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 >>白山市 >> 江源区

江源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干饭盆景区

干饭盆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长白山干饭盆位于白山市江源区境内,地处长白山南麓,距长白山160公里。景区内有棒槌峰、九曲峡、寒奥地质园、枫叶岭、石门沟、长白山怪石阵六大景点。巧夺天工,各具特色。有人说:来长白山不游干饭盆,实乃一大憾事。  长白山干饭盆素以神秘、险奇、怪异闻名于世。国内以及港澳台等40余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过。被誉为长白山的“百慕大”。  长白山干饭盆林木茂盛,原始生态保持完好,方圆百里没有工业污染,交通便捷,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休闲、度假、探险、科考,感受大自然,贴近大自然,放飞心情的理想去处。  在长白山区,叫干饭盆的地方有四处。其中三处在抚松县境内,而最著名的一处,就是位于东经126度50分与北纬42度相交处的江源县大阳岔境内原始森林中。它是山中谷地,是环形的山围起来的盆形山谷,谷中有谷,盆里套盆,峰回沟转。另外像大西洋中的百慕大魔鬼三角一样充满了恐怖和神秘,人走进去,容易“麻达山”,一旦迷路,很有消失的危险,长白山人称作被干饭盆“焖干饭”了。  江源县大阳岔这处干饭盆,南北长15km,东西最宽7.5km。在方圆近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森林茂密,环形山岭连绵起伏,峰峰相连,谷谷相似,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那叫“盆挨盆,盆盆相似;盆套盆,大小不一”。老百姓还说这里是“大盆套小盆,九九八十一盆”,形象地道出了这里举世罕见的地质奇观。这里还有一绝,是个千古未解之迷,那就是走进盆里,罗盘、指南针全部失灵,最容易让进来的人迷路。  该处干饭盆景观,分布非常集中和密集,但每处半径差异极大。小的直径在3~5m,而面积大的可达到半径近10m,深达4m米以。一般间距在50m至100m,但密集处竟然直接相连,甚至一个盆的盆壁上镶嵌着另一个盆。  “干饭盆”为何物?《辞海》、《辞源》也查不到这个名词。它是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山峰相似、沟谷类同峰回沟转,极为相像的地形地貌构成的特殊地带。一般人进入里面,很难走出来,过去采参人、狩猎者葬身“干饭盆”的不计其数,现在迷途“干饭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关于“干饭盆”的来历,当地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长白山下靠山屯有个小伙子叫金良,他每天带着干粮进山挖参,有一回挖参遇见一个老头饿昏了,金良就把自己的干粮送给老头吃了。老头吃完连个“谢”字也没说,爬起来就走。第二天,金良又遇见老头,还向他要吃的,金良二话没说,把带的饭给老头吃了。连着几天,天天如此,金良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满足老头的要求。这一天,老头送给金良一个盆,说:"这是只‘干饭盆’,只要添上一瓢水,就能做出干饭来。”从此后,金良不愁吃的了,但这事让他嫂子知道了,非逼金良的大哥要干饭盆不。有一天,金良哥嫂悄悄溜进山,见金良正用干饭盆做饭,他嫂子冲上前,抢过干饭盆就往金良头上扣,只听一声巨响,干饭盆四裂八崩飞向周围,变成奇峰耸立的盆形山谷,半生不熟的米饭变成千百个大小一样的巴山嘴子。金良嫂子被崩死了,金良哥慌忙往山下跑,跑了一天,万万没想到,又跑到原来的地方,就这样,左一圈、右一圈,连着三天,不知转了多少圈,仍然在原地打转转,连累加饿,死掉了。金良被老头儿——山神老把头领出山,平安回了家。此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干饭盆……  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足为凭。但在“干饭盆”里迷路,却是人人尽知的事实。令人不解的是,迷路的方式大致相同,即不论怎样往前走,不论走出多远,最终还是会回到原来的地方,迷途者走过的路线,是圆形或椭圆形,所以,总也走不出去。  曾有迷失“干饭盆”者被救出来,事后回忆说,在里面判断的方向,往往是完全相反的,为什么会这样,说法不一。  “干饭盆”内山高林茂,地形相似,大概是人们易进难出的重要原因。“干饭盆”内的景色,最具原始森林风貌,观赏价值极高,旅游者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参观“干饭盆”是不会有危险的。  被称做“干饭盆”的地方并非一处,仅抚松县境内就有3处之多,均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位于江源区大阳岔镇201国道北侧,世界仅存二处。  该剖面地处欧亚板块上的华北古板块南缘(寒武纪末期),形成于距今5.1亿年左右的古海洋里,是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1985年确立的两个国际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中较好的一个,与加拿大纽芬兰的另一个剖面相比,其在寒武——奥陶纪界线附近沉积岩石、古生物序列的连续性、完整性更好。首次出现的漂浮笔石层位更低、古生物化石更丰富,成为全球寒武——奥陶纪界限点所在地和对比的标准,以及全球地质寒武——奥陶纪时限确立的标志。  1986年7月24日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在此召开了由70个国家100多个学者和专家参加的“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现场考察与学术讨论会”。通过对这个剖面进行古地磁、古纬度、古气候、古地理、古地质及古生物的研究,可以解读地层的年龄、长白山区地壳形成、演化、变迁以及人类生存的地球的历史,也可以解答有关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中许多长期亟待解决的重大疑难问题,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  该剖面地区还是对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动植物化石产地。通过对地层学,特别是对该沉积地层中富含的三叶虫、笔石、牙形刺、棘皮动物海林檎类和腕足动物等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为人类研究地球生命进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窗口和重要的实证依据。该剖面的化石为人类提供了5.1亿年前古生物的演化细节,是地球上最为古老、最原始的生命记录。

七星泉

  七星泉  “七星泉”景区位于长白山脚下的白山市江源区境内,靖白公路西侧,距区政府所在地仅6公里,有“白山小九寨”之美誉。这里有七处泉水,传说由玉帝指派的金蟾、金鳄、金熊、金牛、金鬼做为五大0坐镇五泉,守护着日、月两泉,确保一年一度的众仙女到此沐浴的安全,因此被后人称之“七星泉”。七星泉石奇、泉秀、林美,是浑江的发源地。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绚丽无比。在这里你既可以倾听美丽古老的传说  ,欣赏自然秀丽的山水景色,亦可以尝试漂流、攀岩等勇敢者运动的挑战。有人曾说过:“九寨一去不看水,七星归来不思泉”。

荡平岭石碑

荡平岭石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荡平岭”石碑。立于白山市江源区和临江市老岭交界处,现有两块石碑,碑额、碑峰、碑座迄今幸存,额上雕有“双龙”图案,并有“皇清”字样,系公元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清朝政府为纪念修通老岭至临江公路而立。  碑距白山市40公里,其中之一碑文系徐世昌撰并书。石碑通高2.45米,碑额0.68×0.08米,呈长方形,碑身高1.24米,宽0.64米,厚0.2米。碑文由左至右竖行书写,楷书体,字清秀文雅,流畅潇洒。碑文21行,一般为35行字后满行,个别出行的为37字,全文共591字,字清晰可辩。之二碑文由张凤台、李廷玉同撰“荡平岭碑记”,碑正文593字,碑阴文为115字,共608字。  光绪34年,清朝政府为了巩固边陲,抵御外侵,增设长白府治。清朝钦差大臣、陆军部尚书衔、都察院都御史、管理三陵事务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徐世昌委任长白府设治总办张凤台、临江知县李廷玉统帅修筑临(江)、长(白)、海(龙)兵备道的临江路段。当时,八道江只是个区区小镇,通临江还是羊肠小道,况且老爷岭蓊郁灌丛、泱泱无垠,盖数千百年于兹矣。实为东北之蜀道也。修起路来谈何容易。为修此路张凤台于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初一由奉天(今沈阳)出发,每日行二十里,风餐露宿,经过抚顺、营盘、上夹河、木奇、新宾堡、欢喜岭、英额布、快当帽子(今日的快大)、通化县、八道江、红石等地,最后于五月十五日到达林子头。同行的有胡司马李石臣(后为通化县知县)。经过考察,林子头通临江有三道:一南、一中、一北,概不易修。唯上年左翼长宝贵拟修未竣的冯家窝铺(即现在的林子头)至岭顶,土多石寡,虽荆棘丛生,比较起来是费减工省。当即决定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动工。工徒三百,踊跃奋力,夏秋之交,披荆斩棘,登山浮涧,炙风沐雨,蚊虻叮咬,宿露餐霜。数月间,砍树千万株,开盘十八道,架桥梁大小百余座,终于在九月中旬竣工,荡平老爷岭。修筑此路,工程之大,施工之艰,实在不易,只有修通荡平岭,长白龙华岗路才能和临江贯通,才能经通化、海龙直达奉天省城。修通此道的重大意义正如《长白汇征录》荡平岭碑记中载的那样:可“遥制岩疆,事关边要,应预筹全局。”可“捍临(江)蔽通,屏藩辽沈。”  为了表彰与嘉奖张、李二人的功绩,徐世昌亲撰并书《荡平岭碑记》。正如张凤台所说:“岭以荡平名,我节帅徐公嘉其路工告成而名之者也。查此岭谚称老爷岭”这是其一。  另一块碑文是由张凤台和李廷玉同撰。碑的正面是写工徒三百,筑路过程如何艰难,碑的反面镌刻的是筑路工程队的稽查员及第一、第二、第三工程队的队长,及测绘员的名单。  此碑是记录我们祖先拓荒戌边的功德碑;是开发保卫长白山丰功伟绩的真实记录;是临江、长白开发的第一步见证。据清《长白山江岗志略》记载,当时的临江市场交易,半之韩民。《白山纪咏》有云:“江边只有千余户,五百华人七百韩”。因临邑无车,又云:“城中自古无车迹,车道难于蜀道难。”……自白山返临,荡平岭路已修有盘道,始闻车声。又云:“儿童不识为何物,看罢归来问父兄。”如果没有当初的开发,就没有今天长白、临江的繁荣,也就不可能有完整的国土。功劳之大,令后人望而生敬,后生们应刻骨铭心,永不忘怀!   

棒槌峰

  棒槌峰位于江源区大阳岔境内,201国道南侧。由两座巨大的石峰组成,一座奇峰雄壮伟岸,另一座纤细苗条,且小鸟依人,像一对夫妻,相互厮守。  较大的峰高100多米,险峻无比;峰边有一小路可直攀峰顶,登峰远眺,心旷神怡,给人以“一揽众山小”之意境;下端有洞,长约40米;峰下江水缠绕,另有两峰相伴,十分壮美。从西向东看,它像两棵巨大的棒槌,直耸蓝天;从东往西看,它又像一只憨态可掬的北极熊。  传说这两座奇峰的原形,本是一对人参变成的夫妻,从深山里来到这里,为了帮助一位勤劳诚实的放牛娃,化作两座奇峰,制服了一个贪婪无度、心狠手辣的恶霸,向世人昭示了勤劳、诚实是为人之本;行善自有天助,作恶天人不容的人生哲理。   

江源石门洞

  石门洞位于江源区干饭盆国家AAA级景区内,距江源城区19公里,被誉为长白山第一洞。  该溶洞地处寒武奥陶系地貌上,岩溶地形特点显著,溶洞雄伟壮观。洞内宽敞,洞下有洞,洞中套洞,洞长约2公里,分上、中、下三层,洞内有3个大厅,能容纳500人。洞内千百万年形成的钟乳石形态各异,有石柱、石冰、石笋等。有的造型非常的逼真,像熊、企鹅、蛇、虎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洞里的一尊天然钟乳石佛曾引起很大的轰动,参观者络绎不绝。石门洞溶岩造型奇特,钟乳石发育成熟,千姿百态、神气秀美、层次分明,令人叹为观止。  传说早年有一条黑龙,长年盘踞在这个洞里,出没干饭盆一带,兴妖作怪,祸害百姓。这事惊动了天庭,玉皇大帝传旨,让观音菩萨下界降服黑龙,普渡众生。观音菩萨走后,那黑龙又还阳,重新作恶。素怀慈悲之心的观音菩萨再次下凡,化作石像,久居洞中,永远地镇住了那条黑龙。   

爱民石棚墓

爱民石棚墓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爱民石棚墓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 1999.2.26  地址:白山市江源区孙家堡子乡   年代:青铜时代  类别:古墓葬  管理单位:白山市文管办   是否开放:否   位于江源县孙家堡子镇爱民村,为年代:青铜时代,下限可延续到年代:汉代。1999年2月26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该墓系石板构成的石棚式墓葬,半埋地下,早已残破。从现存的迹象看,墓葬由五块石板组成,四周为四块石板互成直角立在地面上,围成一个长方形外廓,廓上用一块大石板封盖,今盖顶石已残,残长2.10米,宽1.30米,厚0.40米。四壁支石和盖顶石均采用自然石块,石块可见修凿的痕迹。墓圹高出地表约1米,墓室内填满淤土和碎石,内部情况不详。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石人血泪山

石人血泪山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人血泪山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三批 1983.11.24  地址:白山市江源区石人乡石人矿区境内   年代:1937年  类别: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管理单位:白山市文管办   是否开放:否   位于江源县大石人镇光环街。时期为1945年。1983年11月24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石人血泪山原名“浴淋塔山”,面积约50万平方米,因日伪时期石人矿死难矿工1万余人埋葬于此,故称“血泪山”。1963年在此建阶级教育展览馆一处,并建参观纪念址8处,总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山顶有高15米的纪念碑一座,上 书“日伪统治时期死难矿工纪念碑”。向下有百级台阶,入口处有三个跪伏的罪魁生铁铸像,现部分建筑已遭破坏。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王德泰墓

王德泰墓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德泰墓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 1981.4.20  地址:白山市江源区松树乡大安村   年代:1936年  类别: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管理单位:白山市文管办   是否开放:否   位于江源县松树镇大安村西北羊脸山上。时期为1936年。1981年4月20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王德泰(1908年—1936年)祖籍山东,少时迁居延边。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任延吉县反帝同盟部部长,1933年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独立师政委、军长、中共东南满省委委员,抗联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等职。1936年8月在与日伪军战斗中牺牲于大安村小汤河,当时掩埋于此。1959年修墓、立碑,1982年重修。现占地600平方米,周围有铁栅栏,正中为石砌水泥面的墓丘,直径与高均3米。前有高3.3米,厚0.23米,宽0.8米墓碑一座,正面镌刻“抗日联军第二军军长王德泰将军之墓”,背面书烈士生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永安遗址

永安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江源区永安乡永安村  年代:唐代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白山市文管办  是否开放:否  位于江源区松树镇永安村西200米,高句丽、渤海时期,面积约5000平方米。1984年进行过部分发掘,文化层厚约1米,发掘多处房址、灶址;出土文物300余件,有石器、夹砂褐陶和泥质灰陶器、骨器、铜器、铁器、珠饰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九曲峡

  “九曲峡”为山中小峡,峡长200米,峡中斜流小瀑,蜿蜒九曲。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叶岭森林公园

  枫叶岭森林公园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南麓,是去往长白山天池旅游的必经之路。面积9.8平方公里,动植物资源保护良好,景区内山地、U型谷、瀑布、森林、断崖河流等星罗棋布,既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历史人文、科考探险景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神仙谷

  神仙谷位于江源区大阳岔境内,201国道北侧。传说曾是神仙住过的地方。雨季来临的时候,这里烟雨濛濛,云蒸霞蔚,景色迷人,有长白山下第一谷之称。  穿过一个约40米长的石洞,你就走进了这个神秘的天地。这里的景点有飞寒窟、觅仙桥、八戒望天、大圣献桃、通天洞等。峡谷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叫九曲河,长约3公里。别看河很小,却很别致。枯水期很像东非大裂谷的一个缩影,亦像长江三峡的袖珍版。特殊的地质结构和流水的冲刷,使峡谷的两壁和谷底形成了奇特的景观。九曲回肠,峰回路转,小巧中见大气势。  特别奇特的是,神仙谷河谷两侧蓝色偏白的岩石,不知什么原因形成了七个既像石洞,又像石窝,还像石盆形状的天然浴缸。盛夏时节,人们在次纳凉和沐浴,别有一番雅致和情趣。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翻花石海

  翻花石海景观位于江源区大阳岔小羊桥村。是由火山岩聚集而成的地质景观。是在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经裂缝地面,遭遇强烈喷气受阻,从而形成大面积的破碎溶岩。  翻花石海坡度70度,东西长和南北宽均为100余米。黑色石块上有白色干青苔,裸露于半山坡。周围有近万株杜鹃花。在数万株杜鹃花掩映下,“石海”像十几丈高的海浪翻滚涌动,气势磅礴。  经地质专家考察,这些黑色的状如“翻花”石头,属于玄武岩,黑石块坚硬致密,每一块都有篮球大小,一些石块的表面已被青苔覆盖,石块间夹杂生长着许多灌木。“如此大面积的“翻花石”形成的“翻花石海”,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长白山

长白山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于1960年,它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总面积196465公顷,是我国建立最早、地位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长白山是一座巨型复式火山,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形成了神奇壮观的火山地貌,典型完整的动植物资源,富有北国情趣的冰雪风光。  长白山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是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据统计,这里生存着1800多种高等植物,栖息着50多种兽类,280多种鸟类,50种鱼类以及1000多种昆虫。长白山的密林深处盛产人参、北五味子等药材,野生动物有濒临绝灭的东北虎及马鹿、紫貂、水獭、黑熊等。鸟类中鸳鸯、黑鹳、绿头鸭等候鸟占70%。长白山也是松花江、图门江、鸭绿江三江的发源地。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1980年长白山保护区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被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在世界自然保护区中的地们日益突出,对外联系和交流日益扩大,成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越来越被世界人民和有关组织所关注。1976年以来,先后有韩、日英、美、德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前来考察。此外,每年还有许多外国旅游客来此旅游观光。这些专家和游客,不仅了解了长白山,也了解了中国。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完善保护区的建设,必将在世界上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经济效益可观。据有专家研究得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总价值为72.91亿元。其中,直接实物产品总价值0.84亿元,直接服务经济价值4.77亿元,生态系统功能间接经济价值17.65亿元,非使用类价值49.65亿元。因此,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保护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长白山 长白山 长白山 长白山 长白山 长白山天池望天鹅景区乘槎河长白山国际天然滑雪公园长白温泉群长白石林风景区长白山高原冰雪运动训练基地老虎背幽谷森林长白山瀑布长白山东北虎林园牛郎渡长白山冷泉长白山大峡谷长白小天池长白山火山群长白山谷底林海绿渊潭白云峰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境内,距长白山西、北坡主峰约60公里,处于西北坡旅游线之间,总面积25786.94公顷。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距省会长春340公里,由201国道接302、302国道至省会长春,到延吉机场3.5小时,长吉铁路横贯全镇,露水河处于长白山旅游前段和中枢。既可攀北坡,又可攀西坡,国家森林公园将于长白山天池,瀑布,美丽的高山花园、天然的野生动物园组成壮观的神气的顶级植物景观,到此看长白山天池,游长白山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将成为每个人的梦想。森林公园由松海景区、松源景区、松江景区、松湖景区、逐鹿景区、漂流景区构成。公园以原始森林为主,集江川、溪瀑、雾凇、皑雪于一体,险秀、浓郁、神秘、静雅是森林公园的鲜明特色,园内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生物、动物种类繁多,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3种,虎啸山林、熊卧陈仓、鹿鸣翠谷、獭戏溪旁、野猪成群、獐狍成行,素有天然野生动物园的美誉。森林公园的长白山风情和林区文化为特色,融森林探险、围场狩猎、休闲度假、冬泳漂流、生态考察、环境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功能综合性森林公园。公园属温带季风性气候,有亚洲最大的红松母树林景观11725公顷,古树参天,松涛轰鸣,是典型的天然氧吧,是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科普考察,商务会议,最为理想的场所。  主要景点:  沐氧园  沐氧园是氧含量高达40000lons/cm3的负氧离子,是吉林森工空气公司采集森林空气的主要采集地。园内有古木参天,红松、水曲柳、柞树、紫椴等珍贵树种。园内还建长约1700米的林中甬道和空中楼阁3栋,遐思亭、听涛轩等休闲凉亭11处。同时,还建有梅花桩、独木桥、蜘蛛桥、木索桥、林间高空秋千等众多野外拓展训练活动设施。  和露园  和露园是于2008年建成的书法艺术石刻园。取"天上碧桃和露种"之意。园中四十余块"白山石刻"。石刻分古韵、今唱和风物三部分,古韵刻有清代诗人所作诗句;今唱刻有当代诗人写的诗歌;风物刻有名家剪纸作品。  碧泉湖度假村注重多功能建设,生态园内种植了珍贵的中草药、山野菜、绿色蔬菜等,可实地采摘。房屋为朝鲜族、满族民居。  露水河长白山狩猎场  露水河长白山狩猎场始建于1987年,总面积30800公顷,位于东经127°59′43″,北纬42°32′56″,地处长白山主峰西北麓,距长白山北坡60公里、西坡90公里。经过20多年的不断扩建,功能日趋完善,分开放式、封闭式狩猎围场和繁殖区。狩猎俱乐部配备了休闲吧、咖啡吧、关东狩猎文化馆等。狩猎设计习练场设有标准霸位,小动物模型,可进行实弹设计打靶。  木质八卦迷宫  2008年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利用木材生产剩余物建成了一座木制迷宫。该迷宫直径达60米,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共有九道(层),迷宫中间建有一座9.8米高的塔楼。游客进入迷宫后沿着圆形的通道行进,迷宫内设有多条通道,有的是死胡同,有的又转回到入口,幸运者可以通过迷宫后直登塔顶。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吉林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松花江上游,距长白山西坡90公里、北坡60公里,总经营面积为25786.94公顷。  地形地貌  吉林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所属地区抚松县地处长白山山区,境内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地貌类型为长白山地貌区,地质大部分是长白山火山熔岩。  气候特点  吉林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所属地区抚松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积雪深。夏季短促,较热,雨量集中。春秋两季冷空气活动十分活跃,气候多变,冷暖阶段性变化显著。年平均日照2352.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3%。降水量充沛,年均800毫米左右。  交通及线路: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和长白山狩猎场东与长白山管委会接壤,北接敦化、红石、吉林;南邻泉阳、松江河;西连抚松、白山;距省城长春340公里,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和鹤大线201国道均从景区毗邻的长白山机场和延吉机场为空中黄金通道,水路以长白山湖—红石湖—白龙湾—五道松花江为主航线。  露水河镇  露水河镇位于抚松县的东北部,距抚松县城87公里,东与安图县接壤,南与泉阳镇相邻,北以沿江乡相连,东西长40公里,南北长36公里,总面积855.7平方公里。 露水河始建于1965年,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抚松县的四大镇区之一,县直各局所属单位和省直林业局设在镇内,到2003年止,全镇区总人口数为41692人,主要有汉、满、锡伯、朝四个民族构成。 …… 详细++

江源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孙家堡子街道 干饭盆景区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七星泉 荡平岭石碑 棒槌峰 江源石门洞 爱民石棚墓 石人血泪山 王德泰墓 永安遗址 九曲峡 叶岭森林公园 神仙谷 翻花石海
江源街道 干饭盆景区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七星泉 荡平岭石碑 棒槌峰 江源石门洞 爱民石棚墓 石人血泪山 王德泰墓 永安遗址 九曲峡 叶岭森林公园 神仙谷 翻花石海
正岔街道 干饭盆景区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七星泉 荡平岭石碑 棒槌峰 江源石门洞 爱民石棚墓 石人血泪山 王德泰墓 永安遗址 九曲峡 叶岭森林公园 神仙谷 翻花石海
城墙街道 干饭盆景区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七星泉 荡平岭石碑 棒槌峰 江源石门洞 爱民石棚墓 石人血泪山 王德泰墓 永安遗址 九曲峡 叶岭森林公园 神仙谷 翻花石海
湾沟镇 干饭盆景区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七星泉 荡平岭石碑 棒槌峰 江源石门洞 爱民石棚墓 石人血泪山 王德泰墓 永安遗址 九曲峡 叶岭森林公园 神仙谷 翻花石海
松树镇 干饭盆景区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七星泉 荡平岭石碑 棒槌峰 江源石门洞 爱民石棚墓 石人血泪山 王德泰墓 永安遗址 九曲峡 叶岭森林公园 神仙谷 翻花石海
砟子镇 干饭盆景区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七星泉 荡平岭石碑 棒槌峰 江源石门洞 爱民石棚墓 石人血泪山 王德泰墓 永安遗址 九曲峡 叶岭森林公园 神仙谷 翻花石海
石人镇 干饭盆景区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七星泉 荡平岭石碑 棒槌峰 江源石门洞 爱民石棚墓 石人血泪山 王德泰墓 永安遗址 九曲峡 叶岭森林公园 神仙谷 翻花石海
大阳岔镇 干饭盆景区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七星泉 荡平岭石碑 棒槌峰 江源石门洞 爱民石棚墓 石人血泪山 王德泰墓 永安遗址 九曲峡 叶岭森林公园 神仙谷 翻花石海
大石人镇 干饭盆景区 寒武—奥陶纪界线层型剖面 七星泉 荡平岭石碑 棒槌峰 江源石门洞 爱民石棚墓 石人血泪山 王德泰墓 永安遗址 九曲峡 叶岭森林公园 神仙谷 翻花石海

江源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