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于会辰 (1910~1939)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于会辰 (1910-1939),哈尔滨市平房区平房乡腰二道沟屯人,出生于地主家庭。1932-1935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建筑系,在此期间,他秘密加入了校内的"青年反日同盟会",经常与会员组织学生上街讲演、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激发民众抗日救国的热情,开展反满抗日斗争,还以其革命思想教育家庭成员,劝导其父将农村住房交给村民办学。 于会辰在海拉尔铁路局工作期间,白天上班在工人中搞秘密串联,晚上下班后经常以"打麻将"做掩护,同会员在家研究对敌斗争办法,通常活动到深夜。在哈工大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后,他于1938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在海拉尔被日本宪兵队逮捕,一周后,被押送到哈尔滨宪兵队。灭绝人性的侵略者,对他施用灌辣椒水、皮带抽、吊刑、电刑等手段,严刑逼供,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满身伤痕,但他忠贞不渝、宁死不屈、守口如瓶。敌人一无所获,看他受刑过重濒于死亡,于1939年农历正月初九准予家属取保假释回家。在他出狱时,以给他治伤痛为名,给他注射了两针细菌针进行暗杀,并责令家属不准私自请医生治病,治病必须通过宪兵队,7天后病情加重,伤痛恶化。农历正月十六,家属去找宪兵队要求治病,宪兵队派1辆汽车,把于会辰拉到哈尔滨市立医院(现市一院住院部),正在走廊候诊时,来了一名护士,问清是谁之后,就在胸前打了一针,没过10分钟,他就牺牲了,年仅29岁。 1946年哈尔滨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对于会辰烈士的情况非常重视,按照当时松江省冯仲云省长的指示,做了大量的内查外调,证实于会辰确实是被日寇杀害的爱国学生。1966年前他的生平事迹和遗物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展出。1982年5月6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民政厅审核批准,追补为革命烈士。 [以上内容由"昨日黄花"分享。] |
王建军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建军 女,1963年3月生于哈市平房区,1979年参加工作。原是保国商店营业员,后任商业局财会科统计员。 王建军热爱商业工作,更爱专业技术,为了练好技术,她每天上班前、下班后坚持用空瓶子,练习捆扎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勤学苦练,捆扎技术由原来的十几秒提高到六秒,成为平房区捆扎瓶酒技术能手。她并不满足自己取得的成绩,继续苦练,1982年在市工商局系统技术比赛中,以六秒的成绩夺得瓶酒捆扎技术第一名。 之后,她又刻苦练习计算技术,为了练习自己的意志,在家练习打算盘时,特意把收音机音量放大,还常到马路边上练。1980年在全市运算比赛中夺得第一名。1982年在全省商业职工运算技术比赛中又夺得第一名,1982年王建军同志参加全国珠算比赛,夺得珠算桂冠,获一枚金牌,此后连续四届获全国珠算比赛全能冠军。 1983年夏天,王建军同志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之一赴日本进行访问。 [以上内容由"shuijq"分享。] |
张大同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大同 曾用名张廷选。1926年2月7日出生在哈尔滨市平房区平新乡张家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9月毕业于东北铁路学院,历任齐齐哈尔铁路局机务处实习生、技术员、工程师,1955年11月调任铁道部华北段设计分局动力电气化工程师。1956年9月调任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电气化工程师。1983年4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他先后担任天津市照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照明学会理事和室外照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委员。他与天津灯具厂合作,研制成功"3500瓦金属卤化物投光灯"和"多功能投光灯",获国家经委颁发的新产品金龙奖和天津科技进步三等奖。1980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1981-1985年间三次被授予天津市科协工作积极分子称号。1990年被载入《中国工程师名人大全》一书。 [以上内容由"leeshan"分享。] |
夏仲祥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夏仲祥 (夏忠祥)男,汉族,1933年生于哈市平房区平房乡东二道沟村。1950年11月参加革命,入齐齐哈尔军政学校学习,12月调入抚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通讯学校学习。1951年1月调入东北军区司令部,任通讯处见习参谋、参谋。195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工程学院科研处参谋。1965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通信工程团代政治指导员。1966年4月调任总参政治部组织部干事、科长。1983年3月调任总参第61研究所副政委。1985年10月调任总参通讯部纪委办公室主任,1987年10月任总参谋部第61研究所政委(正师级)。 [以上内容由"痞子汪"分享。] |
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遗址 | 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遗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占地面积610万平方米,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在这里建立了一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部队,这里同德国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并称为世界两大灭绝人寰的杀人魔窟。731部队罪证遗址设立于1936年,其所在地当年是0,飞机不准在上空飞行,火车经过这里时必须在前一站放下窗帘,如果有人误入这块0,等待他的便是生命的断头台,人们把这块神秘的地方叫做“六十里地国境线”。 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日军在这里残害无数无辜百姓,仅在试验室内以活人做试验的惨案,就残杀中国人、苏联人和蒙古人至少3000名。731部队罪证遗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是揭露侵华日军战争罪行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教材。 记得是1933年,东北沦陷时,日本侵略者首先在五常县背荫河建立以军医石井四郎为首的“细菌研究所”,称关东防疫给水部,对外称石井部队或加茂部队。在原本不大的研究所,逐渐扩大到3000人左右的秘密细菌部队。培养着数以万计的老鼠和数千万只跳蚤,每月生产300公斤鼠疫、霍乱、伤寒等细菌,并惨绝人寰地以活人进行各种细菌实验,为此,“七三一”部队内特设一座可容三、四百人的监狱,被囚禁者大多是爱国的-日本侵略的志士,日本人把他们称为“木头”或“马鲁大”,遭受着细菌的传染,细菌战轰击、冻伤等。 1945年日本战败后,731部队溃逃前自行炸毁了全部建筑,销毁了所有罪证。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开发工程已投入2842万元,拆除遗址附近民房100多户,挖掘四方楼部分遗址和特设监狱遗址。已建成的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总面积1500平方米,15个展厅,陈列照片470余幅,陈列罪证实物70余件和大量见证人证言。该馆现保存较为完好的遗址23处,是省级保护遗址。现拟吸引资金完成遗址开发工作,建设新的现代化陈列馆。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近期完成主体拆迁,远期考虑核心园区整体拆迁。四方楼、兵器班及相关地下通道核心遗址挖掘考证。园区环境整理及相关设施建设。核心园区重大项目:新建现代化陈列馆、服务楼改造工程、本部大楼复原工程与各场景区建设;远期考虑综合配套项目。 |
哈尔滨历母山寺 | 哈尔滨历母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历母山寺院(原历母山大庙)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镇拉林河西岸。寺院所在的历母山,山川秀丽,景色怡人。历母山寺庙宇雄伟,庄严挺拔,是东北最大的庙宇之一。 据史料记载,历母山寺院始建于宣统元年(公元1908年),由朱明元居士捐资所建。寺院初建时几经波难,幸有道人李教儒全力相助,庙宇终得落成。历母山寺初建时称为“享安宫”,庙宇内主要供奉佛爷、关帝和观音,属龙门派。 当时的“享安宫”正殿供奉着威武的关帝,中殿和东西配殿供奉着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后殿供奉庄严的观音坐像。庙内有道人李教儒,隹永孝(主辩)孙园海(理事)等15名道士。 1948年,几经战火的历母山寺,终未能躲过战火的摧残,毁坏殆尽。次年,在众佛教信士的全力努力下,历母山寺又得以修复。众信士还在此成立了道德会,齐心耕作,全力维护,弘扬佛教事业。此时,历母山寺香火极盛,香客云集。每到寺院的庙会期,东三省及关内各省善男信女不辞数千里之遥,慕名纷沓而至,络绎不绝,呈现出“千人万马赴历母,共踏仙境求享安”之圣境。 大跃进时期,因创建蛤拉河子学校,满足扫除文盲,普及教育的需要,当地政府决定撤庙建校,历母山寺再一次被彻底拆毁。 觉圣法师初到历母山时,寺院正处于百废待兴之时。法师为使寺院建设顺利进行,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建寺申请,言辞恳切,深感人心。1998年,在觉圣法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吉林省广济寺的大力资助下,历母山寺重建工程顺利开工。这件当地信众所期盼已久的大事,能够得以实现,使得人心备受鼓舞。 在觉圣法师的带领下,寺院僧俗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使得历母山寺渐渐有了一定规模。寺院现已建成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0殿、东西偏殿、钟楼、鼓楼,山门,后门护法堂及三层居士寮。除此以外,还有藏经楼等配套工程即将动工。 根据觉圣法师为历母山寺所做的规划,寺院不光是要进行基础建设,还要将原有的自然景观加以修饰,使得寺院整体建筑宏大庄严,交相辉映。等到寺院建设完成,定能让客僧云集,成为造福于万民千代的清静仙境。为了这样的目标,觉圣法师和历母山寺全体僧俗,还在不懈努力着。在法师及十方信士的护持下,历母山寺正在迎接它辉煌的未来。 觉圣法师在弘扬佛法、兴建道场、净化人心之余,还积极的参政议政,将信众的心声反映到相关政府部门,得了到信众和政府领导的一致赞扬。为此,法师历任五常市佛教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 第四届会长。觉圣法师现任黑龙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镇历母山寺院主持。 当许多人都在觉圣法师在弘扬佛法、兴建道场、净化人心之下,大家都静下心了,安安静静的听大师-。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沙河镇历母山 乘车线路:可乘开往五常市的班车,再转乘开往沙河镇小巴或出租。 自驾线路:从哈尔滨出发上绕城,西29.0公里,从和平路出高速,进入林平路,行驶41.5公里,直行进入G1211,行驶44.2公里,进入亚臣路,行驶5.4公里直行进入G1211,行驶19.8公里,左转进入X217—文化街,左转进入X217,行驶750米右转沿X217行驶44.6公里,行驶2.3公里右转,行驶1.6公里到达。 |
中国铝镁加工工业展览馆 | 中国铝镁加工工业展览馆 中国铝镁加工工业展览馆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三道街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展出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展出中国铝镁加工业历史和铝镁加工工业产品。这些产品均代表了行业的最高水平,有些在国际上也居领先地位,包括从航空航天产品到民用的各种产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国有大型企业的风采。 展馆入口两侧大幅照片上的新中国第一台万吨级水压机、铝加工业第一台拉伸机、铝加工业第一台热轧机,使观者仿佛触摸到当年“共和国工业长子”蓬勃发展的脉动。一楼大厅中央,运载火箭造型的展台占据了很大空间,一个原子模型在它前端缓缓转动。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模型是用制造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材料,暗示着东轻与中国航天事业的不解之缘。走向展馆深处,杨利伟首次进入太空所使用的座椅、头盔的同型产品,准备为新型火箭配套生产的、目前最大的铝合金圈铸锭……一件件珍贵的展品,更让参观者为东轻在中国航天事业中作出的贡献发出啧啧赞叹。 从为歼八、运七、直九等国产航空器生产机身、机翼材料,为坦克、装甲车生产配套产品,到为国产动车组、宝马轿车生产部件,东轻在军品、民品两大领域取得的成就让观众大开眼界。最令观众们感兴趣的是东轻正在进行的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带材项目,听说这个项目代表着一个国家铝工业的发展水平,建成后将使东轻有能力参与大型飞机的制造,观众围着工作人员问个不停。 走上展馆二楼,-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东轻的题字,-、-、-、-等党和国家领导来公司视察的图片,向观众们述说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铝镁事业、特别对东轻公司的重视和关怀。看着墙壁上一张张劳模的照片,展台上一张张科技项目获奖证书,展区内一排排技术资料,观众们看到的不仅是东轻的产品,更能感觉到这里积淀着55年来东轻人对中国铝镁事业的研究、思考和心得。而这些,正是东轻55年来不断发展,挺起中国铝镁加工业脊梁的不竭动力。 电话:0451-86564098 地址: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三道街 交通指引:343路、338路到平房区新疆大街下车。 |
春和博物馆 | 春和博物馆 2006年,邮政局退休职工付春和先生在哈尔滨市平房区友协大街建立了春和博物馆。付春和先生本是一名平凡的邮递员,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他把家里祖传几代的藏品以及自己平日的收藏整理出来,通过银行借贷等方式筹资,一手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这个黑龙江第一个私人博物馆。 黑龙江春和博物馆建立之初,藏品包括书画、陶瓷、玉器等文物一万多件,很多被专家鉴定为国家一、二级文物。其中,包括满族瓷板砖、中国司法印纸、伪满时期的各种票证在内的收藏品,极具北方地域特色。然而,我国现当代的私人博物馆起步较晚,跟国家博物馆相比,虽然说同样是保留和传承了中华名族珍贵的历史文化精华,但受到的保护扶持却是相对较少的。因为没有雄厚的资金维持,长期“守着金山愁生计”的状况也使得博物馆的运转遇到了瓶颈。 为了春和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2008年9月,付春和先生带着博物馆内的5000多件文物,南漂至风景秀丽、空气怡人的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为付春和先生的博物馆提供了风景区横泾老街内8套总面积约为1200平米的馆房,这些馆房是从苏州横泾老街“平移”而来的清代木质老建筑,与博物馆内具有厚重历史积淀的文物相映成趣。目前,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内的春和博物馆收藏共有中国司法印纸、玉苑、满洲遗存、革命文物、老唱厅等11个展厅,展出文物如明代的蜜蜡、造型各异的端砚、我国最早发行的样板戏《沙家浜》黑胶唱片等,都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电话:0451—87103900 86500127 地址:哈尔滨市平房区友协大街29-5号 |
平房公园 | 平房公园 平房公园位于平房南北城区之间的北部城区南边缘,跨何家沟,面积为194 818平方米。1956年开始植树造林,辟为公园。1958年大办城市人民公社时,进一步作出公园的详细规划,发动义务劳动栽植各种花卉树木,修建园路。采取义务劳动与集资联建、分项负责建设相结合的办法,逐年增加公园建设项目。1979年建公园围墙,1982年建儿童游乐区,1983年建旱冰场,1984年建游泳池,1986年建体操房,1989年修建人工湖及湖长廊。至此,平房公园已初具规模,对外开放。 公园有充满民族特色的铁索桥,展现满族风情的满族风情园,象征中华精神的图腾飞龙柱……种种充满民族风情的人文景观,使哈市平房区生态景观公园壮观而博大。而2万平方米的人工湖,辅以石拱桥、观景台、湖边长廊,又使平房区生态景观园充满了南方水乡味道。 占地13余万平方米的平房区生态景观公园,已经成为平房区集观光、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休闲中心。新近落户该公园的龙江第一铜龙——“腾龙”雕塑,高12米,重4.2吨,龙头长2.8米,龙身直径0.8米,由紫色铜板锻造而成,更成为平房区生态景观公园独一无二的景观。 电话:0451-86501447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友协大街中段 景区交通:市内乘坐郊区线路361路,到平方公园下车即可。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