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尖峰岭 | 尖峰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地跨乐东县、东方两县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4′~109°02′,北纬18°23′~18°52′,总面积20170公顷。《中国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将尖峰岭保护区列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先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对象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珍惜野生动植物资源。 尖峰岭保护区是以保护和改善本区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原生地与栖息地,保护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及其自然景观的完整性,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使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得以保存和延续,为科学研究和生态环境教育提供天然场所为宗旨。 尖峰岭热带雨林为中国现存面积较大、保护最完好的热带原始雨林区之一,其完整性和原始性可与世界著名的南美洲亚马孙河热带雨林相媲美。它是全球40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生态单元之一。 尖峰岭森林覆盖率达98%,有天然野生维管植物2258种,隶属222科,987属。其中海南特有种239个,特有种占野生种的10.1%,体现出较高的地区特性,在海南岛的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2种、省级保护植物的有45种,一级保护植物有海南苏铁、龙尾苏铁和坡垒等,海南特有种2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4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分别是云豹、海南山鹧鸪、孔雀雉、巨蜥、蟒蛇等;二级保护动物38种。 尖峰岭的森林植被植物种类异常复杂,优势种不明显,生物多样性指数高,林分结构复杂,层次不清,林冠层凹凸不平,立木树皮大多为浅灰色,板根发达、支柱根、气生根多且常见,林内木质藤本和附生植物种类繁多,寄生植物生长旺盛,存在典型的热带雨林绞杀现象,林下棕榈科、茜草科植物种类发达,具有较典型的热带雨林特征。一般认为尖峰岭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热带常绿季雨林,但由于海拔梯度的变化而产生了植被垂直分布带,海拔由低至高可分为热带半落叶季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山顶苔藓矮林4个主要植被类型。不同植被群落有不同的生态价值与景观特色,构成丰富的植物生态景观,热带常绿季雨林和热带山地雨林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种类丰富。 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为尖峰岭林区海拔分布最低的森林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尖峰岭西侧海拔100(80)-250(400)m的丘陵或河谷。旱季长而干热,雨季湿润。本植被类型外貌最明显的特征是种类组成上有一些落叶成分,如鸡尖、厚皮树等,旱季落叶,呈现一片片灰色斑块点缀绿色的景观。下木层中也常有耐旱带刺的植物、种类较单纯,草本层植物稀密不均。层间植物除几种藤本外,附生植物少。观赏性植物有厚皮树、木棉、白格、黄牛木、海南栲、台湾栲、印度栲、尖尾楠等。 热带常绿季雨林分布在海拔200—700(600)m的山坡中、下部,地形开阔。它是尖峰岭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本植被类型旱季短且干旱程度轻,在植物种类组成中基本无落叶成分,全年常绿。最主要的特点是在种类组成上有龙脑香科的树种,即青皮属的二种青皮和小叶青皮,并且在数量组成上占优势。藤本植物多而附生植物少,下木层种类以棕榈科(Palmae)植物为主,层间植物以大型木本藤本为主。上层乔木常见的种类有青皮、小叶青皮、细子龙、野生荔枝、子京、盘壳栎、倒卵阿丁枫、木荷等,同时,油丹、油楠、香楠、长眉红豆、荔枝红豆、高山榕等。 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在海拔700(650)—1000(1100)m的各种地形中,植被类型的典型特征是组成种类最为复杂,林木高大,层次不清,层间植物极为丰富,有“空中花园”之称,为本地区植被发育最好、最为完善的类型。以樟科、茜草科、壳斗科、桃金娘科等为多。下木层的种类以棕榈科、茜草科、紫金牛科等植物为主。层间植物丰富有瓜馥木、假鹰爪、丁公藤等常见的20余种。附生植物极多,以附生蕨和气生兰类植物为主。 本植被类型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是许多植物模式标本的产地,如尖峰栲、东方琼楠、尖峰西番莲等。龙脑香科的坡垒也分布在本类型中。 山顶苔藓矮林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1200(1100)m以上的孤峰或狭窄山脊上出现,面积不大,常年有云雾笼罩。本植被类型的种类组成明显特征是温带成分增加而热带成分减少。以壳斗科、樟科、兰科、桃金娘科、茶科、杜英科、灰木科等为主。林木矮小而弯曲,树干下部多附生有茂密的苔藓植物,草本植物和层间植物均贫乏。 尖峰岭保护区热带雨林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被誉为“热带北缘生物物种基因库”。有坡垒、野生龙眼、野生荔枝、海南苏铁、见血封喉、白木香、海南粗榧等77种省级以上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近百种珍贵用材树种和二百多种珍贵药用植物。区内还荟萃了大板根、绞杀、空中花园、老茎生花、独木成林等热带雨林景观。 尖峰岭保护区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各类洞栖、树栖、地栖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和丰富的食料。尖峰岭地区野生陆生脊椎动物有371种,其中兽类68种,隶属23科48属;鸟类有215种,隶属48科141属;爬行类有50种,隶属12科37属;两栖类有38种,隶属7科12属。这些野生动物在尖峰岭不同的植被类型分布较有规律,在海拔1100m以上的山顶苔藓矮林,处于雾大温湿,乔木层矮,树木枝干多苔藓,在这里景观单纯,动物种类贫乏,林中鸟类有红头穗鹛、斑颈穗鹛、白腹风鹛、棕脸莺等,林地上空常见小白腰雨燕和翱翔空中搜索猎物的鸢、鹰等。兽类方面有海南社鼠和针毛鼠。两栖类方面有树蛙。 海拔700-1000m的山地雨林,它温暖温润,乔木高大,结构复杂,藤本、茎花及附生植物丰富,板根明显。自然景观复杂,鸟兽等动物种类较多,兽类、两栖类中的树栖型较常见。鸟类有山皇鸠、山拟啄木鸟、黄冠绿啄木鸟、银胸丝冠鸟、银胸丝冠鸟、蓝背八角鸫、绿翅短脚鹎、黑背燕尾、冕雀等。此外白鹇也常见栖息此处。兽类方面有树栖的各种鼯鼠和松鼠,地栖鼠类主要有针毛鼠、海南社鼠,树栖的大中型兽类有猕猴、黑熊、云豹、椰子猫等。此外,赤麂和野猪也常上升到这一地带活动。两栖、爬行类方面有丽棘蜥、斑飞蜥、平胸鱼、细刺蛙、小湍蛙、无声囊树蛙、背条小树蛙以及细痣疣螈等。 海拔300-700m的常绿季雨林,气温高,热量大,乔木高大,3亚层,板根明显,藤本较多,附生少。鸟类方面主要有原鸡、白鹇、孔雀雉、海南山鹧鸪、厚嘴绿鸠、橙胸绿鸠、绯胸鹦鹉、八声杜鹃、乌鹃、大盘尾、灰树鹊、盘尾树鹊、短尾绿鹊、红头咬鹃、黑鹎、白喉冠鹎、栗背短脚鹎、鹊鸲、白眶雀鹛、白喉扇尾等。兽类方面,主要有野猪、赤麂、水鹿、豹猫、果子狸、大灵猫、海南青鼬、鼹鼠、红颊长吻松鼠等。此外,在居民点,黄胸鼠、黄毛鼠、社鼠等也很繁盛。两栖类有沼蛙、脆皮蛙、泽蛙、黑眶蟾蜍等。 海拔80—300m的热带半落叶季雨林,旱季长而干热,雨季湿润,林木有两层,板根不明显,茎花多,附生少。鸟类种类主要有白鹭、鹧鸪、白胸苦恶鸟、扇尾沙锥、珠颈斑鸠、小鸦鹃、普通翠鸟、白胸翡翠、白头鹛、黑(短脚)鹎、棕背伯劳、栗色黄鹂、鹩哥、喜鹊、大嘴乌鸦、红点颏、鹊鸲、乌鸫、棕颈钩嘴鹛、画眉、褐雀鹛、灰头鹪莺、白腹蓝(姬)、暗绿绣眼、白腰文鸟等。兽类有普通伏翼、小灵猫、海南兔、赤腹松鼠、红颊长吻松鼠、黄胸鼠、黄毛鼠、小家鼠等。两栖类有黑眶蟾蜍、虎纹蛙、泽蛙、花狭口蛙等。 尖峰岭热带森林是一种具有非常复杂的组成和结构的森林类型,种类多样性高,在山地雨林的1hm2样地上有D>=5cm的乔木和木质藤本植物198种。就1hm2的样地中,D>=10cm的乔木在加纳为86-92种;毛里求斯52种;巴西亚马孙地区为60-87种;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则达154种。由此可见,尖峰岭热带森林不仅是我国生物资源的瑰宝,同时也是世界热带森林的一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别重要的保护意义。 |
天池旅游区 | 天池旅游区 1、南天池----位于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海拔800米的高山盆地,与北部湾相隔25公里 ,年均气温19.7℃,四周雨林常青,涧水带蓝,有18座绿浪接天的千米奇峰环抱,600亩高山生态湖碧波荡漾,一尘不染。 2、鸣凤谷----位于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天池核心景区,属典型的热带山地雨林植被,全长1.96公里,因孔雀雉、凤头鹰、黄嘴白鹭、原鸡等众多鸟类祥集此地而得名。林内林冠重叠,枝叶茂密,古木参天,藤树环合,荟萃了大板根、绞杀现象、根帘、独木成林、空中花园、滴水叶尖等雨林奇观。有逍遥桥、听泉、鸣凤石、鸟语林、石洞等多处奇景,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和植物精气含量高,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是森林浴的理想场所,为罕见的热带雨林生态画廊。 3、虎啸龙吟----位于天池河中段,植被属沟谷雨林,溪潭怪石林立,林木茂密,水质清澈,有硅石、龟石、虎石、龙石等天然石雕,栩栩如生、情态万千。 4、紫荆瀑布----瀑布从密林深处飞泻而下,形成深潭,幅宽和落差近十米,雪白晶莹,飞珠溅玉,宛若-玉屏。空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80000个(是一般城市的100倍),有良好的森林保健功能,最适宜品氧洗肺,是天然森林浴场。 |
久温塘冷泉 | 久温塘火山冷泉位于海南省定安县龙门镇久温塘村委会,距离省会海口约70公里,约一个小时的车程。久温塘冷泉有泉眼几十个,日自涌量达四万立方米,是目前国内流量最大的冷泉,也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冷泉,与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冷泉互相辉映,形成北有五大连池,南有久温塘冷泉的格局。 久温塘火山冷泉无色、无味、清澈透明,长年水温23—27℃,夏凉冬暖,清甜可口,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要求,属重碳酸钠钙镁型含硒和锗较高的低矿化偏硅酸冷泉,其养生、保健的功能非常高。由于该冷泉含有丰富的硒元素、锗元素,具有很强的养生保健功能。“锗”能促进抗体的产生,以及抗肿瘤、抗脂质过氧化、抗衰老等作用;“硒”有利于保护细胞膜及提高其免疫力,防止心血管病和抗衰老;“偏硅酸”能软化血管、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增长人的寿命。由于水质优良、居住环境优美,这里成为海南长寿岛之乡,平均每万人口中90岁以上的寿星达19人之多。 久温塘冷泉原生态环境保持完好。周边大榕树浓荫密布,古老的火山石错落有致,泉水潺潺不息,小鱼三五成群,奇花异草争艳,是海南岛上独具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休闲、养生度假胜地! 久温塘村 久温塘村委会,拥有目前国内流量最大的冷泉,也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冷泉,是定安县具有革命优良传统的革命老区之一。全村委会有10个自然村,15个经济社,户数438户,总人口1625人,土地面积15352.8亩,水田面积1090亩,坡地面积1494亩,林地面积1983亩。主要经济来源靠橡胶、槟榔等,2014年农民人均所得9218元。 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硬化…… 详细++ |
包蜜园乡村旅游度假公园 | 黄竹镇包蜜园乡村旅游度假公园是定安创建的6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该项目自去年7月启动创建,目前已初步建成并开始试营业。包蜜园乡村度假公园依托包蜜园村而建,位于东线高速黄竹出口附近,交通便利。 包蜜园乡村旅游度假公园内建生态公园、休闲公园、野外露营区、热带果园区、垂钓中心、烧烤园、蔬菜种植体验区、生态木屋度假中心、采茶品茶中心等。 包蜜园村位于定安县黄竹镇境内,是南海农场下属的一个并场队(六区二队),包蜜园村位于南海农场场部东面,距海榆东线约800米,距黄竹镇约1.5公里,交通便利,区域位置十分优越。包蜜园村以盛产菠萝蜜闻名。村中林木彩丽竞絮,影艳香远,数间木楼果林掩映,古木亭台清风徐来,在艳阳下,微风中,使人心旷神怡,意绕情牵,生态乡村让人陶醉! 依托村庄周围数千亩热带特色果园,包蜜园乡村度假公园在规划中齐聚采摘、垂钓、农耕等项目,让游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在生态木屋度假中心,十多套木屋散落在槟榔林中,客厅、卧房、露台搭配着木质或藤编的简单家具,颇有欧美休闲风格。 |
佳西自然保护区 | 佳西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佳西自然保护区 |
海南毛公山 | 海南毛公山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毛公山又名保国山,位于乐东县保国农场境内,距县城28公里,距三亚市“天涯海角”42公里,均有公路相连。 毛公山特殊形象自然景观坐落在保国山顶,呈东北——西南走向。保国山长约4000米,峰峦连绵起伏,中部突起的一座高630米的花岗岩山,其巨大山石自然造型酷似已故毛泽东主席仰卧于苍穹之下,仪表安祥,形神兼备。早晚有霜光摇曳,祥云不绝,令人观后产生亲切感和敬重感。 “毛公山”因毛公造型而得名。更巧合的是,毛公山前有一黎村叫“解放村”。山后有一苗寨叫“东方红”。两村名都是1950年海南解放时命的。山南、山北分别有两座汉族的村落叫“崇共”、“抗美”。如今,形象酷似一代伟人的山貌,加之妙趣天成的村名,使这一奇观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毛公山自然景观除了地貌造像外,整条山体结构雄浑,群峰起伏,堆青叠翠,山下的雅亮河与南文河清澈见底,河滩布满斑驳陆离的五彩奇石。山水互相辉映,使得“毛公山”显得格外雄伟且瑰丽。 |
红花冷泉湖 | 红花冷泉湖位于龙门镇东南边红花岭村入口处500米,该湖面积约130亩,水源自久温塘冷泉支流及地下泉眼,水质十分优良。 红花冷泉湖生态农庄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投入建设,到目前为止共用时18个月,计划将生态农庄打造成中高档,聚农家饭、游艇、泡冷泉、游泳、垂钓、住宿等功能于一身的乡村休闲农庄。目前,项目已陆续完成投资400万元,完成建设的内容有:餐厅1间、栈道300米、水源保护区20亩、护坡堤1000平方米、码头1个、游船7艘、垂约位36个、游泳池1个、鱼疗池6个,生态农庄建设已初见雏形。今年春节前夕,红花冷泉湖已投入试营,目前每日接待游客约100人,人流量约500人,预计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人流量将进一步增加。 下一步,我镇计划招商引资,加大投入,在生态农庄完善客房建设,逐步完善住宿等旅游服务功能。 |
昌化岭风景区 | 昌化岭风景区 昌化岭风景区位于石碌镇西50公里的海滨,十里九峰,雄伟峻峭,西端延伸至秀丽的棋子湾海滩,与其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天然山水画。岭高460米,奇峰兀立,林翠花艳,山泉长流,素以岩奇、山青、花香、泉甜而闻名于世。 昌化岭上岩洞繁多且奇特,而首绝当推岭巅之洞天仙境。它由六块巨大的岩石垒成,巨石底面平整光洁,石层下有一深洞,四周奇花异草悬生,绿茵倒映,幽雅别致。洞的中间有一圆井,深约六米,井水清甜,人们名之“玉液”。洞中又有一条20多米长的石缝通道,人称“一线天”。天成的两个景观引人雅趣横生,博得“玉液一泓天一线”的美句,洞前有一石桌,亭中有一石条,可供游人闲憩或进行别具风味的野餐。洞外峰奇石怪,绿树荫翳,山花争妍,野果挂枝,蜂蝶飞舞,蝉鸣鸟歌,山风习习,清新快爽,人处其间,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步上半山腰,景观更是奇艳。 |
南曲村 | 南曲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曲村是定安县历史古村之一,元末明初,主要的陈姓和王姓建村发展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 王姓居住居禄山尾、排塘、居禄口,陈姓、劳姓居住在上村,下村为王、陈、李、古姓聚居,王、伍、林三姓5户人家住在南曲居禄山内。在清朝中期这里才命为"南曲",南曲之"南“,是让子孙后代记住先辈是从雷鸣南九迁来;南曲之"曲",是因这里的山地从南至北呈弧形,弯弯曲曲而得名,还寓意走曲折的道路取得各项事业的成功。 南曲村是抗日村庄。全民族是抗日时期,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中共琼崖特委书记、抗日独立总队长兼政委冯白驹率领11人进驻南曲村14天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爱国心和正义感。南曲村时任定安县游击后备第一大队队长王志发、小队长王位禄等25人为国捐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专门为他们立了一块"雷鸣乡抗倭殉国忠烈官兵纪念碑",国民党陆军少将丘岳宋、陆军中将王毅分别题写碑名和简介,给予褒奖。解放战争时间,南曲村民积极筹钱筹粮支持琼崖纵队、渡海大军解放海南岛。 南曲村自2005起,在定安县各级政府的关怀以及定安县委史研究室、定安县博物馆的帮助下,努力发掘红色、古色史料。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于2012年4月被确定定安县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的第一间住房2014年被修复作为"展览屋"后,在定安县政府和南曲村的村民的支持下,中共定安县委党史研究室负责设计前言、古色南曲、现代南曲、后记、档案资料、艺术欣赏8大板块,重点展示南曲人的爱党故事、抗日英烈故事、古代历史、民国人文,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事迹。本块红色墙重点展示南曲人爱党情怀、抗日英烈和改革开放的新面貌。 |
莺歌海盐场 | 莺歌海,其盐场早已闻名海内外,如今又以其近海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传扬名天下。是我国南海已知的油气资源储存量十分丰富的三个大型沉积盆地之一。 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县,面临大海,背靠尖峰岭林区,是一片3000多平方公里的海涂地带。它东距天涯海角旅游点90公里。这里可见一望无垠的银白色盐海,渠道纵横有序,盐田银光闪闪,景象十分美丽。 在莺歌海盐场内可参观富有意趣的制盐工序,涨潮时海水从纳潮口闸流入储水湖,通过扬水站,再流过蒸发池,盐份浓度逐级升高,成了卤水;之后进入结晶区开始结晶成盐。盐场每天下午开始收盐,先将铲起的盐花捣碎,再把盐粒堆成一座座小盐山。这些优质盐会通过场区十多股小火车源源运往各地。 莺歌海除了盛产优质盐外,还有着美丽的海滨风光,新月形的海湾吸引着众多游人,因而当地的旅游设施也较为齐备。 |
西山岭景区 | 西山岭原名白石岭,因位于海南岛西部,与东山岭、南山相对应,故称西山岭。西山岭位于乐东县九所新区东北方向,距西线高速公路9公里,距九乐二级公路3公里,距乐东县城41公里,地理区位优越,景区可开发范围约10平方公里,主要由三座石山组成,自然景观奇特,有求雨石屋、求寿石屋、仙居洞、大龙门、小洞天、增寿门、一线天、将军岩、侧身隙、坐石奇榕、神龟石、骆驼石、鲤鱼石、猕猴石、蛇王石、飞来石等;山中林郁苍茏,藤蔓交织,凉气爽人;登上山顶,极目远眺,沧海桑田尽收眼底,蔚然壮观;附近还有古海遗迹,抵石中流景观和已探明有丰富的地下温泉;岭下有木棉树景观和纯黎族村寨民族风情等。自然保护区中的红水河谷,长不过1万米,落差高达1500多米,多有池潭瀑布,景色优美,其景区自然景观可与万宁东山岭相媲美,是森林探险、回归自然生态游的好去处。 |
昌化江大广坝内河水上旅游 | 昌化江大广坝内河水上旅游 |
龙栖湾 | 龙栖湾 |
龙腾湾 | 龙腾湾 |
南崖旅游区 | 南崖旅游区 1、尖峰岭----为公园主峰,海拔1412米,古称小黎骛山,素有“南海仙山”之称,有南海佛光、山顶苔藓矮林、战备隧道、古猎人之路等景观,山顶常年云雾缭绕,天朗气清之日能一睹-、大海、云海、雾海这四海齐观,是观赏-日出大海日落的最佳去处。 2、雨林沟谷----发源于尖峰岭主峰南麓,全长7公里,最高点海拔900米,落差500米,植被为典型的沟谷雨林,有着完全处于原始状态的生态环境,是观赏瀑布流泉、探险猎奇的理想去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乐东腰果场 | 乐东腰果场处于海南省乐东尖峰岭与莺歌海之间的广阔丘陵地带,占地3000余公顷,是我国第一个腰果场种植园。 乐东黎族自治县 乐东黎族自治县素有“天然温室”、“热作宝地”、“绿色宝库”、“腰果之乡”、“旅游胜地”之美称,是全国最大的腰果场基地和得天独厚的南繁育种基地,也是海南岛有名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和芒果生产基地。 乐东腰果场园 走进腰果场园,高树绿荫如盖,遮天蔽日;矮树干横枝展开,伏地而生。树无论高矮,皆阔叶肥枝。枝头阔叶色红如花,颇有英雄气;米黄色的小花在微风吹拂下,飘来阵阵清香,更有女儿情;形状特别的果实却有几分孩子趣。 在腰果场游人可以品尝酸甜适口的红色、橙黄色的果梨,也可以尝一尝甜美的新鲜腰果,领略一份独特的热带园林风光。腰果场也是海南独领-的热带园林风光旅游景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