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屏山景区 | 屏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于都屏山,座落于县南部的靖石乡境内,距县城约60公里,旧名龙山,海拔1312米,为县内最高峰,山麓四周百余里,皆山石层垒而成,属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结构,山高如屏,有奇禽异兽,盛夏最高气温29℃。 专家评价,屏山海拔900米以下是国家地质公园张家界风光,悬崖壁立,奇石众多,原始森林郁郁葱葱,蔗天蔽日。900米以上则是一片北国草原风光,山顶5万亩碧绿的高山草原连绵起伏. 这里终日云锁雾绕,有极为罕见的天然盆景树带、河西走廊壁墙,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气势磅礴的瀑布飞泉,雄伟俊俏的葫芦顶,神形逼真的鳄鱼大石雕;有如虎歇坪毛泽东祖坟地貌的金莲山寺庙,充满神奇色彩和古老传说的仙人下棋、黄狗钻窿和仙人泉,观云海、看日出,穿云雾,顶风口的高山草原风光。更有1996年冬天开始投资创办的我国第一家个人集资开发高山草场——屏山牧场风光,1998年被列为国家计委和国家农业部南方草山草坡示范工程项目,生产的“屏山高山青草奶”各系列产品畅销江南各地,深受人们喜爱。 屏山脚下是牧场总部,有专为游客而备的仿欧度假村,更有奶牛饲养、产品加工车间。从度假村上山有两条路,一条是长达六公里、可通汽车的盘山水泥路。另一条路,则是顺涧而上的便道,当地人称之为险道。走险道,是游客登山揽胜奇的最佳之道,可穿茫茫原始森林,听潺涧水欢唱,观千年灌木藤蔓,赏高险奇山异石,品古老神仙传说,别有一番情趣;有草鞋桥、拐杖桥、鳄鱼大石雕、金鸡啼晓、雄鹰展翅、雄狮镇山,高鼻子“老外”、仙人下棋……景致奇特,意趣盎然。 山顶处,明代农民起义军首领朱绍纲曾在此安营扎寨、练兵习武。登上山顶,临风四眺,感受白云在我脚下飘浮,飞鸟在我脚下吟唱,万亩草原云翻腾,表草丛中现牛羊的清丽平和景色,令人豪情顿生,抑不住内心的赞叹:风景这边独好! 拍摄:肖之毅 靖石乡 靖石乡位于于都县南部,距离县城46公里。全乡辖地153.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0万亩,耕地1.9万亩,水域面积0.4万亩。全乡共有10个行政村,191个村小组,5769户,2.8 万人。自然资源主要有钨、煤等。境内企业主要有顺达水电站、屏山牧场、靖石钨矿、屏山清泉水业公司等。 奶牛业、青梅业是靖石乡的支柱和特色产业。我乡依托屏山牧场这一龙头企业,采取“一户…… 详细++ |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渡江大道东段。其前身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 2009年,在纪念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75周年之际,0于都县委、于都县人民政府为了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先辈伟绩,投资近千万元对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进行改造扩建,兴建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由入口小广场、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组成。园区绿化率达85%以上,环境十分优美,是一处集爱国主义教育、观光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园。 在纪念园东侧是2004年兴建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5.75亩,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展厅两层。陈列采用文字、图表、照片、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直观展示中央红军出发长征的历史,再现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及苏区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场景,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处了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主题性纪念馆。 纪念园自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等先后来园参观指导。纪念园也先后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团中央公布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纪念园已成为弘扬长征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并已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每年接待观众达30余万人次。 |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 |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于1934年7月成立,8月驻此办公,主席钟世斌,副主席王孚善,下设内务部、财政部、国民经济部、土地部、粮食部、劳动部、教育部、裁判部等工作部门。主要任务是掩护和支援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顺利集结和安全突围。在中央红军集结于都时,开展筹粮扩红、征调伕子、坚壁清野等工作。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筹集粮食18万担,筹款44000多元,扩红14000多名,还筹集了大量的被服、草鞋和果品支援红军。9月初,毛泽东同志来到于都在此居住。10月,红军主力突围长征后,赣南省苏政府与省委、军区(驻于都县载舒屋)领导机关即撤离于都县城,迁往于都南部的黎村、小溪等地山区活动,由于粤军的包围-,后退至上坪山区,自1935年3月实行分散突围后,赣南省自然解体。旧址为砖木结构,悬山顶,坐南朝北,房前一小院,院门楼朝西,总占地面积636平方米。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及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于都县城的北门何屋,房子原为何姓人的民房。房子比较宽敞,房子前后有小院,共计房间三十余间,占地636平方米。1934年7月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在于都县城成立0赣南省委和苏维埃政府、省苏机关就驻在这里。赣南省苏主席为钟世斌,副主席王孚善,赣南省苏维埃政府下设内务部、财政部、国民经济部、土地部、粮食部、劳动部、教育部、工农检查部、裁判部、政治保卫局等工作部门。 这里也是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1934年9月上旬,毛泽东从瑞金云石山来到于都,住在这幢房子的东厢房,毛泽东这次来于都,虽然身体不太好,但仍然紧张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他经常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检查与指导了赣南省苏维埃政府的工作。在这个小厅里,他亲自主持召开了贫苦工农座谈会和区、乡、村干部座谈会,同到会代表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教育苏区干部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自己有了缺点错误,要自觉向群众检讨,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在于都期间还受当时中革军委副主席-的委托深入到罗江、小溪等地调查敌情,9月20日在这里发出了《毛泽东关于信丰、于都等地区敌人活动情况致-电》,为红军战略转移的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10月18日,毛泽东离开何屋,随同中央纵队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
何屋 |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暨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位于于都县城的北门何屋。 这幢房子,原为何姓人的民房。房子比较宽敞,房子前后有小院,共计房间三十余间,占地636平方米。1934年7月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在于都县城成立0省委和苏维埃政府,省苏机关就驻在这里。赣南省成立时,辖于都、登贤、杨殷、赣县等四县和信康、南雄两块远殖游击区。赣南省苏主席为钟世斌,副主席为王孚善,赣南省苏维埃政府下设内务部、财政部、国民经济部、土地部、粮食部、劳动部、教育部、工农检查部、裁判部、政治保卫局等工作部门。赣南省是中央苏区设置的5个重要省份之一,自建立开始就遵照0中央的指示,领导全省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革命战争,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打击敌人。在中央红军集结于都时,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筹粮、筹款、扩大红军、征调夫子,从人力物力全力支援红军架设浮桥,从各方面保证了红军胜利出发长征。 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居住。1934年9月上旬,毛泽东从瑞金云石山来到于都,住在这幢房子的东厢房,毛泽东这次来于都,虽然身体不太好,但仍然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他经常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检查指导了赣南省苏维埃政府的工作。在何屋,他亲自主持召开了贫苦工农座谈会和区、乡、村干部座谈会,同到会代表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教育苏区干部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自己有了缺点错误,要自觉向群众检讨,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还出席了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在县城北门郑屋召开的裁判部干部会议,在县城王家祠接见与慰问了于都县红军家属代表会的全体代表,出席了在县城谢家祠召开的赣南省三级干部大会。毛泽东在调查中了解到登贤县在肃反工作中存在“左”倾错误,立即写信派自己的警卫员连夜送去,使登贤县肃反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及时得到纠正。毛泽东在于都期间还受到了当时中革军委副主席-的委托深入到罗江、小溪等地调查敌情,9月20日在这里发出了《毛泽东关于信丰、于都等地区敌人活动情况致-电》,为红军战略转移的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10月18日,毛泽东离开何屋,随同中央纵队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何屋 何屋 |
盘古山矿山公园 | 盘古山公园公园面积宽广,为赣南之最,比当年的赣州公园还大,里面绿树苍翠,曲径风荷,亭台楼廓掩隐其中,动物园、儿童乐园、水上舞厅颇具特色,即使是现在疏于管理的园里,仍是休闲的绝佳去处。 这个建于七十年代的公园在赣南的一份旅游地图上被标为旅游景点。而成长在此的我对它再熟悉不过了,直到现在公园依然是人们春节游玩、傍晚散步的好去处。 公园里植物繁盛,大树、灌木、竹子、野草将公园变成了一个天然氧吧。别看植物多,却井然有序,这一切都规划很好,因为这个公园是当年职工义务劳动建起来的。这个公园的建设有两个用处:一是为广大职工家属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二是利用这个环境抵挡风沙,处理生产污水。至于风沙,采矿嘛,自然会有废石和尾砂,这又构成了盘古山的另两道风景:废石堆和尾砂坝,这个先按下不表。 公园里有的不仅是树,还有人工湖、各种游乐设施。人工湖上那个漂亮的船形建筑是整个公园的标志建筑之一。还有湖上的九曲桥以及湖面的荷花,这一切在我脑海是那样清晰。回想起童年时在公园玩过的滑梯、摇篮、跷跷板等等依然是那么让人回味。这些游乐设施比不上现在城里游乐场的电气化游乐设施,但它们里荡漾着我的童年。这些游乐设施大多是矿里职工自己设计制造的,不仅造型美观还很实用,如今依然是孩子很常常玩耍的地方。 公园里有个动物园,据说曾经有过老虎等大型动物,但我没有赶上那个时代。我自己看到过猴子、豪猪以及各种鸟类。好笑的是,我一小学同学曾经因为戏耍动物园里的猴子,被猴子咬了,去打狂犬疫苗。现在动物园已经荒废。据说有些动物转到赣州的动物园了。盛衰之间又有多少故事呢。 那应该是一个近代的游乐场吧,记得小的时候里面有好多的玩的哦可惜现在变化好大呀 现在每年回家,公园依然是我们的好去处,走在石子路上,在那里谈谈心。找张桌子打牌也足够消磨时光。只是野草长得老高,心中不免多了一丝凄凉。记得我们读书时还带镰刀来公园锄草,这也是义务劳动了。如今,过年时在公园还可能和老同学不期而遇,很多已经是多年未见,一大批人早就搬到县城或是更远的其他城市。这里也是他们的回忆吧。再次相见,已是人非昨日之人,景非昨日之景,感慨良多。 |
中共赣南省委旧址 | 中共赣南省委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赣南省是1934年7月为适应红军主力即将实行突围转移的战略需要而设立的,初辖于都、登贤、赣县、杨殷等四县和信康、南雄两个远殖游击区,后又辖寻乌、安远、会昌、于西县和兴龙、寻安县。8月,赣南省委驻此办公,省委书记由钟循仁担任(后阮啸仙),组织部长罗孟文、宣传部长潘汉年(后杨尚奎)、白区工作部长张瑾瑜、妇女部长刘莲仔。赣南省委还不定期出版了机关刊物《省委通讯》。于都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集结地并安全实施突围,其中很大程度上与赣南省委、省苏所做的大量地发动群众、开展筹粮和扩红工作是分不开的。 赣南省从设立始至1935年3月实行分散突围到信丰坚持游击战争,历时9个月,其主要领导人先后牺牲,至此赣南省自然解体。旧址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坐北朝南,面阔9.9米,进深25.4米,占地面积251平方米。 天主堂是美国传教士所建,房屋系砖木结构,座北朝南,面积为251平方米。198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4年7月,0赣南省委成立时,省委机关驻在这里。0赣南省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白区工作部、妇女部,省委书记钟循仁,组织部长罗孟文,宣传部长潘汉年(后-),白区工作部长张瑾瑜,妇女部长刘莲仔。0赣南省委还不定期出版了机关刊物《赣南省委通迅》。 0赣南省委成立后,积极响应0中央的号召,适时地发布了一系列通令和通告,领导和动员全省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积极配合红军作战,迅速开展扩红运动。在中央红军集结于都时,0赣南省委还遵照中央部署,有计划有组织地征调了大批夫子,帮助红军运输物资器材,开展大规模的筹粮、筹款等工作。 为了支援和掩护中央红军顺利集结于都和突围西征,10月15日0赣南省委在县城谢家祠召开了省、县、区三级干部大会,研究和部署了有关工作,从人力、物力方面支援红军战略转移,同时,广泛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和牵制敌人。 0赣南省委从1934年7月建立至1935年3月分散突围,历时仅九个月,但它领导赣南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业绩将永远载入革命史册。 |
盘古茶场 | 盘古茶场 盘古生态茶厂位于于都县南部盘古山镇长龙村,地处于都、安远、会昌三县交界处的群山环抱之中,海拔1000余米,山峦重叠,林密叶茂,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高达65%,相对湿度80%,云雾缭绕,环境幽雅,山地肥沃,有机含量达2%左右,具有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茶厂无公害有机茶园7000亩,近两年内茶园扩大到10000亩。茶园内,碧波万倾,一派生机。一座座高低起伏的小山坡上茶树排排,一列列高高大大的景树、果树,把茶园自然区划为许多整齐别致的方块,板粟园、日本甜柿园、李子园、毛竹园、杂交竹园、杉树园辅助项目协调发展,把整个茶厂装点得更加引人夺目。还有新建的小型接待旅馆,每日可接待18人游客住宿用餐。 茶厂科技含量高,品牌产品多。产品曾在元初至清代乾隆年间列为皇室贡品。“盘古钣毫”在1994年被江西省农业厅评为省优质名茶,“盘古龙珠”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96年中国青岛首届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第一名。2002年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2631个茶样中,以98.62的高分荣获全国第二名,1995年至2003年盘古茶厂先后多次被团中央、国家和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个协授予“青年文明号”、“先进私营企业”,在市、县评为先进明星企业,“知名商标”。厂长黄清波被当选为省人大代表,省、市劳动模范,2002年8月被评为赣州市茶文化研究第一届常务理事。 |
宽石寨 | 宽石寨 在于都县城南七公里处,有一个奇险秀美,风光绮丽的好地方,这就是位于贡江镇与利村乡交界之处宽石寨。宽石寨包括与宽石寨连为一体的仙牛寨、风帆寨、平峰寨、姐妹寨、象形寨等山寨,同宽石寨相邻的山寨还有鲤鱼寨、狮形寨、走马寨、凤凰寨、羊子寨、龙尾寨、靠椅寨、刀面寨等,共有十八寨,寨间有仙牛洞、月牙洞、高岩洞、平岩洞、穿心洞、猫眼洞等九个崖洞,当地人称为“九洞十八寨”。宽石寨寨体以固结坚硬的红色砾岩构成,以“顶平、身陡、麓缓”为外观特征,是典型的发育较好的丹霞地貌区。 宽石寨以险著称,“山险”是其主要风景特点。与宽石寨连为一体的六座山寨,寨寨悬崖峭壁,奇姿雄伟,险峻异常。攀崖登寨,动魄惊心,令你刺激叫绝。要登上寨顶,既要有健壮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而且要掌握技巧,三者缺一不能登上寨顶。当你克服艰难险阻登上寨顶,远山近景尽收眼底,美丽的于都县城近在眼前,令你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正因为险峻,宽石寨历朝历代皆兵家必争之地,在几千年阶级社会中,宽石寨附近的乡绅居民每逢战乱皆上寨避难。宽石寨、仙牛寨、象形寨都有寨门、房屋、水井、池塘等遗址,其中主寨宽石寨顶约有1.2万平方米,有八十余间房屋墙基,可容一千余人居住。据文史资料记载,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处于低潮时,中央红军和县赤卫大队就曾多次转移到宽石寨居险坚持斗争,保存革命力量。 |
于都宝塔公园 | 于都宝塔公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宝塔公园 宝塔公园位于县城西门323国道旁,距赣州市60公里,是人们登高望远、眺望贡江、访古佛事的理想场所。宝塔旧名“慧明院塔”,始建于宋至和二年(1055 年),后几经重修。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更名“重光宝塔”,素有“雩都文峰”之称,备受民间爱护。文革时被毁,2004年全县人民自发捐资移址重建。现宝塔高55.26米,塔型八面朔风,塔身七级重檐,每级设游廊;塔单层设子、午、卯、酉、四大正门。双层设乾、坤、艮、巽四大隅门,塔刹四级铸铁,塔胎呈八角形,直径12米,塔体框架砖混结构,外砌青砖,着色调和,仿宋风格,蔚为壮观。涛涛贡江蜿蜓飘流而过,岗峦耸翠,群山竞秀,左迎右顾,前拱后揖。1934年10月16日-18日傍晚,以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共17805人在老重光宝塔脚下和县城南门、罗坳孟口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公园突出了庄严典雅,古朴亮丽,生态协调的特点,包括登重光宝塔、贡江远眺、县城掠影、宗教朝靖、森林漫步、夜赏宝塔等活动。 |
金鼎寨 | 金鼎寨简介 金鼎寨位于于都县南部的靖石乡,距县城50公里,离于盘公路500米。海拔373米,东临会昌,南有渔翁电站,西面是盘古山镇,北边就是屏山。金鼎寨四周悬崖绝壁,远看形似饭甑。相传,它是一位神仙厨子经过此地时,被人点破后,遗留下的饭甑而形成的山,所以,又称“饭甑山”。 在金鼎寨周围点缀几座小山。西边有像敬神用的“斋饭”,名叫“斋化墩”。东北偏北有两座相靠的山峰。据说它们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两位神仙,因打翻王母娘娘的玉盏而被罚下天庭,故名“金童玉女峰”。靠东边,可以看到一口倒扣的金钟和两面相距不远的石鼓。在两面石鼓中间有一大堆散乱的石块,相传它原是生长在金鼎寨山体上的“包子”。这个包子能够吮吸开地精华,会不断长大,将威胁当地百姓的生存。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雷神把“包子”给壁了。在东偏南距金鼎寨不远处,有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叫马鞍山,据传是被雷神劈去头后形成的。 |
罗田岩 | 于都罗田岩,位于县城贡江南岸楂林村323国道旁,距县城1公里。是历代名人摩崖石刻众多,丹山碧水为主的历代风景名胜地,湖光山色,景色宜人,开发于南北朝,自北宋时亨誉盛名,并创“华岩禅院”,闻名一时,为亨誉海内外名篇《爱莲说》碑刻发表地。 千百年来,我国众多名家学者,文官武将,骚人墨客,游客信士,都曾慕名前来揽胜观景,或结庐筑室,谈道讲学。在方园2.5公里的悬崖峭壁上,镌有自唐宋以来岳飞、文天祥、朱熹、八大山人、王懋德、王阳明、罗洪先……等等历代名人题刻100余品,为罗田岩而作的诗文80余件。这里有我国北宋时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经影响我国思想史八九百年之久的道教与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摩崖题刻、及其讲学和纪念遗址“濂溪书院”、“濂溪阁”;千年古柏、罗田岩千年古庙、漏米岩、于阳一览、帝监亭、卧云阁、高山仰止亭、居然亭、望需亭、周敦颐和岳飞塑像、隧道、休闲场所、娱乐活动、周边还有景观独特、宛若人间仙境的官才寨和通心岩。 罗田岩正逐步开发成一个揽胜观景,旅游休闲,娱乐度假的省级综合性风景区,景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分为以罗田岩为代表的八大各具特色的功能景区。 |
长征第一渡口 | 长征第一渡口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于都是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于都河(即贡江)是红军长征首先要过的第一条大河,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便搭浮桥,摆渡船,在1934年10月16日到19日傍晚,共有8万7千人渡过了于都河,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开启了祖国的新篇章。 如今,渡口广场上高高屹立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的纪念碑,依稀能让人感受到这里昔日的震撼之景。 地址:赣州市于都县 类型:码头古迹纪念碑 |
青云嶂 | 纯正的赣南乡村风格,交通方便,夕阳很美,脐橙基地,杨梅基地、客家菜好吃。暂未被发现的客家乡村自然美,有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千亩的杨梅园,万亩的脐橙基地。323国道、赣龙铁路、洽江穿境而过并形成三线并行的独特乡村风光。没有商业气息,人口少。 景点位置 |
于都屏山牧场 | 高山草原特色。屏山牧场独特的天然高山草原风光,谌称江西第一、江南第二,不失为一个集放牧、观光、休闲、避暑和野营、狩猎的迷人高山草原公园。 地址:赣州市于都县靖石乡 类型:草原 门票信息: 门市价:25.0元 |
于都长征大桥 | 于都长征大桥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于都长征大桥”位于县城323国道上,也是当年以彭德怀为军团长、-为政委的红三军团渡于都河出发长征的主要渡口——西门塔脚下渡口。她与红军大桥和宝塔公园一起构成了县城一江两岸格局,是县城滨江路一道无比亮丽的风景线。 1934年10月上旬,红三军团从石城撤离战场,经宁都南部,15日到达于都的曲洋、汾坑、车头等地。17日至18日傍晚,红三军团17805人分别从这里和县城的南门、罗坳的孟口渡过于都河踏上长征之途。渡河前,红三军团在县城的东门沙坝召开全军团指战员动员大会,军团长彭德怀、政委-先后在大会讲话。彭德怀在会上告诫战士们过浮桥时,大家要镇静,不要拥挤,同时还要求战士们写信回家告诉自己的父老乡亲要保卫胜利果实和严守秘密,红军一定会回来的。 为了缅怀先辈伟绩和解决两岸群众过河困难,1995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县干部职工群众就像当年支援红军渡河长征一样,纷纷解囊捐款,在此修建了一座全长607.14米,桥面宽15米的大桥,于1997年5月1日胜利竣工通车。1996年10月1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主席视察赣南老区时,听说于都正在中央红军渡于都河长征时的老渡口修建大桥,欣然为大桥题名“于都长征大桥”。 |
罗田岩石刻 | 罗田岩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田岩石刻 罗田岩石刻是于江西省于都县县城贡江南岸楂林村罗田岩景区内一处,重要的人文景点,据文献记载,在罗田岩四周约2平方公里的悬崖峭壁上分布着唐宋以来历代名人题刻100多品。但因年代久远,不少石刻风化、剥落,加上“文革”期间又人为破坏,现能辨认、保护较好的只有57品。主要分布在寺东悬崖和观善岩悬崖上。寺东悬崖上能分辨的有15品,宋代石刻最多,目前发现最早的石刻宋皇祜三年(1051年)石刻,就在这里悬崖上。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