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 >>四平市 >> 伊通满族自治县 >> 西苇镇

西苇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阿木巴克围场

  伊通县城南15公里的西苇镇境内,早在380年前,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树木繁茂,山林中聚集着大量的狼、紫貂、黑熊、山狍、狐狸和东北虎等动物。这座天然动物园就是著名的盛京围场之一的阿木巴克围场。      西苇镇  西苇镇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20华里西南部,东与伊通县伊通镇毗邻,西与小孤山镇相邻,北与伊通镇相连,南于辽宁省西丰县相望。西苇镇共有8个行政村,土地面积3592公顷,总户数3249户,人口13881人。人均收入2,500元。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光秀丽,景观神韵别具,历史传说动人,满族文化悠久。五兴工程发展迅猛。全镇养鹿户13户,存栏55万只,果园4处,共有各种果……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牧情谷旅游风景区

牧情谷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牧情谷旅游风景区  三面环山、一湾碧水,牧情谷旅游风景区位于长春市东南51公里处的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由吉林省辰龙集团历时4年投资建设,目前完成了一期工程。景区占地面积200公顷,以其独特的萨满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为核心,依托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规划有九情园和七彩谷。怡情园植物茂盛,色彩缤纷;浴神湖荷花盛开,碧波荡漾休闲观光环境与周围生态资源相得益彰,形成了和谐共鸣的旅游新景区。萨满风情园由萨满文化展览馆、神路、图腾柱等组成。一个个记录着民俗风情的符号、岩画、雕塑、器物,以及萨满祭祀和歌舞表演,为游客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萨满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窗户。  牧情谷旅游风景区是以独特而富有神秘色彩的萨满文化为核心,集北方民俗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品位的旅游风景区。牧情谷旅游风景区

大孤山风景区

大孤山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孤山坐落在伊通。这里山峦叠嶂,涧溪成网,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交相辉映,花草植被与珍禽异兽声色和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孤山素以伊通“七星山”之首而享誉国内外。“浸出式”火山机制形成了大量形状复杂,粗细各异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独特火山风光。  “塔林、石屋、天梯、神椅”等景观巧夺天工;四座山峰姿态迥然。有的若“金龟望日”,有的若“巨象卧地”,恰似一幅壮美俏丽的风景画,让人流连忘返。  十几年来,这里云集国内外地质学者考察光顾。尤其是近年来,地方政府多方筹资数百万元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并相继完成了水、电、通信、交通路、建设路、环山路、登山路以及具有浓郁满族特色的建筑物,现已成为科研考察、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该风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苍松绕岭、塔林簇拥、壮丽嵯峨。景区主要景点有:北方少数民俗村、钢索浮桥、青云寺、观星台、龙王庙、植物园等。   

伊通南山旅游风景区

伊通南山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现为国家3A级景区的南山旅游风景区,是1997由吉林省同泰矿冶公司投资兴建的,位于县城南6公里处伊通镇二道岭子村,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主要经营旅游开发、旅游服务、生态观光、农作物种植等。  景区主要景点有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的四进保雍寺、三进式汉白玉石牌坊、二龙戏珠影壁山门、万佛塔、满族传统民居春来和秋实小苑、汉白玉玉带桥、水榭餐厅、玫瑰园、雕梁彩绘回廊水榭、琴湖等。  景区内群山叠嶂,森林茂盛,环境优美。有人工林140公顷,天然林120公顷,人工退耕还林克隆梨木50000多株。林中蕴藏有榛、橡、山核桃、山里红、松茸、白蘑等山珍美味,森林里栖息着松鼠、喜鹊等可供游人观赏的多种动物。  整个景区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景观别致,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人们佛陀礼拜、旅游度假、娱乐休闲的理想场所。自对外运营以来,景区基础设施逐步匹配,服务功能日益提升,该景区以其宗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人到此游览观光。

伊通满族民俗馆

伊通满族民俗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伊通满族民俗馆始建于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五日,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所展示满族传世文物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迄今为止,馆藏文物已达六百一十个种类,三千余件展品。共接待各级各类参观团体一千五百多个,社会各界参观人士二十余万众。慕名前来参观的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的国际友人和港、澳、台同胞。一九九五年三月,0四平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九九九年五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将本馆作为学术基地。    伊通满族民俗馆

伊通火山群

  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10月,1985年12月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而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世所罕见的伊通火山群,位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长春市郊区、公主岭市与四平市境内。由新生代第三纪渐新世至上新世形成的十六座火山穹丘组成。距今约有3380万年-860万年,分布区域达640余平方公里,保护区总面积764.8ha,地理座标东经124°50′至125°22′,北纬43°14′至43°35′。  该火山群是属自然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以缓慢的“挤牙膏”式即“侵出”为特征形成的熔岩穹丘,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确认为“伊通型”而独步世界的火山之林。火山穹丘均由碱性橄榄玄武岩组成。拔地而起,弧峰耸立,对应展布,遥相呼应分布于松辽大地。型如大厦,似如马鞍,恰如元宝,形似莲花,或如鲲鹏展翅,或如兵阵成城,或如青牛望月,或如金龟望日。火山群中的大孤山、小孤山、东西尖山等七座火山穹丘呈北斗星状排列,使“七星落地”的神话传说享誉民间。  穹丘的柱状碱性橄榄玄武岩,或裸露地表,或深藏土下。裸露者,姿态千奇百怪,变幻无穷。西尖山的擎天柱,只有美国怀亥俄明州的“魔鬼之塔”可与之媲美;大孤山的石林,比桂林石林有过之而无不及;横头山的众志成城景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莫里青山的鹰嘴崖,显天地造化之神奇。“二郎担山”的神话,使东、西尖山成为天地造物科幻故事的主角,“狐仙治病”的传说,把人与动物及自然和谐关系抒发得酣畅淋漓。  由于保护区管理局的卓越工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焕发了伊通火山群的青春,伊通火山群的保护意义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识和举措。对研究和探讨我国东部地质构造属性、构造演化、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及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的评价;研究火山作用和岩浆起因,地幔物质组成和活动规律都有着特殊的学术意义和实际意义。  建区以来,先后有美国国家联邦地质调查局、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海参威国立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广岛大学、德国汉诺威古生物研究所、第三十届世界地质大会东北科考小组、国家地矿部、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中顾委、国家民委、国务院编委等部门和单位及国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来保护区进行科研、科考、科普教学及旅游观光活动,每年可达数万人次。伊通火山群

三道清真寺

三道清真寺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道清真寺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伊通县三道乡  年代:清代  类别:古建筑  管理单位:伊通县文管所  是  始建于1644年,即吉林省回民大批大批迁入之时。初为草房,后经多次修缮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大殿、讲堂、食堂三部分,均砖木结构,顶覆灰瓦,上有兽面瓦当及绘有各种浮雕花纹的勾滴。此寺经370余年香火不断,是回民在此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环碧山庄

  环碧山庄位于伊通东北部的新兴乡闫家村,距县城近70华里,占地50公顷,由长春市退休职工张玉玲女士于1999年6  月投资兴建。现已累计投入600多万元。该农庄以秀丽的田园自然风光为依托,以特有的农家餐饮为特色风格,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完成休闲木屋、洗浴、果园、垂钓、跑马场等项目,是人们休闲的理想去处。   新兴乡  新兴乡位于吉林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新兴乡面积为63平方千米。乡政府驻胡家屯。辖7个村。 清雍正年间开发,民国时为乐山堡、胡家甲,伪满时期为榆树村、胡家甲。解放后为榆树区,设伊通县13区……1961年从伊丹镇划出设立新兴乡,意新兴起的意思。   新兴乡有耕地面积4327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57个生产合作社,经济发展较快,全乡人均年收入4800元,……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报国普乐寺

报国普乐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报国普乐寺位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内,在秀丽的七星山环抱中,殿堂雄伟,佛像生动,是一座庄严辉煌的佛教道场。  此寺由刘秀真居士于1993年8月倡建,仿照浙江普陀山普济寺的格局修建,广大信众在没有机械设备、没有完整图纸的情况下,艰苦、顽强地奋斗,历时五年,于1997年农历九月十三日举行开光大典。  寺院面积六千平方米,山门、圆慧宝殿、圆通宝殿、三圣殿是主体建筑。三圣殿上层是藏经楼,两侧是普门殿、地藏殿;圆通宝殿左右有文殊殿、普贤殿。此外还有眼光菩萨、0堂、功德堂、药师殿、祖师殿、钟楼、鼓楼、念佛堂、僧舍、斋堂等。  圆通宝殿约五层楼高,占地五百平方米,可同时容五百人拜佛。殿内供奉毗庐遮那佛、观世音菩萨,旁边侍立着善财童子、龙女菩萨,周围有三十二尊观世音菩萨化身像。全国除了普陀山普济寺,这是第二处供奉三十二尊化身菩萨像的地方。普门殿内供奉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菩萨像,又根据《大悲咒》塑了八十八位菩萨像,形态各异,巧夺天工。露天的观世音菩萨像高5.5米,重八吨多,工艺精湛。由于以上特点,信众们将报国普乐寺誉为“普陀北移”。寺内六位僧人,皆童真入道。      伊通镇  伊通镇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中心腹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幅员面积263.6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156个自然屯,5个社区,32个居民委,16个站、办、所,全镇总人口125,818人,其中农业人口55,849人。有耕地面积12732公顷。其中水田3141公顷。矿产资源有天然气、石油和莹石等。镇内交通发达,有伊通至公主岭、辽源、范家屯、盘石等五条主……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柳条边

  清代柳条边是清王室定都北京后,为保护清王朝的“发祥重地”和独占东北经济特权利益所置定的一条封禁界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伊通河

  伊通河,古时称一秃河,易屯河、伊敦河,都是满语音译,意思是“洪大、汹涌”。它的源头在伊通县最南端的河源镇青顶山北麓。伊通河是饮马河的最大支流,也是流经长春地区的大河。流经长春地区、德惠市,在农安县靠山镇东注入饮马河。全长342.5公里,流域面积8440平方公里。长春境内河长286.9公里(其中长春市区23公里),流域面积5412.9平方公里。伊通河对长春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由于水文状况发生变化,现已失去了航运作用。      河源镇  河源镇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南部。与三市(东丰、磐石、长春),六乡镇(沙河镇、朝阳山、吉昌、土顶子镇、二道镇、营城子镇)接壤。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2公里。幅员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67公顷。其中,水田755公顷,山林面积12,880公顷,森林覆盖率53%。辖12个行政村,68个自然屯,91个社,5,765户,总人口22,057人,有汉、满、回、朝、锡……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前城子城址

前城子城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前城子城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伊通县新兴乡前城子村  年代:金代  类别:古城址  管理单位:伊通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前城子城址为金代城址,古城基本呈正方形,每边长450米,周长1800米左右,城墙夯土筑成。城内遗物在南部较为密集,北部非常稀少,所见遗物有青砖、布纹瓦、沟滴、陶瓷残片、草木灰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东河北遗址

东河北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河北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伊通县景台镇  时代:新石器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伊通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东河北遗址,年代: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面积较大,地表遗物丰富。遗物相对集中分布在山南坡及山顶附近。遗物有陶器残片和石器。石器中打制和磨制器均见,以磨制器居多。遗址所见陶器残片均为夹有细小砂粒的砂质陶,手制,器壁薄而匀,表面均经打磨或磨光。特别是有4件施纹陶片:陶片上所压印的之字纹饰最早可达七千年左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杏山遗址

杏山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杏山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伊通县景台镇杏山村  青铜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伊通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杏山遗址为年代:青铜时代一处大型村落遗址。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范围大,遗物丰富并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保护和发掘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吉兴屯遗址

吉兴屯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吉兴屯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四批 1987.10.20  地址:伊通县二道镇吉兴村   年代:青铜时代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伊通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吉兴屯遗址是一处较有代表的年代:青铜时代遗址。该遗址此遗址范围大、遗物丰富、文化特征明显。各类遗物集中在南部向阳坡上。主要遗物是石器和陶片。石器多为磨制而成,少量为打制。陶器有豆、罐、壶、鬲、鼎、碗、钵等。陶质均杂有较大沙粒,手制,器表经打磨,以素面为主。部分豆柄,壶口和罐形器耳上有戳点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西苇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西苇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