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小四方山城址 | 小四方山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四方山城址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穆棱市福录乡高峰村北的小四方台山。山城构筑奇特,从战国时起,至渤海、辽金时期一直沿用。 城址由石城和土城组成。石城踞于山顶,依山势用天然青石筑就,呈不规则形,周长880米,城北墙、西墙、南墙外侧均为悬崖峭壁,唯东墙外侧为缓坡山岗,城内有居住址、小广场、水井等遗迹,东城墙中部有一个城门,宽4米,高4.2米。从城门两侧可见到墙底部宽11米,城墙的最高处在城门一带,城门外有通向山腰土城的道路。 土城在东侧山腰上,与石城相连接,呈不规则形,分南北两个城区,北城区周长904米,南城墙东南部有一个瓮城,周长70米,城南区周长440米。城内出土文物有唐、辽金时期铁器、陶罐、纺轮及北宋景德元宝,表明其延续时间较长。 小四方山城是我国现存东北地区古代少数民族沃沮族的重要城址遗址。小四方山城址保存现状良好,具有很高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小四方山城修筑理念、方式、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区域特点。自战国时代始建之后一直沿用至唐、辽金时期,持续使用时间之长,十分罕见,是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民族谱系之肃慎系发展演变的珍贵实物史料,对研究东北古代民族发展史及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习俗等有重要价值。 1986年,小四方山城址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牡丹峰 | 牡丹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面积19468公顷,1981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松阔叶混交林。 保护区地处长白山脉和完达山脉相交的老爷岭山系,东与太平岭相接,西与张广才岭毗邻。总面积400平方公里,是一处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温带红松阔叶混交林区,其特点是存在红松阔叶混交林破坏后森林恢复过程中的不同演替阶段,核心区内尚保存有良好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区内有植物988种,脊椎动物150余种,其中东北虎、马鹿等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区所在地还是清王朝发祥地之一,列为清朝皇族的北围场,自然景观秀丽奇特,人文景观保存较多。 |
牡丹峰滑雪场 | 牡丹峰滑雪场:雪量大、雪质好,雪期为四个多月,滑雪场雪道全长1200米,平均宽度70米;备有吊椅式架空索道和大动力拖牵;雪地摩托专用道800米。特设三条150米长雪圈道。雪场建有雪具大厅、会员厅、器材专卖店、快餐店、休息室、绿色餐厅等多功能的配套设施。这里还是全国距中心城市最近的旅游与度假性专业滑雪场。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位于牡丹江市东南10公里,地处老爷岭山脉的西北端,东与太平岭相接,西与张广才岭毗邻。牡丹峰属寒温带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生长着多种贵重树木,被称做“塞外绿色宝库”,总面积400平方公里,是一处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门票·开放时间 70元/2小时交 通 牡丹江市内24路公交车直达 |
十文字森林公园 | 十文字森林公园位于穆棱市福禄乡,是集游览观光、高山滑雪、探险漂流、狩猎打靶、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旅游区,可以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需求。此处岩峦奇特,西北方向的岩峦形似企鹅,其中间的岩峦只有一条小缝,往上望去,仿佛只能看到一线天空,因此得名“一线天”,走到岩峦近前,石岩上的花纹像字、又像画,传说是满族的先祖挹娄人在此居住时所作的摩崖画。 山脚下沟涧曲幽,溪中小鱼嬉戏,周边植被茂盛。由于地势高,常年风力大,景区内还建了一座风力发电厂,高高扬起的风力发电支架,像展开的双臂欢迎前来的游人。巨大的三角形风扇随风旋转,秀美的山水与壮观的大风车相得益彰。 游人可以沿着1500米长的、用当地的毛石、枝丫材搭造的登山蹬道而上,观览一线天、小天桥;可以在湍急的溪流之上,走独木桥、栈桥、铁索桥、荡桥,体验悬梯、飞降;可以通过树藤秋千、树屋、独木舟,体会原始、古朴的乐趣;也可以在景区内的射击场,用-射击飞碟,感受百步穿杨的快乐。十文字森林公园的狩猎区内还有一处野生动物养殖场,人工饲养梅花鹿、马鹿、狍子、野猪、狼、黑熊、野鸡、野兔等,在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只增不减的前提下,让游人“客串”猎人。 十文字森林公园地区,平均海拔950-1000米,最高峰海拔高度1041米,山上、山下落差较大,冬季落雪早,积雪时间长达5个月,积雪厚度达100厘米,是难得的天然滑雪场地。公园选设了初学滑雪道、专业滑雪道和雪橇滑雪道,山下还备有马爬犁、狗拉雪橇和专业小客车等设备,供滑雪者上山之用。 交通:穆棱市搭乘旅游专车到十文字森林公园即可 |
穆棱秀池 | 地处鸡西和穆棱两市交界点的秀池,是一块风光旖旎的神奇之地。银练般的穆棱河水从遥远的大山谷深处欢畅地流来,又从娇巧玲珑的秀池旁欢畅地流去。美丽的秀池正是置身在这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她占地不大,却圆得就像一瓯明鉴;她声播不远,却奇得让未曾与她谋面的人无法信真。原因在于,在这瓯圆圆的明鉴的正中央,镶嵌着一方宝石般圆圆的绿汀,绿汀上布满湿地特有的塔头,芳草萋萋,绿莹莹,繁花朵朵,活鲜鲜,让人俯仰留连。深不可测的池水,拥着绿汀,相伴而生,又相互涵养着。 秀池之美,是山水相映成趣的和谐美。那大山雄险壮观的阳刚之气,把婀娜灵动的一池如黛似烟的碧水衬托得无比娇娆柔润,楚楚动人。临池伫望,芦荡摇翠,蒲草翻鸭,轻风徐徐,吹皱满池秀水。池潭里,野荷田田,瘦菱点点,鱼翔虾窜,搅得暗香浮动。来到秀池,在惠风和畅,钟灵毓秀的蓝天绿水间,世间那荣辱纷争,劳倦烦忧,早已悄然无踪了。 秀池的传说也极美。据说此地本无秀池,不知哪一年,王母娘娘的女儿偷偷下凡,来到青青穆棱河边洗礼容颜,与一个勤劳善良的牧羊少年邂逅相遇而恋恋不舍。王母娘娘得知后,雷霆震怒,把女儿带回天宫深闺,严令其不得与少年相见。姑娘终日以泪洗面,为表思念之情,便将平日用的一瓯明鉴,连同项上一颗宝石一起投给少年。姑娘思念的泪水溅在明鉴上,明鉴就变作秀水,溅在宝石上,宝石就变作绿汀。地老天荒的不知过了多少年,痴情少年就化成日夜守护在秀池旁边的这座大山。从此,这池依偎着山,山眷恋着池,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穆棱河母亲般的乳汁滋润着这山这池,生怕它们渴着饿着。不信你看眼前这浑然天成的造化,就是传说的真实写照。 地址:牡丹江穆棱市梨树镇 交通:穆棱市乘专车至梨树镇 |
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 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地处长白山脉北端,小兴安岭南麓,位于穆棱林业局辖区内,总面积3.5万公顷,保护区内集中生长着16万余株东北红豆杉。保护区内东北红豆杉树种、树龄结构复杂繁多。 据国内植物专家考证,目前在保护区内已测定到的最大一株树龄已达800年,植株胸径达0.92米,树高达23米。在保护区内胸径超过0.15米的植株就超过了1000株,天然幼苗则超过10万株,是迄今为止我国在东北林区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块野生东北红豆杉集中分布区,具有稀有性、典型性和自然性。 东北红豆杉又名紫杉,也称赤柏松,果实为红色,是受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物种,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物种,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红豆杉它的根、叶、树皮均有药用价值,在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治疗糖尿病等方面有功效。近年来,穆棱林业局在缓冲区和其他生产区进行人工培育和天然繁殖红豆杉,建立了160公顷的东北红豆杉繁育基地,已繁育东北红豆杉幼苗40万株。 地址:牡丹江穆棱市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交通:穆棱市内乘公交至穆棱林业局即可 |
粮台山古城 | 粮台山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粮台山位于穆棱市兴源镇东南,紧傍穆棱河北岸,是一处陡然突起的石山,形似0伸入穆棱河饮水。兴源恰似坐落在“龟身上”,镇东西南北四座山肢如龟之四足。粮台山居东西二山中部,在一轴线上,各相距一公里半,呈二龙戏珠之势,乡民谓之风水宝地。粮台山又叫凉台山,古时从宁古塔去沙河采金的人,背粮食存于此,光绪年间钦差大臣吴大澂,在此设穆棱招垦局,屯兵建粮仓,故名“粮台山”。乡民上山观景纳凉,俗称“凉台山”。从发掘出土的石器及骨器来看相当于莺歌岭文化,距今有4000年左右,中期器物距今约2000年左右,可见这里是一处古老的居民点。 粮台山海拔368米,高出地面近三十米。东、南、西三面险峻,北有缓坡与镇内相通。西南两面怪石嶙峋,与水相连,形势险要,颇难攀登。从北边缓坡登上凉台山,山顶不大,比较平坦,略呈方形,粮台山古城就建在这里。古城南北长50余米,东西宽40多米,城墙沿山边缘用土筑城,因年代久远,古城已糟损坏,现残墙二米多宽,半尺多高,墙东侧的缺口为城门址。在粮台山往北200米处,有一座青砖瓦房,建筑面积160平方米,是吴大澂筹边时建的粮仓,距今100多年,仍保存尚好。 在山顶城内,两座红柱彩绘小亭,点缀在苍松杂树花草丛中,西边是土改干部郝子英墓碑,西南坡有一大方圆的“棋盘石”,可围坐十余人,传说是神仙下棋的地方。正中矗立的是“吴公碑”,是为纪念吴大澂督办吉林边务,涉足兴源,屯垦戊边的功绩,立于宣统元年(1909年)。 地址:牡丹江穆棱市兴源镇东南 兴源镇 " 兴源镇位于穆棱市中部,面积524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人,地理位置适中。地处东北亚“金三角”中心(东距绥芬河市92公里,西至牡丹江市62公里,北到鸡西市122公里),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城镇基础设施完好,铁路干线和国家二级公路301国道横贯全镇,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国际,街道平坦笔直,排水畅通,城镇香化美化达到80%以上。集市繁荣、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镜泊湖 | 镜泊湖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长久以来,牡丹江一直是一条很温顺的河流,一万年前的火山爆发,改写了牡丹江的生命流程。第四纪玄武岩流在吊水楼附近形成了天然堰塞堤,拦截了牡丹江出口,提高水位而形成了90多平方公里的镜泊湖。 镜泊湖瀑布是让人震撼的,每当夏季洪水到来之时,镜泊湖水从四面八方漫来聚集在潭口,然后蓦然跌下,像无数白马奔腾,十分壮观。呼啸奔腾的湖水漫过平滑的熔岩床面,从断层峭壁上飞泻而下,在丰水期时形成宽达二三百米、落差二十多米的大瀑布,浮云堆雪的奇景让人看了就激动。拥抱洁白瀑布的是黑石潭,赭红色的熔岩将一条河流的急切烘托得无比惊心,那是水与火的妥协,那是冰冷与炽热的生命融合。 |
紫菱湖 | 紫菱湖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紫菱湖位于镜泊湖上游五公里处,在吊水楼瀑布与火山口地下森林之间,湖水面积5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的最大一块保留完好的火山岩湿地湖。坚硬的石板地层和翠屏山的环绕是其它湿地所不具备的。紫菱湖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集山、水、林、草、花卉与岛屿于一体,吸引来成群的野鸭、白鹭、花鹭、老鸹、莺、杜鹃、山鸡、鹌鹑、麻雀等,或在空中展翅,或在湖中戏水,恬淡和谐,是一处以水取胜、以岛迷人的旅游度假的仙境。这里水温较低,特别适合冷水鱼——虹鳟鱼的生长。湖中鱼类的生长周期一般长于其他湖泊,因此这里的鱼肉嫩鲜美,与众不同。 位于镜泊湖瀑布与火山口之间,是中国最大一块保留完好的高山湿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湖水面积达60万平方米,是一个以水取胜,以岛迷人的旅游佳境。举目环顾,风韵独特的紫菱湖水树交织,千姿百态,数十个小岛伏于湖面,奥秘莫测,宛如幻境。清澈见底的湖水游鱼可数,朵朵莲花点缀其中,幽香细细。在蓝天与白云、浓郁与碧水之间,苍鹰、野鸭舒翼展翅,恬淡而和谐;鸟语雀喧不绝于耳,回绕于天际。在这里,您可以尽享湖中游艇、池中戏水、伸杆垂钓之乐。 镜泊湖风景名胜区是以自然湖光山色为主的火山溶岩堰塞湖旅游风景区,令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闪耀着一颗明珠--紫菱湖生态园则更加令人垂青了。 紫菱湖生态园位于镜泊湖瀑布与火山口之间,是中国最大一块保留完好的高山湿地。从镜泊湖驱车西行5公里,便到了集生态旅游、度假、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 紫菱湖生态园是牡丹江天利和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在不破坏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兴建的一系列配套设施,拥有可接待200余人的大型宾馆,并可提供会议服务。湖区建筑端庄典雅,独具特色。依窗眺望,湖光树色尽入眼帘。在葱茏的万木中,亭台楼苑相映成趣,为清纯秀丽的生态园增色生辉。 舒适的环境和完美的服务将使您难以忘怀。 |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渤海是中国唐代在东北地区以靺鞨族的粟末部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政权,前后设有“五京”,上京龙泉府为其首府。 古城四面环山,三面濒临牡丹江。唐玄宗天宝末年,文王大钦茂自旧国迁都到此,但贞元初又迁往东京龙原府。贞元十年(794年),成王大华玙迁还上京,此后一直作为首都,直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显元年(926年)灭渤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63~1964年对此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和发掘,进一步探明了都城的形制和布局。 上京城的建制和规模完全是仿唐都长安城而兴筑的,分内城、外城和宫城三个部分,全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外城周长17.5公里,城墙用石块砌筑,厚约2.4米,城外有壕沟。城的四面共有十门,南北两面各3门,东西两面各2门,对称分布。城内有东西向大街5条,南北向大街3条,均成直线;各条大街纵横交叉,将全城划分为许多规整的长方形区域,其间设坊;各坊有石砌的围墙,大多数坊仅两面临街。 内城在外城的北部正中,周长约2.5公里,城墙石筑,残高3米左右。 宫城在内城的中央,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390米,东西宽约1050米,周围绕有石墙,四面各开辟一个宫门。宫殿区在宫城的中央,现仅存有五重殿基,南北排列在中轴线上。前两殿为典礼和朝会之处,规模最大,殿基砌石,并装饰有石雕的螭头,地面铺印宝相花纹的方砖,石柱础上置绿釉陶的“柱座”;屋顶铺有灰瓦,兼用绿釉瓦,屋脊置绿釉鸱尾和兽头。后边的3座殿规模较小,应为寝殿,有炕道、烟囱等取暖设施。 宫城的东侧有禁苑遗址,其南有一个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池塘,北侧原有两个东西相对的亭子,还保存着当年的柱础石。池塘东西两侧有人工堆砌的假山以及一些楼台殿阁建筑的遗址。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为研究渤海历史和唐代城市史、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1961年3月,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威虎山 | 威虎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介 绍 提起黑龙江省海林县,知道的人并不多,可提起威虎山,却无人不晓。其实,威虎山就在海林县境内头道河子中上游一带,地处张广才岭的东部,当地群众俗称“大夹皮沟”。 这里曾是小说《-雪原》作者曲波和他的战友杨子荣浴血奋战的地方,说起智取威虎山的故事,至今仍让人激动不已。随着小说、电影和戏剧的广为传播,富有传奇色彩的威虎山便闻名遐迩。交 通 去海林市威虎山没有固定的交通路线,大部分都是包车去的。可以在牡丹江文化广场乘坐去横道河子的汽车,途经威虎山城下车即可;或者在牡丹江包车去横道河子,面包车一天200多元。 门 票/开 放 时 间 5元 开放时间:8:00-17:00 |
东宁要塞群 | 东宁要塞群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宁要塞群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以后,在我国东北三省中苏边境的战略要地上修筑了17处庞大的秘密军事要塞,在东宁就有10处,目的是永久占领东北,攻占苏联的梦想。 东宁要塞是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群。一是规模最大、沿线最长的一处军事要塞。东宁要塞南起大肚川镇干河子沟,北至绥阳镇的阎王殿,正面宽110公里;东起三岔口镇麻达山,西至老黑山和光村,纵深五十多公里。隐藏在密林深处中,处在极神秘的隐蔽状态。其中野战阵地45处,永备工事400多处,84个地下野战弹药库,多处反坦克壕。三是屯兵最多。侵华日军在东宁县屯兵达13万人之多。其中:中将2人,少将11人。全县屯兵3个师团,一个“国境”守备队。 东宁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战场。二战时期,随着1945年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的失败已成定局。8月7日,斯大林签署命令,苏军九日开始向中国边境的日军发起进攻。苏联强攻近18个日夜,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而当时日军四周重兵围困,没有接到投降的命令。后经已投降关东军总司令部----牡丹-河野贞夫到东宁要塞传达了天皇《终战诏书》和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的命令。1945年8月30日,东宁要塞中901名日军放下武器,拖带着105具尸体走出要塞,向苏军投降。至此,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在东宁要塞胜哄山结束。 东宁要塞是中国最大集中埋葬中国劳工的场所。二战时期,在修筑东宁要塞时,日本关东军在国内共抓了17万劳工修筑东宁要塞,这些劳工只有极少生还,绝大多数都被残害致死集中埋葬。劳工坟遗址位于东宁大肚川镇老城子沟村北1.5公里的山岗上,占地2万多平方米,共有8000余名中国劳工的尸骨埋在这里,象这样的劳工坟在东宁就有10几处。 根据上述显著的特点,东宁要塞已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级景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利用这个最真实、最生动的实物教育国人,勿忘国耻,激发全国人民强化爱国热情,教育国人激励斗志,永远记住这段历史悲剧,不忘国耻,清醒地了解那段耻辱历史和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和丑恶嘴脸。东宁要塞是日本军国主义扩张野心的铁证,也是揭露当前日本阴谋政治扩张的活教材,更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有利抨击。 东宁要塞位于东宁县三岔口镇南9公里处,宽约119公里,纵伸50公里,是侵华日军在亚洲修筑的最大的军事要塞,被称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东方首屈一指的“北满永久要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战场。东宁要塞是侵华日军修建的军事防御设施,是在中国留下的历史罪证。近年来,东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保护性开发建设沉睡了近60年的侵华日军东宁要塞,积极发挥基地示范教育作用。目前,东宁要塞已被批准为国家AA级景区,省级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黑龙江省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 | 黑龙江省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火山口森林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座落在张广才岭海拔1000米的深山区,这里是一片长满红松、紫椴、黄菠萝、水曲柳、黄花松、鱼鳞松和落叶松等珍贵树种的原始森林,面积达66900多公顷,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驰名中外,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口地下森林"。国家将地下森林和镜泊湖区12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共同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镜泊火山大约一万年前爆发,形成了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10个火山口,经千万年沧桑变化,成为低陷的原始林带,故称火山口原始森林。此种现象颇为少见,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它不仅成为美妙的风景区,而且成为中外地理学家、历史学生物学家理想的科研基地。 三号火山口是十座火山口中最大的一处,直径达500多米,深达200多米,游人可借人工台阶下至火山口中部寻幽探胜。坑底林木蔚然深秀,云烟缭绕,阵阵冷气夹着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神志飘忽,不知天上人间。近年来,这里又开发出古冰洞、古莲池。古冰洞中寒冰千年不化,红莲盛放的季节,山谷间荷碧水清,清香阵阵。 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距市中心92公里,东南毗邻镜泊湖国家风景名胜区,东靠唐代渤海国遗址。森林蓄积量100万立方米,景区面积8965公顷,其中水面417公顷,是一个以湖光山色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胜地,是集森林生态环境、森林保健功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生态公园。 距今一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了七个直径大小不等的火山口及岩浆流淌形成的地下熔洞群。在原生裸地上形成的阔叶红松林是森林演替的顶极群落,俗称“地下森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公园内的小北湖,同镜泊湖一样都是典型的高山偃塞湖。 公园内不仅名胜景点多,自然景观奇特,而且动植物门类齐全,已被国家列为珍稀保护动物的鸟类有15种,占全省总数的70%;兽类10种,占全省总数的27%。已被列为世界濒临保护鸟类红皮书的中华秋沙鸭,全国仅200只,小北湖就占40只。在小北湖生长的荷花,被专家确定为黑龙江红莲,距今已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年,被称为“生物界的活化石”。 |
“八女投江”遗址纪念地 | “八女投江”遗址纪念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女投江”遗址纪念地景区位于林口县乌斯浑河畔——刁翎镇境内,2009开发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占地70000平方米的人工湖、1600平方米的“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50000平方米的文化碑廊、雕塑、纪念广场、旅游服务区、通景公路大桥、环山抗联路、停车场等。 “八女投江”烈士中有六位是林口人,她们在生死关头,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不朽的中华民族之魂,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的千古绝唱。“八女投江”的事迹先后被拍成《血染冰河》、《中华儿女》等多部影视片,并出版了以此为题材的小说。“八女投江”烈士被列入《中华女英烈》、《中国旅游大词典》、《满洲国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史女英雄名录》中。 1982年,林口县人民政府在乌斯浑河畔修建了一座八女投江纪念碑,1999年“八女投江”纪念地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地、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9月14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八女投江”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11年9月18日纪念馆全面竣工,已经初步具备了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规模。“八女投江”遗址纪念地景区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年接待参观者近10万人。 刁翎镇 " 刁翎镇位于县城北偏西69公里处,东经129°59′,北纬45°46′。镇区四至北与依兰县接壤,东北、东接勃利县,南依建堂乡,西与三道通镇相连。刁翎镇总面积673.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7544.7亩。 该镇大部分处于低山区,小部分处于河谷川地平原区。境内群山环抱,河流纵横。西南端与三道通镇、建堂乡交界处的小锅盔山海拔886米,是全镇最…… 详细++ |
牡丹江黑宝熊乐园度假区 | 牡丹江黑宝熊乐园度假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黑龙江黑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黑宝熊乐园座落在张子才岭北部“山青、水秀、林幽、石奇”的牡丹江三道关国家级森林公园内,占地10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熊科动物饲养、繁育、观展中心,是中国科学院生命工程系黑龙江省北药开发科研基地。 黑宝熊乐园既是人类保护野生动物的场所,也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当您信步走进这座熊类王国的乐园时,映入眼帘的是由800多位黑熊、棕熊、马来熊组成的熊小姐队伍,她们将以不同的姿态欢迎您。令您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熊是一种智商非常高的动物,她的悟性、模仿能力以及与人的亲和力都很强,黑宝药业将黑宝熊乐园经过驯化的几十头熊与从世界著名杂技之乡——吴桥请来的杂技演员组成了黑宝熊小姐艺术团。经过训练的熊表演的骑车拉人、打篮球、走钢丝、掰苞米、晃板、跳栏、拳击、高空表演等节目与杂技演员的转毯叼花、滚灯、四人技巧、跳绳、蹬技、旱溜冰等数十个节目以其新颖生动、扣人心弦、趣味无穷打动观众,使人留连忘返、赞不决口,真正形成了“人熊共舞、同台献艺”的表演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