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佳木斯 >> 同江市 >> 城市管理委员会

城市管理委员会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街津口

  介 绍 街津口位于黑龙江下游的同江县境内,距离同江市区东北45公里处,正如一位赫哲族诗人所描写的“街津口,街津山,峰环三面水一湾,应是地灵人杰处,不亚塞北小江南”。这里是赫哲族的聚居地,游客可深入当地人家,领略赫哲族以捕鱼为生的特有风俗。 中俄边境的街津口是黑龙江畔一座美丽的小山村,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聚居地。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奇特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等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黑龙江佳木斯市

同江三江口

同江三江口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三江口在辽宁辽源县东南四十四里辽河西岸,与四洮铁路经之;旧时帆船纷集,上达辽源,下通铁岭及营口,为满蒙重要市场,是“五口通商”口岸的其中之一;现经过同江市政府的独具匠心建设,已成为风景独特的旅游观光宝地。  三江口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处,位于同江城东北4公里处,汇合后俗称“混同江”,故名为“三江口”,黑龙江自西而东流来,水呈墨绿色,平缓而坦荡;松花江泥沙较多呈黄色,黄色的松花江与黑色的黑龙江汇合后的江水汹涌澎湃,水色分明,东流数十里不混,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  地址:佳木斯市同江市  类型:河流  等级:AAA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洪河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同江市与抚远县交界处,总面积21835.7公顷。地理位置为东经133o34′38″—133o46′29″,北纬47o42′18″—47o52′00″。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8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以保护水生、湿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东方白鹳、丹顶鹤、白枕鹤、大天鹅等珍稀濒危动物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三江平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之一,同时又是东北亚候鸟南归北迁的重要繁殖地和停歇地,每年来此繁殖的水鸟达数十万只。区内有野生动物284种,鸟类174种,其中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有: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白枕鹤、白尾海雕、虎头海雕、乌雕、大天鹅、鸳鸯、细嘴松鸡等10种;野生植物有1012种,其中国家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有:野大豆、水曲柳、胡桃楸、刺五加、黄蘖、黄芪等6种。另有《中日候鸟及栖息地保护协定》中受双方共同保护的鸟类有97种;《中澳候鸟及栖息地保护协定》中受双方保护的鸟类有15种。   一、 自然条件: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三江冲沉积平原,地势平坦,西南高东北低,相对高度差3米,由西南向东北呈微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1/10000,根据地形部位高低分为阶地和河漫滩两个类型。    (1)一级阶地:在保护区内面积大,无任何切割现象。由a1+1Q3上更新统冲积、湖积二元组成,地表覆盖5.65~14.5米粘土、亚粘土,阶地内多沼泽洼地,粘土沿浓江河右岸地形局部隆起,相对高差1~1.2米。    (2)低河漫滩:分布在浓江河、沃绿兰河两侧,呈条状、蝌蚪状分布,与一级阶地相接壤,河漫滩由重沼泽组成,即a+b Q4,为全新冲积沼泽沉积层。    保护区土壤主要为白浆土和沼泽土。    白浆土分为岗地白浆土、草甸白浆土和潜育白浆土三个亚类。面积为11311.18公顷,占总面积的51.8%。白浆土主要分布在岛状林下,黑土层厚10~20厘米,目前少量开发,计划退耕还林。草甸白浆土,为平坦地区,生长小叶樟杂草类。潜育白浆土,分布低洼处,低平地,土壤肥沃。    沼泽土主要分布在浓江河河滩上,面积为4105.1公顷,占总面积的18.8%。    洪河自然保护区属三江沿江温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漫长,严寒多雪,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秋季短暂,年平均气温1.9?C,最冷月份平均气温-23.4?C,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2.4?C,极端最低气温-39.1?C,极端最高气温40?C,10?C有效积温2165—2624?C,日照时数为235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585mm,50%~70%的降水集中在7~9月份,暴雨多集中在夏季,最大日降暴雨量可达75mm,中雨也较频繁。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66mm。全年多西北风,植物生育期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四级,最大风速可达24m/s。全年冻结期为7个月左右,沼泽植被冻层深80~160mm,最大冻土层深为2.0~2.2m。一般早霜出现在九月下旬,终霜出现在5月中旬,无霜期114~150天,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31天。   二、 植物资源: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独特,植被类型丰富,是珍贵的植物资源库。据统计区内有高等植物103科1012种,其中种子植物719种,蕨类植物31种,地衣、苔藓植物262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野大豆、水曲柳、胡桃楸、黄芪、黄蘖、刺五加等6种。另有许多植物可供药用、食用和做为蜜源。共有11个种类:药用植物有253种,如五味子、刺五加、龙胆、芍药等;果品植物有19种,如山葡萄、榛子、刺五加等;饲料植物有54种,如小叶樟、毛果苔草等;山野菜植物有9种,如黄花菜、蒲公英、蘑菇等;纤维植物有54种,如芦苇、小叶樟等;油脂植物有核桃楸、野大豆、野豌豆、苍耳等;植物性农药类有升麻、藜、棉团线莲等;芳香油类有铃兰、益母草、艾蒿、菖蒲等;鞣科类有水冬瓜、白头翁、狼毒等;蜜源植物主要有毛水苏、水苏、沼柳、椴树等;森林资源有乔木、灌木。常见有柞树、桦树、杨树、水曲柳、榛子及胡枝子等。   三、动物资源:    据调查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有16目43科174种,兽类有5目11科3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梅花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骆驼、猞猁、黑熊、棕熊和水獭等7种。经济价值较大的动物有狼、貉、赤狐、豹猫、伶鼬、艾鼬、黄鼬、东北兔、狍子、刺猬、野猪、松鼠、麝鼠等13种,尤为狍子数量大,常年在100只以上,雪兔、麝鼠到处可见。    从多年调查记录,本区鱼类共6科16种,主要是泥鳅、老头鱼、鲫鱼、嘎牙子等。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反映东北三江平原原始湿地全貌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我国三江平原的一个“缩影”,它集典型性、稀有性和多样性于一体,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会(GEF)、国家林业局(SFA)确认为“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三江平原典型示范区。保护区于2002年1月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成为目前我国仅有的21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交通:从佳木斯到洪河自然保护区有班车前往,每半小时一班,票价30元,约2--3小时的车程。  

同江口岸

  同江口岸  同江口岸位于佳木斯市东北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流处的三江南岸,同俄罗斯犹太自治洲隔江相对,国境线长165公里。同江口岸对外开放较早,1986年3月18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同江口岸,当年首航过贸,揭开了佳木斯市边境贸易的新篇章。几年来,同江口岸过贸总计55万多吨,30多亿瑞士法郎。贸易形式由过去单一的易货贸易向现汇贸易等多渠道方向发展,贸易前景十分乐观。同江口岸对外贸易不仅局限于对岸的下列宁斯阔耶、比罗比詹、哈巴罗夫斯克等邻近地区,而且扩展到萨哈林洲、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秋明洲、新西伯利亚、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克拉-亚尔斯克以及原苏联的欧洲地区。同江口岸的开放吸引了国内19个省、市420多家单位在同江进行边境贸易活动,同50多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同时。国家客商也频频光顾同江,洽谈生意。现在同江的外资企业已达8家。  同江口岸交通运输通讯比较便利。这里是哈同公路的末端,与松花江平行,可达佳木斯、哈尔滨、沿黑龙江下行可达哈巴罗夫斯克。同江口岸南距福前铁路35公里。同江港水深江阔,可停靠5000吨货轮作业,是松花江、黑龙江水系天然良港。现已开通了同江至比罗比詹、同江至哈巴罗夫斯克旅游线。经交通部批准,还要开通佳木斯经同江至哈巴罗夫斯克公路运输业务。  同江口岸由东、西两个作业区组成,其中:西部作业区位于市区西3.5公里,松花江横江口处,江面宽阔,水深流缓,可使5000吨货轮停靠作业。港区占地17.7万平方米,装卸机械14台套,现有深水泊位4个千吨级机构化蹲式码头,3个坡式的客运、煤运、油运码头,全长778延长米,日吞吐能力可达3000吨,现在明水期作业180天,年吞吐能力50万吨。港区现有办公楼2310平方米,封闭货场14万平方米。东部作业区位于市区东28.5公里。黑龙江南岸,相续建成了2750平方米的联检大楼和附属设施,修建了28.5公里二级砂石路面,长60米的汽车轮渡码头。年吞吐量30万吨。  同江口岸的地缘优势,决定同江必然会成为国际0通枢纽、港口城市、区域性商贸城市。现在交通部黑航局已确定在同江修建江海联运码头,使同江港年吞吐能力达到300万吨。地方铁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结束,设计路线勘察已完成,还有同江机场业经营民航部门同意修建、修建航港,利用江海联运,把同江口岸建成连结远东及通往世界的国际立体化交通枢纽城市。  电话:0454-2928960  地址:佳木斯市东北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流处的三江南岸,距同江市4公里

街津口旅游渡假区雕塑

  街津口旅游渡假区雕塑  莽莽山林,是赫哲族的家园。林中狩猎,是赫哲族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山林养育了赫哲人,赫哲人是山林的主人。这座雕塑作品是赫哲族发展史的一个形象说明,再现了赫哲族的狩猎文化,表现了赫哲人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从中领略到赫哲人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  黑熊性情凶猛,力大无比,是东北林区大型猛兽之一。捕猎黑熊既是对赫哲人机智、勇敢的挑战,更是对赫哲人生存的挑战。这组雕塑表现了勇敢的赫哲族猎手在猎狗的帮助下凭着机智和胆魂,手执简陋的狩猎工具“激达”与凶猛的黑熊搏斗的场面。  狗拉雪橇,赫哲语称“拖日乞”,是冬季重要的通讯运输工具。雕塑表现的是在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寒冬里,狩猎归来的赫哲族猎手乘坐着狗拉雪橇,满载着猎获的野物,载着丰收的喜悦飞驰在莽莽-中的情景。  天鹅是赫哲族的吉祥物。振翅高飞的天鹅象征着赫哲族的生活蒸蒸日上。洁白无瑕的天鹅也是赫哲族男女青年爱情的象征,表达了赫哲族人对纯洁爱情的忠诚与向往。

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

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  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同江市区东北45公里,街津口赫哲族乡境内。街津山属完达山余脉低山区,有着良好的植被覆盖,轮廓线条优美,有江水相伴,远望秀丽多姿,黑龙江水年年月月冲涮沿岸的岩石,雕塑成众多景观资源,形成悬崖峭壁水深流急,形成的浅滩鱼虾游嬉。森林公园范围内主要有黑龙江、莲花河、得日乞河、头道河、二道河等,素有“三水绕街津”的美称。黑龙江是我国与俄罗斯的界江,沿街津山北侧流经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25公里,水深平均4—8米,最深处达17米,平均流速0.85米/秒,水清无污染,鱼类资源丰富。  街津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北方寒冷山区的典型风光。群山雄伟,森林繁茂,山势挺拔,河谷开阔,水流湍急,河水清澈,人烟稀少,环境清新。冬季山岭白雪皑皑,是游客领略寒冬雪趣的绝佳场所;春天原野生机勃勃,使游客放松身心充分感受自然生机;夏日气候凉爽宜人,雨水充沛,是游客避暑纳凉的栖息之地;秋天是山区的收获季节,琳琅满目的山珍给游客带来意外的惊喜。滑雪场坡度适中,雪量充沛,原始森林人迹罕至,鸟兽成群,是唤起人类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进而激发保护自然意识的理想场所。  森林公园内植被繁茂,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远近闻名,风姿秀美,景色迷人。夏季阳光明媚,山青水绿,景雅境幽,气候爽人,是疗养避暑的佳境。冬季冰封雪罩,银装素裹,北国风光,得天独厚,是溜冰赏雪的好地方。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有仙人洞、老人石、原始林、寒葱沟、奇石坡、怪树林等景点,实为游客必赏之处。  电话:0454--2985163  地址:同江市赫哲族乡,距同江市42公里

街津口

  介 绍 街津口位于黑龙江下游的同江县境内,距离同江市区东北45公里处,正如一位赫哲族诗人所描写的“街津口,街津山,峰环三面水一湾,应是地灵人杰处,不亚塞北小江南”。这里是赫哲族的聚居地,游客可深入当地人家,领略赫哲族以捕鱼为生的特有风俗。 中俄边境的街津口是黑龙江畔一座美丽的小山村,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聚居地。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奇特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等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同江市东北部,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毗邻,位于东经133°40′~134°01′,北纬48°08′~48°18′,面积32,014公顷。保护区功能区划分为核心区7,918公顷,缓冲区6,450公顷,实验区16,553公顷,保护带1,093公顷,属内陆湿地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与松花江汇合后的黑龙江沿岸,是黑龙江省乃至我国为数不多的岛屿型、临江国界自然保护区,区内岛屿众多,泡沼星罗棋布,湿地发育良好,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珍稀物种较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及“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赫哲族展览馆

  赫哲族展览馆  赫哲展览馆始建于2000年5月,于2001年8月竣工。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馆舍及展品投资45万元。赫哲展览馆共设五个展厅:赫哲族简介展厅、渔猎资源展厅、生产生活原貌展厅、传统工艺品展厅、历史名人展厅。收集展品300余件。赫哲展览馆以实物资料形式再现了赫哲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外游客了解赫哲族、认识赫哲族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电话:0454-2985222  地址:佳木斯市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

城市管理委员会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市管理委员会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