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信阳 >> 固始县 >> 草庙集乡

草庙集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境内,北依淮河,南靠大别山,为国家AAA级景区,观赏面积8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多个景区、近百个景点,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集“茶、竹、禅、山水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并有多处原始森林;整个景区主要以万亩茶园、竹海、森林、湖泊和峡谷瀑布群为主体,以佛教文化为内涵,以豫南民俗为基调,形成茶、竹、禅三位一体,山、水、情天人合一的景观特色。  目前西九华已开放迎宾的景区有禅文化景区、茶文化景区、竹文化景区、民俗体验区、山水游览区,以及旅游服务区。禅文化景区包括,妙高禅寺、鹿鸣庵、高僧塔林、登山天梯、寻根楼等景点,其中妙高寺始建于隋,传承千余年,是鄂豫皖交界地区最有影响的佛教圣地;茶文化景区以万亩茶园为背景,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为载体,以妙高寺佛茶场、茶艺长廊、茶竹文化苑为体验场所,向游客展现悠久的豫南茶文化。西九华山的竹海是豫南地区的一大奇观,也中原最大的天然竹海氧吧,随处可见的一片片竹林,掩映着西九华山的农舍、水田,勾画出一幅幅人间绝美的田园画卷。留梦河谷山水画廊是一个峡谷景区,全长约三公里,留梦河贯穿峡谷始终。景区内有六处较大的瀑布,其中最著名的是白龙潭瀑布,飞流直下,蔚为壮观。峡谷中植物品种丰富,春天时多种野生兰花在谷中悄悄开放,空谷幽兰、清香雅致;山岩上一树树映山红迎风怒放,如朵朵红云漂浮在谷中。盛夏时节谷中浓荫蔽日,清凉舒爽,气温比谷外平均低2-3度,是难得的避暑胜地。秋天谷中红枫、黄栌等暖色与茶树、冷杉、竹林等冷绿色相互映衬,在静静的深潭中倒映出一幅幅层次分明的七彩画面。冬天谷中银装素裹,会形成独特的冰瀑景观。留梦河谷山水画廊是西九华山自然山水的精华,是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茶竹文化民俗体验旅游区占地100多亩,以豫南民俗文化为主调,全景展现豫南地区民俗文化,游客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民俗演艺大舞台的精彩演出,也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农耕、粗粮加工、茶叶加工、磨豆腐、榨油、酿酒、织布、造纸、制陶、竹柳编制、打铁、制香、酱菜等民间手工业生产过程。  旅游接待区由会议中心(四星级酒店)、农家院、竹韵山庄别墅、及停车场、餐饮等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全方位提供吃、住、行、乐、购旅游服务;免费旅游车搭载着游客,穿梭于80平方公里的景区范围之内。白鹭湖温泉度假区是西九华山景区正在开发的旅游项目,阳光沙滩、竹排、快艇、游船、摩托艇、索道速降、热气球、碰碰车、高尔夫练习场、温泉度假别墅一应俱全,实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长江河漂流,悠闲时泛一叶轻舟,览两岸青山翠影,在无惊无险中领略自然的温柔与优雅,陶冶心灵;勇敢者,操桨弄舟,中流击水,作怒涛搏击,虽有惊而无险,可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雄浑壮阔,锻炼体魄;探险者,穿山破浪,漂于险境,忽现于浪尖,忽没于水中,只为征服自然……景区所有项目设施将在两年内全部建成。届时,西九华山将成为山水交融,动静结合的豫东南地区最大的旅游胜地。  最佳游览  西九华一日游:  西九华接团,上午游览禅区(南天门、妙高禅寺、鹿鸣庵、比丘塔林、得儿窝、望丫台、高僧塔林)、茶山观赏区。下午游览留梦河谷山水画廊等景区。  西九华二日游:  D1:西九华接团,游览禅区(南天门、妙高禅寺、鹿鸣庵、比丘塔林、得儿窝、望丫台、高僧塔林)、留梦河谷山水画廊等景区。晚上住景区内4星级宾馆。  D2:游览茶竹民俗文化村、茶山观赏区、竹海观赏区。  交通路线  1、郑州到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全程450公里,沿金珠高速行驶271公里,从南阳/合肥出口离开,朝罗山/合肥方向,进入沪陕高速行驶166公里(经沪陕高速豫皖收费站(固始))抵达黎集/陈淋子镇出口,沿高速连接线行驶13公里,到达景区。  2、武汉到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全程330公里,沿京珠高速行驶143.8公里(经鄂北收费站(大悟)),从南阳/合肥出口离开,朝罗山方向,进入沪陕高速沿沪陕高速行驶166.4公里(经沪陕高速豫皖收费站(固始)),从黎集/陈淋子出口离开,左转行驶12公里,到达景区。  3、六安到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全程65公里,沿合六叶高速行驶53公里,在叶集出口离开,过史河大桥到达陈淋子镇,继续行驶12公里,到达景区。  4、312国道至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从312国道行驶至叶集出口下车,距离景区约16公里。  交通  自驾:郑州——连霍高速——大广高速——沪陕高速——陈淋子镇高速口——西九华山。  门票  通票100元(包含:千年古刹--妙高禅寺30元/人,山水画廊--留梦河谷30元/人,豫南农耕农作坊--民俗文化村30元/人,-故里--寻根楼20元/人,万亩竹海--竹海迷宫20元/人,万亩茶山观赏区、景区内旅游大巴车20元/人,单景点门票+景区交通共计150元/人,通票价100元/人)  景点位置  河南信阳固始县陈淋子镇西九华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   陈淋子镇  固始县辖镇。1950年建陈淋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陈淋子管理营,1959年建陈淋公社,1983年改陈淋子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7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5万。通公路。辖陈淋子、汪岭、后冲、土门岭、红花、垣墙岗、孙滩、大竹园、徐家楼、白龙岗、大营、快活岭、童楼、熨斗山、赵营、南古城、草田、中滩、凉亭、联合、圣塔寺、前庄、义…… 详细++

安山森林公园

安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安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泉河乡境内。距县城25公里。沿312国道或信阳叶公路均可抵达。现为省级林林公园。安山森林公园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19.4米。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个避暑、休闲、民俗和寻根兼备的森林公园。  安山森林公园公园内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享受自然的理想胜地。  安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3%,森林蓄积量为12万立方米,共有6个植被类型16个植被亚型,45个植物群落,植物有300多种,珍稀植物有日本柳杉和落羽杉群落,珍贵树种有金钱松、华山松、五针松等;珍贵药用植物有何首乌、灵芝、山七、天麻、冬凌草等;拥有陆栖脊椎动物100多种,其中兽类有狼、狐狸、果子狸、豪猪等,鸟类有白冠长尾雉、百灵、画眉、猫头鹰、天鹅、白鹭、山鸡等。安山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异常丰富,有奉祀“开漳圣王”陈元光祖母魏敬夫人的云霄庙及牧羊石、白龙池、防空洞、舍身台、金银鱼池、九龙倒挂瀑布、仙人洞、老猫洞、等。  安山森林公园自然景观有白龙池、金银鱼池、九龙倒挂瀑布、仙人洞、老猫洞、防空洞、舍身台等。   一、云霄庙  云霄庙,又称大山奶奶庙,始建于唐武后当政期间。此庙是"开漳圣王"陈元光为追念祖母魏敬夫人所建。庙字面积约有百十亩,房屋百余间,属青砖小灰瓦结构,庙宇分一宅三院(即东院、中院、西院)。中院大殿宽轩明亮,大山奶奶金身像端座于莲花台上。东院殿内塑有王母娘娘,龙王爷等诸神像。西院殿内塑有五座阎王塑像,个个端庄古朴,栩栩如生。  相传,安山在南北朝到隋代,战乱连年,教化不及。山上庙字有和尚数百人,与当地盗匪勾结为恶,不遵王法,施暴乡里,山民不堪其苦。大唐开基,依然是春风不度,和尚过的仍是非僧非俗,作恶多端的混世魔王生活。魏敬称蓼国夫人,随丈夫陈克耕将军荣归故里,居安山北麓3公里。安山僧道,慑于魏夫人威望,不得不有些收敛,一时相安无事。但时间一长,又贼性萌发,横生是非,毒害山民。于是魏夫人调兵三千,战将百名,率将士,冒着滚木擂石奋勇当先,一鼓作气,攻下老顶,堵死暗道,金歼山寇恶僧,深受当地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一日魏夫人带爱孙陈元光策马登上顶峰,极日四野,好一派风光尽吸眼底,远处金刚台接天连云,近处,龙潭波光粼金,水平如镜,不觉仰天赞叹道:"此真乃天造地设之灵山也,吾百年后当葬于斯,以观光与百代。"元光立即看出奶奶心愿,日:孙儿遵命,愿祖母寿比安山,后建庙还愿。  有史至今,历来吸引着四方游人香客登山祭拜。特别是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三天之内,豫皖二省数十万人上山祭祠。  二、演兵场  演兵场,俗称老龙窝,是位于安山主峰以北约500米的一块平坦山地,其面积约为二十余亩,如今已全部栽成松树。  据当地群众说,这块平地是陈政将军("开漳圣王"陈元光之父)奉朝廷之命,集结乡勇练兵备征之地,但当时不如现在平坦,是陈氏父子为训练军士而整平,就是在这块面积不算太大的演兵场上训练出来的将士为陈氏的南征平叛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仙人洞  仙人洞位于安山二顶半山腰悬壁之上,陡峭如削,其洞口仅能容一人进出,洞深十余米,涧内有天然石桌石凳,面积约20平方米,可容纳十余人,另有青松翠柏环绕其左右。更让人称奇的是每逢阴雨天气或雨后初晴,无论近看还是远观,洞口内外总是云雾缭绕,身处其中,顿感凉风袭袭。据当地众讲,古有"黄云上天,天必下雨"之说,黄云也就是从此洞飘出的云雾。传说,天上的神仙们因嫌天宫生活单调乏味,故寻思着到尘世找一处欢聚、-之所,经过苦苦寻找,终于相中了这一集天地之灵气的人间仙境一一仙人洞。  四、舍身台  舍身台位于大山奶奶庙的东端,普济寺的上方,是由两块宽约五六丈,高达十余丈的巨大石块组成,这两块巨石向南伸,背连山头,面前是深谷,两块巨石中间约有两丈余宽的裂缝,其缝如刀削斧劈,陡峭无比,石的下方是一块面积约百余亩的草坪,(原为普济寺寺址)传说此石甚是显灵,是检验人良心好坏的试金石,如蒙受了不白之冤,可燃上一柱香,爬至舍身台往下跳,若是良心好的,自然会有神灵佑你不死,若是良心坏的人,则粉身碎骨。  相传清朝雍正年间,曾有一孝妇因不堪忍受恶人赵五及其家奴对她散布的不守妇道之谣言,立重誓跳崖明志,结果捧而不死,安然无恙。此举尽释亲朋友邻之疑团,孝妇美名流传至今,恶人赵五最终遭雷打而亡。"舍身台"因此得名。  五、九龙倒挂瀑布  九龙倒挂瀑布,位于安山北坡半山腰,四周怪石嶙峋,陡峭险奇,高山流水,自此蜿蜒而下经悬崖峭壁形成瀑布,每逢暴雨过后,飞瀑流淌,进珠溅玉,激流百丈,注入深潭,蔚为壮观,峭壁平面显有瀑布九条,于云雾中形如九条巨龙倒立,固称九龙倒挂。是公园内主要景观之一。  六、闽王庙  闽王庙,又名龙王庙、三龙祠,始建于五代时期,是后人为纪念闽王王审知而建,相传他少年时喜爱读书,甚有抱负,19岁随兄投奔起义军到福建,用为都监,其兄病卒后,继兄为威武军节度使,因其平时喜骑白马,因此,军士们美称其"白马三郎"口。  在治闽期间,他以保境息民为首策,提倡节俭,劳不坐乘,暑不张盖,处理边民-,力求化战垒为田畴,谕编甿于仁义"。乾宁元年,有饥民-,他严禁官兵诛杀,并安慰饥民说“史实为虐,尔复何辜?”经王审知"感之以恩,绥之以德"的安抚,得以干戈息而民心定,又鼓励农民努力耕垦,山区荒原尽辟,至数千里无旷土,沿海则垫坝筑堤,围垦造田,大兴水利,同时他还鼓励农民栽种茶树,劝民从商,大力发展造船业,开辟良港,扩大对外贸易,还号召各地设招贤馆,到处招聘贤能之士。唐亡,后梁太祖于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加拜审知中书令,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当时各地群雄纷纷割据称王,部下劝他立闽国称帝,但他力排众议:“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始终尊奉中原王朝为正统。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十二月十二日病故于福州,终年64岁。  在他死后,福建人为追纪这位杰出的安邦奇才,多处修建他的庙祠,家乡人民为纪念他,也在甲山主峰修柯朝拜,后因战乱,年久失修而倒塌,现家乡人民拟在其遗址的基础上重建庙祠,恢复其原貌以供后世予孙瞻仰拜祭。  七、老耙场  老耙场,又名“老平堂”,是位于安山主峰约北约2OO米的一块平整山地,原为是洪门寺庙,如今部分被辟为茶地,部分种植翠竹,约二十余亩。传说,这洪门寺香火特别旺盛,殿字、佛像多的不胜牧举,在此山中的其它几个庙宇均无法与之相比,共有僧人近百,只因主持僧人不司正道,贪财好色,勾结地方官吏,欺男霸女,专抢民女藏于地下密室,供其娱乐,由于官府包庇,百姓屡告不倒,幸有新任知县,得知此事后,气愤异常,欲计杀众恶僧,经过缜密计划,终于救出被害少女,主持和尚被扒皮示众,但其它恶僧却深藏地下密室,最后知县下令用铁耙耙地,结果众恶僧的头颅被耙得稀烂,从此,再也无人敢作恶此地了。立足此处上可仰观云霄华庙,下可俯瞰碧波潋滟,极目远眺群山绵绵,倾耳倾听松涛阵阵,此实为一处赏景佳地。  八、金银鱼池  安山主峰云霄庙后20米处有两个泉池,东西相连,面积相等,水位高低一致,池面约20平方米,水深6米,清澈见底。无论春夏秋冬或多雨大旱,池内始终保持一定水位,相传当年.居住修行在此山中和尚、道士,为了践行佛道之教义--行善不杀身,经常把一些受伤鱼虾类生物带到这里放生,因两池彼此相连,故称金银鱼池。又名"放池。  九、洪武石  洪武石是一块位于安山南坡半山腰处的巨大岩石,其石岩面光滑,呈红褐色,为长方形,高达3米左右,约二十立方米,石面上清晰可见明朝开国皇朱元璋在此放牧时留下的迹影,象是一座天然雕塑巍然耸立在游入面前,四周绿草如茵,百花争妍,景色十分怡人,堪称一处绝佳景点。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年幼时因家庭贫困,为了生存,被迫背井离乡,沿路乞讨,逃荒至今天的安徽省霍丘县,给当地地主牧牛,在此期间常与其他牧童于此石上玩耍、休息,但令人惊奇的是,在众多的牧童当中,唯有朱元璋的身影被深深地印在了这块巨石之上。后因其开国称帝,改年号为洪武,故此石得名"洪武石"。今皖西人喜称其为"牧羊石"。  十、防空洞  防空洞(军事基地),60年代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建,距安山顶部之下20米处,总面积为360平方米,阔长60米,宽6米,高3米,约可容纳200入,洞顶端有透气孔,属钢筋混凝土框架,当时作为空军雷达部队备战所用,是我县唯一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塞。1980年,所住部队撤走后,交国有固始林场管理。现防空洞保存完好,可供游人参观、游览。同时也是军教、军训的极好场地。      安山森林公园   泉河铺乡  固始县辖乡。1951年建泉河铺区,1955年建中心乡,1958年建泉河镇营,1959年建管理区,1961年置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0公里,东临安徽省霍邱县。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4万。泉河过境,通公路。辖三官、王店、安山、徐大营、张岗、丁堂、吴小庙、小王集、大坝桥、河桥、阎桥、古堆、十字庙、黄堰、平寨、徐山、泉河街道17个村委会。乡镇…… 详细++

云霄庙

云霄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云霄庙,又称大山奶奶庙,位于“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故乡——河南省固始县安阳山浮光顶峰(安山森林公园内),为陈元光之孙陈酆于唐天宝年间为纪念陈元光祖母魏敬(蓼国夫人)所建。  “大山奶奶”是群众对魏敬夫人的尊称。魏敬,字玉珏,世称魏妈。生于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卒于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享寿九十有三。乃汝宁望族,适隋将陈犊(字克耕,佐唐高祖平天下,功拜玉铃卫翊府中郎将,有开国元勋封爵),魏氏封为开国元勋夫人。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克耕将军以寿五十二辞世。子三:长敏,次敷,季政,俱膺军中要职。相传魏妈当年在安山一带平叛盗匪,整治恶僧,救助贫民,深得当地民众的爱戴。她七十二岁挂帅援兵南征。协助孙儿陈元光征战闽南一带,参与军机,制定方略,为平定叛乱、推章建制立下了不朽功绩。为追纪祖母功德,爱孙陈元光奏请皇帝,皇帝恩准,加封昌文弘武茂德慈祥云霄娘娘,南宋高宗追赠济顺昭德夫人。  唐天宝年间,陈元光长孙陈酆回居故宅,在安阳山浮光峰建殿堂99间半,庙号为“云霄庙”,划山为庙产,使魏敬的名字与安阳山(又称浮光山)共存,祠祀千秋。有史至今,历来吸引着四方游人香客登山朝拜。     陈元光 (657~711)  陈元光(657—711年),光州固始人,据明万历癸酉(1573年)《漳州府志》:“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之固始,遂为固始人。生于显庆二年(657)二月十六日。”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 详细++  魏敬 (599~691)  魏敬(599—691)字玉珏,号云霄,世称魏妈,河南光州固始人,隋朝中书令魏潜之女。夫陈犊,字克耕,祖籍山西河东,隋朝将领陈果仁之子 隋朝末年陈犊说服陈果仁以五万精兵降唐,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功拜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封开国元勋济美嘉庆侯,驻守河南光州,陈犊原配卒,再娶光州固始人,隋朝中书令魏潜之女魏敬为妻,遂落籍河南光州固始,陈政为陈犊与魏敬之子,排行第…… 详细++  泉河铺乡  固始县辖乡。1951年建泉河铺区,1955年建中心乡,1958年建泉河镇营,1959年建管理区,1961年置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0公里,东临安徽省霍邱县。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4万。泉河过境,通公路。辖三官、王店、安山、徐大营、张岗、丁堂、吴小庙、小王集、大坝桥、河桥、阎桥、古堆、十字庙、黄堰、平寨、徐山、泉河街道17个村委会。乡镇…… 详细++  陈元光 (657~711)  陈元光(657—711年),光州固始人,据明万历癸酉(1573年)《漳州府志》:“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之固始,遂为固始人。生于显庆二年(657)二月十六日。”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 详细++  魏敬 (599~691)  魏敬(599—691)字玉珏,号云霄,世称魏妈,河南光州固始人,隋朝中书令魏潜之女。夫陈犊,字克耕,祖籍山西河东,隋朝将领陈果仁之子 隋朝末年陈犊说服陈果仁以五万精兵降唐,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功拜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封开国元勋济美嘉庆侯,驻守河南光州,陈犊原配卒,再娶光州固始人,隋朝中书令魏潜之女魏敬为妻,遂落籍河南光州固始,陈政为陈犊与魏敬之子,排行第…… 详细++  泉河铺乡  固始县辖乡。1951年建泉河铺区,1955年建中心乡,1958年建泉河镇营,1959年建管理区,1961年置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0公里,东临安徽省霍邱县。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4万。泉河过境,通公路。辖三官、王店、安山、徐大营、张岗、丁堂、吴小庙、小王集、大坝桥、河桥、阎桥、古堆、十字庙、黄堰、平寨、徐山、泉河街道17个村委会。乡镇…… 详细++  魏敬 (599~691)  魏敬(599—691)字玉珏,号云霄,世称魏妈,河南光州固始人,隋朝中书令魏潜之女。夫陈犊,字克耕,祖籍山西河东,隋朝将领陈果仁之子 隋朝末年陈犊说服陈果仁以五万精兵降唐,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功拜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封开国元勋济美嘉庆侯,驻守河南光州,陈犊原配卒,再娶光州固始人,隋朝中书令魏潜之女魏敬为妻,遂落籍河南光州固始,陈政为陈犊与魏敬之子,排行第…… 详细++  泉河铺乡  固始县辖乡。1951年建泉河铺区,1955年建中心乡,1958年建泉河镇营,1959年建管理区,1961年置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0公里,东临安徽省霍邱县。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4万。泉河过境,通公路。辖三官、王店、安山、徐大营、张岗、丁堂、吴小庙、小王集、大坝桥、河桥、阎桥、古堆、十字庙、黄堰、平寨、徐山、泉河街道17个村委会。乡镇…… 详细++

秀水公园

  秀水公园东大门建于1998年7月,气势宏伟、庄重华贵,为两层建筑,上部为汉代风格,下部为明清风格,中间置高4米、宽3米巨型石碑,上刻我县文化名人李乾山书丹、董乃康撰文的《秀水公园记》、碑两旁为对开双扇仿古大门,正门两边各有一单层付楼,主付楼之间由伸缩门连接,可供车辆出入。  位于县城中心区域,环境优雅,交通方便,东大门气势恢弘,八卦亭灵秀飞动,飞虹桥七彩卧波,牡丹亭翘首飞檐。程控喷泉、南北湖、月季园、百果园、S型花架、儿童乐园、国防教育园星罗棋布;玉皇阁、名人园、植物园、游艺场、魁星楼、九曲板桥、秀水山庄、别山飞帘、文化艺术宫、水上活动中心正在筹建。   灵秀飞动的八卦亭。八卦亭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总造价约72万元,位于双湖连处,一桥飞架,八卦亭耸立其上,如带如簪,点缀期间,重檐飞翘,绾朝霞暮霭,拱桥临波、漾虹霓斑谰。亭中绘有中国传统八卦图案,象征阴阳调和、盛世太平景象,亭壁精心彩绘固始历史人物六套;有楚相孙叔敖兴修水利、李通封候、陈元光开漳、闽王王审知、太傅祝庆潘、植物学家吴其睿。  七彩卧波的飞虹桥及湖心岛。北湖东南有一小岛,岛岸由青石拱桥相连,拱桥大方气派,如长虹卧波,取名飞虹桥(建于1998年4月)。岛内有独具建筑特色的“水云轩”酒家,各种菜肴多汇与此,是游人驻足休息、宴请、小酌的理想去处。  月季园与翘首飞檐的牡丹亭。月季园位于公园东南部,占地约10亩,整体形状由环形构造,共分三环,以青石小路为界。位于月季园的中央建有翘首飞檐的牡丹亭,建筑面积约40平方米,高约8米,仿古式建筑,牡丹亭由六根柱子支撑,亭子顶面用黄色琉璃瓦铺装,翼角高翘,金光灿灿。牡丹亭成六边形,东西对开,围亭柱设两条石凳,供游人歇息之用,围绕牡丹亭周围,一、二环内栽值十几个品种月季,约有17000多株;牡丹五个品种,约500多株,环形路两侧分别栽有麦冬和柏树等。三环路内铺装高羊毛草平约7亩。月季和牡丹到了四、五月份开始盛开,红的、黄的、五颜六色,还有翠绿茵茵的草坪,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番国故城遗址

番国故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番国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城及城北一带,是一处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56年)的文化遗存。  古城址分内外两城,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北部。两城的土城墙大部分尚存。外城北墙中部有一缺口,是城墙的北门。百余米宽的古史河为自然的护城河。内外两城墙墙基最宽处50米、顶部最宽处30米,最高7米。在古城址内外出土了大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陶器和四枚楚国“郢爱”等文物。在遗址东南处的侯古堆春秋大墓陪葬坑出土的一套编钟(九枚),编钟上铸有“番子臣周”铭文。  番国故城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东周时期城池建设、淮河流域小国的历史、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家文物局)  

华阳湖景区

  华阳湖景区位于西九华山主峰大佛山脚下(武庙乡境内),因其承蓄华阳大佛山下夏河湾溪流而得名。华阳湖水质清澈香甜,湖深鱼肥,周围群山环抱。  华阳大佛山、卧佛山、核桃尖山分布四周,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是人们亲近自然、放飞心情的理想去处。是一个以休闲、度假、会务为主要功能的景区,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体验。景区内正在开发的有水上娱乐、生态茶园、野生动植物园、青少年教育基地等项目。目前,景区大门、道路、水上码头、会议中心、别墅群、游乐中心等已完工,陆续投入使用。  电话:0376-4199777;0376-4199888  地址:鄂豫皖三省相接之处   

固始郑成功墓

固始郑成功墓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成功墓座北面南,为园形坟冢,直径五米,高2米,初建时规模较大,毁于“文革”时期,后复修,现有墓冢,墓碑。  据郑氏族谱记载:唐僖宗光启年间(885—888)郑成功祖上随王潮、王审知从光州固始入闽。清朝建立后,清政府对“奉明为正朔”的郑成功族裔进行了-。康熙二十二年(1682)六月,施琅降清,攻取台湾后,曾挖掘郑成功灵柩献给北京,康熙“特旨恩准归”葬故里。有关专家考证台湾、福建没有郑成功真正灵墓,固始郑成功墓才是其真灵墓。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了统治台湾达38年的荷兰殖民主义者,被誉为民族英雄。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汪棚乡邓庙村      郑成功 (1624~1662)  郑成功,原名森、幼名福松,字大木,号明俨,南安石井人,明天启四年(1624)七月十四日生于日本平户市千里滨。父郑芝龙,母日本长崎平户市田川氏女。明崇祯三年(1603),成功7岁,自日本回安平(今晋江安海镇)求学,取名森。 成功11岁时曾依塾师“洒扫应对进退”为题作文,写下“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也”的惊人之句作应对,其后苦读经史兵法,习…… 详细++  郑成功 (1624~1662)  郑成功,原名森、幼名福松,字大木,号明俨,南安石井人,明天启四年(1624)七月十四日生于日本平户市千里滨。父郑芝龙,母日本长崎平户市田川氏女。明崇祯三年(1603),成功7岁,自日本回安平(今晋江安海镇)求学,取名森。 成功11岁时曾依塾师“洒扫应对进退”为题作文,写下“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也”的惊人之句作应对,其后苦读经史兵法,习…… 详细++

固始白鹭园

  白鹭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胡族铺镇国有杨店林场,位于县城以西25公里,沿312国道或信阳叶公路均可到达。是休闲度假、科普考察于一体自然保护区。有林地面积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3%。湿地植物80多科1073种,木本湿地植被12类。兽类13种,其中属古北界种7种,两栖爬行类19种。已确定的鸟类128种,占河南的43%,全国的12%,是我国淮河以南内陆平原上罕见的水禽栖息、繁殖地,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为主,鹭鸟类达3万多只。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种。    胡族铺镇  固始县辖乡。1949年设胡族区,1956年设胡族铺乡,1958年改跃进公社,1959年更名胡族公社,1983年改胡族铺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0公里。面积184平方公里,人口6.3万。312国道过境。辖胡族街居委会和胡族、四里棚、黄营、查棚、叶台、陈营、杨店、三台、甄湾、刘井、黑湖、韩店、三里、三角店、夏岗、易楼、郑桥、双庙集、六里、金钟、李岗、滩尔湖、苏…… 详细++

妙高寺墓塔

妙高寺墓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妙高寺墓塔为九华山景区景点之一。位于妙高寺院东南1000米处,有高僧墓塔地一处,寺院东侧又有比丘尼墓塔一处,其墓塔的风格有异于嵩山少林寺墓塔。从墓塔的造型和塔身的莲花雕饰图案上探讨,以及塔身墓誌铭记载,墓塔多为清代初期建所。在比丘尼墓塔中,有一塔碑,碑上方有一个醒目的“佛”字,佛字以下是比“佛”字更小的字:“十方僧尼二普同塔”。经过辩认,系“宗持寂光灵骨”、“戒待运空灵骨”。僧尼合寺亦为奇观,而僧尼合塔更为佛门弟子之罕见。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陈淋子镇后冲村      陈淋子镇  固始县辖镇。1950年建陈淋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陈淋子管理营,1959年建陈淋公社,1983年改陈淋子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7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5万。通公路。辖陈淋子、汪岭、后冲、土门岭、红花、垣墙岗、孙滩、大竹园、徐家楼、白龙岗、大营、快活岭、童楼、熨斗山、赵营、南古城、草田、中滩、凉亭、联合、圣塔寺、前庄、义…… 详细++

陈将军祠

陈将军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陈氏将军祠。陈氏将军祠是为纪念唐代平抚“啸乱”,安定东南边陲,创建漳州的“开漳圣王”陈元光而建的祠堂。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陈政之子。自幼聪颖好学,喜骑马、射箭。总章二年(669年),年仅13岁,领光州乡荐第一。次年,随伯父陈敏、陈敷入闽。仪观二年(677年),陈政病逝,陈元光袭左郎将之军职。永隆二年(683年),晋为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事。经过大小百余次战斗,“蛮僚”啸乱被平定。以后20年无战事,陈元光领兵屯垦,兴办农业和文化事业。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上《请建州县表》,建议在泉、潮设州立县,以便长治久安。武后准奏,命元光兼任刺史,建立漳州,并建漳浦、怀恩两县。陈元光治理漳州,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民,烧荒屯垦,兴修水利;办庠序、兴书院。同时在州内设36个保,于四境立行台,招抚山越人,以保闽南安定。主张民族间和亲通婚,并娶山越女为妻。对归顺者,划定地区居住,让其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又称“九龙里”。这些措施实施,促使闽南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睿宗景元二年(771年),陈元光轻骑御敌,腰受重伤而亡。百姓哀痛,肖其像以祀于绥安溪之大山寺。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诏赠官赐谥忠毅。宋孝宗时,加封为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命有司春秋祭祀。漳州等地感其功德,尊称其为“开漳圣王”,并设庙奉祀。陈元光著有《龙湖集》、《玉钤集》、《兵法射诀》等诗文集。陈氏将军祠由陈元光孙陈鄷建于唐天宝年间,占地5081平方米。原房近百间,现存房屋31间,建筑面积740平方米。将军祠面向浮光峰,门前一泓碧水,总体为四合大院,分前庭、后殿、耳室、配殿含廊,由石阶、石柱组成,石狮、石象立托。狮象背有浮雕花纹,石柱脚为方形,雕有人像名花,基石与楹柱浑然一体。正殿的建筑结构为通天摇铃双猴大梁四榀,大梁丈五,前后各跨三尺长度的挑梁,十六根丈四高石柱,承座在柱基石上,周围是青砖垒砌,石阶高于室外地平。檐口高丈四,木格花棱,薄木板满铺,仰上覆盖着青瓦,镶嵌着精巧玲珑的如意云勾子瓦头。正殿东西耳室,配殿均是斗子梁,方石立柱,承座在雕琢精美的柱基石上。朱漆木花格门窗。青砖灰瓦,背上排出双龟纹花板子,掩护着前后脊面。大殿正面陈元光将军塑像端坐正中,威风凛凛,大将风范,上 书“开漳圣王”。正堂上方嵌“威震闽粤”、“尘净东南”匾额,楹联为“开闽数十年烽火无惊称乐土,建漳千百载香烟不绝祀将军”。整个建筑显示出军帐式的雄伟与威严。将军祠门前是1566平方米的月牙塘,右边是1150平方米的植物园。    陈元光 (657~711)  陈元光(657—711年),光州固始人,据明万历癸酉(1573年)《漳州府志》:“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之固始,遂为固始人。生于显庆二年(657)二月十六日。”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 详细++  陈元光 (657~711)  陈元光(657—711年),光州固始人,据明万历癸酉(1573年)《漳州府志》:“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之固始,遂为固始人。生于显庆二年(657)二月十六日。”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 详细++

陈元光祖祠

陈元光祖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元光祖祠,又名将军祠,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陈集镇陈集村。唐代大将陈元光后裔所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重修。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祖籍河南固始县。总章二年(669年),随其父归德将军陈政率中原子弟兵先后入闽平乱。不久,陈元光祖母魏敬又率援军至闽。陈政逝后,陈元光袭父职,继以功授岭南行军总管,于相继平定闽粤三十六寨峒之后,拓土开疆,创立漳州,为首任漳州刺史。在开漳治漳期间,陈元光屯兵闽南四境,且战且耕,融合汉蛮民族,施行“唐化”教育,传播中原文化,兴学办校,奖农助耕,惠工通商,使处于闽粤间的这一千古蛮荒之地走向长治久安和初步的繁荣发展,并与中原地区形成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统一,成为“扼闽粤之吭,开千百世衣冠文物”(《漳州府志》)的八闽名邦之一。景云二年(711年),陈元光以身殉职。尔后,其子陈珦、孙陈酆、曾孙陈谟相继担任漳州刺史,祖孙六代承先启后开漳治漳计150年,深受百姓爱戴。陈元光为开发漳州,维护大唐皇图一统,建功于国,造福于民,受到历代朝廷的褒封和人民百姓的尊崇,被奉为“开漳圣王”。  祖祠由陈元光之孙陈酆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回故里暂居时所建,占地5000平方米,有房屋近百间。现存房屋31间,建筑面积740平方米,总体为四合大院,分前庭、后殿、配殿、耳室。大殿中央立陈元光塑像,神采奕奕,威风凛凛。神龛上方书额:“威震闽粤”、“尘净东南”。堂柱楹联:“开闽数十年烽火无惊称乐土,建漳千百载香烟不绝祀将军”。左配殿供奉的是陈元光祖父陈克耕、祖母魏敬夫人塑像,右配殿供奉的是陈元光父亲陈政塑像。  2006年5月,陈元光祖祠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陈元光 (657~711)  陈元光(657—711年),光州固始人,据明万历癸酉(1573年)《漳州府志》:“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之固始,遂为固始人。生于显庆二年(657)二月十六日。”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 详细++  陈集村   陈集村村情介绍 陈集村位于206国道两侧,东、南、西、北分别与本乡的陈二、大沟、瓦一、梨元等村相连接,陈集村是乡政府所在地。 陈集村于2004年由陈四、陈集两村合并而成。人口4560人,其中外来人口958人,耕地9018亩,自然庄9个,19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6人,人均纯收入9652元。 陈集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党总支,党员90人…… 详细++  陈元光 (657~711)  陈元光(657—711年),光州固始人,据明万历癸酉(1573年)《漳州府志》:“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之固始,遂为固始人。生于显庆二年(657)二月十六日。”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 详细++  陈集村   陈集村村情介绍 陈集村位于206国道两侧,东、南、西、北分别与本乡的陈二、大沟、瓦一、梨元等村相连接,陈集村是乡政府所在地。 陈集村于2004年由陈四、陈集两村合并而成。人口4560人,其中外来人口958人,耕地9018亩,自然庄9个,19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6人,人均纯收入9652元。 陈集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党总支,党员90人…… 详细++

鹿鸣庵

  鹿鸣庵为妙高禅寺的组成部分,又名尼姑庵,始建于公元1400年。时有乡民申家福夫妇年老无嗣,而远亲近门无可继之人,因投妙高禅寺为僧,将自己的田产入庙,其夫人入庵为尼。自此,开创了妙高禅寺僧尼合寺的佛教新篇。鹿鸣庵的历史可追溯到600年前,寺内现保存大量清光绪年间制作的牌匾、碑文。    陈淋子镇  固始县辖镇。1950年建陈淋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陈淋子管理营,1959年建陈淋公社,1983年改陈淋子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7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5万。通公路。辖陈淋子、汪岭、后冲、土门岭、红花、垣墙岗、孙滩、大竹园、徐家楼、白龙岗、大营、快活岭、童楼、熨斗山、赵营、南古城、草田、中滩、凉亭、联合、圣塔寺、前庄、义…… 详细++

华阳大佛山

  河南华阳大佛山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大别山北麓,豫、皖两省交界处,面积11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00米以上。这里交通便利,宁西铁路、339省道和信(阳)叶(集)高速公路擦肩而过。景区主要景点之——华阳大佛山,海拔1025.6米,为大别山主峰之一,与大别山最高峰金刚台遥相呼应,素有“南金刚、北华阳”之称,尽显大别山刚阳雄壮之势。令人称奇的是,华阳大佛山形状如阴阳连体双佛,阳佛面向西北,安祥恬静,女佛面对东南,坦胸-,双佛朝天,参禅之状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其中阳佛“头”、“颈”、“胸”、“腹”总长880米,女佛腹部以上长760米,此双佛为世界第一连体双佛。  华阳大佛山风景区位于亚热带温湿性气候,向北暖温带,过渡地带,日照资源丰富,四季分旺,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这里群山林立,峻秀奇伟,神态各异,状如生灵。瀑布深潭时映眼帘,珍禽怪兽出没其间,奇石古树琳琅满目,竹海氧吧遍布山谷。景区泉水旺盛,共有大小瀑布深潭50余处。两座高山平湖——华阳湖、天鹅湖似两颗璀灿明珠镶嵌于群山之间,美不胜收。临湖而望,“青山斜入内,鱼跃金光闪”“两岸青山相对出,巨幅国画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人间仙境。  华阳大佛山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各类植物近2000种,各类陆栖脊椎动物200余种,其中不少为珍稀动物植物,如:娃娃鱼、长江河沙锥鱼、树蛙、白冠长尾雉、黄缘闭合龟、羚羊、银杏、金钱松等。金钱松是河南省所独有的孑遗植物。华阳大佛山还有“杜鹃花之乡”、“茶叶王国”、“云雾的海洋”、“清凉的山庄”之称。风光旖旎的山水美景和田园风情、原始古朴的自然景致和生态风光不知令多少游人称不绝口,流连忘返!不愧中科院教授罗斌赞之为“豫南风景明珠”。风景区现有景点50余处。如果你有幸来到这里,你定会真正感受到:生态休闲、茶香美食梦幻山水融为一体的最高享受。   

舍身台

  舍身台位于大山奶奶庙的东端,普济寺的上方,是由两块宽约五六丈,高达十余丈的巨大石块组成,这两块巨石向南伸,背连山头,面前是深谷,两块巨石中间约有两丈余宽的裂缝,其缝如刀削斧劈,陡峭无比,石的下方是一块面积约百余亩的草坪,(原为普济寺寺址)。  传说此石甚是显灵,是检验人良心好坏的试金石,可燃上一柱香,攀至舍身台往下跳,若是良心好的,自然会有神灵佑你平安,若是良心坏的人,从舍身台跳下,则会粉身碎骨。相传清朝雍正年间,曾有一孝妇因不堪忍受恶人赵五及其家奴对她散布的不守妇道之谣言,立重誓跳崖明志,结果摔而不死,安然无恙。此举尽释亲朋友邻之疑团,孝妇美名流传至今,恶人赵五最终遭雷打而亡。“舍身台”因此得名。    泉河铺乡  固始县辖乡。1951年建泉河铺区,1955年建中心乡,1958年建泉河镇营,1959年建管理区,1961年置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0公里,东临安徽省霍邱县。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4万。泉河过境,通公路。辖三官、王店、安山、徐大营、张岗、丁堂、吴小庙、小王集、大坝桥、河桥、阎桥、古堆、十字庙、黄堰、平寨、徐山、泉河街道17个村委会。乡镇……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秦树声故居

秦树声故居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秦树声故居(即“秦氏故居”,为河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固始县段集镇乐道村,为清末建筑,,占地6000多平方米,原为四进四合大院,现存堂楼上下两层28间,西边房7间,建筑为青砖灰瓦,木框架结构,廊沿为石基木立柱,内廊上方木构件雕有花纹,在后院东边有一口古井。  秦树声(1861—1926年),字宥横,号乘庵,出生于固始南乡乐道冲一耕读家庭。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工部主事,不久充会典馆绘图处《地理钧稽图志》总篡,后晋秩郎中、外务部传补御史。光绪二十九年(1903)再中经济科进士,后任云南曲靖知府、云南按察使、云南提法使,又调任广东提学使。辛亥革命起,秦树声避居上海。民国元年(1912),国民政府拟任其为河南提学使,秦树声不应,移居北京,清史馆聘为《地理志》总篡,直到成书。  秦树声著作有《南北史》、《唐书》、《刑法会要》、《乘庵文录》、《清地理志》、《西洋史》、《续修河南新志》等。秦树声是清末民初有名的书法家,其墨迹收入《民国书法》,北京颐和园亦有收藏。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段集镇乐道村  秦树声 (1861~1926)  秦树声(1861―1926年),字宥横,一字晦鸣,号乖庵,出生于河南固始南乡乐道村耕读家庭,曾两中进士。 秦树声是清末民初有名的书法家,其墨迹收入《民国书法》,北京颐和园亦有收藏。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工部主事,不久充会典馆绘图处《地理钧稽图志》总纂,后晋秩郎中、外务部传补御史。光绪二十九年(1903)再中经济科进士,后任云南曲靖知府、云南按察…… 详细++  乐道村  乐道村,距段集镇镇政府驻地2公里,属于丘陵地区。乐道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村内有“沪陕高速公路”、“宁西铁路”、“省道204线”,宁西铁路固始火车站距离乐道村不到1公里。目前村委所在地为秦树声故居,即“秦氏故居”,为河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村共有12个村民组,744户,2776人。2017年整村推进项目中对全村饮水困难的居民进行自来水安装……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秦树声 (1861~1926)  秦树声(1861―1926年),字宥横,一字晦鸣,号乖庵,出生于河南固始南乡乐道村耕读家庭,曾两中进士。 秦树声是清末民初有名的书法家,其墨迹收入《民国书法》,北京颐和园亦有收藏。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工部主事,不久充会典馆绘图处《地理钧稽图志》总纂,后晋秩郎中、外务部传补御史。光绪二十九年(1903)再中经济科进士,后任云南曲靖知府、云南按察…… 详细++  乐道村  乐道村,距段集镇镇政府驻地2公里,属于丘陵地区。乐道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村内有“沪陕高速公路”、“宁西铁路”、“省道204线”,宁西铁路固始火车站距离乐道村不到1公里。目前村委所在地为秦树声故居,即“秦氏故居”,为河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村共有12个村民组,744户,2776人。2017年整村推进项目中对全村饮水困难的居民进行自来水安装……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吴氏世大夫祠

吴氏世大夫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吴氏世大夫祠,是吴其濬祖父吴延瑞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在城内北后街创建,于次年竣工。吴氏世大夫祠祠规规定:吴氏后裔生前没有大夫职衔的,死后不能入祠。祠堂前后五层,有正殿、后殿、香火殿等,并有旁宅院落为祠堂服务。吴氏世大夫祠现存正殿五间,建筑为青砖灰瓦,木框架结构,前廊为方石立柱。殿高4.5米,长20米,深8米,面积160平方米。祠堂中置香案,存放牌位,挂有吴氏祖先画像,是吴氏族人祭拜祖先的地方。  行政位置  固始县城关北后街76号  地理位置  东经115°40′ 29″,北纬32°11′03″  吴其濬 (1789~1847)  吴其濬,清代植物学家(1789-1847年)。字瀹斋,又字季深、吉兰。河南固始县人。清嘉庆二十二年状元。先后任翰林院修纂,江西、湖北学政,兵部侍郎,并官至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福建、山西等省总督或巡抚。宦游各地,酷爱植物,每至一处,必搜集标本,绘制图形,并于庭院中培植野生植物,历时七年,将其实地考察及经历所得之真知,写成《植物名实图考》一书,计三十八卷,其……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吴其濬 (1789~1847)  吴其濬,清代植物学家(1789-1847年)。字瀹斋,又字季深、吉兰。河南固始县人。清嘉庆二十二年状元。先后任翰林院修纂,江西、湖北学政,兵部侍郎,并官至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福建、山西等省总督或巡抚。宦游各地,酷爱植物,每至一处,必搜集标本,绘制图形,并于庭院中培植野生植物,历时七年,将其实地考察及经历所得之真知,写成《植物名实图考》一书,计三十八卷,其……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草庙集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棠堆村

----

皮岗村

----

广店集村

----

姜寨村

----

瓦庙村

----

吕岗村

----

帐房村

----

王岗村

----

街道社区

----

关田村

----

中心集村

----

草庙集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