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大均畲乡之窗景区 | 大均畲乡之窗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均畲乡之窗景区,该景区位于距县城13公里的大均乡政府所在地大均村,是浙江省景宁县生态示范点,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大均古村始建于唐末五季初期,一千多年来始弹簧是瓯江支流小溪流域的水陆交通枢纽,商贸经济较繁荣,耕读风尚也很注重,形成了大均人重“三杆”的民俗,即笔杆、秤杆、竹杆(撑篙),靠写契、写文书、做生意和撑船撑排谋生。在建筑上形成具有明清风格的古朴的前店后院式山区商贸古街风貌和石板街面,有“小溪明珠”、“景宁最高学府”、“浙南芙蓉镇”之美称。 旧时曾有古樟迎客、澄潭印月、龙岗叠翠、成美廊桥等旧十景。该景区以此为依托,以畲族风情为载体,融自然山水、人文古迹于一体,一期开发出畲族婚俗、浮伞仙漂等项目,建成以休闲度假、水上活动、游览观光为主要内容的城郊生态旅游风景区。 1998年开通并投入使用的大均漂流项目,是我县一项重点的旅游项目内容,曾被省航道漂流专家组评为全省下大漂流航道中最为惊险的一条漂流道。竹筏漂流全程有十潭九滩四壁一礁群,形成滩潭相接的水上奇绝风光;橡皮艇漂流更是有惊无险,急流险滩,撞浪翻腾,飞流直下,有着百分之百的狂飙感受,同时可饱览潭丽、峰奇、林石、人朴的畲乡山水风光和赋有美丽传说的浮伞古渡美景,游者皆称:浮伞仙潭,江南第一。 地址: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 类型:民俗村漂流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开放时间: 8:30-16:30 门票信息: 联票90元,包含项目:龙岗叠翠、千年唐樟、大均古街、畲族陈列馆、观音阁名胜、浮伞祠、洋坑猕猴观光区、伏叶田园风光区、迎宾大殿,国家法定节假日包含景区景点观赏项目和畲族婚嫁、迎宾大典等表演。橡皮艇漂流100元。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免票。身高1.2米-1.5米的儿童可购儿童票,60岁以上的老者可购老年票半价。 |
云中大漈景区 | 云中大漈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漈距景宁县城西南40余公里,位于海拔1600米的高山盆地。境内丘陵起伏多姿,田园村落景致宜人,四周有陡峻山岭如云梯向天而架,攀缘其上恍若天外有天,向称“三透天”。 景区内以“雪花漈”为代表的“大漈十景”是大漈风景的主体。 雪花漈高达百米的高崖飞瀑形似雪花,故名雪花漈,气势雄伟,声如雷鸣。雪花漈由七支水流汇集而成,顺崖斜扑而出,迸散成无穷朵洁白的水花,纷纷扬扬,似漫天飞雪。水声如雷,气势磅礴。 雪花漈以北的“龙舌漈”别具一格。在一株参天古树下,有一大石形如龙舌,清洌的山泉顺翘起的舌尖飞下,在阳光的映照下灿如珍珠,故又名“龙舌喷珠”。 大漈景区以“时思寺”为主体的古建筑群也引人瞩目。尚有明、清所建的马仙宫、五显殿、胡桥等。 时思寺前有长达百米的“古柏长廊”和“柳杉王”,柳杉王遭雷击成空,内可容纳20余人,胸径4.47米,为全国之最。 大漈还拥有景宁县最高山峰上山头,海拔1689米,有猴头杜鹃千余亩。 地址: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宁大漈乡 类型:山乡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电话:0578-5066998 官方网站:http://www.yzhdj.com/ 开放时间: 8:30-17:00 门票 云中大漈成人票 ¥80 |
时思寺 | 时思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时思寺原是宋绍兴年间的梅元屃守墓庐,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创为时思道场,明宣德间又改为寺。因此时思寺是一处佛道合一的宗教建筑。时思寺前沐鹤溪自北向南汩汩流至不远处直泻深谷,形成百仞飞瀑,名“雪花漈”。寺前彼岸为狮山,附近有“石马潜渡”、“友舌喷珠”等景点,与时思寺合称为大漈八景,曾被誉为“雾中桃园”。寺北侧巨杉与山门内两株参天古柏与时思寺相映生辉,更具古刹幽邃的意境。时思寺目前保存完整,它既有宋代建筑遗风,又受福建地方建筑之影响,构造与形制独特,是浙江元明建筑体系中一组独立的类型。 :时思寺位于景宁县大际乡(大漈)西二村,海拔1000多米的白象山上。为宋元时期建筑。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相传梅氏一六岁幼童守祖父墓,居庐三年,不离其侧,宋高宗闻报,旌表其人为“孝童”,其庐为“时思院”。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刘基书额“时思道场”,明宣德元年(1426)改院为寺。 餐饮/住宿/购物:梅峰小宾馆50元/天,卫生间、洗澡都不错,但是没有空调。雪花漈旁的“龙谷仙峰”,0578-5066398。交通:交通:景宁到大漈(大际)的车每天三班,分别是8:10,12:10和14:10;大漈回景宁的车每天三班,分别是6:00,9:00和12:40;约2小时后到大漈,来回车票30元。 地址:浙江省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大祭乡西二村南端 类型:古迹寺庙 |
敕木山 | 敕木山村距县城5.5公里,东邻东弄村,西接金丘村,北连惠明寺村。依托村寨的地理优势以及优良的云海资源,结合畲族汤夫人运木于朝的传说故事,在环敕木山畲寨概念性设计中,将其定位为“仙寨”。 敕木山村海拔较高,是金奖惠明茶的主产区之一,有茶园1900多亩。村庄布局错落有致,避世幽静,可观赏敕木山云雾盛景。依据村庄资源分布特色,“仙寨”的策划思路是以观光、度假为主导,按照品质生活引领的开发模式,通过神山揽月观云海、敕木山度假、登山运动等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敕木山登山游步道--神女惠泽道的打造,发展神山休闲度假游,以度假游带动餐饮、住宿、茶叶等产业的综合发展。此外,利用德国学者哈·史图博在敕木山撰写《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时的住所这一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打造山哈地域和民俗风情展览馆,让游客深入了解畲族文化。 “仙寨”规划设计的龙头项目是敕木山登山游步道——神女惠泽道建设项目。结合汤夫人运木于朝的故事,将现有敕木山登山游步道打造成为汤夫人运木之道,依据游客的步行里程与心理舒适度,结合地势,在游步道两侧,设置观景休闲台(亭);沿路以汤夫人运木获敕为原型设置景观小品,打造神女惠泽道,满足游客的休憩要求及景观观赏需要,并种植彩色树种,打造四季景色不同的登山步道。规划设计的重点项目为哈·史图博展览馆,对其在敕木山撰写畲民调查记时居住的民居进行修缮,陈列展示他和他的学生编写书稿时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环敕木山其他9个畲寨的特色;以老照片和生产器材等实物展示,展现环敕木山畲民生活场景;并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展示畲族地域风情及独特的民俗风情,在传承畲族文化的同时起到宣传其他畲寨的作用。 山顶夏季凉快,还有野菜、野果可采,上顶的杉树成林,不错。 景点位置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 门票 免费 交通 适合自驾,无公交 |
寨山烈士陵园 | 寨山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宁畲族自治县寨山烈士陵园,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是我县弘扬革命烈士精神的重要场所和教育基地。陵园内有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挺进师烈士遗骨、闽东红军独立师烈士遗骨、追击国民党败军李廷年部牺牲的人民解放军烈士遗骸和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为国捐躯的景宁儿女烈士遗骨。 为了纪念这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1952年,在县城西郊寨山建立革命烈士纪念塔。上世纪70年代,纪念塔因风化倾倒重新修建,1988年将纪念塔扩建为烈士陵园。1995年,寨山烈士陵园被列为丽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12月,景宁县政府投资100余万元,启动寨山烈士陵园修建工程,对烈士墓室、纪念碑、地面护栏、灯光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修缮。 该陵园是景宁人民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每逢清明节、建军节、建党节等重要节日和活动期间,全县干部职工、人民群众、中小学生等各届代表和单位,纷纷前往开展纪念瞻仰、入党宣誓、廉政教育、党性教育、群众路线教育等活动,深切缅怀和悼念革命先烈。 为进一步完善寨山烈士陵园的管理,我县相关部门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和各类预案,落实专人负责管理陵园,配备兼职讲解员,向人们讲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寨山烈士陵园历经60余载,目前年均接待社会各界观众2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东坑下桥、莲川大地桥 | 东坑下桥、莲川大地桥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坑下桥、莲川大地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木拱廊桥。东坑下桥东北西南走向,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689年),桥长29米,拱跨21.80米;莲川大地桥东西走向,建于清嘉庆8年(1803年),桥长41.50米,拱跨31.10米。两桥结构基本相同,均由木拱架和廊屋两部分组成,木拱架单孔,外观呈八字形,由上下两层系统组成,其“三折边”、“五折边”、“剪刀撑”及端竖排架的木撑拱构架已趋成熟,比较科学地解决了廊桥受力的问题。廊屋造型简朴,通体鳞叠铺钉“风雨板”,梁架用九檩四柱,五架抬梁,较为简素,两次间多设桥凳,供行人休憩之用。 景宁现留存古代木拱廊桥17座。东坑下桥和莲川大地桥是其中历史较为悠久,跨度较长,造型优美的木拱廊桥,保存现状基本完好,是研究木拱廊桥重要的实物例证。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
中国畲族博物馆 | 中国畲族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畲族博物馆始建于2006年,馆址坐落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人民南路鹤溪河畔,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展厅面积1500余平方米,临展厅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余元。建筑外观以畲族建筑文化为原素,具有鲜明的造型特点。进入博物馆,宽敞的大厅,精美的装饰,把你带入历史的空间。该馆是一座既反映畲族文化历史为切入点展示中国畲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 该馆共分两个展区:第一展区向世人展现的是悠久而极具魅力的畲族民俗文化,展厅分布为序厅、起源与迁徙、环境与聚居、生产与交换、饮食与服饰、社会与风习、信仰与崇拜、文化与艺术等;第二展区为璀璨而亮丽的畲族服饰文化,展厅对畲族服饰文化有着全面而系统的体现。中国畲族博物馆以畲族的发展史为主线,通过大量的文物、实物和图片,通过现代的高科技表现手法向人们讲述畲族的发展史和畲族的灿烂文化。 中国畲族博物馆是一座既反映畲族特色风貌和灿烂文化,以闻名于世的畲族特色文化为切入点展示中国畲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是人们了解畲族人文历史,解读畲族民俗的重要窗口,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畲族文献资料展示和查勘中心。 地址: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城鹤溪镇人民南路350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官方网站:http://www.szbwg.lszfw.com/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大均古街 | 大均古街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 这里也有畲族风情表演,650元一场,同样不接待散客。此外,这里还有“观音阁漂流”。 观音阁位于大均村西,危崖腾空而起,阁前绝壁下是一碧如镜的大均澄潭,有“澄潭映月”之趣。漂全程45元/人,半程35元/人。 介 绍 : 位于县城以西17公里,是一条著名畲族风情街,这里的畲族风情比县城要浓郁许多。交 通 : 交通:乘往英川方向的中巴前往,半小时一班车,车资11元。 浙江丽水市 |
畲乡绿廊水利风景区 | 畲乡绿廊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畲乡绿廊水利风景区位于丽水市畲族自治县,依托瓯江支流而开发,景区面积86.9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8.25平方公里,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 景区管理单位通过鹤溪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堰坝桥系景观改造及河道“三改一拆”等措施,将水利工程建设与“中国畲乡、养生福地”建设相结合,深入挖掘利用山水生态、水电清洁能源等资源,形成了水资源丰沛、河湖生态健康、水质优良的水系网络,景区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景区现已建成畲族博物馆、彩带绿道、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畲乡之窗”等,特色节庆“中国畲乡三月三”影响力较高。 信息来源:水利部 信息来源:水利部 |
大赤坑 | 大赤坑(da chi keng),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东南部,发源于澄照乡漈头与大漈乡交界处(炉西岭南侧)。自西向西北流经漈头折北经澄照乡后,流入大均乡大赤坑口村注入小溪。 名称:大赤坑 属地:澄照、大均 流经:发源于——澄照乡漈头与大漈乡交界处(炉西岭南侧)。自西向西北流经——漈头折北经澄照乡——最后流入大均乡大赤坑口村注入小溪。 景点位置 浙江省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 |
炉西峡 | 炉西峡,又说炉西坑,位于丽水景宁县东南部。炉西坑溪是瓯江小溪江支流,全长约40多公里,发源于梅岐乡绿桐溪、东坑镇茗源溪、鹤溪镇三木坑溪。三条支流于梅岐乡桂远村附近汇合后,折北-成县周山村,流经渤海镇林圩、门潭,于大顺乡炉西坑口注入瓯江支流小溪江。其中梅岐下庄至渤海门潭约20公里长的河段峡谷,山峰奇秀,沟壑纵横;两岸山峦蜿蜒叠翠,原始林木奇俊秀丽,生态环境原始、自然,景色极其优美。 景点位置 浙江省景宁县东南部 |
封金山 | 封金山位于距县城7公里的金丘村,是南宋畲民迁来景宁的聚居地,是蓝姓畲民入浙的最早发祥地。因当年垦地掘得黄金数斤,故被冠以畲族传说中的“桃花源”—封金山。 这里畲族风情蕴藏丰富,婚俗演绎活泼风趣,畲族文物保留众多,还有斜瀑、石矶、仙凡隔神牛石、升仙台、观音送子、石林等奇峡瀑布、溪流石矶和怪石等景观。著名画家吴山明先生曾欣然题款:“封金山”。 地址: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金丘村 类型:地质地貌山瀑布 开放时间: 7:00-21: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60.0元起 婚嫁表演60元,篝火晚会80元。 |
黄茅尖 | 浙江第一高峰,可以看到云海,其它景色一般 景点位置 浙江省龙泉市凤阳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龙泉山 |
好川古文化遗址 | 好川古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好川古文化遗址位于遂昌县城西12公里的三仁畲族乡好川村。 1997年夏季在好川村东部土名岭头岗的小山岗上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四千平方米,清理墓葬80处,出土石器、玉器、陶器、漆器等计1062件。经专家鉴定,属于良渚文化晚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在浙西南地区是首次发现,为1997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 好川文化与周边的良渚文化、花厅基地、昙石山文化、樊城堆文化、山背文化、石峡文化、肩头弄文化、马桥文化以及松阴溪流域商周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自己浓厚的个性特征。它的文化面貌新颖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文化因素多元特点明显,因此许多考古家将此命名为“好川文化”。好川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浙西南浙闽赣三省交界地区新石器时-古的空白。 相关介绍:遗址地处仙霞岭南麓的大山深处,山高坡陡,森林茂密,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可供耕种土地稀少。距县城妙高镇约12公里。属山间低谷丘陵地貌,发源于好川西约8公里的忠溪经好川襟溪汇入松阴溪,属瓯江水系。 1997年3-4月间,好川村修水渠从吴处水库引水,准备将岭头岗茶园改为水田,并借来推土机施工,推土机推出文物。经过近两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共清理80座墓葬墓地规模大,墓葬数量多,以大中型葬为主,小型墓葬仅8座。不同等级墓葬的随葬物品悬殊,大型墓葬品种类齐全,数量多,制作精;小型墓葬随葬品种类不全,数量很少。 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有少量玉器、石器、漆器。陶器以泥质灰陶居多,泥质灰胎黑皮陶占一定的比例,夹砂陶、印纹陶少量。鼎(三足盘)、簋、钵、豆、罐、杯、鬶为随葬陶器的基本组合。粉砂状泥质灰陶是好川文化最主要的陶系,泥质灰胎黑皮陶有一定的数量,这是好川文化陶器的一大特点。 好川文化陶豆特别发达,陶豆数量超过其他陶器数量的总和。豆把上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圆形、三角形镂孔是好川文化陶豆最显著的造型特征,部分陶豆的口垂棱、圈足部位还有朱红彩装饰,这可能反映了当时人们是从侧面观察和欣赏这些陶器,相当一部分可能是有着特殊用途的陶礼器。 陶器中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水器多,各有自己的发展序列。鬶、杯、盉等不同形态的水器有着不同的用途。 好川文化的石器以镞为主,石锛次之,石铖不多,石刀仅1件;玉器经鉴定,多透闪一阳起石系列软玉;亚腰形漆器、柄形漆器是好川文化又一具有鲜明自身特征的器物。交 通 上海至遂昌,沪杭高速到杭州后转到杭金衢高速,到龙游后再转龙丽高速“遂昌”出口下;杭州至遂昌,杭千高速到龙游后,转龙丽高速“遂昌”出口下;温州至遂昌:金丽温高速到丽水后,转龙丽高速“遂昌”出口下。 地址:浙江省遂昌县三仁畲族乡好川村 类型:古迹 |
草鱼塘森林公园 | 草鱼塘,位于浙江省景宁县东坑镇,距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城23公里,总面积1066.67公顷。草鱼塘公园内群峰拱秀,沟壑纵横,天地苍苍,气候凉爽,丰草绿溽争茂,佳木葱茏竟秀,堪称“世外桃源”、“清凉世界”、“绿色明珠”。1995年被省局批准的省级森林公园,1999年完成公园整体规划,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AA级旅游区;公园海拔在800~1500米之间,具有明显的山地森林气候特点,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品种多样,森林覆盖率为97.3%。有全省面积最大的柏树林;有50多种世界上珍稀柏树种,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2目83科9319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雉等4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公园内景观丰富,风光秀丽,以摩岩石刻、流云飞雾、三跌涧、杜鹃坡、汤夫人庙等为特色,融人文史迹与山林野趣为一体,可开展观光旅游、健身娱乐、科研教育、宗教朝拜等生态旅游项目。 导游: 园内有广阔的杉木林区,黄山松林区,有优良的观赏树种柏树林区,荟萃了国内外各种名柏,还有其他珍贵树种100余种,以及草鱼塘水域、蒲洋水库、天台殿、汤夫人庙、石乳洞等景观,是旅游观赏和科研考察的理想之所。 : 省级森林公园,地处景宁县境内敕木山东麓海拔千米以上的莽莽大山之中,地势高峻,林涛起伏,一派原始森林风光。 交通: 交通:距县城34公里,公园专线与52省道公路衔接,内有宾馆饭店和会议厅等接待服务设施。 景点位置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敕木山东麓 |
双后岗畲族文化村 | 导 游 : 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善歌,以歌代言,以歌为乐;畲族服饰、工艺品、饮食、居住、婚嫁风俗、宗教图腾等均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畲乡情韵独特绚丽,畲族村落一般依山而建,风格古朴。 景宁旅游以“畲族为本”,但只有在节假日,旅游团队到访的时候才有畲族风俗和歌舞的表演,700元一场,平日里散客来到县城,根本看不到畲族风情。 介 绍 : 位于县城鹤溪镇南2公里。这个村的居民都是畲族人,依靠旅游走上了富裕路。 交 通 : 在县城鹤溪门诊部乘农用三轮车前往,1元/人,离县城仅10分钟路程。 浙江丽水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驮戥村 |
---- |
仁字坑村 |
---- |
夏山头村 |
---- |
岙根村 |
---- |
林湖村 |
---- |
金岱村 |
---- |
徐崇村 |
---- |
山下村 |
---- |
黄桑南村 |
---- |
西山村 |
---- |
印章村 |
---- |
南坑下村 |
---- |
茶亭村 |
---- |
葛山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