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上饶市 >> 余干县 >> 玉亭镇

玉亭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万春寨

  万春寨位于余干县东端,206国道西侧,紧靠鹰潭市,即将开工建设的景鹰高速公路依山而过,交通通讯发达。万春寨海拔282.8米,面积6.5平方公里,为余干县东部之屏障,旧时曾叫万春山,明代山上有王姓寨主结帮扎寨以抗拒官府,才易为万春寨  ,今俗称万金寨。山高林密,四季常青,山上两大主峰南寨、北寨相距500百余米,高度仿佛,互相对峙,远远望去,黛原森郁,巍峨壮观。明朝进士叶盛谓之“余境膏腴此独伏”,其间山脉亘环绵延,古木参天,山花点缀,水淙淙景色宜人,多种名贵中草药分布林中。山中有野猪、野兔、狼、獐等多种野生动物出没其中,动物资源丰富。著名景点有牛角峰、白不坞、马迹岭、绿源坞、东培源、鹅公包、大坞里、系马坞、中秋包、竹洼……等,这些群岑幽坞形态万千、颜色各异、传说迷人,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游览,留下了一串串赞赞美的诗篇,“十里松涛翻涧壑,千寻黛色锁烟云”,“转涧一泓塞带月,平地半亩碧涵天”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旅游观光、渡假、疗养的理想场所。   

胡居仁故居

胡居仁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胡居仁故居位于社庚乡古塘村,这个村绝大部分为胡姓。该房屋占地面积262平方米,从结构与装饰来看,属徽派建筑风格。在气宇轩昂的门楼上刻有“淑心遗润”四个石雕大字。故居有400—500年历史,高墙外观森严,墙线错落有致,廊柱石雕,窗楹木雕,花纹清晰精致,厅前厅中有两处四水归堂的“天井”。原宅面积较大,现存房屋仅为其中一部分,房前原有旗杆石一块,现不存。  胡居仁 (1434~1484)  胡居仁(1434年—1484年4月7日),字叔心,号敬斋,余干县梅港(现属江西)人。明朝理学家。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卒于宪宗成化二十年三月十二日(公元1484年4月7日),享年五十岁。幼时聪敏异常,时人谓之“神童”。稍长,胡居仁从安仁干淮游先生学习《春秋》,日千言。他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左传公羊、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辞等,无不涉猎。及壮,…… 详细++  胡居仁 (1434~1484)  胡居仁(1434年—1484年4月7日),字叔心,号敬斋,余干县梅港(现属江西)人。明朝理学家。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卒于宪宗成化二十年三月十二日(公元1484年4月7日),享年五十岁。幼时聪敏异常,时人谓之“神童”。稍长,胡居仁从安仁干淮游先生学习《春秋》,日千言。他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左传公羊、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辞等,无不涉猎。及壮,…… 详细++

李梅岭

  系武夷山余脉,坐落在余干县与东乡县交界处,其白云峰是余干县第一高峰,白云峰旧称女贞峰,相传东汉的水真人吴丹结庐修练于此,时称吴凤岗,五代时,章嵩隐居讲学于此,李歧,梅用以嵩为师,学有成就,后人以他们事南有功改为李梅岭。因峰顶常有白云绕绕,故称白云峰。  山上原始森林茂密,禽兽相娱,风光秀丽,峰内人文景观较多,白云古寺绿树掩映,香烟缭绕,唐时石坂古道九曲回肠,钟鼓楼出没云海,将军墓、讲学堂等遗址依稀可辩。峰下梅畲水库、荷塘水库环绕左右,库水碧波荡漾,山水倒映,白鹭翔飞。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幽林古刹,常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探幽。  李梅岭在县城东南33.8公里处,面积5平方公里,海拔390米,为全县第一高峰,因峰顶常有白云缭绕又名白云峰。相传白水真人吴丹在此-。曾建有清溪观。隐士章嵩故居云峰斋、铁心庵俱废,岭上东有罗汉崖,西有龙泉井,南北有石径上下,沿途凉亭四座,遗址可寻。此山嵯峨雄伟,白云缭绕。岭上林木茂密,古迹繁多,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素有“余干庐山”之美誉,古今登游者络绎不绝。  如今的李梅岭,206国道和景鹰高速公路从旁通过,交通、通讯便捷,从县城前往只需1个小时车程,成了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疗养的理想场所。   

普化禅寺

普化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普化禅寺(原名青龙庵),座落在余干县西北部鄱阳湖东南湖滨区,即大塘乡南龙岭境内,有公路直达山门。该寺始建于清代圣祖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古时,此外其山兀立,苍翠可揽,修筑婆娑,树木参天,岗阜绵延,沃野无计,芦苇丛生,碧波荡漾,庙宇巍峨,香烟缥缈。   清代仁宗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释慈云、释慈善苦修重振,扩建殿堂、客房和寮舍,佛像庄严,金容炳焕,晨之呗咏,声达崖谷,毗邻善众,接踵而至,俨然一方古丛林,其规模可观,誉为饶州十大寺庵之一。   文革浩劫,殿堂佛像几毁殆尽,一切焚务从此停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广大善男信女倡议重建古刹。1994年礼请南昌市佑民寺首座和尚释圣寿(俗名吴玉书,本地人氏)。1995年修复该寺批文下达,即择日开工,年底大殿上梁,第二年大殿落成,敬塑佛菩萨像多尊。1999年建地藏殿,佛像开光庆典。第四年铸金钟,制法鼓,置宝鼎,建客房寮舍。第六年建寺院大围墙。2001年平整地面……。下步计划筹资建天王殿、念佛堂、观音堂、伽蓝殿、祖师殿、藏经楼、客堂、库房、山门、放生池、接引桥、化身窑、殡葬堂等主辅建筑。   

富林龙泉湖

  龙泉湖位于富林乡境内,距县城约12公里。发源于三县岭的一条水系蜿蜒曲折,奔腾而来。至横岭注入深潭,人们称它为龙泉湖。  龙泉湖景点有水乡风情园、清明吊、孚龙庙、幽谷景廊、万年桂、红军枫等。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地玩游,饱览旖旎秀丽的山水风光。  水寨风情园  水寨风情园的主体是一天然和人工合成的湖泊,水域面积约400余亩。湖水清洌,四季满而不溢。湖四周重山环抱,古木参天,树木以阔叶林为主混杂丛丛修竹,湖光山色,浑然一体,美到极致。龙泉湖后的山叫龙泉山。  沿龙泉山脚拾级而上,沿途筑有精致的竹门楼、竹屋,木屋等水乡建筑。竹屋不仅古朴雅致,且宽敞明亮,可供游人体憩和进行各项娱乐活动。在这里,游人除了可自行开展棋、牌、卡拉OK等娱乐项目外,还可亲身体验吃农家竹筒饭、穿红军衣、干农杂活等游乐活动。  乘快艇、乌蓬船或自撑竹筏嬉戏于湖光山色之间是水乡风情园最具吸引力的项目。游人乘兴划浆,顺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漂流,看山花烂漫,鱼翔湖中,恍若置身蓬莱仙。  清明吊是龙泉山的一座山峰,山上竹木混杂,古木葱茏,生机盎然。关于清明吊地名,有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传说。相传唐代兵部尚书右仆射刘汾曾率兵与黄巢农民军在此激战,死伤将士无数,后刘汾因厌恶官场上的尔虞我诈,隐居于盘岭和东源交界的南嵩坞,建“七诏”起之秀寺守0春秋二祭。每逢清明时节,刘汾总要携带祭品到龙泉山上祭奠亡魂。香烛缭绕的青烟,刘汾的幽幽长叹,凝固成一段撼伤的历史,被深深地铭记在当地百姓的记忆中。后人为了纪念刘汾,就把这座山峰叫作“清明吊”。红军战壕  在龙泉山的周围,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壕沟,这是当年方志敏、邵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赣东北苏维埃红军打白军时挖的战壕。作为当时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工农红军曾多次在此与“围剿”的白军发生激战,红军战士的血染红了这里的每一个山岗。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这些战壕并没有因世事的沧桑而湮没,它们或掩隐于青藤老树之下,或被萋萋荆蔓覆盖,以其朴实的存在,斑驳的面容,诉说那一段革命的烽火岁月,见证一次战斗场景和红军战士浴血杀敌的壮烈英姿。  幽谷景廊陶令篱前积翠峰,雨洗山径露华浓。四时花草飞姹紫,一抹云霞染嫣红松问鹤鹭声声似,日暮樵歌处处同。杖履西山归兴晚,为寻诗佐杯酒中。  这是古人吟咏幽谷景廊的诗句。幽谷景廊由孚龙庙至黄龙坑的溪流、竹木、怪石、幽谷所构成。幽谷两侧修篁蔽日,老树参天,枝繁叶茂,占藤缠绕。绿树梢头,鸟鸣啁啾,鹤鹭争飞,山涧怪石嶙峋,清泉淙淙,四季花开不谢,尤以兰草品种繁多,香飘幽谷。幽谷内野果众多,杨梅、山楂、弥猴桃、枇杷等天然野生水果比比皆是。在草树林中,野鹿、山鹿、獐、兔、野猪、竹鸡、雉鸡等珍稀野生动物穿梭出没,形成一派原始的奇特自然风光。  孚龙庙遗址  孚龙庙遗址座落在龙泉山脚下,四周花繁叶茂,幽雅僻静,现仅存旗杆石和残垣碎瓦。关于孚龙庙的由来,当地有个非常优美的民间故事。相传古时候,东源连年大旱,禾焦草枯,饿死不少百姓,许多人不得不远离家乡,四处逃荒。百姓哀哀的哭声,惊动了四海龙王,龙王动了恻隐之心,便向玉帝陈情,奏请玉帝准许给东源施雨,但遭到了玉帝的断然拒绝。无奈之下,龙王只能偷偷派出—些虾兵蟹将在东源四处凿泉眼,一夜之间,东源到处泉水流淌,汇成一处,并且形成了一个满而不溢的湖泊,这就龙泉湖。自此东源万物复苏,物阜民丰,逃难的百姓也纷纷返回家园安居乐业。为了纪念龙王的恩德,百姓在龙泉山建起了孚龙庙,终年供奉,并把湖泊取名为龙泉湖,山取名为龙泉山。  万年桂和红军枫  由黄龙坑至杨家坞两旁,树木林立,古木参天,品种繁多,以阔叶林为主,辅以松、杉等针叶林和竹林,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生态风景线。在众多的珍稀古木中,十多株桂花树和古枫树达到了千年树龄,其中一棵古桂达到万年树龄,树干直径达1米余,成为古木的活化石。在黄龙坑山径边的枫树林中,有三棵古枫并排而立,树干笔直挺立,直冲云霄。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赣东北苏维埃红军战士常盘桓于龙泉山上,经常在此树下训练、歇息,因此,当地百姓亲切地把这三棵古枫树称作“红军树”。   

康山

  康山,又名康郎山,在江西省余干县城西北鄱阳湖东南湖中,南北走向,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23.4米。因屹立鄱阳湖中,能抗风涛,又称抗浪山。往来船只多在此停泊避风,元末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于鄱阳湖时,曾在此屯兵。朱取胜后,在此建忠臣庙,祀死难忠臣韩成等36人。庙宇临湖,船行至此登岸瞻仰者颇多。明严州府同知甘瑾有《康郎山》诗云:  云拥惊涛立半空,凭虚览胜倚孤篷。  神祠箫鼓喧初日,贾客帆樯逐便风;  平野欲吞吴地尽,众流不与海门通。  楼船百战今何处?  惟有湖山在望中。  康山,(Kornhill),为香港一座已经夷平的山丘,位于鲗鱼涌。康山于1982年至1985年间平整,后建成康山道、康怡花园及康山花园。现时“康山”一词泛指这一带的新住宅,包括在康山开发前已存在的西湾台。康山曾为太古洋行职员宿舍的所在地。  由于在早期的规划里,现时的康山道被标注为“新英皇道”,当时居民普遍错误以为政府会把英皇道拉直,并放弃原来的英皇道路段。直到现在,仍然有人错把康山道当作是英皇道的延伸。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康山候鸟自然保护区

  康山候鸟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境内,2001年3月被余干县政府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晋升为江西省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4.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2公顷,实验区面积3.1万公顷,有各类鸟类31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8种,国家二级29种,省重点保护50多种。  资源结构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生态环境良好,其丰富的生物物种多样性,良好的气候条件,使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越冬的天然场所。每年冬季来临前,有数以万计的多种候鸟来鄱阳湖越冬。鄱阳湖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候鸟保护区,每年都吸引了众多世界各地绿色环保组成员、候鸟研究专家学者及热爱大自然人士的考察、观光,都为鄱阳湖候鸟嬉戏的壮丽场景欢欣鼓舞,也为湖区周边的村民热爱自然,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候鸟的行动所感动,鄱阳湖正在声播世界,慕名来鄱阳湖观鸟的人越来越多,进一步规范观鸟秩序,提供更好观鸟场地,满足人们观鸟愿望,有效地保护鄱阳湖原生态环境,实现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建设鄱阳湖观鸟长廊十分必要。  大湖原属鄱阳湖一部分,处康山大堤保护之中,总面积13万余亩,是江西省第二大内湖,大自然为湖区造就了独特、优美、怡人的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广阔无垠的水面、洲滩,丰足适宜的鱼虾资源使这里成为候鸟栖息越冬天然王国,“千鹤闹鄱湖,万人齐观赏”独特景观表明湖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湖滩十万亩芦苇形成“芦苇荡”,十万亩杨树构筑“水中森林”构成鄱湖雄伟的自然景观,信江、赣江、抚河在余干境内汇合注入鄱阳湖,其形成经渭分明方园几千平方米的三色景观堪称水中一绝。六百多年前,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此湖,为其开创明王朝打赢决定性的一仗,同时也留下了忠臣庙、插旗洲、甘泉寺等众多的景点和动人的历史故事,使鄱阳湖蕴含着神秘动人传说和深厚历史人文底蕴。  鄱阳湖观鸟景区开发有独特的自然、历史资源,融生态旅游与历史人文旅游于一体,使人在纵情山水珍禽的同时,徜徉历史画卷,在轻松愉悦中受到教益,非常适宜现代旅游需要。  该景区气候适宜,面积广阔,滩洲、沟渠众多,鱼、虾、蚌、水草等资源丰富,湿地生态环境良好,有丰富生物物种多样性,其优越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成为候鸟越冬的主要栖息地,每年冬天来临之前,数以万计的白鹤、天鹅、大雁等珍禽聚集此地栖息、越冬,这些鸟类时而在水面嬉逐起舞,时而成群掠湖翱翔,形成了“千鹤闹鄱湖,万人齐观赏”的独特景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康山忠臣庙

康山忠臣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据<<余干县志>>记载,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太祖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于鄱阳湖,朱取胜后,为祀死难的将领韩成、丁普郎等36人,于至正二十四年春天,建庙于鄱湖岸边,康郎山上。忠臣庙从1363年开始历时5年建造成功。此庙建成后也饱经风雨沧桑,经受水灾200多次,火灾20多起,毁掉重建都有15次。  明朝的时候那个遗址比现在这个还大,发了两次毁灭性的火(灾),连瓦砾都没有一块完(整)的,清朝康熙年间的遗址也比这个大,也烧掉了,现在这个遗址就是咸丰九年的。  为恢复这座市级文物原貌,余干县政府从1995年就开始了重新修缮。现在,一走进这座古庙,你就能看到一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将军塑像,你可以在这里一边观赏,一边聆听将军们的传奇故事,回味那段久远的历史.  庙分前后三进,前为定江王殿,中观音堂,后36忠臣殿。两旁设钟鼓二。庙离余干县城约一个小时车程.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马鞍山

  马鞍山,座落于余干县城的南部约4公里处,因状如马鞍而得名。它北靠朱眠山西临余黄公路,南朝彭家水库,依山带水,与长岗岭相呼应,尤如一条卧龙,气势雄伟。每当春天来临,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把整座山妆扮得美如天仙,是当地有名的旅游休闲之地。  马鞍山是一座远近有名的佛教朝拜地。民国时曾建有一座凤凰庙(即观音庙),相传“大仙”、“五仙”、“阁仙”、“圣仙”、“若王”、“七仙”、“观音”等仙人在此长期居住,建设了“天仙王国”。每月初一、十五大小菩萨的生日,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生日),六月十九日(观音山家),九月十九日(观音成佛),八月十九日(“大仙”、“七仙”生日),虔诚的信徒们都会上山烧香朝拜,祈求菩萨保佑,向菩萨讨些“仙水”(实际上是山里的泉水),据说吃了此山上的“仙水”,有病能治病,无病保健康。特别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九日,省、县内外的许多群众都来此朝拜,山上山下,鞭炮不断,烟火萦绕,整个马鞍山成了不夜天,据民间不完全统计,有10万余之多。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洪崖山庄

  洪崖岭位于余干县金山咀乡境内,面积约4平方公里。三面环水,山不高而秀丽,地势宛如游龙现身之形,飞凤超河之象,岭内名胜古迹众多,有充满神奇色彩的丹井丹灶、雪驴仙迹、洗马池、金不换湖和历史悠远的洪崖寺、仙爷庙、仙坛观、拍笑亭、望湖亭。据载,洪崖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朱元璋留手书于此,并留宿数日。大佛殿、观音堂、大雄宝殿遗址虽已破旧,可每逢过节,仍有大量香客朝拜于此,香火依然旺盛如初。位于洪崖岭内的仙爷庙于清道光十六年始建,传说张仙得道,白日骑驴在洪崖升天,由李梅岭复归洪崖威灵显应,如今,每逢初一、十五,四方善男信女云集此地,朝拜神灵,祈幸福、祷平安。洪崖岭蕴含着浓厚宗教历史文化内涵。  该境内气候温和,景色四季宜人,山上茂林修竹,景色如画。春天满山的迎春花、闹市花,争奇斗艳;夏天盛开的栀子花沁人心脾,而洗马池中的荷花、荷叶红绿相间,充满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秋天漫山的红叶、白菊、-各展英姿,美不胜收;但见冬天银装素裹,山舞银蛇,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伟气概。在这里,春夏秋冬组成了一副洪崖山庄美丽的四季图画。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木溪水库

  木溪水库位于余干县东南部古埠镇境内,是一座以灌溉为主,集养鱼、发电、防洪等为一体的中型水库,总库容3100万m3。库区山地面积32.6ha,依昌万公路旁,即将开工建设的景鹰高速公路将从旁而过,处南昌、鹰潭、景德镇三市中心,库区交通、通讯十分便捷。库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  17.9℃。库区绿树成荫,山峰叠嶂,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景色十分宜人,是旅游、休闲避署、疗养的理想场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五彩山

  五彩山位于余干县西南边界,紧靠鹰潭市和梨温高速公路,与李梅岭白云峰相连,原名龙山,传汉朝长沙王吴芮生出时该山顶上呈现一片五彩云而改名五彩山。该山全长15km,两座主峰立于东西两侧,期间山脉起伏,树木茂盛,景色宜人,动物资源相当丰富,其中有鸟类200余种,此外,还有国家保护动物虎、豹、野猪、狼狗等。著名景点有龙马桥、乌龟山、仙人撒网、秀才垮、砚池泉、游鱼墩、飞蛾贴壁、犬眠山、万松祠、芮王阁等。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来此山游玩,留下了许多佳作,“仰望彩山景依然,桥水仍堪歌清涟,乌龟戏入仙人网,秀才垮墨砚池泉,游鱼常有马鞍石,飞蛾贴壁对犬眠,芮王阁鼓鹭心梦,万松晨种到耳边”,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  芮王阁是五彩山主要景观之一,气势宏宇,环境优雅,全阁分上、中、下殿,在芮王殿的左侧是造形考究花厅式古戏台,右侧有观音堂、禅堂及膳厅,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极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大山水库

  大山水库位于余干县南部梅港乡境内,是一座以灌溉为主,集养鱼、发电、防洪等为一体的中型水库,总库容1950万m3,常年养殖水面2010亩。库区面积39.1km2,206国道横贯库区,梨温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景鹰高速公路都近在咫尺,距华东交通枢纽鹰潭火车站40余公里,库区交通、通讯十分便捷。库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  17.9℃。库区绿树成荫,山峰叠嶂,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景色十分宜人,是旅游、休闲避署、疗养的理想场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休闲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将远离喧哗、噪杂的城市,去宁静、优雅的山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大山水库优美的自然环境、宜人的湖光山色定能赢得旅游者的青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瑞洪镇

  余干西北水乡重镇瑞洪镇。瑞洪历史上以“闽越百货所经”而置镇,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现在是鄱阳湖周边县市物资集散中心,尤以水产品丰富闻名遐迩,有“余干小南昌”之称。不少名人曾居瑞洪,明太祖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时,曾在这里睡过觉,礼部尚书李廷机贬居瑞洪时以施茶为乐,大学士张瑞图曾立茶庵,并书“妙觉地”三字于此,清女诗人钟令嘉侨居瑞洪韩康药店,生蒋仕铨,并断竹教子,为世人留下一段佳话。镇内旧有令公庙、洪崖书院、洪福寺、风波亭、观音堂及“瑞洪八景”等众多胜景。黎蒿炒腊肉、河水煮河鱼、清炒豆芽、红烧龙虾等为镇内名菜。旅游产品丰富,有针公鱼、芡实芝麻糊、宝善天然凉粉、康山酒糟鱼、薯仁汁、龙虾仁等。  瑞洪老街,瑞洪老街和瑞洪镇一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据县志记载,早在唐代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即建有商埠,当时称洪崖乡,其改名瑞洪的由来。瑞洪老街坐落在鄱阳湖边上,曾经有一段传说发生在这条老街上: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朱军因战略关系多次败北,被-逼退到洪崖乡(即现在瑞洪)谢湖塘小港。朱元璋为重振兵风,招集部将商谋破阵之策,军师刘伯温献计以火攻之。无奈连日风向不顺,加之近日交战,朱元璋精神疲劳,次日起床时,不晃红日已射入船舱,朱元璋说我一觉竞睡红了天。朱元璋站立船头,观看风向恰为顺风,立即下令开战!全船迅速拔锚开航,直奔康郎山战场。在大火攻势下,陈友谅节节败退,陈还被射伤眼睛仓皇逃命。为纪念这次战功,朱元璋下钦令,将洪崖改为瑞洪。自朱元璋泊船休兵的谢湖塘往东至现在的六O圩头形成一条街。街两边的建筑大多是青砖或木质结构的瓦房,现在也有一些新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贴着耀眼的白色瓷砖,窗户用铝合金或塑钢封起,“鹤立鸡群”地站在一片低屋矮檐之中。老街的老建筑屋檐下雕梁画栋、游龙浮凤、非常生动与逼真。青石板铺的路,粉墙黛瓦、雨梁相续、古巷优深,那景色处处透出老街的古老和久远。老街曾一度繁华,足方圆几百里数得着的富庶之地。在这条不长的街道上,曾充斥着五六十家经营烟丝、百货、酒馆、商行等。每当晨曦微露时,老街就会喧哗起来,四邻八乡的村民肩挑手提,聚集在街旁,比邻设摊,菱藕鲜果、鱼虾鳖蟹、时令蔬菜,每日乍水马龙,熙熙攘攘,拉车的、赶集的、做各种水买卖的纷纷来凑趣儿、扎推儿,叫卖声此起彼伏。老街地处信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处,老街也成了繁忙的码头,大船水船,穿梭来往,川流不息,这船沿着街岸一字排开,船靠着船,首尾相衔,远远望去,似一条长龙蜿蜓,也是老街的一大壮观。时过境迁,昔日的繁华已经成为过眼烟云,至今,漫步在老街,还能听到打铁铺里传来“叮叮当当”,铿锵有力的打铁声。  在老街的周围还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名胜古迹。瑞洪旧有令公庙、天后宫、风波亭、古茶庵、洪崖书院和古宫窖等,现存名胜古迹有:洪福寺,大而积芦苇观赏,芦苇水船,“三江口”风光,观赏天鹅、白鹭、大雁、野鸭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三江口风光

  “三江口”风光。“三江口”是指信江河流、赣江河流与鄱阳湖水汇聚的交叉处。每到上半年降雨季节,信河水、赣江水直奔鄱阳湖,在“三江口”交汇,形成一边红色、一边黑色、一边白色的江面壮观景色。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神口祠

神口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神口祠位于瑞洪镇东北部低岗区。族湖亭就在西湖口,当今神口与洪崖山附近。公元221年,秦始皇发兵五十万,分五军统一岭南,遣屠濉将兵十万结余干之水,族湖为其屯兵一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玉亭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周桥社区

----

迎宾社区

----

西门社区

----

茗桂花园社区

----

三星社区

----

南门社区

----

琵琶洲社区

----

东山社区

----

干越社区

----

秀水社区

----

东门社区

----

北苑社区

----

东昇社区

----

锞岭村

----

得胜村

----

周家村

----

百湖村

----

南关村

----

关口村

----

洲上村

----

劳动村

----

眠山村

----

石山村

----

宝珠村

----

毛溪村

----

太阳村

----

排岗村

----

玉亭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