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俄娘九峰山 | 俄娘九峰山 三月三盛会发源地俄贤岭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广坝乡境内,昌化江中游的东北岸,距县城八所镇60公里 ,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为海南旅游风景保护区。 海南东方市是海南黎族同胞聚居的主要城市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县城及各乡镇的黎族同胞都举 行传统的三月三盛会。游客若赶上此时游览东方县,定能亲身体验黎族同胞这种幸福和欢乐,给旅游增添 无比的乐趣。三月三盛会,原是黎族同胞未婚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民间传统节日,婚后的人是不再 参加的。但今天,时代的发展使三月三成为黎族同胞开展群众文娱体育活动的盛会,黎族男女老少以及党 政干部、其他民族群众都普遍参加。 为了欢度三月三佳节,海南黎族胞们早在开年之时就添置新衣裳,酿造山兰甜酒,备好做甜稞的糯米 。三月初三天一亮,黎胞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小伙子和姑娘们打份得十分引人注目,他们成群结队 ,一路载歌载舞地到-地点去,-的广场上热闹非凡,男女青年翩翩起舞,跳起打柴舞、打鹿舞、竹 竿舞等,接着,有的进行对歌,有的参加打叮咚。有些青年在活动中互相表达爱情,为日后喜结良缘打下 基础。三月三的活动总是进行到入夜,广场上点燃了篝火。把盛会推向热潮。广东民族歌舞团的舞踏编导 创作了黎族舞蹈“三月三”。曾在世界青年联欢会上演出,获得了节日奖,从此,黎胞三月 三盛会在世界各地闻名。三月三盛会发源地有着多种说法,其中一说,是三月三盛会发源于东方县俄贤岭,而且有着一个当地家喻 户晓的传说。 俄贤岭又名“俄娘九峰山”,山上有一个俄贤洞,深不见底,水流回旋,浪拍洞崖。 相 传在很久以前,这个石洞里有一只乌鸦精时常出来祸害黎民百姓。一天,乌鸦精将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抓 到洞里来了。到这年的三月三日,俄娘的心上人阿贵带着尖刀和弓箭上山解救俄娘,结果被乌鸦精害死。 万分悲痛的俄娘趁乌鸦精熟睡时杀死了乌鸦精,为阿贵报了仇,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后来俄娘终生未嫁 ,到每年的三月初三,她就到俄贤洞唱她和阿贵曾唱过的情歌。 后来,海南岛黎族人民为纪念俄娘,把这山洞取名为俄娘洞。这座山也就得名为俄娘九峰山,并在每 年三月三这一天,周围的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浓妆艳抹-于俄贤岭,唱着情歌寻找自已的意中人。此举 逐年扩大并普及到海南黎胞住区,成为海南黎胞盛大的传统节日。 景区地址:东方市境内大广坝库区附近,距八所有60公里 |
猴猕岭保护区 | 猴猕岭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猴猕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境内,与昌江、乐东交界。保护区北部有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南部有海南佳西省级自然保护区,南部有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部是海南大广坝水库。土地总面积:12215.33公顷,核心区:5033.94公顷,缓冲区:2873.044公顷,实验区:4308.35公顷。保护区于2004年7月23日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护级别为省级,是一个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猴猕岭自然保护区内出露的岩性98%为沉积岩地层有志留系至二叠系,受到上述岩性以及气候、海拔和地理位置等综合条件的影响,土壤类型有砖红壤、赤红壤和山地黄壤三种。 猴猕岭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水文条件,孕育了十分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现保存比较完整的热带雨林类型,是热带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典型的热带雨林特征。本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80科、722属、1389种(含变种亚种及变型),其中蕨类植物24科、44属、84种,野生种子植物156科、678属、1305种(含变种亚种及变型),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的保护植物Ⅰ级1种,Ⅱ级14种,另有《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植物19种。青梅在猴猕岭分布非常集中,是其热带常绿季雨林的建群种,特别是在玉龙山至江边大岭、耳吉岭一带,保存着大片单优青梅群落,主要为中幼年林,最高达25米,胸径30cm,这在海南十分的罕见。陆栖脊椎动物有30目75科260种。其中两栖纲1目4科13种,爬行纲3目8科34种,鸟纲17目43科170种,哺乳纲9目20科43种,有国家I级保护物种海南坡鹿、圆鼻巨蜥、海南山鹧鸪、孔雀雉、蟒蛇等5种,特别是自2003年7月在该区野外放养坡鹿294头起,至今已发展到400多头的喜人佳绩。有猕猴、穿山甲、黑熊、海南水鹿等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39种。有39种列入CITES公约(附录I 1种、附录II 29种、附录III 9种);49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动物中有海南岛特有种7种、特有亚种59种,分别占海南岛特有种和特有亚种的30.4%和63.4%。鱼类3目8科17属18种。昆虫有15目90科285属362种。海南猴猕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俄贤岭 | 俄贤岭 三月三盛会发源地俄贤岭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广坝乡境内,昌化江中游的东北岸,距县城八所镇60公里,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为海南旅游风景保护区。 海南东方市是海南黎族同胞聚居的主要城市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县城及各乡镇的黎族同胞都举行传统的三月三盛会。游客若赶上此时游览东方县,定能亲身体验黎族同胞这种幸福和欢乐,给旅游增添无比的乐趣。三月三盛会,原是黎族同胞未婚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民间传统节日,婚后的人是不再参加的。但今天,时代的发展使三月三成为黎族同胞开展群众文娱体育活动的盛会,黎族男女老少以及党政干部、其他民族群众都普遍参加。 为了欢度三月三佳节,海南黎族胞们早在开年之时就添置新衣裳,酿造山兰甜酒,备好做甜稞的糯米。三月初三天一亮,黎胞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小伙子和姑娘们打份得十分引人注目,他们成群结队,一路载歌载舞地到-地点去,-的广场上热闹非凡,男女青年翩翩起舞,跳起打柴舞、打鹿舞、竹竿舞等,接着,有的进行对歌,有的参加打叮咚。有些青年在活动中互相表达爱情,为日后喜结良缘打下基础。三月三的活动总是进行到入夜,广场上点燃了篝火。把盛会推向热潮。广东民族歌舞团的舞踏编导创作了黎族舞蹈“三月三”。曾在世界青年联欢会上演出,获得了节日奖,从此,黎胞三月三盛会在世界各地闻名。三月三盛会发源地有着多种说法,其中一说,是三月三盛会发源于东方县俄贤岭,而且有着一个当地家喻户晓的传说。 俄贤岭又名“俄娘九峰山”,山上有一个俄贤洞,深不见底,水流回旋,浪拍洞崖。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个石洞里有一只乌鸦精时常出来祸害黎民百姓。一天,乌鸦精将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抓到洞里来了。到这年的三月三日,俄娘的心上人阿贵带着尖刀和弓箭上山解救俄娘,结果被乌鸦精害死。万分悲痛的俄娘趁乌鸦精熟睡时杀死了乌鸦精,为阿贵报了仇,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后来俄娘终生未嫁,到每年的三月初三,她就到俄贤洞唱她和阿贵曾唱过的情歌。 后来,海南岛黎族人民为纪念俄娘,把这山洞取名为俄娘洞。这座山也就得名为俄娘九峰山,并在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周围的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浓妆艳抹-于俄贤岭,唱着情歌寻找自已的意中人。此举逐年扩大并普及到海南黎胞住区,成为海南黎胞盛大的传统节日。 景区地址:东方市境内大广坝库区附近,距八所有60公里。 |
鱼鳞洲 | 鱼鳞洲 鱼鳞洲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西南海滨,清康熙年间就已是海南风景名胜地。古人有诗云:"鱼鳞洲耸接云天,策枚登临别有天。怪石回环看不厌,奇峰重叠翠相连。泉流一井清如许,浪击千层势欲颠。海上仙山何处觅?分明此景是神仙。“诗句道出鱼鳞洲秀丽的景观。”泉流一井“是指岸边有一永不干涸的甘泉”,井西边还有一栖息海鸟水禽的洞穴。海边水浅沙白,波浪不兴,是理想的天然浴场。 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40年,然而,海南热闹了十多年,海南鱼鳞洲却仍旧静着,仍旧沉默着偏居一隅。往来世事迁徙,多少岁月悠悠逝去,迁不走的,是那鱼鳞一样嶙峋的礁石和粗糙的砂粒。鱼鳞洲就被列为海南风景名胜之一。鱼鳞洲面临波涛翻滚的大海,奇峰林立,岩石多姿,绿草灌木铺地,长年山花烂漫。海滩上,沙细如末,白如雪,松软如棉;海风推波助澜,海浪扑打在石壁上,溅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沉雷般的涛声轻重有序,节奏均匀。海边水浅沙白,波浪不兴,是理想的天然浴场。鱼鳞洲附近长满了仙人掌,别的植被很少,这一自然现象非常有趣。 也许你知道海南岛有个八所港,那是因为它是海南三大良港之一;也许你知道海南有个东方市,那是因为那里曾经是日本人侵略海南岛的据点。但是作为海南旅游者你知道在那东方还一个风景区叫“鱼鳞洲”吗? 鱼鳞洲其实叫鳞洲角。它位于海南东方八所港的海滨,清朝阳康熙年间就被列为海南八大风景区之一了。一面连着陆地,三面环海,地形是一座裸露着岩石的丘陵。由于岩石长得重重叠叠,阳光折射后,灿灿生辉状似鱼鳞,故得“鱼鳞洲”之名。 当来到鱼鳞洲海边,碧绿的海水、转动的风车就让我的心情大为好转。海边的岩石由于终年受海浪冲击,形成了各种造型的奇岩怪石,有的状若伞顶、有的貌似斗笠;有的雄伟傲然、有的俏丽柔和;有的高出海面、有的侧卧沙滩.....真是美不胜收,当然心情也为之开朗。 |
黎族船形屋 | 黎族茅草屋主要有两种样式,分别是船形屋和金字形屋。船形屋有高架船形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形屋之分,其外形像船篷,拱形状,用红、白藤扎架,上盖茅草或葵叶;金字形屋以树干作为支架,竹干编墙,再糊稻草泥抹墙,昌江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形屋保存较为完整。 白查村是东方市江边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白查村的茅草房犹如一艘艘倒扣的船,村民习惯称之为“船形屋”。白查村现存81间船形屋,是海南船形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船形屋是黎族优秀建筑技艺的载体,2008年该村船形屋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白查村茅草屋为落地船形屋,长而阔,茅檐低矮,这样的风格有利于防风防雨。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这代表了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屋内为泥地,村民从外面挖回粘土,把地面铺平,浇上水后双脚踩平,晒干或晾干地面,使之平坦坚硬。 走进白查村,随处可见隆闺、牛栏、猪栏和以基石垫底、悬空地上的谷仓,村民身着传统服饰筒裙,结伴在树荫下扎染织锦、编织竹席、制作陶器木器。黎族做饭用的三石灶、居住的隆闺、出行用的独木舟、吃的竹筒饭、喝的山兰酒,对于游客而言,这种不同于现代文明的民族文化,稀有独特,具有非比寻常的旅游价值。 白查村的“隆闺”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一般建在村头、村尾等僻静处,或者紧挨父母住房搭建,充满原始的浪漫色彩。 白查村被誉为“黎族最后一个古村落”,其保存完整程度在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中很少见。除了船形屋,酿酒、织锦等工艺,白查村都传承至今。 江边乡 东方市辖乡。1987年建江边乡。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38.5公里。面积191平方公里,人口0.7万。有简易公路北接225国道。辖报英、布温、新明、老村、俄查、那文、白查、江边、上眉、冲俄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具厂、木材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土特产有白藤、木棉 、山竹、沉香等。.…… 详细++ |
东方“万人坑” | 1940年3月15日日军占领石碌。同年4月7日,日本的“石碌调查队”在石碌铜山附近发现了铁矿床。发现石碌铁矿的消息很快传到日本。由于战争需要,开发铁矿资源已经成为日本的优先国策,为了养战,日本政府确定了以海军为主体的开发计划,成立了以保田丰为首的日式会社南方部,具体从事石碌矿山的开发事宜。 日本在石碌矿山开发的采矿工程、石碌至八所铁路工程、八所港工程、东方水力发电工程等四大工程,从上海、香港、广州、澳门、台湾及海南岛强征和抓骗了几万名劳工。这些劳工,以香港来的最多,其次是广州,再次是上海、台湾等。同时,日军还将上千名英国、印度、加拿大的战俘也投入劳役。 日本人在修建八所港时所征用的两万名劳工,他们大部分被杀死、压死、淹死、饿死、病死和冻死。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止,八所港的两万多名劳工只剩下约2000人,死亡的劳工达1.8万人以上。死了的劳工,开始时丢在柴草堆里火葬,骨灰装在木质的小盒子里,放在“百姓庙”中,后来,劳工死亡越来越多,连柴草都供应不上,日本人就命令拉尸队在距离港口鱼鳞洲以南约1公里的沙丘上挖个大坑,经常丢下几具、十几具甚至几十具尸体,然后盖上一层薄沙了事。整个大坑埋满后,由于风雨侵蚀,尸骸裸露,成群的乌鸦争相啄食,其状惨不堪言,形成了后来的“万人坑”。 1988年,海南省文体厅和东方县(今东方市)政府在“万人坑”上立了“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这里成为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大广坝水库 | 从东方市区驱车大约一个小时便来到大广坝坝区,闻名遐迩的大广坝随即横亘在眼前,绵延5.8公里多的大坝气势磅礴,昌化江水到此嘎然而止,一群小鸟在坝体上空不断盘旋,汇成了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 大广坝风景区因大广坝水库和电站而闻名。大广坝水库为海南第二大水库,水库湖面100平方公里,库区风景秀丽,湖光山色,碧波万顷。大广坝水电站气势磅礴,坝长近6公里,高程144米,装机容量24万千瓦,是亚洲第一大土坝。这里有中国最早的水电站遗址,是日本侵华掠夺我国资源的历史见证,又被誉为东方市的“天然公园”,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央-和大量的国内外游客,综合开发旅游条件十分优越。 国电海南大广坝发电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海南省大广坝水电厂。公司建成项目为海南省大广坝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工程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境内昌化江流域,是一个具有发电、灌溉、供水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的大型综合性工程,是海南省第一个列入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21.468亿元。电站拦河大坝长5842米,号称亚洲第一长坝。1992年4月17日,-同志视察大广坝工地,并亲笔题词:大广坝水电厂。 大广坝电厂作为海南省最大的水力发电厂,在海南电力系统中主要起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的作用,对改善海南电能质量,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建成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相当显著,对改变琼西南的落后面貌,开发琼西工业走廊,为海南特区的经济腾飞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汉马伏波井 | 汉马伏波井 “天南第一泉”名叫“汉马伏波井” ,即一口汉代水井。 位于海南省东方市西海岸。 “汉马伏波井”井口颇大,直径八尺多,据乡人传说,此井原系方井,后人扩大为圆井,以砖砌成,井近处的有伏波祠,久已毁废。墙上嵌一石碑,题“汉马伏波井”,署“乾隆辛已”(清高守二十六年即公元1761年。)据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董学有、大诗人郭沫若1961年视察海南岛观看此井证实,此井确为汉光武帝时有功于海南马援将军经略海南时所造,距今已有一千九百五十多年了。 “汉马伏波井”夏日水凉,冬日水暖,十所村数百家汲取井水,即遇天旱,井水从不枯歇,自古水质清甜,故有“天南第一泉”和“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称。大诗人郭沫若观赏此井时,考证史料,饮赏井水,连口称赞,诗随口出:“水泉清冽异江灌,古井犹传马伏波。想见当年师驻日,三军朝汲定如梭。海盐含量百之三,饮此信知水味甘。古所于今沾惠泽,胜标铜柱在天南。薏苡烹来可作糜,军行用以止朝饥。功成人竟明珠视,古井无波水自知。” 天南第一泉四面环山,时而云雾缭绕,幽静之极。一条高山河流从西侧奔流而下,浓浓的负离子散发着扑鼻的自然气息,令人心旷神怡。住宿可以选择标准客房、内设温泉的豪华别墅或瑶家木屋别墅。 “天南第一泉”被东方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来海南旅游观光的游人到八所,必往观此井,饮赏清甜井,给游客增添了又一乐趣。 景区地址:位于东方市西海岸,离八所镇南5公里的罗带乡十所村。 |
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 | 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是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八所港旁的荒滩上。管理单位是东方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所在的这片荒滩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埋葬近2万劳工的地点。人称“万人坑”。 1988年,海南省文体厅和东方县(今东方市)人民政府在该“万人坑”旁兴建一座30米高的纪念碑,建筑面积86平方米,并勒石铭文,以示千秋。碑身正面镌刻“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碑背面刻有碑文。 抗日战争时期,侵琼日军为了掠夺石碌铁矿以及海南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1940年10月,开辟出海口,兴建八所港。并从沦陷区的上海、广州、香港和琼岛内的各市县等地,以欺骗和强迫等手段,抓来近两万余名劳工及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盟国的战俘1200余人修建八所港。这些劳工在日军的皮鞭下受尽-,过着非人的悲惨生活,有的累死、病死、饿死、冻死,还有的被日军活活杀死。到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时,仅剩下2000余名劳工。那些惨死的劳工,被日军埋在八所港旁的荒滩上,人称“万人坑”,它是侵琼日军疯狂掠夺海南矿产资源、残忍杀害中国人民和盟国战俘的历史见证。 信息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 信息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 |
猕猴岭 | 猕猴岭 猕猴洞位于海南东方县境内市西部大广坝旅游风景区的猕猴岭,是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境内的猕猴岭上的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岩洞,猕猴洞是东方县大广坝海南旅游风景区的一个奇特的景点。猕猴洞深百余丈,洞内面积2000多平方米,洞口周围的山脊密密地和着油楠、子京、青梅等参天古木。进入洞口约5米处,有一座形貌似慈祥的女人石像。 东方猕猴洞的前洞厅里石笋丛生,石像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如猕猴、雄狮、猛虎,有的似飞马、卧羊,个个栩栩如生,维妙维肖。前洞厅右侧,两尊仙女化身石亭亭玉立,神彩动人。前洞厅里还有两个小洞厅,形似一座寺院。猕猴洞内正中有一座大佛石像,双目紧闭,手持念珠,盘膝而坐。大佛石像前有一组小和尚石像,各个石像貌异神同,一样的正襟危坐,合手念经。“寺院”后面有一根奇特的石柱,犹如一座古钟,用手重击,可发出浑夺厚的响声,余青袅袅。后洞厅面积较大,可容纳千余人。猕猴洞中石钟乳、石幔满目皆是,晶莹剔透,令人眼花缭乱。 天生地设的猕猴洞是近年才出现的一个海南旅游景点,它以奇特而美丽的景观吸引游人流连忘返。 景区地址:海南东方县境内市西部大广坝旅游风景区的猕猴岭。 |
猕猴洞 | 猕猴洞是东方黎族自治县境内的猕猴岭上的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岩洞,猕猴洞是海南省东方市大广坝旅游风景区的一个奇特的景点。 猕猴洞深百余丈,洞内面积2000多平方米,洞口周围的山脊密密地和着油楠、子京、青梅等参天古木。进入洞口约5米处,有一座形貌似慈祥的女人石像。猕猴 猕猴洞 洞的前洞厅里石笋丛生,石像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如猕猴、雄狮、猛虎,有的似飞马、卧羊,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前洞厅右侧,两尊仙女化身石亭亭玉立,神采动人。前洞厅里还有两个小洞厅,形似一座寺院。猕猴洞内正中有一座大佛石像,双目紧闭,手持念珠,盘膝而坐。大佛石像前有一组小和尚石像,各个石像貌异神同,一样的正襟危坐,合手念经。“寺院”后面有一根奇特的石柱,犹如一座古钟,用手重击,可发出浑夺厚的响声,余青袅袅。后洞厅面积较大,可容纳千余人。猕猴洞中石钟乳、石幔满目皆是,晶莹剔透,令人眼花缭乱。 天生地设的猕猴洞是近年才出现的一个景点,它的奇特而美丽的景观吸引游人流连忘返。 |
红兴温泉 | 红兴温泉 东方市八所镇境内,距东方大道2公里,离西线高速公路1公里 东方红兴温泉位于东方市八所镇境内,距东方大道2公里,离西线高速公路1公里,并有二级公路从区内经过,交通十分便利,可开发面积4000亩。温泉区小泉眼星罗棋布,主泉眼三处,日自流水量6000立方米左右,温度约68至90度,每当秋冬季节,温泉区内云蒸雾蔚,恍若仙境,泉水有益元素丰富,是富含硅、锶、低铁、含硫高、腐蚀性低的热矿泉水,对治疗各种皮肤病降压减肥有特别疗效,可用于旅游、医疗、疗养、沐浴,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度假区周边还分布着历史景点和自然景点多处,温泉景区往北不足1公里,有东方蓄水面积较大的高坡岭水库(约1万亩);东去1.5公里“绿色海洋”之称的东方万亩示范牧场;相距2公里处则有世界珍稀动物—大田坡鹿保护区;往西8公里有南天第一泉—汉马伏波古井。 |
东方大广坝旅游风景区 | 东方大广坝旅游风景区 东方大广坝旅游风景区大广坝水电站气势磅礴,坝长6公里,高程144米,装机容量24万千瓦,水库湖面100KM2,是亚洲第一大坝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水电站遗址,是日本侵华掠夺我国资源的历史见证,又有风景秀丽的湖面,被誉为东方市的“天然公园”,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央-和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总理在这里为大广坝电厂题词,综合开发旅游条件十分优越。目前,大广坝已成为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的首选之地。 |
东方雅龙民族风情旅游区 | 东方雅龙民族风情旅游区 |
天南第一泉 | 天南第一泉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十所村,该有近2000年历史,村名追溯于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将军马援统兵南下平定交趾以后,渡海入琼守卫南疆军队第十所的驻地。临海驻防,兵马苦于无井汲水。马援组织士兵在村旁“飞来庙”处挖掘出泉水,水质甘甜,永不枯竭,有“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称。至今十所村民仍习惯于清晨围井提水饮用,井旁仍镶嵌清代乾隆26年(公元1761年)所立《汉马伏波之井碑》。现代文豪巨匠郭沫若于1961年慕名参观考证后,赋赞美诗一首:“水泉清冽异江河,古井犹传马伏波。想见当年师驻日,三军朝汲定如梭。” “汉马伏波井”被东方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门票 成人票:15元 儿童票:8元 其他优惠:小孩1.1米以下的免票; 老人持老年证的免票 学生半票 现役军人免票 交通 岛外运输以航空和水运为主,岛内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 铁路: 三亚-东方-昌江铁路线已经全线通车。连接琼州海峡的火车轮渡也已经开通。 公路: 岛上交通以公路为主,223 224 225三条国道从北到难纵贯全岛,干线可直通各港口,市,县,并有支线延伸到全岛200多个乡镇和各旅游景点。环岛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民航: 海口美兰,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可通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40多个大,中城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