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孙玉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孙玉发(1937.5.24- )反应堆工程专家。出生于黑龙江省嫩江市。196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曾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项目副总设计师,副院长。现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撰写科研论文和报告上百篇。 他领导和参加完成了多项核电和核动力工程的设计科研项目,对控制棒驱动线、堆芯水力模拟、组件热工水力特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数据和验证。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多座大型核动力实验装置的设计建造,为核动力技术研究和工程验证提供了平台,为我国核动力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上内容由"阳春白雪"分享。] |
李忠华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忠华,男,汉族,1970年12月生,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江畔花园小区居民。 20多年来,他勇救30余名落水者,人们喊他“水上救援卫士”。他演绎了一段段舍己救人的英雄故事,并用质朴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见义勇为的行列。 嫩江是黑龙江和松花江支流。江水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激流暗涌,每年都会有人被无情的江水吞噬。1988年夏,18岁的李忠华在嫩江对岸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额尔和乡二道桥处,忽然听到喊叫:“不好!有人落水了!”来不及多想,他跳进了水中,奋力向落水者游去,拼尽全身力气拉住落水者,掉头往岸边游去。自此,李忠华开始了20余年的水中救人生涯。 2015年,嫩江县红十字会牵头组建了水上志愿救援服务队,李忠华担任副队长。他组织队员在江岸两旁竖立警示牌,拉起了“珍爱生命、下水危险”的条幅。在他的带动下,队员们轮流换岗,做起了“水上救援小卫士”。 2017年6月3日,李忠华与同事魏涛正在江边作业,忽然听到有人喊救命,远远望去有3个孩子掉入江中。孩子们在拼命地挣扎着,岸边还有两个女孩哭喊。情况十分危急,落水的孩子随时可能会被江水冲走。 看到此情此景,两个人来不及多想,顾不得脱掉身上的衣服就跳入江中,朝落水的区域游去,救起了其中的两个孩子。 而此时,另一个孩子已经被水冲出好远。危急关头,李忠华不顾体力透支,又一次扎入江中,与时间赛跑,使出浑身力量向孩子游去。此时,这个孩子已经渐渐被水淹没。李忠华奋力游到孩子身边,由于孩子在水中拼命挣扎,加大了救援难度。李忠华连续呛了几口水以后,左手一把揽住孩子的腰,右手拼命划水,向岸边游去。水流湍急,体力下降,李忠华抱着孩子越游越慢。 这惊心动魄的画面牵动着岸边所有人,一位好心人下到江中帮助李忠华将孩子救上了岸。李忠华早已筋疲力尽,拖着疲惫的身躯瘫软在岸边。 [以上内容由"东南涛声"分享。] |
嫩江农场现代农业旅游区 | 嫩江农场现代农业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黑龙江嫩江农场地处松嫩平原、小兴安岭西南麓,嫩江县东南,始建于1955年。经过五十一年的开发与建设,现已拥有耕地39万亩,总控制面积509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农场下设十个管理区。形成了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工、商、运、建、服各业蓬勃发展,文教、卫生、公安、政法等事业单位发展步入了黑龙江垦区先进行列,农场现已成为全国大型现代化农垦企业集团之一。 农业基础实力雄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耕地属全国松嫩平原著名的黑土地带,素以“土中之王”著称,适宜种植小麦、大麦、大豆、玉米、甜菜、油菜、亚麻、芸豆、马铃薯、等作物。现代农业机械化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拥有英国、美国迪尔公司、纽荷兰大马力等农业机械202台套,其它配套农机具1000余台套。种子加工、物资供应、粮食存储处理、加工、销售、水利设施等服务体系健全,旱作农业栽培技术先进,先后引进推广二十余项农业新技术。农场是国家重要的大豆出口基地和优质小麦的生产基地。年生产粮豆达10万吨,农产品商品率达85%以上。 非国有经济蓬勃发展,畜牧业以奶牛为主导产业,已逐步成为龙头支柱产业。目前,全场拥有奶牛5000余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日益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场耕地总面积的30%以上,特别是以脱毒马铃薯为主导产品的高科技项目已经成为农场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立场项目,黑龙江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已经建成。交通运输、五小加工、商品流通等各业兴旺发达。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交通便利,通讯畅通,投资环境良好。鹤嫩公路由北向南贯穿场区,场内循环公路四通八达;开通了光缆,通讯与国际接轨,信息进入国家级高速公路,为招商引资、携手开发创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 场自然资源丰富,草原面积18万亩,林地面积5万亩,以“云杉”、“银中杨”为重点的开发项目,前景广泛。水面6000亩。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发展中的嫩江农场面对入世的挑战,将按照“农、林、牧”三业并举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打入世牌,举绿色旗,走调整路,依托地缘、资源优势,提出了建设国家优质大豆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优质麦生产基地、绿色特色高值经济作物基地,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林业苗木繁育基地、奶牛养殖基地的战略构想,现已初具规模。勤劳好客的嫩江人,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及有识之士来场开发建设,与嫩江人民共创二十一世纪辉煌。 景点简介 介绍嫩江农场始建于一九五五年,经过四十五年开发建设,已拥有耕地三十六万亩,二十个农业生产单位,八个工业企业和十余家服务公司,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各业兴旺,工、商、运、建、服蓬勃发展的综合型现代化农垦企业集团,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18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163人。 农场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齐备,服务功能齐全,交通便利,通讯畅通,投资环境良好。北嫩公路由北向南贯穿场区,场内循环公路四通八达;开通了光缆通讯,可直接进入国内、国际通讯网,与国内外直拔通话;农场与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微机联网,信息快捷,为招商引资、携手开发创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 农场农业基础实力雄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耕地属全国松嫩平原著名的黑土地带,素以“土中之王”著称,适宜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甜菜、油菜、芸豆、马铃薯等作物。现代化农业机械处于全国领先行列,种子加工、物资供应、粮食烘干处理、粮食加工销售、水利设施等服务体系健全,旱作农业栽培技术先进。农场是国家大豆生产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年生产粮豆9万吨,农产品商品率达85%以上。 场办工业迅猛发展,生产优质面粉、豆油、饲料、红砖等产品。采用微机控制技术的饲料加工厂,年生产能力6万吨,生产“畜丰牌”奶牛、肉牛、肉鸡、蛋鸡、猪等各种浓缩饲料和全价配合饲料。粮油加工厂年生产优质面粉5万吨。 自营经济发展以奶牛、乌鸡黑凤、棚菜、经济作物为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五小加工、商品流通等各业兴旺发达。 农场自然资源丰富,草原面积18万亩,林地面积5万亩,水面6000亩,农场拥有的土地、林地资源、草原和水产等资源,等待着各地客商开发利用。 黑河嫩江农场票价: 10.00 |
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 | 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山脉交接处的伊勒呼里山南部,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境内。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5°44′57″一126°13′31″,北纬50°38′23″一50°48′10″。保护区总面积为4674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0271公顷,缓冲区10194公顷,实验区16278公顷。 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黑嘴松鸡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由于地处大小兴安岭过渡地带,这里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调查,保护区内有植物670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红松、紫椴、钻天柳、野大豆、黄芪等。而在我省较少见的兰科植物中的斑花杓兰、大花杓兰在这里有大量分布。保护区良好的、较原始的生态环境,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繁殖场所。据调查统计,保护区有脊椎动物382种,昆虫33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嘴松鸡、白头鹤、丹顶鹤、金雕、黑鹳、紫貂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灰鹤、花尾榛鸡、黑琴鸡、大天鹅、鸳鸯、驼鹿、棕熊、黑熊、猞猁、雪兔等44种。特别是这里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嘴松鸡的种群数量在75只左右,平均密度为0.16只/平方公里,黑嘴松鸡分布如此集中在其他保护区是很少见的。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在同一气候带上具有较高的典型性、稀有性和代表性,特别是在以黑嘴松鸡为代表的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江畔公园 | 江畔公园位于嫩江县城北面,南依县城,北傍嫩江,依江面而建,与内蒙古莫旗大草原隔江相望,建设规模3.6万平方米。 以“玉带金珠”命名的高19.99米的嫩江县县标已于1999年8月1日落成剪彩。此县标位于江畔公园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1公顷,投资百万余元。气势恢宏的县标上旋转体围绕着六根主柱,主柱寓意是嫩江的山山水水养育了地方、驻嫩部队、农垦的60万军民,他们紧密团结在县委、县政府周围,共建美好的嫩江。县标座高3.13米,寓意嫩江建成313(1686—1999)年,基座四周的浮雕为建筑增添了内涵,丰富了主题。正面浮雕玉带金珠——发展中的嫩江,东面悠悠历史——古老的墨尔根城,西边边陲宝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后面的碑记,将此雕塑落成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捐资单位存以碑记,告示后人。雕塑前侧的两组大型群雕春——希望的季节、秋——丰收的喜悦,将雕塑融于自然之中,给人以无限的生机。 |
嫩江水师营遗址 | 嫩江水师营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代水师营遗址位于嫩江左岸、墨尔根乡北大营村北,与村屯相连。 该址建于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有营盘遗址4个,其形状、面积相同:每个营盘南北长40丈、东西宽35丈,呈长方形,均设南北2门。各营盘间距300米,成双行平行交错排列。营盘残垣高不超过2米,顶宽0.6米,垣外有深沟。遗址内可见灰瓦片和瓷片,曾出土直径1—1.5厘米的铅弹和铁矛头、铁箭头等遗物。 为了加强边防建设,打击沙俄入侵者,康熙皇帝采取积极防务举措。康熙13年(1674年)将吉林乌拉水师分驻黑龙江各地,以备运粮、出征。这样就有了我国历史上设在北部边陲军事重镇较早的水师边防军即墨尔根水师营。他肩负维持地方治安的责任。墨尔根水师营受卜奎水师营管统属于黑龙江将军。墨尔根水师营毁于“庚子劫难”。 门票:免费 地址:黑河市嫩江县墨尔根乡北大营村北 |
龙江火山群-科洛火山景区 | 科洛火山属小兴安岭西段余脉,东南60公里为五大连池火山群。科洛火山群自新生代第三纪晚期多次喷发,形成23座火山锥和约350平方公里的玄武岩台地。火山锥分六列呈东北—西南分布在长40余公里、宽18公里的古老断陷盆地内。火山群中,保存完好的火山锥并有火山口的有7座,即科洛南山、孤山、大椅山、小椅山、黑山、卡山和481高地。火山口深度5—50米,内径10—165米。 火山群中黑山最高,海拔542米。相对高度最高的为科洛南山,比高107.7米,海拔447.7米。火山锥体附近有火山灰、火山浮石、火山弹和熔岩台地。科洛南山附近的熔岩台地熔岩裸露,植被稀少。科洛火山区内物种丰富,生长着植物近百种,其中,五味子、山木耳、山核桃最为有名,中药材三十多种,黄菠萝树、椴树、山榆、核桃树等二十多种,狍子、野鸡等野生动物十几种。 |
高峰公园 | 高峰森林公园是1992年批准建立的黑龙江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嫩江县高峰林场施业区内,距县城只有9公里。 嫩江旧称墨尔根,曾为黑龙江将军和墨尔根副都统驻地,是黑龙江地区抗俄的后勤补给地之一,清康熙二十三年在嫩江岸边建墨尔根水师营,相当于海军部队,崔枝藩便是水师营总管。崔总管生前就在墨尔根城南选了这块地,先是于1737年在这宝地上种植了3200多棵红皮云杉,后于1739年开始修坟造墓。 |
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 | 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黑河市嫩江县。墨尔根是嫩江县的古称,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是全长七百多公里的墨尔根古驿站驿道的一部分,在今嫩江县境内的是它的头站至十站,共计二百六十一公里。自墨尔根城(今嫩江县)至额木尔河口(今漠河县兴安乡二十五站村),对岸为被沙俄侵略军盘踞的雅克萨城。每隔30公里左右设一站,沿途共设置25个站舍,均由驻墨尔根的站官崔枝蕃管领。这条驿站还与吉林、盛京原有的驿站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可以直达京师的交通网。 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发【2013】13号),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正式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7-0131-1-131,名称为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时代为清代。该驿道全长700余公里,其中头站至十站位于今嫩江县境内,共计261公里。该遗址的存在与发现,彰显了中华民族开发建设保卫北部边疆的历史文脉,为我国古代东北边疆开发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佐证,对于深入挖掘雅克萨之战的“奏捷之路”和李金庸开发漠河金矿的“黄金之路”文化线路内涵,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是嫩江县文物工作的历史性新突破,填补嫩江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空白。 墨尔根古驿站驿道全长700多公里,其头站至十站位于今嫩江县境内,共计261公里。清王朝为了对边疆地区进行控制,在东北、北部、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开辟了许多新的驿站驿道。黑河地区驿站驿道发展最快,是清朝统治民族满族发祥地,又是对付沙俄侵略的前哨。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初,从杜尔伯特、扎赍特选派蒙古兵五百人,索伦兵一部,增设从墨尔根至雅克萨之间的驿站。循嫩江上游而设,自墨尔根城(今嫩江县)至额木尔河口(今漠河县兴安乡二十五站村),对岸为被沙俄侵略军盘踞的雅克萨城。每隔30公里左右设一站,沿途共设置25个站舍,均由驻墨尔根的站官崔枝蕃管领。这条驿站还与吉林、盛京原有的驿站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可以直达京师的交通网。 “南临沃野,北覆群山,江水襟连,上下要输”。这条驿道的设立,比由墨尔根经黑龙江省将军驻地爱辉再溯黑龙江上行而至雅克萨城的驿路,缩短了100余公里行程,加快了军事情报的传递及军用物资的供应,对保证雅克萨战争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清军第一次攻克雅克萨城,捷报沿雅克萨——墨尔根的北路驿站传递,再经吉林、盛京至北京,然后转送至古北口。六月六日,康熙帝在古北口收到这份捷报,前后11天,飞驰近五千里,速度在每日200~250公里之间,而当时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要保持如此速度,如果没有驿站的接济是无法实现的。 驿站的设立对抗击沙俄侵略、保卫边疆领土、沟通边疆与内地的交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雅克萨战争的结束,清军撤走,驿站也随之荒废。到了1887年,吉林候补道李金庸从陆路赴漠河督办金矿,伴随漠河金矿开发,重开墨尔根至额木尔河口驿道,并延伸至八道卡(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木古纳右旗境内),全线设驿由25处增至33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金之路”。 墨尔根驿站驿道遗址的存在与发现,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开发建设保卫北部边疆的历史文脉,为我国古代东北边疆开发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佐证。同时,对于深入挖掘雅克萨之战的“奏捷之路”和李金庸开发漠河金矿的“黄金之路”的文化线路内涵,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