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永昌骊靬古城 | 永昌骊靬古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骊靬古城,又名“犁靬古城”,位于中国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今焦家庄乡者来寨),海拔2,400米左右,始建于西汉时期(公元前36年),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军事要塞,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融合性典型城市,古城建筑以伊特鲁里亚建筑技术、古希腊建筑技术和汉朝建筑融合风格为主,后因历史变迁、风沙侵蚀和人为破坏未能完整保存。骊靬古城因在西汉时期安置流散的古罗马-而为世人所知。2015年,骊靬古城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骊靬古城位于永昌县者来寨村骊靬遗址,是一个正方形城堡建筑,主要包括复原一座骊靬古城、古罗马风格民居、罗马神庙、古罗马一条街、古罗马广场。古城核心建筑是罗马风格的“万神殿”,围绕主体建筑的是长300米、宽10米、高5.6米的城墙,城墙四面建四个门楼,四角建四个角楼,墙体内部为住房。公元前53年,罗马帝国执政官克拉苏集七个军团之兵力入侵安息(伊朗一带),在卡尔来遭围歼。克拉苏长子普布利乌斯率第一军团突围后,突然人间蒸发。两千年后,这支古罗马军队又突然在中国甘肃发现,这个旷日持久的历史谜案,成为“骊靬古城”的由来和发展机遇。据说“骊靬古城”是根据史料记载进行修建的,整个“骊靬古城”是一座寺庙(金山寺),中心是一座有着5个金色穹顶的“罗马神庙”,经典的罗马石柱、外墙上的天主教十字图案、教堂式彩色玻璃窗以及雕有古罗马人和菩萨场景的铜质大门,东西方元素在这里得到充分糅合。 骊靬城金山寺前身为百年古寺黄毛寺,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骊靬古城附近,距永昌县城15公里。由浙江东天目山居士齐素萍筹资建寺,于2011年在原位于骊靬古城遗址黄毛寺旧址上恢复重建。总占地面积93231㎡,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地藏殿等建筑,总建筑面积18098.76㎡。2012年8月,由金昌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复同意,为佛教固定活动处所,定名为“金山寺”。现有宗教教职人员10人,常住居士100余人。 2015年春节档,由成龙、约翰·库萨克、阿德里安·布洛迪主演,李仁港编剧并执导的古装动作电影《天将雄师》(DragonBlade)在全球首映。影片根据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讲述了保护丝绸之路和平的故事。《天将雄师》是成龙筹备了7年的电影,影片源于成龙看到的关于甘肃骊靬有罗马人的后裔和古罗马的遗迹。 地址:金昌市永昌县焦家庄乡者来寨村 类型:历史建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
紫金花城景区 | 紫金花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金昌市将旅游开发融入城市建设之中,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景中城”“城中景”个性化城市建设,同时将景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整体谋划推进,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城市承载能力,为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紫金花城核心景区是金昌市着力打造的紫金家园大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还包括金川国家矿山地质公园、金水湖、金川公园等景区。紫金花城核心景区是2014年金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着力打造“紫金家园·生态绿城”的要求后,在城市建设闲置用地上建设的景区。 景区总占地面积570.4亩,其中种植各类花卉400亩,人工湖、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占地170亩,由一湖——紫焉湖、一岛——樱花岛、三园——香草花卉园、药膳花卉园、“不能忘却的记忆”年代主题园构成。目前景区已种植薰衣草、马鞭草、百合、碰碰香、琉璃苣等各类花卉23个品种,花卉基地已初具规模,整个景区还在不断地建设完善当中。 在景区大量种植紫色和金色两种颜色的花卉,是因为紫色和金色不仅是最佳互补色,给人以高贵、神秘、典雅的感觉,而且对于金昌来说,还有其特殊的含意:紫色是古罗马皇室的象征,代表着尊贵、神秘和浪漫;金色是中国皇家的色彩,代表着高贵、荣耀和梦想。这正好契合了金昌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地和“点石成金”的有色金属王国的独特个性,也是城市特色文化和个性魅力所在。 景区的三园之一---年代主题园,主要是由原来废弃的马家岸小学改造而成,由60/70/80/90四个年代主题馆组成,每个馆内成列有反应当时年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不同物品,闲暇时间游客可以去那里寻找属于不同年代的记忆。其中的70馆内设有咖啡屋,游客可以一边寻找回忆一边品尝咖啡,90馆在夏季每周六的晚上举行花田音乐会,游客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浪漫氛围。药膳花卉园种植有原产于美国的蛇鞭菊、原产于北美的假龙头、原产于墨西哥的孔雀草、原产于中国的桔梗等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景区的一岛--樱花岛,由飘带湖直接连接了紫嫣湖。樱花在每年的4月开放,为了做到金昌市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目标,还在岛上种植了大面积满天星、鼠尾草等植物。 现在景区还可以看到由火车车厢打造的火车餐厅,建设完成后可以供游人品尝由各种花卉做成的香草美食。在火车餐厅后还有正在建设的蜂巢宾馆,木屋别墅区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整个景区随处可见供游人休息的长椅以及摆放在花丛中的矩形相框、自行车、摩托车等道具供游人拍照。 在景区的中央,从景区最大的主入口进去可以看到婚礼广场也称比翼广场,临湖而建,这里由东向西设计了长360米的月季长廊,寓意着有情人比翼双飞,可以供上百人举行集体婚礼。 |
金川公园 | 金川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金川公园:位于城区中心,南临公园路,北临庆阳路,东接金汇里,西靠金谷里小区)。始建于1983年8月。2008年以来,又对人工湖驳岸、码头、园桥进行了改造,在人工湖周边完成绿地改造,成为集游览、休闲、娱乐、健身、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绿地园林,被誉为“戈壁江南”“塞上明珠”,2012年7月,被列为国家AAA级景区。公园占地近30万平方米,总体布局以人工湖为中心,利用水面、道路、树木、土山等有形物,分为入口广场区、垂钓休闲区、晨练拓展区、动物喂养区、有氧健身区、民俗风情区、儿童游戏区、办公管理区、温室苗圃区等。设置了“梅岭叠翠”“南屏晚照”“雀台览胜”“丹霞烟雨”“眉湾溅玉”“花径展春”“缘石访绿”“汲古问今”等多处景点。整体设计层次分明,园中有园。景物相互衬托,建筑风格求实创新,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处可游可赏的自然山水乐园。 公园西北角建有金昌市游泳馆。其前身是公园的露天游泳池,2007年12月开工改建,2010年6月建成并开始试运营。游泳馆占地11254.7平方米,设有10泳道国际标准泳池,水深1.3米~1.8米;儿童嬉水池,水深0.5米~0.8米;可同时容纳600人游泳。 园区东有茶饮服务和休憩区,占地7083平方米,设有冷饮滩、民俗美食滩等餐饮服务点,供游人在游山赏景之余来此餐饮歇息。 景点位置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庆阳路9号 |
金水湖 | 金水湖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金水湖景区位于戈壁城市甘肃省金昌市市区东部,总占地面积约236公顷,是西北最大的人工中水蓄水景观带。景区蓄水池由五个不同面积的湖面组成,总水面面积约60公顷,总蓄水容量约230万立方米。该工程是为了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中水储存、利用问题,以中水蓄水池为依托建设的集休闲、观光、生态保护为一体,兼具储存、调蓄和景观三大功能的城市景观工程。自2005年1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土方开挖、湖底防渗水、湖堤湖岸砌筑等工程,并顺利向湖内注水;完成景区绿化面积70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15000株、种植花卉草坪20万平方米、安装喷灌设施24000米、客(换)种植土9万立方米;包括码头、园桥、水花园、水舞台等水上工程、漂带河及湿地工程。 金水湖景观建设突出了“自然、野趣”的总体风格,营造了“万方安和、骊靬烟云、者来静泊、飞龙点滩、莳天卉屿、渔舟唱晚、水木自清、滨河绿带和生态康体活动区、老年活动区、生态教育区、拓展运动区”等景区景点。建成后,将为城市农业灌溉、城市绿化提供水源,缓解城市用水不足的矛盾,同时,也为西部戈壁城市绿化目标注入强大鲜活的血液。 |
永昌北武当山 | 永昌北武当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武当山又名金山、北武当山,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北海子风景区西边,也曾是明、清两朝道教、佛教文化重地,山中尤以道教建筑居多。 金昌市北武当山寺始建于清乾隆以前,至光绪年间才逐步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落。山腰半道上有一处石刻文,记载了光绪六年完工后补修山间道路之事。在1936年前,北武当山庙宇群从上往下依次为玉皇大殿(南天门)、东岳殿、真武殿、三清宫、牌坊、三茅真君殿、天师殿、王灵宫、五斗星君殿、结义殿、吕祖宫、头天门牌楼、百子洞、保生殿(医神保生大帝)、娘娘殿、虫王宫、圣王殿、祖师殿、财神殿、秋祖殿、观河楼、山丽大殿、七真观(清朝在此设道会司)、木制戏楼。全部建筑分三个部分:山脚为佛教建筑,山腰百子洞为民俗众神建筑,百子洞至金顶为道教建筑。 北武当山上是北海子公园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登临山顶向南俯瞰,永昌县城犹如绿树碧水围拢起来的一颗翡翠,闪闪发光,呈金盆养鱼之势。向北远眺,龙首山峰峦多姿,气势磅礴,谷壑幽深,峭峰怪石凌空欲飞。北武当山上,自下而上点缀着一座座风姿不同,古朴典雅的仿古建筑,由1100个台阶相通,那里香烟缭绕,钟磬微微;山腰,新栽种的松柏诸树,细枝嫩叶,茁长成长;山间,每当大雨过后,洪流一泄千丈,站在涧口向上望去,颇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魄,令人心弦撼动。还有著名的形态各异的“北山伏狮”隐居其间;山脚,金川河由西向东,蜿蜒逶迤,清澈见底的河水犹如一条洁白的玉带,弯弯曲曲穿过公园,湍急奔放,流入金川峡水库。 |
骊靬文化北海子公园 | 骊靬文化北海子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北海子公园自古为永昌人民主要的休闲度假旅游区,现为国家2A级景区。北海子公园还是永昌农历四月八庙会的主场所,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骊靬文化北海子公园位于县城北1里许,始建于唐代,以后历代都有增建,现存古建筑20多个,主体有明、清建筑金川寺塔、五佛寺、洁音殿、湖心亭、雷台、药王洞、火神宫等,以及现代建筑腾飞塔、一宇观、人工湖、游泳池、旱冰场、儿童游乐园、鹿鸣园、骊亭、马踏泉亭等鳞次相接,其地周延五六里,高下布置,据一邑之胜。西北与武当山古建筑群相连,湿地绿草如茵,百泉交汇,大成殿、百子洞、三清宫、历史文化长廊居山而筑,气势壮观,山间人工成荫,环境幽静,佛声鸟音,风轻云静,每值节假日游人如织,呈现出一派祥和气氛,是旅游休闲的绝好胜地。 景点位置 甘肃省金昌永昌县西大街 |
骊靬文化产业园区 | 骊靬文化产业园区位于我县城关镇赵家庄村南坝干渠以南至焦家庄乡骊靬村庙疙瘩以北方圆21平方公里的区域,主要由建设中的骊靬古城、骊靬公园、骊靬影视城、古罗马广场、骊靬文化博物馆和即将建设的十里栈道、甘肃骊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以及规划中的罗马小镇、骊靬演艺厅等建设项目组成,是我县重点开发的旅游文化产业项目。 1、骊靬古城 位于永昌县城南10公里处,由甘肃骊靬古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于2010年8月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目前,古城内包括城墙、城门及角楼在内的全部工程已完成;2座二层仿古游客接待中心、2座贵宾楼、古城外13栋休憩园及古城内老人院1号、2号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位于古城内东门南、北两侧的钟楼、鼓楼,骊靬文化展示中心南面的天王殿、北面的观音殿及西面的地藏殿等建筑已建成;骊靬文化展示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装饰工程;古城内外绿化、硬化等工程正在施工中。 2、骊靬公园 位于骊靬古城东北面,总占地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已于2011年由甘肃骊靬古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工建设。其中骊靬公园重点建设项目金莲湖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135亩,湖深3米,由A、B两湖组成,设计容量30万立方米,蓄水试运行容量为19万立方米。目前公园主题工程金莲湖已基本完工,进入蓄水试验阶段。原规划的观赏亭等建筑将陆续开工建设。 3、华夏影视城(原名骊靬影视城) 位于永昌县城南6公里的骊靬大道东南区域,占地面积2500余亩,由甘肃骊靬古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骊靬影视城由唐宫、梵宫、宋城、明宫、清宫和影视城多元文化中心、生活服务区以及汉学苑教育基地等组成。目前引水主管道架设工程正在进行之中,影视城城墙、商业街工程已于4月7日开工建设,唐宫于4月24日开工建设,西域梵宫等正在调整规划,其他项目随后将陆续开工建设。 4、古罗马广场、骊靬博物馆 项目位于骊靬古城东侧,由甘肃骊靬古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建设骊靬文化博物馆,以齐素萍素食馆、茶馆等为主的综合服务中心,硬化广场并摆放罗马三王子、十大将军雕像,种植树木建成林苑。该工程已于3月21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开挖管道等。 5、骊靬森林生态园区(详见豹子头森林公园简介) 位于县城南25公里处,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计划投资0.8亿元,建设户外活动中心、青少年户外环境教育基地、自驾车营地等功能区,将骊靬森林生态园区建成游客理想的避暑、旅游胜地。 6、“十里栈道”项目 该项目在骊靬古城通往永昌县城的长约3.5公里的骊靬大道两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罗马栈道(修建人行步行道,立958根罗马柱,高5.9m)、千字佛碑林苑(普通碑999座,正面为书法“佛”字石刻,反面为作者介绍)、万字停车场、莲花广场(立罗马柱主柱1根,高9.3m,边柱40根,高5.9m)、休闲驿站(修建红西路军文化主题、罗马文化主题、宋城主题、汉长城主题4个休闲驿站)、中央广场及原稿展示与服务中心等。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筹备等工作。 骊靬文化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唯一的以中西方传统文化融合为背景、以古罗马文化的中国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景区。她的建成,不仅能够进一步完善景区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景区的生态保护能力,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强化完善旅游功能,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全县整体旅游接待能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县经济结构的调整,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就业人员,增加旅游收入,促进和谐发展。 |
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 | 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位于县城北海子湿地景区水云山,前身是永昌革命烈士陵园。2013年6月,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正式成立。纪念馆占地面积6375平方米,建筑面积1184平方米,主要由纪念碑、纪念堂、烈士墓等组成,馆藏文物200余件。纪念馆陈展分为六个单元:奉命西征;永昌建政;鏖战永昌;血肉长城;血铸丰碑;永远怀念。陈展内容主要为红西路军在进军河西走廊的过程中,在永昌鏖战40余天的历史。 1936年11月11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正式组成。11月18日,红30军89师267、269两个团及总部骑兵师在军长程世才率领下占领永昌县城。21日,红西路军总部进驻县城南街天主教堂。22日,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发布了《告指战员书》,号召全体指战员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战胜敌人,加紧创造永凉(山)革命根据地。23日,建立中华苏维埃永昌区临时政府,至11月底相继在永昌县城建立起13个村级苏维埃政权。 红西路军占领县城后,马步芳部随后而至,红西路军总指挥部和苏维埃政权成了敌人重点进攻的目标。1936年11月15日,敌骑兵团向红9军一部驻防的水磨关一带进发,遭到阻击,敌骑兵团伤亡600人。 25日,敌步骑总指挥马元海率领敌骑5师刘呈德团、马步銮团,青海民团一部等,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向红30军88师防守阵地八坝至六坝一线发起猛烈攻击。红军指战员凭借堡寨奋力据守,激战两天一夜,歼敌800余人。 27日晨,敌马志武骑兵团由山丹赴永昌县城增援,途经红庙墩时遭红军阻击,敌伤亡惨重。遂改道崇岗台沿梅家寺一线绕道南沿沟滩坡,红军阻击成功。 12月5日晨,红西路军总部前进剧团一行70余人,奉命前往东二十里铺慰问在这一带休整布防的红9军将士,遭遇马步芳部围攻。剧团人员进入郭家磨庄据守,全团人员奋力阻击,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激战中团长周汝功、政委易维精、支部书记廖赤健(女)、导演任弼煌、副队长汪贤臣等主要干部和10余名保卫人员壮烈牺牲。 6日晨, 马步芳部骑兵营进犯红西路军防守的邬家油坊和财神楼两个据点。当敌骑兵逼近时,红30军一部指战员以猛烈火力扫射,将敌打退。刘呈德团步兵再次向据点进攻,红军指战员奋勇还击战至黄昏,因弹药不继,邬家油坊、财神楼和校场山阵地等相继失守,县城遭敌军围困。21日凌晨,马步芳部向守城发起进攻,主攻部队射击队、云梯队搭梯登上城墙时,红军居高临下,以猛烈火力扫射、投掷炸弹、石块等将攻敌打退。27日,红西路军总部及直属单位在红30军掩护下,撤离县城沿祁连山北麓向山丹方向前进。红西路军在永昌县境内为确保总指挥部的安全、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同马步芳部鏖战40余天,血战20余次,毙伤马步芳部6000余人,2000余名将士长眠于永昌大地。 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现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 |
永昌古长城 | 永昌古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是我国古老的军事防御工程,最宏伟的历史建筑之一,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它就像巨龙一样在祖国的高山之巅、沙漠戈壁、农田村庄左右摇摆,上下飞动,做着永恒的飞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永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全省长城分布较多的县份之一。全县境内现存的长城连绵起伏、雄伟壮观,保存较好。全长224.1千米。其中:明长城129.7千米,汉长城94.4千米,包括墙体、壕堑、山险、山险墙、城堡、关隘、要塞、烽火台、敌台等,主要分布在朱王堡镇的喇叭泉、铧尖滩,水源镇的新沟、西沟、方沟农场、华家沟农场,河西堡镇的青山堡、四洼、鸳鸯池、沙窝,城关镇的金川西,红山窑乡的王信堡、水泉子等五个乡镇的北部沙漠戈壁,此外六坝乡、南坝乡、东寨镇、焦家庄乡、新城子镇等五个乡镇的南侧,祁连山北麓的各个山口均设置有烽火台。 汉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部匈奴的入侵而修建,河西永昌的汉代长城是早期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永昌境内的汉长城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荒漠戈壁和高山之巅,堪称人类文明史上一大见证。 在前往永昌御山圣容寺景区的路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保存较好的汉长城。从其整个建筑形式来看,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因山河形势,就地取材。在一些地段夯筑了塞墙,在一些地段则开挖了壕沟,一些地段是纯粹的自然屏障,而一些地段则又是简易的烽台与栏栅式的防御工事。汉代边塞预警制度非常严密、健全,一旦发现敌情就依靠烽火报警,每昼夜能行进650至670公里,快于后世各朝。 明长城亦称“边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主要是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鞑靼、瓦剌诸部的侵扰。墙体建筑材料有砖、石、土三种。墙体高低宽窄随地形的险要形势而异,山高地险处的墙体相对低窄,平地要冲之处墙体则高大宽阔。此外,长城沿线还建有各种城、关、隘口、敌台、烽火台、堡子等,它们与城墙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永昌境内的明代长城保存较好,也颇具代表性。特别是在红山窑毛卜喇村一带的城垣尤为完好,烽燧突起,气势磅礴。中央电视台文化观光专题栏目《远方的家——长城内外》和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摄制组都曾专程来这里拍摄过长城与烽燧。 站在长城顶上远眺,-、烽烟滚尘已是久远的过去,脚下的黄土与崇山峻岭则深深勾起人们怀古叹今的情愫。若您是醉心于人文历史的旅游爱好者,这里将会是您今生不能不来的地方。 温馨提示: 交通路线:自驾、骑行等旅游方式皆可。 周边景点:金川峡水库、西夏塔龛悬葬遗址、神驼峰、御山圣容寺、西夏塔林、西夏千佛阁、车辘沟石林 |
圣容寺 | 圣容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圣容寺 位于县城北10公里处。据多种佛教史籍记载,北魏太武太延元年(435年),西去印度的刘萨诃和尚行至番禾郡(今永昌县)东北望御谷山,预言此山裂开当有瑞像(佛像)出现,时平则佛像俱全,时乱则首落。到了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果然有一佛像现于岩间,唯少头。40年后,却在距此山岩200公里之遥的凉州(今武威)城东7里发现佛首,即“奉至山岩安之,宛然符合”。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立为瑞像寺。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亲往礼拜,改为感通寺。唐中宗时又改称圣容寺至今。因它与位于县城北1公里许的前大寺(金川寺)相呼应,故又称为后大寺。圣容寺在古代是受到朝野重视的海内名寺,在丝绸之路占有重要位置,一度僧徒多达2万人。后来几度衰落,现存有石雕佛像和一些石窟。圣容寺塔保存完好(唐塔,与西安大雁塔甚似),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容瑞像位于县城以北10公里的御山峡谷的石壁上,佛身高约6米,为天然石壁象形像,和山体连为一体。 相传,北魏太延元年(公元435年),并州离石(今山西离石)圣僧刘萨诃,孤身西行去印度礼佛取经,行至凉州番和县(今甘肃永昌县),向佛御山峡谷礼拜,他预言御容山谷将出现佛陀宝像,若佛像身首完整则天下太平,反之天下大乱。八十多年后有一天雷电大作,山崖震动,御山峡谷的一处山体上出现了一尊高一丈八尺的无首大佛像,人们想起刘萨诃的预言,为了阻止天下-,立即为无首佛像造首安装,但昼放放夜跌,天下随之大乱,后来凉州七里涧出现一尊发光石佛头,运来御山谷安置无头佛像上,即时灵光普照,天下太平。人们感到刘萨诃的预言灵验,在此修建了瑞像寺。 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炀帝西巡时驾临此寺降香,改名“感通寺”;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三藏法师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路过此寺,曾在这里-数日。中唐时感通寺改为圣容寺至今。 |
镍都开拓者纪念馆 | 镍都开拓者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镍都开拓者纪念馆位于金昌市金川公园内,展区共分五个单元:发现金川铜镍矿;金川镍矿早期建设;深部找矿:世界第二个特大硫化镍铜矿床;改革开放后的镍都建设和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镍都。纪念馆以历史图片和实物,全面展示了金川早期建设者们艰苦奋斗的创业历史。 1958年10月,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祁连山地质队一分队在永昌县境内找矿。队长汤中立在向永昌县领导汇报工作期间,发现了西北煤田地质勘探局145煤田地质勘探队唐东福、郭春山报送的孔雀石样本,立即追根溯源,在金川白家咀进行调查。经化验,采集的标本内含丰富的镍铜等有色金属,由此揭开了金川镍矿勘探的序幕。 1959年1月,祁连山地质队对矿床进行了初步钻探。3月初钻头打到了厚层原生硫化铜镍矿体,基本证实了金川一矿区矿床的工业价值。1959年4月15日,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祁连山地质队队部从酒泉迁至金川,开展金川镍矿一矿区的初步勘探。1959年6月,冶金部决定成立永昌镍矿(1961年1月,永昌镍矿更名为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正式揭开了金川矿区开发建设序幕。1959年的金川镍矿矿区 20世纪70年代地质队员在金川冶炼厂矿区开展工作 至1974年,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全面完成了二、三、四矿区的勘探任务,为中国探明了一处巨大的镍矿基地,一举改变了我国缺镍少铂的历史。在完成的最终地质勘探报告中指出:金川镍矿贮量占全国同类矿床总量90%以上,同时还探明铜、金、银、钴、铂族元素等十几种珍贵资源的巨大储量,使该矿床名列世界同类矿床第二位,金川一跃成为中国名符其实的“镍都”。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金川被列为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 2011年12月,镍都开拓者纪念馆被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联系电话:0935-8213210 |
金川峡水库 | 隍城 隍城位于西和县城的西山山麓,古时曾叫做南山、凤凰山、今名隍城,已被建成隍城森林公园。山势高厚雄壮,从山脚至山顶绵延四里,隍城与观山遥相呼应,俯瞰县城。 隍城是一座名山。宋时名南山,山上有十二连城,宋吴玠所筑以御金人者,今仅存三城,其余遗址犹存。山之西北有天然 方邱,今名上城,南宋时名高堡,即西周之犬邱,后汉时的戎邱城。 如今沿着盘山公路而上,进山门,过长亭,两边绿树苍郁,山花烂漫,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步入山巅,在古堡之内,可观赏西灵寺独特的建筑。西灵寺一进三院,前院大殿为重檐式两层高阁,雄伟气派。中间大殿为天王殿,供四大天王和弥勒佛。后院为菩萨殿,供有三大菩萨。西灵寺是西和县政府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 近年来,西和县委、县政府将作为县城重点休闲娱乐场所,进行总体规划,加大投资力度,修建有山门、凉亭,拓宽硬化了上山公路,新僻铺油了隍城至晚霞湖公路,新建了仇池碑林以及侧柏园等植物园,隍城正以其靓丽的风姿成为西和城区居民的又一个休闲娱乐场所。 |
永昌保卫战纪念馆 | 永昌保卫战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集中展示红西路军鏖战永昌这段历史,宣传革命传统,教育后人,永昌保卫战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于1983年动工修建,1988年正式建成。建馆20多年来,历经两次大的调整,于2007年免费对外开放。纪念馆位于县城北郊北海子公园东侧校场山南坡,坐北向南依山傍水占地面积6437平方米,建筑面积1184平方米。由纪念碑、纪念堂、烈士墓、陈列室及管护用房等建筑构成。馆藏文物200余件。陵园门额书“革命烈士陵园”,背面书“浩气长存”,挂“永昌保卫战纪念馆”门牌。第一台阶两侧陈列室里陈列红西路军征战永昌时部分遗物、图片及史料。纪念碑竖立在第二台阶中央,碑高10.18米(寓意10月18日),宽1.936米(寓意1936年),徐向前元帅为纪念碑题写“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碑”的碑铭。纪念碑右亭为纪念牺牲在永昌境内的千余名红西路军烈士所立。左亭为牺牲在永昌的红西路军九军二十七师师长刘理运烈士所立。纪念堂位于第三台阶上。时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魏传统为纪念堂题写“革命烈士纪念堂”匾额。纪念堂右侧为西路军烈士墓。左侧为1951年在皇城滩剿匪战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八师杨玉山等十八名烈士墓。纪念堂通过大量的实物、照片、油画、沙盘模型等艺术手法,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红西路军指战员鏖战永昌40余天的光辉历史,揭示了红西路军指战员“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生命不息、战斗到底,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顽强不屈、忍辱负重”为主要内容的红西路军精神。当如火如荼的岁月成为历史,这片神奇土地所孕育红西路军的革命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座耀眼的历史丰碑增添异彩!让我们踏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弘扬红西路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金龙坝遗址 | 金龙坝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金龙坝遗址位于金昌市永昌县东寨镇头坝村头峡河口,系明、清时永昌东河地区农田灌溉的水利枢纽工程,对研究明清时期地方用水治水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金龙坝遗址始建于明代,清代沿用并进行加固维修,由南向北开凿了一条引水隧洞,用来分水提灌。现在遗址附近的石头上依然保留着维修金龙坝时留下的纪念石刻,分别留于“康熙二十八年”、“康熙三十一年”、“乾隆四年”。 根据《甘肃永昌金龙坝水利工程遗址调查》等相关研究资料中不难看出,由于头坝村地势明显高于东大河河床,头坝人空守一河之水无法取用,勤劳智慧的先民在勘察地势后,借助山势,修筑了金龙坝,有效提升了水位,这样既不阻断河流,又保障了农田灌溉。这里也被认为是清代河西地区十分重要的水利工程,代表了当时该地区开渠筑坝所采用的最为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为研究古代西北地区农业史、水利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在遗址西岸山体悬壁上,雕刻一尊栩栩如生的“龙神”造像,神龛高15米,宽12米,面积184平方米,“龙神”戴冠、宽衣、长袖、大袍,衣冠轮廓清晰,有圆形头光。“龙神”两侧有侍从各一,似书生装扮,一人手持仪仗扇,一人手捧红鲤鱼,侧身恭立,寓示“风调雨(鱼)顺”。 遗址周边是一派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伴随着水流潺潺,走近这里就会觉得心旷神怡。 近百年春夏秋冬轮番交替,作为人迹罕至的一处文物点,金龙坝遗址一直静静在这里守望着这片土地,等待着更多人知道它的所在。 东寨镇 自然环境:东寨镇位于永昌县城东郊,总土地面积33.6万亩,总耕地面积10.48万亩,平均海拔1850米。年平均降雨量188毫米,年平均气温4.8°C,全年无霜期135天。 行政区划:辖1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611户,乡镇总人口15323人,乡镇从业人员8633人。 六通情况:11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有线…… 详细++ |
豹子头森林公园 | 永昌县豹子头森林公园于2012年11月由甘肃省林业厅审批通过,现为省级森林公园,划属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东大河林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大河自然保护站),是一处自然景观丰富,人文景观兼备的旅游佳地。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观光旅游、休养避暑的理想场所。 豹子头省级森林公园位于东经101°47′04″—101°48′55″,北纬38°05′05″—38°05′54″。东至东石门东梁,南至南岔,西至豹子头沟底,北至照子洼。东大河林场管护总面积54058.8公顷,其中旅游中心面积580公顷。 豹子头省级森林公园属祁连山山地。祁连山山地是架构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之脊”,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跨甘、青两省,是我国著名的高大山系。它长达1000余公里、宽200公里-400公里,是一组由10余条大致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平行排列的山脉组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坡陡,南坡缓。 豹子头省级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优越,是金昌市境内唯一的森林公园,公园内的雪山冰川、苍松翠柏、山秀水清、鸟语花香,构成一个距永昌县最近,且自然风光独一无二的供人们观赏、游玩、休闲的理想场所。随着森林公园服务设施的完善、服务质量的提高、娱乐活动的丰富、景区的不断开发以及宣传力度的加大,旅客数量会逐年增加,最终豹子头森林公园将成为金昌市的一个旅游品牌。 |
永昌钟鼓楼 | 永昌钟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昌钟鼓楼,又名声教楼,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中四街交汇之处。建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 钟鼓楼东西宽22米,南北长23米,分楼阁和楼台两部分。台基边宽22米,高7.2米,通高24.5米;楼阁重檐庑殿顶共二层三檐,下层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四面置格扇门,门左右置楹窗,斗拱为双翘无昂,共五踩,卷刹弧线。上层屋檐及檐柱向内紧收,面阔仍同下层。最上层为屋顶,上置宝顶。楼台以夯土板筑,四周包砖,两道拱门纵横其中,通达四街。楼体四面各悬巨匾三块,匾文为“丽日摩云”,“民淳俗美”,“金阙迎恩”,(东上、中、下);“文运天开”,“魁壁联辉”,“云锦天香”(南上、中、下);“中天一柱”,“怀柔西域”,“玉关通道”(西上、中、下);“声闻四达”,“保障金川”,“威宣沙漠”,(北上、中、下)。台基拱门上镌有:东“大观”,南“迎熏”,西“宁远”,北“镇朔”。一层楼台上置大铁钟一口,内置大鼓一面。整个建筑结构谨严,造艺精湛,高耸挺拔,雄伟壮观。 永昌钟鼓楼内置钟、鼓,晨钟暮鼓,声闻四达,籍以振兴文教,教化民众,历经数百年风雨浸润,是永昌历史文化的象征。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雄伟壮观,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古建筑之一,是研究明清以来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2006年5月,永昌钟鼓楼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地区 | 景点 |
---|---|
金川区 | 李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荣 王萌鲜 金水湖 金川公园 紫金花城景区 圣容寺 镍都开拓者纪念馆 金川龙泉公园 紫金花卉示范种植基地 长泰园 人民文化广场 骊靬遗址 大庙城城址 鸳鸯池遗址 五彩城 祁连河沟 金昌市博物馆 金川峡水库 |
永昌县 | 李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