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桦川国家森林公园 | 桦川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黑龙江桦川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7850.9公顷,由万景山景区和瓦里霍吞景区组成,公园系完达山余脉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拔340m,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雾,冬季严寒漫长。公园内的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拥有高等植物99科289属585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水曲柳、黄檗、紫椴、野大豆等4种。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共有脊椎动物281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雕、梅花鹿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马鹿、鸳鸯、苍鹰、花尾榛鸡、黑鸢等28种。“森林郁郁莽莽,苇场连天鸟藏。诸岛相携戏水,古城环绕其旁”,成为公园内的特色景观。 万景山景区:面积4362.9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30°30′35″~130°43′32.38″,北纬46°31′37″~46°39′28.23″。包括桦川县林业局横头山林场和老平岗林场的部分施业区。 景区内保存有良好的天然林生态系统,植物种类丰富,森林类型多样,主要树种为蒙古栎、白桦、山杨、黑桦、紫椴、糠椴、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色木槭、榆等,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蒙古栎林、白桦林、黑桦林、山杨林及由多种硬阔叶树种组成的阔叶混交林。 景区内现有景点26个,主要有森林植物景观:山花谷、红海(山杜娟花海)、觅林(白桦林)、金鼎盛源(高山湿地)、绿野连空(林间草地)、百草园、三原色(蓝莓、草莓和紫莓鲜果采摘园)、榛果粒等。古树名木景观:百年古柞、亨嘉林(三大硬阔为主)等。地文景观资源:万景山、石壁、琮铮谷、骑石林等。水文景观资源:七一湖、颐静湖等。历史遗迹:南山遗址——汉魏时期挹娄人穴居地。它们在大山之下、广川之上,夏天巢居、冬天穴居,在30公里数范围内分布有大小不一1000余个坑穴。据考察,这是黑龙江省内分布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遗迹群落。 瓦里霍吞景区:面积为3488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30°35′11″~130°52′12″,北纬46°59′45″~47°10′32″。东与万里河村接壤,西以玲当麦河与松花江交界处为界,南至松花江堤,北与江川农场二十三连相接。景区内共包括8个岛屿、1个古城遗址和27.5公里长松花江段,分别为杏花岛(100公顷)、柳毛通(360公顷)、柳毛小通(133公顷)、笸箩通(270公顷)、鳇鱼泡(107公顷)、小黄河(117公顷)、野鸭滩(68公顷)、八岔小岛(323公顷)和瓦里霍吞古城(100公顷)。 景区内溪流纵横,滩水浩淼,碧草连天。宽广绵长、浪花叠锦的松花江段,曲水环抱草甸,苇场连天碧、水鸟漫云空的原生态湿地景观是瓦里霍吞景区的一大特色。 瓦里霍吞古城依水而建,休现了古代文明与河流不可分割的关系,据考评,该城址为金五国城之一的“越里笃国”,经数次演变而称为瓦里霍吞古城。金代时期由完颜阿骨打的四子完颜宗弼驻守城池,故而城内有一周长40米,高2米的圆形土台称为著名的“金兀术点将台”。 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万景山景区的挹娄族穴居地到瓦里霍吞景区的女真人修建的瓦里霍吞古城,既体现了东北先民肃慎族系从穴居野处到易之宫室的历史发展进程,又是一幅从渔猎到游牧再到农耕的历史画卷,是中国东北古历史的传奇和延续,更是黑龙江桦川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湿地、历史的完美统一。 信息来源:招商旅游局 信息来源:招商旅游局 |
桦川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 黑龙江桦川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位于桦川县东北部,松花江下游南岸,东与富锦市接壤,北部与汤原县 萝北县 绥滨县隔江相望,南部与桦川县的悦来镇新城镇 梨丰乡 东河乡及江川农场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30°35′2″~131°28′17″,北纬46°59′52″~47°13′41″。 自然环境概况:黑龙江桦川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处于三江平原西部,为松花江冲积平原。此地貌是松花江经此下陷出现沉积逐渐形成。全区地势低洼,海拔高65~70米,西高东低,坡度1/10000~1/15000左右。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5℃。年平均风速3.8米/秒。全年日照时数为2582.8小时,无霜期为145天。 保护区内土壤为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等。 水环境状况:黑龙江桦川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属松花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松花江、头道江、车轱辘泡、片泡等,水资源丰富,主要水源补给为大气降水。地表多为草本沼泽覆盖,降水径流迟缓,地表水储蓄时间长,地表水ph值7.0,矿化度分级为淡水,水质级别为2级。地下水ph值7.1左右,矿化度分级为淡水,水质级别为2级。 主要动物种类: 鱼类有鲤、鲫、蛇鮈、泥鳅、塘鳢、葛氏鲈、鲫、。花鳅、鲶等;两栖类有黑斑蛙及黑龙江林蛙;爬行类有鳖;鸟类主要有灰雁、绿头鸭、绿翅鸭、白眉鸭、凤头鸊鷉、凤头潜鸭、骨顶鸡等;兽类有6目12科20属25种,以啮齿目(9种)和食肉目(6种)食虫目(4种)、翼手目(2种)、偶蹄目(2种)和兔形目(2种)。 主要植物种类:高等植物65科365种,其中苔藓植物12科30种;蕨类植物12科29种;被子植物51科30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浮叶慈菇、野大豆2种。 保护管理状况:黑龙江桦川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于2004年9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以黑政函[2004]97号文件批准建立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05年6月佳木斯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佳编[2005]55号文件批准成立桦川湿地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黑编[2009]6号文件核定桦川湿地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构。保护区批复总面积为2611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保护松花江中游干流沿岸及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功能与利用方式:黑龙江桦川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是花江中游干流重要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松花江水质及堤岸安全功能,同时为鱼类、两栖类、水鸟提供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利用方式是提供生产、生活水资源、蓄发电、观光旅游。 |
桦川革命烈士陵园 | 桦川革命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84年,桦川县建革命烈士陵园,园内松柏长青,安眠着诸多革命烈士的铮铮忠骨。进入烈士陵园,中部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即映入眼帘。“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雄浑有力,纪念碑周身雕栏玉柱,台阶环立,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纪念碑和烈士墓周围,鲜花锦簇、野草丛生、红绿相间、点点缀缀,给陵园平添了一番自然景色。陵园的四周笔直的白杨树,枝繁叶茂,百鸟朝集,颇为壮观。 冷云烈士纪念碑也伫立在青松翠柏中,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迹载入中国现代革命史册,冷云烈士的家乡悦来镇,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把她生前居住、工作过的地方命名为冷云村和冷云小学。 冷云(1915-1938),女,1915年(民国4年)出生于桦川县悦来镇一个农民家里。1931年春,16岁的冷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班。冷云入女师不到半年,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迹,偌大的东三省很快被日本侵略者占领。1933年,桦川中学和女师成立了地下党组织。冷云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经过党组织的长期培养和考验,冷云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1936年,冷云决定到抗日前线去参加战斗。取得党组织同意后,在一个细雨连绵的夏季夜晚,冷云和吉乃臣,离开家乡悦来镇,参加了抗联五军。1938年7月,冷云随部队西征。在西征时,冷云参加了妇女团任指导员。8月,五军西征部队到达五常县境内。在五常山区活动时暴露了目标,决定返回牡丹江沿岸,寻找五军军部汇报西征情况,妇女团的同志在西征和返回路上,伤亡很大,部队来到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岸时,全团只剩下以指导员冷云为首的八名同志了。10月上旬的天气,夜间很凉,晚上他们露宿在河边的柞木岗上。为了取暖,沿着乌斯浑河岸点起了十来堆篝火。篝火暴露了目标,引来了敌人。第二天拂晓,队伍整装待发准备渡河,为了防止发生意外,部队领导命令会游水的金石峰参谋带着8名女同志先行渡河。突然,队伍的周围枪声大作,队伍被晚昨埋伏在附近的敌军包围,一场恶战开始了。冷云指挥7名女同志沉着应战,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她们抛出最后三颗手榴弹后,就手挽着手,掺扶着负伤的战友,向乌斯浑河深处走去。在敌人重炮轰击下,8名女英雄淹没在激浪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时,冷云年仅23岁。 冷云那种以党的事业为重,顾全大局的高尚品德,那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她的形象如历史上的花木兰、穆桂英、刘胡兰等巾帼英雄一样,在中国革命史上闪烁光芒。 |
星火乡朝鲜民族风情园 | 星火乡朝鲜民族风情园,位于桦川县星火乡政府所在地的中星村,是共和国的第一个集体农庄,距佳木斯市19公里,距桦川县城1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信息通畅、风情独特,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 星火乡朝鲜民族风情园具有浓郁的朝鲜民族风情,民风淳朴,风情浓郁,集旅游、度假、休闲、服务于一体。朝鲜族的房屋建筑别具风格,屋内布置独具特色。其居住风俗的特点与北方寒冷的气候及水稻生产方式有直接关系。在饮食方面,朝鲜族的冷面、打糕、泡菜、辣椒等食品风味独特,别具一格。打糕是逢年过节、家里办事招待宾客必备食品之一。冷面吃起来酸甜香辣、清凉爽口,泡菜(辣白菜)也是朝鲜族富有特色的小菜。同时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朝鲜族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也是性格爽朗、活泼、富于幽默感的朝鲜族人民的象征,其中的农乐舞——朝鲜族聚居地区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舞蹈艺术,一直为朝鲜族同胞所喜闻乐见。朝鲜族传统的民俗游戏有好多种,其中常见的游戏有投壶、射箭等,园内设有展览区、朝鲜族风味餐饮区、文化娱乐区、家庭旅馆区等基本景区。 电话:0454-3970123 地址:佳木斯市桦川县星火朝鲜族自治乡中星村 |
冷云公园 | 桦川的山山水水都留有抗联的足迹,洒满了英雄的鲜血,“八女投江”里的妇女团政治指导员冷云、抗联第三支队政治委员赵敬夫等烈士们长眠在桦川的烈士陵园。以这些核心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导,来唤起游人勿忘国耻,爱我中华。桦川县冷云公园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投资兴建的。公园占地12万平方米,总投资560万元。园内苍松翠柏,气氛庄严肃穆。冷云烈士雕像英姿飒爽,傲然耸立;冷云烈士纪念馆向人们讲述烈士们的革命历程。拾级而上,迎面矗立着革命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后面便是烈士墓,分为东、西、南三个墓区,几十名革命先烈长眠于此,每年的清明节,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祭扫烈士墓,缅怀先烈。冷云公园已经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基地。 公园内一座假山隔断出了两个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水面倒映着美丽的垂柳,泛舟荡漾。桦川县还把公园内的废弃泡子改造成了一处近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湖畔四周设有水泥板铺成的亲水平台,使昔日的臭水塘改变了模样,成为今天人们闲遐时的理想去处。 地址:佳木斯市桦川县 |
车轱辘泡 | 车轱辘泡位于桦川县新城镇北,松花江南岸。南距新城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西距桦川县城40公里。景区总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现有水面50万平方米,全长5500米,平均宽度约100米,平均水深约3.5米,自然给水条件充足。车轱辘泡度假村2000年投入运营以来,年平均接待游客11000人。车轱辘泡属于松花江河叉及河漫滩组成部分,修建松花江堤防后,由老河道及其渗水形成,水量丰富,水位高时,下游可进入松花江。景区现有宾馆3000平方米,可容纳120人食宿:有林地30垧,鱼场400亩,松花江堤防护坡20公里,荷花池塘30亩,有天然浴场,水草种类繁多,野香四溢,不时有大雁、野鸭、野鸡、鸳鸯飞来,更有灰鹤、丹顶鹤在这里嬉戏。这里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更是垂钓者的乐园。给游人一种回归原始,寻求自然风光的旅游精品路线。是集餐饮、娱乐、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度假中心。 信息来源:招商旅游局 新城镇 新城镇地处桦川县东部,松花江下游南岸,距县城35公里。2001年与中伏乡合并后有19个行政村,5个分屯,全镇共有8800户,28490口人,其中农业户7600户,农业人口25386人。辖区总面积2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万亩,今年水田种植面积16.73万亩,玉米10.8万亩,烤烟、瓜菜等经济作物2.7万亩,大豆0.9万亩。2008年被评为全省“环境优美…… 详细++ 信息来源:招商旅游局 |
瓦里霍吞古城 | 瓦里霍吞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瓦里霍吞城址位于黑龙江省桦川县悦来镇万里河村松花江右岸的临江高岗上;城址北临松花江;西临松花江支叉头道河;南距马库力山约2.5公里;南垣处在万里河村;城址东距马鞍山约1000米;地理坐标北纬46°10′07.1″东经130°51′06.0″海拔高程108.4米。该城辽代为五国部越里笃故城,金代为猛安谋克城寨,元代为脱斡怜万户府故城,明代为万里卫故城,清代为赫哲人居住的宛里和屯。城址依土岗地势走向筑成,呈不规则形,掘土起墙,夯土版筑,周长3500米,面积80万平方米,城垣残高4-10米,基宽9米,上宽2.8米,无马面,设4座城门,东、南二瓮城保存完好,呈半圆形,内侧高4.2米,外侧高11.8米,宽26.4米。南部城垣设2道城墙,西部城垣护城河保存完好。该城址规模宏大,地势险峻,巍巍壮观,登城远望,与江天一色。城内西偏北有圆形土台俗称“金兀术点将台”,高2米,周长40米,中间呈凹形,直径约3米,深约2米。据《桦川县志》载:“中有穴下通隧道,可由正北直达江畔”。城内有两道南北走向的战壕。城内出有各代遗物众多,有金代铜印“恼温必罕合扎谋克印”,“大定通宝”,宋代“崇宁通宝”及元代(八思巴文)铜币等。瓦里霍吞城址是2006年5月25日由国务院批准并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城居五国部中心位置,为五国城会盟城,是五国部中保存最完整的最大的城址,该城址的存在对研究黑龙江古代史、民族史具有重要价值。 城内出土恼温必罕合扎谋克印,左侧刻贞佑三年四月五日,右侧刻上京刑部造。《金史》记载“禁军之制,本于合扎谋克。合扎者,言亲军也,以近亲所领,故以名焉。贞元迁都,更以太祖、辽王宗幹、秦王宗翰之军为合扎猛安,谓之侍卫亲军,故立侍卫亲军司以统之。这枚瓦里霍吞城址出土的金代铜印,对此城址的地位提供了佐证,应为皇室宗亲的领地。 近年来桦川县对这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2009至2015年国家投资设置国保标志立碑4块、说明牌一块、界桩200根, 2014年对瓦里霍吞城址进行抢救性保护,建设封闭围栏3200米、文物监护站200平方米、文物展示棚100平方米及全城38个点位安防监控系统,2015年制作了瓦里霍吞城址整体保护规划。 下一步桦川县文物管理部门,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继续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整体文物保护项目,修复城墙水冲沟对城墙本体进行加固,复原部分辽金时期原始风貌,打造辽金文化原始风貌城,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加完备、完善,使之成为三江流域历史、文化的重要景点。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2015年预计投资1000万元,用于古城墙修复和加固。 |
悦来公园 | 桦川县悦来公园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包括主题雕塑区、名木花卉区、滨湖亲水区、文化广场区、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公园主题雕塑名为承前启后,是一把开启希望之门的金色钥匙,总高度12米,雕塑上面的年表代表了桦川的建志、建县等重大历史事件,雕刻表面浮雕部分刻有农作物和阳光与大地等代表桦川的农业特色,底部的镂空地图部分,是桦川县的地图造型,雕塑寓意着桦川的明天更美好更幸福。周围的九根浮雕石柱,分别代表九个乡镇。 信息来源:招商旅游局 |
黑龙江桦川国家森林公园 | 黑龙江桦川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黑龙江桦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桦川县境内,公园总面积7850.9公顷,由2个片区组成,即万景山片区和瓦里霍吞古城片区。万景山片区包括桦川县林业局横头山林场和老平岗林场的部分施业区,其中横头山林场片区面积1417公顷,老平岗林场片区面积2945.9公顷;瓦里霍吞古城片区面积为3488公顷,东与万里河村接壤,西以铃铛麦河与松花江交界处为界,南至松花江堤,北与江川农场二十三连相接。这个片区内共包括8个岛屿和瓦里霍吞古城。 我市域范围内国家级森林公园数量较少,目前建成的只有4处,而最能代表完达山系森林生态系统特征的就是桦川国家森林公园,其森林植被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高,是研究完达山系森林生态系统特征的重要基地。公园内分布有大面积的沿江湿地,其中包括8个江中岛屿,特色突出,是进行湿地生态文化知识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公园内的汉魏时期遗址肃慎族穴居地和金五国部之一的瓦里霍吞古城,说明了这个区域历史上就有早期的人类活动,这些人类的活动和本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形成了早期人类与自然和谐生存的局面,这也是重要的生态文化遗存。 桦川县在2010年就确立了壮大“特色旅游”。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建立,对于旅游支柱产业的形成和旅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金帽山森林公园 | 金帽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桦川县横头山林场和老平岗林场施业区,距离佳木斯市仅25公里,经营面积3323公顷。在公园内可欣赏到:黑龙江省罕见的“万亩人工红松林”景观;佳木斯近郊第一高峰,海拔546米的歪顶山;面积3000公顷的蓝莓人工栽植基地以及蜿蜒曲折的松花江水体景观。502种高等植物,281种野生动物,繁衍其间。 信息来源:招商旅游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赋有诗情画意、再现大自然风光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自2009年开园以来,来自四面八方组团观光旅游的团队络绎不绝,园区内一池、二亭、五大自然观赏区大气、壮观。尤其是开通2.4公里的环形栈道使游客可通过步行零距离亲近自然、了解生态的奥秘。还可乘坐游船尽情欣赏大自然风光,直观鸟类在水中游弋、空中翱翔。大多数游客还是第一次身临其境地感受平原湿地美丽而神秘大自然的风采,这里的一草一木、优美的原生态环境,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和美好的印象。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富锦市西南50公里处,是在佳木斯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的,总面积2200公倾。园区内原始生态资源保持完好、水生植物繁多,睡莲、芦苇、水葱、香蒲等148种草本植物,纵横交错、绿洲涟漪。 这里水渚密布、碧波荡漾,丰富的水资源为河虾、青蛙以及各种鱼类,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空间。这片广茂的绿洲,也就成为了候鸟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地。经国家环志中心专家测察,在湿地公园内筑巢栖息的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头鹤。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白枕鹤、大天鹅、白琵鹭以及各种水禽达42种。 |
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度假区 | 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度假区位于同江市街津口赫-族乡。赫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中国人数较少的六小民族之一。在漫长的渔猎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度假区内的赫-族文化村将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通过赫哲村落建筑、大型雕塑群、民族宗教风俗、历史文化、民族歌舞、服饰、手工艺品的集中展示,使游人进一步了解赫哲族的风土人情。文化村内的赫-族展览馆通过有形实物和资料的展示,再现了赫哲族历史以及渔猎生产、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特色。 游客可以到赫哲人家做客,品尝特色餐饮,切身体验赫-俗风情。还可以选购独特的赫哲鱼皮工艺品。赫哲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唯一穿鱼皮服装的民族,鱼皮上衣缝有用鱼皮剪成的浪花和云卷图案,表示了赫哲族是个生活在青山绿水中的民族。用鱼皮制作的鱼皮画、挂件等各种工艺品和鱼皮包、鱼皮鞋等用品已经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
同江三江口 | 同江三江口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三江口在辽宁辽源县东南四十四里辽河西岸,与四洮铁路经之;旧时帆船纷集,上达辽源,下通铁岭及营口,为满蒙重要市场,是“五口通商”口岸的其中之一;现经过同江市政府的独具匠心建设,已成为风景独特的旅游观光宝地。 三江口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处,位于同江城东北4公里处,汇合后俗称“混同江”,故名为“三江口”,黑龙江自西而东流来,水呈墨绿色,平缓而坦荡;松花江泥沙较多呈黄色,黄色的松花江与黑色的黑龙江汇合后的江水汹涌澎湃,水色分明,东流数十里不混,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 地址:佳木斯市同江市 类型:河流 等级:AAA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
水源山公园 | 水源山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水源山公园位于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广场约3公里,占地面积64公顷,规划面积54公顷,园内布局分为八大部分,园中主要供展项目60余种,千余只野生动物。 水源山公园位于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广场约3公里,占地面积64公顷,规划面积54公顷,海拔高度为111.3米,二00二年三月份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发建设水源山公园,建园工程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总投资3000万,于6月份开始破土动工,十月一日竣工并正式开园。 园内布局分为八大部分,包括面积达4.6万平方米,集休闲、娱乐、观赏为一体的门前广场区,位于园内海拔至高点堪称古建筑物奇观的眺望阁景区,百鸟齐鸣的百鸟园景区,以三江地区动物为主的大型野生动物观赏区,田园风情浓郁的草食动物散放区,可观看训兽及马戏表演的综合娱乐活动区,千姿百态的植物观赏区和建有荷化场的宁静休息区。 目前,园中主要供展项目60余种,千余只野生动物,按照动物分类及习性分别供展于百鸟园、猛兽区、小动物村、草食动物散放区和综合动物表演场,在供展的动物中,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已达20余种,其中,梅花鹿、黇鹿等珍贵动物已形成了种群,同时来自友好动物园的阿拉伯狒狒、小熊猫等珍稀动物也在园中安家落户,现在园内植物种类已达26种,数量为2.7万余株,绿化覆盖率达到80%,被冠以"天然植物园"的美称。 本园按规划建成后,目前在黑龙江省尚属一流水平,不仅是游览观光的场所,也是我省动植方面的科普宣传中心,科学研究基地,水源山公园以它优美、典雅的自然风光,庞大珍稀的动物群体,山水辉映的美景,令人留连忘返,为丰富佳城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 |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我省东部小兴安岭南麓汤原县大亮子河红松母树林场境内,总面积7171公顷,始建于1987年,1992年经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国内建园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区大亮子河森林公园地处小兴安岭南麓, 距县城37公里,总面积7171公顷,森林覆盖率86.5%,是国内建园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公园内有驰名中外的原始红松母树林、瞭望塔、巨树岛、神木鸳鸯湖、抗联密营、望松楼、盘石松、千年古树、百年大鸟巢、野生动物展馆、原始猎屋等自然景观。 公园简介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小兴安岭南麓汤原县大亮子河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 红松母树林场境内,总面积7171公顷,始建于1987年,1992年经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国内建园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是以红松原始林景观为主体的天然生态旅游地,展现出古木奇伟、森林广奥、山石奇特、山水清幽,四季景象丰富多彩,自然风光隽美怡人的景观特色,被誉为“兴安明珠,三江翡翠”。 景点简介 公园内有驰名中外的原始红松母树林,了望塔、巨树岛、神木鸳鸯湖、抗联密营、望松楼、盘石松、千年古树、百年大鸟巢、野生动物展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 馆、原始猎屋等自然景观。 红松原始林:总面积2400公顷,树龄400--500年,红松以其优良的材质和名贵的种子驰名中外,世界分布甚少,国内现以罕见。登高远眺,红松原始林郁郁葱葱、层峦叠嶂、绵延天际,宛若一块碧玉,嵌于崇山峻岭之间,林内有磐石松、黑熊仓、古木年轮等景点。 愿海寺:三江第一寺,是黑龙江省最大佛教寺院之一。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宏伟壮观,这里群山环抱,碧水萦阶,“楼宇共山水一色、钟鼓伴松涛齐鸣”。建筑群与自然景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大亮子河漂流:三江第一漂,大亮子河沿岸青山相映,景色秀美。漂流沿途激流险滩相间,巨石奇树相伴,河水平缓时清澈见底,激流处迭荡起伏,是生态旅游的佳境。 园内树木 巨树岛:神木,岛上分布数株东北巨树大青杨,最大胸径2.4米,枝繁叶茂,雄阔挺拔,河边一株大青杨树干大部分枯死,但树顶长出繁嫩的枝叶,令人称奇故将其名曰“神木”。 白桦林:三江第一林,面积1000公顷的白桦纯林,绵延天际。树干洁白似婷婷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白桦叶色随季节变化,色彩缤纷淡雅,给雄阔的山林增添了诗情画意。 卧虎砬子:险峻陡峭的石砬高数十米,石上苍松遒劲挺立、杜鹃芬芳。此岩上曾有东北虎栖息,故命为卧虎砬子。 抗联密营遗址: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指挥部遗址在公园的北部,这里出土有步枪、洋枪、机枪、电话机、饭盒等文物。军长夏云阶当时威震三江平原。 |
洪河自然保护区 |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同江市与抚远县交界处,总面积21835.7公顷。地理位置为东经133o34′38″—133o46′29″,北纬47o42′18″—47o52′00″。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8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以保护水生、湿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东方白鹳、丹顶鹤、白枕鹤、大天鹅等珍稀濒危动物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三江平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之一,同时又是东北亚候鸟南归北迁的重要繁殖地和停歇地,每年来此繁殖的水鸟达数十万只。区内有野生动物284种,鸟类174种,其中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有: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白枕鹤、白尾海雕、虎头海雕、乌雕、大天鹅、鸳鸯、细嘴松鸡等10种;野生植物有1012种,其中国家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有:野大豆、水曲柳、胡桃楸、刺五加、黄蘖、黄芪等6种。另有《中日候鸟及栖息地保护协定》中受双方共同保护的鸟类有97种;《中澳候鸟及栖息地保护协定》中受双方保护的鸟类有15种。 一、 自然条件: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三江冲沉积平原,地势平坦,西南高东北低,相对高度差3米,由西南向东北呈微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1/10000,根据地形部位高低分为阶地和河漫滩两个类型。 (1)一级阶地:在保护区内面积大,无任何切割现象。由a1+1Q3上更新统冲积、湖积二元组成,地表覆盖5.65~14.5米粘土、亚粘土,阶地内多沼泽洼地,粘土沿浓江河右岸地形局部隆起,相对高差1~1.2米。 (2)低河漫滩:分布在浓江河、沃绿兰河两侧,呈条状、蝌蚪状分布,与一级阶地相接壤,河漫滩由重沼泽组成,即a+b Q4,为全新冲积沼泽沉积层。 保护区土壤主要为白浆土和沼泽土。 白浆土分为岗地白浆土、草甸白浆土和潜育白浆土三个亚类。面积为11311.18公顷,占总面积的51.8%。白浆土主要分布在岛状林下,黑土层厚10~20厘米,目前少量开发,计划退耕还林。草甸白浆土,为平坦地区,生长小叶樟杂草类。潜育白浆土,分布低洼处,低平地,土壤肥沃。 沼泽土主要分布在浓江河河滩上,面积为4105.1公顷,占总面积的18.8%。 洪河自然保护区属三江沿江温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漫长,严寒多雪,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秋季短暂,年平均气温1.9?C,最冷月份平均气温-23.4?C,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2.4?C,极端最低气温-39.1?C,极端最高气温40?C,10?C有效积温2165—2624?C,日照时数为235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585mm,50%~70%的降水集中在7~9月份,暴雨多集中在夏季,最大日降暴雨量可达75mm,中雨也较频繁。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66mm。全年多西北风,植物生育期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四级,最大风速可达24m/s。全年冻结期为7个月左右,沼泽植被冻层深80~160mm,最大冻土层深为2.0~2.2m。一般早霜出现在九月下旬,终霜出现在5月中旬,无霜期114~150天,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31天。 二、 植物资源: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独特,植被类型丰富,是珍贵的植物资源库。据统计区内有高等植物103科1012种,其中种子植物719种,蕨类植物31种,地衣、苔藓植物262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野大豆、水曲柳、胡桃楸、黄芪、黄蘖、刺五加等6种。另有许多植物可供药用、食用和做为蜜源。共有11个种类:药用植物有253种,如五味子、刺五加、龙胆、芍药等;果品植物有19种,如山葡萄、榛子、刺五加等;饲料植物有54种,如小叶樟、毛果苔草等;山野菜植物有9种,如黄花菜、蒲公英、蘑菇等;纤维植物有54种,如芦苇、小叶樟等;油脂植物有核桃楸、野大豆、野豌豆、苍耳等;植物性农药类有升麻、藜、棉团线莲等;芳香油类有铃兰、益母草、艾蒿、菖蒲等;鞣科类有水冬瓜、白头翁、狼毒等;蜜源植物主要有毛水苏、水苏、沼柳、椴树等;森林资源有乔木、灌木。常见有柞树、桦树、杨树、水曲柳、榛子及胡枝子等。 三、动物资源: 据调查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有16目43科174种,兽类有5目11科3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梅花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骆驼、猞猁、黑熊、棕熊和水獭等7种。经济价值较大的动物有狼、貉、赤狐、豹猫、伶鼬、艾鼬、黄鼬、东北兔、狍子、刺猬、野猪、松鼠、麝鼠等13种,尤为狍子数量大,常年在100只以上,雪兔、麝鼠到处可见。 从多年调查记录,本区鱼类共6科16种,主要是泥鳅、老头鱼、鲫鱼、嘎牙子等。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反映东北三江平原原始湿地全貌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我国三江平原的一个“缩影”,它集典型性、稀有性和多样性于一体,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会(GEF)、国家林业局(SFA)确认为“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三江平原典型示范区。保护区于2002年1月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成为目前我国仅有的21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交通:从佳木斯到洪河自然保护区有班车前往,每半小时一班,票价30元,约2--3小时的车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