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娄机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娄机(生卒年不详),字彦发。南宋绍兴年间人。居枫泾镇。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授盐官尉、含山县(在安徽省)主簿。七次兼理邻县,都以治理有方而闻名,调任太常博士秘书郎。后兼为善堂小学教授。精心为太子授课,被提为监察御史。嘉泰元年(1201年)韩侂胄议收复中原失地,他竭力劝阻,认为兵卒骄逸,财力未裕,万一战争旷日持久,反而祸国殃民,未被采纳。后进太常少卿。朝廷命他去荆州、襄阳宣布开边命令。他直言道:如让我去安定人心,我愿往;若是挑起战争,我宁死也不去。战争开始后,泗州捷报传来,他愈增忧愁。道:“假如就此成功,一雪前耻,我虽死也幸;就伯进得快退得也快,祸患就更深了”。遂辞职引退。开禧二年(1206年),韩兵败求和,被朝廷所杀。召娄机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他进言道:“过去,权臣出于炫耀之私念,以致祸国殃民,今后行事定要秉公无私”。调任礼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他经常指出并纠正政事上差错,奖掖人才。后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卒后赠金紫光禄大夫。他对书法造诣极深,虽片纸数字,也被人珍而藏之。著有《广干禄字书》、《古鼎法帖》、《汉隶字原》、《班马字类》和《历代帝王总要》等。 [以上内容由"lala520"分享。] |
朱学范 (1905~199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朱学范(1905~1996),是我国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浙江嘉善枫泾人(今上海金山枫泾人)。1933年上海法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1938年与陕甘宁边区总工会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会。1936年至1945年曾8次任中国劳方代表出席国际劳工大会,争取国际工人援华抗战,参加国际工人反法西斯斗争。1945年出席世界工会大会,当选世界工联副主席。朱学范故居坐落在新街11号,朱学范1905年至1925年间曾在此居住过。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邮电部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至九届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主席,中国红十字总会名誉会长,民革第五、六届中央副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民革中央主席兼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88年选为民革第七届中央主席。民革中央名誉主席。是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常委。著有《国际劳工组织与援华运动》。1996年1月7日在北京病逝,后安葬于枫泾公墓内。 [以上内容由"3965778"分享。] |
丁聪 (1916~2009) 中国著名漫画家,舞台美术家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丁聪(1916-2009),1916年生于上海,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曾任《人民画报》副总。作品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众多作品的插图。 中国著名漫画家,舞台美术家。1916年生于上海,祖籍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笔名小丁。擅长漫画、插图。2009年5月26日病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自幼受家庭影响,在上海清心中学读书时就开始发表漫画。抗日战争后为《救亡漫画》杂志作画,《良友》、《大地》、《今日中国》等画报。1940年至重庆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美术师,曾为话剧《雾重庆》设计布景。1942年在桂林、重庆、成都、昆明等地,担任《钦差大臣》、《正气歌》、《北京人》等美术设计,同时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抗战胜利回到上海,继续从事讽刺漫画的创作和舞台美术设计。1947年去香港,参加人间画会的活动。1949年出席第一届青年代表大会。全国文代会,后历任《人民画报》副总、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装饰》杂志主编等。主要作品有《阿Q正传插图》、《四世同堂插图》等,出版有《丁聪漫画选》。 笔名由来 丁聪在中学时就开始发表漫画,原来是用丁聪的名字,但“聪”字笔画太多,做版后,小了看不清,大了占画面太多,不好看,后经张光宇建议,何不用“小丁”﹖张光宇说:“你爸叫老丁(朋友们都这样称呼他),你就叫小丁好了”。从此,丁聪就用“小丁”作笔名。 人生经历 抗日战争时期,转辗于香港及西南大后方,从事画报、舞台美术设计、艺专教员和画抗战宣传画等工作,同时也以漫画参加过多次画展。在上海、香港等地《良友》、《大地》、《今日中国》等画报。后在重庆、成都等地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创作了《阿Q正传插图》、《现象图》等;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后在上海主编《清明》文艺杂志。1945-1947年在上海发表过不少较有影响的以“争民主”为题材的讽刺画。 建国后,历任《人民画报》副总,全国青联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美协第一、三届理事和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是第二、六届全国政协委 员。期间丁聪通过其妹丁一薇结识了上海复旦俄语专业毕业的沈峻,两人于1957年结婚,1957年后的二十多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迫下放到黑龙江垦区,没有条件发表漫画,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又画起讽刺漫画来。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及讽刺画集《昨天的事情》、《古趣集百图》等。 1980年以后,为了弥补失去的时间,他以超常精力,从事文学书籍插图及讽刺漫画工作,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数量大超过以前作品的总和。他经常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作品,1979年《读书》创刊起,他的漫画专栏,始终没有中断过。 2009年5月26日,丁聪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主要作品 近二十多年来,他共出版了三十多种集子,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二马》等众多作品的插图;《丁聪漫画系列》;《中国漫画书系——丁聪集》;《丁聪画册——漫画、插图、素描、速写、肖像、设计集》;《瞎操心》、《绘图双百输》、(与陈四益合作);《Y先生语录》(和流沙河合作);中、英、法、德、日文版的《古趣集》及中、英、日文版的《今趣集》等。 [以上内容由"花非花"分享。] |
丁悚 (1891~197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丁悚(1891—1972),字慕琴,枫泾镇人。幼年去上海老北门昌泰当铺当学徒,业余上美术专门学校进修,师承周湘,初攻西画,擅素描,又研习国画。后入上海美术学校教写生画,继而受聘于上海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从事香烟招贴画的绘制。1912年,第一个在《申报》上发表漫画,揭露权势人物只顾自己享受,不顾人民和国家利益的丑恶行径。同年7月,以《某都督之口腹、之手、之脸》三幅系列漫画,把沪军都督描绘成“杨梅都督”。1925年后,为《上海漫画》、《三日画刊》等作漫画,亦常在上海《福尔摩斯》、《礼拜六》等报刊上发表作品,逐渐成为上海漫画界和月份牌画界的中心人物和组织者。1927年秋,与张正宇、张光宇、黄文农、鲁少飞、王敦庆、季小波、张胥荪、蔡翰丹、叶浅予、胡旭光等11人组成中国第一个漫画会,常在丁悚、张光宇家交流画艺。北伐后,丁悚为《新闻报》所绘的一幅漫画,讽刺政局比较露骨,与严独鹤一起被南京有关方面传讯,幸多方疏通,始得脱身。离开烟草公司后,在同济大学等校教授图画课。30年代开始,转入电影制片厂从事美术设计,直至解放后。其所作漫画,以《六月里的上海人民》及《虫伤鼠咬》等最为著名。其子丁聪,为当代著名漫画家。 [以上内容由"北方的鸟"分享。] |
李海霞 (1893~1980)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海霞(1893~1980年),又名时霖,枫泾镇人。自幼勤学,善书画。民国初,就读于上海法政大学,后考入外交部工作。民国13年(1924年),在瑞士日内瓦国际联盟工作。以外交官身份宦游法国、意大利、墨西哥等国。民国19年,任智利代办,任职期间,促使中国与阿根廷建交。并为在智利的无籍华人转为智利籍公民与智利政府作了交涉,曾获智利政府勋章。民国23年回国后,任厦门市市长。当时厦门市小学教师已欠薪达三月之久。他刚上任,即宴请全市豪富侨胞解囊资助,募款20多万元,解决了小学教师的生活问题。原驻厦门的美、日、英、法诸国领事馆之间经常发生磨擦,经他从中周旋,得以相安无事。为此,日领事馆领事小林非常敬佩,邀请他去被日占领的台湾观光。南京政府同意后由他和严家凎、徐学禹等人组成参观团赴台。抗战期间,曾被派往南洋诸岛,宣传抗日救国之道,发动侨胞购买救国公债。民国34年抗战胜利,他迁居上海,经营盐业。1952年,出任亚太地区和平大会西班牙语翻译。回国后任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与齐白石、老舍、邵力子、白蕉、钱君匋、唐云等著名学者、书画家为莫逆交。“文革”时期,他得文史馆馆长张国基保护,居住在文史馆内。在此期间,他将祖传的名人书画及自己的作品全部捐献给国家。1979年国庆节,应中共中央领导人邓小平之邀,出席了国宴。1980年在北京病故,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陵园。 [以上内容由"Come on!Boy!"分享。] |
顾水如 (1890~1971)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顾水如(1890~1971年),名思浩,小名寄龙,枫泾镇人。9岁学奕,对家藏棋谱悉心研究。后渐悟棋理,便不再满足于读谱摆局。时枫泾某布店有一老者,棋艺甚高,他初与之奕,屡战屡败,但毫不气馁,回家后把棋盘画在帐顶上,反复推敲,复与老人奕,则每奕皆胜。老人称赞不已,时年14岁。两年后,他的棋艺在乡里已无敌手。为广开棋路,增进棋艺,他去上海,先后受教于无锡范楚卿、合肥张乐山等高手;尔后又东渡日本接受现代棋理的熏陶,融会中日棋理于一炉,逐渐崭露头角。民国6年(1917年)到武汉、北京试比棋艺,先后击败武汉棋王、北京名手汪云峰、金亚贤、过惕生及段祺瑞等,顿时轰动北京,被誉为围棋圣手。后来定居天津,在北方棋坛独步10余年,与当时称雄江南的刘棣怀各据一方,人称“南刘北顾”。 民国11年(1922年),他在北京西单海丰轩棋室让5子与1O岁的吴清源对局,发现其才气横溢,当即收为弟子,悉心教导。后来吴清源棋艺大进,去日本深造,曾称霸日本棋坛20余年。1952年,他在上海襄阳公园让7子与年仅7岁的陈祖德对局,才到中局,就一拍桌子说:“这个孩子我收下了!”从此师徒形影不离。两年后,师徒之间又下了一盘让5子局,老师竟不敌。棋谱寄给吴清源,在日本的《棋道》杂志发表,权威人士濑越宽作评道:“九龄少年有此奇迹,无疑是吴清源第二。”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海首届政协特邀代表,并任文史馆馆员。陈毅市长暇时常与他对奕,并希望他培养更多的青年棋手。周恩来总理要求他发扬光大中国的围棋艺术,为此他出任上海围棋学校校长。1971年6月,病逝于松江寓所。 [以上内容由"小胡"分享。] |
程夷谷 (1895~1951)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程夷谷(1895~1951年),枫泾镇人。民国16年(1927年)起,任枫泾南镇自卫团团总。翌年勾结北镇豪绅、自卫团和嘉兴、松江、青浦-,偷袭大方庵,使枫泾农民军副指挥陆龙飞和吴志喜等被捕牺牲。是年秋,率保卫团到浙江里泽、姚庄一带捕杀农民协会会员5人。民国19年3月18~19日,又率保卫团配合嘉善-,在枫泾近郊网埭一带搜捕共产党人,当场打死农民协会会员邬三老虎,并将所抓19人押至嘉善,其中张顺元、邬龙根等7人被杀害于枫泾文昌阁。民国20年以后,历任嘉善县后备队第二区区队长、浙江省嘉善县二级参议员、嘉善县抗日委员会驻枫泾情报组组长兼军事组副组长等职。他鱼肉乡里,00,无恶不作。如佃户金阿二因交不出租米,被他私自关押,受尽折磨。抗战期间,他投靠汪伪政府,任枫泾南镇镇长、商会会长等伪职。民国38年4月,又非法组织临时商会,向商界0大米450石,分别资助国民党顾锡九溃军及土匪卞炳和部队大米各200石。解放后,在群众控告下,人民政府将其逮捕归案,于1951年3月25日执行枪决。 [以上内容由"城市农民"分享。] |
陶芑生 (1885~1965)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陶芑生(1885~1965年),号大。枫泾镇人。少时随父习医,后又拜外科名医倪云桥为师,刻苦攻读《外科正宗》、《洞天奥旨》等专著,尤对《疡科心得集》潜心研究。20岁在枫泾开业行医,以“不为良相,愿为良医”为宗旨,遇贫困者求医,不收诊金,免费送药,时有士绅汪周南,患脑疽久治不愈。后请他诊治,霍然而愈。汪感激不尽,以300元银洋相酬,陶婉言拒收,劝汪将贫困者赊欠的债券,当众烧毁,感其德者甚众。陶在医学理论上,主张审因论治,内外兼顾。在处方上,常以患者的体质强弱等因素,辩证施治,积累不少验方,如骨痨丸、克疴膏,内服外敷并用,治骨痨效果显著。又如治瘘疾的纪雄散、治疔疮的回疔丹、治湿疹的蠲疮散,及喉科吹药西瓜霜精等,均为对症良药。晚年,将临床实践经验汇编成《外科临床总结》、《喉科秘要》两部专著(文稿在“文革”中被毁)。还培养了学生20余人,均有所成。 [以上内容由"真言"分享。] |
袁世钊 (1901~1931)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袁世钊(1901~1931年),枫泾镇人。毕业于枫泾第三高小,后从事教育工作。民国13年(1924年),经侯绍裘介绍加入国民党。翌年,又经沈选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担任中共枫泾独立支部书记。秋冬之间,和陆龙飞一起发起成立枫泾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向封建地主展开减租减息斗争。民国16年初,带领农民协会人员割电话线、捣毁铁路,切断军阀孙传芳后方交通,迎接北伐军的到来。3月,受党的委派,去嘉善组建国民党嘉善县临时县党部,当选为执行委员兼工农部长。4月,在嘉善善益布厂组织工人-,向国民党右派势力开展斗争,“四·一二”政变后,枫泾农民协会被诬为非法组织,遭到取缔并被收缴武器。他仍坚持斗争,把活动中心转移到枫泾东北大方庵一带,并根据党中央的“八·七”会议精神和-同志指示,与青浦革命力量汇集一起,建立农民革命军,筹划枫泾武装-。翌年1月3日,参加了-领导的青浦“小蒸-”打枪船斗争。1月9日,带领部分革命军,收缴范浜新镇团防局的枪枝。1月10日、11日两个晚上,与陆龙飞、吴志喜、顾桂龙等30多位同志,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松江县第一独立支队”的名义,在屈家浜、钱家草等地,先后除掉8名民愤较大的地主劣绅,将他们的田单、契据、债券付之一炬,并将没收来的10多石大米、300银元分给贫苦农民。当地群众称:“出了枫泾东栅,就是共产党天下。” 民国17年(1928年)1月19日凌晨,松江、嘉兴县的国民党当局派出-,向蒋家浜等农民军驻地突然袭击,他闻警突围脱险,陆龙飞不幸被捕牺牲。是年夏,他随-到浦南县委和李一谔、翁明哲一起开展地下活动。当年又到嘉善一带农村发展党员,指导农-动。同年11月,任中共松江县委书记。民国19年春,因叛徒出卖,张杏松被捕,搜出了袁世钊在上海的住址,亦相继被捕。在狱中仍继续组织难友的越狱和-斗争。民国20年2月13日,在镇江北固山麓桃花坞殉难。他在遗书中写道:“……为革命牺牲最光荣,时代的车轮在前进,革命一定成功,……”。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骸迁葬于镇江烈士陵园。 [以上内容由"wbzh"分享。] |
枫泾古镇 | 枫泾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文化特色 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内的画馆金额名画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流连。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以台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古代建筑 在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淳朴民风 枫泾民风淳厚,崇尚耕读,注重教育和取仕,孕育出3名状元、56名进士、125名举人、235名文化名人(其中:100名知县、3名六部大臣和2名宰相)人才辈出,自唐代以来有历史记载的名人639人。古有唐朝宰相陆贽;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状元许克昌;明代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太医院御医陈以诚;清代状元蔡以台及官至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的谢墉;民间词人沈蓉城等。近代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围棋国手顾水如、著名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革命前辈袁世钊、陆龙飞等。他们为枫泾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 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进入三间四柱的“枫泾”石牌楼,沿着包围老镇区的市河和分叉小河,穿进“东栅”石坊,走过一条又一条的青砖石板的沿河老街,跨过一座又一座的石桥,一片又一片的古建筑群顺长达五里的河街铺展开来。每天清晨,河边桥堍的茶馆就茶香飘溢,四乡的渔船穿过夹河的临水楼台、石河埠,集中到长长的临河廊棚前排成鱼市,河面上水波荡漾,正如民谣说唱的“一月螺蛳二月蚬,桃花三月甲鱼肥......” 过石牌楼进入生产街,沿河一长排逶迤绵延的黑色廊棚,黑色小瓦盖顶,黑色小砖铺地,一盏盏大红的灯笼在廊檐下高高悬挂着,正所谓古巷通幽。明清时这条街上米行一家挨一家,那时家家门前建有风雨廊棚,到近代多已凋败,现在地廊棚是重建的;平时年轻人都去上班,老阿婆们就在廊下以河岸做台,宰鱼淘米、洗菜浣衣;街上的老房子虽然门面不大,但小弄狭长,可见庭院深深;枫泾的河街都是一边人家枕河,一边人家面河;河对面是和平街枕河老屋,东头一座飞梁画栋、中国的戏剧始具雏形,到宋、金两代正式形成戏剧这石基翘角的古戏台,戏台是古代专供演出的一种室外舞台。唐朝中期,种文艺形式。当时,戏剧演出场所统称戏场,唐诗中又有“乐棚”、“歌台”、“舞台”、“露台”等名称的记载;宋代演变为勾阑、邀棚,勾阑的台已经有固定的顶了。元代,中国戏曲达到鼎盛,“戏台”一名也正式出现。枫泾古戏台建在城隍庙广场上,一面临街,一面临河,每逢演戏,从水路乘船而来的人坐在船上就可看戏。清朝,南北城隍庙开始有庙会。《续修枫泾小志》载:“至期士女倾室往观,百里内闻风而来者,舟楫云集,河塞不通。”可见其盛况。届时,商贩、京剧班、马戏团等云集枫泾,古戏台台上台下十分热闹。现在的古戏台是重建的,重建后的古戏台面宽64米,进深44米,舞台面积28平方米,歇山式顶,飞檐翘角,古意盎然。戏台对面,一排临河的老房子,是晨社茶馆,游人可挑临窗座位坐下休息,一面品茶,一面听戏,还可临窗观景,悠哉游哉,不亦乐乎!相传廊棚的美人靠岸隔河就能观看演出呢。 踏过生肖石,在长廊东首城隍庙桥堍,有一道显眼的西洋式红色门面,这是东区火政会旧址,上海地区仅存的较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门前河中停靠着一艘红色的救火船,是上海最后一条水上救火船。和平街上原房管所大院正在重建“三百园”,石砌院门,三进大院,是三个收藏展出百样民俗用品的收藏馆的合称,现已建成布置正式开放的百篮馆,百篮馆设在中间一排楼房,前有庭院,一只巨大的古代元宝蓝仿制品,摆放在庭院一侧中央,成为百篮馆的标志。馆中收藏了江南水乡农家的各种提篮,有一百件各种用途、形制不一的篮子实物,全面反映了篮子与历代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况:有出生时睡得摇篮,读书时提的书篮、摆在家里的礼篮以及日常用的饭篮、菜篮,上坟祭祖用的香篮,做寿用的寿篮、女工用的针线篮以及蒸东西的烘篮、烟篮等等琳琅满目。“晓日提竹篮,家童-蔬。”白居易的诗句生动传神的描写了篮子已经融入了江南人家的生活中的情景。从反映枫泾风貌的民谣“河多桥多弄堂多,唔呶喔哩蓝头多”中就可以看出篮子在江南民生中所占的地位。和平街上还有一处保留了十九世纪后半叶历史陈迹的所在,值得一览。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亭枫公路8588弄28号 类型:古镇古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电话:021-57355555 官方网站:http://www.shfj.cn/html/ 开放时间: 8:00-17:00(5月至9月),8:00-16:30(10月至次年4月)。 交通 1、集散中心万体馆、虹口足球场每天有班车直达景区; 2、地铁1号线锦江乐园站下,到西南汽车站乘枫梅线(票价12元,耗时50分钟左右)、金枫线、朱枫线、青枫线、松新枫线、松枫专线、莘枫专线、枫戚专线、石枫专线、嘉善-枫泾专线、枫泾1路、枫泾2路、枫泾3路、枫泾6路到枫泾牌楼站下沿枫丽路北行可达; 3、地铁1号线莲花路站附近有莲枫线,车牌上面全程一共6站,实际坐下来很绕圈子,而且中途会停很多车牌上没有的站,票价10元,耗时1个半小时左右 4、公交车:到枫泾牌楼,坐“枫泾一路”或“枫泾—新浜”车(票价2元)在中洪村路口下。 5、自驾:沪杭高速走A8段,枫泾出口收费站下来沿指示牌开2分钟即可到达,车停至古镇入口处的停车场 门票 联票50元(含10个景点门票),7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现役军人免票,1.2米以下儿童票价对折。枫泾寻画80元,中国农民画村30元枫泾古镇 枫泾古镇 枫泾古镇 枫泾古镇 枫泾古镇 枫泾镇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是国际大都市——上海的西南门户,地处沪浙五区(县)十镇(乡)交界,是中国南方各省市进入上海的第一站。全镇户籍人口6.3万,外来人口近4万,镇区人口3万,镇域总面积91.6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7.31平方公里。辖有23个行政村、6个居民区。 枫泾历史悠久。2000年前,这里已有百姓生息;1500多年前就已形成集市。元朝至元十二年…… 详细++ |
朱学范故居 | 朱学范故居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学范故居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之前,为上海地区传统砖木结构两层楼民居,上下共10间,建筑面积150平方米。1905年至1925年,著名爱国人士朱学范在此度过童年时代。 朱学范(1905-1996),金山区枫泾镇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理事长。 朱学范故居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之前,为上海地区传统砖木结构两层楼民居,上下共10间,建筑面积150平方米。1905年至1925年,著名爱国人士朱学范在此度过童年时代。 朱学范故居于2005年6月12日朱学范诞辰100周年之际,正式启动建设。面积约为500平方米,故居主体是一幢清末建筑。在故居里分别从朱学范的童年、青年,投身大革命的浪潮,争取民主和平斗争,参与筹建新中国,壮丽的晚年等十个版块,介绍了朱学范光辉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在朱学范故居修建“朱学范生平陈列馆”,表达了家乡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崇高的敬意。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新街11号(近中大街) 类型:名人故居 门票信息: 门市价:8.0元 朱学范 (1905~1996) 朱学范(1905~1996),是我国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浙江嘉善枫泾人(今上海金山枫泾人)。1933年上海法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1938年与陕甘宁边区总工会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会。1936年至1945年曾8次任中国劳方代表出席国际劳工大会,争取国际工人援华抗战,参加国际工人反法西斯斗争。1945年出席世界工会大会,当选世界…… 详细++ 朱学范 (1905~1996) 朱学范(1905~1996),是我国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浙江嘉善枫泾人(今上海金山枫泾人)。1933年上海法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1938年与陕甘宁边区总工会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会。1936年至1945年曾8次任中国劳方代表出席国际劳工大会,争取国际工人援华抗战,参加国际工人反法西斯斗争。1945年出席世界工会大会,当选世界…… 详细++ |
朱学范墓 | 朱学范墓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朱学范墓位于枫泾镇枫泾公墓内。朱学范(1905-1996年),金山枫泾人。早年毕业于上海法学院,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曾任世界工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邮电部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1996年1月逝世,4月入葬。其墓区占地面积589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青铜胸像、墓碑、墓穴等组成。2014年与朱学范故居共同公布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学范 (1905~1996) 朱学范(1905~1996),是我国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浙江嘉善枫泾人(今上海金山枫泾人)。1933年上海法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1938年与陕甘宁边区总工会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会。1936年至1945年曾8次任中国劳方代表出席国际劳工大会,争取国际工人援华抗战,参加国际工人反法西斯斗争。1945年出席世界工会大会,当选世界…… 详细++ 朱学范 (1905~1996) 朱学范(1905~1996),是我国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浙江嘉善枫泾人(今上海金山枫泾人)。1933年上海法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1938年与陕甘宁边区总工会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会。1936年至1945年曾8次任中国劳方代表出席国际劳工大会,争取国际工人援华抗战,参加国际工人反法西斯斗争。1945年出席世界工会大会,当选世界…… 详细++ |
金山农民画村生态休闲园 | 金山农民画村生态休闲园位于金山区枫泾镇中洪村。金山农民画村生态休闲园总规划面积4500亩,分“丹青人家”、“枫泾人家”、“水上人家”、“菜园人家”、“稻香人家”五个景区。“丹青人家”占地100亩,这里既是艺术的圣地、创作的乐园,又是休闲娱乐、放飞心灵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游客们将亲眼见到中洪村著名的农民画家们创作、装裱农民画的全过程,欣赏到金山农民画的精品佳作,选购到经过认证的农民画原作。 中洪村 中洪村:位于中洪路北侧。…… 详细++ |
顾水如故居 | 顾水如故居为金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顾水如故居位于枫泾镇友好街228号。顾水如(1890—1971年),枫泾镇人。9岁学奕,16岁时棋艺在乡里已无敌手。1917年因击败武汉棋王、北京名手而被誉为“围棋圣手”。建国后,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围棋学校校长等职。故居建筑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二层楼。2005年10月26日公布为金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金山农民画村(中国农民画村) | 金山农民画村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中洪村,是集农民画研究、创作、展示、收藏、流通、认证于一体并具有江南农村风貌的旅游风景区。 金山农民画村规划总面积4500亩,分为“丹青人家”、“棚户人家”、“水上人家”、“稻香人家”、“枫泾人家”五期。主要景点和游乐项目有:金山农民画展厅、农家鱼塘垂钓、“农闲园”儿童游乐、农民画家居住创作室5座、农闲草廊休闲、知青广场文艺表演等。 交通 自驾:沪杭高速在大港方向换同三高速,在亭枫公路出口右转,开到朱泾镇,按“农民画院”指示牌指示右转约5分钟到。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朱枫公路1599号(近中洪路) 类型:民俗村采摘/农家乐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21-67355555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 30元 枫泾镇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是国际大都市——上海的西南门户,地处沪浙五区(县)十镇(乡)交界,是中国南方各省市进入上海的第一站。全镇户籍人口6.3万,外来人口近4万,镇区人口3万,镇域总面积91.6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7.31平方公里。辖有23个行政村、6个居民区。 枫泾历史悠久。2000年前,这里已有百姓生息;1500多年前就已形成集市。元朝至元十二年……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