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呼中国家森林公园 | 呼中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呼中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1.5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森林公园,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大白山风景区、苍山石林风景区、呼中镇旅游度假区、佛山风景区五大景区。 有独特的北国一柱、偃松园林,记录着创业历史的知青纪念馆、凝聚着浓厚的田园风情的黑木耳养殖园区等80多个景观景点。 公园四季风光如画、春季白雪初融、红毛柳醉、杜鹃映岭、夏季更是林海夏都,山花烂漫、清风送爽,千山竟秀、郁郁葱葱;秋季天高云淡、层林尽染、五花山色、野果飘香。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妆素裹、冰雪冬宫。全年适游。避暑消夏最佳季节在五月末至十月初,游人络绎不绝。 静溢的山城呼中镇、更是花园般的旅游度假区,仿佛世外桃源。欧陆风情的建筑群使人们把这里称作东亚"中国小北欧"。花坛簇锦、水榭楼台又仿佛置身"塞北小江南"。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湛蓝的天空一尘不染,据前几年北京来的专家探测,呼中空气中有利于动、植物生长的负氧离子数每立方厘米就高达4万多个,远远大于工业城市中负离子数的2000倍,是名符其实的"天然大氧吧、森林沐浴场"。 |
大白山风景区 | 大白山风景区 大白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大兴安岭呼中区呼源镇西南12公里处,海拔1528米,是大兴安岭北段的最高峰。 大白山具有典型的森林植被垂直带谱景观特色:1500-1200米,亚高山矮曲林带,包括偃松灌丛和赤杨偃松灌丛;1300-900米,山地寒温带亚高山型针(阔)叶林带,包括偃松、岳桦落叶桦林、偃松落叶松林和碎石坡植被;1200-700米,山地寒温带型针叶林带,包括杜鹃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泥炭藓桂香落叶松林和甜杨林等;700-660米,河谷以苔草沼泽草甸为主。这种分布,不仅是植物教学的活教材,更具有很高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价值。 在大白山的最顶端,有一处防火瞭望塔,凭塔远眺,莽莽兴安岭尽收眼底。游客还可以在大白山海拔800米处的一片中国面积最大的偃松林内休息、游玩和采摘。大白山风景区现已建设旅游公路10公里,公路两侧分布着不同的森林景观,碎石坡、旱地莲花、孔雀开屏、山泉和暗河等特色景观均有呈现。登上大白山,可以俯视崇山峻岭和莽莽-,使人有种超凡脱俗、飘然若仙之感。 |
苍山石林 | 苍山石林风景区 苍山石林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的南部,位于呼中林业局苍山林场东南6公里处山顶的一片密林中,由一块块硕大的花岗岩聚集成峰,宛如万丈碧波中的海市蜃楼,高大雄伟、又如烽火台上英姿潇洒的将军屹立于林海中,惟妙惟肖。几十座石林,形态各异,拔地而起,峰峰相连。立于峰下,仰首翘望,高入云天。蹬及峰顶,俯瞰群山,蔚为壮观。是我国最北部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石林。 在苍山旅游区内岩石以流纹质角砾凝灰熔岩为主,该岩石距今大约130百万年,其岩石特征为:灰色、灰紫色,角砾状、流纹状构造,胶结物为凝灰熔岩结构,角砾含量15%-18%,大小为0.5cm-3.0cm,呈棱角状,角砾成分为流纹岩、安山岩。NE、NW向二组节理发育,切割岩石构成不同的形态,差异风化、崩塌脱落及剥蚀作用造成千姿百态的形态,蘑菇状、柱状等等。因此,形成极具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 |
呼中区森林公园 | 呼中区森林公园 “森林、鲜花、清泉……山顶白雪皑皑,山下绿海莽莽。白天,走进大森林,漫步其间,深深吸吮天然氧吧好新鲜的空气;晚上,住进松油飘香的木屋,听听大森林里的故事,十分惬意啊!”来到呼中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总是这样有感而发,流连忘返。今年年初以来,来到呼中区的旅游人数3776人,实现收入248万元。 呼中区境内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处处孕育着发展生机。既有高寒冰雪、浩瀚-,又是夏季避暑胜地,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米36000个,是全国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地区,被誉为天然“洗肺”工厂。 |
佛山景区 | 佛山景区在碧水镇,景色秀美,主要景点有“仙女峰”和"仙女平台"。 “仙女峰”主峰距地面约200米,当站在主峰上,不论是远处观望,还是近处直观,她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脚踏云端,手拎花篮在逍遥自得春游仙界,在主峰右侧距地面150米有六座山峰相连,象是六位美貌天仙的姊妹手挽着手在眺望山下一片开阔的农牧场。 "仙女平台"在主峰左侧距地面近80米有一块供游人休闲宽达35米的“仙女平台”,游人站在“仙女平台”上,既可观赏仙界美景,又可开心地玩耍、拍照。从这里可顺山而下到呼玛河上去飘流,也可垂钓。到了冬季,游人可拿起雪具或是坐上马耙犁,穿越莽莽林海雪原。 |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呼玛县境内,面积19.4万公顷,198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寒温带针叶林及珍稀动植物。 本区地处大兴安岭中部,气候具明显的大陆性特点,为欧亚大陆多年冻土的南缘。植被为寒温带针叶林,是中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寒温带针叶林,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区内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岩高兰等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貂熊、原麝、水獭等10种,还分布有一些特有的冷水性鱼类。本区可作为研究高纬度带多年冻土和各种沼泽地植被群落的基地。 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在大兴安岭地区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植物种类248种分属58科156属,其中苔藓植物13种,蕨类7种,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223种。 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依全国动物地理区划属古北界、东北亚界、东北区、大兴安岭亚区。据调查保护区内共有野生动物(脊椎动物)50科178种,其中鸟类131种,兽类33种,两栖爬行和鱼类1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嘴松鸡、金雕、貂熊、原麝、紫貂等6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燕隼、花尾榛鸡、棕熊、猞猁、马鹿、驼鹿、水獭等37种。 经调查,昆虫属于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共4目,24科,100多种昆虫。其中天敌昆虫24种,其于76种,其中有蛀干害虫39种,有食叶害虫33种,有球果害虫4种。保护区主要树种是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其次是樟子松、岳桦、山杨、柳树、偃松等。这些不同的树种上都有害虫寄居,其种类和危害程度较大,害虫寄居在林木的叶、枝干、果实上并造成危害。 呼中自然保护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酷寒漫长,有七个月的时间为冰雪覆盖。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区内的鱼类都是耐寒种类,种类不多,但数量较大。呼中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种类繁多,在大兴安岭地区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植物种类248种,分属58科156属,其中苔藓植物13种,蕨类植物7种,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223种。 在野生植物资源中,经济植物占植物种类总数的63%,其中经济用材树种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等;浆果植物有笃斯越桔等;油料植物有偃松、金莲花等;密源植物有赤杨、悬钩子等;纤维植物有小叶樟、大叶樟等;单宁植物有龙牙草、花楸、绣线菊、荨麻、柳兰、唐松草等;食用菌有草蘑、榛蘑、油蘑等。保护区内被列为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5种,其中二级保护植物有东北岩高兰,三级保护植物有樟子松、钻天柳、黄芪、草苁蓉等。 据调查统计,保护区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6918436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这16766659立方米,占保护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9.1%;疏林蓄积量、散生木蓄积量为151777立方米,占保护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0.9%。枯立木蓄积量43644立方米,倒木蓄积量33763立方米。 |
呼中公园 | 呼中公园 呼中公园位于呼中区境内,呼中镇中部,中新大街北侧,新建路东侧,北为新北二道街,东靠公园巷,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人工湖水面为5干平方米,设有游人船;内建职工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区等景点。尤其是到了春夏季,园内鸟语花香、虫鱼嘻嘻,美丽极了。呼中公园以其优雅的环境,全面的活动设施赢得了当地居民喜爱,成为人们的日常休息和锻炼的首选之地。 |
休闲广场 | 休闲广场 呼中区休闲广场是区政府为丰富该区老年人生活,休闲和锻炼,专门出资兴建的一个文化活动广场。广场共占地5500平方米,主要是投入资金对职工之家进行维修和改造,购置了健身器材,新建了老年门球场,丰富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建设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
呼源水帘洞 | 呼源水帘洞 呼源水帘洞位于呼中区呼源镇南部5公里,呼中―呼源公路旁。是两个连在一起的景点。猩猩山因其形状似一头望天的大猩猩而得名。而水帘洞则是山峰下有一天然石洞,由于洞口地势较低始终有一半淹没在水中而得名。 |
漠河北极村 | 漠河北极村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有“神州北极”之称的北极村,古风淳朴,静溢清新,景色宜人。每逢夏至,前来观赏“北极光”和“极昼”的游人绪绎不绝;中俄大界河-黑龙江起源于漠河,江水晶莹,曲折回环,顺流而下,尽览两岸秀丽景色和异国风光;漠河原始森林繁茂葱郁,山风送爽,林莽飘香,野外探险,簧火野宿尽添大自然神秘的色彩;古老的漠河,历史文化渊远流长,满清、日伪时期的古迹遗址随处可见,尤以慈禧太后的“胭脂沟”和“古黄金之路”闻名于世。 美食 漠河特产珍贵的冷水鱼,像鳕鱼炖豆腐、烤狗鱼、红烧鳇鱼等都非常有名,白肉血肠、漠河人特制的风干香肠、油炸糕也非常有地方特色,值得品尝。漠河县地域狭小,餐馆饭店却不少,随便哪家都可以吃到这些菜肴,如果到了北极村,这些菜肴当然也都有,不过相对要贵些。通常来看人均每顿饭40元左右。 购物 漠河的土特产主要有:蘑菇、野生药材野生浆果、山野菜、鹿茸片等。漠河旅游多数都在北极村,村中谈不上什么购物地点,多数都是当地老乡到山上采回的各色物产,榛子、松子,或者应季的水果野菜,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购买,但类似灵芝、人参之类,建议游客还是回漠河县城内的正规药店购买比较妥当。 漠河县城地域狭小,主要商业街只有一条,是火灾后重新建的,各色特产及一些生活的日用品都可以买到。漠河县市场也在那里,出售应季的水果、蔬菜,也有少数的冷水鱼,有兴趣的游客可以简单逛逛,不过总体来说,谈不上繁华,满足需求罢了。 交通 每天抵达漠河三趟火车: N41次-特快-哈尔滨直达漠河:哈发车时间:21:15分 到达漠河时间:18:18分 运行时间:21小时 全程公里数:1213公里 N6345次-普快-齐齐哈尔直达漠河:齐发车时间:11:43分 到达漠河时间:8:40分 运行时间:20小时57分 全程公里数:923公里 N2667次-营口直达漠河:营口发车时间:12:12分 到达漠河时间:20:14分 运行时间:32小时02分 全程公里数:1992公里 飞机抵达漠河一天一趟: 哈尔滨-漠河县CZ6279 哈尔滨起飞时间:13:20分;到达漠河县:15点 漠河旅游主要景点门票: 北极村景点门票:60元/张 (65岁以上、军官证、记者证、军人残疾证、导游证免门票。学生证半票) 北极村景点电瓶车:20元/张 (提倡环保不准汽车开进村子,直对夏季,冬季免)5.6火灾纪念馆门票:10元/张 (其余的景点全部免票) 以上景点公里数: 漠河县-北极村88公里(路况:省级一级公路全部沥青路,现在修路中,艰难) 漠河县-北红村130公里(路况:国防公路土路) 北红村-黑龙江第一湾70公里(路况:国防公路土路) 提示 漠河地处北纬53度半,在大兴安岭北坡,是“神州的北极”。那里是国内最冷的地方,夏季平均温度18.4°C。冬季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52.3摄氏度。 漠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海洋暖流影响局部小气候变化突出,春季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上3度-15度、夏季15度-25度、秋季6度-0度、冬季零下15-35度,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且降雨量集中(多集中在7-8月),故应携带保暖衣物和雨具,蚊虫较多,略备药品。 线路参考 漠河县--观音-胭脂沟-李金庸祠堂-古墓群-北极村原始森林公园-白桦林-飞来松-北极村 漠河县主要景点:西山公园、松苑公园、5.6火灾纪念馆、北陲农贸市场等。 北极村主要景点:中华北陲、七星山、村碑、最北邮局、最北哨兵、最北哨所、最北气象站、乡政府、中小学、最北沙洲、神州北极广场、日伪电厂遗址、俄罗斯村庄(依格娜-村) |
加格达奇北山森林公园 | 加格达奇北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地处大兴安岭余脉,山势平缓,起伏不大,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丘陵分布在城区的周围,大部分平川分布在甘河南北两岸。平均海拔为加格达奇区472米。平均年气温为负1.2℃,无霜期为85天至13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94.8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分明,冬长夏短。冬季气候寒冷,被称为“高寒0”。 加格达奇素有“-明珠”、“新兴林城”和“万里兴安第一城”之称。是0大兴安岭地区委员会、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林业部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大兴安岭军分区和哈尔滨铁路局加格达奇办事处所在地。是大兴安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大兴安岭首府加格达奇北山公园位于城市北侧,拾阶而上登高望远尽可鸟瞰城市全貌,此处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是林区森林资源的一个缩影,山势连绵起伏且坡度平缓,伴随着林区开发建设,相继开发了一些景点,突出代表有铁道兵纪念碑、城市的重要标志物电视塔、森林氧吧、绿月桥等群众休闲娱乐场所。 2004年,恰逢大兴安岭开发建设40周年,地方政府投入巨资对整体面貌进行了大手笔、高立意的改扩建,重新修缮了东西两个出口,使整个北山横贯东西,自成一个游览体系,融入了大量亲民、爱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建筑风格清秀典雅、寓意深远、突出林区特色,是开展“放飞心情、强身健体、携手自然、感悟春意—春季万人登山活动”的理想之处,更是游人探询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史不可多得的景观。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朝阳路以北 乘车线路:加格达奇乘出租或小巴至朝阳路可达 |
大兴安岭资源馆 | 大兴安岭资源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大兴安岭资源馆位于加格达齐世纪广场南侧,建设面积2800平方米。大兴安岭资源馆是黑龙江省3A级旅游点和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兴安岭资源馆内设施充分展示我国寒温带林区丰富的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水、矿产等资源和生态景观,反映了艰苦创业、突破高寒0的大兴安岭精神,同时注重展示科普性、宣传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具有完备的多种语言讲解和电脑查询及多媒体演示系统,大兴安岭资源馆是激发人们关爱自然,热爱大兴安岭,树立保护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做为大兴安岭林区唯一的一所集各类资源标本、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及宣传为一体的展馆,大兴安岭资源馆的建立,是面向全国、面向社会、面向广大青少年宣传大兴安岭的体现,大兴安岭资源馆将极大地激发全社会都来关爱自然、热爱大兴安岭,树立保护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真正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意义。 |
大兴安岭5·6火灾纪念馆 | 大兴安岭5·6火灾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是为了反思纪念1987年5月6日发生在大兴安岭的特大森林火灾而建造。1988年10月22日建成开馆,于2006年重新改扩建,新馆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18平方米,展厅面积2260平方米。 一楼设有“起火之源”、“烈火熔城”、“悲惨瞬间”、“人间炼狱”、“悲伤的城市”五个展厅;二楼设有“油库保卫战”、“决战兴安岭”、“救灾援助”、“重建家园”、“扑火逃生”、“现代扑火技术”、“森林防火规章制度”等七个展厅;三楼设有一个“畅游漠河”展厅和一个环幕影厅,全面展示了“五·六”大火从起火、成灾、扑火、救灾、重建家园以及生态建设的全过程。 纪念馆采用图片、场景、雕塑、沙盘、环幕电影等多种展示手段,运用电子投影、幻影成像、模型互动等多种国内、国际先进技术,生动、系统、翔实地展示了“5.6”大火从起火、成灾、扑火、救灾、重建家园以及生态建设的全过程。1999年被团省委、文管会、民政厅命名为省级青少年教育基地,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级旅游景区。 纪发生在1987年的“5.6”特大森林火灾烧毁森林资源101万公顷,给森林资源的恢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纪念馆的重新开放,对于人们深入了解“5.6”火灾真实场景、吸取历史教训、时刻不忘“森林防火是林区头等大事”起到了积极的警示作用,从而达到强化公众森林防火意识、珍惜现有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景区地址:黑龙江大兴安岭漠河县西林吉镇中华路东侧、17区西北 乘车线路:在漠河县城内可乘1路、2路公交在中华路5·6火灾纪念馆下车 自驾线路:从大兴安岭向正东方向出发,进入S207,行驶至漠河县城进入育才路,行驶650米,左转进入中华路,沿中华路行驶150米,到5·6火灾纪念馆。 西林吉镇 西林吉镇位于东经126°2′15″北纬53°20′19″, 坐落在漠河县中部。老槽河自南而东绕城北流。大林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把城镇分为桥南、桥北两个区。大林河在镇东郊与老槽河同汇于额木尔河。西林吉镇就建在大林河、老槽河两条河流交汇冲积形成的山间小盆地平原上。 一、西林吉镇的历史 西林吉镇始建于1970年。1974年国务院批准建立西林…… 详细++ |
呼玛画山景区 | 人们都说,在黑龙江上最险的江段是迎门砬子,而最美的江段则是画山。画山,一个美丽的山的名字,名字美,山更美;画山,黑龙江畔一个充满无限魅力的休闲度假风景区。 画山风景区位于呼玛县金山乡旺哈达村附近,景区含黑龙江畔的一山一岛。一山为画山,山高307米,临江的山体呈半圆形,岩石裸露,山势陡峭挺拔,似刀切斧劈般迎江而立,与俄罗斯对岸一山隔江相望。相传两山原为一体,或许是伟大的造山运动才使一山截为两段,现在竟分属中俄两国了。 一岛为半岛,占地100公顷,岛上草木茂密,如雨后春笋般生机盎然,为风景区增添了无限迷人的情趣;岛上还有两条水沟及几个水泡子,黑龙江水位高时可以通江,江鱼便会直接游入,是垂钓的大好场所;岛的东南方是黑龙江的缓流,并且有两公里的浅沙滩,这便构成了天然的大游泳场,擅长游泳的朋友可以在此大显身手;岛的东侧是杂树林,有可口的野果山丁子、稠李子等供游人摘食品尝;林地间、草丛中还藏有不少的草蘑、柳树蘑等各色山珍美味。半岛是丰富的,半岛是多彩的,只要你善于发现,一定会惊喜多多。 画山的山美,美得叫人拍案:画山迎江矗立,既像卫国守边的军营男子汉,又像庄严的国门,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山体上裸露的岩石五颜六色,夏季有成群结队以岩洞为家的石燕在山腰盘旋,时而像勇敢的精灵飞向江中,时而像一对对情侣漫步山间,时而像威武的边防战士巡逻边境,时而像一群顽童嬉笑游戏;美丽的画山远远望去就像一幅挂在黑龙江边的巨幅油画,所以人们称此山为“画山”,“油画”很是铺张绚丽,大气磅礴,张扬着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金山乡旺哈达村 乘车线路:从呼玛乘船前往金山乡旺哈达村,水上距离为30公里;也可乘班车前往金山乡旺哈达村,陆路距离为46公里。 自驾线路:从呼玛县出发进入S209,沿S209行驶39.7公里,过右侧的三间村房约160米后,右转进入三新线,沿三新线行驶6.7公里到达。 |
绿水林场 | 绿水林场 松岭区林业局绿水林场位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脉南坡,多布库尔河西岸。境内山峦叠翠,森林茂密、草原丰盛、河育纵横,是物华天宝之地,场名绿水,即取意于隐隐青山倒映水中,悠悠绿水川流不息之意。北接古源、大扬气林场,南邻翠峰林场,东连古里林场,西与阿里河林业局接壤。驻地松岭区省府小扬气镇。施业区总面积76768公顷,森林总蓄积量401.3万立方米,其中落吐松蓄积量为245.2万立方米,占总数的61.10%;白桦99.99万立方米,占总数的24.92%,其它如山杨、白杨、柳、柞、榆等树种,也均有少量分布。森林覆盖率为71.2%。林场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24°16,北纬50°48,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7℃,历史最低温度-48.3℃,最高温度35.5℃,多西北风,初霜最早在8月下旬,终霜翌年6月下旬,无霜期100-120天,年均降雨量约500毫米。境内属低山丘陵,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渐低下的地势,有多布库尔河等3条主要河流流经。陆路交通方便,地区首府加格达奇仅50公里,嫩林铁路和加漠公路由境内穿过,运材公路纵横成网,场内有直通小扬气车站的铁路专用线900米,电报、电话与全国联网。全场现有在册职工1010人,知青55人,均分散居住在小扬气镇内。 该场地处大兴安岭南坡,优异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长、栖息环境。植物种类繁多,成以质地纯正的中草药而联名,其中已纳入国家药内的百种。主要有黄芪、党参、五味子、贝母。兴安杜鹃等。本场境内山少岭多,岗长坡缓,主要中草药品种分布集中,易于采掘,且质地好,无污染,开发利用极为可观。天然草原资源连片,但目前草原资源利用程度很低,发展蓄牧业的潜力是非常大。哺乳动物主要有棕熊、雪免、驼鹿、野猪、原麝、狍子等,鸟类有楱鸡,白鹤、细嘴松鸡、鸳鸯,鱼类有细鳞鱼、哲罗、鲇鱼、鲫鱼等,属冷水鱼类,味美肉嫩、鲜香异常。野生浆果数量多,分布广,经济价值高,主要品种有黑越桔(柿)、红越桔(雅格达)、山丁子、稠李、刺玫果待业余种,这些浆果既可生食,又可酿酒、醋,制做果子酱,提出供色素,制造药品等。山野菜在国内同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主要有蕨菜、百合、金针菜、明叶菜、柳蒿芽等。因为它既无污染,又有药用价值,很受消费者欢迎,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山产品。野生真菌中外驰名,黑木耳朵大、片厚,营养价什高,质量最佳,榛蘑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灵芝、猴头蘑更是稀有山珍。 绿水林场建于1956年春季,是大兴安松岭区岭开发建高较早的林场之一。三十作年来,广大林业工人在党委的下确领导下,战冰雪,斗严寒,累计生产了140余万立方米优质木材,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林场党委带领全场干部职工立足于资源和地缘两大优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社会全面进步,初步形成了以林业为主体,农业、林产工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林区经济新格局。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避危兴林成为全场职工第一位的任务。本场生产的木材品种主要为落叶松、白桦、质量优、价格合理,并可享受林业局各项优惠政策。绿水林场全体员工愿竭诚为各地客商服务。绿水林场现有闲置厂区四处,有砖木结构厂房2,000余平方米,厂区面积5万多平方米,可用于加工,养殖等多项产业,欢迎各地客商来场洽谈合作事宜。 电话:0457-3321512 地址: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境内 |
呼玛河口景区 | 百年老城呼玛镇另外一处重要旅游景区,就是位于县城南端的呼玛河口景区,它距离呼玛镇县城有9公里。从呼玛镇往南,有一条笔直的白色公路,繁花似锦的江畔公园它穿越两侧绿油油的肥沃农田,与风景如画的呼玛河口相连。这条公路就是209国道,是黑河至漠河县的唯一一条公路,而呼玛河口就是这条公路上必经的一个天堑。美丽的呼玛河口景区就位于呼玛河大桥南岸。说起呼玛河河口景区,是不能不说呼玛河的。呼玛河是黑龙江在大兴安岭流域的一条重要支流,它发源于大兴安岭呼中区的大白山,流经新林、塔河、呼玛这三个县(区),在百年老城呼玛镇东侧汇入黑龙江,全长524公里。呼玛河以盛产珍稀的令水鱼而著称,如珍稀濒危的哲罗鱼、大马哈鱼、细鳞鱼等。其中哲罗鱼被日本人赞誉为“梦幻中的神鱼”,深受日本人的喜爱,日本人每年都有吃哲罗鱼的习惯,并把它看做吉祥的象征。近年来,一些日本钓鱼爱好者,更是不远千里,专程到我国北方来钓哲罗鱼,他们把能钓到一条哲罗鱼视为一生中最大的喜事。而大马哈鱼更是呼玛河具有传奇色彩的鱼种,它出生于黑龙江及其支流,在大海中长大,待到发育成熟后,则不远万里,不畏千难万险.成群结队地从大海洄游,回到出生地产卵,而呼玛河就是它的著名产卵区之一。呼玛河两岸还有肥沃的土地,丰美的草场,更蕴藏着诸多宝贵矿藏,特别是黄金储量丰富,其中呼玛河流经的呼玛县兴隆、韩家园子镇被称为“黄金之乡”,是著名的金矿,最多时年产黄金达6万余两。现在为了保护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使青山常绿,绿水长流,大兴安岭政府已果断地停止了黄金开采,这一政策的制定十分及时,呼玛河流域生态环境也因此愈加和谐。呼玛河两岸树木成林,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蒙古柞、水曲柳、白桦、黑桦等珍贵树种。飞禽异兽栖息林间。可以说,呼玛河是大兴安岭群山一条不可缺少的血脉。正是呼玛河及大大小小分布于大兴安岭群山峻岭中的河流,才使大兴安岭这幅美丽的图画变得更加生动,充满勃勃生机。 百年老城是幸运的,因为它拥有呼玛河最美丽、最富饶的部分,可以说它是呼玛人的母亲河,百年老城也因呼玛河而得名。风景如画的呼玛河口则是呼玛河赐给人民最好的礼物。 呼玛河口这个名字与事实并不完全相符,因为呼玛河的入江口在呼玛镇东南二十多公里处,而这里更为恰当的名称应该叫呼玛河渡口。1980年以前,209国道通过这里时,当时河上还没有桥梁,过往的所有车辆和人员,必须通过摆渡通过,交通极为不便。1980年建成呼玛河大桥,结束了摆渡的历史,而呼玛河大桥也成了呼玛河口标志性的景观。走近呼玛河口,呼玛河大桥的宏伟雄姿最先映入游人眼帘,如果事先没有了解,外地游人绝难想到,在这遥远的北国,莽莽的群山中,竟有这样一座雄伟的桥梁。它长398米,宽有8米多,造型雄伟大气,是由钢筋混凝土为原材料的拱桥。大桥由6孔组成,每孔跨系达60米,桥面是白色水泥路面,两侧是整齐的白色护栏,桥的高度达四十多米。呼玛河大桥在建成之初,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拱桥,可见它的宏伟与壮观。如果你在河口的高山上往下俯瞰,呼玛河就像一条缓缓游动的巨龙,而雄伟的呼玛河大桥就像巨龙身上缠绕的一条玉带。走上呼玛河大桥,欣赏四周的美景,则有眼前有景道不得之感。首先,你会对呼玛河口两岸满眼的绿而惊叹,这种绿绝不是城市中人们所刻意培育的那种,那种绿单薄而纤弱,在各种人工建筑组成的海洋中,城市中的绿就像是些许浮萍,而这里的绿是真正的绿色海洋,一望无际。近处的地是绿色的,远处的山是绿色的,绵延起伏的群山,则更把这绿的波涛传递到天边。心理学家研究认为,绿色象征希望,可以使人宁静,缓解人的紧张的心理活动。那么,在这绿的海洋里,相信你会把所有的烦恼抛掉,而使身心和这美丽的自然融为一体。从呼玛河大桥上往下看呼玛河水,由于桥身有四十多米高,因此,颇给人以险峻之感。呼玛河水从桥下流过,由于水流较为湍急,再加上有桥墩的阻挡,在这里常常形成大小不一的旋涡,而呼玛河两岸多是悬崖,呼玛河原名叫呼玛尔河,是达斡尔语,意思是“高山峡谷不见阳光的急流”,确实名副其实。 在呼玛河大桥的南岸,有一座小山,这座小山被称为小黑砬子山,其中靠呼玛河的一面是悬崖峭壁。小黑砬子山是呼玛河口的一个重要景点,不仅是因为这里风光秀美,更为著名的是,在小黑砬子山顶,离悬崖不远处建有著名三呼玛尔战斗纪念碑。小黑砬子山南面,有山道可直接通到山顶,如果你有冒险的精神和勇气,也可从河岸边,小黑砬子的西北坡攀登而上到山顶,在山顶离悬崖不远的地方,便矗立着著名的呼玛尔战斗纪念碑。它造型十分独特,且寓意深刻,是以古代作战兵器“弩”为造型。它有半米多高的底座,四面有台阶,而基坐上纪念碑的主体呈长方体,长方体的顶端的一侧削去两角,使纪念碑的主体变为一个弩匣,而在这弩匣的上方,则露出一支箭头。整个纪念碑的造型就是一张安了箭镞,蓄势待发的弩。纪念碑的正面,有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题写的“呼玛尔战斗纪念碑”,几个黑字的上方,用黑色材料拼成一个古代大炮的图案,整个纪念碑显得朴实无华,又庄严肃穆。 呼玛尔纪念碑是于1987年由呼玛县人民政府建立的,是为了纪念三百多年前发生在呼玛河口,我国军民抗击沙俄侵略者,保卫神圣国土的呼玛尔战斗。 十七世纪初,侵略成性的沙俄匪帮,垂涎于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富饶物产,趁中国正处在明清两朝交替之际,开始把侵略的魔爪伸向黑龙江,派出多支匪帮侵入黑龙江流域。从此,美丽宁静的黑龙江流域变得血雨腥风,富饶的土地更是变得满目疮痍,原本安居乐业的各族人民,处于沙俄的铁蹄下。英勇不屈的我们各族人民,同清军一道,同这些灭绝人性的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斗争。沙俄匪帮中的一支,在斯捷潘诺夫的率领下,在松花江上被我清朝将领班明安答礼击败后,便向黑龙江上游逃窜,于1653年6月,流窜到呼玛河口。他们面临着缺粮断草,并随时被中国军队歼灭的处境,匪首斯捷潘诺夫便决定在呼玛尔河口过冬,并集中全力修筑城堡,以做殊死顽抗。经过垂死挣扎,终于建立起一座坚固的城堡,他们自称为“呼玛尔斯克”。为了防止我国军民的攻打,呼玛尔斯克建筑得十分坚固,以双层木桩中间填泥土做城墙,外围挖有很深的壕沟,并设有各种障碍物,城堡内还筑有安放多门大炮的炮台,准备了大量的防止攻城的器材,城堡内挖掘了水井,可以说侵略者的准备是充分的,加之城堡建筑在有利的地形上,使呼玛尔斯克变得易守难攻。呼玛尔靳克就像刺入祖国身体中的一根毒刺,它的存在严重威胁着黑龙江流域的安宁。因此,1655年,清政府派轻车都尉明安答礼率军队进驻呼玛尔各地,剿灭沙俄匪帮。明安答礼于1655年3月抵达呼玛尔斯克。首先较轻易地消灭了堡外的敌兵,并将整个城堡团团包围,明安答礼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他派人射书于城堡中,对斯捷潘诺夫一伙进行了义正词严的劝降。但斯捷潘诺夫匪帮依仗有坚固的城堡,较充足的弹药,决心负隅顽抗,对清军的招降置之不理。于是明安达礼下令攻城,清军用大炮和火药箭猛烈向敌堡射击,而沙俄匪帮则用火枪和火炮拼死抵抗。清军的炮击持续了一天一夜,喊杀声惊天动地,整个呼玛尔斯克变成了一片火海。清军使用了云梯、盾牌等各种攻城器材强行攻城,兵士们奋勇向前,不畏牺牲,英勇杀敌。中华民族抗击侵略,英勇不屈的精神得到了充分展示。而沙俄匪帮则吓得魂不附体,只能拼死抵抗。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至黎明,尽管杀伤了大量的沙俄匪兵,但城堡仍没有攻克。明安答礼将军决定改变强攻的策略,采取围困的战术,部队在城堡下安营扎寨,切断了城堡的水源,并时时对城堡进行炮击,以求困死敌军。这一战术是有效的,经过半个多月的围困,城堡内的敌军弹尽粮绝,士气不振,陷人绝望的境地,他们只能依靠向上帝祈祷来排解对失败的恐惧,部分士兵甚至产生投降的打算。可以说,敌人的崩溃近在眼前,可惜,在呼玛尔战斗胜利即将来临之际,明安答礼却对敌我形势作出了严重的错误判断,他没有看到敌军即将崩溃的事实,而鉴于清军粮晌不足,弹药消耗巨大的情况,便轻率地作出了撤兵的决定,致使呼玛尔战役功亏一簧。呼玛尔战役虽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容抹杀的,它沉重地打击了沙俄对我国东北蚕食与掠夺的嚣张气焰,充分展示了我国军民抗击沙俄入侵的坚强决心,增强了黑龙江流域我国各族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信心,和著名的雅克萨战役一样,是我国抗击沙俄人侵、维护东北边境稳定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永远被人们所牢记。 经过呼玛尔战斗之后,斯捷潘诺夫匪帮虽然没有马上被消灭,但是已成惊弓之鸟,他们严重缺少弹药和粮食,更害怕清军再次打击,于是不得不放弃呼玛尔斯克这个据点,而在黑龙江流域流窜,最终于1658年7月在松花江口被清军彻底消灭,而呼玛尔斯克也被呼玛当地各族人民烧毁。 三百多年过去了,百年老城的人民没有忘记发生在自己家园,祖先们浴血奋战抗击沙俄侵略的这段光荣历史,为了缅怀先烈,教育百年老城的后人,在呼玛县政府的努力下,在小黑砬子山建立此碑。现在不论是外地的游客,还是本地来此游玩的人们,每当登上小黑砬子山顶,都要在此伫立,看看这蓄势待的弩箭,听听似千军万马杀敌的阵阵松涛。任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三百多年前的气壮山河的古战场,把自己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战斗,与英勇的先辈们并肩战斗。如今呼玛尔战斗纪念碑已成为呼玛河口景区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呼玛尔战斗纪念碑,将永远屹立在先辈们洒下热血的土地上,屹立在百年老城人民的心中。 在小黑砬子山顶,离呼玛尔战斗纪念碑700米处,还有一处人文景观——大觉寺。大觉寺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呼玛当地人沙萍女士引进的投资项目,该寺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寺内有数个建筑群。寺外建有精心布局的绿化带,整个寺院处于绿树丛中,颇给人以深山古刹、宁静幽远的感觉。由于地处山间,平常这里的游人并不多,但是这越发增强了大觉寺的清幽。到小黑砬子玩的人们,总是忘不了进大觉寺观光,虽然未必一定是信男信女,但身处这肃穆庄重的佛门净地,也不免使游人神清气闲,从而忘掉一切尘世的烦恼。大觉寺是普通的,它没有悠久的历史,更没有显赫的声望,偏安于一隅,很少被外界人知晓。但它又是极不平凡的,因为它扎根于遥远的北国,处于这莽莽的林海。如果从佛教的传播意义来说,它不正是佛法所宣扬的佛光普照吗?佛门名寺总与特殊的风景不可分割,更有著名的文人骚客挥毫泼墨加以赞美,正如提起寒山寺,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那么身处林海仙境的大觉寺,风韵也必有不逊于寒山寺之处,用“深山藏古刹,绿海映佛光”赞誉,也不为过。 除了呼玛尔纪念碑和大觉寺两处人文景观之外,小黑砬子山的迎客松、狐仙洞及蛟龙潭等自然景观也独具魅力。 迎客松是生长于小黑砬子山顶的一棵樟子松,它紧靠悬崖,远离小黑砬子山,就能看见它在山顶悬崖边孤傲地挺立的身姿。它虽然不像黄山迎客松那样古老、强健,但显得更加挺拔秀丽,正如人们把樟子松赞誉为“美人松”,小黑砬子上的迎客松,更像站在悬崖上眺望亲人归来的亭亭少女。迎客松也与呼玛尔战斗纪念碑相距不远,二者相对,因此,沐雨栉风的迎客松,又像三百多年前抗击沙俄入侵的英雄战士,伫立在古战场,随时准备拿起这蓄势待发的弩箭,痛击外来之敌。出于对迎客松的喜爱,游人往往走近跟前,亲手摸一摸它的树干,与它合影留念。 蛟龙潭是小黑砬子悬崖下的一处河湾,呼玛河水流经此处,旋涡骤起,河水激荡,黑黝黝的难以见底,加上黑色的崖壁,使这里显得阴森恐怖,从悬崖上往下看,使人心惊胆战。使人联想起传说中的蛟龙。蛟龙是古代传说中龙的一种,也有古书称之为有角的小龙,善能发水,喜生活于水下,与传说中的龙比起来,似乎远没有龙的兴云不予之神通,但毕竟也是颇具神通的神兽,也颇使人敬畏。因此,在呼玛河捕鱼的渔夫及喜欢游泳的人们,对小黑砬子下的水湾,往往敬而远之,这更给美丽如画的呼玛河口增添了一分神秘。 狐仙洞位于小黑砬子西面破的半腰处,距离河岸高度有十几米,是山体长期风化形成的一个自然洞穴。从河岸边有小道可直通洞穴,找不到一点人工雕琢的痕迹,但这也更增添了它的神秘,人们相传它便是狐仙的居所。对于北方人来说,古时便多有供奉狐仙的习俗,在人们的心目中,狐仙是具有解困救难本领的神灵,人们或向狐仙求医问药、祛除病魔,或向狐仙祈求平安。关于狐仙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狐仙的形象和化身也具有多样性,它既可以是美丽动人的少女,又可以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老爷爷。至于狐仙洞之大仙是何形象,未见有人说起,但这并不能减弱一些善男信女对它的崇拜与供奉。在狐仙洞的深处,洞壁下脱落的土堆上,虔诚的人们平整出一块土台,上面铺有一块红布,一年四季上面常有供奉的果品。可以说小黑砬子山的狐仙洞是极为普通,但又极具神秘色彩的,好奇的人们到此总要去领略一下它的秘密。 呼玛河流经河口,两岸时有悬崖峭壁,也颇多奇石异水。从呼玛河大桥逆流而上6公里处,在呼玛河的东岸,便有一处天然瀑布。瀑布高有二十多米,从悬崖半腰处的石缝中流出,是由清澈的山泉水形成。瀑布的水量视气候差别而每年略有不同。这条瀑布远没有庐山瀑布之雄伟,更没有黄果树瀑布之秀丽,但在这蓝天白云、绿海银河的美景中别有风韵。远看,瀑布像挂在绿毯子上的一条白色玉带,把绿色的山体一分为二。使人不禁想起徐凝题写庐山瀑布的诗句,“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虽然呼玛河口的瀑布较庐山瀑布逊色许多,但此情此景也非常符合这句诗的意境。走近瀑布,便能感觉瀑布的水流撞击岩石而飞溅起的水滴,给人带来惬意和凉爽。瀑布的水总是那样清澈透明,仿佛是仙人的玉露琼浆,总使人产生掬之在手,饮之于口的冲动。如果有幸能够冬季到呼玛河口一游,那么,千万别忘记从河道驱车去看一看瀑布。此时的瀑布早已冻结,结成冰瀑,景色比夏季更有独特之处。流动的瀑布不知何时凝成一块巨大晶莹的冰块,造型奇特,像经过高超的工匠雕刻加工而成。蓝蓝的天空、黄色的峭壁、白色的冰瀑组成一幅绝妙的图画,使人由衷地赞叹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如果从远处看冰瀑,冰瀑像一个大佛,背靠悬崖-着,慈祥而安宁,无怪乎当地人给冰瀑起了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蒙面玉佛”。 呼玛河沿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因为呼玛河仍处于较为原始的自然状态,保持着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在呼玛河口游玩的人们,也能尽情地享受和谐生态环境带给人们的乐趣。盛夏时节,坐在河边,百鸟的鸣叫就像一首美妙绝伦的天籁之音,令人陶醉,使人身心松弛。更为有趣的是,你会看到野水鸭妈妈带领排成整齐队形的小水鸭在水中戏水的场景。运气好的话,还能看见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在树林间觅食、嬉戏。来到水边游玩的人们,总是想体会一下捕鱼的乐趣,就像在海边,人们总想拾几片美丽的贝壳,捉几只虾蟹,满足一下自己的童心。所以,在呼玛河口游玩,捕鱼是一个很好的活动。这时的你,可不用担心自己不是专业的渔夫,因为在呼玛河边捕小鱼是极为方便简单的,只要随身带上有鱼钩的钩线就行了。到了河边,随处可以折到长长的柳枝,扯去树叶,做成钓竿。鱼饵更是很容易得到,在河岸边树丛下的湿地里,挖掘到蛆妇也是轻而易举的,一切准备好后,你就可以体会一下钓鱼的乐趣了。呼玛河的小鱼极多,大多是一种叫柳根儿的小鱼,这种小鱼一般只有几寸长,却极为贪食,所以,把上了鱼饵的鱼钩投入水中,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可以拽起,往往都有收获。如果这种钓法你也感到生疏,那么还有一种更为有趣的捕鱼方法,用玻璃瓶来捕鱼。事先准备好几只玻璃罐头瓶,口上扎上塑料纸,只露出较小的进出口,然后把麦鼓和豆饼加油炒香,作为鱼饵放入瓶中。把玻璃瓶系上细绳,用树枝挑放在水中,这时,你便可以去做别的事情,过一会儿再来把瓶依次提起,这时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每只瓶中都有十几只柳根鱼或穿丁子(一种小鱼的名),这种捕鱼方法是独特有趣的,如果花半天的时间,收获也颇多。 呼玛河的小鱼味道极为鲜美,在河边,你可以直接用河水炖食,只要加点盐,就是一道美食。如果把小鱼晒成鱼干,则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的礼品,因为它是大城市中极为难得的纯天然、纯绿色的美味食品。 呼玛河河口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让人总也看不够。如果你想在此多玩几天,那么也不用担心食宿的问题,呼玛河口已建有条件不错的度假村,可供百人以上住宿,更能为游客提供美味而天然的北方农家菜肴,让你在呼玛河口的游玩中美景与美食二者兼得,而不虚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