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永新三湾改编旧址 | 永新三湾改编旧址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有着“中国红色之旅第一村”之称的三湾村位于永新县的西南面,这里青山环绕,郁郁苍苍。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这里后,对部队进行了一次改编,这就是党史、军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是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党指挥枪”思想的发祥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 三湾景区位于永新县三湾乡,距县城37公里。1927年,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的文家市收集了余部,决定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在这里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整编了组织,把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二是在部队建立各级党组织,把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是在军队中实行民主制度,在连以上成立士兵委员会,破除旧军队的习气和旧的带兵方法,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开。 群峰环峙,风光秀丽的三湾村,坐落在永新县西部的九陇山北麓。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亲自领导了湘赣边境的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国民政府警卫团,有平江、浏阳、醴陵等地的农军,有安源的工人武装。各路起义部队经过艰苦的战斗,在浏阳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作出了向井冈山进军的英明决策。经过长途跋涉,艰苦转战,部队于9月29日到达永新境内的三湾村。 三湾处在湘赣边区的九陇山区,是茶陵、莲花、永新、宁冈四县交界的地方,由陈家、钟家、上李家、下李家和三湾街组成,有50多户人家,在山区是较大的村庄。 由于连续作战和疲劳、饥饿、疾病的袭扰,起义部队到达三湾时已不足千人。但还是起义时的编制,不少部队官多兵少,枪多人少,很不利于作战。在部队成员中,多数是经过战斗锻炼和考验的党、团员和工农运动的骨干。但也有少数未经改造的旧知识分子和旧军官出身的人,在战斗失利、环境艰苦面前悲观动摇。很显然,不改变部队这种状况,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仅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而且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 面对着这种情况,怎么办?党怎样领导、建设自己的军队?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亲手解决这个中国革命中的重大问题,对部队进行整编。 第二天,部队集合。大家看到,从人群中走出一位高大魁伟的同志,头上蓄着长发,身上穿着朴素的便衣,腿上打一双绑腿,脚上套一双草鞋。他和蔼的态度,乐观的神情,顿时使会场沉寂的空气活跃起来,战士们热烈地鼓掌。 毛泽东向部队全体同志说明了整编的意义,并针对少数人的悲观动摇情绪,作了鼓舞人心的讲话。他说:“……同志们,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抢,这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他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个军的人。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你们都是起义出来的,一个可以当敌人十个,十个可以当他一百。我们现在有这样几百人的部队,还怕什么?……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毛委员一席话,把大家鼓动起来,战士们听着,不住地点头。队伍解散后,人们三五成群地议论起来。有的说:“毛委员不怕,我们还怕什么?”有的说:“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能够起家,我们几百人还不能起家?” 部队的情绪转变了,胜利的信心提高了。 紧接着,部队整编了组织,把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番号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对于动摇不定的人,在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采取自愿原则,愿留者留,愿走者发给路费,并希望他们回到本地继续革命。 很快在部队建立了各级党的组织。党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立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整个部队由毛泽东任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规定重要的问题都要经党委讨论决定,使部队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整编中重新任命了干部。在军队内部实行了民主制度,禁止枪杀逃兵,官长不许打骂士兵,废除繁琐的礼节,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官兵待遇平等,连队建立由全体士兵民主选举产生的士兵委员会,在党支部指导下进行宣传、组织群众的工作,组织领导士兵的文娱生活,监督部队的经济开支和伙食管理。由于军队内部建立了民主制度,就一扫封建雇佣军队的一套作风,充分调动了士兵的积极性。 经过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使我军成为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可靠工具。10月3日,在毛泽东率领下,起义部队以崭新的风貌,坚定的步伐,迎着朝阳,继续向井冈山迈进。 三湾村 三湾乡三湾村位于湘赣边界、井冈山下,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党指挥枪”思想的发祥地。三湾村先后获得全国、省、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幸福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三湾村耕地面积948亩,林地面积27800余亩,辖8个村小组,272户,1308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224人,2014—2015年脱贫26户100人(现有贫困户31户124人…… 详细++ |
南塔 | 南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站在永新县东华岭山顶向北眺望,只见禾水河蜿蜒蛇行,杨柳岸边,一座巍峨耸立的茅塔映人眼帘,岁月的风雨吹打磨损不了它的雄姿。这座位于城南中学校园内的茅塔,就是江西现存最早的宋塔——南塔。 南塔属密檐式青砖宝塔,始建于北宋至道元年(995),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塔高16.5米,9级,每级的西南面均有弓形门状。级与级之间叠有腰檐,塔内第二级以下为空心,以上为实心。第一级的西面开有一门,高2米,宽1.3米,其他三面各设一假门。第二至第三级两面设一壁龛,龛内原放置佛像。第九级为圆筒形,上置铁刹,铁刹底部有一覆钵,钵上置有一个莲花座,座上为一圆筒形铁柱,有三重相轮。铁刹和相轮上铸有栩栩如生的金刚佛像和绘制精美的花纹图案。在佛像和图案中间空端处及相轮的外部,均铸有浮雕及技艺精湛的铭文。铭文共686字,分成48条,记载了建塔的发起者是大德僧原周,调度造塔工程的是和尚雯员、尼姑宝城与信尼张通等6人。古塔的建筑师是匠人赵文彻和洪寿等。建塔的经费,根据铭文所载均来源于民间捐赠。 近千年来,南塔流传着种种传说。有相传昔时禾水河时发洪患,南塔为镇水三宝;也有相传“南塔戴周瑜之帽”,因为南塔塔顶形如古代将帅帽。近年来,南塔多次得到修缮,愈发英姿勃发,恍若出征之将,静静地守望一江清流,见证着禾城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塔 |
黄竹岭贺子珍故居 | 黄竹岭贺子珍故居为永新县文物保护单位。 黄竹岭贺子珍故居位于江西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村,始建于清晚期,系一幢米黄色的干打垒结构建筑。贺子珍于1909年在此出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贺子珍父母携全家迁居永新县城,开设“海天春”茶馆维持生计。后贺子珍一家相继参加革命。井冈山斗争时期,贺子珍及其兄妹曾回到这里,带领群众开展革命活动。 黄竹岭村风光旖旎,村前屋后,山青水绿。黄竹岭村并不大,几十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中。井冈山失守后,国民党反动派曾先后七次对黄竹岭村烧杀,贺子珍故居被烧毁。2005年由香港企业家林永财先生捐资恢复重建,2012年7月该故居被公布为永新县文物保护单位。 贺子珍 (1904~1984) 贺子珍,女,又名贺桂圆,1904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黄竹岭村。1925年毕业于永新女子职业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贺子珍在永新党组织的领导下,联络宁冈袁文才、井冈山王佐的农民武装,会同宁冈、遂川、安福、莲花、永新五县农军攻打永新,救出被捕的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为保存革命力量,与解救出狱的干部和群众一起转…… 详细++ 烟阁乡 烟阁乡素有永新县“南大门”之称,境内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17651人,全乡7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105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20370亩,全乡生产总值6574万元,人均纯收入4720元。 一、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永宁公路、永厦公路贯穿全境,距县城12公里,离红色旅游圣地——井冈山35公里。与才丰、在中、龙源口、曲白四个乡镇形成十分钟经济圈。集贸市场…… 详细++ 贺子珍 (1904~1984) 贺子珍,女,又名贺桂圆,1904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黄竹岭村。1925年毕业于永新女子职业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贺子珍在永新党组织的领导下,联络宁冈袁文才、井冈山王佐的农民武装,会同宁冈、遂川、安福、莲花、永新五县农军攻打永新,救出被捕的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为保存革命力量,与解救出狱的干部和群众一起转…… 详细++ 烟阁乡 烟阁乡素有永新县“南大门”之称,境内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17651人,全乡7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105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20370亩,全乡生产总值6574万元,人均纯收入4720元。 一、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永宁公路、永厦公路贯穿全境,距县城12公里,离红色旅游圣地——井冈山35公里。与才丰、在中、龙源口、曲白四个乡镇形成十分钟经济圈。集贸市场…… 详细++ |
井冈山鹅岭(鹅山) | -鹅岭景区位于桐木岭北面,距茨坪三十公里,鹅岭海拔1408米。玉笋峰二竿,其状如鹅,因此得名“鹅岭”、“鹅山”,又因秀润如玉,故又称玉鹅岭。 --景区终年云雾缭绕,峰峦娟美,名胜古迹遍布山峰,景色迷人。此外,还有新城战斗旧址、柏路战斗旧址等。 --这里不仅有关于鹅岭的神话传说,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写诗来赞扬它,可见景区的美丽。 用时参考 2-3小时 交通 位于井冈山景区内,先要到达井冈山景区 1、到达井冈山景区的外部交通 2、井冈山内部交通:到达景区内,有环保车可以乘坐到达鹅岭景区 门票 包含于井冈山景区门票内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地址:江西吉安市桐木岭北面 |
海天春茶馆 | 贺子珍故居——海天春茶馆位于永新县禾川镇幸福街茅塔巷,始建于清朝末年。系二层砖木结构,一进两厅,四柱三开间,占地面积2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1平方米。该故居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损毁。近年来,江西省洪礼和副省长多次莅临永新视察工作,曾亲临海天春茶馆原址,并指示为进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海天春茶馆应该重建。之后,上级下拨重建专项经费150万元,县文物部门遵循原址原貌、原风格、原结构的原则,于2010年恢复重建,并对旧址进行了复原陈列,重现了该建筑的熠熠光辉。2012年7月,该故居被公布为永新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贺子珍的父母携全家迁居县城,开设了这家茶馆,以卖茶水、杂货为主,兼营住宿。因店面整洁,加之得地利之便,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生意尚可。后贺子珍和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及其父母都是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大革命时期,这里成为永新县共产党人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贺子珍 (1904~1984) 贺子珍,女,又名贺桂圆,1904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黄竹岭村。1925年毕业于永新女子职业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贺子珍在永新党组织的领导下,联络宁冈袁文才、井冈山王佐的农民武装,会同宁冈、遂川、安福、莲花、永新五县农军攻打永新,救出被捕的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为保存革命力量,与解救出狱的干部和群众一起转…… 详细++ 贺子珍 (1904~1984) 贺子珍,女,又名贺桂圆,1904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黄竹岭村。1925年毕业于永新女子职业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贺子珍在永新党组织的领导下,联络宁冈袁文才、井冈山王佐的农民武装,会同宁冈、遂川、安福、莲花、永新五县农军攻打永新,救出被捕的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为保存革命力量,与解救出狱的干部和群众一起转…… 详细++ |
龙源口 | 龙源口位于永新南乡,距县城17公里。1928年6月23日,毛泽东、朱德率工农红军及边界地方武装在龙源口新、老七溪岭及白口一带,与数倍于我军的-赣敌杨池生、杨如轩两个师激战,打败两杨,粉碎了湘赣两省敌军的联合会剿,第三次占领永新县城,使井冈山革0据地进入全盛时期。龙源口大捷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军取得的最大一次战斗胜利,奠定了井冈山革0据地的全盛基础,在井冈山革0据地的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953年发行的第二版叁元人民币版面就是以龙源口桥为背景。龙源口现有龙源口大捷桥、龙源口大捷纪念碑(朱德亲笔题词)、望月亭(歌曲“十送红军”原唱地)、秋溪乡党支部旧址(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亲手创建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毛泽东同志旧居、秋溪-队旧址、龙源口村古街、红军战斗遗迹、龙源口湖、阿育塔、绥源山自然保护区等景点。 |
贺子珍纪念馆 | 贺子珍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再现贺子珍传奇的一生,江西永新县投资八百余万元人民币兴建了贺子珍纪念馆。贺子珍纪念馆位于永新县三湾公园旁,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617平方米,分上下两层,第一层为贺子珍生平事迹陈列,第二层为永新籍将军陈列。 展厅运用图片、资料、文物、场景、蜡像以及声光电等现代化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立体地再现了贺子珍这位集“永新一支花”、“延安第一美女”、“双枪女将”、“神枪手”、“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等诸多美誉于一身的传奇女子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风采。 贺子珍纪念馆是继“三湾改编”纪念馆之后又一大型红色纪念馆,将成为大井冈红色旅游圈的又一重要景点之一,和宣扬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红色基地。 三湾村 三湾乡三湾村位于湘赣边界、井冈山下,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党指挥枪”思想的发祥地。三湾村先后获得全国、省、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幸福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三湾村耕地面积948亩,林地面积27800余亩,辖8个村小组,272户,1308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224人,2014—2015年脱贫26户100人(现有贫困户31户124人…… 详细++ |
高士山 | 高士山位于永新东南部的坳南乡牛田村,是红军长征的最早出发地。毛泽东同志说过:“红六军团是红军长征的先遣队、先锋队”。 高士山原名鸣谷山,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道教名山。宋以前,山上建有鸣谷坛庵,历代均有修缮。北宋时期,著名诗人黄庭坚任泰和县令时,访高士山儒士尹安仁,与其饮酒作诗,留下了“山以高而秀,名因士乃传”的诗句,遂将鸣谷山改为高士山。 高士山现有湘赣省委旧址群及天师殿、财神殿、文昌殿、斗姥殿、玉皇殿、观音殿、安仁读书处、祖师庙、仙女洞、和子泉、镇妖石、石天门等景点。 坳南乡 坳南乡 面积:99k㎡ 人口:7733人 邮编:343423 代码:360830200 辖江口、公益、早禾田、龙源、牛田、民主、坳南等7个村委会。乡0驻江口村。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所辖 坳南乡辖8个行政村,人口0.73万人,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0.95万亩。主要特色农产品有黑山羊、黑木耳、生姜、席草等,工业产品有蚊香、卫生香、地…… 详细++ |
吉安禾山景区 | 禾山为永新西北边陲,有71峰,最高峰秋山海拔1391米,为境内第一高峰。峰顶怪石嶙峋,瀑布流泉。徐霞客、欧阳修、梅尧臣、黄庭坚等人均上山游览过,并留下诗文。唐宰相姚崇曾寓于此,故筑有姚相台。石崖上刻“龙溪”二字,为唐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唐宰相牛僧儒、宋宰相刘沆均曾于此山甘露寺就读。 景点位置 江西省永新县龙门镇西北 |
三湾国家森林公园 | 三湾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三湾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3万亩,森林履盖率达90.5%。有国家级保护树种22种,野生动物数十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华南虎也曾在此栖身。丰富的物种资源,使不少到这里科学考察的专家由衷地赞叹:这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没有围墙的物种库。 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位于永新县三湾乡,距吉安市区133公里。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这里后,对部队进行了一次改编,这就是党史、军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起新型的官兵关系,标志着工农革命军的新生,在我军的建军史上具有深远而伟大的意义。景区现有毛泽东同志旧居、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士兵委员会旧址、枫树坪遗址四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军民大会场遗址、红军练兵场遗址、三湾改编纪念馆等景点。 |
梅田洞胜景 | “江南奇胜有梅田,放鹤来寻物外缘。峰拟三台临北斗,洞开列缺起中天。阴晴景象皆成画,古今游观岂只仙。醉里短吟留绝壁,并馀残兴在云烟。”这是明朝诗人徐丙所描绘出的梅田洞胜景,让人浮想联翩,无比神往。 梅田洞,位于永新县石桥镇义山脚下,名之曰宝仙圣洞。它有两个洞口,阳为玉虚洞,阴为合壁洞。合壁洞洞门双开如合扇,洞旁有石罗汉、石观音等奇景。而玉虚洞内十分宽敞,可容纳千人聚会,上有方形天窗,乃由峭壁巨石合抱而成,瑰丽宏伟。从大厅往里持火炬蹒跚而进,石床、石乳、石龙、石象、石狮、石棋盘、双童读书石等奇观映人眼帘;耳畔传来岩缝清泉落地声响,宛若紫燕掠过湖面轻柔的呢喃,又像芭蕾舞者轻踏玻璃地面发出圆润的回音。偶有蝙蝠之类的小动物在四周活动,更增添了洞中的一份神谲色彩。更令人称奇的是洞内平整光滑的石桌,上面隐约可见凸起的数粒石棋,相传是仙人吕洞宾与紫芝翁留下的残局。 梅田洞的岩壁上,至今依稀可辨旅行家徐霞客留下的诗文: 余夙慕梅田之胜,亟索饭登崖,泛舟子随舟候于永新,余同静闻由还古南行,五里至梅田山下,峰皆丛石耸垒,无纤土翳其间,真亭亭出水莲也。 2002年金秋时节,反映苏区时期革命斗争题材的电影《寻找CCP)在中央电视台六套节目中播出。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其中不少镜头是在梅田洞拍摄。梅田洞由此声名鹊起,游客纷至沓来。 |
高土山 | 高土山在永新县最东隅,与泰和、井冈山毗邻。高士山原名鸣谷山,乃山鸣谷应之意。宋以前,山上建有鸣谷坛庵(又叫高士坛庵),历代均有修缮。清嘉庆二十一年又重修,附属建筑有安仁读书处和3道天门。每道天门均有石坊横峙。第一道天门石坊额匾为“宋尹高士遗址”,楹联为“山因高而秀,名以士乃传”,系北宋大诗人黄庭坚(山谷)所书,鸣谷山遂改名为高士山。黄山谷任太和(今泰和)县令时,访高士山,结识儒士尹安仁,并为“安仁读书处”写一楹联:“书读秦汉三代以上,人在廉让二水之间。” 高士山因浸染历代文人墨客的灵气而声名远播,并成为道教参玄、僧尼礼佛之地。山顶建有高士坛庵,正殿为佛教的“集真宝殿”和“观音大士阁”,右为道教的“万寿宫”,均气势恢宏。高土山的香火千年不断,朝拜者遍布湘赣两省八县市。 高士山既是佛教道教胜地,同时又是革命战争旧址。1934年秋,湘赣省委、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等省级机关,在任弼时、萧克、-、谭余保等同志的率领下,随红六军团途径高士山进行战略转移。在高士山顶,至今留有一座掩映在绿色枝网间的红军坟,里面安葬的是当年为掩护乡亲转移而壮烈牺牲的一名红军战士。他没留下姓名,也没留下任何遗物,留下的是不屈的灵魄、浩然的正气! 高士山的风景幽雅,每年都有不少上井冈山的游客辗转来此观光。这里,不仅山峦奇丽,有的好像玲珑的盆景,有的恰似奔腾的骏马,有的恍若裙裾飘飘、风姿绰约的仙女,有的宛如低头作沉思状的古代书生,还有清秀的流泉,更有婀娜多姿的-。随处可见的劲松挺立着,时作款款细语,时作激动呼啸。高士坛庵周围的古榕和香樟林凝聚着山的伟岸,颤动着力的韵律,而那铺天盖地的毛竹则形成一片绿波荡漾的大海,偶有白鹭、云雀等鸟类在竹林里翩飞啼鸣,使人如临仙境,留连忘返。 |
三门前 | 三门前景区位于永新县城北五公里处,为宋两朝宰辅刘沆和明宰相刘定之的故乡,三门前古村有千年历史,全村都姓刘,村落古遗迹保存较好,有刘沆古墓、古宗祠以及众多古民居、鹅卵石古道等。 |
九陇山 | 罗霄山脉中段的东侧,一架莽莽苍苍的大山,纵横30余千米。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削崖深壑,溪涧回旋;云雾缭绕,鸟雀啁啾……蓊蓊郁郁的原始森林,透出几分神奇几分迷蒙。 这架大山,就是鲜为人知的九陇山。 九陇山,位于永新县三湾乡东南部,曾经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第二个军事根据地,它在井冈山军民反“会剿”斗争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9年1月,红四军、红五军主力先后向赣南进军后,井冈山军事根据地被敌军占领,2月初敌军又以4个团的兵力向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发动进攻。永新、宁冈、茶陵地方武装凭据山险与敌激战三昼夜,为保存实力,全部转移,从而使三县“武装尚保存,党亦大部分未破坏”。 九陇山拥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它更具魅力的是如诗如画如梦的美景。在5000多米的林溪山崖间,形成荷树坪、下九陇等多处瀑布群和深潭。 一阶石径,掩映在婆娑的绿阴中,在山路上时隐时现。忽听得路深处传来震耳欲聋的声音,只见一座气势磅礴的瀑布,飞迸的珠玉,淡蓝的氤氲,碧绿的潭水,斑驳的树影,组成一幅百晶不厌的中国画。目睹此景,“疑是银河落九天”、“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奇诗妙句纷至沓来。重重叠叠;珠玉相连,观瀑有观云天之意境。这里,就是荷树坪的一处瀑布景观。在下九陇等处的瀑布,则被山石与灌木切割成各种形态:有的像仙女翩翩起舞;有的像白蛇蜿蜓回转;有的像巨鞭从天上甩出,在深潭溅起清脆的回响;有的像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镶嵌在绿树繁花的空隙处……那深不可测的潭水,呈现古木婀娜的倒影。点点阳光铺展水面,宛如金蛇狂舞,又像天女 散花。偶尔可见轻灵的游鱼飞快地跃出水面,划出一道绝美的弧线后落入水中,倏忽便没了踪影。一会儿又从袅娜的水草间探出伶俐的脑袋,像是与人捉迷藏。 九陇山,除了飞瀑还有古樟、银杏、天然兰花群落等自然景观。置身其间,古木蔽掩下的茵茵草坪,姿态万千的野兰花次第分布,蜂蝶乱飞,花香沁人心脾。徜徉密林深处,还可看见水鹿、短尾猴、野兔等动物。为切实保护这些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永新县正积极创造条件,把九陇山一带的原始森林规划好、包装好,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 |
神奇的阿育塔 | 神奇的阿育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出永新县城南门20千米许,就是闻名遐迩的龙源口大捷旧址。 龙源口位于两条山脉的交会处,两边崇山峻岭,郁部葱葱,蜿蜒的藏龙江从山间流出,传说是二龙戏珠的龙涎。村口还有一座有名的单拱青石桥攒E,,两岸,古丰卜。厚重。同治《永新县志》载:“龙源口桥,距县南三十里,吴文毅建。”桥头两侧各立有两根铁柱,其土铸“清道光十七年”等字样。1959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由此再南行2000多米,有座磨溪岭,它与拥有被写入 《十送红军》的望月亭的七溪岭遥遥相对。登山后,一路斗折蛇行,四处林高树茂。爬上一道山梁,顿时,眼前一亮,闪出一道幽深的山谷,峻岩绝壁,奇花怪木,足足有几华里长。“澄扛静如练”,藏龙江宛如一条玉带,缠绕在深山幽谷之中,’急湍似箭,猛流若奔,激石作响,拍岩飞花;平光如镜,清澈透底,游鱼细石,直视可数。. 山谷中部,只见一巨大石峰突兀而起,巍然屹立,这就是神奇的阿育塔。 相传,古印度阿育王因征战杀戮过多,后有悔恨,皈依佛教,在印度广建寺塔,并派僧人到国外传教。僧人见此万山丛中,石峰怪异,便建寺塔。明万历和清光绪《永新县志》称:“石峰若塔,上耸绝崖,下俯重渊,傍有飞来石。佛书称舍利塔八万四千,此其一云。”其实,阿育塔是突兀而起的塔状怪石,高180米,底围约删米,甚为壮观。形如出土春笋,壁立陡峭如鬼斧神功削成,崛峙挺拔。藏江龙由东向西从它的身旁绕过。与山梁相接处,有一天然幽径直抵山腰,这就是惟一通塔的路径。山腰建有5间禅房,原为掌管香火的法师居住。塔身藤蔓牵缠,杂木横出,游人借崖壁铁链攀登而上。链上有一铁牌,上刻:“光绪丙戌冬月吉日,西乡五十六都吴察九妻尹氏率侄子光庆敬献”宇样。塔顶还有一小庙,坐北朝南。因高处风大,房上的盖瓦为铁制,上有铸宇,是清代信徒捐赠的。庙门后侧有个观日台。人站在此处,只见面前雾气蒸腾,氤氲缭绕,迎面一处悬崖峭壁,瀑布呼啸而下,在山谷浓阴处,如洪钟轰鸣,顿觉神情气爽,息心忘返。 据传,每年农历八月廿四日,当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国王旖陀罗及多之孙、信仰佛教的阿育王(公元前268-公元前232年)的生日到来之际,各地农村的妇女总会穿着干净的衣服结伴而来,上山朝拜。 |
三湾改编纪念馆 | 三湾改编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经过长途跋涉、艰苦转战,于9月29日抵达永新三湾村。在这里,毛泽东亲自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在部队内实行党代表制度和民主主义,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铸造了我军的军魂,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是我党政治建军的开端。 三湾改编纪念馆位于江西省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上世纪90年代,该馆利用简易的平房作为展馆,对外展出三湾改编图片展。2003年,永新县将原展馆拆除重建,并对基本陈列作了较大的调整和修改。2005年3月,三湾改编纪念馆新馆落成并全面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3平方米。2008年,借三湾改编纪念馆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基地的契机,再一次对基本陈列进行全面调整,这次陈列改版通过图片、实物、雕塑、场景、蜡像以及声、光、电等表现手法全面体现了三湾改编的全部内容、重要作用和其精神的传承发扬。 三湾改编纪念馆是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第一批国家国防教育基地,是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之一,是国防大学、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南昌陆军学院等众多军校、政治院校和部队的现场教学点和德育基地,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莅临三湾参观、调研。2007年11月5日起,三湾改编纪念馆实行免费向社会开放,是全国第一批实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之一。该馆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学习,近年来,年平均观众量达38.5万人次。 三湾村 三湾乡三湾村位于湘赣边界、井冈山下,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党指挥枪”思想的发祥地。三湾村先后获得全国、省、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幸福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三湾村耕地面积948亩,林地面积27800余亩,辖8个村小组,272户,1308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224人,2014—2015年脱贫26户100人(现有贫困户31户124人……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