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王海林 (1930~2014)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海林同志生平(1930-2014)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政协西藏自治区第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席王海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7月14日15时35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4岁。 王海林同志1930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勃利县,1947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三五九旅、依兰县公安局、双鸭山派出所、铁道部公安局、公安部十局、陕西省公安厅工作。1966年3月进藏工作,历任西藏自治区公安厅七处政治协理员,自治区革委会政工组党的核心小组成员,自治区革委会政工组、组织组副组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领导小组成员、干部调配处处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1990年4月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区党委组织部部长,1992年7月不再兼任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职务。1996年5月经组织批准离休。 王海林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西藏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生改善和反对0作出了积极贡献。他青年时期投身革命,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在涉及祖国统一、反对民族0、揭批十四世0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经受住了各种风浪的考验。他工作经验丰富,组织领导能力强,熟悉党务工作,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他讲党性、顾大局,时刻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听从党的指挥、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原则性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选人用人上,始终坚持公道正派,坚持五湖四海和“三个离不开”,从不徇私情。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 王海林同志离休后,仍然十分关心西藏的发展稳定事业,积极建言献策,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王海林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西藏各族人民服务的一生,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党员、好同志。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忠心耿耿、一片赤诚的革命情怀,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光明磊落、公道正派的优秀品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西藏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生态良好、党的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努力奋斗! 王海林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来源:西藏日报 [以上内容由"mome815"分享。] |
李建国 作家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建国 (1953~) 笔名李亦。黑龙江勃利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报务员,转播台技工,招商局深圳联络处办事员、主任,《特区文学》部、副主任,深圳市亚洲实业发展公司经销部、进出口部副经理,深圳市作协副秘书长,新华出版社深圳联络处主任,深圳市作协文星服务公司总经理。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香港女杀手》、《男人的惶惑》、《深圳房地产冲击波》、《经理的艳遇》、《帮会战争》、《深圳女儿国传奇》、《毒枭的情人》,长篇报告文学《泥岗的崛起》、《特区大动脉》、《热血防线》、《暴涨的身价》、《昔日-黄埔将,今天特区拓荒人》,主编画册《深圳明星酒店》、《现代装饰艺术》等。短篇小说《公方厂长与资方厂长》获深圳市第一届大鹏文艺奖。 [以上内容由"一飞"分享。] |
郎纯惠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郎纯惠 (1947~) 笔名老屯。满族。黑龙江勃利人。中共党员。1994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系。1966年在黑龙江七台河从事农村工作,1985年任桃山区区长、区委书记,1997年任市政协副主席兼-部长、市政协常务副主席。黑龙江省第九届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作协驻会作家。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荒》(上、下卷),中篇小说集《野杏》,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200余篇。短篇小说《心债》、《墙那边》等获省级创作奖,散文《情链》获1996年跨世纪全国文学艺术创作研讨会作品评选一等奖,长篇小说《荒》获黑龙江省第四届文艺精品工程奖。 [以上内容由"lao bei"分享。] |
潘家君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潘家君 (1945~) 黑龙江勃利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电大中文系。1961年参加工作,历任勃利县抢垦公社教员、团委书记,罗家公社党委副书记,共青团合江地委书记,桦南县委副书记、桦川县县长,佳木斯市、伊春市副市长,海南省三亚市委常委、副市长,海南省总工会主席,经济师。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南国怀月》,词集《海的追月》,文集《飞天揽月》等。 [以上内容由"AMOON"分享。] |
寒冰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寒冰 (1958~) 原名韩淑芳。女。黑龙江勃利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佳木斯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黑龙江省勃利县勃利四中语文教员,《七台词日报》记者,《海口晚报》特刊部主任,主任记者。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女记者》,报告文学集《路在脚下》、《寒冰散文随笔集》,报告纪实文学《丈夫在天涯》、《“逼上梁山”的过海女人》、《寒冰新闻作品集》、《良知热血催椽笔》等。 [以上内容由"有的放矢"分享。] |
西大圈森林公园 | 西大圈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西大圈森林公园 西大圈森林公园地处勃利县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始建于2003年,公园辖区面积9200公顷,1992年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8月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5年被评为国家AA级森林公园,其中西大圈原始森林被列为地级自然保护区。 西大圈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生态特点极为突出。属于完达山老爷岭主脉,地势复杂,山高林密,山势陡峭,最高峰为段家岭,海拔1008米。山中有多树种天然混交林和原始生态林;沟谷中有沼泽湿地、原生地带性植被、奔流不息的乌斯浑河,有特色野生蓝靛果及上百种中草药、有八十多种野生动物、有鲜为人知的抗联秘营遗址和土匪头子谢文东盘居地等。海拔100—200米为沼泽植物群,草甸植物群和草原植物群;240—380米为白桦林和阔叶混交林;380—600米为杨桦林和阔叶混交林;600—800米为柞树和针阔混交林;800米以上的部分边缘山脊以红松、云杉、冷杉为主的针叶混交林与原生地带性植被。 西大圈分为五大景区及58个景点。一是洪峡谷漂流景区,全程为5公里,河谷开阔,水清见底,沿途风景秀丽,风光宜人,漂流是西大圈旅游精品。二是卧龙峰登山景区,峰脊由高大岩石组成,像一条长龙卧于山上,故称“卧龙峰”。山峰长约800余米,海拔676米,峰顶部有两个天然山洞和一处“一线天”等多处景观。山中四季有美景:春季山花争艳斗芬芳;夏季林茂风清送清凉;秋季层林尽染“五花山”;冬季-茫茫雪树银花。三是原始生态林景区,观千年古松、看原始森林景观、感悟自然奇妙。林内有多种野生动物、野菜等;河里有野生细林鱼等。四是水上乐园景区,景区面积4万余平方米,水上有小船及游艇、有高山石洞、有流水拱桥、有亭台长廊及多种游乐设施等。五是溪水园和云雾山庄服务景区,吃山珍野菜和各种野味,喝溪中天然矿泉水,玩池中垂钓及林中歌舞,住林中小屋及溪间宾馆,美在山中、乐在林中、其乐无穷。 西大圈森林公园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非常丰富的历史及人文景观。这里记录着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风云岁月,浓缩着中华民族忧患沧桑、浴血奋战抗日斗争时的历史画卷。这里有日本侵略者掠夺我资源的铁证;伐根、倒木、六好坝等遗址。还有东北抗日联军周保中将军领导的伐木工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武装-遗址,抗联被服厂遗址,红星林场西广场——日伪军投降地等。 西大圈森林公园交通十分方便。火车有牡佳线经过勃利县,公路有201国道和省道308贯通勃利县全境。森林公园各景区通讯也很方便,移动、联通网络复盖全景区。 电话:0451-6181333 地址: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四站镇 |
勃利红星森林公园 | 勃利红星森林公园位于勃利县西南25公里处,东部与通天二林场相连,北部与吉兴河林场相接,西部与林口县朝阳林场相邻,南部与林口县西北楞经营所接壤。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野生动物有马鹿、猞猁、紫貂、飞龙、林蛙等近20种。 勃利红星森林公园地处长白山脉,系老爷岭北端,地形以深山区陡山地貌为主,大部分坡度为15°—28°之间,森林总面积92220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高度600米,最高海拔高度900米。 勃利红星森林公园始建于1958年。更新造林面积832公顷,内含幼龄林面积494公顷,中龄林面积88公顷,近熟林250公顷,天然混交林面积8020公顷。主伐以渐伐、皆伐、择育伐方式、抚育以生长抚育、透光抚育、特用材抚育、防护林抚育等方式进行经营生产。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山野菜、食用菌、药用植物等山产品进行开发利用。根据勃利红星森林公园的立地条件,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药材、食用菌、林蛙养殖、蓝靛果基地等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木材生产,木材深加工,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 根据勃利红星森林公园的自然优势,结合西大圈保护区,利用现有的25处天然景点,开发野查岭景区和通天沟景区,建小型滑雪场、度假村,开发二工队地段漂流区等多种功能的森林公园和花园式森林小区。可接纳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以林场的资源优势为龙头,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通过木材加工来增加效益。扩大蓝靛果基地,建成蓝靛果加工基地,生产蓝靛果果酒,对外销售浆果、销售蓝靛果种苗,加工山野菜,拓宽销售渠道。 |
勃利密塞 | 勃利密塞 勃利密塞是继东宁要塞,虎头要塞后,又发现的日寇在我国东北的军事要塞。它位于勃利县城区西北约三公里处的丛山密林之中,占地47.4平方公里,建于1940年左右。 勃利密塞是日本侵华时期一个重要的空军0库,供应侵华日军在东北及华北战场上所需的航空器材与弹药。它与其周边的互助、荣光、吉兴、双河和勃利东山等五座军用机场同属于“东方马其诺防线”的第二道,是为第一道军事要塞和日寇永久地控制东北,秘密提供军火和空中支援的重要军事基地。 密塞修有洞库14个,每个洞库长约80米,宽8米左右,其中配有电线、排水沟、通风设备。这些洞库四周建有一圈被称为“野库”的水泥平房,隐蔽性极强,还修了纵横交错的盘陀路(俗称:迷糊路)。在密塞的四周架设着一圈电网,在电网的里外各有一圈铁丝网,四周是岗楼和探照灯,密塞所在的群山草木保持原始状,炮弹坑、炮弹、炮弹皮及子弹等随处可见。 勃利密塞作为历史的见证,在默默地告诉世人,日本侵略者要把勃利建成侵略扩张的后方基地,任何否认侵略的狡辩和抵赖都是徒劳的。勃利密塞做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可以让来此参观的人们回忆起那段屈辱的历史,激发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地址:七台河市勃利县城区西北约三公里处的丛山密林之中 |
吉兴河水库 | 吉兴河水库 吉兴河水库位于勃利县城西北25公里处的吉兴河上游,是一座中型水库。始建1958年,1965年投入运营,总库容量为150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44万平方米。吉兴河水库依山傍水,绿树松涛,风景如画。这里夏季山青水秀,百鸟争鸣,群芳吐艳;冬季银装素裹,苍松叠翠,天然景观,美不胜收。 多年来,水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了水库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吉兴河水库的旅游业已初具规模,并于1994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已建成临崖而立的吉兴阁,踏波飞跨的卧洪渠,依山而立的翠屏轩,溅珠听涛的耸壁涵,飞舞的九龙壁,巍巍的致富闸,花香四溢的天香苑,消风琴韵的碧清廊,巍峨雄壮、气势磅礴的极灵寺,虎啸长春,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有惊无险的无鬼惊魂宫,凤凰台等十几处景点。吉兴河水库已成为人们休闲渡假、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近年来,国内名流、海外友人和周边市县游人纷至沓来,年均接待游客五万人次。 电话:0464-846825634 地址:七台河市勃利县城北25公里处 |
青松岭森林公园 | 青松岭森林公园位于勃利县南8公里处的通天一林场作业区内。通天一林场是一九五六年建立的,系完达山支脉那丹哈达岭的余脉,森林覆盖率为74.8%,以人工针叶林为主。主公园内山峦起伏,坡短而陡,青松岭制高点有32米高的通天塔,北有一座82公顷的通天水库,一九九二年被黑龙江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青松岭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长白山系完达山支脉,平均海拔450米,始建于1956年,总面积30000万平方米。林区内生长着红松、云杉、冷杉等树种。现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有:苗圃、山中花园、水库景区、常绿风景林、人工落叶松林区。 青松岭森林公园内距县城4公里处,有一座水库,面积达82公顷。2015年计划建设:落叶多功能游乐区、橡树野营林区、观赏植物园等。 青松岭森林公园 |
毛公山 | 勃利毛公山位于勃利县大四站镇西郊,此山原名卧佛山,距七台河市中心区60公里,南侧为悬羊河水库,西北侧为五七峰,3公里处为吉兴河水库,山体距勃依公路约1公里,山侧有水土路与勃利公路相连,为近距离、远距离观看山体创造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在距山峰1公里之外的公路上观看尤为逼真。 毛公山是群山组合体,因山形酷似仰面而卧的毛泽东而命名的“毛公山”。山上裸石形成胸、腹和合放腹部的双手轮廓,自然生长的树木象形为睫毛,眼睑和眼球。面积2万平方米,相对高度160米,最大周长1.2万米。 为了保护山上树木,勃利县政府明令禁止砍伐山上树木。因山体、树木自然形成,观看便利。 |
马鞍山古城址 | 马鞍山古城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马鞍山古城址 勃利马鞍山古城址位于勃利县长兴县马鞍村,西北0.5公里处,东南距马鞍山2.5公里,东北距大驾山2公里,西南距马鞍村0.5公里,西北与山地毗邻.城址发现于1983年,始建于战国时期。 总面积38000平方米,由四个山城组成,分别坐落在四座小山顶,以前后左右方位排列.古城墙高度9米,平均厚度约1米,外城周长约300米,内城周长约240米,曾出土文物有石磨棒、陶罐、网坠等器物。 地址:七台河市勃利县境内 |
七台河市博物馆 | 七台河市博物馆 七台河市博物馆位于七台河市中心区学府路和山湖路交接处,左侧是七台河市广播电视中心,与市人民医院隔街相对,距离市桃山水库700米。前身为七台河市文物管理站,现与七台河市图书馆共同建成文博综合楼。建于1997年5月。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总面积708平方米。收藏有七台河区域内征集的文物1.5万余件,其中有金代刀器、木化石以及其他许多文物,具有较高的收藏研究价值。 地址:七台河市桃山区境内 |
勃利硅化木群 | 勃利硅化木群 勃利硅化木群位于勃利县镇郊东南1公里处。1992年勃利县干部党利丽晨练时发现,省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员魏正一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批木化石形成于300万-6000万年以前,它对于研究东北地区的古地理环境和气候、生态有重要价值。 目前残留的一处硅化木长40米,直径1米多,化石的树形体保存完好,树的年轮纹路清晰,化石四周为沙土岩性。 地址:七台河市勃利县镇郊东南1公里处 |
吉兴森林公园 | 吉兴森林公园 吉兴森林公园位于七台河市勃利县城西22公里处,最高峰海拔743米。林区内有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密营旧址、解放初期剿匪的遗址——大石棚山洞等历史遗迹多处。 吉兴森林属针阔混交原始森林,总面积960.2万平方米,林业占地838.5万平方米。 原始森林自然风貌完好。现为省级森林公园。 地址:七台河市勃利县城西22公里处 |
平安原始社会遗址 | 平安原始社会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平安原始社会遗址 勃利平安原始社会遗址位于勃利县倭肯镇平安村,遗址四周为农业耕地.距今约4000年. 遗址总面积50万平方米,包括南、北沙包两处遗址,表层厚度为11厘米,自上而下依次为厚23厘米的木炭层,厚约20厘米黑灰色的熟土层,深度为110厘米的红烧土。出土文物有手制陶器、石器、铅及其他石具。 地址:七台河市勃利县境内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