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六鼎山文化旅游区 | 六鼎山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位于敦化市南郊3公里处牡丹江南岸,规划面积为52平方公里。景区内集渤海文化、佛教文化和清始祖文化于一体。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由中国旅游设计院规划设计,重点开发佛教文化、清始祖文化、渤海文化等人文旅游项目。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是国家5A级景区,是省级旅游开发区。 2012年,吉林省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开启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计划并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使景区面貌焕然一新。 2015年10月15日,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5年11月,景区正与北京巅峰等单位合作,以渤海古国-、贞惠公主历史故事为主线,对渤海古墓群进行包装策划,将其打造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景区初步实现了以六鼎山为核心,以静心养生、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为依托的10个旅游度假集中区。 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按照规划,逐步建设山谷养生度假区、生态农业体验区、康体健身度假区、旅游经济产业园区。 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管委会以争创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不断加强“平安景区”争创工作,严格落实景区安全责任制,不断制定和完善《安全防火应急预案》、《景区旅游处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等。 1.气候特点 敦化市地处北半球中温带,属中温带季风性气候,大陆性季风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和冷凉,冬季寒冷。全市年平均气温3.5°,年降水量381.3毫米;年日照时数2241.9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0%;年极端最高气温31.4度;年极端最低气温-28.1度;无霜期124天。 2.海东之鹰 海东之鹰也叫做六鼎门,它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海东之鹰”。东西跨度88米、高19.5米的大门、斜向张开的墙体宛如一支展开臂膀迎接八方游客的雄鹰,其整体造型采用呈弧形排布的三重门结构,共6扇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景观大门,也是长白山第一座历史文化地标。 吉林省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素有“文化圣境·度假天堂”之称。 吉林省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先后荣获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最美中国·文化魅力旅游目的地景区、非物质文化展示基地等荣誉。 2015年4月,吉林省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区荣获省级“平安景区”称号,2011年以来,“六鼎山”旅游区已连续四年荣获省级“平安景区”殊荣。 2015年10月15日,吉林省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公布为5A级旅游景区,成为吉林省第五家5A级景区。 2015年11月6日,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被正式授牌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根据对六鼎山文化旅游区保护与适度开发的需求,将保护区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保护地区:六顶山古墓群遗址,保护区内有着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古迹,应予以完整保存,使其不受人为破坏,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更新和繁衍。区内植被覆盖率不低于80%。保护措施:保护区内严禁采砂放牧;严格保护各类植被、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保护区内已遭破坏的林地,规划近期予以恢复。 二级保护地区:范围为旅游区的核心区土地,在严格保护其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开发适度的观赏游览活动,开辟若干游览步道,内设置少量必要的休憩、观景、服务设施,人为改造要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内,质地、形体和色彩等方面要与景源特征相协调。区内森林覆盖率不低于50%。保护措施:严格保护区内各类植被,禁止人为破坏,对植被已遭到破坏的地区,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除必要的建筑物、道路及配套设施需按规划建设外,其他建设项目不予考虑。 三级保护地区:范围为规划区内其他部分。保护措施:人为有控制地保护、恢复、改良其自然风貌,任何山石、水体、树木若有大规模的改变,必须经过景区管委会和有关部门的批准。 3.交通信息 (1)自驾: 1.长春:由长春出发经长珲高速公路到敦化出口,经过敦化市区南行3公里进入景区,全程300公里。 2.北京:北京上京沈高速----沈哈高速到长春上长珲高速到敦化,全程1479公里。 3.沈阳:沈阳到敦化走沈哈高速到长春上长珲高速到敦化,全程641公里。 4.哈尔滨:哈尔滨出发走沈哈高速到长春上长珲高速公里到敦化,全程391公里。 5.延吉:延吉到敦化走长珲高速,全程140公里。 (2)公交线路: 出敦化火车站乘坐6路公交车/公交8路,15分钟一班,票价2元。 出租车:从市里到景区票价10-15元。 公交:敦化市内可乘坐8路公交车至景区,行驶时间约45分钟,票价2元/人。 出租车:在敦化市区任何地方(包括火车站、客运站)打车到六鼎山皆为10元。敦化六顶山 佛教文化艺术馆敦化正觉寺玉佛苑海东之鹰渤海国古墓群圣莲池清祖祠金鼎大佛 |
防川风景名胜区 | 防川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珲春城以南约70公里处的敬信镇防川村,位于张鼓峰下,海拔仅3米,是吉林省的最低点。往前数公里便是1886年由清政府钦差大臣吴大澄会同沙俄代表巴拉诺夫监立的“土”字界碑。从这里到图们江口只有15公里,可以远眺日本海。登上附近山包上的了望塔,远处那雾气蒙蒙的日本海连着天际;近处中朝俄三国的景致尽收眼底,左侧是俄罗斯的边城包德哥尔那亚,右侧隔江则是朝鲜的豆满江市。防川的军民自豪地说,这里是“眼看三疆山川风貌,耳听三国鸡鸣狗吠”。 莲花湖水面面积为48万平方米,东系宽480米,南北最长处可达1000米,潭水清澈。东依群山,三侧环林,每年天然生长出满池的荷花,常有当地居民来采莲,日久不败,可谓一奇。每年8月中旬时节,湖面上红、白、粉三色荷花相映成辉,明艳照眼,凌波翠盖,美不胜收,那碧蓝、葱绿、鲜红构成了这幅清新、洁净、秀美的山水画的主色调,朵朵荷花或含苞待放或笑脸迎宾,微风徐来,清香扑鼻。常有野鸭、海鸟、丹顶鹤、白鹭嬉戏其间,别有一番情趣。清末诗人韩文泉有佳句“幽谷如临君子国,深山得睹美人仙”盛赞此景。 张鼓湖位于张鼓峰西一公里处,长800米,宽700米,湖水碧蓝如镜,清澈宁静,其四面环山,清秀幽雅。青山、湖水与沙丘的结合,堪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是防川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点之一。张鼓峰又名刀山,位于防川村北部1.5公里的中俄边界线上,图们江上溯40公里的东岸,海拔152米,山顶分水岭为中俄边界,是北部主要山峰,山林别致,山顶平坦,便于眺望,因中俄期间的“张鼓峰战役”而闻名,现在其山坡仍可发现战争遗物。 张鼓湖位于张鼓峰西一公里处,长800米,宽700米,湖水碧蓝如镜,清澈宁静,其四面环山,清秀幽雅。青山、湖水与沙丘的结合,堪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是防川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点之一。张鼓峰又名刀山,位于防川村北部1.5公里的中俄边界线上,图们江上溯40公里的东岸,海拔152米,山顶分水岭为中俄边界,是北部主要山峰,山林别致,山顶平坦,便于眺望,因中俄期间的“张鼓峰战役”而闻名,现在其山坡仍可发现战争遗物。 土字牌位于珲春敬信防川村中俄边界的起点处,是1886年中俄重堪珲春东部边界时立的。1886年,清朝督办边务大臣、督察院左副督御使、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向俄国勘界-据理力争,使俄国擅自立于洋馆坪处的界碑北移到这里,从而争回了被俄国非法占据的黑顶子(今敬信镇)地方。“土字牌”长1.44米,宽0.5米,厚0.22米,为花岗岩质。我侧正中竖向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左侧竖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俄侧刻有“T”字,是同时所立的中俄边界的第五块界碑。 朝俄铁路大桥位于朝俄边界处的铁制铁路桥,长650米,宽20米,距江面高11米,远望铁路大桥,位于烟波茫茫深处,气势宏伟。洋馆坪大堤被誉为“天下第一堤”,座落在敬信通往防川的公路上。历史上的防川犹如一块“飞地”,一直孤悬“海外”,防川与内地之间有两处“地峡”,最窄的洋馆坪段于1957年被图们江水冲断,因此,当地百姓曾长期借走俄境入防川。1983年8月8日重新通车,防川才有了自己的通道。大堤长888米,宽8米,用青石填江筑成,大堤东侧为俄国土地。 防川村 珲春城以南约70公里处的敬信镇防川村,位于张鼓峰下,是吉林省的最低点。往前数公里便是1886年由清政府钦差大臣吴大澄会同沙俄代表巴拉诺夫监立的“土”字界碑。从这里到图们江口只有15公里,可以远眺日本海。登上附近山包上的了望塔,远处那雾气蒙蒙的日本海连着天际;近处中朝俄三国的景致尽收眼底,左侧是俄罗斯的边城包德哥尔那亚,右侧隔江则是朝鲜的豆满江市。防川的军民自…… 详细++ |
仙景台风景区 | 仙景台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仙景台风景名胜区是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42方公里,现已载入中国地图册、中国名胜古迹地图册等全国地图册中。仙景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国务院批准的长吉图开发开放的先导区中,吉林省延边和龙市图们江的上游、无污染的原生态森林和纯净的江河以及生物多样性物种、动植物等人类生活生存最纯净、最优美的养生天堂环境。国内独具特色的拟人拟物像天然雕塑岩国家风景历史文化遗产精品群优势包括:仙景台的奇峰、奇岩、奇松、奇花、奇洞、奇泉、奇峪、云海日出、38米瀑布,朝鲜族民俗风情,七星寺遗址等300多处国家珍贵的风景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仙景台景区已具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接待国内旅游团接待能力。今后拟建设国内独具特色的中国延边朝鲜族民族民俗文化风格融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独具特色的仙景山是第四纪早更新世纪166万年前岩浆岩喷发形成的花岗岩阶状台地地貌,群峰屹立在图们江上游-中,气势宏伟、鬼斧神工、千姿百态、奇秀壮观。仙景台风景国内独具特色在天然雕塑形成的造型完美的骆驼峰、仙人岩、仙耳岩、象鼻岩、金龟岩、神仙宫以及奇松、奇花、云海日出、瀑布等300多处名山胜景上。其形态及景观形象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令人流连忘返,已成为国内独具特色的国宝精品天然雕塑博物馆。每到春天朵朵金达莱花满山鲜艳夺目;夏季雨后登上峰顶欣赏云海仙岛、好似诸仙相会的优美仙境;到了金秋时节,红叶争奇斗艳;雪花银装的冬季峰岩、奇松雪挂等与蓝天碧云相接,宛如北国风光天堂。因此,仙景台自古就有以奇闻名的“天下第一仙景”之美称。仙景台的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风情,渤海国文王游览遗址,七星寺佛教遗址等人文历史景观名扬海内外。周边景区有长白山国家名山、朝鲜异国风光等。仙景山:海拔高921米,仙景山在166万年前岩浆岩喷发形成的“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组合完美的花岗岩磐石台地地貌,仙景山是在各自耸立形成的三兄峰,长寿峰,独秀峰,彩悬峰,阿里郎峰,高丽峰等群山中最高最美的主体山而得名为仙景山。仙景山美丽在宏伟壮丽、鬼斧神工、千姿百态、山峦峰群锦绣。仙景山群峰形态拟人拟物造型、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令人流连忘返。 |
和龙市龙门湖水利风景区 | 和龙市龙门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和龙市龙门湖水利风景区位于我国吉林省,是以亚东水库为主要依托而建,是国家水利风景区。景区总体用地范围100平方公里,景区内水域辽阔,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山谷蜿蜒曲折,眺望山峦,恰似卧龙缠绕,是“山幽、水青、林秀、鱼香”的特色景区。 |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 |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吉林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境内,地处长白山脉北麓、沙河支流二道河上游,距敦化市大石头镇13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8°32′—128°35′,北纬43°09′—43°11′,总面积为2291公顷。 吉林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各类湿地在东北东部山区具有十分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公园内的“亚光湖”水质为国家Ⅲ类水质,是大石头镇和林业局重要的水源地,对流域水源涵养、调节二道河上游水量分配及水源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流域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亚光湖区域广泛分布的大面积湿地对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和生态保障均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吉林省东部山区、特别是湿地公园所处的敦化市及周边地区是东北东部山区“泥炭地”公布最为集中的区域,该地区泥炭沼泽湿地的保护,对于保护我国的山区泥炭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境内山峦重叠,岭脉相连,海拔在500—700米之间。主要湿地类型包括白桦落叶松-灌木森林沼泽、苔草沼泽、蒲草芦苇沼泽和库湖水域(即大石头镇镇饮用水源——亚光湖水库)。湿地面积1380公顷,占公园面积的60.2%。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野生植物60科140属248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5种,分别是红松、水曲柳、黄菠萝、紫椴、野生大豆。野生动物241种,约占长白山区野生动物种数的65%,其中鱼类2科6种、两栖类2目6科12种、爬行类1目2科11种、鸟类14目35科176种、兽类5目14科36种。陆生野生动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7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有26种,鸟类有鸳鸯、花尾榛鸡以及鸢、苍鹰、毛脚鵟、白尾鹞、红脚隼和长尾林鸮、纵纹腹小鸮等隼形目、鸮型目猛禽21种;兽类有黑熊、青鼬、豹猫3种。上述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中的世界濒危物种,为濒危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尤其是为珍贵水禽提供栖息地,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功能。同时大石头湿地是典型的长白山低山丘陵森林—沼泽—水域自然综合体,对长白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具有特定贡献。 大石头亚光湖区自然生态特征和地域景观突出,湿地与生物资源多样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处在敦化市六鼎山国家风景区、长白山国家五A级风景区与张广才岭的老白山风景区的中部连线上,距著名的长白山国家五A级风景区140公里,距著名的黑龙江镜泊湖不到百公里,联合进行旅游项目挖掘与旅游路线整合,丰富区域旅游产品,提升区域旅游品牌,有助于完善区域旅游结构,拓展生态旅游空间。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经过几年的保护与恢复性建设,湿地生态景观得到了极大改善,动植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多。公园湖区水天一色,周边林木茂盛、水草丰茂,道路两侧,绿荫匝地。成为依托敦化市“六鼎山”和南去长白山、北到境泊湖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大石头镇 (1)自然概况 大石头镇位于敦化市区东25公里,地处东经128028`至128032`之间,北纬43014`至43018`之间,辖区总面积为1398.6平方公里,现辖3个街道办事处,19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驻镇有大石头林业局、延边火柴厂、养鸡场、太平林场、敖东集团养鹿二分场、三分场、乾康木业等州、市属企业。全镇总人口61173人,总户数17264户…… 详细++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
满天星景区 | 满天星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满天星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东南部,行政辖区为百草沟镇,林政管理隶属汪清县林业局。该森林公园跨80个林班,占地面积17200公顷,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10公里。 满天星森林公园交通便利,东与汪清县东光镇、汪清镇相连,东南与图们市接壤,南与延吉市毗邻,西为百草沟镇的仲坪村,北为汪清县百草沟镇永河村。有国道鹤大线从境内穿过,距延吉市46公里,距图们市40公里。该森林公园南距长白山天池旅游风景区200余公里,东距珲春100公里,西距敦化200公里,北距镜泊湖、牡丹江200公里,距延吉市仅46公里,均有公路连通。其地理位置恰在东北主要旅游风景区的中间地带,可成为各旅游景区的中间站,并与朝鲜、俄罗斯开通国际旅游线路,拓展旅游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名胜风景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级旅游区”,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近3年年平均接待游客5万人。森林公园总体建设规划为特殊景观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区、服务管理区和史迹保存区四类功能区;观光旅游、保健疗养旅游、娱乐旅游、返朴归真旅游、运动旅游、度假旅游、修学旅游、饮食旅游、特种旅游等九大类旅游产品。结合景区、景点、资源特点、地域性和民族性,开发独特、多样的旅游商品。 满天星风景区内有八大景区、三十六个景点,在群山环抱中,具有“水旷、山幽、雪佳、林秀”的特点,在延边州内独具山水特色。最为美丽的天星湖湖身18公里,蜿蜒美妙被人誉为“东北小三峡”。这里是一个佳景荟萃、神秘幽深的原始画廊世界,这又是一个自然纯净、不染的休闲地。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遥远的星国里,天王星膝下有十八个智勇双全的儿子和十八个才貌出众的女儿。随着时间的流逝,星国日渐暗淡下来,只有让天王星吃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才能拯救星国,于是他的长子王石星就踏上了寻找灵丹妙药的路程,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大儿子不见踪影,随后二儿子也踏上了寻找大哥和灵丹妙药的路程,仍不见回音,就这样天王星的儿女们相继离开了王国去寻找灵丹妙药,结果仍然是有去无回。原来他的三十六个儿女分别在满台城扎下了根,并把父亲接到这里赡养,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天王星的体力开始恢复,而且越来越年轻。从古到今天王星的一家带领数以万计的小星星在这里闪耀着五光十色的光芒,享受着美妙无比的仙境生活。后人根据这一传说把满台城改名为满天星。 满天星景区 百草沟镇 百草沟镇是吉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位于汪清县西南部,距汪清县府汪清镇25公里,距延边州府延吉市48公里,是汪清至延吉的必经之地。东与图们市、珲春市隔山相望,西与安图、龙井毗邻。全镇幅员面积588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000公顷,林地面积467公顷,镇内有五条河流通过。草原面积8300公顷,年产鲜草1亿多公斤。是汪清重点经济乡镇之一。 …… 详细++ |
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 | 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延边州汪清县天桥岭林业局北部的八人沟林场。北部与正在规划的吉林天桥岭东北虎保护区相邻、南接天桥岭镇响水村北部、东西主要以公路及农田等标志物为界,范围包括八人沟林场的6、10、11、26、18、38、23、48、49、64、63、71、72、77、81、84、85 南市林班部分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 43°47′44″~43°54′47″N,东经129°48′33″ ~129°51′38″E,总面积1161.0hm2。主要分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永久性河流、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沼泽化草甸、水产养殖场、库塘和稻田8个型。 湿地公园主体属图们江水系,其中嘎呀河是公园内主要河流,起源于汪清北侧草帽子顶山附近,流域面积为6242km2,与海兰江汇合流入图们江,属图们江一级支流,流长108.7km,宽15~25m,河深1.2m,流速每秒0.6m。公园内嘎呀河流长14.4km,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6.87×108m3。 根据湿地景观的异质性,湿地公园内的土壤分为受淹土壤和非受淹土壤两大类型。(1)受淹土壤类型:一般可分为草甸土、草甸沼泽土和水下沉积物三种类型。(2)非受淹土壤类型:主要有灰棕壤、冲积土和水稻土等三种类型。 本区植物区系组成比较复杂,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湿地公园内有野生植物共计308种,其中湿地藓类植物4科4属12种;湿地维管束植物296种,隶属于60科,149属,其中蕨类植物6科8属13种;种子植物54科141属283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4属5种,被子植物53科137属278种。 湿地公园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纵向穿过湿地公园的嘎呀河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区域内形成大面积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区域地形特殊,植被类型多样,造就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繁衍、栖息生境。根据实地考察和资料查询,该区域分布有脊椎动物206种,占吉林省已知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35.2%,分别隶属于5纲30目71科。其中:鱼类22种,占吉林省鱼类总数的20.2%,分别隶属5目6科。两栖类10种,分别隶属2目5科,占吉林省两栖类动物总数的62.5%。爬行类11种,占吉林省爬行类动物总数的61.1%,分别隶属2个亚目4科。鸟类132种,分别隶属16目41科,占吉林省鸟类总数的37%。哺乳类动物32种,分别隶属6目15科。 在湿地公园分布的206种野生脊椎动物中,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即金雕和紫貂;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4种,其中鸟类20种,包括白额雁、鸳鸯、黑鸢、秃鹫、白头鹞、鹊鹞、日本松雀鹰、雀鹰、苍鹰、普通鵟、大鵟、红隼、红脚隼、花尾榛鸡、领角鸮、红角鸮、雕鸮、长尾林鸮、长耳鸮和短耳鸮,哺乳类3种,即黑熊、水獭和马鹿;另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1种,即细鳞鱼。 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优美的湿地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湿地教学、科研及湿地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使游人在体验优美湿地、森林景观的同时,感性化接受湿地保护重大意义、湿地科普知识等,可以促进全民参与湿地保护氛围的逐步形成,对于推进湿地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可以让更多人认识湿地,感受湿地文化,了解保护湿地及其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增强人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促进企业与外界的交流,进一步改善企业运行和投融资环境以及提升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
和龙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 和龙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吉林和龙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西南部,公园属吉林省和龙林业局广坪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28o38′20″-128o47′11″,北纬42o01′03″- 42o06′56″,占地4791.4公顷,分为五个功能区,分别为保育区4172 公顷、恢复重建区248.8公顷、宣教展示区172公顷、合理利用区120.4 公顷、管理服务区78.2公顷。 吉林和龙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12月31日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成立,公园地处长白山图们江源头是吉林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长白山地区森林沼泽湿地中面积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块,不仅是我国温带森林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在世界温带森林沼泽湿地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很高的自然性和原始性。 湿地公园在气候类型上属于中纬度中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干湿无常,夏季短暂不甚炎热,秋季温和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4.8℃,活动积温2200℃;年平均最低气温1.1℃,年平均最高气温11.5℃,极端最高气温36.7℃,极端最低气温-33.2℃,1月份气温最低而7月份气温最高;年降水量800mm,5~9月降水≥500mm;年平均日照不足2400h,无霜期125天;积雪厚度大于30cm,最大冻土深度为150cm。湿地公园地形起伏,生境多样,植被类型丰富。公园境内的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植被型组、阔叶林植被型组,沼泽植被型组。规划区总用地面积4791.4hm2,现状土地利用类型简单。各类湿地面积2045.9 hm2,占总面积的42.70%;林地面积2745.5 hm2,占总面积的57.15%;道路用地面积7.6 hm2,占总面积的0.15%。湿地公园处于低山丘陵区的沟谷和支沟口洪积扇前缘,受坡面径流、坡积潜水溢出的影响,水源补给比较丰富,形成丰富的沼泽湿地景观,包括森林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湿地、河流湿地等四种类型。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紫貂、原麝、金雕3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其中兽类6种、鸟类2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红松、钻天柳、水曲柳、黄檗、紫椴、野大豆、莲。 湿地公园地处长白山东麓、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和中国东部长白山新华夏隆起带的交接部位。公园内基岩主要是玄武岩,松散沉积物为黄土与河流相冲积物。湿地公园土壤类型有:暗棕壤、草甸土、泥炭沼泽土。在垂直方向上,暗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400m之间的中山,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700~800m之间的河流两侧,泥炭沼泽土主要分布在海拔700~1000m之间的山坡地带。 湿地公园地处中朝边境,旅游资源丰富,两岸风光旖旎,景色秀丽,可欣赏到图们江大峡谷、处女瀑布、军舰山、图们江源头、中朝三角界碑、沼泽湿地景观、高山花园景观、金日成钓鱼台、金日成渡江处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还可欣赏到朝鲜的亚洲最大露天铁矿基地——茂山郡。2014年,和龙林业局将周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大力开发旅游产业,自筹资金建设湿地公园山门1座,观景木栈道、观景平台及各类宣传指示牌,站在观景平台上不仅可以欣赏到近200公顷沼泽湿地景观,还可远眺长白山。精心制作的科教宣传展板及各类树木简介牌可让游客增加对湿地的认识,从而提高生态保护意识。目前,湿地公园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逐步走上了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
佛教文化艺术馆 | 佛教文化艺术馆的正一层——万佛殿,在万佛殿内供奉着9999尊与金鼎大佛同炉同水同体同辉的金鼎小佛,再加上金鼎大佛一共是10000尊佛像,所以我们称之为万佛殿。万佛殿一共有4个入口,每个入口处置有6尊神像,一共24尊,合称二十四诸天,是佛教的二十四大护法天神。在万佛殿的正中央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的应身佛——花开现佛,是表示随缘教化,普度世间芸芸众生而现的功德身。在特定的时间内莲花瓣缓缓开启,菩提树下悟道得法的四面法身释迦牟尼应身佛展现在众人面前,向众人开示智慧,启迪心灵。在花开现佛四周的墙壁上安放的是四方净土,分别为东方妙喜净土(代表断灭烦恼,成就菩提),南方欢喜净土(代表满愿众生,福德聚宝),西方安乐净土(代表平和安适,清净无染)和北方莲花净土(代表0成就,智慧功德);花开现佛的4个入口处各安放着2尊神像,一共8尊,合称为天龙八部;在四方净土的背后安放的是四方菩萨,分别为金刚手菩萨(代表灭灾伏魔,具足威权,所求如愿,往生净土),宝手菩萨(代表满足所愿,如意人生),观世音菩萨(代表拔苦与乐,智慧人生,愿行并举,福德0)和一切手菩萨(代表除障清净,增长善根,怨敌消除,所愿欢喜)。在万佛殿四周安放着四方世间佛,分别为拘那含佛(代表明现真谛,寂静无碍),迦叶佛(代表身光显赫,遍照无量),毗婆尸佛(代表月圆智满,净观胜见)和弥勒佛(代表慈乐福德,欢喜十方,觉行0,最胜利乐)。 佛教文化艺术馆正二层是客堂,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释迦牟尼报身佛——卢舍那佛,卢舍那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法身“毗卢遮那”的简称,释迦牟尼佛在立名时,把他的报身和法身立在同一个名中,表示法、报不二。报身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是修行0、大彻大悟的表现。 佛教文化艺术馆正三层是功德堂,在内部居正中而坐的是释迦牟尼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汉意为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密宗所有佛和菩萨皆自大日如来所出,他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大日如来是遍照一切世间万物而无任何阻碍的法体,众德0,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无昼夜之分,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都能受到恩惠,启动萌生佛心,获不可思议之成就。大日如来是光明理智的象征,供奉者能起保护之用,能带来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通天地之灵气,取万物之精华,勇往直前,光明快乐。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敦化正觉寺玉佛苑海东之鹰渤海国古墓群圣莲池清祖祠金鼎大佛 |
“土”字牌 | “土”字牌 “土”字牌位于防川中俄边界,1886年中俄重勘珲春东部边界时重立。珲春原本是日本海沿岸地区,康熙五十年(1714年)设立的珲春协领,其辖区范围大体在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以南,西至哈尔巴岭,东到日本海的广大地区,本只与朝鲜有界,并不与俄国为邻。 1860年,沙俄乘英法联军发动鸦片战争之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从珲春辖区内就割去了三分之二多的中国领土,从此,珲春失去了沿海地区,始临俄国,有了共同的疆界,珲春完全失去了出海口,成了一个“望海之地”。 1861年,清朝廷派仓场户部侍郎成琦为钦差大臣会同吉林将军景淳为代表,抵兴凯湖与俄国全权代表卡札凯维奇和副代表布多戈斯基等人举行勘界谈判,双方签署交换了由俄方一手炮制的《中俄乌苏里江至海交界记文》。这个《记文》规定自乌苏里江口之图们江口设立“耶”、“亦”、“喀”、“拉”、“那”、“倭”、“怕”、“土”八个字牌。其中“土”字牌立于距图们江口20华里的地方。由于清朝廷立牌代表的昏愦和不负责任,贪得无厌的俄方竟背信弃义地将“土”字牌立在离图们江口46 华里的沙草峰一带。沙俄的贪心并未满足,还不断干着“暗窍潜移”、“马驮界牌”的勾当。后来,沙俄竟公然在黑顶子设卡、屯营,侵占沙草峰以北广大濒江地区。面对沙俄对我领土的不断蚕食,清朝廷于1885年派吴大澂为钦差大臣到吉林督办边务。他率中方代表与俄方代表举行勘界谈判,于1886年7月与俄方签署了《中俄珲春东界约》。由于吴大澂的据理力争,不仅收回了黑顶子地方,重新确定了边界界碑、记号,使得“土”字牌立于沙草峰以南越岭而下的山麓尽处,而且争得了中国从图们江的出海权。“土”字牌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为花岗岩质。我侧竖向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其左竖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俄侧刻有俄方“T”字,“土”字牌牌体完整,字迹清晰。 1960年,我国政府为保护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完整疆域标志不被江水冲毁,修筑了高6-8米不等,长1860米的江岸护堤。目前,中俄重新划界时又重立界碑,现在“土”字牌不属于两国界碑,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重新设立的界碑为423界碑。 |
城山子山城 | 城山子山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山子山城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区西南,坐落于牡丹江上游的支流大石河南岸孤立的高山上。城子山,因山上建有古城,因而得名。 山顶四周有土石混筑的城庙,长约4.5公里,中部有宫殿址遗迹,出土许多东夏国文物,该山城金末时为东夏国南京址。 山城城垣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约2000米。山城随着山峦的高低,蜿蜒起伏于山腰间。城墙是土夹石筑成的,墙基宽度5~7米,有的地方宽达10米以上,城墙残高1.5米~2.5米不等。城之平面呈东北低,西南高,依据地势,稍向东北倾斜。北壁恰在临水的悬崖上,因山崖陡峭,高达40余米,所以,北墙较低。在北壁的西端,城墙转向东南,城角构成锐角。经过不长一段后,有一城门,这是西门,城门开口4米,门西侧的墙由外向内分别弯卷成圆勾形,呈堡垒状。由西门向东南,城墙随着很大的一个山坡,逐渐抬高,在这一段上,由于山形外凸,分别在不同距离上,设置了3个“马面”,以便于瞭望和守卫。城墙沿着山坡到了山的高处,急剧向下,同时,弯弯转转地向东北偏斜。城东北角处,转为低平,设置了一个城门,当为东门,开口较之西门稍小,达3米。门两侧的墙亦由外向内弯转,成圆勾形,构成两个堡垒。城门外,向北一带,地势平缓,距河道100米许,可以下河汲水。 东门以内偏南侧,是一个大面积的平缓山拗,那里遗留着50多个半地穴式的房屋基址。多呈长方形,大者东西约8米,南北约6米。小者东西6米,南北约4米。房屋基址的中间,呈平面浅坑状,四边用土叠成墙,残高20~40厘米。每个房屋有一门,多在东墙正中,有少数开口向北。在山的南坡和山城的偏西部位,也有少数房屋址。 城内偏西北处,距西门100米许,有一石头砌成的水池,直径4.6米,呈锅底状,深1米,石头铺底,北侧有一出水口,通过一条小沟引向北面山崖下。在城东部,大片房屋址下沿,还有一个大贮水池。 在城的中部,有几块铲平的操场状平地,大者长达百余米。这当是演兵场。城内外曾出土过矛头、铁刀、铁镞、唐钱“开元通宝”等。 鉴于城山子山城的遗物和形制,可知该城为渤海国早期遗址。2006年5月,城山子山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窟窿山 | 窟窿山 宇文部本非鲜卑,他们是世居阴山东部的匈奴南单于的远属,他们原有十二个部落,公元一世纪北匈奴兵败西迁后,留居漠北的匈奴人十余万落(户),东迁至辽东与鲜卑人杂处。宇文部即是此时东迁的匈奴部之一。他们使用的语言是阿尔泰语系中的匈奴语。鲜卑人则是通古斯语族中的东胡语。故史书上说宇文鲜卑语言与鲜卑颇异,东迁过程中宇文部的上层人物统治了辽东一带的鲜卑人。并参加了檀石槐建立的部落大联盟,成为联盟中的东部大人。从此逐步鲜卑化,称之为宇文鲜卑。 宇文鲜卑名称的来历:相传他们曾得到三个玉玺,玉玺上的文字是“帝帝玉玺”,他们以为这是上天授予的,在鲜卑语中,天为“宇”,君为“文”,因号“宇文国”,即“天君”之意。始称宇文鲜卑。宇文鲜卑一直活动在慕容部的北面,其驻地主要在霍林河流域,乌力吉木仁河以南,西拉木伦河二岸地区,1983年9月于通辽市开鲁县福兴地出土的“子母马金牌饰”,1984年4月出土于通辽市科左中旗希伯花苏木六家子嘎查的“双马金牌饰”、“神兽金牌饰”、“有链金马牌饰”。 宇文鲜卑所属部中,以驻扎于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河、老哈河、西拉木伦河一带的遥撵氏,驻扎于西拉木伦河上游的习部,下游的迭刺部较为著名。位于扎鲁特旗西北部的窟窿山,《辽史》中称为大勒得山,是宇文鲜卑部中的大勒得王大贺氏的发源之地,这个大贺氏部族,就是以后中国复姓中贺兰氏、贺楼氏、贺岳氏(也有写作贺若氏的)、贺连氏等姓氏的始祖。 宇文部中的迭刺部最先在霍林河中上游一带游牧,后逐步南移至乌力吉木仁河与西拉木伦河之间游牧。公元四世纪中叶,以迭刺部、乌槐部等部为核心的部落,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交汇之处建立了部落联盟。契丹八部由此产生。迭刺部夷离堇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在“金玲岗”(现开鲁县黑龙坝至胡家岗一带),祭告天地,承袭大统,建立了契丹王朝,建元神册,“建都”龙化洲(奈曼旗与开鲁交界处西孟家段水库附近)。宇文鲜卑的另一部落习部则游牧于西拉木伦河上游和老哈河上游一带,并发展成为库莫溪部族。定居于现今赤峰市宁城一带、五胡十六国至随唐时期经常参与中原混战。隋初较为强盛,后被契丹所征服,融于契丹族之中。 |
八连城遗址 | 八连城遗址位于吉林省珲春市东6公里处,属唐、五代遗址。八连城是唐渤海国文王的东京龙原府治所,公元785年至794年,八连城曾一度是渤海国的都城,号称亚洲第二大城。 城址平面基本呈方形。城址分为内外两重,外城周长2894米。在外城四墙中部各有一门,墙外有护城壕遗址。内城南墙、北墙各长218米。在南、东、西三墙的中部各有一座城门。内城共有八处建筑遗迹,在内城的中轴线上有两处,南部为朝殿,北部为寝殿,两座殿址以回廊相接。其东西两侧各有3处配殿遗迹。在城址的东南和正南还分布有三处寺庙遗址,曾出土有残佛像和一些建筑构件。城址内出土筒瓦、指压纹、板瓦、式牡丹纹以及绿釉或黄绿釉琉璃瓦,许多瓦上有刻划的文字。 该城的布局与渤海上京、中京相仿,均效仿于唐长安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国家文物局) |
聚龙泉 | 聚龙泉位于长白山北坡,大约距长白瀑布900米的地方,在10Cm平方米的地域,有30多眼泉水喷涌而出,经科学工作者测定,水温最高可达82℃。这里,不论冬夏,总是热气蒸腾,雾气缭绕,特别是严寒的冬季,在皑皑白雪的衬托下,温泉更是云遮雾障,犹如神秘的仙境。温泉附近长年沉淀下来的矿物质,有红、褚、黄、青、绿等等颜色,好似美丽的陶瓷。一种清淡的硫磺味在空气中飘浮。还有珍珠似的气泡冒出水面,吐出开锅似的声音。如果细心观察,温泉附近的草还是鲜活翠绿的!只要游人高兴,还可以在大雪纷飞中露天野浴,实在是妙趣横生。 这些温泉活生生地证明,长白山火山喷发后岩浆的余热未尽,或者说,在深深的地下还存在着火山活动。 游聚龙泉,最好能品尝一下温泉煮的鸡蛋。也许是由于某种化学作用,煮熟的鸡蛋,蛋黄凝固,蛋清不凝固,同时有一种淡淡的硫磺味,就着盐面吃,别有风味。 温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化物,把温泉周围的岩石、沙砾染成金黄、碧蓝、殷红、翠绿,闪烁着五光十色,散发着蒸腾热气,格外愉悦游人的眼目。特别是冬季,周围是一片银装素裹,冰天雪地,而这里确实热气腾腾,烟雾袅袅,实在是别有一番景致。 长白温泉有“神水之称”,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经化验,泉水由含有益元素和矿物质达数十种之多。可舒筋活血,驱寒祛病,特别对医治关节炎,皮肤病等疗效十分显著。这里设有温泉浴池,供游人洗浴,池水温度可以调节,出浴之后,倍感轻松。长白山温泉浴有“天下第一浴”和“-”的美称。 |
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 | 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图们江公园 图们江公园位于中朝边境图们江边,与朝鲜南阳市隔江相望。北起图们市延兴胡同、新华路,西接口岸大街,东临图们江。公园建于1982年,沿江总长2000多延长米,石砌江堤,柏油铺路。江堤设有照相馆和饮食服务厅等旅游网点。公园内有汽艇、竹排、皮划艇等旅游设施,可供前来观光旅游者游玩。在图们江堤公园,凭栏眺望,图们江两岸两国风光使人流连忘返。傍晚,公园内华灯初放,两岸万家灯火辉映,江上繁星闪烁,游人笑声连绵,远方的山峦朦朦胧胧,似有若无,别有一番情趣。 图们江公园2007年开始扩建,总占地面积约7公顷,公园总投资额为5000万元,场地东侧为笔直的堤岸,西侧呈不规则锯齿状。 图们江公园的设计寻求人与自然、历史、文化相和谐的理念,旨在探索整体形态和情感空间在城市设计中的内涵和价值。在淳厚的城市历史、文化背景下,把图们江景色与人的日常活动相融合,通过现代景观设计语言强化和突显城市特色,努力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滨水开放空间。 图们江公园空间的生活化品质为都市居民提供完备的生活设施,同时构筑了丰富的都市生活景观线和生活情调:中心观演广场—民俗活动、歌舞演出、体育竞技;入口广场—看花灯、敲石鼓;儿童活动广场—荡秋千、跷跷板;健身休闲广场—下棋、打牌、观面具;江堤观景广场—摄影、乘船;休闲绿地—放风筝、摔跤。通过塑造多样鲜明的主题和景观提升口岸城市形象,赋予城市突出的印象和特殊的意义,并为整个图们市注入一种活力与精神。 |
六顶山古墓群 | 六顶山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顶山古墓群位于吉林省敦化县城南5公里牡丹江右岸六顶山南坡的山坳中。 六顶山古墓群是唐代渤海前期王族的茔地。渤海国是粟末靺鞨人-于698年,以牡丹江流域为中心建立的政权,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并在其统治的地区置忽汗州,设忽汗州(渤海)都督府。渤海国和内地往来频繁,典章制度多仿效唐王朝,社会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926年被契丹所灭。1949年延边大学、1959年吉林省博物馆、196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 六顶山呈东西走向,由起伏毗连的六座山头组成,最高峰的海拔是603米,由此向东南伸出一个山岔,山岔的两侧都是墓地,共有90多座古墓。古墓分石室墓和石棺墓两种。 1949年在这里清理的贞惠公主墓,是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女儿的墓地,墓0土有陶器、玉壁、鎏金铜饰件和墓碑等遗物。墓碑作圭形,高90厘米、宽49厘米、厚29厘米,碑文为汉字阴刻,楷书真字,共计21行、700多宇,刻于公元780年。从碑文中可以看出渤海使用汉字,流行骈体文,娴习书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墓室呈长方形,四壁用熔岩和玄武岩平砌,顶作抹角叠涩藻井,以大石板盖顶,甬道修于南壁的中部,前有墓道,墓室和墓道都铺有地砖。 六顶山墓葬群及其出土的遗物,反映出了渤海国前期的物质文化和社会面貌,是研究其历史的重要资料。1961年3月,六顶山古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