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孙旭辉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孙旭辉 (1946~) 吉林长岭人。初中毕业。1964年应征入伍,历任坦克驾驶员、班长、报道员、新闻干事、指导员、宣传科长,曾在《解放军文艺》学习,历任《新蕾》杂志主编,副编审。辽宁省报告文学学会秘书长、省新诗学会理事,阜新市文联、电视家协会副主席,阜新市作协常务副主席。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草绿色的阳光》、《思念云朵》、《重读梁祝》,报告文学集《辽西一枝春》、《问鼎》,长篇报告文学《梅魂雪魄》,发表作品1500余篇,另外有电视专题片20余部。作品曾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 [以上内容由"虚张声势"分享。] |
宋海泉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宋海泉 (1936~) 笔名洪波峰。吉林长岭人。中共党员。1953年参加工作。历任小学校工友、教师、战士,旅大市机械工业局无线电处科员,辽宁无线电二厂秘书,辽宁省锦县文化馆创作组组长、文联主席,锦州市作协副主席,《乡土诗人》杂志主编。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诗集《乡情淡蓝淡蓝》、《含露的玫瑰》、《关东情》、《心海泉潮》,小说集《小城的故事》,综合集《宋海泉诗文集》,主编报告文学集《大潮浪花——来自萧军故乡的报告》,诗集《祖国颂》、《乡土诗选》、《乡土诗精选》等。诗歌《人民的儿子——张鸣岐》获《诗刊》三等奖,50多次获省、市文学创作奖。1987年获中国民协全国民间文学集成编撰先进工作者称号。 [以上内容由"zhmg"分享。] |
胡砚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胡砚 (1941~) 笔名乌兰嘎鲁。吉林长岭人。中共党员。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60年参加工作,历任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台汉语文艺组,兴安盟关工委研究会秘书长,《兴安农金报》总,中国农业银行兴安盟中心支行宣教科科长,经济师。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裂变》,散文集《紫燕集》,小说集《胡砚小说选》,诗歌集《古月风魂》,中篇报告文学《挑起边关冷月》,文论集《儿童文学讲析》等。小说《大姑娘泡的传说》获全国第二届社会转型与文学发展研讨会创作二等奖,《儿童文学讲析》获1994年内蒙古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奖,散文《悬崖记》获1995年兴安旅游杯征文赛一等奖,《紫燕集》获2002年中国作家世纪论坛散文类一等奖。 [以上内容由"流浪"分享。] |
戈非 (1932~199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戈非 (1932~1992) 满族。吉林长岭人。中共党员。1946年起任通辽哲里木盟军分区宣传队队员,哲盟文工团演奏员,内蒙古东郊区文工团艺研室、呼伦贝尔盟文工团作曲,包头市文工团创作组长,市文联,市文化局创研室负责人,包头市委宣传部文艺处长,市文联副主席,《鹿鸣》主编,副编审。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金珠儿》、《走向太阳》、《浅草》、《戈非诗选》等。诗歌《马尾弦上流下来的歌》、《草原的明天》分别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文学创作二等奖、1981年自治区文学创作三等奖。 [以上内容由"杨杨"分享。] |
张振湖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振湖 (1957~) 笔名江湖。吉林长岭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75年参加工作。历任长岭县教育局科员,县人民银行副行长、行长,松原市金融市场总经理,松原市城市信用联社主任、理事长,吉林省松原市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高级经济师。松原市作协副主席。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记忆的碎片》、《松花江咏叹调》、《有风吹来》、《飘雪的心情》、《虚幻之旅》、《生命的河流》、《江湖的诗》(上下)。作品曾获松原市建市十周年征文大赛诗歌一等奖、松原市文联征文大赛诗歌一等奖、“我们美丽的湖”同题诗大奖赛三等奖。 [以上内容由"gzfsc"分享。] |
岩石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岩石 (1930~) 吉林长岭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46年在长岭县城关区工作,1947年入东北解放区东北大学学习三年,1950年任长岭县委办公室主任,1955年任《党员之友》杂志社,1963年任吉林艺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兼创编室主任,1969年到梨树县孤家子农场劳动,1971年在长春市轻工业局任主任,1982年调长春市第一食品厂任书记,1983年任长春卷烟厂书记、厂长。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岩石诗选》、《信天翁》、《岩石爱情长诗》,理论专著《人类的由来及其他》。 [以上内容由"依轩听雪"分享。] |
龙凤湖水利风景区 | 龙凤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吉林省长岭县龙凤湖水利风景区湿地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鸟类的乐园、芦苇的海洋。在湖畔湿地有狐、兔、獾等野生动物20余种,天鹅、灰鹤等珍希鸟类30多种。其野生动物之多、密度之大在省内外都是罕见的。龙凤湖水利风景区的芦苇荡被游人称为“流连的绿色迷宫”。在辽阔的松嫩平原上,龙凤湖周边芦苇皓皓漫漫、洋洋洒洒、铺天盖地。一望无际的编织起一条条绿色长廊,置身其中可聆听百鸟夜啾、雁鸭鸣叫。游人可以尽情欣赏鸭欢鹤舞、鸥鹭戏鱼。 |
南城子石刻群 | 南城子石刻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长岭县前进乡政府所在地福庆长屯南5公里,在东尹家屯西南1公里处,坐落在一条东南-西北走向、长约800米的大漫岗南坡。南100米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东南300米是八宝湖,东北200米处是一条南北向深5米左右的水沟,东500米是城东屯。 遗址概况古城呈梯形,方位南偏东50度,四周城墙均为黄土夯筑,夯层厚为10-13厘米。东墙长269米,高1-2.5米;南墙长330米,高1-2米;西墙长253米,高1-1.5米;北墙长315米,高2-3米;城墙周长1167米,城墙的底宽为10-15米,顶宽为0.8-2米。在城墙址的东、北、南三面分别有一座宽11米的城门。除北门可见瓮城迹象外,其余二门由于破坏严重,已无法看出是否存在瓮城。北墙有三个马面,门洞两个,间距60米,在城的西北角和东南角各有一个角楼,城四周没有看到护城河的遗迹。 城墙大部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仅北墙保存较好,但墙的底部也有多处被挖掘,城门东13米处的城墙有一个因修乡路而挖掘开的15米宽的缺口。西北角附近,有一个9米长的缺口。西墙上栽有两排杨树。西墙的南半部由于处于城内外居民的住房之间,所以破坏较严重,南端被挖开了一个近25米长缺口。东墙的南半部被破坏较为严重,已残缺不全。南墙也因建房被破坏。只有城门和少部分城墙保留下来。 城址内南半部已住满居民,北半部垦为耕地。城内地势东北部平坦,西北部起伏不平,遍布有陶片、瓷片、灰砖、布纹瓦残块,应为当年的建筑物遗存。在城的东南角发现了大量灰砖、鸱吻、布纹瓦等建筑构件的残部,当年这里应有高大的建筑物。 文物信息采集的遗物有刻画纹陶片、附加堆纹陶片、陶器大卷口沿、布纹筒瓦、鸱吻、瓦当残块、陶印记等。瓷片有黄白釉瓷片、碗足、辽白瓷碗足、绿釉瓷钵口沿等。 陶片火候较高,灰色细泥质较多,也有少量的褐色、黄褐色细泥质陶。纹饰以附加堆纹为主,有细小的附加堆纹和较粗糙的绳花状附加堆纹,均为轮制。 采集的器物中,有意见黄褐色陶印记,呈矮鬲足状,端部平整,成一直径2厘米的圆圈中带十字的印记。 瓷片多为黄白釉辽白瓷和绿釉瓷较为少见。其中有一小块辽白瓷碗底,内有精巧的压印花纹,体现了当时人们制瓷的技术和技巧。采集到的绿釉瓷钵口沿残片,翠绿色,口沿宽0.6、厚0.5厘米。 此外,在古城还征集到灰色的泥质陶罐一个、酱色釉粗瓷罐三个、黑釉双耳粗瓷小壶一个、铁镰一把、铜人一个。据村民讲,以前还出土过六耳铁锅、铁锹。刮大风季节,还时常能拾到“开元通宝”和宋代铜钱。 从所见和采集到的器物看,此城应为辽代所筑,金代沿用。其西北750米处,有石刻群一处,二者应有密切关系。 据《辽史·地理志》载:“凤州......在韩州北二百里,西北距上京几百里,户四千。”据《辞海》记载,辽“韩州治所所在柳河(今辽宁省昌图县北、八面城东南)。”南城子古城南距八面城二百里,西北距辽上京(今内蒙巴林左旗林东旗)九百里,此城应为辽代凤州城。 历史意义此城对于研究当时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历史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要加强对此城的保护管理。 |
龙凤山风景名胜区 | 龙凤山风景名胜区座落在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余脉西坡,五常市东南50公里处,距哈尔滨市160公里。景区环境幽雅恬静,空气清新甘美,山林青翠欲滴,湖水澄碧如玉,人称“静谧的绿色世界”、“超尘净土”。 联合国大气环境本底监测站就设在这里。是您旅游观光、体闲度假的绿色家园。龙凤山风景历史悠久,四十多年前,位于大秃顶子山下的牤牛河,水域发达、沟谷纵横,牤牛河中下游地势平缓,因受地形地貌影响,每年夏季常遭洪水肆虐,冲毁房屋、淹没庄稼,黎民百姓深受灾难。1958年,由国家投资一亿多元,在两山之间筑起了一条长近千米的拦河大坝,东起龙山,西接凤山,拦腰截断牤牛河,形成了库容蓄水量2.7亿立方米、水面约45平方公里的低山平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 龙凤山景区是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黑龙江省特大型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240平方公里。按区域功能划分六个游览区:(1)前湖游览区。(2)凤凰山游览区(3)凤雏湾游览区(4)红崖湾游览区(5)卧龙山游览区(6)中央山游览区。 相传在隋朝时期,上八仙张果老驾祥云从此路过,俯瞰这里风水很好,景色秀丽。正驻足观望间,突见一只金翅凤凰正与九条巨龙在水上争斗,金凤凰正展翅俯冲,欲嘴衔龙头,九条巨龙同时在水上跃起,将金凤凰团团围住,大有吞没金凤凰之势。在这紧急关头,张果老将佛尘一甩,九条巨龙同时伏卧于河东岸,化作九座山峰,金凤凰因与九条巨龙搏斗而筋疲力尽,随即也落于西岸化一座山峰,后人将东山称之龙山,西山称之凤山,龙凤山因此而得名。 |
腰井子自然保护区 | 长岭县腰井子羊草草原自然保护区是1986年11月18日有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升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保护羊草草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长岭县西北部,距长岭县城75公里,是长岭县和乾安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3度26分-123度40分、北纬44度34分-44度43分,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4公里,呈椭圆形。隶属长岭县三十号乡管辖,总面积23800公顷。 该保护区属松嫩草原的低洼地带,海拔高为140-160米之间,为波状平坦地形,相对高差约5-20米,沙丘间为平坦草甸。 该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年蒸发量1368毫米,降水量为313-581毫米,气候干燥寒冷,无霜期150天左右。 境内植物种类达三百多种,主要植被类型有榆树疏林、羊草草原、狼针草+线叶菊草原、大针茅草原和盐生群落。其中以羊草草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是我省最好最大的羊草草原。 保护区内划分为核心区和一般区,核心区为600公顷左右,其余为一般区,产实行不同的保护管理措施。 |
腰井子北岗遗址 | 腰井子北岗遗址 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腰井子北岗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四批1987.10.20 地址:长岭县三十号乡腰井子屯 年代:新石器时代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长岭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长岭县30号乡腰井子屯是大面积草原、沼泽,北侧50米外是一座呈东西上走向,长约3公里的大沙岗子。遗物散布于岗子的南坡,范围为东西长I000米、南北宽80米左右。遗址中散布大量蚌壳、鱼骨、禽骨、兽骨,陶片和少量细石器及一部分玉器,。改遗址面积较大,遗存丰富,为研究我省西部新石器早期至晚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翔实的文物资料,1982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清理发掘。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