚持巡护吉林地区海拔最高、环境最差、巡视难度最大的66千伏红白线(红石到白山)。他每月徒步巡线超过200公里,累计行程超过8万公里。在一条47公里的输电线路上,他一干就是33年。吕清森在33年的巡线工作中,记下了几十本巡线记录,上面详细地记载了线路的塔号、村屯地界、风向、覆冰现象、塔上的绝缘子情况等。他勤于钻研,善于观察,总结形成并运用的“之”字形行走巡线法、风力风向观测法、采光巡线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发现供电缺陷5000多件,确保输电线路连续安全运行无事故,累计为企业减少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由于他工作细致,善于发现,预见缺陷准确,被誉为“巡线神鹰”。 吕清森同志1998年被评为东北电力局先进个人,200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被评为十大感动吉林人物、中央企业先进职工标兵、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2011年被评为国家电-等劳动模范。 [以上内容由"打抱不平"分享。] |
刘小光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小光,吉林省桦甸市人,原名叫刘建光,中国著名二人转演员。赵本山的第24个徒弟。2006年在《今日升堂》 中扮演衙役马壮一角,2007年在《乡村爱情》系列中饰演赵四。 2009年参加辽宁卫视的《明星转起来》节目,2010年辽宁春晚参演小品《就差钱》,2013年参演电视剧《第22条婚规》 。 [以上内容由"襄阳晨曦"分享。] |
蔡小楼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蔡小楼(蔡玉宝),著名二人转演员,喜剧大师赵本山先生的第8位弟子,在电视剧《马大帅》中扮演“钱老板”, 在电视剧《关东大先生》中扮演“柳一元”。 [以上内容由"zchm"分享。] |
桦树红色旅游区 | 桦树红色旅游区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桦树红色旅游区位于桦甸市东北部40公里处,桦树林子乡和常山镇境内。距吉林市52公里,是松花湖国家AAAA级风景区的重要区段。人文景观历史悠久,3000年高句丽古城遗址扑朔迷离。清朝光绪年间,关东历史名人韩边外修建的百年古刹善林寺遗址耐人寻味,牡丹峰战迹地留芳千古。交通通畅,四通八达。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景区内抗联遗迹众多,是著名的蚂蚁岭战迹地、牡丹峰战迹地所在。 桦树林子乡 桦树林子乡位于桦甸市东北部,吉林市东南部,松花湖上游,距桦甸4O公里,距吉林111公里。东经126度55分127度14分,北纬43度8分-43度24分。东以松花湖与蛟河市漂河镇接界,南与二道甸子镇毗邻,西与金沙车接壤,北与常山镇、旺起为邻。全乡纵跨松花湖两岸,南北长27公里,东西宽21公里,总面积375平方公里。山水相依,共辖10个行政村,55个自然屯,33……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吉林红石国家森林公园 | 吉林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吉林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长白山麓、松花江畔的桦甸市、靖宇县境内,省红石林业局辖区。占地面积28574.6公顷,水域面积2269公顷,森林覆盖率93.2%,是目前吉林省境内占地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广,野生动植物最全,水土蕴含量最为丰沛的多功能型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原始生态、森林文化、萨满历史、红色战迹地、古老风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心醉痴迷;以其神秘、神奇、神圣、神韵而令人心驰神往。园区季相分明,春可观山花、夏可游两湖、秋可赏红叶、冬可嬉冰雪览雾凇,能使你在嗅觉、感觉、知觉、视觉、触觉上,感受林莽的浩瀚、湖泊的纯净、山花的芳香、白桦的圣洁、红叶的瑰丽、绿色食品的美味、林区人的粗犷和质朴,真正体会到“回归大自然、感受原生态”的魅力。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野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野生动物230余种,松花江野生鱼、虾60余种,珍贵树种60余种,山野菜80余种,真菌类60余种,中草药1200余种。 公园内现有古代遗存7处,古墓葬3处,古窖藏4处,古山城遗址1处,深山古刹遗址8座。历史上有山神爷老把头、开山始祖马文良、放排鼻祖谢老鸹、东北淘金王韩边外、抗日抗俄统领韩登举等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公园内的整个辖区在清朝统称为“吉林南山”,被视为“满族的发祥地”,封禁达200余年。至今,林区内的很多风俗,山名、地名、河流名,仍延续当年满族的口语。而在园区生活的伐木人、淘金人、放排人、狩猎人、打渔人、挖参人等,形成了不同行业的风情习俗,有放山习俗、开山习俗、祭江习俗、淘金习俗、木把节等组成的多元森林文化(或冻土文化)。“放山习俗”、“大金牛的传说”、“祭江放排习俗”等森林文化,现已成为吉林市第一批非物资文化遗产。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曾是东北抗联的主要战场,也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生活战斗的地方。现有抗联密营26处,战迹地21处,会议遗址3处。著名的“红石砬子会议”、“西南岔会议”、“头道溜河会议”等,都是在公园内召开的。杨靖宇、魏拯民、金日成、曹国安等抗日名将都曾生活战斗在这里,其密营当年均建在园内,是东北抗联一路军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密营遗址,现为“吉林省中共党史教研基地”、“吉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吉林市爱国主义教吉林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长白山麓、松花江畔的桦甸市、靖宇县境内,省红石林业局辖区。占地面积28574.6公顷,水域面积2269公顷,森林覆盖率93.2%,是目前吉林省境内占地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广,野生动植物最全,水土蕴含量最为丰沛的多功能型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原始生态、森林文化、萨满历史、红色战迹地、古老风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心醉痴迷;以其神秘、神奇、神圣、神韵而令人心驰神往。园区季相分明,春可观山花、夏可游两湖、秋可赏红叶、冬可嬉冰雪览雾凇,能使你在嗅觉、感觉、知觉、视觉、触觉上,感受林莽的浩瀚、湖泊的纯净、山花的芳香、白桦的圣洁、红叶的瑰丽、绿色食品的美味、林区人的粗犷和质朴,真正体会到“回归大自然、感受原生态”的魅力。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野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野生动物230余种,松花江野生鱼、虾60余种,珍贵树种60余种,山野菜80余种,真菌类60余种,中草药1200余种。 公园内现有古代遗存7处,古墓葬3处,古窖藏4处,古山城遗址1处,深山古刹遗址8座。历史上有山神爷老把头、开山始祖马文良、放排鼻祖谢老鸹、东北淘金王韩边外、抗日抗俄统领韩登举等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公园内的整个辖区在清朝统称为“吉林南山”,被视为“满族的发祥地”,封禁达200余年。至今,林区内的很多风俗,山名、地名、河流名,仍延续当年满族的口语。而在园区生活的伐木人、淘金人、放排人、狩猎人、打渔人、挖参人等,形成了不同行业的风情习俗,有放山习俗、开山习俗、祭江习俗、淘金习俗、木把节等组成的多元森林文化(或冻土文化)。“放山习俗”、“大金牛的传说”、“祭江放排习俗”等森林文化,现已成为吉林市第一批非物资文化遗产。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曾是东北抗联的主要战场,也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生活战斗的地方。现有抗联密营26处,战迹地21处,会议遗址3处。著名的“红石砬子会议”、“西南岔会议”、“头道溜河会议”等,都是在公园内召开的。杨靖宇、魏拯民、金日成、曹国安等抗日名将都曾生活战斗在这里,其密营当年均建在园内,是东北抗联一路军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密营遗址,现为“吉林省中共党史教研基地”、“吉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吉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风光旖旎,风景秀丽,现有自然景观群136处,有亚洲第一大地下发电站——白山电站,被誉为“长白山下第一湖”;有东北第一狭湖——红石湖;有北疆的鱼米之乡——高兴湖;有舰艇峰奇观,有金龟岛美景,有玉树琼花的红石雾淞,有鬼斧神工的松江盆景。成为《旅游纵览》国际摄影俱乐部和吉林省女子摄影家协会摄影基地。育基地”。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风光旖旎,风景秀丽,现有自然景观群136处,有亚洲第一大地下发电站——白山电站,被誉为“长白山下第一湖”;有东北第一狭湖——红石湖;有北疆的鱼米之乡——高兴湖;有舰艇峰奇观,有金龟岛美景,有玉树琼花的红石雾淞,有鬼斧神工的松江盆景。成为《旅游纵览》国际摄影俱乐部和吉林省女子摄影家协会摄影基地。 |
南楼山景区 | 南楼山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南楼山是吉林市第一高山,位于吉林市,以东,总面积为4112公顷,是一座经过开发的森林景区。南楼山内主要是以奇石、沟溪、泉水等风景著称。是一座经过开发的森林景区。景区内以险峰、奇石、沟溪、泉水、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主体景观。景区内景点相对集中,景色秀丽,而且有很好的地缘优势:它北邻闻名遐迩的北大湖滑雪场,翻过山岗即可到达;西靠吉桦公路,交通便利,最高峰南楼山,海拔1405米,为吉林地区第一高峰。 景区内以险峰、奇石、沟溪、泉水、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主体景观。景区内景点相对集中,景色秀丽,而且有很好的地缘优势:它北邻闻名遐迩的北大湖滑雪场,翻过山岗即可到达;西靠吉桦公路,交通便利,最高峰南楼山,海拔1405米,为吉林地区第一高峰,属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山脉,以奇石、怪树、云海、瀑布(冬季冰瀑)而闻名。这儿的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有植被147科1073种,有兽类6目13科35种,鸟类17目45科202种,鱼类15科48种,两栖类1目3科8种,爬行类2目4科11种,昆虫386种等。 主要景点 1.群龟戏水:位于南楼山上游支流之一,流水蜿蜒,有大堆的怪石群,大大小小、散乱地分布在小溪两侧、水中,有如水岸边龟群似动非动。 2.人面石:位于南楼山上游,山体岩石经过岁月风雨的侵蚀,变成了一个宽额头梁、尖下巴的人脸侧像。轮廓分明,表情刚毅,惟妙惟肖。 3.凤尾瀑:为南楼山景区的精华景点,单体落差达17米,整个瀑布区域落差可达56米,瀑布宽24米,呈多级叠瀑。水声隆隆,不到十米的距离就已听不到人的喊话声,水声近100分贝。水流沿60度的石壁而下,丝丝缕缕好似缥缈的发丝随风而动,冲到谷底的水花在清翠的岩石上四散飞溅。伴着幽幽青草和爬满苔藓地衣的百年老树,好似江南园林一般精巧雅致。凤尾瀑下段溪流密布,云蒸雾慰,时隐时现,田涛隐约,更添几分神秘和热烈,是画家诗人灵感的源泉、游人探险漂流的乐园。 4.龙腾溪:从南楼山的凤凰瀑蜿蜒曲折缓缓流下,成网状发散,有时犹如一缕清丝飘于险峻的山涧,有时犹如一层薄雾浮在平滑的河床之上。上宽下窄的沟槽,流经沟槽的水下落时淙淙有声,错落有致;水声叮咚悦耳,沁人心脾。在地面忽隐忽现,层层迭落,一路欢歌。 5.天书一页:位于南楼山中游,在登山布道左侧,有一巨型岩石,长约7米,高5米,路边面对游人的一面比较平整,石面上斑斑驳驳的苔藓地衣,和自然的裂纹相互交织,好似无字一页天书。 6南楼山也是吉林市第一高峰,海拔1404.8米,是户外驴友登山的好去处,南面是景区上面介绍,北面是北大湖滑雪场,冬季是滑雪爱好的天堂,山峰高这里的降雪量大,冬天的时候过腰深的雪对登山爱好者是一种挑战,山峰顶树挂非常美,银白色的世界,树挂 雪松是东北冬天的一道风景,跟江边的树挂有所不同。 |
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 | 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又称“杨靖宇密营”、“蒿子湖密营”“南岗头密营”。位于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红(红石林业局)白(白山电站)旅游线23.6公里处,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生前的秘密营地,杨靖宇将军于1935年至1940年曾生活、战斗在这里。青山有幸埋忠骨,气壮山河励后人。东北抗日联军、民族英雄杨靖宇、魏拯民、曹国安、韩仁和、郭池山等抗联名将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英勇作战,令敌人闻风丧胆;他们在极其艰苦的逆境中,宁死不屈,高举民族旗帜,为东北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树了不朽的丰碑。英雄的足迹,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英雄的名字,响彻在松江两岸;英雄的鲜血,蓬勃了这片古老苍郁的土地。杨靖宇密营是吉林省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重要的战迹地和密营群,占地面积:255公顷。由兵营、青松灶、碾盘、水井、磨房、粮仓、饮马池、枪械所、被服厂、司令部等重要遗址组成。经过精心打造,部分遗址已恢复历史原貌,是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红色旅游景区之一。2015年9月2日,历时两年筹建的“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纪念管”正式开馆。纪念馆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12平方米。“山”字型的外观造型吸取东北关东文化元素,白墙、黑瓦,外观色彩是整洁素雅。主体建筑由十四根通天立柱相互支撑搭建而成,代表了杨靖宇、魏拯民等抗日中流砥柱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和历经十四年的艰苦奋斗捍卫民族尊严、抗击日寇的民族精神。纪念馆广场入口台阶第一组三步、第二组五步,象征着纪念馆广场入口台阶第一组三步、第二组五步,象征着杨靖宇将军35年的辉煌战斗人生;台阶两侧宽度各为七米,象征着中国全面抗日的七七卢沟桥事件;中间汉白玉材料制成的抗联浮雕壁画宽八米,寓意中国军民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现为:吉林省中共党史教研基地、吉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吉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吉林市委党校党性锻炼教育培训基地。2016年4月再获吉林省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殊荣。 |
红石湖风景区 | 红石湖风景区位于长白山麓,地处桦甸市红石砬子镇区域,松花江上游。重点旅游项目是“两湖一岛一条风景线”: (一)红石湖,距离镇中心2公里,位处红石水电站大坝上。全长38公里,西岸高山连绵,森林茂密,近处有鸡冠砬子峰,中处有骆驼砬子峰,远处有影壁峰等自然景象。该湖积水面积203公顷,一年四季碧波荡漾。冬季,湖面白雾升腾。 (二)高兴湖,位于红石湖上游东北部,水域面积75公顷,最深处32米,平均水深7.8米。湖中有卦相岛,东侧有龙女峰,西半山腰有老虎洞。相传乾隆皇帝私访御封“铜帮铁底”松花江,封西山为鸡冠砬子峰。抗日英雄杨靖宇曾在鸡冠砬子峰下率军阻击和消灭日寇若干人。 (三)江心岛,位于松花江桥下游400米处,存水期岛长500米,宽100米,面积5万平方米;无水期岛长1 000米,宽150米,面积为15万平方米。岛上土地肥沃,绿树成林。 (四)红石雾凇风景线,严冬时节,水汽凝结在两岸树木上,形成银装素裹的雾凇奇观。 山岳名胜有鸡冠砬子峰、影壁峰、龙女峰、荞麦女峰、棺材砬子峰、独蛟龙峰等;特异地貌有老道洞、老虎洞、卦相岛、江心岛、滴水岩等;有关鸡冠砬子峰、龙女峰、老道洞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珍稀动物有猞猁、麝等;古树名木主要有独秀松、盘龙松等;饮食购物有“三花一岛”即:莲花、鳊花、鳌花、岛子鱼,均为无污染、肉质鲜美的优质鱼。另有满族、朝鲜族风情园和东北抗日联军蒿子湖密营遗址,红石湖、高兴湖柳树河子战迹地、水曲柳沟密营地遗址、红石砬子战迹地、鸭绿沟战迹地、东北抗日联军小柳树河子战迹地、大砬子战迹地等红色纪念地。将优美的山岳景观、多样的水体景观、茂密的森林植被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集于一身。 红石湖风景区始建于1997年7月。累计投资220万元,兴建了“避暑山庄”,购置了挂机游船;2 000年6月,高兴湖区于正式开发,引资230万元建设了340平方米的酒店、停车厂,购置了小型游船。 红石砬子镇 桦甸市红石砬子镇简称红石镇,位于吉林市东南部山区,是长白山麓松花江畔的一座发展中的小城镇。全镇幅员面积1298.8平方公里,辖15个村,77个村民组,3个社区。人口有60545人,其中农村人口20462人,城镇人口40083人,城市化率达到66.2%。辖区森林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松花江流经镇域,自然风光独特。域内工业经济发达,以林业和水能发电为主导产业,基…… 详细++ |
松花湖旅游风景区 | 松花湖被誉为北国明珠,湖面积550平方公里,湖长180公里,在桦甸境内80多公里,形成松花湖桦树风景区。该景区两岸重峦叠嶂,谷深林郁,自然景观壮丽优美。有20多个景点,分为三大景区:一是由桦树沿湖而上,牡丹砬子、三十二道砬子、蜂蜜砬子、烟筒砬子、猴石山为主要景观的水上风景区。二是以由东北历史名人韩宪忠(韩边外)修建的善林寺、韩边外陈列馆、善林山庄为主要景观的牡丹峰综合旅游风景区。三是以仙人洞、高句丽古城、金龟岛、复真岛为主的人文风景区。并设有空中索道等设施,建有滑雪、滑冰等活动场所。 松花湖区有水嘟噜、野鸭子等野生动物。春夏之季,奇丽的山峰,低垂的杨柳、碧绿的湖水,浓艳的鲜花,夕阳西下,渔舟唱晚,月明风清,波光粼粼,构成一幅绝妙的水乡图画。嶙峋的峭壁危岩、情态各异的“猴石”,波光潋艳的湖水,尽显北国水域风光。 (一)复真园 复真园是供来客休息、饮食、娱乐的地方。距松花湖码头3公里,离高句丽古城遗址2公里,占地2万平方米。以奇树怪石为景观特色。园内山、水、树、石、路,自然生态有机结合。枫树下秋千错落,石阶落英满布,林中松针铺就。园内的 “客西马图园”和“十字架”展示自然和宗教的和谐美。 (二)金龟岛 金龟岛位于松花江南岸,距复真园10华里,远远望去犹如一头神龟伏于岸边。每逢汛期,湖水刚好从“金龟”的颈部没过,头前身后,俨然神龟浮出水面。隔江不远的对岸有一个去处叫“龟床”,传说是湖中群龟“晾甲”的场所。 |
白山湖生态旅游区 | 白山湖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镶嵌在长白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位于桦甸市白山镇的松花江上游。建有东北最大的地下水电站,电站大坝以上形成一个高峡平湖。两岸景点林立,有恐龙峰、白龙湾、小三峡、金龟岛、五虎峰、三鼎峰,倩女松、仁义砬子、将军岩、望江老、金蟾背猴等景点。此外,不断运转的洞穴式发电站也是游人愿意一睹为快的景致。白山湖也是“雾凇”这一自然奇观频频光顾的地方。 湖区地下蕴藏着金、铁、硅石等多种矿藏。-中栖息着东北虎、黑熊、獐、狍、野鹿、狐、飞龙等珍稀的野生动物。山间生长着人参、天麻、贝母、灵芝等名贵中草药材。白山湖是吉林省商品鱼生产基地。年总产量近千吨,有红鲤、花鲤、白鲢、鳊花、鳌花、长臂虾等。赤道公鱼远销国外,年加工量500吨。称得上是一座天然的生态资源宝库。 白山湖冰堑是发电厂发电后水位下降而形成。冰清玉洁的冰堑造型奇特多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赐景观。有的如情侣密语,有的如战车奔驰,有的如百兽弄姿,有的如鱼虾嬉戏。有不少摄影爱好者和观光游客慕名前往。白山湖风景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优势列为国家、吉林省重点开发项目。《桦甸市白山湖观光游览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吉林省环境科学院设计完成,取得了吉林省绿野环境工程研究设计中心颁发的《专项工程设计证书》。 湖上有2艘客容百人以上的游船和部分挂机船、游艇。建有旅游宾馆一处。2003年旅游区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 |
苏密城 | 苏密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密沟古城简称苏密城,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城东约四公里的辉发河冲积平原上,因近苏密沟而得名。 古城略呈方形,分内、外城,呈回字形,正南北向。城墙石基夯土筑成,有四门,北门已废。东、南、西三门有瓮城,西门和南门瓮城保存尚好。东、南城墙有女儿墙、角楼遗迹,护城河尚存残迹。 内外城皆为夯土构筑,夯层厚10-15厘米。内城现高3~4米,顶宽0.5~1米,基宽约10米左右,内城城墙周长约1400米。外城现高3~4米,顶宽2~3米,基宽10~12米。外城城墙周长约2600米。城四角突出,当年可能有角楼建筑。内、外城西门有明显的瓮城痕迹。内城隐约可辨南北城楼的痕迹。城外三面(东、西、南)有护城壕,西面护城壕较为明显,现宽13米,深2米左右。城内耕地上散布许多筒瓦和板瓦残片以及灰褐色泥质陶片等遗物。 苏密城是研究渤海城池建筑和渤海历史的重要遗迹,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2006年5月,苏密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森林游吧景区 | 森林游吧景区,位于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红(红石林业局)白(白山电站)旅游线的17公里处,坐落于一片茫茫的林海之中,园内白桦、苍松是长白山次生林中的顶级群落,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2600个/立方厘米,苍松、白桦、红叶相间,色彩纷呈,景致壮观,有“三原色氧吧”之美誉。园内地势平缓,森林茂密,涧溪潺潺,兼有游戏、休闲、踏青、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经过一期、二期开发建设,形成了白桦林养生区、健身娱乐区、鸟巢区、十二生肖图腾区、《静静的白桦林》拍摄外景地、森林演替感受区等6大功能区域,是一处理想的游玩景地,也是修心养性的绝佳场所。 二期新建的一条长3.5公里的环形游步道在丛林中穿过,时而平坦舒缓,时而蜿蜒回转。木栈道两旁新建的木帮文化雕塑和伐木流程雕塑,更是为游吧增添了浓厚的林区特点。 |
白桦岭景区 | 白桦岭景区,因《静静的白桦林》电视剧情而得名,坐落于红石林业局种子园(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内,是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房车旅游营地。身临其中,山清水秀,林深幽静,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休闲的惬意。 种子园始建于1989年,是省林业厅重点扶持、重点投资的良种基地。园区总面积86.6公顷(其中红松母树林面积39.5公顷,水曲柳人工母树林17公顷,果园面积5.6公顷)。种子园经过20余年的投资建设和近几年的旅游开发,现已形成赏松园、白桦林园、水曲柳园、垂钓园、采摘园(果树园、冰葡萄园、五味子园、山葡萄园、草莓园)等六大区域,是一处集林业科技观光、休闲娱乐、绿色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
紫云阁 | 紫云阁是一个仿清建筑,占地面积256平方米,建筑面积656平方米,高26米,主体结构分五层,由地下室和四层0组成,最顶端是半层宝顶。 历史上的紫云阁叫做望江祠,是一座“江神庙”,全部木板结构,始建于1894年,是山里的木把们为纪念放排头领谢洪德所建,供奉为“放排鼻祖”和放排人的“保护神”。也是一处集住宿,吃饭,休息,物品传递为一体的客栈。 紫云阁的恢复建设于2008年9月竣工,是白山湖景区标志性建筑。游人登上紫云阁纵览白山湖,能够感受到湖光山色辉映之美景。也是观赏日出的好地方、是摄影家们的钟爱之地。 |
白山发电站 | 白山发电站:是亚洲第一大地下绿色水利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23.6亿千瓦时,以220千伏输电线路并入东北电网。拦江坝为单曲三心圆重力拱坝,坝长676.5米,坝高 149.5米,1985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这里为大坝题词:“白山水电甲天下”。 |
寿山仙人洞遗址 | 寿山仙人洞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寿山仙人洞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 1999.2.26 地址: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寿山村 年代:旧石器时代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桦甸市文物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位于桦甸市榆木桥子镇附近的寿山顶部仙人洞内。经初步调查发掘,出土了更新纪晚期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十余种,同时还出土了大批打制石器。经有关专家鉴定,是一个距今约十万年前的有重要价值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对东北地区的古人类研究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桦南红色旅游景区 | 桦南红色旅游景区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桦南红色旅游景区包括苏密沟乡和公吉乡,位于桦甸市东10公里处,总面积881.6平方公里,全乡辖40个村,201个自然屯,8.6万人。景区内主要遗迹包括:错草东兴沟抗联密营三处,王家店村张家屯北抗联密营二处,桦南乡战迹地、关门砬子战迹地、公郎头山战迹地,西南岔会议址,怀南烈士墓、长青烈士墓(九星烈士墓)等。 公吉乡 公吉乡地处长白山余脉,辉发河畔,位于桦甸市东13公里处,三面环水,长青公路贯穿东西,烟白铁路由此经过。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公吉乡幅员521平方公里,耕地6738公顷。属丘陵山区,农民居住分散,是全省唯一的民间散居乡。 公吉乡辖24个村,1个街道。141个屯,169个社。总户数7722户,人口28733人。 公吉乡矿……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东北抗联遗址纪念地 | 东北抗联遗址纪念地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03年7月26日,磐石市松山镇和磐石市民政局联合创办东北抗联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松山镇位于磐石市东南部,是一个山区小镇。1932年,磐石蛤蚂河一带中朝农民举行了反日大-,在中国0的领导下组建了磐石、桦甸、伊通、双阳工农义勇军,通称磐石游击队,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杨靖宇为政委,在松山镇南玉德、东德、石门子、下抢子、大色力、爱耕、太平等地开展抗日活动,并有两名朝鲜族战士牺牲在玉德。松山镇党委和市民政局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弘扬抗联精神,多方集资,建立了东北抗联遗址纪念地,并举行了隆重揭碑仪式。东北抗联遗址纪念地建成后,每年都有一些中小学生来到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