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洛阳 >> 伊川县 >> 城关街道

城关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荆山森林公园

  伊川县荆山森林公园位于伊川县城西部,是近年来伊川县县委、0为方便人民群众生活、休闲、娱乐而兴建的新城市公园。  荆山森林公园自然风景别具一格,人文历史景观内蕴丰厚,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健身陶冶于一体的公园。该公园由洛阳市林业局设计队和伊川县林业部门进行规划设计,总规划面积5000亩,涉及城关镇的南府店、北府店、西场、窑湾等4个行政村。荆山森林公园通过科学规划,依山就势设计为中国理学文化名区、世纪坛生态休闲娱乐区、凤凰岭生态休闲区、植物园林观赏区。4区各具特色,且又联为一体,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中国理学文化名区,总面积150亩。以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程颐之陵墓“程园”为主体,30余株千年古柏蓬勃旺盛,500余株百年翠柏倔强峥嵘,金碧辉煌的山门,古色古香的墓祠把理学陪衬得博大精深。“程园”门外,刚刚建成的公园入口广场坦荡如砥,把千年文化大师寝陵渲染得内涵深邃。前来凭吊怀古、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已成为伊川逗引四海宾朋的洛南旅游热线。  荆山森林公园林业工作人员集中焚烧荒林  世纪坛休闲娱乐区,总面积600余亩。以荆山高峰世纪坛为主体。休闲区精心营造绿色长廊、亭台路牙,广植苍松翠柏,奇花异卉,形成冬夏长青,四季花妍,富有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景观。“伊川县世纪纪念碑”矗立于荆山高峰世纪坛顶端,造型奇特,雕刻精美,以丰碑之誉铭记20世纪伊川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浩浩业绩,标记新世纪的伊始,以巍巍雄姿激励80万伊川人民开拓拼搏,与时俱进。  -旅游小贴士:  门票:20元/人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城西部  城关镇  伊川县城关镇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南,北依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南邻嵩县、栾川,东濒伊河,被誉为“伊滨明珠”。全镇总面积73.6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306个村民组,总人口101356人,郑潼路、洛栾快速通道在我镇交叉通过,交通便利,为我县工业重镇,2004年2月、6月分别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建设厅命名为“全国重点镇”、“中州名镇”。2004年经济社会…… 详细++

文彦博墓

文彦博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文彦博墓   类别:古墓葬   时代:北宋   地址:伊川县城关镇罗村西一华里高台地上  文彦博 (1006~1097)  文彦博的祖先出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分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 文彦博的祖先出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文彦博 (1006~1097)  文彦博的祖先出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分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 文彦博的祖先出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窑底遗址

窑底遗址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窑底遗址   类别:古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地址:伊川县城关镇窑底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二程文化园景区

二程文化园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二程文化园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城西,荆山公园脚下,景色宜人。全园建筑面积300余亩。  它是在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墓园基础上升级而成的综合性文化园林。集旅游、休闲、教育、拓展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林,同时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儒学文化园林。  两程书院区占地约30亩,主要是将中国的儒家文化与书院文化结合起来向我们展示了理学发展的脉络和起源。同时又是国学宣传、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二程乃理学宗师、旷世大儒。二程学说,形成了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开辟了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新篇章。西侧的程林祭拜区由墓冢、享殿、神道、祭坛、老祠堂等部分组成。  整体区域约74亩。此区域古柏苍翠、石仪肃然、建筑古朴。是二程文化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保护区域。中间的的程庙纪念区,总占地约50亩,共分为五个区域。  中间核心区域有宗师殿、两圣殿、崇理殿,另有名贤祠、程门弟子祠、启圣祠、追远堂四个区域组成。  整个纪念区采用宋代风格修建,为纪念的专属区域。  宋明理学是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中国思想文化教育意义深远。  二程文化园为纪念二程,研究理学,弘扬传承传统文化构建了一方文化圣地,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程文化园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城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市著名的名胜古迹。全园建筑面积300余亩,由三个区域组成,分别是程林祭祀区、程庙纪念区、书院文化区。二程文化园是集旅游、休闲、度假、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林。  程颢、程颐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二人继承圣学,创建洛学,奠基理学,上承孔孟,正传朱熹,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哲学史上居主导地位近千年。二程创立“天理”学说,形成了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开辟了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是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中国思想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园2011年4月5日正式奠基,经过6年的精心打造,2017年4月3日已正式开园迎宾。二程文化园为纪念二程、研究理学以及弘扬传承传统文化构建了一方文化圣地。

伊川鹤鸣峡

伊川鹤鸣峡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伊川县鹤鸣峡风景区是九皋山腹地自然形成的一条峡谷,该峡谷纵深约3公里,两侧有悬崖峭壁、瀑布流泉。  景区特点  因诗经“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而得名,该峡谷纵深3公里,两侧有悬崖峭壁、瀑布流泉。因地处九皋山腹地,冬季气温常年维持在-10℃左右,瀑布流泉形成的冰瀑、冰挂浑然天成,蔚为大观,独具一格 。鹤鸣峡风景区位于伊川县酒后镇南庄村东2公里处,是集险、奇、幽、美为一体,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伊川书院

伊川书院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伊川书院位于鸣皋镇,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有918年。  北宋元丰五年,理学家和程颐(字伊川)因与王安石新政不合引退归洛。时居北宋相位,与程颐政见一的文博赠与程伊川鸣皋镇旧园一址,良田千顷,以书为学之所。程伊川于元丰五年(1082年)退出政坛,招收生员,“讲易经、授理学”,专事著书讲学,把其传道授业的学府取名为伊皋书院。程伊川学识博大精深,经术通明,程义理精微,诲人不倦,四方俊秀闻风而至,士大夫从学者日盈门。程伊川定学制,列校规,言传身教,名声大振。他先后共收徒63名,名儒孟厚、杨时、游酢、邵伯温等皆出其门下。流传千载的“程门立雪”典故即发生于伊皋书院,鸣皋镇因之被誉为“理学名区”。  元大德九年(1306年),驻鸣皋镇总兵克烈士希读程伊川先生《易传》、《遗书》有得,感慨万千,立志兴学。他目睹书院经220余年风雨剥蚀,已破败不堪,就自筹资金,招募民工,在伊皋书院旧址修建历时十年乃成,使书院得以中兴。其子铁木耳父遗志,复建古阁,藏书达万本。延三年(1316),上报朝延,元仁宗感其诚意,敕名为“伊川书院”。  伊川书院落成,翰林院直学士友谅指导性撰文,集贤学士赵孟姚书丹,参知政事郭贯篆额,刻石立牌,永志纪念。元代牌刻历684年历史风烟,仍直立于伊川书院。书丹者越孟百家,融汇贯通,创出了历史上独树一帜的“真本”,其字轻婉转,瑰圆玉泣,缎带人以姿竟溢出于披拂间的感觉。因而近700年来,到伊川县元至书院拓赵体字者纷至沓来。今这饱学之士至伊川书院领略中华文化遗风,赏赵体的分赴纵,临莫赵体深沉酒脱,无不为中国书法世术的源远流长,哕格独特而赞叹不已。  伊川书院于清朝康、隆年音爻次重修,再次文风大盛。莫古老书院之兴学育人之风悠然,名儒,学者云集。在良师谆谆教诲下,无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求学于伊川书院的蒋祖、李南华、姬、李贤书、蒋祖等皆为颇有建树的伊洛名。  伊川书院存大成殿三音,坐亲面南,风雨如,坚固壮观,古建筑风格可罕一项。书院最明显的遗风集中于那棵然挺痒立的宋柏之上。其柏三人合抱,高耸入云,虽经千年风雨袭,历尽沧桑巨变,古柏仍如铁打铜铸,岿然立,八千里风昧吹不倒,九万个雪霆也难轰,俱依于宋柏之下留影梁,乘兴而来满载而去,为潜移默化地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陶而感到不虚此行。  旅游小贴士:  门票:20元/人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  程颐 (1033~1107)  程颐(1033-1107),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幼承家学熏陶,其政治思想颇受父亲的影响,推举其父反对王安石新法乃“独公一人”,又对其兄程颢于荆公(王安石)之说,“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极加称许。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 详细++  程颐 (1033~1107)  程颐(1033-1107),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幼承家学熏陶,其政治思想颇受父亲的影响,推举其父反对王安石新法乃“独公一人”,又对其兄程颢于荆公(王安石)之说,“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极加称许。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 详细++

范园(范仲淹墓)

范园(范仲淹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范园是中国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的长眠之地,位于河南省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500米,距伊川县城17公里,离千年帝都洛阳市25公里,郑(州)少(林寺)洛(阳)高速公路从园前经过,交通十分便利。范园北依万安山,南傍曲水河,东临九龙山,西望龙门山,嵩山少林位其左,伊河之水出其右,山-复,气聚风藏,被誉为千秋名墓。范园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洛阳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洛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生于公元989年,逝于公元1052年,享年64岁。范仲淹一生忠贞报国,出将入相,清廉从政,刚正不阿,赤诚为民,政绩着著,百姓有口皆碑。他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思想,已成为历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广为传颂,千年不衰。他的“忧乐”精神境界蕴含的理想与现实、做官与做人、奉献与索取、民利与政绩的深刻内涵,连同他的高洁人品,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思想源泉。  范园是以人文景观为主体,以爱国和廉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景区,集瞻仰、游览、观光于一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的重要课堂,具有十分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范园分前后两域,总面积约85亩,园内遍植古柏千余株,神道旁有石翁仲、石羊、石狮和石阙等,规模宏大。范园广场有高大的范仲淹雕像,园区前域有范仲淹及范母秦国太夫人、长子监溥公范纯祐墓,中央建有范文正公祠大殿三间、展厅两间,宏伟宽敞,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大殿檐下悬挂原河南省政协主席范钦臣题写的“范文正公祠”匾额,两侧立柱书写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飨殿内塑范文正公金身坐像,上方悬挂清光绪皇帝御笔“以道自任”匾额及台湾知名人士、世界文化总会主席范光陵题写“天下存心”匾额、当代著名书画家范曾题写“先忧后乐”匾额等。大殿东西两个展厅展示范仲淹生平事迹。范公祠前“高山仰止”石坊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四柱三门,结构特独,造型精美。中柱之顶有望天吼,威风凛凛,环顾墓地,他-啸,苍天回音。双柱刻有“嵩少青山高道德,涧瀍碧水潔蘋繁”名联一副,言简意赅,用词精练,意境深远。园区后域为范仲淹次子宋丞相忠宣公范纯仁、三子宋尚书右丞恭献公范纯礼、四子宋户部侍郎公范纯粹、养子宋衢州司理子明公范纯诚及后裔之墓。  范园除墓碑外,现存碑刻8通,其中“资政典学士户部待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为宋代所立。其余多立于明、清两代。神道碑碑额“褒贤之碑”由宋仁宗亲篆,碑文为宋代名臣欧阳修撰写,大书法家王洙书丹,着重记述了范仲淹的生平事迹。“褒贤之碑”被称为“三绝”碑。  近年来,伊川县先后投资600余万元,修建了旅游专线,修缮了范园石坊、墓冢,重建了范文正公祠,塑起近20米高的范仲淹像,架起景贤桥,建成范园广场,使其逐步成为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丰富内涵的人文景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游客们在游览的同时接受着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地址: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500米  邮编:471300  电话:0379-68332391  开放时间:夏季:8:00-18:30,冬季8:30-17:30,节假日照常开放  公共交通:①伊川县城或龙门一号(郭寨)乘6路公交车到西高屯转车到范园(许营村)  ②郑少洛高速公路S85(宁洛高速G36)伊川北站下站,经洛栾快速通道往北至S238(常付线)到西高屯转车到范园(许营村)  ③宁洛高速G36伊川站下站,经S323(八官线)往西至S238(常付线)往北到西高屯转车到范园(许营村)  范仲淹 (989~105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 详细++  彭婆镇  彭婆镇位于伊川县北部,东临吕店乡,西濒伊河,南接水寨镇和白沙乡,北邻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风景区。全镇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19公顷,辖36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314个村民组,总人口6.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5人,镇政府位于彭婆与南寨两村交界处。.…… 详细++  范仲淹 (989~105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 详细++  彭婆镇  彭婆镇位于伊川县北部,东临吕店乡,西濒伊河,南接水寨镇和白沙乡,北邻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风景区。全镇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19公顷,辖36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314个村民组,总人口6.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5人,镇政府位于彭婆与南寨两村交界处。.…… 详细++

邵雍墓

邵雍墓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邵雍墓】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南约35公里处伊川县平等乡西村西部的紫荆山中,墓地东临伊水,西依紫荆山。周围群峰拱围,草木茂盛。墓地境域偏僻,静谧幽,确实为风水宝地,安乐佳城。  现状  邵雍墓坐北面南,墓前石系清乾阡七年(1742)嵩县知徐玑督工于旧坊遗址新修而成。石梁横连四柱上筒苡状,犹如房俏。石梁两头各一石龙头,有吞云吐雾、气壮山河之净,石梁之下嵌精石,中书楷体字“安乐佳城”,既描绘墓地物华天宝之地利,也表述墓主修身处世之哲理。邵雍墓地现存建筑物有石坊、山门,飨堂等,四周建有围墙,并保存有石雕,石刻。石坊位于邵雍墓南,距山门20米。由青石砌成,底柱四根,呈正方形,底柱之座双侧均有石墩夹持,下为石鼓,上呈月牙样,坚固美观。上部有石梁横连四柱。石梁之上雕成筒瓦状,坊脊两头各雕一石龙头,并刻有楷书“安乐佳城”,山门有石刻对联,上联“删后无诗啸月嘲风留青壤”下联“画前有易蹑根探窟见先天”。山门上方有石刻匾额,楷书“邵夫子墓”  石雕由于常年失修形状和字体有的已看不清,飨堂共计3间,东西两面山墙,南北相通,用柱子做砥,北为石柱,南为木柱,屋顶建有花脊,屋脊两头装有吻。  自宋时起,明宣德,清乾隆,民国等时期或地方政府拔款,或仰幕者捐资,曾对邵雍墓进行数次修整。1968年当地村民再次于原址上用旧料重建。1986年,伊川县人民政府拔款对邵雍墓进行修整。  邵雍 (1011~1077)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 详细++  平等乡  平等乡位于伊川县城南7公里处,距古都洛阳35公里,北临城关镇,南连鸣皋镇,西与高山乡接壤,东隔伊河与白元乡相望,全乡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231个村民组,45174人,耕地面积3115公顷。 该乡因乡政府驻平等村而得名。平等村古称大莘店,是秦楚古道上的军事要塞和商业重镇。1927年冯玉祥将军督豫,以孙中山倡导的资产…… 详细++  邵雍 (1011~1077)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 详细++  平等乡  平等乡位于伊川县城南7公里处,距古都洛阳35公里,北临城关镇,南连鸣皋镇,西与高山乡接壤,东隔伊河与白元乡相望,全乡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231个村民组,45174人,耕地面积3115公顷。 该乡因乡政府驻平等村而得名。平等村古称大莘店,是秦楚古道上的军事要塞和商业重镇。1927年冯玉祥将军督豫,以孙中山倡导的资产…… 详细++

土门遗址

土门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  土门遗址位于伊川县白元乡土门村,从发掘情况看,土门遗址分布广泛、内涵丰富,是研究伊河流域史前先民生存状况的重要实物资料。土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物种类丰富,且多数器形与王湾一期的非常相似,可以归属伊洛地区的王湾一期文化,这为深入研究伊洛地区仰韶时代的史前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除此之外,该遗址还出土了数量繁多的泥质红陶缸,尤其是其中一个用来作瓮棺的陶缸上,有别致的黑白图案,这在仰韶文化类型中甚为罕见,这种陶缸也因其造型独特,而被北京大学的严文明教授命名为“伊川缸”。通过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可知在史前时期,土门村附近应当是先民们的一处栖身之地。

程园

  程园位于伊川县城西侧,该园始建于1108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和其父的墓园。二程理学的影响历经:元、明、清、民国。其价值超过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他既有消极的一面,同时也是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加以研究。  乘车路线 伊川县城   咨询电话 0379-68332391   

二程墓

二程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二程(程颢、程颐)墓位于伊川县西1.5公里的白虎山下。墓地包括程墓和程祠两部分,墓在后,祠在前。东西全长205米,南北宽137.8米,占地40余亩,有古柏537棵,苍劲挺拔。坟院西北有墓3座,中为二程之父程珦,左为程颢,右为程颐。墓前均有石碑和石供桌。明宣德年间,增设墓前神道,两侧立石人、石马、石羊、石狮子等,今多数已不存。  程颢、程颐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由于他俩生前长期在洛阳活动,因此洛阳被誉为“理学渊源”之乡,其“理学”又称“洛学”。  二程祖籍安徽徽县,迁居中山博野(宋时保定路博野县,今河北省蠡县)。因避五代之乱,随曾祖父程羽迁河南住洛阳履道里坊。兄弟二人受业于周敦颐。  二程所处的时代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各种矛盾都在激化。在宋王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之争。反映到学术思想上,就是王安石的“新学”与二程的“理学”之争。二程是宋代唯心主义理学(也称道学)的代表人物,其哲学思想核心是“理”或“天理”,也叫“道”。他们认为理是天下万物唯一的、永恒不变的、至高无上的原则,是先天地而存在的,任何人也不能违抗。他们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灭私欲,天理自明”等观点,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君权、父权、夫权提供了理论根据,要害是用精神世界来支配物质世界,把封建制度永恒化。二程的学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继孔孟之后正统的官方哲学,二程也由此受到特别垂青。  二程死后,宋哲宗赐坟地祭田212亩,坟院建二先生祠,内有大殿、卷棚、东西厢房各3间。现存明、清石碑4通,坟院已修葺一新,院四周围墙已重建。每年程坟春秋大祭,规模可观。  景点位置  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程颢程颐墓  

程夫子祠

程夫子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程夫子祠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颢后裔先人的祠堂,位于伊川县江左乡乡程村。程祠始建于明朝,清朝熙、道光、同怡年间迭有重修,它同鸣皋镇伊川书院、城关镇程园合称为理学名区。  程祠坐北面南,大门由砖瓦结构的门楼及双合式木门构成。门额上方悬赭黄色木匾,-“程夫子祠”四个正楷大字,浑厚的字体配上稍显斑驳的匾面颇有古、大门西侧辟上岖壁画一幅,人依稀可产的图案中仍能赏到8个仙人神态各异、老寿星乐骑仙、二巨龙趣戏珍珠。   

张齐贤墓

张齐贤墓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齐贤墓   类别:古墓葬   时代:北宋   地址:伊川县酒后乡酒后村  酒后乡  酒后乡位于伊川县南部,呈三角形,乡政府所在地酒后村,距县城26公里,全乡辖27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214个村民组,35558口人。总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29公顷,荒山荒坡3万余亩。全乡自西向东分为河川、丘陵、重丘浅山三个地带,地形概貌为“四沟五岭一道川”,浅山丘陵约占全乡总面积的五分之三,是传统的农业大乡。2001年,被洛阳市委授予“六好党委”称……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伊川大觉寺

伊川大觉寺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伊川大觉寺位于伊川县高山镇谷元村,坐北面南,长300米,宽120余米,占地50余亩,目前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它就是大觉寺。  根据有关记载该寺始建于元朝惠宗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至公元1340年),已历逾600年沧桑,曾多次重修。据残碑记载,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大觉寺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大觉寺包括东西跨院,有房舍200余间,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寺内及寺外有古柏数百株,寺地六七百亩,僧侣多达300余名。从碑刻上看,仅圆平、圆钦、圆仲等圆字辈僧人就有80多名。  如今的大觉寺大部分建筑为清代遗留,其中轴建筑依次为山门、伽蓝殿、三圣殿、大雄宝殿。从整个建筑布局看,大觉寺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呈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大觉寺于2008年被列入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呈现我国古代建筑传统风格  山门为大觉寺的大门,五级石阶之上,一对石狮与门礅连为一体,石狮栩栩如生,左右对峙,门槛为浮雕石刻而成。进入山门,甬道两边有古柏两株,不远处便是伽蓝殿。该殿面阔三间,是一座清代歇山式(注①)建筑,为乾隆年间重修。  位于伽蓝殿后面的三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重檐飞翘,雄伟庄严。研究大觉寺近10年的谷元村村民王红星说,殿内原供有泥塑神像一组,墙上绘有壁画。该殿殿前原有大觉寺洛川性公塔残碑。王红星告诉我们,洛川性公塔俗称老和尚塔,建于明末崇祯二年(1629年),是明末大觉寺方丈洛川大和尚的寝葬灵塔,毁于20世纪60年代。  过了三圣殿,沿砖石甬道前行,拾级而上,就来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大觉寺最高大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梁起三架,重檐飞角,斗拱雀替(注②),绿瓦倒扣,结构严谨。檐内外下边有佛教图画多幅。这里原供有释迦牟尼、文殊菩萨等泥塑圣像。  王红星说,民国十七年,冯玉祥在河南号召“打偶像”,打到大雄宝殿时发现释迦牟尼塑像内有木桩一根,上写“至元戊寅仲春”等字样,由此证明该殿与塑像均建于元惠宗至元年间。“乾隆四十年的重修碑记记载‘崔陲旧有古刹,名曰大觉,历观残碣,创于至元年间’,也印证了这一点。”王红星说。  殿外月台两边及甬道左右,旧有碑刻30多座,记载各朝代重修该寺的经过、集资捐款及寺院兴衰等情况,可惜碑刻目前大多已被毁掉。  “寺内原有一座水落堂,是中轴建筑上的最后一座建筑,位于大雄宝殿之后,比大雄宝殿略低,为五间硬山(注③)出檐殿堂。殿内原供有孔子像,因此也称为孔子殿。”王红星说,20世纪50年代,水落堂被毁,至今没有重建。水落堂与大雄宝殿之间原有一大块空地,是文人拜孔及寺内僧人活动的场所。  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为大觉寺的古刹大会,古刹大会期间迎来周边县、市客商直至外省人士光临客流量达10万人次;是高山镇的主要古刹大会之一。  高山镇  高山乡位于伊川县西部,距县城15公里;总面积63.08平方公里,辖23 个行政村,42000余人。   该乡矿产资源丰富,突出的有煤炭、石灰石、高岭土等,并具有发展林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该乡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村村通程控电话,有线电视也得到普及。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乡洽谈贸易,投资办厂!.……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皇觉寺

皇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据《洛阳县志》所载,该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十年(722年),因系皇家寺院而得名,为龙门十大寺院之一。原本规模宏大,后屡遭损毁,现仅存伽蓝殿和西厢房。 伽蓝殿背依龙门山南麓,殿内原有壁画,现在多已湮灭。顶为硬山式,青砖青瓦,五脊六兽。西厢房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殿前有一直径一米余的砖砌古井,水清且浅,人称水甘无垢。    介 绍: 过龙门入伊川,在洛栾公路西边的郭寨村,有座以泉水饮誉古今的“皇觉寺”。 交 通: 可以在西关乘56路公交车直达,车程约1小时。    河南洛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城关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关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