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西南州

黔西南州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万峰林

万峰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万峰林景区距离兴义市约45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分为东、西峰林,景观各异。东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丛为特征,西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观。  餐饮/住宿/购物在“万峰第一观”的布依第一寨可以吃“布依八大碗”(猪脚炖金豆米、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排骨炖萝卜、素南瓜、素豆腐、五色糯米饭),听布依古乐——八音坐唱,喝“便当”酒(布依米酒)。交通前往万峰林景区,可先到兴义市,在客运东站乘中巴车前往,票价5-8元,大约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门票/开放时间25元   地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下五屯  类型:地质地貌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电话:0859-3374058  开放时间:  8:00-17:30  交通  乘19路公交车可达  门票  80元/人(不含1元保险);  观光车50元/人(不含1元保险);  演出(八音坐唱、布依族民族舞蹈)100元/人;  60-69岁老人、在校学生凭本人有效证件门票半价;70岁以上老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门票  

放马坪高原草场

放马坪高原草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放马坪高原草场位于兴仁北面的下山镇境内,距县城24公里,风光旖旎,素有“高原塞外”之称,总面积为28490亩,其中有天然草场21000亩,有天然林7490亩,草场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陵过渡的斜皮地带,地貌奇特。这里的竣山秀水是大自然在贵州高原上精心雕琢的杰作,在舯着无尽的活力与生命色彩的绿原平畴间镶嵌出处处胜景,让人领略诗的意境、画的绚烂。  无以言说的钟灵奇气使兴仁的山河美仑美奂,瑰丽神奇,在季节的交替与时空的延伸里,展示着不朽的神趣和魅力。人们对这种神秘的高原,有着世世代世相传的神秘故事。放马坪上有马乃屯古营盘遗址,系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放马坪山顶草原北端,是一块面积约90多亩的山顶平地。远远望去,犹如放马坪上微微抬起的龙头。马乃兵营遗址地势高峻,四周皆是悬崖峭壁。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00年),马乃营土目龙吉兆率众在此依山就势垒筑石墙,建立营盘,使其成为一座攻守俱佳、屯兵上千的反清大本营。游人漫步于马乃兵营遗址内,只见繁草丛生,垒石陈横,泉水不涸,道路依稀可辨,顿生苍凉之感。恍若走进300多年前那段血雨腥风、刀光剑影中的悲壮历史中去。  令人惊叹叫绝的是,放马坪上还有一个天然湖泊——洗马塘。在蓝天下,湖水幽蓝一片,仿佛是镶嵌在山顶草原上的一面明镜。  三个景点简介:1、马乃兵营,位于草场东南隅,是明末清初,马乃营土司龙吉兆反清的大本营。2、马乃天坑,距草场4公里,是一天然竖井,上口约200米,深达486米。3、大白龙洞,在草场西南约一公里,冬季暖和异常,洞中有泉水。      景点位置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下山镇    下山镇  下山镇,史称“五龙下山”,位于兴仁县北部,距县城约27公里,地处黔西南腹地。国土面积162多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2.6万亩,全镇辖21个行政村,185个村民组,3.33万人,有汉、回、布依、苗、黎、彝等六种民族,全镇年平均气温15.2℃,年降水量1400mm,平均海拔1450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全镇区位优势,基础建设良好,镇所在地是晴隆…… 详细++

马岭河峡谷漂流

马岭河峡谷漂流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惊心动魄的峡谷地缝马岭河漂流,正逐渐成为贵州旅游的一个热点。  马岭河峡谷在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东北,是7000万年前地壳运动中拉开的裂缝,并在水流长期侵蚀下形成的一条奇险幽深的狭窄地缝,深达200至400米,人称“地球上美丽的伤疤”。峡谷雄、奇、险、秀,千峰对峙,峭壁和峰顶上,集中了古庙、古桥、古寨、古营盘、古战场、古驿道、古石碑、古人类遗址等人文景观和瀑布群、溶洞群、钙华壁画等自然奇观,充满古朴和野趣,在全球极为罕见,因而有“天下第一缝”之称。峡谷迂回曲折,滩多水急,是漂流的好地方。在马岭渡口乘上橡皮舟顺流而下,经车榔温泉、五彩长廊、天星画廊和赵家渡景观,一路漂过18滩、20余湾、30余潭、200条瀑,而两岸绝壁上钙华形成的“壁画”如动物狂欢图。虽在激流中跌宕起伏,却有惊无险。  马岭河峡谷国家风景名胜区还包括万峰林、万峰湖两大景区。万峰林景区内,古朴的村寨、田园镶嵌在峥嵘巍峨的喀斯特峰丛之间,构成一幅幅恬静祥和的田园风光。万峰湖是天生桥高坝电站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水面160平方公里,湖中上千座山峰构成又一个千岛湖,乘竹筏游船穿梭其中,白鹭红鸥飞翔,水上石林、布依古寨、峰林峭壁辉映,似天然山水盆景。目前已开发了马岭河峡谷直达万峰湖50公里的漂流航道,将三大景区连结成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周边景点还有黄果树、云南石林等。  马岭河峡谷终年温暖湿润,被誉为“天然温室”,四季可漂。风景区距兴义市仅4公里。交通便利!  地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324国道附近  类型:国家公园峡谷地质地貌瀑布河流漂流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400-026-1186;021-55135515;0859-3122666  官方网站:http://www.paopaohai.com/guizhouInfo/G10284044  开放时间:  7:30-18:30  

双乳峰景区

双乳峰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下奇观“双乳峰”位于贵州省贞丰县城境内,两座兀立的石峰形同女性丰满的双乳,且逼真得让女人看了脸红,男人看了心跳,被当地布依族称为“圣母峰”,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峰”双乳峰。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黄果树虽然壮美,但它不是世界唯一,而双乳峰不仅是世界第一,而且是世界唯一。双乳峰一定会像黄果树一样,成为世界闻名的景点。”?  双乳峰又名鼓子峰、并莲峰,是八曲的最高峰。双乳峰下有-王子钦创建的石鼓道院遗址。半壁的乱穴中,遗有“虹桥板”的残片。峰的两面岩峰上,有一岩洞,可容下数十人,相传为吴道人-处,洞右0里不存放有关道人的遗蜕,故洞名为“吴公洞”。  双乳峰集玉莲之秀、丰乳之美、仙鼓之灵、古洞之奇于一身,是武夷景区待字闰中的一处景胜。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看“圣母峰”也是这样。从观峰亭角度看,象是20岁年龄的双乳,顺着公路往前1里路看,象是40岁年龄的双乳,再往前1里,看上去就象60岁年龄的双乳。据了解,象这样协调、逼真的双乳山峰在中国绝无仅有,在其他国家也没有类似的发现。因此,被称作“天下奇观”。   地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者相镇双乳峰风景区  电话:0859-6611999,0859-6775586  开放时间:  8:30-17:30  用时参考  2小时  门票  门票80元,电瓶车30元  1、身高1.2米以下儿童和70岁以上老人免门票;  2、身高1.2-1.4米之间儿童和60-70岁老人(持老年证或有效证件)需到景区自行购买半价门票  3、景区电瓶车无任何优惠,请自行购买。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包括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三部分。中心景区距兴义城区6公里,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景区内瀑布群,中心景区内的30余道瀑有的壮如银河缺口,有的柔弱若婀娜仙子;瀑群凌空而降,飞珠溅玉,阳光下的道道彩虹,与深谷幽境相映,置之其中似人若仙。景区内由于“千泉归壑,溪水溶浊”的作用,形成的深圳特区谷两壁碳钙堆积千姿百态,似飞禽走兽,加之瀑雾滋润,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万峰林景区位于峡谷中下游,景区内峰林独立、清泉环绕、良田万倾、农舍点缀,好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万峰湖内厅峰湖内奇峰与碧水相映成趣,湖岸布依族人民的吊脚楼里不时传出的山歌,诉说着这里的山绝水美与好客的传统美德。  在马岭河峡谷风景区内漂流,更是让你随河流的自然落差而在地缝绝壁中感受大自在的鬼斧神工,过险滩穿碧浪,一阵惊心动魄后,橡皮舟又带你静静地体味这独特的“有惊无险”,我们的导游小姐自始至终陪你“玩着心跳”,感受神奇。1998年中国国际皮划艇比赛在这里举行。  马岭河风景区有一个“马岭河峡谷五环漂流公司”,可为您的漂流活动提供服务。  地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324国道附近  类型:国家公园峡谷地质地貌瀑布河流漂流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400-026-1186;021-55135515;0859-3122666  官方网站:http://www.paopaohai.com/guizhouInfo/G10284044  开放时间:  7:30-18:30  交通  贵阳长途汽车总站乘坐到兴义的长途汽车,每天8:00、8:40、9:00、16:00、19:00、19:30发车,价格95元。然后从兴义乘中巴到马岭河,车费2元,乘出租车的话大约15-20元。  门票  旺季(3.1-11.30)80元/人,淡季(12.1-次年2.28)60元/人;观光电梯往返30元/人;漂流198元  

云湖山

  云湖山  云湖山位于省级风景区鲁布格。  鲁布格镇是兴义市委市政府确定创建的6个旅游名镇之一。该镇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镇境内有我国对外开放中第一个向国外招标建设的鲁布革电站,有亚洲第一输电斜塔,有集“雄、奇、险、秀、幽”为一体,被誉为黔、滇、桂接壤处一颗璀璨旅游明珠的鲁布格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有保存完整的彝族村寨,有正在建设的鲁毗彝族风情园,有工艺精湛、富有民族特色的毛家坟群和彝文碑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旅游开发前景诱人的边陲重镇。  鲁布格镇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省级风景名胜区云湖山风景区,被誉为黔、滇、桂接壤处一颗璀璨的明珠。  云湖山景区地理位置特殊,集雄、奇、险、秀为一体。景区气候温和湿润,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岩溶生态景观。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2%,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至17摄氏度,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的群体生存,景区有我国对外开放中第一个向外招标建设,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并在国内水电建设史上创造了6项第一的鲁布格电站,有亚洲第一输电斜塔。景区内还有保存完整的彝族村寨,有正在建设的鲁毗彝族风情园,镇区有工艺精湛、富有民族特色的毛家坟群和彝文碑等。  原始深谷湖  原始深谷湖里,两岸峭岩突兀,参差嶙峋,形如流云飞渡,林木繁茂,苍翠葱茏,一株株雄壮黑黝的古树扎实地耸立在两边的峭壁上,树干虽然不高,但粗壮、遒劲,树干四周树木丛生,奇花异草,深可没人,好像是从树干里崩出一样,一棵棵、一株株、一朵朵在树干的庇护下,景象万千,悠然自得。树丛里生长有血藤、红五加、巴岩香、白龙须、小黄草、四块瓦和兰草等数十种中草药和名贵花卉;生活着红腹锦鸡、黑腹锦鸡、猕猴、飞虎、獐子等珍禽走兽,实乃一个天赐宝库;谷底,山泉清澈见底,奇石遍地,瀑群泻天。听着潺潺的山泉,沐着郁郁的绿荫,你会忘记身在何处,是凡间还是仙境。据当地的彝族老人介绍,解放初期,罗盘区游击队曾在这里同敌人展开过无数殊死的战斗,成功地毁灭了敌人的围剿。  云湖山  观云山雾海,赏日月同晖。云湖山看日出、看雾,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向往爱好。  清晨,沿着乡间小道来到云湖山顶,举目望去,圆圆的、红彤彤的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然后光芒向四周扩散,让你不能不信,首先看到太阳的就是你。这时,脚下雪白的云雾布满每一个山间,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片白茫茫的云海,一眼望不到头,绵延数十里,偶尔有一两个山头露出,也只能隐约的看到几棵树梢,宛然一幅刚出炉的名家画卷。  到了最高处,眼前极为开阔,体会到了云的景致能称为“云海”的妙处,只见汹涌不断的云雾渐渐地加快了腾越的速度,一个个高高的山峰成了云中孤岛,天空先前是鱼肚白,渐渐的开始泛红。弥漫的云海早已把深深的峡谷填满,头天下午到达时还清晰可见的河流、山峰、小镇以及闪闪的灯光都不见了,缓慢移动的云海稳笃笃的从谷底向上推进,青山翠峰便渐渐地隐入云里,沉入云海深处……  当太阳由桔红成了银白色,天空的苍茫与云海的苍茫接在一起,一会,云雾渐渐下降,从山头到山腰一步步显现出眼前的峰峦、群山,云雾如纱似带,缠绕山腰,呈现出一幅奇妙无比的淡墨山水画。  鲁布格水电站建设时期,这里曾是日本、德国、挪威等国际的专家驻地,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到水电站视察工作时曾在此住过。如今通过开发,已初步形成了集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云湖山”风景旅游点。  彝寨风情  彝寨,是境内唯一的彝族寨子,深入彝寨可以领略到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发展征程中勇敢、顽强、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生产生活、科学文化极富理性的创造以及对宇宙万物、自然灾害的崇敬与抗争。晚上,寨里的年轻男女会聚集在寨中比较平坦的地方燃气熊熊烈火,穿上彝族服饰邀请你一起唱彝家歌谣、跳彝族舞。令你激动,让你兴奋,这叫“火把节”。  地下迷宫水电站主机房  深藏在云湖山山体内部300米处的,是被誉为“地下迷宫”的鲁布格电站地下主机房。地下主机房顶部跨度达25米,4台发电机组的转子就在这座地下宫殿的大厅里飞速运转。只要这里的转子一动,千万里外的城市就会变成不夜城,它是鲁布格最值得骄傲的所在。  亚洲第一输电斜塔  在鲁布格风景区,不少游客看的最多,并认为最具神韵的,是与那神秘兮兮的“小台湾”相对望的一对钢骨铁臂的亚洲第一输电线路斜塔,站在清晨的霞光里,便可见那顶天立地的铁塔并肩伫立像一对恋人,朝迎晨雾晚送落霞,好似心与心相通、手与手相牵的一对恋人,让电与火不断从手臂上流过,为世界送去光明,奉献着温暖。  小三峡  从深谷湖乘船顺江而上,就是人们所说的小三峡,这小三峡与长江上游的巫山小三峡相比,可谓各有千秋,它由雄狮峡、滴灵峡、双象峡组成。雄狮峡为第一峡,峡口两岸的两道悬崖就如两头雄狮镇守关隘,关内关外地理地貌对比十分鲜明,关外是海阔天空,关内则如入迷津,两岸峭壁忽然地成蔽日遮天之势,江水不断地拍打着船舷,撞击岩壁于深谷中发出一声声亢奋的轰鸣。两岸还有所谓的“村櫵待渡”、“群猴探宝”,一幅幅奇景不断迭现眼前。再走是滴灵峡,滴灵为布依语,意为猴子,这段峡谷幽深而灵秀,两岸怪石嶙峋,峰回水转,不时还可以看见猴群出没于岩壁之间,在游人的嬉戏之中,欢腾跳跃。再往前走就是双象峡,酷似大象的两块巨石横空而立,让人有一种山穷水尽之感,其实当小船绕过象鼻,一路过去,江面越来越宽,呈现眼前的是另一番天地了,半上之中是丛丛翠竹,是参天的古榕,是幢幢独具特色的布依吊脚楼,有布依男女青年的歌声从田间地头声声传来。小三峡一条大自然精雕细琢的画廊,云飘过,风吹过,时间老人慢慢走过,然而峡谷依旧立着。立在天地之间,它向人们不断讲述着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故事。  地址:黔西南州兴义市西南部黄泥河沿岸鲁布格镇  类型:山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奇香园

奇香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奇香园  奇香园位于位于兴义市市区,万峰林北面。此园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而著称,绿化覆盖率达67%,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获国家AA级生态园工业区的称号。  纳灰河谷和花木是奇香园的两大看点。  纳灰河畔聚集着奇香园内著名的景点,沿岸有奇香楼、糊涂桥、不愧天、龙潭瀑布、钓鱼亭、通灵阁、红梅坝、松林桥、盼雨亭、千亩葡萄园、果园、林园等16处景点。纳灰河边,流水潺潺,小鸟啾啾,汀渚葱茏,弱柳扶疏。沿河赏玩,芳草引路,栈道通幽,两岸绝壁飞瀑高挂,像珠帘、似玉练,其声如素琴雅奏;放眼河道,小坝如锁,水平似镜,小舟轻漾,鱼戏浅底;若是晨睛日出,朝阳映波,烟霞万状,诗情诗意随景而生,令人赏心悦目,使人顿生“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感慨。  奇香园占地6000亩,除了园内少数的办公、厂房等必须建筑外,全部为绿化带。园内种植的葡萄、桃、李、梨、柿、板栗、柑橘及杜仲、松、杉、海棠花、樱花等花木,遍布山野,不可胜数。尤以千亩葡萄园蔚为壮观。到此游览,既可尽情欣赏生态自然景色,了解生态工业园的内涵,又能参观花树缭绕的窖酒生产车间,看到传统的窖酒生产工艺,了解中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进入千亩葡萄园,更能领略气势恢弘的庄园文化,幻想葡萄美酒的芳香。  地址: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  开放时间:  8:00-17:00  交通  乘7路公交车在奇香楼路口站下车步行约1.5公里可达  门票  免费  

24道拐抗战公路

  24道拐抗战公路  世界公路奇观,抗战史上最伟大的弯道——24道拐抗战公路关隘在晴隆县城西南1公里,是史迪威公路的标识路段,起点于大水沟,盘旋于晴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斜坡上。  24道拐公路设计精巧,从晴隆山山脚的大水沟至鸦关关口,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6米,在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有24道拐,因此,称24道拐,堪称险峻公路建设史上的杰出典范。从关下仰望,如巨龙欲飞;在飞上俯瞰,似蛟龙逍游下山。在晴隆山观景台看24道拐,若是有雾,一层薄雾在山腰飘浮,24道拐像巨龙在雾中舞动,奇妙无穷,给人惊叹之感。  24道拐关隘古代叫鸦关,是古代入滇的必经之地,昔日鸦关:“满目青磷夜聚,元猿昼啼失所,哀鸿尽瘁招徕,于是渐获宁宇。”鸦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鸦关之雄险,明清有诗吟诵:“鸟道从空辟,云接接汉通。摧毁林警犬吠,入夜照途穷。著树花成冻,连村火失红。杖游梅岒上,日晡诗难工”;“列戟峰高俯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使者衔恩通北道,中郎飞檄定群蛮。弃繻驭无人说,何用长缨过此间”。  从前,这里是蜿蜒的古驿道,大树参天。相传东汉名将寿亭候马援佐南征行于此地,时值烈日炎炎,人困马乏,口干舌燥,战马以蹄刮土,涌出一股清泉,饮之,人马渴解。后来在涌泉旁边建一庙宇,称“涌泉寺”,外设茶亭,供路人游人小憩。寺内供奉寿亭候像,像下有饮马池,前贤撰有碑记题曰:“甘泉”。寺旁山麓石上刻“甘泉胜迹”,“云陵山色”,“鸟道千重”摩崖石刻。  24道拐抗战公路由贵州省路政局(局长马怀冲,字明亮,晴隆人)于1928年1月派贾善祥带队由黄果树至盘县初勘。之后,又派工程师周岳山领队复勘设计,并动工修建。工程异常艰险,用手锤、钢钎、钻子开山凿石,由于工具十分简陋,时值兵荒马乱的战争年月,其间24道拐公路修修停停,停停修修,直至1936年9月才竣工通车。  抗战期间,日军-了海空运输线,滇黔公路成为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运输通道,是运输抗战物资的“生命线”。24道拐公路是这条运输线上的必经险关,弯急路窄,经常堵车,车祸频繁。为保障中国和美军每天三千多辆运输车在三个月内将450万吨国际援华物资顺利运到抗战前线,美国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陆军战时生产服务部驻晴隆办事处成立“公路改善工程队”,由美军工兵技术人员设计,美军驻沙子岭蒋坝营(吴家大院)“1880”工兵营于1942年会同晴隆县各族千余民工对24道拐公路进行改弯、扣宽路面、加固路基等项工程改造。晴隆民工自带粮食有饮具,露宿荒山野岭,用手锤、钻子日夜施工。24道拐公路改造竣工后,保障了45万吨国际援华抗战物资顺利达到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的顺利做出了极大的历史贡献。改造后的24道拐公路是中美人民在第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的友谱像征,成为中美人民世代友好往来的桥梁。  2006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24道拐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扬中外,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饱览24道拐奇以观。  近年来,在24道拐隆重举行过: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重走抗战路”,第二届“泛珠三角”汽车集结赛(贵州分站暨首届“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段24道拐汽车爬坡赛),中国首届“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等多项重大活动,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频道、贵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作了宣传报道。2007年8月25日又有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重庆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福建东南台、浙江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南京电视台、香港美洲卫视、阳光卫视等全国18家主流电视台“聚集”24道拐。目前,晴隆县正在积极做好有关24道拐的资料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恢复涌泉寺、饮马池等景点,将24道拐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花江铁索桥及崖画

  花江铁索桥及崖画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花江铁索桥,横跨于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之间的北盘江花江段上,由14根粗大铁链拼拉而成,上铺木板作桥面,全长70余米,宽3米,下距正常水面约15米。古人曾以“横空铁索系山腰,俨似扬州廿四桥;履险如夷通利济,征车那计浪中摇”描绘花江铁桥雄姿,可谓惟妙惟肖。该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系时任贵州提督蒋宗汉募捐创建。据民国《贵州通志·舆地志》记载:“此桥清季新建,在永宁州东南四十里募役司南,为贵阳、安顺逾关索岭南行经兴义出滇之道,左右皆重岩垒山献,行者危栗。”花江铁索桥为沟通滇黔交通之又一孔道要枢。桥历时四载,三建两毁,几易其地,方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落成。14根铁链,每根262环,拴在两岸人工凿成的石孔内,上铺木枋数百块作桥面。扶栏由22根铁链组成,亦拴在两岸石孔内。两岸峭壁悬岩,江水奔腾咆哮,十分壮观雄伟。  珠江上源之一的北盘江流经关岭、贞丰交界处何以称“花江”,史无记载。民间相传,古人在今关岭与贞丰间之河谷地带崖壁上,以赭色涂绘大量人人马马,花里胡哨,故称其江为“花江”。此说倒与广西“花山”相类似。“花山”盖因绘有大量崖画而得名。广西花山崖画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关岭与贞丰间之花江崖画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江崖画分布于江北崖壁上,含关岭境内的普利乡下瓜寨“马马崖”崖画和板贵乡牛角井、后头湾、白崖脚、大洞背后、曾家屋基等多处崖画。其中“马马崖”现存8个人,4匹马,1条狗,1只鸟及其他一些图像。纵观全画,似为一幅放牧图:年轻力壮的骑手,跃马扬鞭,奔跑于前,其后群马紧跟,作疾进状。男孩追随大人外出放牧,情态欢跃。贞丰一侧,亦有崖画。画的是7匹马。每匹马背均有货鞍,朝同一方向行进,显系山区常见的驮马运输写生图。由此可见,其地自古乃交通要道之一。在花江之上驾设桥梁,是花江两岸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在建桥过程中,匠师们即在桥西古驿道旁天然崖壁上摩崖雕琢“普陀真境”和“蒋炳堂行乐图”。“普陀真境”摩崖造像3尊,分别为观音、山神和龙王。其地原建有庙,后毁,仅存摩崖造像。“蒋炳堂行乐图”,摩崖雕琢蒋炳堂正襟危坐像,像高1.3米,宽0.93米。坐像周边凿龛,龛高1.48米,宽1.16米,深1.03米。龛额篆书阴刻“蒋炳堂行乐图”6字。  蒋炳堂名宗汉,字炳堂,云南鹤庆人。同治六年(1867年)随云南布政使岑毓英赴黔镇压苗民起义,任安义镇总兵。光绪年间,升任贵州提督。在贵州,为修桥者摩崖造像,蒋炳堂可能是头一个。

三家寨道堂

  三家寨道堂位于兴仁县城西南约23公里的鲁础营乡三家寨,曾是统领安顺、平坝、安龙、贞丰、兴仁、盘县、普安等12方的伊斯兰教总道堂。道堂位于寨中,由道堂、姑祖花园两组建筑群组成。清光绪年间,教主马光烈令杨云鹤主持修建,光绪十八年(1892)落成。  道堂门前有古树,树旁建有望月楼,楼为木柱支撑,下为通道,上是9平方米、四面有窗的望月楼,是专供阿訇登楼望月,决定把斋、开斋、诵经礼拜时刻而设。望月楼后为前厅,过前厅入内是宽6米、长8.5米的天井。两厢、前厅及正殿组成了四合院,檐下挂有各方人士书赠的匾额。正殿大门两侧有清光绪年间各地方官所赠楹联。正殿一楼一底,面阔16.3米,进深10.7米,木结构,上下设廊,楼上设窑窝,是诵经礼拜的地方。正殿左侧并列有天井、厢房、伙房、水房(沐浴之处)等,占地304.5平方米。正殿后是姑祖花园,占地一亩余,有一幢面阔两间石屋,与石屋相对有四间小木屋,分别是姑祖诵经和就寝的地方,其余为花圃、石径,园内奇花修竹,境幽室雅。  三家寨道堂因马姑祖而闻名。马姑祖,回族,云南省通海县大回村(东沟)人。自幼学阿、汉文,12岁读《古兰经》及《四书》,许与教主马化龙之孙马进成为妻。光绪十五年(1889),马进成反清被杀,她含泪发誓终身不另嫁。光绪十九年(1893)九月,她从晃山(今四川岷山县)到兴仁县三家寨道堂静养,度过30个春秋不曾出户庭一步,意为今生誓不见大清天日。每天必读2小时汉字书籍,礼5拜番,每3天念《古兰经> 一部(30本),从不间断。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她欣喜万分,立即沐浴更衣,登上念经楼,放声高念“赞经”并作“堵窝”(阿语:感谢)。  民国11年(1922),其侄马震武(最后一代教主)将她接回甘肃。民国15年(1926),马姑祖病故,终年58岁,葬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乐府拱北。县境伊斯兰教徒每年农历五月十四日都在清真寺念经纪念她。  三家寨道堂1985年12月被公布为黔西南州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近年逢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都有甘肃、宁夏、云南等地的教民前来朝觐。2006年兴仁县人民政府在省文物局、旅游局、州政府、旅游局等单位和教民的支持下,筹措资金近80万元对教堂进行全面维修,2007年竣工。  兴仁县——三家寨道堂,途径关兴公路,驾车约行驶50分钟,无门票。

麻沙河风景区

  麻沙河风景区  发源于三道沟竹海深处,是一条喀斯特地区典型的河流,它全长185公里,自西向东横穿兴仁县境,流入北盘江,其中游距县城仅4公里。麻沙河是兴仁县的母亲河,是一条神奇的河,也是一条风光旖旎的河流,水流在重峦叠嶂中穿行,七伏七露,宛若云遮雾绕的游龙,沿途既有峻峰峡谷,急流险滩,又有农夫荷锄,村女浣纱的田园风光和小桥流水沿河两岸居住着勤劳好客的布依族人民,其古朴神秘的生活方式以及千百年来的动人传说,令人神往。  麻沙河最神奇,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段是从下屯桥电站至民建乡的沙锅寨,是探险漂流的理想之地,“此地崇山峻岭,茂林修行,最奇清丽悠远,蔚为人间胜境;到处清风明月,流水激湍,至妙玉带三峡,堪称洞天福地”;“鹄比翼、花颦眉、柳拂裙,诗情更兼画意;林蕴幽,水凝碧,山环翠,清丽不让恬淡”。从下屯桥下水漂流,一开始就会被战马峡两岸高竣的险峰所震摄。人在谷底,仰头只见绝壁千仞,藤蔓摇曳,危峰兀立,势如奔马。每逢雨季到来,到处是飞瀑直下、跳珠溅玉的壮观景象。过了战马峡谷,麻沙河两岸已是青山如黛、绿草如茵,如果是在春天,各种野花迎风怒放,灿烂夺目,那“流水带花香,心事随波漾”的初春景象更是让人如痴如醉。沿河缓缓而行,就到虎啸崖了,只见一堵高耸的岩石将河拦住,其模样象一只雄踞的猛虎,正高昂着头,守护着它身边的河流,河水在虎啸崖下轻轻淌过。过了虎啸崖,在一阵阵鸟鸣声中便来到了柳林湾,两岸是上百年的古柳,它们虽然根隔着河,枝叶却相交相抱,宛若热恋中的情侣,形影不离,长相厮守。有的树干老态龙钟,虽弯腰驼背,却潇洒得体;有的直接伏到了水里,形似苍龙饮水;有的裸露着根须,下到水中,仿佛要涉水过河;有的低头照水,妖饶妩媚;有的扭腰甩袖,风情万种;有的树干已显得非常苍老,但树的上部却是一律的葱笼茂盛,老树新枝。顺水而下,翠柳一路相随,树是鸟的天堂,浓荫敝日下叽叽喳喳的鸟鸣更增添了水面的幽静,让人进入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麻沙河的奇特是刚柔相济,刚才还是平水如镜,一会儿又一改温顺,变得顽皮起来,它有时在石头缝隙间欢快地流淌,溅起朵朵晶莹的水花,有时又漫过巨大平滑的石块,形成跌宕的瀑布。漂流麻沙河美不胜收,可以让人充分领略到奇、秀、险、幽的感受,令人神往。

南龙布依古寨(南龙古寨)

  南龙布依古寨  南龙布依古寨,位于兴义市万峰湖畔的巴结镇境内,距兴义市区39公里,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寨中住着的218户813人,全为布依族,是一个集优美自然风光、浓郁民族风情和神秘布依建筑于一体的古寨。据考证,该古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初洪武年间的“调北征南”时期,明朝在贵州设置的十三府的上五府(贵州府、安顺府、南龙府、大定府、遵义府)之一的南龙府就设在这里,后来由于水源供不上官家之用和城镇发展的需要,才转迁到今天的安龙县建城。明朝末代的-皇帝朱由榔也曾在此休整练兵,至今仍留有巍峨的点将台和宽阔的演兵场,让人不自觉的想到当年朱由榔在此日夜操练兵马、欲待时挥师北上收复旧日河山的情景。  南龙布依古寨,位于兴义市万峰湖畔的巴结镇境内,距兴义市区39公里,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寨中住着的218户813人,全为布依族,是一个集优美自然风光、浓郁民族风情和神秘布依建筑于一体的古寨。寨中房屋按九宫八卦形排列建筑,巷道环环相扣,道道相通,布局非凡,堪称奇迹,不熟悉的人进入其中如进迷宫,数百年来,寨中的吊脚楼坏了就拆,拆了又建,但始终保持着原有的建筑格调,是得高人指点还是仙人所赐?  古寨被300多棵盘根错节、奇崎虬劲、千姿百态的参天古榕严严实实地包围着,远远望去,200多座布依杆栏式吊脚楼若隐若现。明朝末代的-皇帝朱由榔在此休整练兵,留下巍峨的点将台和宽阔的演兵场,让人不自觉的想到当年朱由榔在此日夜操练兵马、欲待时挥师北上收复旧日河山的情景。  每逢民族节日或重大活动或有贵客远来,南龙村民男女老少在寨门列队、八音齐奏、长号长鸣欢迎寨老主持节日仪式或欢迎贵客到来。  600余年的古榕,见证了古寨的苍桑与巨变。今天,古树更加枝繁叶茂,想必也沐浴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春风。  南龙布依古寨那山、那水、那树、那楼、那人组合成了一幅美丽天然的水彩画,正向世人展示其独有的神秘和魅力。  晴朗的天空、碧空万里,古寨呈现出一派安静、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夕阳西下,古树旁,古道上,马铃声声急。马帮――一个悠远的名词、一个悠远的故事仍在这里千百次的重复。  地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南盘江镇(原巴结镇)南龙村  类型:民俗村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18785912556,宋女士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草纸街71号

草纸街71号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安龙县新安镇草纸街71号原为国民党安龙县参议会会所,解放后曾作为县兵役局、县人武部办公地址。草纸街71号主体建筑为建于民国初年的一幢二层砖小结构小洋楼,青石奠基、木地板、开花窗、青砖、瓦屋面。  1935年4月20日,红军第二次攻打遵义后战略转移时,为了实施“兵临贵阳逼昆明”的军事战略意图,中央红军总部即中央纵队和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指战员在安龙驻扎、休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洛浦、李德、刘少奇、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及“红军八大姐”在草纸街驻扎,召开了打富济贫宣传会,发动群众组织查抄队查抄反动势力的物资,将抄获的财物分给县城的贫苦百姓,并发动青年参加红军。毛泽东还在安龙召开干部会议,讲解战争形势和为了“逼昆明”驻扎安龙的意图,鼓励全体红军将士。安龙县也因此成为红军长征期间贵州除遵义外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住宿过的县城。  1950年,为了实现云南的和平解放,顺利接管云南政权,中央决定在安龙县集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云南的部队四兵团十四军、十五军一部、边纵第三(罗盘)游击队、云南地下党组织、起义的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的代表、云南省地方上层人士商议接管事宜。1950午2月1日,新确定的云南省省长、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抵达安龙,2月5日,新确定的云南省委书记、四兵团政委宋任穷率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警卫部队和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到达安龙。2月6日,在草纸街7l号召开了“安龙会议”,宣布成立中共云南省委员会,并成立了云南省军政委员会、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及接管云南的8个机构。会议通过了宋任穷根据中共中央和西南局指示起草的《进入云南接管工作纲要(草案)》。会议2月l3日闭幕,2月14日宋任穷、陈赓率新组建的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军政委员会、军事管制委员会成员及解放军大军离开安龙,向昆明进军接管云南省。  草纸街71号60年来一直得到安龙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妥善保护,建筑保持原貌,一直未遭到破坏。现已作为黔西南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进行修缮保护。  安龙县——草纸街71号,途径顺城街,驾车约行驶10分钟,无门票。

望谟七星桥

  七星桥,在桑郎寨东横跨桑郎河,现为册(亨)三(江)公路桥。此桥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由寨上群众捐资献劳,雇请外地工匠修建。桥长62米,宽4米,高7米,为七孔石桥,故称“七星桥”。  远远望去,七星桥宛如一条彩虹横跨河上,桥水相映,美丽壮观。古人有诗赞叹:“数定天星建此桥,百丁施力架虹腰。王宫定缺人工补,名与河山万古标。”  望谟县——七星桥,途径s312省道,驾车约行驶1小时40分钟,无门票

彝家洞

  彝家洞  彝家洞位于兴仁县新龙场镇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彝家洞属天然溶洞,全长800多米,有10余个耳洞,进口面北,出口向西,其主要特点是高、宽、奇、妙。  在洞外数百米,即可见宽阔的圆拱门形洞口,一排排准圆锥状青苔及参差的钟乳石成弧形高挂在“洞门”的圆拱上,宛如人工制作出的门帘顶端的荷叶边。进入洞中,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厅高约30米,宽约三四间屋,左侧厅壁半腰处起一半屯,沿厅壁逐渐升高,渐向前延伸,犹如一架天梯。穿过洞口“大厅”,绕过一对半人高的“银白宝塔”和数只俯着的“千年老龟”,就进入了“仙人梯田”,一层层一块块满注清水的“梯田”连绵不断,田中还有那戏水的“长鼻小象”和鸣跳的“青蛙”。紧靠“仙人梯田”一景左面的的一个耳洞即是桃源热洞,钻进狭小的洞口,里面是一个宽敞的“世外桃源”,热气逼人,且越往里走越热,仿佛是一个升温洞,退回主洞往前走,跃进眼帘的是一群群“猛兽”,居高独立的“雄鹰”,威猛的“雄狮”,倒吊垂死的“恶狼”,昂首吐信的“眼镜蛇”,绝迹已久的“恐龙”等。在洞的中段是比洞口“大厅”高得多的“龙宫”,壁呈灰白,均匀地堆着棉花状的花纹,一根钟乳“擎天柱”拔地而起,直达顶端。宫室中钟乳形成的宫门、宫体、宫帏逼真而自然,门外还立着两个宫廷“卫士”。在“龙宫”之前一座长满石笋石柱的“仙山”上聚集了许多的“神仙”,身着“中式长袍”,一个个衣袂飘飘,怡然自得。此外还有与洞后段“广场”相邻的能呼名道姓“-仙群”、逼真的“庙宇”、身着民族服饰的相拥依立于石莲花下芭蕉树旁的“莲花情侣”等。在洞的后段是地面十分平坦的广场,一株古老巨大的钟乳树沿壁而生,高入“云霄”,广场左面,一壁宽10余米的钟乳“瀑布”仿佛从天而泻,隐隐传出隆隆水声。彝家洞的最后一景“碧-潭”(碧-潭神圣地,荡涤烦愁此间走)。碧-潭”面积约100余平方米,其潭水一碧如洗,水面一如平镜,透着冷冷银色的青光。面潭而立,心也会变得如潭水般明净,抛却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和忧愁。

笔山书院

  笔山书院,以书院所面对的兴义城南笔架山而得名,是今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始建至今已近200年,历经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1905年,笔山书院转办高等小学堂,附设师范讲习所,后改为兴义简易师范学校(隶属于省立兴义中学)、兴义乡村师范学校。1926年改为兴义初级中学,1941年更名贵州省省立兴义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政府决定将原省立盘县师范学校迁往兴义笔山书院院址内,与简易师范合并,正式定名为贵州兴义地区师范学校。1975年8月,经省委批准,改为兴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兴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随黔西南州的建立改称黔西南州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改为黔西南州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05年,高等小学堂堂长徐天叙带领学生魏正楷、王文华、窦简之、熊凤阶、高致祥等13人赴省诚贵阳报考通省公立中学,在入学考试中囊括了前13名。消息传开,学堂名声大震,毗邻的滇、桂两省学子纷纷前来求学。  百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各个时期国家和盘江八属的文化、科技、艺术人才,以及有影响的军政要员、商界名流,不少学子出内拔萃,卓有成就。其中有民国初年任贵州省长的刘显世,有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的王伯群,有任黔军总司令的王电轮(文华),有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行政院长的何应钦。在抗日战争时期,有跋涉千山万水,奔赴革命胜地延安、参加抗战的黄俊、肖君盛将军。近半个世纪培养的万余名中师和师专毕业生,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时期,为我国社会进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有戴东勇、杨踽、潘洪范、黄大荣、谭洵、刘坤久、润维等地州级以上的干部,罗安仁博士等教授和工程师;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1986年农历除夕那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在胡锦涛(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王安泽(时任黔西南州委书记)的陪同下视察了黔西南民族师专。

黔西南州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兴义市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 万峰林 马岭河峡谷漂流 笔山书院 顶效猫猫洞“兴义人”遗址 盘江奇石园 鲁屯牌坊群 鲁屯古镇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晏家湾水库 革里窦氏彝族民居 郑屯间歇泉 梭江大峡谷 七孔塘 下五屯
兴仁市 放马坪高原草场 云湖山 奇香园 三家寨道堂 麻沙河风景区 南龙布依古寨(南龙古寨) 彝家洞 交乐墓群 真武山公园 大山陈氏庄园 三道沟万亩竹海 西南植物园 清水河风景区 鲤鱼坝苗族风情寨 绿荫河布依族风情寨 剑平池
普安县 普安崧岿寺 南山湖 铜鼓山遗址 江西坡细寨布依风情园 北盘江农业综合立体开发旅游观光度假村 茶海休闲度假村 北盘江畔的音乐村 青山夜郎博物馆 普安九龙山 罗汉蜂洞 窝沿乡温泉度假村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 马岭河峡谷漂流 放马坪高原草场 双乳峰景区
晴隆县 24道拐抗战公路 光照湖 龙洞瀑布 三望坪高山草原 飞水岩五级瀑布群 鸦关景区 晴隆古驿道 青山清真寺 北盘江铁索桥及石刻群 永通门 晴隆山草场 二十四道拐 钢板涵洞 沙子岭景区 旧哨 月亮田
贞丰县 双乳峰景区 花江铁索桥及崖画 “仁学会“会址——文昌宫 定边城万人墓 定边城遗址 马二元帅府 李晓炎故居 贞丰盐海 贞丰三岔河 北盘江大峡谷 白岩关战斗遗址 竹林堡石林 贞丰文笔塔 岩鱼布依古寨 纳孔布依古寨 花江大桥
望谟县 望谟七星桥 桑郎镇“蛮王城” 包树红军井 桑郎峡谷 创强小学遗址 望谟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 板陈兵工厂 中共黔桂边委旧址 羊架夺险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 双乳峰景区 马岭河峡谷漂流 放马坪高原草场 万峰林 云湖山 奇香园
册亨县 八渡 册亨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 洛凡燕子洞 龙滩水电站 岩架镇新寨布依文化风情园 “一线天”峡谷 龙王石 秧坝镇大板用村民族村寨保护区 板其溶洞群及温泉 郭家洞 水晶洞 浪沙寨布依民族文化风景区 洛凡民族文物古迹保护区 板其村风景名胜文化旅游保护区 乃言村布依戏艺术保护区 大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
安龙县 草纸街71号 笃山溶洞群 “香车河”民族村寨 龙头大山 钱相草场 安龙招堤 卧龙洞 仙鹤坪自然保护区 王宪章将军纪念园 贵州将军园 双乳峰景区 放马坪高原草场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 马岭河峡谷漂流 万峰林 云湖山

黔西南州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