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 >>白城市 >> 洮南市 >> 通达街道

通达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胡秉权 (1908~197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胡秉权(1908—1973)吉林省洮安县(今洮南市永茂乡兴德村育英屯)人,北平东北大学肄业。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五大队队政治指导员,大队政治教导员,第三军分区骑兵团政治处主任,区队副政治委员,冀晋军区政治部生产-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内蒙古骑兵二师政委,辽吉军区哲盟军分区第二政治委员,内蒙骑兵第二师政治委员,内蒙古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蒙绥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部长、训练研究部部长、副教育长,军事科学院教研馆主任。胡秉权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1973年在北京逝世,终年65岁。  [以上内容由"文心"分享。]

苏荣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苏荣,男,汉族,1948年10月生,吉林洮南人,1974年1月参加工作,197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人物履历1968-1974年吉林省白城市洮安县那金公社新力大队会计、党支部副书记1974-1975年吉林省洮安县那金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1975-1980年吉林省洮安县委常委,那金公社党委书记、岭下公社党委书记1980-1983年吉林省洮安县委副书记(其间:1980.09-1981.01农业部干部培训班沈阳农学院班学习(1982.3-1983.1吉林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培训班学习)1983-1984年吉林省白城地委委员、扶余县委书记1984-1985年吉林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培训班学习1985-1987年吉林省白城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87-1988年吉林省白城地委书记、行署专员1988-1989年吉林省白城地委书记1989-1990年吉林省四平市委书记1990-1992年吉林省四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92-1995年吉林省委常委、秘书长(其间:1994.03-1994.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1995-1996年吉林省委常委、延边自治州委书记1996-1998年吉林省委副书记、延边自治州委书记(1994-1997年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2001年吉林省委副书记2001-2002年青海省委书记2002-2003年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其间:2003.03-2003.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3-2004年甘肃省委书记2004-2006年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6-2007年中央党校副校长(正部长级)2007-2008年江西省委书记2008-2013年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13-2014年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江西省委书记(至2013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至2013年4月)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2017年1月23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受贿、滥用职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苏荣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苏荣当庭表示服从法院判决,不上诉。  [以上内容由"常乐"分享。]

张振 (1930~1985)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振(1930-1985),吉林省洮安县人。1943年,迫于生活,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布特哈旗关门公社务农。1946年3月,回到吉林省洮安县家乡种地。1948年3月,参加洮安县干部训练班学习。8月25日,经郭重礼、苗林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干训班学习结束后,因洮安县闹水灾,不能及时分配工作,再次来到布旗夹门山。  1949年3月,在布特哈旗关门公社正式参加革命工作,任村长。同年12月,到内蒙古牙克石林业管理局博克图林业局112公里作业科,参加林业木材生产检尺工作。1952年6月15日,由吴荣起介绍,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年底,因工作出色,被博克图林务局评为局级模范。1953年5月,国家开始开发大兴安岭内蒙古林区,张振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大兴安岭内蒙古林区的根河林业局,任计划科副科长。1960年9月18日,在根河林业局工作期间,经孟继廷、孙德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1964年8月,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开发大会战开始。1965年春,到大兴安岭开发会战的中心——加格达奇,参加松岭林业公司的开发筹建工作,并首任林业公司生产科科长。1966年1月,任主管生产、劳资和基本建设的第一办公室主任。“文革”运动中,受排挤、打击,以至“靠边站”。1970年12月,恢复工作,任古源林场党的核心组副组长。1972年9月,任望峰林场核心组副组长。1973年3月,任区计划科科长,同兼职生产调度室主任。1976年3月,任物资科科长。1977年11月,任计划科科长。1980年1月,任中共松岭区、(局)委员会常委。同年3月,任松岭区、(局)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7月,任松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业局副局长。1985年5月3日21时,因肺癌病逝于松岭区医院,终年55岁。(松岭区志)  [以上内容由"影子猪"分享。]

孙尚清 (1930~199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孙尚清,男,汉族,1930年8月26日出生,吉林洮南(今洮安)人。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1947年7月参加突泉县政府举办的干部培训班。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后入中国医科大学,先后任干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团总支部书记等职。1952年8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政治经济学分班,1954年毕业。1954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政治教研室助教、讲师。1956年考取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研究组副组长(副室主任)、所学术秘书等职。1973年在国家计委参与筹建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1978年后历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院务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秘书长。1984年被授予博士生导师资格和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5年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副会长。1996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  [以上内容由"清风笑,惹寂寥"分享。]

张国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国庆 (1934~)  吉林洮南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乌兰浩特中学。历任小学教师、校长,吉林省白城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吉林省文联委员、省作协理事、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亲仇》、《关东血》、《东北王张作霖》、《呼噜将军外传》,戏剧剧本《生命》、《风流店家》,电视剧剧本《吴大帅传奇》、《柳条又发青》、《爱在莫斯科》、《晚霞不是梦》等。《吴大帅传奇》、《东北王张作霖》分别获1990年、1994年东北三省金虎奖,剧本《西瓜今日甜》、《太平歌》均获吉林省戏剧剧本创作一等奖等。1991年曾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  [以上内容由"xh"分享。]

李向武 (1933~2014)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向武,1933年8月8日出生,吉林省洮南县人,1949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在东北军政干校学习,1950年12月任东北军区通讯处文书、组长,1954年8月在吉林大学法律系学习。历任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吉林省永吉县河湾子公社、桦皮厂公社、大口钦公社、缸窑公社副书记、书记、革委会主任,永吉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公安局局长、革委会副主任、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吉林市副市长。1984年4月任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1998年1月退休。是中共吉林省委第五届、第六届委员,吉林省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0月13日7时12分在长春逝世,享年81岁。  [以上内容由"hhh"分享。]

丁福生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丁福生 (1948~)  笔名山丁子。吉林洮南人。1968年毕业于长春市教育局建筑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历任中学校工,长春市电机厂产业工人、干部,长春外贸业务员、经理等职。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魔幻童话《魔鬼的扣子——石人泪》,长篇奇幻浪漫小说《狼皮鼓》等。  [以上内容由"无情无牵"分享。]

朱亚夫 (1954~1993) 革命烈士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朱亚夫(1954-1993)  是白城军分区司令部副团职参谋,洮南人。1954年3月26日生,1975年9月入党,1988年9月被授予少校军衔,1992年9月晋升为中校军衔,1993年10月30日因公牺牲,1993年11月29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以上内容由"蚌壳"分享。]

姚莹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姚莹 (1945~)  原名姚成玉。吉林洮南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历任辽宁省桓仁县教育局干部,《辽宁群众文艺》副主编,辽宁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辽海诗词》执行主编,编审。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作协理事,辽宁省新诗学会、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新旧体诗、散文、传记文学、理论集八部,主编、参与主编《中华美德诗词曲类编》、《当代诗词撷英》等六部,另有为重修九门口长城撰写的碑文。曾获辽宁省政府优秀创作奖等近40项。  [以上内容由"yfchwh200304"分享。]

杨平 (1928~201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平 (1928~2010)  吉林洮南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员,内蒙古文联组长、副主编,卓资县文化馆干部,《草原》月刊副主编,内蒙古作协副主席,专业作家。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向东方》、《杨平作品集》等。儿童文学《白丁香》获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儿童文学一等奖,中篇小说《雪花在飘着》、《向东方》均获内蒙古索龙嘎奖。  [以上内容由"1233"分享。]

萧立军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萧立军 (1952~)  笔名廖达天。吉林洮南人。197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68年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后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研究》,《中国作家》、主任,编审。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无冕皇帝》,电视剧剧本《当代风流》,电影文学剧本《今夜有暴风雪》,论文《为人生唱美的赞歌》等。  [以上内容由"游子"分享。]

昂岱山

  昂岱山地处洮南市那金镇境内,属大兴安岭余脉,海拔480.4米,山上长满山杏、山榆等树木,山鸡、山兔等猎物甚多,故此得名(昂岱山,蒙语为猎物山)。景点有五个,一是群昌水库娱乐区。群昌水库为那金河的拦河水利工程,水质清澈,水下沙底平坦,水中多野生鱼类,附近栖息大量鸟类,库内建游泳区和钓鱼场。二是群昌烈士陵园。陵园座落在昂岱山脚下与群昌水库之间的一块高地上,陵园内栽满树木和花卉。三是昂岱山的老鹰窝景点。老鹰窝为山的南坡,杏树、山榆长满山坡,野花野草茂盛。四是昂岱山石林景点。石林位于山的最高峰,到达山颠观赏石林和整个风景区全貌。五是六姐妹树景点。大面积林地作为游人歇息纳凉之处。  绵延起伏的大兴安岭,如婀娜多情的少女一路逶迤走来,在素有“千年古城  ,百年府县”美誉的洮南,与浩瀚辽阔的科尔沁草原相约。深情的依偎相守,孕育出了风物怡人的昂岱山。北望兴安岭,南瞰科尔沁,昂岱山矗立在蓝天碧草间,静静的见证着亘古的恋情。  走进昂岱山风景区,你既能触摸到峰峦起伏的曲线,又能采撷到碧水盈波的平静。苍隼盘旋的老鹰窝,仪态万千的石林奇境,同根连心的六姐妹树,肃穆庄严的群昌烈士陵园,静水微澜的群昌水库,风景区五朵奇葩,在这片热土上,将自然风光,历史传奇,现实人文完美的融合。她会象磁石般深深吸引你,令你流连往返,醉情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之中,心湖激荡起的涟漪,锁住了自己的相思,永远也不愿走出。  昂岱山,位于古城洮南那金镇境内,属大兴安岭余脉,海拔480、4米,山中飞禽走兽甚多,“昂岱”蒙语意为“猎物”,故此得名,为“猎物山”之意。据古城洮南地方史料记载,光绪年间,每逢狩猎时节,科尔沁右翼前旗萨克图郡王常率王公贵胄亲临于此,策马扬鞭,弯弓拈箭,巡山狩猎。现如今,山间依旧是山兔腾跃,锦鸡穿梭。  其山南坡,舒缓平坦,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因苍鹰盘旋,筑巢育雏,故得名“老鹰窝”。春暖花开时节,万物复苏,满坡的野山杏朵朵怒放,红如火,粉似霞,白如雪,含香吐蕊,馨香馥郁,沁心人肺。碧草连天,几十种山野小花点缀其间,犹如巧手织就的壁毯,绢秀斑斓。蜂舞蝶飞,百鸟啁啾。立身其间,即便“春意去匆匆”,依旧”游人喜自留”。  寻着山间野径,信步于风草绿树之间,登上昂岱山最高峰。山巅之上,山风掠过,鬓发生寒。极目四顾,昂岱山景区全貌尽收眼底。石林奇景就位于主峰之上。石林中奇石嶙峋,仪态万千,或如玉女梳妆,或如壮汉擎天,或如丛树蔽日,或如飞鸟掠翅……形神俱备,惟妙惟肖,各领-。放飞想象的翅膀,飞翔在叹为观止的奇景之间,你会由衷的赞叹自然的奇思妙想,造化的鬼斧神工。  “同根同心长相守,一枝一叶总关情”。  亲临六姐妹树前,手抚枝桠,繁枝茂叶打碎阳光,斑斑点点,在地面浮动跳跃。同根姐妹永结同心,携手支撑一片蓝天。传说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承载情思的载体,六姐妹树诉说的人间真情,一定会有一段惊世骇俗的美丽传说,为后世传颂。   昂岱山脚下,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座肃穆庄严的陵  园——群昌烈士陵园,革命烈士阎群昌头枕青山,长眠于此,静静守望着这片乐土。矗立的纪念碑,直指云天。  轻启历史长卷扉页,我们阅读了一位英雄用自己生命的巨掾大笔书写了对这片土地的无限忠诚。  1921年生于河北安平的阎群昌,1945年9月随黄克诚所部来东北,根据毛泽东同志“建立巩固的东北农村根据地”的指示,东北党组织积极组织武装工作队深入到广大农村。阎群昌被派到辽北省白城县(今吉林省洮南市)工作,任那金区区长。他不畏反动武装势力猖獗,在极其艰苦的革命斗争条件下,勇敢地领导当地群众进行土改斗争,给反动地主势力以沉重的打击。1946年8月4日阎群昌在王富屯召开区干部会议,由于反动地主分子告密,土匪包围了村庄。他和通讯员高文元为掩护区干部突围,被三百多名土匪困在一间仓房里,因寡不敌众,弹尽无后援不幸被俘。在敌人面前他坚贞不屈,各种刑罚都丝毫不能动摇他的钢铁意志,最后惨遭杀害。临刑前,当地群众被他的品格和英雄行为所感动,悲愤不已,纷纷泪下。他坚强地说:“大家不要难过,人死了精神在,天下是人民的,胜利就在眼前……”。  烈士长眠于地下,但他热血浇灌过的古城大地,今天已到处生长着自由、民主、幸福的鲜花。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把王富屯改为群昌屯,并建立陵园,永远怀念这位英雄。滔滔向前的洮儿河水,不绝的讲述着英雄动人的事迹。  是啊!心系人民的,人民永远铭记他!1972年兴建的那金河拦河水利工程----群昌水库,就是用英雄的名字命名。站在昂岱山山巅远眺,群昌水库尤如镶嵌在风景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环湖水库大坝恰似飘舞的玉带。状如满月的湖水,使整片景区鲜活灵动起来。的确,有山无水总是一种缺憾,山水相依才是永恒的完美。  群昌水库,这一古城大地画龙点睛之笔,书写了古城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历时三年筑成,多少古城儿女为此抛洒汗水,换来的是几万亩良田,免除水患,这里的人们正用双手创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站在水库大坝上,心驰神往,眼前的美景与《岳阳楼记》的描述恰好吻合:“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葱葱。”各种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来游去,“皆若空游无所依”。游人或畅游水中,或泛舟湖心,或湖滨  垂钓,不亦乐乎?流连复留恋,不觉已晚霞涂满西天,“蓝天碧水芳草地,一-霞百鸟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面波光粼粼  水鸟或栖或翔,烟波浩淼,渔舟唱晚,余韵绵绵,几多写意      那金镇  洮南市辖镇。1956年置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70公里,面积265平方公里,人口2万。镇政府驻那金。洮(南)煤(窑)公路过境。辖那金、兴顺、互利、宝合、新立、富文、群昌、向阳山、好田、巴海、益泉、新农、林茂、太安、郝关、黑仁、富泉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厂、酿酒厂、综合加工厂。农业主产葵花子。.…… 详细++

兴隆街

  在古城洮南,有一条老街仍保持着百年前的风采。它象一部活页历史画卷,真实记录了洮南近代商贸的繁荣、战略要地的风貌,同时演绎了本该发生或不该发生的故事——这条老街就叫“兴隆街”。  兴隆街地处洮南市区的北半部,东西长2公里,宽20多米。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东北及内蒙的商埠中心和战略要地的象征。说它是商埠中心源于历史资料的考证。早在汉代,这里就是通往蒙古、俄罗斯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而洮儿河更是唐代北方少数民族去长安朝贡的必经渡口。丝绸之路驿站也好,朝贡的渡口也罢,总之汇聚落脚的人多了,必然产生商贸活动。洮南商贸的兴盛的确有古人播下的商种。而无论辽、金、元、明、清或是民国时期,统治者都曾在此设制,派重兵镇守,说明此地还是重要的战略重镇。  兴隆街我们漫步街头,就会看见百十家商号建筑仍然能显露出昔日的风采。据老人讲,当年街道两侧商号密布,有金银首饰、布匹染料、丝绸纱麻、药材补品、五金铁活、衣帽鞋袜、烟酒糖茶等。连数百公里外大兴安岭的山民,也来此做生意,或将马鹿茸、山参、灵芝头等山货拿到兴隆街商号鉴定出据,然后再销往中原,并自豪地向买者炫耀:没错,洮南兴隆街鉴定过的。不要说当时这里商贾多少,在洮南城区,每天往来这条街的车辆繁多,而相当于现在出租车的大马车、人力车就有几百辆。  在兴隆街中段,有3座建筑尤为引人注目,那就是吴大帅楼、天恩地局和大兴当铺。  吴大帅府是20多米高哥特式造型的欧式建筑群,曾是民国陆军上将、洮辽镇守使、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的商号和官邸。这种高大欧式建筑在东北中小城市绝无仅有。吴俊升于民国初年率军进驻洮南,拥有两个旅的兵力镇守要塞,使日本侵略者望而生畏,不敢犯边,乌泰叛乱得以平息。我们且不说他能征惯战的武功,只撷取其生活中一段故事,来反映这位大舌头将军“睡扼美人腕,醒掌天下权”的另类人生。吴大帅的五姨太(小说电视中的三姨太)李助君原为“嫩江班”花旦,一次在观戏时令吴神魂颠倒。当时吴已年过花甲,妻妾成群,但他是情场上偷香猎色的老手,一经入目猎物便难逃厄运。于是便出一万块银元对班主软硬兼施取其为妾。吴对自己妻妾管教很严,但五姨太正值妙龄,难耐冷寞雌守,遂与一副官-,不料被吴发现。然而吴毕竟是一代枭雄,深知张扬出去无疑自戴绿帽,于是便以兴慈善事业为名,在洮南城西南郊外,建一尼姑庵。落成之日带妻妾前往,并故意征求五姨太意见。李助君不知其用意,说:“此处清静幽雅,宜于修行”。吴说“那就随了你的心愿,你有仙风道骨,静修后必成正果”,从此,五姨太便在这里寂守青灯……  天恩地局是兴隆街的又一著名古建筑。清朝光绪年间,札萨克图十二代郡王乌泰外债累累,便私自放荒、吞没荒饷。被朝廷发觉后,改为官放,遂设立“蒙荒行局”。乌泰被革职留任期间,仿造北京东西单王府格局,建造了这个“王府行衙”,先后成为“蒙荒行局”和“洮南府”的办公地点。作为“蒙荒行局”,光绪皇帝钦笔御赐“天恩地局”金匾一块,上镌镀阴文欧体,下有“光绪帝赐”字样,悬于二进正门门楣之上,这便是天恩地局的由来……解放战争期间,老一辈革命家和军事家陶铸、邓华等先后在此地办公。   一百多年过去了,古城洮南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后发生兴隆街的故事仿佛就在昨天,永远启迪后人应该继承什么,发扬什么,摒弃什么,记住什么。   

吴俊升大帅府

吴俊升大帅府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古城洮南府最繁华的兴隆街中段北侧,有一座近似欧洲“哥特式”青灰色三层大楼,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吴俊升大帅府。它虽然没有沈阳故宫、长春伪皇宫那样名重四海,但它却是军阀争雄、日本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  1925年12月,“东北王”奉系军阀张作霖嘉奖吴俊升“平叛郭松龄”有功,在奉天的庆功会上亲授吴俊升上将军衔,并赏奉洋50万以犒三军。吴俊升用这笔赏洋在洮南为他的三姨太靳大鹏和女儿-子修建了这座商业大楼。1926年春动工兴建,1927年完工,总建筑面积为2925平方米,主楼东西长64米,南北宽12米,高22米,是洮南有史以来的第一座高层大楼。  这座中西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商业大楼,样式新颖、风格独特。从外表看,由一楼和二楼之间的一圈围沿,把整座大楼分为上下两部分。楼自成一体,犹如一块巨大的基石,托起高高在上的二、三楼。同时一楼有11根扶墙方柱环抱着,给人以坚实牢固之感。二、三楼是由16根扶墙圆柱和11根扶墙方柱共计27根柱子环抱着,而且每根柱子都一通到顶。二、三楼浑然一体,显得高大挺拔。正面66个窗户,分别建成长方形、正方形、半圆莆三种窗棂,既统一又有变化,显得不单调古板。临街有八个门,位于东南角对街心的为正门。内有门庭,可摆桌凳,供来客休息之用。其余的七个门,分别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门市,分别悬挂招牌匾额,俨然七家商号。不过,一楼的七个营业厅之间,有拱形圆门相通,使一楼又连成一体。从七个门的任何一个门进入一楼,既可到一楼的各个营业区,还可顺着七个竖琴式楼梯,分别上到每个单元的二、三楼营业厅。二、三楼每层的营业厅之间互不相通,故从一个楼梯上去,只能上到这个单元的二、三楼。从整个一、二、三层大楼的内部格局看,各营业厅有统有分。统,各营业厅均在一座大楼内由一楼相通;分,可分为七家商号,二、三楼又各不相扰。每层七个营业厅,三层计21个营业厅,因此,洮南人民把它作为商业大楼后,又叫它21间大楼。总之,不管从八个门的哪一门进入大楼,当你驻足大厅之中,面对柜台上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商品,目睹穿梭于楼上楼下擦肩而行的顾客,会使你感觉到这是一座繁华的商厦。  这座商业大楼建成之后,曾经兴盛红火一时,是当时洮南人民最好的购物中心,也是洮南府经济一度繁荣、名扬八方的象征和标志。但是,好景不长,1928年6月4日清晨,吴俊升在迎接张作霖回奉天途中,于沈阳西北3公里的皇姑屯铁路桥处被日本人炸死,这座大楼也就成了吴俊升留给靳大鹏母女的养身遗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无情地踏进了这座边远的小城。从此,洮南人民开始了14年的-奴生活。吴俊升商业大楼同样逃脱不了这场厄运,其主靳大鹏和-子等吴氏戚族纷纷出走天津,这座用人民血汗建筑的大楼一度被日本人占据。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随着古城洮南府的解放,吴俊升商业大楼才真正成为祖国和人民的财产,曾先后做百货公司、百货商店用。      吴俊升 (1863~1928)  吴俊升(1863—1928),字秀峰,后字兴权,又字子琴,绰号吴大舌头,奉天昌图人,奉系军阀。十七岁进入辽源捕盗营。1912年,满族王公勾结日人,策动“满-立”,吴俊升率部给其以沉重打击。1921年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俊升任第5军军长。1925年郭松龄反奉,吴俊升任讨逆军总司令,兼左路军团司令,击败郭松龄部队。1928年北伐战…… 详细++  吴俊升 (1863~1928)  吴俊升(1863—1928),字秀峰,后字兴权,又字子琴,绰号吴大舌头,奉天昌图人,奉系军阀。十七岁进入辽源捕盗营。1912年,满族王公勾结日人,策动“满-立”,吴俊升率部给其以沉重打击。1921年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俊升任第5军军长。1925年郭松龄反奉,吴俊升任讨逆军总司令,兼左路军团司令,击败郭松龄部队。1928年北伐战…… 详细++

老道沟

  伴随着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山峦,科尔沁草原如同一条缀满神奇“宝石”的彩带,在百年府县的洮南市镶嵌之下,山峦与草原相依相伴,而老道沟却如同彩带上最为光彩夺目的宝石,映辉着古城尘封的历史和瑕意朝露的晶莹,令人心驰神往。  老道沟位于洮南市西北端,胡力吐乡政府西5公里处,111国道北侧,地处大兴安岭余脉东麓低山丘陵区,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交界,沟壑呈南北走向。据传说记载: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之后,回往八仙居住胜地途中,雅兴伏起,在领略大兴安岭山脉雄气势之时,偶经此地,发现风景怡人,便落下云头,看到此地水草丰美,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并且四周环山,便决定长居此地,尽揽世外桃源佳景,因而得名“老道沟”。抛开神奇的传说,拭去岁月的尘封,据洮南市志记载:1938年,辽宁建平县一张姓道士云游到洮南镇安寺居住三年,后在此买一地照一址,招开荒户,形成屯落,得名“老道沟”。现在的老道沟,神奇迷离的传说在让你畅想着古朴与自然沟壑传奇色彩同时,也会让你领略到鬼斧神工似的天造憾景和巧夺天工的人文奇观。  老道沟在清代系蒙古族游牧地,杏花开放,遍山皆白,秋季果实累累,野兽遍地跑,禽类漫天飞,当地人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里会让你在回放蒙古人豪放的同时,更会让你切身体会到“老道沟”内的山珍奇兽风姿。  初使季节的更替,老道沟在海拔567米的九头山(也称大架子山),连绵起伏犹如挂着风景画的挂画山,山状酷似马鞍的马鞍山,在藏语中有“黄羊”之意的野马图山等几十座大大小小形状怪异的山头和沟壑的相拥之中,就像一个初涉人世的羞涩少女,以其妩媚,清爽,妖艳,高雅招手迎接亲腻她的宾朋。  春季来临,老道沟冰雪消融,山花烂漫,万物复苏,温柔而慵懒的春阴吻接着萌动春芽,沟清山秀,会让你在慷慨的日光浴中感受到老道沟的多姿婀娜。  夏季,老道沟掩映在苍翠欲滴的浓阴中,经过雨水梳理的樟子松、小山杨、山里红、蒙古黄榆等树木和身披“顽强色”的草,尽享着野鸡、沙半鸡、山免等野生动物与山沟跳动的心弦,在老道沟抒发着四季中最为恣意的热情之时,也让你在现代与古朴中回味着老道沟的娇姿。  秋季,老道沟摇身一变,洒去以往的妖艳,在瑟瑟的秋风中,舞动着腰姿,万物挥去迷彩的外衣,跳动着把相拥的群山装饰,用绵厚地毯呵护着迎接冬的寒意,演奏着自然界“生命”的乐章。  冬季,那撩人心魄的飞雪,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像春季的柳絮一样,不停地飞舞,放肆地亲吻着守候老道沟四周英勇的武士(山峦)。银装素裹,玉树冰花的老道沟,在蓝天的映衬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辉,将会把你带入洁白而高雅的世界。  这就是极具吸引力的老道沟,在你领略她的纯真、探索她的奥秘之时,会让你在奇妙的自然画  卷中构思着遐想的天地,回味着四季之中风情万种的“老道沟”,牵动着你的思绪,让你不愿离开。   

黑水瓜乡

  沿着长白公路或平齐铁路穿越古城南行15公里,就到了全国闻名的中国西瓜之乡---黑水镇。每到夏秋之交,这里青纱叠翠,空气中便弥漫着神秘的瓜香,公路边的瓜棚引得过境游人在这里驻足品瓜消渴,南来北往的瓜商在这里汇集采购,于是,千百辆装载西瓜的运输车在路边西瓜市场汇聚,形成了中国西瓜之乡特有的风景。  黑水瓜乡的形成历史悠久,远在一千多年前辽国统治北方时就有种植。据《契丹志》记载:“契丹破回鹘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而当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为了打开西域的交通线,亲自率兵西征。契丹军在炎热干旱、水源奇缺的沙漠地带作战,饮水成了大问题。而原产于新疆绿洲的西瓜能消渴解饥,便于携带保存,于是就成了行军必备品。西征胜利后,耶律阿保机下令把西瓜的种子带回辽都上京一带栽培种植。不久,辽国重镇泰州的城郊黑水就有了西瓜种植业。辽国初年,有一个叫作胡峤的中原人来北方旅游考察,途经泰州黑水一带时,第一次品尝到了西瓜,大为惊奇,他详细了解西瓜的栽培技术,并把种子带回了中原。  洮南府志、市志也曾记载,清朝中后期,黑水西瓜及西瓜籽是皇宫的贡品。民国初年,是东北军阀张作霖、吴俊升、蒙古王爷札萨克图等达官贵人府上的消暑解闷的珍品。只是到了解放后,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黑水瓜乡的瓜农们才可随意采摘食用自种的西瓜,还经常向中央的会议、党和国家机关提供精品消暑西瓜。由于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技术成熟,黑水西瓜正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疙瘩”。  黑水瓜乡,风景独特。春天,瓜农便盼望西瓜能早日上市。他们普遍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提高地温,促其早熟。于是瓜地里便出现了银白色的彩练。阳光下,田野黑白相间,彩练熠熠生辉。盛夏,瓜乡的长白公路两侧,到处是瓜棚柳巷。瓜农把翠绿的西瓜摆成或绿墙或长龙,形成强势的实体广告,引来全国各地的无数瓜商。有的把西瓜切开,露出甘汁充溢的红瓤,吸引着过境的游客,于是便产生了挡不住地吸引;秋天,装载着西瓜的大小运输车聚集在黑水西瓜市场,汇成了翠绿的海洋。来自祖国各地的瓜商,南腔北调地和瓜农谈生意,一排排载重汽车,一列列火车等待商家交易成功后,便把西瓜运到祖国四面八方。冬天,阳光充足的大棚里,精品西瓜秧开始舒展腰肢,结出的西瓜品种繁多:熟透的成品有的大而无籽,有的小如拳头,有的方如木块,成为冬季待客或观赏的珍品……  黑水瓜乡,让人不思离去,让人终生难忘!      黑水镇  黑水镇位于洮南市南部,幅员面积330平方公里,2000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改革与发展试点镇、十强镇。黑水是洮南市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以玉米为主,年生产能力2公斤。黑水是全国有名的西瓜之乡,生产西瓜有百年历史。早在60年代,“黑水西瓜”以优良的品质,独特的口感进入中南海,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每年可生产6000万斤以上。远销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 详细++

洮南双塔与莲花图庙

洮南双塔与莲花图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我们古城洮南东北,洮儿河北岸,德顺乡境内的双塔村内有两座建筑精美,年代久远的古塔。它就是赫赫有名的“洮南双塔”。  洮南双塔,俗称“双塔子”,又名保安塔,属于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它高12米,两塔距离约20米,皆为清砖构建,塔基方型底座,有4层塔阶,下部四周有大型浮雕砖狮16块,表情活泼雄健。双塔顶部,原有数十斤重的铜制华盖与宝珠相组成,别具一格,精致衬托,华盖底部,挂有铜铃4个,迎风摇曳,清音悦耳,可惜如今一个也不在了,据当地农民讲,其中一个在1979年春被盗,另一个在1937年遭风雹挂落。被日本侵略军弄走了。双塔,是一座典型的-教(黄教)寺塔,此种建筑风格与沈阳东,西,南,北四塔,北京北海的白塔,承德离宫的-塔极其相似,几乎同出一辙。  要知道洮南双塔的来历,这还要从塔后一座被毁的-庙说起,在以前,双塔的后面有一片庙宇,这就是莲花图庙,双塔便是它的寺前塔  ,要说这“莲花图庙”可不是一般的寺庙,大家知道藏民和蒙民都信仰同一种宗教,但他们却各自都有自己信奉的-,蒙民所信仰的-是葛根-,而这座“莲花图庙”里住过的就是葛根一世-和葛根二世-。第一世葛根叫却日布札木苏,他自27岁起在图什业图旗(今科尔沁右翼中旗)王府佛堂事佛,王爷封他为“阿巴”(父亲)-。却日布札木苏35岁时,被图什业图旗王爷和札萨克图旗(今科尔沁右翼前旗)王爷共同奉为葛根,并正式被请到莲花图庙做住持。一世葛根91岁圆寂。二世葛根叫阿旺丹巴雅日彭,生于1714年。他28岁座床时,其父正在修建莲花图庙。公元1748年(乾隆十三年)  乾隆皇帝曾命阿旺丹巴雅日彭在北京把《丹珠尔》经由藏文翻译成蒙文,并赐封他为“塔彦呼图克图”。赐封莲花图庙为梵通寺,并赐101名度牒。后来葛根二世为了扩大庙宇,在洮儿河上游东侧淘赖图山(今乌兰浩特境内)选择庙址,建成现在的葛根庙。莲花图庙亦由此衰落,到解放前已香火冷落,门可罗雀了。古庙在解放初被毁。如今被辟为果园,庙后沙丘上有一座葛根母坟,文革中被毁,部分文物保存在白城地区博物馆。  由此后,提起德顺双塔,蜚声远近,若谈到莲花图庙,知者却寥寥无几。  如今,双塔已被洮南市政府拨款修茸一新,是东北松辽平原上仅存的几座古建筑之一,它雄伟壮观的气势和美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瞻仰观光!   

天恩地局

天恩地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恩地局位于吉林省洮南市兴隆街中段北侧,天恩地局始建于1903年,它的名字是从清末光绪皇帝赐封札萨克图郡王旗“蒙荒行局”而来的。“天恩地局”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是洮南古建筑一条街上的亮点。那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建筑,依然展示着古城洮南曾经拥有过的辉煌。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东徙外蒙“喀尔喀三汗”之一札萨克图汗子孙建部落于内蒙科尔沁草原、洮儿河畔。清廷为笼络其上层人士,采取“羁縻怀柔”的手段,赐以“亲王旗、郡王旗和公爷旗”。1891年后,札萨克图郡王旗传至十二代郡王乌泰时,因袭爵兴讼,迭遭参控;屡借外债,无力偿还。故私自开放荒原土地、招垦汉民;私吞荒饷,有待异举。后乌泰抗旨拒“官放”。是年六月六日,清廷下谕乌泰革职留任,以观后效,并谕旨首立“札萨克图蒙荒行局”,开放洮、蛟两河沿岸的生熟荒地,并在今郑家屯设“蒙荒行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初夏,“蒙荒行局”迁至双流镇。同年秋“洮南设治”,三十年“升府”。“蒙荒行局”乃洮南府之前身。“行局”升府,洮南设治,遂成东蒙重镇,奉黑两省商业集散、水陆要冲。在此期间,乌泰借开发洮、蛟两岸千里草原之机,以方便办事经商的名义在洮南巧设“王府行衙”,负责放荒征税与蒙旗事宜,作为驻洮永久办事机构。乌泰聘请了参与修建沈阳故宫的建筑名师,仿照北京东、西单王府和中旗图王府的建筑式样、格局大兴土木,耗资光洋四万,于“萨鸡古驿”———“双义货栈”东侧兴隆街北修建了一座小型“蒙古王府”,包括内宅和小姐花园,费时近二年,工程宏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意欲开复乌泰郡王爵,假借奖励开边垦荒,下谕恩赐长九尺、宽三尺的手书金匾一块,上镌镀金阴文“天恩地局”四个大字,被乌泰悬挂于行局的正门门楣之上,并有“光绪帝赐”字样。由此,这座对外称“蒙荒行局”的王府便被世人传称为“天恩地局”。  “天恩地局”结构布局为“两进王府衙门式”中式古建筑。它坐北朝南,面临着当时极为繁华的兴隆街。前门东西双开,两门中间是“金狮造壁”遮蔽二进正门,壁顶为壮观的“金狮斗角”,壁中麻面镌刻“天恩地局”大字,两侧有“八字马道”汇通中门,门后风景屏风“兴安万丛山”巨屏,掩蔽着威严的正堂。庭院主体为四合院式建筑,精巧别致,四面各为五间硬山大脊的青砖瓦房,顶为“雁式滚脊”小青瓦,檐溜瓦头也均采用“雄狮头瓦”,与壁顶“金狮斗角”相呼应,浑然一体,象征古代匈奴———突厥———蒙古民族的“尚武雄风”。廊前各有六根红漆明柱,透出肃穆之气。  乌泰修建“天恩地局”后并未享用几年,因借俄行外债过多,不得已典给洮南府抵押外债。民国元年(1912年)“乌泰事件”发生,乌泰被革职外逃库伦-(乌兰巴托)。“天恩地局”萧条冷落。后乌泰虽复职,被袁世凯软禁致死于北京。民国十三年(1924年),冯玉祥“逼宫”,驱逐清廷余孽。乌泰义父“武公爷”被逐来洮暂居“天恩地局”,故“天恩地局”又有“武公馆”之称。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九世班禅出走西藏,辗转来洮,做佛事40天于“天恩地局”,并“坐床”摄影留念。  解放后,省、地、中心县政府几度驻此。陶铸、阎宝航曾下榻“天恩地局”办公。抗美援朝前,黑龙江省“南八县”中心县委(即今白城地委)及解放军公安大队亦“联袂”于斯。直至“文革”结束,“天恩地局”一直是洮南农、林、水等“八大局”驻地。“文革”后,科技馆买入“天恩地局”并局部小修。八十春秋,几经战乱,除前院“双门照壁”被拆除和后花园被占建房外,它历经风雨却无重大破坏,保护尚好。   

四海湖景区

  四海湖位于洮南市安定镇境内,北距市区36公里南与向海风景区相连,东邻黑水靶场,交通方便,有水面2.4万亩。湖内有青鱼、草鱼、鲶鱼、白鱼等多个品种。还有大银鱼,属纯天然绿色品种,主要旅游项目有:水上游乐(游船、脚踏船、餐饮娱乐)、安全区游泳、水边垂钓、蒙古风情屋(蒙古包)等。      安定镇  一、 自然情况  安定镇位于洮南市城区西南22公里处,南隔旱河与通榆为界,东与黑水镇接壤,西与车力为邻,北与大通相连,总幅员面积4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00公顷。安定镇所辖9个行政村,2个镇直属场,3个驻在场。全镇居民5,600户,19,700口人,汉族人口占90%以上。 二、经济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村政策的不断深入,农业基础设…… 详细++

敖牛山

  敖牛山地处洮南煤窑乡境内,属大兴安岭余脉,为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省界山。境内有山头33个,最高海拔661.4米,山峦起伏,逶迤壮观。风景区重点景点三个:一是第一封山区景点,这里是敖牛山脉的阳坡,三个山头呈半圆形向南展开,山林植被最好,作为进入敖牛山风景区的入口。二是高梁沟景点,高梁沟山峰是敖牛山最高峰,最能突出敖牛山特色,直达山顶,一览众山。三是老鹞子山景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德安禅寺

德安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德安禅寺俗称老爷庙,始建于1927年,位于洮南市西郊。由山门、正殿、后殿、配堂、钟鼓楼等建筑组成,整个寺院布局严谨、错落有序。在历史中几遭破坏,1996年经白城市政府批准复修,并改现名。现在的寺院占地面积6592平方米,建筑面积865平方米,有正殿1处,还有地藏殿、观音殿、伽兰殿等3处殿堂,有东西寮房各1处,寺内有2米高1吨重的铜制佛像1尊,1米高铜制佛像10余尊。  相传1927年,镇守洮南的张海鹏(张-子)突然日做一梦,见关公横刀立马大呼他为“三弟!”,于是他立即提枪上马随关公向西狂奔,直追到现在的德安禅寺附近——那时还是一片荒茅之地,那马却死活不再前进一步。醒后颇觉神奇。至此,“张-子”乃张飞转世之说便不胫而走。  张海鹏为感谢关老爷点明其身世的大恩大德,决意按照梦境所指之处建一座关帝庙终生供奉。据说商贾和百姓闻听之后,都纷纷表示愿捐款、捐物以响应张的“忠义”之举。其实,-并非如此。作为镇守关东13县统帅,后沦落为日本帝国主义走狗的汉0张海鹏原本土匪出身,为了给不雅的出身涂脂抹粉,不得不编造离奇故事来呈行善只举。然而,事有巧合,当时已升任黑龙江省督军的吴俊升,来洮南视察防务时听说此事,竟于当晚也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金翅大鹏,端坐于如来身边,后来下凡尽情地享受着人间的香火。吴大帅在闲谈时把梦境说了,张海鹏等皆认为这是吴大帅不日即将展翅升迁的吉兆,于是将设计中的关帝庙扩建为关岳庙。除关羽外还供奉岳飞,以表达同吴大帅之间兄弟般的情谊和他们报效国家的“耿耿忠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创业湖

  奔流不息的洮儿河水,从大兴安岭高岳山脉深处走来,她一路欢歌携雨兴风,蜿蜒湍行,忽而东流,忽而南下,在流经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儿女。万种风情的创业湖就是其中的一个。  创业湖地处洮南西南45公里处,位于车力乡境内,她北衔洮儿河,西吞额木特河,南与霍林河联襟,与著名的向海自然保护区相融,流域面积1831平方公里,湖面水域3.5万亩,因湖中有风景秀丽的18个岛屿而蜚声海内外。湖的四周,原始古朴,针叶林与阔叶林相接,古树与蒙古黄榆苍枝遒劲,碧野芳草萋萋,野花千姿百态,蓓蕾香飘四溢。一碧万顷的湖面上,烟波浩淼,天光云影,禽鸟翔集,渔帆点点,百岛隐现。岛屿林草丰茂,岸边浦草芦苇幽深。于是有人惊叹真是鸟类的天堂,鱼类的故乡,人间的仙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通达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通达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