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大泉源酒业历史文化景区 | 大泉源酒业历史文化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吉林省大泉源酒业有限公司坐落于吉林省通化市境内,厂区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厂房面积3.2万平方米,具有生产万吨以上纯粮优质酒(65°)的生产能力。 大泉源酒业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公元1616年,历经明、清、中华民国延续至今。近400年间,大泉源酒沉积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部落征战途中来到大泉源烧锅,将大泉源烧锅定为其“御用烧锅”。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四位皇帝东巡祭祖皆征调大泉源酒御用。清光绪十年,御用烧锅被扩建成宝泉涌酒坊。民国时期的“东北王”张作霖、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杨靖宇都视大泉源酒为国之珍品,称赞大泉源酒为“关东王酒”。这些帝王将相、人间豪杰都与大泉源酒结下酒缘,留下了真实生动的传说和历史故事。 1945年日本投降后,人民解放军黄河部队接管了酒坊。1949年酒坊改名为通化县兴源酒厂,成为通化县第一户国有企业。1962年改名为国营吉林省通化县大泉源酒厂。建国后董必武、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通化视察工作,都品尝过大泉源酒,并给予高度评价。 大泉源酒历经十几代人的薪火传承,始终坚持古井矿泉、纯粮酿造、固态发酵、酒海贮藏的传统酿造工艺,是国内唯一用文物酒海贮藏的原生态纯粮酒。产品先后荣获“黄河以北九省市白酒评比第一名”、“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特别金奖”、“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吉林名牌”、“吉林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殊荣。企业先后被授予“中国酒文化百强企业和中国酒文化百年老字号企业”、“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木制酒海群沿用至今木制酒海数量之最——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工业旅游景区”、“第二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吉林省青年十强品牌企业”等多项桂冠。 为进一步打造和传播大泉源酒品牌文化,企业投资兴建了国家级工业旅游景区和大型历史文化博物馆,国内外参观者络绎不绝。与国内著名影视传媒公司合作,将大泉源酒历史文化植入《闯关东中篇》、《远去的飞鹰》、《大源奇事》等多部大型电视连续剧剧情中,彰显了国宝大泉源酒的品牌形象。 大泉源酒业始终坚持“在继承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的企业核心理念,为保护、传承和发展好大泉源酒这一民族品牌和中华国宝而努力奋斗! 大泉源酒产品特色 优质水源。水是立厂之本,酿造大泉源白酒所用的水取自被誉为“关东第一泉”的大泉源古井(深井),经国家地矿部鉴定,是含氡、锶、锌、偏硅酸等多种有益微量元素的重碳酸钙镁型天然优质矿泉水,大泉源酒100多年来就是依靠这独特优质的矿泉水资源而闻名于世。 精选原料。大泉源酒全部采用优质的大红高粱酿造,精选产自东北大平原白城、辽南等地颗料饱满、色泽鲜艳、质地纯正的优质高粱做原料,使产品质量有保障。 传统工艺。坚持传统的固体发酵工艺,即将高粱粉碎后,加进母曲入窖发酵,达到相应期限,然后蒸馏出纯粮烧酒。 酒海储存。大泉源酒业的木制酒海群是全国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利用率最高的,是传统酿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鉴定为文物。大泉源酒业是全国唯一用文物酒海储酒的厂家,用木制酒海储存原酒,使酒质更醇厚,风味更清香、口感更醇和、回味更悠长。 |
自安山城 | 自安山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安山城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江东乡自安村夹心屯,旧《通化县志》称之为石头城,是南北朝时期的古遗址。 该城址依山势而建,三面环水。整个山城平面略成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古城建于山顶,东南临山崖,相对高差约200米。城垣总长2773米,,城内面积约36万平方米,海拔533米。有门址4处,墙垣用石材砌垒,现存残墙高0.8~1米。古城址内有居住址、金代铜钱和瓷片等,表明历代多有沿用,惟受破坏严重。 自安山城居高临下,凭借自然天险,易守难攻,是高句丽时期一座重要的军事城堡,早在青铜器时代就得到了开发。城墙构筑充分利用自然地理形态,借助山势构筑城垣,山势越低,城墙越高,墙体采用楔形石垒砌,石材多为花岗岩。2004年6月,发现城内供水及排水设施较为完善,有楔形石垒砌的条状排水涵洞,涵洞长18米,宽4米,内径为0.7米,底部铺设大型石板;有水井两处,蓄水池1处。 2006年5月,自安山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江沿前岗遗址 | 江沿前岗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江沿前岗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通化县大都岭乡江沿村 青铜-唐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通化县文物文化市场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江沿前岗遗址位于下龙头西南江沿村的小渔营屯东北侧的一条长岗上.它呈南北走向,南北长约1250米,东西宽约350米,遗址内分布有成片的河卵石.属于当时的居住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英额布水库 | 水库内的钓鱼场设备齐全,环境舒适。场内有鲤鱼、草鱼、白鱼等多种可食用鱼类,并集吃、住、旅游等其他娱乐设施于一体,是夏季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英额布水库内山峰林立,景点较多,是吉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库内主要景点有:阶梯电站、通化屋脊、高丽城子遗址、大东岔瀑布、抗联遗址、原始森林等,是夏季旅游避暑的好地方。 英额布水库是通化县最大的一座中型水库,库内自然风光独特,旅游设施完善。改造和开发了仿古式旅游宾馆、湖边公园、旅游艇、龙王庙、转水壶、林间别墅、钓鱼台等多个旅游项目,是集餐饮、娱乐、休闲功能及冬季滑雪为一体的著名旅游胜地,多年来一直吸引省内外游客来此观光度假。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石湖自然保护区 | 石湖自然保护区 石湖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化县石湖乡,景点包括头道湖、二道湖、三道湖、自然保护区渡假村等,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老岭 | 老岭 老岭长约200公里,是鸭绿江与浑江、头道松花江的分水岭,呈北南走向,山脉走向明显,山脊尖耸,山坡陡峻,属长白山脉,是长白山西南部的支脉。北起吉林省抚松县,南抵辽宁省桓仁县境东南部,为中国、朝鲜边境城市集安的天然屏障。西南多丘陵,东北多玄武岩被覆的低山。主峰老岭峰海拔1589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朝阳自然保护区 | 朝阳自然保护区 通化县兴林镇朝阳自然保护区炭鹤位于兴林乡境内,是通化县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兴林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乡驻地大荒沟距县城52公里。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赤柏松古城 | 赤柏松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柏松古城位于通化县快大茂镇西南3.5公里一个低矮的阶地上,城内有建筑遗迹。根据发掘的文物考证,赤柏松古城是一座汉代城址,为研究汉代中央政权巩固边疆统治、经略东北提供了重证实据。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四批1987.10.20 地址:通化县快大茂镇向前村 年代:汉代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通化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赤柏松古城是一座年代:汉代古城址,它座落在高9米,面积约60000平方米的河谷二级阶地上,阶地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城墙是沿着阶地的周缘走向夯土筑成,平面呈不规则矩形,有四道墙,北墙西段地势很高,城墙因势而就,不见城垣;有四个城门;城内还有三处角楼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通化县汉长城 | 通化县汉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通化县汉长城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西接辽宁境内新宾县旺清门镇孤脚山烽燧,东至通化县快大茂镇大帽山烽燧,全长46.1公里,由一处城障和十处烽燧共同构成。它的发现将我国汉代长城的东端起点向东推进了数十公里。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湾湾川旅游度假区 | 介绍:湾湾川旅游度假区,座落在长白山南麓,通化市东昌区与通化县快大茂镇之间,是县、市交汇处,浑江的中游,仅距市区5公里,是出入长白山区的西大门。据志书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这里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存。清顺治定都燕京,将长白山一带视为祖先的发祥之处,并定为禁地,湾湾川当时是进出长白山的咽喉,设台兵巡边把守,没有衙门官家发放的腰牌,严禁入山采集、游猎,打柴和放牧。所以长期以来,这块地方集山、水、林田为一体,自然景观突出,身临此地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受。 这里群山连绵起伏,山势陡峭,峻秀奇险,郁郁葱葱。主峰通南山海拔830余米,次主峰吃鱼顶海拔750多米,似两位天神守护着美丽峻秀的湾湾川。鸭绿江的支流--浑江逶迤迂转,犹如仙女抛下的一条蓝色纱带飘落在崇山叠嶂之间,随风荡漾,碧波闪闪,水光粼粼。四季变化明显,-一幅巨卷国画。驰名的“人参之路”在此为起点,一代代采参人从这里经过,虔诚地于老把头坟前焚香祭拜,祷告进山探宝顺利。古老而神奇的美丽传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给这里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沿着浑江、蝲蛄河两岸,良田沃野,阡陌纵横,屯舍错落,牛羊成群,“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鸣。”可谓既有山水景色,又有田园风光。 就在这块风光胜地上,建成的旅游度假区,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体,配备现代化的游乐服务设施,集旅游、观光、度假、娱乐、购物、美食、健身、康复等多功能为一体。建有美食城、宾馆、康乐中心、别墅群、仿古园、兴隆宫、历险宫、宾江公园、射击场、综合服务楼、-城、码头、植物园、人工浴场……分为旅游观光区、度假别墅区、美食区、游乐区、水上(冰上)活动区、商贸展洽区、民俗区等七部分。 吉林通化市 快大茂镇 快大茂镇位于通化县中部,是县政府所在地,东与通化市毗邻,南与大泉源乡交界,西与金斗乡、英额布镇相连,北与二密镇接壤,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镇总面积253.554平方公里,共有17个行政村,109个生产组,5个标准化社区,总人口6.36万人,其中城区人口4.48万人。浑江、喇咕河流经本镇,地形以山地为主,全镇耕地面积3.8万亩,其中水田8530亩。快大茂镇森林资……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下龙头古墓群 | 下龙头古墓群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龙头古墓群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通化县大都岭乡下龙头村 年代:唐代 类别:古墓葬 管理单位:通化县文物文化市场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下龙头古墓群座落在下龙头村北,浑江右岸的阶地上.墓群分布在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米的范围.地势西高东低.现存古墓46座,大小不一,形制各异,大致可分为方坛阶梯石室墓.方坛阶梯圹室墓和积石串墓三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大泉源酒业宝泉涌酒坊 | 大泉源酒业宝泉涌酒坊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泉源酒业宝泉涌酒坊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通化县大泉源乡大泉源村 年代:清代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管理单位:通化县文物文化市场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大泉源宝泉涌酒坊是通化大泉源酒业的前身,始建于1884年,是全县最早的酿酒企业,现有古井一口,烧锅遗址一处,发酵酵池一处,百年以上木制酒海52个,占地面积400平方米,2005年被通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保护单位,2007年5月被吉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吉林通化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 | 吉林通化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通化蝲蛄河湿地公园位于通化县西北部四棚乡和英额布镇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5°23′24″--125°37′02″,北纬41°43′44″--41°55′50″之间,湿地公园南北最大长度22.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19.6公里,湿地公园总面积2055公顷,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公园境内蝲蛄河长约25.4公里流域面积为84公顷;森林沼泽53.2公顷;灌丛沼泽22.4公顷;距通化县城23公里。 蝲蛄河湿地公园分为8种类型,分别属于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分布两大湿地系统。有永久性河流、洪泛平源湿地、森林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湿地、库塘湿地、坑塘湿地、稻田湿地等,主要土类有灰棕壤、白浆土、草甸土、冲积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石质土、石灰岩土等;蝲蛄河湿地公园保护区野生植物共计4门122科665种,其中,属于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松、黄檗、紫椴、水曲柳、野大豆等5种。湿地公园内野生动物6纲33目71科,其中属于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水獭、青鼬、鸳鸯、黄嘴白鹭、黑鸢、花尾榛鸡,植物成分为主,包括东北~华北植物成分、温带亚洲植物成分、东亚植物成分及世界广布种。如东北-华北植物成分有紫椴、胡桃楸等;温带亚洲植物成分有榆树、色木槭等;东亚植物成分有蒙古栎、大叶柴胡等;世界广布种有苔草属、香蒲属、眼子菜属等。 湿地公园保护区域内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使区内的珍贵、濒危、稀有野生动植物得到永久保护及种群数量的恢复和扩大,保护鸟类和栖息地及生态廊道,使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确保饮水水源充足和良好的水质,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是集生态保护、科研教学、科普宣教、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吉林通化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性质定位和未来发展战略,湿地公园规划分区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等5个功能区。 吉林通化蝲蛄河湿地公园保护区成立以来,通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批准成立了通化蝲蛄河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县级事业单位,行政事业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保证了湿地公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颁发了《吉林蝲蛄河湿地公园保护区管理办法》,并保证每年投入一定经费开展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工作,积极开展了湿地保护科学研究和调查监测工作,有力促进了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蝲蛄河河段大坝两侧面貌焕然一新,大坝两侧湿地退耕还湿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与发展,湿地保护区周边社区和广大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各项工作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通化蝲蛄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有利于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充分发挥湿地资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促进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善和维护,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间接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经济上亦将产生巨大的价值。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四棚乡 四棚乡位于通化县城西北部,东与二密相邻,北与柳河县接壤,南与金斗乡邻界,西与三棵榆树毗邻,境内交通四通发达。一条主公路贯穿全乡,东与通梅一级路相接,南与通沈线相连,幅员面积277.1平方公里,九个行政村,23个自然屯,48个居民组,2355户,10480口人,耕地26326亩,有林面积19000公顷。特产田、经济田面积占耕地的38%。上年人均收入3266元,……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
白家堡惨案纪念地 | 白家堡惨案纪念地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家堡惨案纪念地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三批1983.11.24 地址:通化县兴林乡大荒沟村 年代:1936年 类别: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管理单位:通化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纪念地包括纪念碑.死难同胞坟墓.纪念馆房屋等设施.是中共通化县委.通化县人民委员会,为纪念白家堡惨案死难同胞于1965年建立.整个纪念地呈长方形,面积30×50平方米,周围栽植着松树和杨树,庄严肃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下龙头龙岗遗址 | 下龙头龙岗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龙头龙岗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通化县大都岭乡下龙头村 青铜-唐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通化县文物文化市场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下龙头龙岗遗址为一南北走向的长岗,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350米,其形似龙,故称龙岗.它的南端正对着土珠子祭祀遗址,而龙泉龙岗遗址的东端也冲着土珠子祭祀遗址,因而形成二龙戏珠的地貌特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龙泉龙岗遗址 | 龙泉龙岗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龙岗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通化县大都岭乡龙泉村 青铜-唐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通化县文物文化市场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龙泉龙岗遗址位于大都岭乡龙泉村北侧,一由北向南然后折转向东延伸的长岗上,东西长900米,南北宽约350米.龙泉龙岗遗址的东端冲着土珠子祭祀遗址,而下龙头龙岗遗址南端也对着土珠子祭祀遗址,,因而形成二龙戏珠的地貌特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