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 >>松原市 >> 乾安县

乾安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狼牙坝景观

  介绍 “狼牙坝”(又称泥林)位于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西部,东观“狼牙坝”,锯齿狼牙,奇峰林立,气势磅薄,像一座森严古城堡。垛口连绵,若将士扶望守城,严阵以待。“狼牙坝”沟壑纵横,叠峦起伏,数以万计泥柱如林,连峰接岭,土壁陡峭,形状各异,阵阵寒气逼人,大有幽谷深渊之感,犹如置身于原始公园之中。土柱泥林,其形似锯齿,状如狼牙,脉脉相连,横卧南北,故当地人称为“狼牙坝”。来此观光的人说:“南有桂林,北有泥林。” 坝沟内流水潺潺,别有一番韵味沁心头。在那里可品尝到冰泉里的洁白冰块,感到北国寒冬的独特风韵。还有自流泉井,水质清澈,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能治多种疾病,可谓天然宝水,天下一绝。这里没有高大的山区和茂密的森林,但处处都有山崖陡峭,奇峰耸立;泥林下常见小溪随山势曲折婉蜒流淌着清澈的山泉,涌流不断;泥林土坡上植被完整,杂草丛生,乔木生长旺盛,枝叶如盖,加之泥林环抱,形成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夏季满谷翠绿,山花烂漫,百鸟争鸣;在泥林深处,你可以尽情观赏那大自然美丽的景致,叫人留连忘返。 它独特的自然风貌,吸引中外考古专家学者多次到此挖掘考证。“狼牙坝”历经数年风雨沧桑,但是,泥林景观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仍完好地保存下来,不失其故有的风采。 今日的“狼牙坝”,奇花异草共生,湖中芦苇荡漾,乃是候乌、野兔、狐狸、野狼、蛇等鸟、兽常常出没和繁衍栖息的地方。1994年3月,大布苏“狼牙坝”被省政府批准为松原市大布苏“狼牙坝”自然保护区。

乾安泥林

  中国乾安泥林位于吉林省乾安县境内.泥林又称“狼牙坝”,“狼牙坝”高出湖面/大布苏湖/50米,南北长15公里,面积为58平方公里,沟壑纵横,叠峦起伏,泥柱如林,连峰接岭,土壁陡峭,形状各异,大有幽谷深渊之感,犹如置身于原始公园之中。土柱泥林,其形似锯齿,状如狼牙,脉脉相连,横卧南北,故当地人称为“狼牙坝”。2007年6月9日百忙中和影友老韩.蓝天北方.橄榄树.老朽.以及东北一家人几位朋友相约驾车一同前往。  泥林距离长春300公里左右.路况非常好.从长春出发途径农安县.松原市.乾安县直接到达泥林景区.旅游人少.景区没有宾馆.可以住宿老乡家.吃东北菜.每天两餐加住宿30元每人.长春有大巴和火车通往松原市.然后在松原座大巴前往乾安县.交通便利.“狼牙坝”历经数年风雨沧桑,但是,高大泥林景观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仍完好地保存下来,不失其故有的风采。中外考古学家发掘的十三种脊椎动物化石证明,这里几万年前生存着大批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从相继发掘出的许多古代石器、陶器、青铜器、兵器、古钱化石装饰等可以证明,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聚居这里,并从事生产活动。“狼牙坝”这座古城后来由于地壳变迁,河流中断,塌陷于地下。学者认为大布苏湖是霍林河下游遗留下来的湖泊。湖中碧波荡漾,鱼类繁多。湖区草木茂密,栖息着大量野生动物,是狩猎、捕捞、放牧的好地方。后来由于江河改道,中断水流,砂化加固,靠地表水径流,从四周碱地汇入很多钠、镁等,使淡水湖变成浓度较大的盐碱湖。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由吉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潜蚀地质地貌—泥林,湖区和过境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晚更新世脊椎动物化石及化石产地以及天然盐碱湖泡生态系统(包括其中的水生生太系统、盐碱滩地和草甸与沼泽生态系统)。区内建有向公众开放的自然博物馆及科普知识阅览室,馆内分为三大展厅,分别为:披毛犀展厅、鸟类标本展厅、古脊椎化石展厅。四个展室分别为:昆虫标本展室、植物标本展室、地质标本展室、地域文化展室。

狼牙坝古墓群

狼牙坝古墓群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狼牙坝古墓群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 1999.2.26  地址:乾安县城西乡   年代:青铜时代  类别:古墓葬  管理单位:乾安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狼牙坝泥林位于乾安县西35公里处大布苏东岸的西 坡 , 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距 地表I米左 右的横断面上,显露出两个 文化层 ; 一 个是新石器晚期 和青铜时期的原始文化 , 暴露出的文物有手制粗沙质陶 器残齐 、 陶纺轮 、细石器 、蚌刀 、骨箭头 、铜扣 、铜环等 :另一 个文化层是年代:辽金时期文化 ,有陶瓷器残 片 、 铜钱 、铜饰件和人兽骨骼 ,还有墓葬和居住址几年来 ; 多次在泥林里采集到属于晚更新世猛马象,披毛犀皮等古生物化石。1999年,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春捺钵遗址群

春捺钵遗址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捺钵遗址群位于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赞字乡。发现于2009年11月,包括四处大型辽代遗址群。在遗址群中发现了上千个“土台”,发现了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北宋年间制造,这在我国尚属首次。经考古专家调查初步认定是辽代皇帝"四季捺钵(皇帝行宫)"即"春水""夏凉""秋山""坐冬"中的"春捺钵"遗址群。同时证明了封建社会时期到吉林省来的第一个皇帝是辽代的皇帝,而不是此前考古界公认的清朝皇帝康熙,在时间上提前了700年左右。该遗址群的发现填补了国家和省文物部门多年未寻找到"春捺钵"详细地址的空白,将为乾安县乃至吉林省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非常重要的资源。   2009年11月初,乾安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听说有老百姓在“花敖泡”附近挖出了很多铜钱,其中一个人最多挖出了800多枚铜钱,还挖出了铁锅、灶台等,这一情况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经过仔细勘察,先后在赞字乡洁字村科铁公路线北的“花敖泡”南侧、让字镇藏字村北侧和正东、地字村(查干湖西南)发现了四处大型辽代遗址群。  经吉林省考古专家调查,初步认定,在乾安县发现的遗址群为辽代皇帝“四季捺钵(皇帝行宫)”——“春水”“夏凉”“秋山”“坐冬”中的“春捺钵”遗址群。这里所说的“捺钵”是契丹语,相当于汉语中皇帝的行宫,这是我国首次发现辽代皇帝行宫遗址。据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傅佳欣介绍,捺钵是辽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契丹民族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逐渐形成了随季节变化辗转迁徙的游牧习俗,契丹建国以后,封建化程度虽然大大加强,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依然可见其“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迹象,即使贵为国君的皇帝,也要随着季节、气候和水草的变化而四季游徙,并随时处理国家事务,于是便产生了四季捺钵制度,“捺钵”按春夏秋冬的时序安排,因而也称四时捺钵。   2009年被评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井方明珠广场

  乾安县井方明珠广场占地2.1万平方米,投资490万元。于2009年8月20日开始建设,10月末竣工。广场硬化面积1.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0.7平方米,广场内设有18套体育健身器材,实木廊架2处,景观拉膜1处,“天人合一”主题白钢雕塑,主体三根立柱,象征着乾安经济的三大支撑点,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迅猛崛起,三根白钢柱环抱直径1.2米的白钢球,以白钢球为中心在立柱的前后各伸出四根6米长的白钢带,呈环抱状,象征着全县30万人民齐心协力,凝心聚力,迎接四面八方的宾朋云集乾安,投资乾安,与乾安人民一起践行科学发展,奋发向上,大展宏图,为乾安经济腾飞、打造富庶和谐新乾安而努力拼搏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广场附属设施还有形状各异的景观灯、射灯,草坪灯60盏,立体音响等。    该广场的设计理念是反映乾安风貌,以人为本,全面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健身、娱乐、游玩的需要。以招标方式来建设最优质的工程。2009年11月初井方明珠广场已正式向乾城人民开放,一座美丽、壮观、富有文化底蕴的广场已经点亮了乾城。    该广场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天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来此休闲、健身的市民近万人,他们在广场内尽情的欢歌跳舞。他们对县委、县政府这一惠民工程更是赞叹不已,他们高兴地说:这回我们在茶余饭后可有去处了。这也正是县委、县政府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具体体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传声广场

  传声广场建设在原第九中学校址,是我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民生工程之一,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县城人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游玩的好去处。广场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其中绿化1.1万平、硬化0.9万平,总投资519万元。    广场设计主要围绕“教育”这个主题进行创作。广场的中心景观由“智者乐水”活动区,“仁者乐山”散步区,“书香门第”休息区等三个主体区域组成。    “智者乐水”活动区是一处椭圆形的水池,在水池中设计了一座“假山流水”小景观,一条由传声街入口引来的木地板甬路直至水池中,形成了一副有山、有水、有景、有人的自然景象。    “仁者乐山”散步区在“智者乐水”活动区的南侧,是一处高出地面约45公分,由三条背景墙和四尊代表“忠孝礼义”的小雕塑组成,游人可以漫步其中,体现出妙不可言的精神寓味。    “书香门第”休息区在“智者乐水”活动区的西面,将古代的书简放大经过艺术处理成为绵延变化动感十足的景墙,在景墙-刻着老子、孔子、孟子三位名人具有教育意义的名言警句和《弟子规》全文,并伴有相关图案,达到图文并茂,我们还将《弟子规》的图文解释刻成光碟,在广场循环播放,达到教育的目的。    此处广场建成后,将为城区西部增添一处靓丽的风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百年古榆

  乾安大布苏命字村内有一参天古榆。年轮久远,饱经沧桑。春来枝繁叶茂葱茏翠绿,冬去枝干苍劲,尽展雄姿,冰冻雷击、风吹沙掠锤炼了它钢铁意志,寒凌暑九,酷旱三伏难灭它旺盛活力。古榆热恋故土不嫌家乡贫瘠,古榆灵气袭人传奇神秘,古榆旨在长天风和日丽,旨在大地匀称呼吸,为这永恒的信念,不改痴心,年年为沙乡吐绿遮荫。

云腾广场

  云腾广场建设在原第八中学的校址,广场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投资540万元,广场绿化面积0.8万平方米,硬化面积1.3万平方米,该广场的建设立足于建设一座休闲、游玩观赏、健身、演艺活动等综合性多功能广场,现广场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成。    该广场于2010年8月动工建设,历时69天。该广场共分四个区域,西南侧为游玩观赏区即园林绿化区,共栽植五角枫、蒙古栎、等二十多品种树木766株,种植草坪5000平方米;西北侧为休闲区,设置三原色景观拉膜一处;东北为休闲健身区,共安装体育器材28 套;东南侧为大型演艺区,其中设置石阶座位120延长米及112个休闲座椅。广场中心安放一尊标志性雕塑——五龙腾飞,整尊雕塑以抽象的龙为创作元素,运用巧妙的构思将五条龙紧紧联系在一起,团结一心,借此比喻乾安县紧跟时代步伐,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造福一方百姓。广场还设置景观拉膜两处,广场灯128 盏,广场高音立体声音响8处,鱼形巨石一个。    该广场的建成,深受广大市民的拥护和赞誉,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市民来这里休闲、娱乐,并由此填补了我县没有大型演艺广场的空白,为全县人民带来了实惠。更重要的是体现了30万乾安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人民在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全县人民在科学发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享受着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人民生活逐渐步入小康。“云腾”寓意着全县人民期盼着苍天给予恩惠,为全县人民祈盼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乾安飞速发展、力争上游之意。当哈达山水利工程建成后,我们乾安将变成鱼米之乡,人民幸福安康,实现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全面和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乾安公园

  美丽怡人的乾安公园始建于2001年,坐落在乾安县城区西环路西北角一隅,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7.7万平方米,硬化面积1万平方米。它是集观赏、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公园。   乾安公园,古典高雅,曲径通幽,大小游览景点十余个。音乐喷泉广场、假山及高山流水、荷花池、游泳池、健身游戏场、景观灯、景观桥、草坪、动植物雕塑、苍劲挺拔的古榆,把公园点缀得如一幅天然的丹青画卷。乾安公园无处不在展示她“塞北精品绿地”卓尔不群的动人风采。   步入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音乐喷泉,吸引着众多游人的目光。它在音乐的伴奏下蓄势作着一次次完美的演出,当交响曲奏起,泉水徐缓地、轻盈地演奏着动人的乐章!那扬起数10米高的水珠,时起时落,飘撒一地洁白晶莹的艳丽,溅在脸上清凉惬意。   阳光下的高山流水波光闪闪,气象万千,莲花池、游泳池两岸的建筑和景观桥更映衬了它的美。   走近那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古榆树下,抬头仰望,古木参天,苍劲挺拔。微风拂过,枝条垂下,与人零距离的相逢,仿佛在影影绰绰倾诉着沧桑的感慨和小城历史变迁的往事,虽然经历百年风雪却依然拥有一份古典一丝高雅,贮藏在乾安公园的风韵中。   踏着宽阔台阶登上山顶,俯视公园全景,一幅景致怡人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别拘一格的建筑亭阁和那高低起伏的花草树木交相辉映。远处,那造型美观,用五种颜色草装饰园中雕塑的大象、企鹅、孔雀、斑马、牛,像披着五彩缤纷的衣装,栩栩如生,仿佛有了灵性,鲜活起来。   这里还有穹隆圆顶的景观桥、园中的假山及高山流水、美观奇特的动植物雕塑、五颜六色的景观灯、名目繁多的宿根花草树木、门类齐全的健身器材,这些各具特色建筑,把公园的景色连成一片,形成宏伟壮丽的建筑博览群。凡是到过乾安公园的人无一不沉醉于她自然风光的美仑美奂。春来杏花初放,香雪如海;盛夏高山堆绿,翠黛千重;深秋金叶满园,香气四溢;隆冬山峦积雪,如银似玉。   傍晚的公园是那样的宁静,晚风拂过,灯影绰绰,树叶沙沙,片片绿地,仿佛园中“绿岛”。三五成群的鸟儿时起时落,发出清亮悦耳的鸣叫,融进眼前这幅浓墨重彩的画面,使人心旷神怡。   随着夜幕降临,公园内五颜六色的景观灯照在地面上,使公园璀璨夺目。这只有在乾安公园才有的美景。这美景给我留下了几多眷恋,同时让人的想象力得到延伸,如同雨后的彩虹一般绚丽缤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查干湖自然保护区

查干湖自然保护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省西北部,霍林河末端与嫩江的交汇处,总面积506.84平方公里,主体在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部分位于白城的大安市和松原的乾安县。保护区以半干旱地区湖泊水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珍稀、濒危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  1986年查干湖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年来,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日益丰富。仅鸟类一项,已由过去的117种增至目前的239种,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43种,特别是东方白鹳、白头鹤、白鹤、丹顶鹤、黑鹳、大鸨、金雕、白尾海雕、大天鹅、灰鹤、白琵鹭等国际濒危物种及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种类、数量,在保护区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充分显示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历史沿革  1986年8月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6)131号文〕批准建立吉林省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立吉林省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由前郭县政府领导,吉林省环境保护局负责业务指导。  2004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吉林查干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2007年4月6日,国务院(国办发[2007]20号)正式批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及大安市境内,范围在东经124°03′28″—124°30′59″,北纬45°05′42″—45°25′50″之间。  地质地貌  保护区地貌主要特征是低平、微波起伏,东南高,西南略高,中央及东北低。查干湖东川头、西川头,青山头一带地势较高,为140~160m。在查干湖附近地势低洼,湖旁残留有二级河流阶地,几个较大的湖泡水位有所差别,也有一些相对高度不超过5m的砂丘。根据成因和形态特征,该区域地貌可划分为冲积湖积平原与河谷冲积平原。冲积湖积平原分布于查干湖湖区低洼处,河谷冲积平原分布于霍林河河谷及嫩江古河道。  (1)冲积湖积平原  大部分地段为冲积湖积平原,地面高程一般为129~140m,局部140~160m。其中微波状岗地分布于南部和北部,分布面积较大,表层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顾乡屯组黄土状壤土,在查干湖周围多呈现为侵蚀岗地。微倾斜平地分布于西部及南部,表层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顾乡屯组黄土状壤土。湖沼洼地分布于湖泡的周围,呈草原景观,表层岩性为全新统湖沼堆积壤土,盐渍化较发育。  (2)河谷冲积平原  分布于西部霍林河河谷和嫩江河谷(库里泡),地面高程127~132m,发育有一级阶地和河漫滩,查干湖区为湖沼洼地。表层岩性为全新统冲积壤土、粘土及湖沼堆积的淤泥质土类。  

龙凤湖水利风景区

龙凤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吉林省长岭县龙凤湖水利风景区湿地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鸟类的乐园、芦苇的海洋。在湖畔湿地有狐、兔、獾等野生动物20余种,天鹅、灰鹤等珍希鸟类30多种。其野生动物之多、密度之大在省内外都是罕见的。龙凤湖水利风景区的芦苇荡被游人称为“流连的绿色迷宫”。在辽阔的松嫩平原上,龙凤湖周边芦苇皓皓漫漫、洋洋洒洒、铺天盖地。一望无际的编织起一条条绿色长廊,置身其中可聆听百鸟夜啾、雁鸭鸣叫。游人可以尽情欣赏鸭欢鹤舞、鸥鹭戏鱼。

松原市哈达山水利风景区

松原市哈达山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这句话来形容哈达山风景区再恰当不过了。哈达山风景区因山而生,因水而兴,放眼整个景区,湖光山色、烟波浩渺、景色宜人。走在观澜台上,眼前淡蓝色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天水一色。时而有渔民乘船划过,渐行渐远的身影,顿觉天地苍茫,江山如画。站在江畔,便见由青绿、赭红色岩石组成的“千层断壁岩”排列整齐,这是大自然的杰作。  哈达山,蒙语意为“陡峰”,因为白练般的松花江从山前流过,恰似一条圣洁的哈达,于是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哈达山。哈达山风景区位于前郭县东南部的松花江左岸,山体总长10公里,海拔为185.8米。景区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其中哈达湖面积7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莲花宝塔、枢纽大坝、观澜台、垂钓园、游船码头、农业观光园等景区、景点。  登上莲花宝塔,不仅可俯瞰松花江美景,还可感受到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的气势磅礴。该塔2011年建成,取莲花造型,是现代观光塔和藏传佛塔的完美结合。塔室是地下部分,用作珍藏镇塔圣物。塔身内壁绘有佛教典故、民间传说等精美壁画。塔冠用蒙古包形制,寓天为圆。此塔寄托着哈达山人祈福纳祥、镇山安澜的美好愿望,凝聚了厚重的蒙满文化,是哈达山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也为哈达山风景区增添了一幅蓝天碧水、山青坝美、郁郁葱葱的美丽画卷。该景区以哈达山枢纽大坝、莲花宝塔等建筑群作为主要旅游景点,是以自然美景和地域文化相结合而打造的又一城市名片。

长山明珠园

  明珠园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长山镇境内,长山热电厂东侧,长山热电厂始建于1969年,30多年来,它象太阳一样为大地和人民奉献着光和热,默默地为吉林电力事业的腾飞和松原经济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草原上熠熠生辉,长山明珠园也是由此而得名。这里风光怡人,景色秀美。  长山明珠园是由长山热电厂出资始建于1988年,原名水上公园,为了充分发挥地理环境优势,加快开发旅游业,2001年长山热电厂出资再次对其进行了全面改造,并更名为明珠园,由长山热电厂明珠实业公司进行管理,现在的明珠园占地面积达2.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4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公园内设置了16个功能区,涵盖了历史教育,野外生存,餐饮服务,园林景观,现代游艺,荷花观赏,植物观赏,游船垂钓,冬季运动等。整个明珠园既富现代文明气息,又具备苏州园林的典雅,突出了休闲、娱乐、教育、健身、实践的宗旨。公园内设置了16个功能区,整个明珠园既富现代文明气息,又具苏州园林的典雅特色。  走进明珠园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黄色大理石上的一幅“塞外平原湖光山色胜江南、辽金故地碧水楼台迎宾客”的对联。  入正门,伫立于希望之星主题广场,便会将整个明珠园的景色尽收眼底。“希望之星”主题雕塑,它的曲线型钢柱上镶有金光闪闪的明珠,背景为碧波荡漾的人工湖,预示着生活在长山的人们充满希望,前程似锦。广场周围鲜花环绕,绿草如茵,整个广场庄严、凝重。夜幕降临,草坪灯、路灯柔光四射,游人在路椅上小憩,在湖岸边、草坪旁细语,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中,舒适惬意,其乐无穷。  公园东有清代满蒙文碑,西有游船娱乐区,南有苏州园林区,北有卡丁车和钓鱼台,中间环绕的是人工湖。湖面上八仙过海塑像惟妙惟肖,一座吊桥将小瀑布与其巧妙相连,把北方园林的粗犷气派和南方园林的精细纤巧融合在一起,工、巧、奇、趣,变化无穷。又将园林艺术与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整个园林建筑渗透出深邃的意境。    长山镇  长山镇始建于1980年,下辖6个行政村、28个社、3个街道办事处、33个居民委。全镇人口38441人,其中:城镇人口29035人,农业人口9406人。幅员59.5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4公顷。长山热电厂、长山化肥厂、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三大中省直企业座落在镇区之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全镇上下精诚团结,坚持以经济…… 详细++

龙坑水利风景区

龙坑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自松原市驱车西南行22公里,便到了地肥水美的套浩太乡。弃车向东漫步约1000米,一泓碧水映入眼帘,这就是松原的风景胜地——龙坑,古称别里不泉。  此间的龙坑,就其景象之独特,别说在松原境内,就是在地跨东北三省的松辽大平原上,也是少见的一大奇观。  这是一条长约2500米、宽约300米、深达70余米的天然沟壑。套浩太乡深居松辽平原腹地,此一方正是郭尔罗斯大草原的边缘,大幅面的地表本来浑然严密,何来这一颇具纵深的沟壑呢?实令好胜猎奇之辈大伤脑筋。当然并非止此一端。这一沟壑之内,有一股神来之水,更是叫人难以琢磨。郭尔罗斯大草原东部,泉水溪流甚是罕见。套浩太乡以北200里,以西300里,以南300里,都难以觅到泉溪的踪影。只是由此向东南不足百里处,第二松花江下游一带,才分布着若干泉溪。但这些溪流,大者不足三步之涉,小者不过一瓢之取。况且,这些溪流往往是兼收矛容,几经汇聚,才形成一介微流。而龙坑涌泻的泉溪,其径流量则在每秒2立方米以上,又是在一坑之内陡然而成,这就不同凡响了。  凡是天然奇景,见绝之处往往不止一二。龙坑地处松辽平原低等海拔梯面上,这是地地道道的外流区域,这一区域的绝大部分流泉,或汇入辽河水系南下渤海,或投诸松、嫩二江汇入黑龙江水系,经俄罗斯滨海地区流向北太平洋。然而龙坑泉却独开一境,堂堂然以内流河的形式在千里草原上出奇制胜。  龙坑泉先在沟壑之内形成一个十数尺深的小天池,然后下溪水转而向东漫过天然堤限,舍龙坑而去。这条溪流左右徘徊,弯曲十几公里之后,在西北方向的一个低洼之处停了下来,就地经营起一个有数平方公里面积的淡水湖,有莲露花浮出水面,遂称莲花泡。驰名全国的莲花泡水稻机械化示范场,便设在这里。-于京津市场的绿色食品——莲花泡大米,也在这里应运而生。  80年代初,大型水利工程——引松人工河开通后,龙坑泉水结束了经营莲花泡的历史,转而经运河注入查干湖。从此,龙坑泉再以全新的姿态,在松原的人文地理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本地气候条件以及第二松花江水位的限制,前郭引松人工河只能是季节性水利工程。但龙坑泉这股溪流却是永无间断地向查干湖提供大量水源,以支撑那里的水产事业。  据《金史?地理志》记载:“长春县(今前郭县境内塔虎羊城遗址四周一带)有别里不泉”。经考证,“别里不泉”就是这个龙坑。“别里不泉”系女真语的汉语音译,意为“喷泉”。从这块土地上发现的两处遗址中,还残留着契丹和女真族的文物。可以断定,这里早已是东北先民休养生息的地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饰了龙坑的天然美。春夏之时,沟壑两坡很有一番景色。名目繁多的花草树木,诸如百合、金针、杜鹃、马兰、牵牛、山杏、山葡萄、山里红,等等,争芳斗艳,万紫千红。隆冬时节,郭尔罗斯大草原成了冰雪世界,龙坑泉水却依然如故地日夜奔流;沟壑里也是暖暖洋洋,于是便有鸟兽家族把这里当成了天然的避寒之所。而今,如果把话题转到旅游观光这个层面上来,龙坑又堪称草原一颗明珠。令人鼓舞的是,开发龙坑旅游资源在这里已经提上日程了。  第一轮,只能算是个序幕,当地居民没费多大力气就在这里建起了一个养鱼池,养起了极其名贵的虹蹲鱼。紧接着,这里又平地建起了一座二层楼,乡政府看好了这块风水宝地,先把敬老院安排到龙坑近旁。营林造植活动也同步开展起来,坡面栽上了一排排挺拔的红松、白杨、樟松,还有曲柳、紫槐、黄榆、黄玻璃。与之相配套的,龙坑东面,依次建起了桑园和果园。一排排桑树、苹果树、李子树、海棠树、山植树,等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这就使龙坑景观有了一个良好的外围环境。再接下去,还将继续增设旅游设施,将在这里建亭台船榭,置游船,架浮桥,修栈道。  如此看来,默默无闻的龙坑要有一番龙腾虎跃之举了。但是,现有的一点构想太嫌小家子气了。依龙坑提供的建设空间之广阔,加之此一方可资游玩浏览的自然景物之珍贵,龙坑作为一个地区性旅游中心,其辐射方圆与发展前景,都是极为可观的。有朝一日,龙坑则很有希望一跃而驰名。      套浩太乡  地理位置套浩太乡位于前郭县境中部,介于东经124°29′至124°47′,北纬44°46′至45°02′之间。距松原市25公里。东与新立乡、红光农场、莲花泡农场相连;南与大山乡、长龙乡交界;西与宝甸乡为邻;北与重新乡接壤。总幅员面积为15485.45公顷,套浩太乡现辖7个行政村,22个自然屯,31个村民小组。全乡人口达13000多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约8…… 详细++

扶余县烈士陵园

扶余县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扶余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88年,正值东北解放40周年,为了表达全县人民对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扶余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三岔河镇烈士陵园”。占地10900平方米。恢复县制后,“三岔河镇烈士陵园”更名为“扶余县烈士陵园”。由于陵园面积小,2002年县政府决定将陵园移址新建。新烈士陵园于2004年8月13日落成,占地39000平方米,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梁士英烈士全身塑像、无名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和革命纪念馆。走进陵园首见的是高耸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此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金光灿烂的七个大字。  革命烈士纪念碑右侧,耸立着威风凛凛、全副武装手端冲锋枪、岿然伟岸的梁士英烈士站姿铜像,像座镶嵌黑色大理石,碑额刻有刘震题写的“伟大战士,光辉楷模”八个涂金大字;碑的后身刻有梁士英生平简介。  革命烈士纪念碑左侧为“无名烈士碑”,碑额-“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世界和平而献身的109位无名烈士”,下书“永垂不朽”四个金色大字。  耸立梁士英烈士铜像的陵园里,盛夏四周青松碧翠,草坪茵茵,花圃百花娇艳,香馥满园。在青松、草坪、花圃间的甬路,以及革命烈士纪念碑、梁士英烈士铜像、无名烈士纪念碑前的宽敞方形广场,均用彩砖铺就,广场东侧为300多平方米的荷花塘,纷红骇绿,景致别样,让烈士英灵在多彩的陵园里得到慰藉。  每逢清明节,机关、学校、企事业及各团体,都聚集烈士陵园里举行集体缅怀先烈的祭扫活动,为纪念碑及烈士墓献上一朵朵小白花,瞻仰梁士英烈士铜像。如今耸立梁士英烈士铜像的陵园,已成为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站在纪念碑前,我们的记忆伸展开来,似乎又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过去,同梁士英一起向前冲去……  梁士英1922年生于扶余县三岔河镇大梁家村(今属新城局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幼时随祖父读书,10岁时因祖父去世而辍学,捡粪、拾柴,以补家资。13岁时父亲病故,梁士英去给地主家放牛,后被二姐接到三岔河读小学。三年后,因姐家生活困难又退了学,到鼓乐棚打小钹挣钱糊口。17岁时,梁士英到东六号村扛活。几年后结婚,婚后第二年子夭妻故,生活愈加困难。1942年又回三岔河鼓乐棚谋生。为了躲避抓劳工,于1943年冬携母亲、弟弟、妹妹到肇州县霍龙岗子黄家堡扛活。次年夏,因无居处又领母亲、弟弟、妹妹回到三岔河。  1946年1月,出身贫寒的梁士英参加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的前身)。在二纵队五师十五团三营八连(机枪连)当战士。参军后,梁士英积极学习文化,刻苦练本领,并于1946年冬加入中国0。  1947年在攻打昌图和彰武的战斗中,因作战勇敢先后两次立功。1948年9月,随部队南下北宁线,参加解放锦州战役。当部队向敌人第二道防线发起冲锋时,紧靠铁路旁的一座暗堡里两挺重机枪-了前进的道路。几个爆破组冲上去都没能把暗堡摧毁。在这关键时刻,梁士英主动向连长请战,得到批准后,他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艰难地爬行到暗堡下,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敌堡里。正当他转身要离开时,冒着烟的爆破筒被堡里的敌人推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豫地又将爆破筒塞进炮眼里,用身体死死地将爆破筒顶住,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英雄梁士英壮烈牺牲。为扫平大部队进攻的障碍,夺取胜利,梁士英献出了年仅26岁的生命。10月16日,部队在锦州隆重召开追悼大会。会上,团政委陈绍昆宣读了师党委追认梁士英烈士特等功臣的嘉奖令,并追记三大功。梁士英因功绩彰显,被载入中国0党史,并在梁士英家乡三岔河镇烈士陵园里修建了纪念碑。  梁士英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战歌,一首让后人铭记的战歌。英雄永远安葬在这里,静静地倾听松花江奔流的声音。清晨,傍晚,来这里的人不计其数,英雄不再寂寞,英雄也永远不会孤独,因为人们永远站在他的面前。  

乾安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乾安镇 曹小红 陈喜儒 赵显和 (1944~2006) 狼牙坝景观 乾安泥林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 狼牙坝古墓群 春捺钵遗址群 井方明珠广场 传声广场 百年古榆 云腾广场 乾安公园
水字镇 曹小红 陈喜儒 赵显和 (1944~2006) 狼牙坝景观 乾安泥林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 狼牙坝古墓群 春捺钵遗址群 井方明珠广场 传声广场 百年古榆 云腾广场 乾安公园
大布苏镇 曹小红 陈喜儒 赵显和 (1944~2006) 狼牙坝景观 乾安泥林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 狼牙坝古墓群 春捺钵遗址群 井方明珠广场 传声广场 百年古榆 云腾广场 乾安公园
让字镇 曹小红 陈喜儒 赵显和 (1944~2006) 狼牙坝景观 乾安泥林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 狼牙坝古墓群 春捺钵遗址群 井方明珠广场 传声广场 百年古榆 云腾广场 乾安公园
所字镇 狼牙坝景观 乾安泥林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 狼牙坝古墓群 春捺钵遗址群 井方明珠广场 传声广场 百年古榆 云腾广场 乾安公园
安字镇 曹小红 陈喜儒 赵显和 (1944~2006) 狼牙坝景观 乾安泥林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 狼牙坝古墓群 春捺钵遗址群 井方明珠广场 传声广场 百年古榆 云腾广场 乾安公园
余字乡 曹小红 陈喜儒 赵显和 (1944~2006) 狼牙坝景观 乾安泥林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 狼牙坝古墓群 春捺钵遗址群 井方明珠广场 传声广场 百年古榆 云腾广场 乾安公园
道字乡 狼牙坝景观 乾安泥林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 狼牙坝古墓群 春捺钵遗址群 井方明珠广场 传声广场 百年古榆 云腾广场 乾安公园
严字乡 狼牙坝景观 乾安泥林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 狼牙坝古墓群 春捺钵遗址群 井方明珠广场 传声广场 百年古榆 云腾广场 乾安公园
赞字乡 曹小红 陈喜儒 赵显和 (1944~2006) 狼牙坝景观 乾安泥林 大布苏国家自然保护区 狼牙坝古墓群 春捺钵遗址群 井方明珠广场 传声广场 百年古榆 云腾广场 乾安公园

乾安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