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万灵古镇 | 万灵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万灵古镇依山傍水,高高的万灵山,清清的濑溪河,静静地陪伴着古镇。路孔之得名,缘于一段美好的民间传说。传说,从前有位得道高僧,法名真敖,四海云游。到了濑溪河一带,发现这里奇山异水,林密草深;水旁麋鹿衔花,林中百鸟朝凤,清溪浅濑,游鱼戏水,一派祥瑞。于是不再云游,要在这风水宝地建座庙继续修行。在岸边高山选址时,他发现了六个深深的洞穴。凭着常年禅宗悟道,练就之灵慧,他估计这些洞与河相通。遂命手下小和尚向这些洞中注入糠壳,试上一试。两个时辰后,濑溪河心果然冒出了糠壳。后来,人们便称此地为“漏孔河”、“六孔河”。今天的“路孔”二字,即由此演变而来。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
荣昌清流民俗风情小镇 | 荣昌清流民俗风情小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清流民俗风情小镇位于荣昌区西北角,距县城47公里,镇内有汉族,回族、土家族、彝族等多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是西南著名生态猪养殖大区荣昌区下辖镇 ,也是重庆地区回民民风民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有独具特色民俗风情建筑、清真老寺、民风民俗、清真美食、金色花海、生态的血橙。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川渝两地的穆斯林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欢聚一堂,浓郁的宗教风情、民俗风情成为川渝两地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2016年11月,重庆荣昌清流伊斯兰风情小镇更名为重庆荣昌清流民俗风情小镇。 清流镇“打民族牌、错位发展”,着力打造民俗风情小镇,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2015年,清流镇民俗风情小镇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6年,清流镇荣获“重庆市第二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为打造民族生态旅游观光名镇奠定基础。 清流镇独特的民俗文化、鲜香的民族美食、迷人的美丽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70万元。 民俗文化 清流镇地处荣昌区西北部,是荣昌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镇有回族、土家族、彝族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回族为主,共1047人,是重庆地区回民民风民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 2012年,清流镇开始打造伊斯兰特色风貌镇,陆续完成了回族文化广场建设、场镇民居外立面民族风貌改造等项目,民俗风情小镇初见雏形。 2014年,清流镇全面启动民俗风情小镇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投资8000余万元,新建了荣昌清真大寺、伊斯兰风情观景亭、休闲廊道,并对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新建了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同时,加强景区综合管理及服务水平,成立了景区管委会、讲解员队伍,制作了景区网站、宣传册、纪念封、明信片等。 2016年,在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的基础上,清流镇进一步谋划景区发展,形成《关于清流镇旅游产业发展的报告》,投入60余万元完成了200余亩的租地和草坪种植工程;投入15万元完成了游船码头建设;初步完成了民俗风情园规划设计,预计12月底前完成水保公园项目和古战场遗址项目的融合建设。此外,加大了景区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力度,积极与重庆黎冠食品、重庆其酷食品等公司衔接,针对景区清真食品、特色牛肉、土特产品深加工和购物中心建设等事宜开展洽谈,力争开发出独具清流特色的旅游食品,进一步推广清流镇民俗风情旅游品牌。 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建筑、历史悠久的清真老寺、让人迷醉的油菜花海、鲜香的清真美食、绿色生态的血橙……如今的清流镇,众多景点令游客们流连忘返,还有规模较大的餐饮4家、小型餐馆6家、茶馆将近30家,可同时接待旅客1000余人,三巴汤、清炖牛肉、涮羊肉、白切羊肉等特色美食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
昌州故里 | 昌州故里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昌州故里位于荣昌濑溪河畔,再现了荣昌的历史文化风貌,是一条集生态旅游、景观长廊、历史文化、风情餐饮、宅院酒店于一体的“明清风貌古街"。昌州故里背靠海棠公园,由独具特色的十九幢四合院组成,重现了古昌州“九宫十八殿,三千七百磉’’的繁华景象。昌州故里前临濑溪河,河水清澈碧玉,河边草绿树翠,河上两座建于明朝的古石拱桥一一观音桥、小滩桥静卧其间。漫步其间,尽显“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的诗情画意。 |
重庆路孔古镇 | 简介 路孔古镇位于重庆荣昌县城城东,镇街距县城13公里,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古镇得名来源于一段民间传说,相传明朝有位叫曾傲的和尚,云游到此,见河对岸一带风景宜人,适于修身养性,决定在此建座寺庙。发觉坡边有六个石孔,似与河中相通,便往石孔倒入糠壳上试一试,不久糠壳果然从河中冒出,于是就把这里叫作“六孔河”,后来又喊做“路孔河”。路孔场、路孔乡、路孔镇也因此得名。 路孔境内的濑溪河,发源于大足,唐宋时期叫濑婆溪,是古代大足至荣昌、荣昌到泸州的主要交通运输通道,流至路孔镇白银石滩,航运受阻,货物必须在这里转船,才可继续航行。宋、明时期,在这里就自然建成一些供行商休息、住宿和堆放货物的店铺叫水码头。清代嘉庆五年(1800年),当地绅士及乡民,为了防御川东白莲教大起义的战火,就在当时水码头的基础上扩建了大荣寨。历经200多年,大荣寨的旧貌已经改观,但城墙上几百年的榕树依然枝繁叶茂,斑痕累累的城墙和几处尚存的彩绘图案益增苍凉古趣。在明代水码头基础上还形成了古朴的明清古街,古街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木制结构的的店房紧紧相连,青石路蜿蜒而上,原始而古朴。 路孔镇内还有各具特色的石质古桥7座,这些古桥,一般都修建于乾隆、嘉庆年前后,有些甚至始建于明代,又经清代多年补修,年代十分久远。特别是濑溪河段两岸陡峭的石壁上还有四五十座东汉岩墓,有些还形成了岩墓群。古拙简朴的祠堂,古朴雅致的古寺古桥,岩间盘根错节的古树,人行马踏后形成的古道石阶深槽…… 重庆荣昌县 路孔镇 荣昌县辖镇。1958年建高店公社,1961年改为路孔乡,1993年建路孔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1.6万。荣(昌)大(足)公路过境。辖万灵、明月、二郎、中坝、石庙、尚书、莲花、高店、湾店、沙堡、仙桥、龙湾、巷子、罗心、玉鼎15个村委会及1个居委会。企业有酿酒、刀具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等。. 路孔古镇位于重庆荣昌县城…… 详细++ |
重庆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 | 重庆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重庆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荣昌区,范围涉及万灵古镇、昌元街道、古昌镇、荣隆镇等多个镇街,总面积914.5公顷,湿地面积386.6公顷,湿地率为42.28%。公园分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五个部分。自2009年12月试点建设以来,荣昌区共整合、筹措资金3.62亿元,在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实施了濑溪河两岸绿化、荣路路生态景观长廊、濑溪河水质保护等工程,建设了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和宣教长廊,探索发展了具有濑溪河特色的森林-湿地产业模式“林野湿地”,对湿地公园内动植物、水质进行了长期的监测和保护。 濑溪河是荣昌区的母亲河,是荣昌区人民的饮用水源地。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49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750公顷,具有以河流湿地为主的多种湿地类型。濑溪河蜿蜒的河道和两岸的生境造就了“百里画廊”的生态景观,阡陌纵横的水田及池塘展示着鱼米之乡的村野风情,以水兴市的古镇人家和历史遗迹承载了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 2009年12月,濑溪河湿地公园被批准纳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经过建设打造,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独特性、多样性的特征,生态功能表现良好的特点。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资源中,包含着丰富的湿地植物资源,有湿地维管束植物150种,占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总种数的10.28%;有脊椎动物227种,隶属3目77科188属。 2016年8月28日,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审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
荣峰河水利风景区 | 荣峰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荣昌荣峰河水利风景区主要依托荣昌区境内的荣峰河、东方红水库、峰高河三大水体,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其中三大骨干景区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属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 |
河包斜塔 | 河包斜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河包镇,唐代设临时行州,宋置濑州镇,因其山环抱、景物特殊、人文蔚盛,而被誉为“有武桃园风度”之胜概。境内有唐代临时行州遗址、宋代建于金凤山脊 的楞严塔(市级文物)、苏东坡题壁,光时亨书碑的金牛寺、北宋昌州刺史郑志仕墓茔地——法华寺、建于金凤山上报恩寺前的明代密檐金刚座覆钵舍利灵塔(斜塔)、清代嘉庆皇帝的老师刘天成读书处——报恩寺遗址及建于1905年的法式双楼教堂——真原堂等众多古迹景观,可供览胜凭吊。 |
岚峰森林公园 | 岚峰森林公园位于县南部古佛山林区,林区面积8千余亩,海拔460-600公尺,最高点三层岩711.3公尺。林区森林植被丰富,树木繁多,有大面积成片的松树林、杉树林、楠木林等乔木林。山中有泉水、流水、池塘、水库,山水辉映,山峦起伏,沟谷纵横,风光秀丽。山巅观景楼,登高览胜,美不胜收。 |
荣昌天主堂 | 天主堂是一座充满欧洲宗教建筑艺术风格的教堂,由法国的莫神父和董神父于1913年主持兴建,1915年竣工。天主堂位于荣昌县城内,堂高50米,占地4700多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区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天主教堂。教堂经5层盘旋而上80米高的钟楼,登临远眺,全城大街小巷尽收眼底,法国造的重庆地区最大的直径为2米的自鸣钟,一个世纪以来准确的向全城报时,声闻数里。教堂庭院内有上百年的珍贵的5株银杏树和2株桫椤树,绿树成荫。 |
渝西植物园 | 重庆市渝西植物园是由重庆市荣昌县国营苗圃投资兴建,重庆市林业局批准建立的市级综合性植物园,成立于1998年,占地2600亩,已投资1000万元。渝西植物园处在大足石刻、重庆市野生动物园黄金旅游线上,客源丰富,2002年游客达到了11万人次,目前在渝西、川东、川南地区尚无植物园分布,加上渝西植物园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方便,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
螺罐山 | 螺罐山旅游区位于新峰和昌元镇交界处,距县城4公里。地千余亩。整个旅游区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峰秀丽,绿树成荫,山水相映成趣。螺罐山两峰秀峙,壁立峭耸,林木蓊蔚,琳宫梵宇,掩映其中。山上云峰寺始建于宋,现有大雄殿、天王弥勒殿等13个殿,其中千手观音的手之多,堪称第一,而寺院中的斋席更是远近驰名。 |
昌元天主教堂 | 昌元天主教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主教堂位于昌元镇,是1915年建造的欧式教堂,堂高50米,占地4700多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区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天主教堂。并有重庆地区最大的直径为2米的法国自鸣钟,准确为全城人报时。 |
大足石刻 | 大足石刻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大足石刻始于晚唐,历经五代而盛于两宋,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忧秀代表。石窟多达76处,共有造像6万余躯,石刻铭文10万余字,总称大足石刻。其中,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北山,即古龙岗山,共290龛窟。著名龛窟,如心神车窟,窟正中之皤龙“心神车”尤为奇伟。其间净宝瓶观音、多罗、文殊、玉印观音、如意珠观音、普贤、日月观音、数珠手观音等,雕刻对称,严谨有序,浑然一体。八躯菩萨像,丰腴圆润,典雅大方,为此间石刻之精华。北宋著名书家蔡京所书《赵懿简公神道碑》,碑高3.7米,宽1.37米,书法艺术价值较高。 宝顶山,风景幽丽,共13处石刻,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大佛湾为幽深的马蹄形山湾,雕刻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先以小佛湾为蓝图,后在此雕造。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雕像达15O00多躯,设计之精巧,竟无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说。宝顶圆觉洞,为整石开凿,宽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萨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诚,左右壁为十二圆觉菩萨,跌坐莲台,妙丽庄严,姿态不一,衣服、肌肉质感真实,似薄纱突身,衣裙流畅自如。壁间刻楼台亭阁,人物鸟兽,花草树木,幽泉怪石,近似写实作品,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 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在艺术上“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达到高度统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 |
长江三峡 | 长江三峡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 三峡是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重庆市、湖北省交界处,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市内的有瞿塘峡和巫峡,西陵峡属湖北省地域。翟塘峡为长江三峡第一峡,又称夔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雄伟壮丽著称。长江南岸的白盐山与北岸的赤甲山对峙,岩壁如斧劈刀削,恰似一扇屋门,紧锁六江。江水在峡中咆啸奔腾,旋涡四起,山雄水急,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峡内有铁锁关、古栈道、风箱峡、粉壁墙、孟良梯、倒吊和尚、凤凰饮泉、犀牛望月、黄金洞、七道门洞等多处景点。巫峡为长江三峡第二峡。西起巫山县人宁河口,东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峡长45公里。其特征是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幽深秀丽,似一条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廊。巫峡景区由“三台八景十二峰”组成。三台是“楚阳台、授书台、斩龙台”,八景为“南陵春晓、夕阳返照、宁河晚渡、 青溪鱼钓、澄潭秋月、秀峰掸刹、女观贞石、朝云暮雨”;十二峰是“净坛峰、集仙峰、聚鹤峰、朝云峰、起去峰、上升峰、神女峰、翠屏峰、登龙峰、飞凤峰、松峦峰、圣泉峰”。此外,峡区还有金盔银甲峡、铁棺峡、孔明碑、楚蜀鸿沟等景点。西陵峡为长江三峡第三峡。得名于宜昌市南津关口的西陵山。它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东起宜昌南津关,西至秭归香溪河口。峡谷内,两岸怪石嶙峋,险崖峭立,猿猴难攀。滩多流急,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整个峡区都是高山、峡谷、险滩、暗礁。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从重庆到宜昌的长江三峡旅游线,是以闻名于世的三峡文化和灿烂的三国文化及精湛的名胜古迹和雄伟壮观的山水风光构成,主要包括沿江两岸的涪陵周易园、白鹤梁水下石铭、丰都名山、“江上明珠”石宝寨、“文藻胜地”张飞庙、“三国遗迹”白帝城、八阵图、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屈原祠、三峡大坝、古黄陵庙、三游洞、南津关等风景名胜,是集游览观光、科考怀古、艺术鉴赏、文化研究、民俗采风、建筑考察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长江三峡 |
大宁河小三峡 | 大宁河小三峡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大宁河小三峡即为著名的巫山小三峡。大宁河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的中南山,流经重山峻岭和大小峡谷,一路容纳百川清流,穿过巫溪、巫山之间的云崖险峰,注入巫峡西口的浩浩长江。大宁河千姿百态,神秘莫测,过去长期隐匿无声,今年由于我国旅游事业发展,它初露真容,即一鸣惊人。有人赞颂它“不是三峡,胜似三峡”,“神矣绝矣,叹为观止矣”。 大宁河小三峡是龙门峡、铁棺峡和滴翠峡的统称,它是大宁河风景的精华所在。小三峡南起巫山县,北至大昌古城,全长约6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