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当壁镇旅游区 | 当壁镇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当壁镇旅游区 国际重要湿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县级)东南部,与俄罗斯隔河相望,南临兴凯湖,北依完达山脉,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距鸡西市120公里、密山市36公里,通往景区的是国家二级公路——密当公路,交通快捷、便利。 是集游览、观光、会务、休闲、避暑、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度假区始建于1985年,1988年国家批准当壁镇边境贸易经济合作开发区,2002年省农垦总局批准建设当壁镇边境贸易旅游经济合作开发区。 旅游度假区总体面积27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8平方公里。中俄界湖兴凯湖总面积4380平方公里,北属中国,南属俄罗斯,中方面积1080平方公里。度假区位于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的最西端,有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的最小边界桥白棱河桥、-将军陵园、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湖滨鹿苑、兴凯湖大白鱼繁育基地和生态农业观光园。兴凯湖以盛产大白鱼而闻名中外。 兴凯湖的大白鱼是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度假区始终坚持“回归大自然,休闲度假,现代生态农业观光”的开发思路,旅游功能不断完善。整个度假区体现了俄罗斯异国风情特色、北大荒开发建设历史、古镇特色、自然沙滩特色和现代化生态农业特色。度假区游览项目:中俄边境贸易异国风情游;天然大浴场日光浴、沙滩日光浴;北大荒风情游;湖滨鹿苑参观游;兴凯湖大白鱼繁育基地参观游;兴凯湖自然休闲娱乐游;现代化生态大农业观光游;部队军营生活体验游。 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建筑面积607平方米,分正厅和东侧厅。正厅北侧中央,安放着高85厘米高的-将军半身汉白玉塑像。馆内陈设着-将军在北大荒开发建设初期的一些珍贵图片和-将军当年使用过的劳动工具等历史文物。 -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于1993年9月4日在八五一0农场当壁镇落成。1994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碑新址工程于去年8月动工兴建,总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新址的主体建筑为-将军开发北大荒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总书记于1993年9月4日亲笔题写的“-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14个金色大字。 当壁镇 当壁镇位于密山市西南部,撤乡并镇后由原来的三梭通乡和当壁镇合并而成,属边境乡镇。全镇幅员面积225平方公里,共8个行政村,18个自然屯,3,261户,12,032口人,鸡密公路贯穿全镇,交通、运输便利。年均降雨量在520-570毫米之间,无霜期135天左右,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全镇农业总收入为2,526万元,人均收入在2,100元左右。在这种困…… 详细++ |
麒麟山 | 圌(chuí )山,距江苏镇江市区30公里,雄峙江浒,扼锁大江。传说圌山原名瑞山,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见瑞气升腾,龙骧虎视,秦始皇认为“瑞”有王者之气,怕出圣人来夺其江山,立即传旨将瑞字左边的“王”去掉,用“囗”将余下的“专”框起来,以免王气外泄危及万年江山。于是这座山便叫做“圌山”。 |
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2001年8月经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批准建立的。保护区南临三小公路小木河口,北至大塔山林场北部场界,西靠虎饶公路,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 保护区总面积46618公顷,保护对象为分布于保护区内所有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水生生物所有物种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保护的重点是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及它们的栖息地。是以保护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集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科学研究、资源管理、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地址:黑龙江省虎林市 |
铁西森林公园 | 铁西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铁西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太平乡北部的铁西林场内。方(正)虎(林)旅游公路或七(台河)密(山)旅游公路都可到达。距密山市区58.5公里。森林公园属山岳生态自然风景区。因山中古榛子繁茂独特而得名。 森林公园总面积20平方公里。区内有300米以上山峰30余座,其中代表性山岳主峰海拔500米。榛子山奇松怪岭,榛被茂密弯延曲折,10万平方米的荷花塘,53万平方米的人工水库,塔头湖河塔,天然游泳池,自然野生垂钓池,是黑龙江省东部集山、水、花、草、鱼、野生飞禽为一体,以秀、峻、幽、静著称的一座山水相依的自然生态园。森林公园即是科考、野营、教学的重要场所,又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疗养的理想胜地。 这座占地面积12万亩的森林公园,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景色秀美,是黑龙江省第一家由农民投资建造的。昔日的荒山秃岭、穷沟乱壑的不毛之地,经当地人的艰苦垦荒、不懈努力,植下青松2万亩,开发良田4000亩,栽植荷花800亩,拦堤蓄水,依山造湖,成为人们休闲避暑疗养的胜地。主要景观有榛子山、榛子园、原始松树林、白桦林、塔头水库、森林浴场、荷花塘、人工瀑布、塔头湖河塔、库心岛、多种风情别墅园区等。 20多年来,铁西村投资1300多万元,进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综合立体开发。现已建成的濯晦池、塔头湖、森林浴场、狩猎场等,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为铁西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信息来源:鸡西市政府网 信息来源:鸡西市政府网 |
千岛林景区 | 千岛林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高进作词谱曲,玖月奇迹演唱的一首《千岛林》响彻了大江南北,千岛林进入了很多朋友的梦境,成为心中的向往之地,其实,千岛林就真实存在于祖国东陲,中俄边境上的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境内,而这首歌就是为她而写而唱。 千岛林景区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中俄界江乌苏里江上游西岸,小穆棱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内,景区内山杨、椴、白桦、柞、榆等树种和芦苇、蒲棒、苔草等水生类草本植被的天然岛屿星罗棋布,水系蜿蜒,碧波万顷,风光旖旎,一幅天然的林在水中生、水在林中流的锦绣画卷。 千岛林的美宛若邻家的女孩,不施粉黛,却天生丽质!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春时绽芽吐芳,新绿如虹;夏来绿荫如碧,莺飞燕舞;秋至金色稻浪,彩林满目;冬来雪笼四野,冰盖如玉 。 |
北大荒书法长廊景区 | 北大荒书法长廊景区 北京往北是北大荒。密山,北大荒文化的发源地。当年,-将军在这里亲手点燃了第一把荒火,老照片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今天,密山北大荒书法长廊又把北大荒的历史刻入了坚石。 乘车从密山市出发,不到20分钟,云水山庄映入眼帘。面水背山,北大荒书法长廊里书碑立异争奇,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 书法长廊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在密山工作过的革命前辈,如-、吴亮平以及后来成为共和国空军司令的王海等人的手迹。二是为开发北大荒做出过贡献的文化名人,如丁玲、艾青、聂绀弩、吴祖光等人的书作。三是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如启功、邵宇、沈鹏等人的墨宝。 这里不只是书法艺术的宏伟殿堂,更是传承北大荒历史、精神和文化的熊熊圣火。 踏进书法长廊,正中是“书圣”王羲之的巨幅雕像,基座雕刻着那首名闻千古的《兰亭序》。右首石碑上,丁玲日记手稿依依倾诉:“密山,我是喜欢你的。你容纳了那么多豪情满怀的垦荒者。他们把这块小地方,看成了生命之火的发源地,向地球开战的前沿司令部。”碑身的背面,毛泽东手书的《临江仙·给丁玲同志》龙飞凤舞:“昨天文小姐,今日武状元。”吴祖光的《生正逢时》龟型石刻,聂绀弩的诗作,丁聪的漫画《老头上工图》,艾青的《我为什么写作》,令人畅想万千。 书法长廊的西碑墙,50多块革命前辈亲笔题写的碑石,或怀旧,或感今,或励志,或教人,或释理,或抒怀。“当年老战士,今有几人存。新生千百万,浩荡慰忠魂。”当年参加了解放密山的战斗、原359旅副旅长谭友林的诗词,读来心胸涤荡。东碑墙是现当代书法艺术的大展馆,共有155块书雕作品。其中,汇集14位古代书法家画像和诗作的组雕形神超脱,让人玩味不已。 去往双“回”字长廊的碑墙上,我国第一部反映土改斗争历史的长篇连环画刻著《土地》,人物活灵活现,令人称奇。影壁的正面,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手书三个大字“战犹酣”,气势掠人;背面的“-”四字狂草,惊心动魄。 长廊刻有刘艺先生创作的长卷《孙子兵法》,被称为书法“迷宫”的长卷《三十六计》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书法大家各书一计,书风异而势略同。 此外,书法长廊奇绝缤纷。“石门巨笔”,长8.56米,直径0.83米,重2.61吨,由一块地产长石精雕而成,已被收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天下第一扇”,重20吨,扇型巨石雕凿而成,正面是著名书法家吕如雄手书的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天下第一棋”,象棋残局中有13个石制棋子,每个重300斤,每棋一个字体。“圣船石鼓”,由两面石鼓托起一船形条石,刻有著名书法家陈陵驼手书诗作。 当年,-将军率领十万转业官兵披荆斩棘,以大无畏精神开创了北大荒的历史和文化。今天,密山人民吃尽千辛万苦,用垦荒精神雕凿出北大荒书法长廊。 1995年,市场经济风云突起。和全国一样,密山市人事局所属的干部疗养院云水山庄举步维艰。何去何从,大家把眼光投向了养殖、种地、办公司,甚至干脆卖掉。无锡艺专毕业、时任局长的胡春东对发展文化产业情有独衷。他认为,一大批革命前辈、文化人、知青曾在密山工作、生活过,这笔文化财富应该好好挖掘。 整整8个年头,求字大江南北。有一年,先后6次南行,足迹遍布7个省。 如今,北大荒书法长廊刻存了2000多位书法家的2400幅书法作品,占地12万平方米,覆盖了除台湾、澳门外我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书法大家,荟萃了历届中国书法家协会80%至90%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理事长、理事长的真迹,还有两幅作品为日本书法家手书,是全国最大的现代书法艺术碑林。密山市政府全力投入,相继为书法长廊修建了道路、停车场,在昔日的这片黄土岗上栽出一座青山,奇花异草溢香争艳。 几年来,全国书法界领导、名家多次到北大荒书法长廊观瞻,评价异口同声:品位高,规模大,堪称一绝。海内外游客望名而来,乘兴而归。 “一绝”之得来实属不易,它是密山人民汗水和心血的结晶。南北工匠把书法雕在石碑上,密山人民把书法长廊装进心里。尤其是密山市人事局,多年来全体干部职工把书法长廊建设当成了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早上义务出工一小时,然后到单位上班。这,早已成为惯例。 北大荒书法长廊是北大荒历史和艺术的绝唱。夜色朦胧。登高远眺,风清鸟翔,水隐月缺。置身书法长廊,和先人对话,枕文化而眠,拥历史入梦,和幸福的密山人一样,这个夜晚该不会寂寞。 |
铁西省级自然保护区 | 密山市铁西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密山市西北,距密山市区4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31°25'37″至131°36'03″,北纬45°28'28″至45°37'24″。保护区总面积12,748公顷,其中核心区5,494公顷,占总面积的43.1%;缓冲区1,196公顷,占总面积的9.4%;实验区6,058公顷占总面积的47.5%。主要保护对象为马鹿、猞猁、刺五加等珍稀动植物及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 铁西自然保护区1993年11月经密山市政府批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定名为密山市铁西林场自然保护区。1996年11月,经省环保局呈报,省政府以黑政函【1996】86号文件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更名为密山市铁西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9月4日,鸡西市编委以鸡编〔2006〕49号文件,批准成立密山市铁西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确定为副处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保卫科)、资源保护科、宣教科,定编20人。 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表现为很高的地域独特性和物种稀有性。在保护区几百种生物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水曲柳、黄檗、钻天柳、紫椴、野大豆、乌苏里狐尾藻和北方黑三棱等7种;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鸟类),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9种(其中鸟类34种,兽类5种),占保护区内脊椎动物种数的(327种)的12.23%。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的186种。马鹿(Cervus elaphus)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鹿属(Cervus)。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Ⅱ级)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Ⅱ级)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列为濒危( EN) 。这些珍稀动植物主要分布于核心区内,少数分布于缓冲区和实验区。 铁西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丰富、风光优美,多种多样的动植物资源,既是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开展生态旅游、拍摄影视作品、摄影、绘画的理想场所。铁西自然保护区内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适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接待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实习工作以及开展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可以为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研究基地。 铁西自然保护区是在1981年划两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铁西村企业公司先后投入2,5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了望塔1座,管护站(点)4处;建旅游接待设施3处,1,300平方米;修水泥硬质旅游公路52公里,巡护路10公里。 在绿化美化方面,保护区移植荷花1000亩,绿化旅游公路20公里,美化庭院10000平方米。 省环保局2009年能力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其中使用省投资金100万元,铁西企业公司配套100万元,建成管护站点8处,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新建瞭望塔一座,新建管护路20公里。 通过能力建设项目和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将给本地区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展可持续利用项目,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工农业的不断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项目的实施,还可以给保护区带来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提高保护区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
兴凯湖 | 兴凯湖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兴凯湖为满语,原为中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北部属中国,南部属俄罗斯。面积4,380平方公里。12月开始封冻,10到15天内湖面全部冻结。2月底到3月初冰层厚达0.9公尺。4月中、下旬解冻。环湖多沼泽,湖底多淤泥和腐殖质。湖水混浊,透明度仅60公分。湖水从东北部龙王庙附近流出为松阿察河,注入乌苏里江。富产鱼类。是国家(4A级)度假、养生、旅游胜地,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罕见的原生态湿地环境已成为摄影人心中的理想国及影视剧外景拍摄基地。 兴凯湖和小兴凯湖虽然离得很近,景观却迥然不同。小兴凯湖温柔恬静,鱼跃鸟飞,帆影点点,湖水静悄悄的,水面平如明境,是我国内湖。大兴凯湖烟波浩淼,天水一色,横无际涯,气势磅礴,被称为“绿宝石”。环湖多沼泽,湖底多淤泥和腐殖质。湖水混浊,透明度仅60公分。两湖之间隔着一条长约90公里、宽约l公里的天然湖岗。湖岗上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林间铺着厚厚的松毯,兴凯湖松、橡树、白桦、柞树,马鹿、貂、山鸡、野猪、黄鼬等动物出没其中,沿着中国这一侧100公里绵延不断,上面长满了兴凯赤松,是当地特有的品种。沙冈土质主要是沙土。此地区的主导风是从俄罗斯吹过来的,在大兴凯湖这边,风吹得湖面波浪滔天。但是到了沙冈这里,风被挡住了。过了这一道冈是小兴凯湖,风吹不过去,就没有风了,小兴凯湖因此湖面平静。湖水从东北部龙王庙附近流出为松阿察河,共有九条河流注入,湖水从东北方溢出,最后注入乌苏里江。湖北部有小兴凯湖,两湖之间有宽约1公里的沙坝,涨水时相通。富产鱼类。湖水经松阿察河与乌苏里江相通。兴凯湖是一座集防洪蓄水排涝、灌溉及旅游等多功能的天然水体。 小兴凯湖湖岸为细软沙滩,湖水清洁,无污染,湖水透明度1.5米至2.0米。大兴凯湖我国境内岸边多为砂砾浅滩。由于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和洪水携带的泥沙的沉积,致使湖岸滩淤积变为沼泽湿地。 兴凯湖属于中等营养化湖泊,生态系统属良性状态,主要污染物是造纸厂排污;共有鱼类6目12科65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大白鱼和白虾,大白鱼是兴凯湖特产,肉嫩味鲜,每条重在5至10斤之间。它体形颀长、鳍尾发达,有“游泳冠军”之称,与乌苏里江中的鲑鱼、绥芬河中的滩头鱼并称“边塞三珍”,被列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另有鲢花、鳌花、鲍鱼、鲫鱼、湖虾等,甲壳兴凯湖类中以虾类为主,是黑龙江省主要水产养殖基地之一。 兴凯湖地外东北亚候鸟大通道,每年4月松阿察河口明水区里,来自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渤海湾,以及台湾、日本群岛、朝鲜半岛等越冬地的候鸟,翱翔几千公里北迁到兴凯湖,共有16目39科190种,高峰期日过往量达17万只。候鸟种类为235种,其中金雕、白肩雕、虎头海雕、白尾海雕、东方白颧、丹顶鹤、白鹤、白头鹤、中华秋沙鸭9种为国家一类保护鸟类。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的也是珍稀禽类,东北最好的鹿茸产地在兴凯湖。兴凯湖的植物资源,共有3目104科460种,著名的有兴凯湖赤松、兴安桧柏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9种。兴凯湖松是生长在湖岗上的常绿针叶树,是介于赤松与樟子松之间在兴凯湖地区长期演化的自然杂交树种。兴凯湖松伟岸挺拔,迎风傲雪,能耐零下40℃低温。 当壁镇 当壁镇位于密山市西南部,撤乡并镇后由原来的三梭通乡和当壁镇合并而成,属边境乡镇。全镇幅员面积225平方公里,共8个行政村,18个自然屯,3,261户,12,032口人,鸡密公路贯穿全镇,交通、运输便利。年均降雨量在520-570毫米之间,无霜期135天左右,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全镇农业总收入为2,526万元,人均收入在2,100元左右。在这种困…… 详细++ |
兴凯湖观鸟景区 | 兴凯湖观鸟景区 兴凯湖湿地面积2225平方公里,与俄罗斯境内湿地连成一片,是世界最大的三块湿地之一。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世界重要候鸟235种,其中金雕、白肩雕、虎头海雕、白尾海雕、东方白颧、丹顶鹤、白鹤、白头鹤、中华秋沙鸭9种为国家一类保护鸟类。野生丹顶鹤栖息繁殖量有100多只,是全国最大的候鸟迁徙“驿站” ,被誉为“候鸟的天堂”。 兴凯湖观鸟景区位于密山市境内的兴凯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被评为以湿地为主的国家地质公园,加入了中国人与生物圈组织。兴凯湖地质公园位于兴凯湖盆地和蜂蜜山南部,西起白棱河口、北邻穆棱河,东以松阿察河、南以大兴凯湖与俄罗斯相交,面积为2989.85平方公里。兴凯湖地质公园内集水域、湖岗、湿地等地质遗迹于一体,布局巧妙独特,地质遗迹齐全,风光神奇美丽,人文景观众多,个性独特鲜明。 兴凯湖之所以逐渐得到重视,除了她远离中心城市,没有拥挤,少有污染,独特的自然风光大气天成,湿地面积之大,成为世界三大湿地之一。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特有的植物和构造是天然的过滤器,净化水质。湿地中的鱼类和水生植物又是水鸟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食物,在广袤的兴凯湖湿地中,有记录的鸟类二百多种,兴凯湖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尾海雕、金雕的主要繁殖栖息地之一。在兴凯湖湿地栖息的丹顶鹤繁殖种群达60余只,是中国第三大繁殖种群。这里还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赤颈、黄嘴白鹭、白琵鹭、白枕鹤、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在兴凯湖湿地还有大量的红嘴鸥、须浮鸥、绿头鸭、斑嘴鸭、苍鹭在繁殖,数量有两万多只。在兴凯湖湿地你会深深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多么的重要,人与生物的共生使地球变得多彩美丽。 兴凯湖湿地作为中国乃至东北亚鸟类迁徙最东线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自然十分重要,春天的兴凯湖,当黑土地的冰雪还没有融化,守时的候鸟带着南国春天的气息来到兴凯湖,兴凯湖迎来了新的一轮春天。在兴凯湖的最东端的龙王庙,松阿察河与兴凯湖的交汇处,有当地人说的“龙口”,那里有几平方公里的水面常年不封冻,成为南来北去迁徙候鸟的必经之路,每年春天有几十万只迁徙候鸟在此停歇觅食。经过万里之遥的旅途,这里是候鸟最好的驿站,在此休养生息,洗去风尘。 特别是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各类水鸟由南而来,履行着上一个秋天与兴凯湖的约定。听兴凯湖保护区的鸟类专家刘华金讲,兴凯湖能引来如此众多的水鸟,重要的原因是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兴凯湖流域的湿地,是目前世界上未受污染面积较大也是为数不多的湿地之一。加上湖口常年不封冻,为水禽栖息、觅食和繁衍的最好场所。经过多年的保护,湿地中丹顶鹤和东方白鹳的数量有了大幅增加,成为重要繁殖地。 秋天的兴凯湖,色彩万千。登高远眺,碧水云天,林层尽染,呦呦的鹿鸣,和着瑟瑟的秋风,湿地中鹤鸣雁舞,叫人心醉于此。兴凯湖湿地有着大量的未被开垦的自然湿地,也有很多已被开垦为水田的人工湿地。这里的国营农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基地,成熟的水稻同样是雁鸭的食物。过去人们保护意识淡薄,枪-轰和用药毒死大雁把水鸟吓走,保护已成熟的粮食。现在人们为了保护成熟的水稻,也只是采取在田里立几个假人来驱赶。 当壁镇 当壁镇位于密山市西南部,撤乡并镇后由原来的三梭通乡和当壁镇合并而成,属边境乡镇。全镇幅员面积225平方公里,共8个行政村,18个自然屯,3,261户,12,032口人,鸡密公路贯穿全镇,交通、运输便利。年均降雨量在520-570毫米之间,无霜期135天左右,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全镇农业总收入为2,526万元,人均收入在2,100元左右。在这种困…… 详细++ |
虎林月牙湖自然保护区 | 位于虎林市东北方,距虎头镇18公里,月牙湖形似一勾弯月,因此得名。1986年省政府批准建立了以生长小叶樟为主的草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5133公顷。1987年9月被国家正式批准为“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占地七万七千亩,其中湖面约五千余亩,湖东侧尖端有一条缓缓的细流与乌苏里江紧紧相连。月牙湖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原始的生态物种,乔木50种、灌木70属、各种草类413种,这里栖息着汗达犴、狍子、黑熊、乌苏里貉、鹰鼠、雪里白兔、丹顶鹤、天鹅、鹭鸶、鸳鸯等40余种珍贵的动物。鸟苏里江上的鸟岛,距旅游区只有三千二百米,最近处仅有一千米左右。湖内以盛产鲫鱼而闻名,还产鲤鱼、鲶鱼、狗鱼等。 保护区地处穆棱河:兴凯湖平原北缘,海拔50米左右,地势低洼,草地、沼泽、湖泡相间。有草甸类草场、沼泽化草甸类草场和沼泽类草场等草地类型,生长小叶樟、狭叶甜菜、毛果苔草、柳叶绣线菊等,是黑龙江省小叶樟草场及其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区域。保护区内有水面400多公顷,与乌苏里江相通,水面以乌苏里江江水涨落而变化。其中最大的湖泡— 月牙泡,面积为300公顷,是一处巨大的荷塘,生长荷花、睡莲、菱角等水生植物几十种。每年7月底8月初,湖面被荷叶荷花遮盖,形成高纬度的荷花群落奇观,1987年建立了野生荷花自然保护区。月牙湖自然保护区内,还有马鹿、天鹅、鸳鸯等珍贵野生动物栖息繁衍。 湖心区像一轮满月被月牙湖所环抱,占地三万余亩,是保护区严格封闭区,湖心区的植被由岛状层次林和小叶樟,莎草等草类构成。一层草一层林呈放射状,富有韵律,十分壮观。月牙湖荷花堪称塞外一绝。荷花约占湖面的四分之一,近千余亩。盛夏季节,满湖荷花妩媚旖旎,竞相开放,千姿百态,给月牙湖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有人写道:“北国骄子虎林莲,塞外秀色别有有天。风吹荷香千里外,不似江南胜江南”。用诗歌颂虎林莲,赞美虎林。沿月牙湖的外侧已开发六千亩土地做为旅游区。旅游区新建了揽月楼、度假木屋、湖心木桥、观荷亭,船坞,钓鱼台等旅游设施。 月牙湖草地类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平原的一部分,地形属沿江冲击平原,地处穆棱河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区域,域内泡沼星罗棋布,总面积77,000亩。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鸟岛上有成千上万只鸟在栖息,常风的鸟类有丹顶鹤、鸳鸯、天鹅、鹭鸶、白尾海雕、黑鹤等。每到夏季,这里岛滩星列,水面波光滟潋,草地和水面上之上百鸟翔集,构成大自然赠予人类的一幅美丽、祥和、宁静的生态画卷。月牙湖草地类保护区内有一形似月牙的沼泽湖泊,故称月牙湖,总面积约为5000多亩。其中1400亩的水面生满了野生荷花,每到7、8月份举目望去,十里荷塘沿着弯弯的水面铺开,大团大团碧绿的荷叶中点缀着高雅端庄的荷花,千资百态、分外妖娆,为北方一大奇观,故又称荷花湖。1986年经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从1998年开始,在湖边修建了垂钓台、休闲亭、观荷廊、籍香榭等设施和十几栋风格各异的休闲别墅,是游人赏荷观鸟、垂钓休闲的旅游胜地。 地址:鸡西虎林市东北 类型:湖泊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
体会满族“走百病” | 体会满族“走百病”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鄄城的人们一大早就到村外散步,甚至骑上牛、马、驴、骡在大路上奔跑,谓之“跑百令”,谚曰:“跑一跑,不见老”,类同走老貌。 有的地方人们登高远眺,有的去林墓前灸翁仲,也 有的人在家灸衣带,谓之“灸百病”。潍县(今潍城区)的走百病最有特色,十六日这天,妇女进香到东北城上的真武祠,先在暗中摩弄真武大帝陪神赵玄坛所跨的木 虎,俗称“老猫”,据说摸摸老猫,一年不生疾病;又在神祠庭前以艾灸左右两个 石人,据说灸石老、石婆,一年不生疮疖,总称“跑老猫”。 民国修《潍县志稿》 中有一首《潍县竹枝词》说:“新正节始过元宵,结队城头跑老猫,为乞一年百无病,艾香争把石人烧。”高密等地树禾秸为九曲黄河形,儿童在迷宫般的通道中奔 跑嬉逐,称“跑黄河”。邹城市的人于十六日往孟庙康熙碑亭摸驮碑的,当地有谚谣:“摸摸驮的头,永远不知愁,摸摸驮的腚,永远不害病。 明清时,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妇女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且须去桥,谓可健身却病,称为“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又称“走桥”。江南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八日至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明周用《走百病行》:“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缘。蕲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地址: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区 最佳旅游时间:每年的正月十六日前后 |
塔头湖河国家湿地公园 | 塔头湖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密山市境内,距密山市区40公里,距鸡西市区50公里,距七台河市区60公里,距兴凯湖景区80公里。规划总面积为3737公顷,其中生态保育区1824公顷,科普宣教区701公顷,合理利用区1168公顷,管理服务区44公顷,属林间湿地类型的湿地公园。园内共有各类型湿地1177公顷,其中河流、沼泽湿地1070公顷,人工湿地107公顷,分布于山谷汇流地带。2011年3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 公园湿地面积较大,其湿地生态系统保存完整,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独特性、多样性。公园位于塔头湖河源头,是典型的丘陵地形,经长期的自然水文过程和人工措施的改造,形成了集河流、沼泽、库塘、稻田多类型湿地的复合体。各类湿地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水资源为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提供了先决条件,是湿地鸟类重要的觅食和栖息地。塔头湖河依托连绵起伏的完达山脉,地形复杂,池塘众多,湿地资源丰富,草甸、沼泽植物丛生,形成了以苔草-小叶樟,乌拉苔草、毛果苔草为主的典型湿地植被,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游客中心300平方米,建旅游接待设施3处,3000平方米,水冲式厕所5座;建休闲广场一处15000平方米,停车场5处30000平方米,建休息椅、休憩亭多处,景观桥2座,栈桥450延长米;修水泥硬质旅游公路54公里,巡护路10公里,旅游步道8公里。2014年,被省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景区内拥有小型水库三座,已建成水榭亭台、栈桥、长廊等永久性建筑,民族风情园一处;丹顶鹤繁育基地一处;鸳鸯园、孔雀园、马鹿、梅花鹿繁育基地各一处;野生动物观赏园一处;湖心岛一处;黑龙潭一处;山顶塔头湖河塔一座;荷花观赏园千余亩,竹筏若干可在荷塘内泛舟;苔草塔头湿地景观多处,修建了森林浴场、垂钓区、健身娱乐区。目前公园建设游客中心300平方米,接待住宿楼3座3000平方米,,可同时接待200人住宿;大型会议室一处,可接待100人;多功能餐厅可同时接待200人用餐,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鱼宴、杀猪菜、全羊宴等;拥有大型现代化音响设备可承办舞会、篝火晚会。 |
兴凯湖莲花旅游区 | 兴凯湖莲花旅游区 总面积4380平方公里,北属中国(1080平方公里),南属俄罗斯,南北长98公里,东西宽50公里。平均水深3米,最深入10米,呈葫芦形,琵琶状,蓄水容量283亿立方米,国家一级水质。以“水域浩瀚、气势磅礴”著称。小兴凯湖是我国内陆湖,面积176平方公里。凭“芦荡茂密、渔丰水美”闻名。属地质构造湖,距今约1亿年前,在晚白垩纪时期,受地质运动影响,兴凯湖地区分别沿三条断裂带开始断陷,由开始的链珠状湖泊合并成了三个稍大些的带状湖泊。古近纪中期,坳陷最先发育,带状湖泊逐渐加深,三处水域连成一片,形成广域的大兴凯湖。古近纪末,盆地开始抬升,广域的大兴凯湖湖水渐渐萎缩,至新世纪末—第四纪初,中央隆起带全面露出水面,因湖水退缩,被中央隆起带隔成南北两湖。 进入第四纪,主要受构造运动控制,以及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影响,发生了六次湖退和一次湖进,最终于盆地的南部留下这广阔似海的椭圆形湖泊。 兴凯湖湿地面积2225平方公里,与俄罗斯境内湿地连成一片,是世界最大的三块湿地之一。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世界重要候鸟235种,其中金雕、白肩雕、虎头海雕、白尾海雕、东方白颧、丹顶鹤、白鹤、白头鹤、中华秋沙鸭9种为国家一类保护鸟类。野生丹顶鹤栖息繁殖量有100多只,是全国最大的候鸟迁徙“驿站” ,被誉为“候鸟的天堂”。 翘嘴红舶(兴凯湖大白鱼)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中华鳖为世界濒危动物物种。兴凯湖松为本区特有树种。 6800年前,满族祖先肃慎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的渔猎文明—新开流文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将军的十万转业官兵和百万城市知识青年在这里建设开发,创造了伟大的北大荒精神。兴凯湖风光神奇、古朴、自然秀丽、景色宜人,地质遗迹景观有大、小兴凯湖、湖岗、蜂蜜山、松阿察河口、火山口遗迹等;生态景观有湖口万鸟云集、湖岗植物垂直带、东北泡岛状林等;人文景观有新石器时期的鱼猎文化--新开流遗址、北大荒纪念馆、密山口岸、第二泄洪闸等。主要景区有当壁镇、莲花、蜂蜜山、新开流、第一、二泄洪闸、金沙滩、龙王庙等地。 当壁镇 当壁镇位于密山市西南部,撤乡并镇后由原来的三梭通乡和当壁镇合并而成,属边境乡镇。全镇幅员面积225平方公里,共8个行政村,18个自然屯,3,261户,12,032口人,鸡密公路贯穿全镇,交通、运输便利。年均降雨量在520-570毫米之间,无霜期135天左右,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全镇农业总收入为2,526万元,人均收入在2,100元左右。在这种困…… 详细++ |
蜂蜜山景区 | 蜂蜜山景区 蜂蜜山景区。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县级)东南部。方(正)虎(林)、鸡(西)图(门)公路,201国道可达。距鸡西市区130公里。以森林、湿地为主自然风景区。蜂蜜山的形成可追溯到兴凯湖盆地的初始阶段,历经了扩展、萎缩多次变迁过程,中央隆起带全面露出水面,进入第四纪,主要受构造运动控制,最终于盆地的北部形成山脉。蜂蜜山主峰海拔574米,突兀于群山之上,山势陡峭,林木茂密,绵延数十公里。 蜂蜜山林木茂密,山顶奇石遍布,鬼斧神工,景致天成。有著名的骆驼峰、斧劈涧、仙人床、罗汉石、望湖松、古栈道、十字天等景观。 骆驼峰是蜂蜜山的主峰,远远望去酷似一高大的骆驼卧于山顶。稍走近些,骆驼的眼睛、嘴角清晰可见,栩栩如生。相传,玉皇大帝帐下有一个主管水的天神,原以一个神驼为坐骑。此神驼涝可吸水,旱可行雨,能保一方风调雨顺。水神得知蜂蜜山下的人们虽勤劳耕作,但由于经常受兴凯湖水害,十年九不收,就割舍了自己心爱的坐骑,守卫在兴凯湖畔。湖水涨潮,它就不停喝水,贮存在硕大的驼峰中,待到天旱时它就将驼峰中的水吐出,滋润禾苗。从此兴凯湖畔和蜂蜜山下的人们过着风调雨顺的幸福生活。 “斧劈涧”是蜂蜜山上的又一自然景观。斧劈涧是一宽米许、高数丈的险绝石缝,酷似神斧劈就。据民间故事记载,这一石缝是当年石镇龙与兴凯湖中的黑龙搏斗时留下的剑痕。 “仙人床”这一独特景观位于蜂蜜山主峰之阳,是一块宽大平坦的巨型岩石。据说,此石是女娲炼石补天裁下的一块,遗落于此,吸收日月精华,颇有灵气,冬暖夏凉,人躺上去舒适无比,确有飘飘欲仙之感。相传,天上的神仙经常到这里调养身心。 “罗汉石”是蜂蜜山顶人型石窝。传说,当年一位云游高僧来到万木葱茏的蜂蜜山,建起了一座寺庙,供奉着普贤菩萨。因庙宇很小,除佛龛和-外几乎再无多余的空间,再加上高僧为在山顶吸收山野之灵性,就常年在面向北斗的方向打坐参佛。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一人型石窝,人们称该石为罗汉石。 |
密山青年水库 | 密山青年水库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密山青年水库景区位于密山镇以北13公里处,总面积5.0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138 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库容3.57亿立方米。大坝横拦东西两山之间,长1750米,高14米,顶端镶柏油路面,宽敞平坦,亭台水榭,理石雕塑,点缀坝上。 1958年5月4日由-率其所属十万官兵与知青共建坝南与青年水库家属区相连。 北大荒书法艺术长廊座落在欧式风格的云水山庄之内,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李铎题定廊名。占地4万平方米的碑林是东北最大的现代书法艺术碑林,汇集了现代著名书法家以及在密山工作、战斗过的老革命家、文化名人书法精品石刻1500余件。碑林整体构思独特,碑、廊、亭、墙形态各异,地面用草坪和白色的大理石铺成了“翰墨铸缘,书艺千秋”八个大字,与碑廊浑然一体。 “圣船石鼓”是北大荒书法艺术长廊中的一大型组合石刻,该石刻由两面石鼓和一船型条石组成,石鼓上是著名书法家陈陵陀书写的小篆,一为“金石乐寿”,一为“书画春永”。船型石则取其自然天成,其中一面书“瀚园击鼓、墨海行舟”,是对密山广大书法爱好者不懈追求的写照。 每一处人文景观都有自己的气韵在流动,启功的儒雅,欧阳中石的奇崛,沈鹏的灵动,赵朴初的脱世……真草隶篆,各具风格,理法神韵,百家争鸣,真可谓“书诗赋之雅辞,聚翰墨之硕丰,佳作妙品,赏味不尽”。正如前书协主席邵宇先生去世前绝笔:“白山黑水之间,密山风云如画”;又如胡春东在长廊中一石碑上所刻: “密山有幸,地名因北大荒而升阶;山庄无言,长廊供其地而扬声。 |
八楞山旅游风景区 | 位于鸡东县西南方向30公里处,是一处新建风景区。1997年6月开园接待游客,它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旅游、养殖多业发展的人工湖。 八楞山水面浩瀚,山峰险峻,著名的景点有仙狐堂、杏花坡、小炉台日军工事遗址、天然石观、石林等景观,其独特的意境和完好的自然生态体系成为景区魅力所在。八楞山的游乐项目丰富,漂流惊险刺激,标准游泳池、10米高水滑梯是嬉水者的理想之地,此外,八楞山景区盛产山珍:松茸、山菇、林蛙等山产品,经过精心制作的各种旅游商品,可以满足游人的购物乐趣。 八楞山旅游风景区是省级AA级风景区,位于鸡东县东南方向三十公里处,与俄罗斯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八楞山旅游风景区自然风光优美独特、景色怡人,素有北国小镜泊湖的美称,也有五大连池的幽静,群山丛中充满了鸟语花香,站在水库大坝上向下俯视,那飞泻的水波隆隆作响,可谓是“飞流直下翻巨浪,波涛滚滚向东流”的壮丽景观。 八楞山旅游风景区设施齐全,欧式风格的八楞山宾馆,市老干部山庄、市地税培训中心同时为游人开放。有能载60人的游船,有快如闪电的快艇,让您尽情享受大自然带给您的新鲜、刺激,有占地10000平方米的水上乐园,新建的彩弹射击场带给孩子无穷的乐趣。石壁上的迎客松、石猴观海、八戒望月、双僧拜佛、石林矗立,形态逼真,特别是战后遗址小炉台,更能让您感到战争的腥风血雨,难忘过去的岁月。从远处看,八棱山上的仙狐山,烟雾缭绕、景色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