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崆峒山 | 崆峒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崆峒山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同时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平凉市城西11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三次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修身治国之道,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挥笔题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山水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崆峒山又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景区先后荣获“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旅-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殊荣。 地址:平凉市崆峒区城西12公里处 类型:山寺庙道观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电话:0933-8510202 官方网站:http://www.kongtongtour.com/ 开放时间: 7:00-19:00 门票信息: 4月1日-10月31日120元,11月1日-次年3月31日60元。 |
崇信龙泉寺 | 崇信龙泉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崇信县城北的龙泉寺,这里水流淙淙,树木葱郁,鸟鸣婉转,曲径通幽,俨然一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龙泉寺现为国家4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龙泉寺由山麓林带、芮谷、东台、中台、西台等几部分组成,中台为胜景区,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东、西二台向南突出,环抱芮谷、中台。东台旧有公刘庙、洪元宫、东岳庙,现新建谷风亭,其下小岗有慧芳亭,系港胞梁慧芳女士捐资所建。西台原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及忠烈祠,迎面有一石碑,上 书“齐家文化遗址”,字迹笔力遒劲,为当代书坛巨匠启功先生手书。这里发现的文化层距地表1.8米~4.4米,裸露在半崖上有袋型、锅底型灰坑,断层内有众多石器和各种陶器,纹饰丰富奇特,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距山不远的另一面山坡上,有著名的李元谅墓,这里长眠着战功卓著、封王授爵的唐武康郡王李元谅,这座大墓连同县城内的李元谅寝宫,一同讲述着将军抵御吐蕃、筑城会盟、德被民生的传奇故事。 芮谷沟口有山门,内有玉带桥,谷东有长640米的登山石级。玉带桥上约20米有虎门,因其旁有人工雕凿之下山虎而得名。虎门西之谷中,有龙喷溪水奇观,有仿古水车翻转不停。谷中溪水长流、潺潺有声,谷旁及东西山坡林木茂密,荫影蔽日。至山腰则沟谷尽而中台现。中台东西长约130米,最宽处不过15米,窄处仅7、8米而已。此处建筑最为密集,东有三霄殿,西有大佛殿,两殿高瓴敞廓,宏伟壮观。龙泉寺本是佛教诵经坐禅之地,香火绵延不断,为崇信古时最大的佛事胜地。道教见此名山亦想坐观修道,于是一山容纳二教,释道并存。这里殿、阁、洞、窟、龙应有尽有。悬崖上凿有三清、玉皇、药王、龙王、睡佛、三官、儿女、菩萨、吕祖、庄子、梁家祠堂等十一洞。大佛殿西侧滴水崖前有鱼池,名曰“化鱼沼”,面积约10平方米,水深1米,原养五色鲤鱼,今新殖小鱼,长约寸许,活跃池中煞是可爱。中台西侧悬崖名“瀑珠岩”,岩上有千年古柏突兀在绝壁悬崖之上,犹如蟠龙,龙须翠绿,鳞爪森然,神形兼备。悬崖下水流如注,淅沥声声,泉水清澈而涟漪不断,与龙呼应,动静结合,自然和谐。上有蟠龙腾跃,下有泉水叮咚,龙泉寺之名由此而来。“龙泉”又名“贯珠泉”,因岩上水流注泻,凌空而下,水落池中,声似贯珠,故名。贯珠泉旁建有两层亭式楼台,命名“晴雨楼”,设计独具匠心,构建新颖别致。登此楼面南可俯瞰芮谷密林,微风过处,枝柯摇曳,绿不见底;面北即可直视“古柏龙蟠”、“芮谷深处”等景观。身居晴雨楼,品茗聊天,风铃叮当,滴水之声不断,如秋雨绵绵;出外抬头看天,则朗朗晴空。 龙泉寺奇特之处在于一年四季滴水不断,寺因之闻名,山因之增色。龙泉水经国家地质矿产部化验,为优质天然矿泉水,其中每升水中含锶0.392毫克~0.630毫克,比一般水质高出数倍,具软化心脑血管、生津利尿之功效。崇信人更是珍惜这天赐圣水,每天清早,晨练的人们或三五成群,徒步前往,或男女结伴,以车代步,皆手提塑料桶前往汲取洁净泉水,来来往往,渐成崇信县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碑林也是龙泉寺一个颇具看点的人文景观。龙泉寺所立石碑,依照地势,随处可见。启功、欧阳中石、王遐举等书家的墨迹屡见于碑刻。 龙泉胜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为传统庙会,游人如织,仅初二当天上山朝拜观光者就多达万人以上。古代文人骚客概括龙泉形胜为八景: 古柏龙蟠在龙泉寺的“芮谷深处”,古柏颇有飞龙腾空之势。树冠倒悬扑地,形似渴蛟饮涧,瞰视着“贯珠泉”垂濂,凌空流烟飞雨,犹如游龙吐水。弯曲而盘旋的苍枝老杆,横攀悬岩,恰如虬龙蜿蜒于峭壁,鳞甲森然。 早在三百四十多年前,它就以“古柏龙蟠”被誉为芮谷八景之一。这棵树盘踞悬岩,不沾沃土,默藏芮谷,清幽拔俗,傲然倒卧,如逸仙细听“贯珠泉”流水之琴音,似隐士静观“筛子湫”芦丛之游鱼。每当严冬骤降,群芳逃遁的时候,它更显示出老而不僵、干而不枯的特性。 古柏的龙态神姿,拨动了历代游人墨客的吟咏雅兴,许多人为之写下了赞颂的诗词歌赋。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崇信知县唐受桐在《游龙泉寺》诗里就有“柏龙竹凤今犹在,玉洞冰壶候已赊”的描写。民国11年(1922年),崇信知事曹英所写的“霜皮黛色已忘形,蟠石孥云拂紫冥,破壁应知飞有日,微将鳞爪示山灵”(《龙泉古柏》)诗句也是对这棵古柏的绝妙写照。而古老的民间传说,对龙柏则有更形象的诠释:传说唐朝魏征梦斩泾河老龙之后,老龙得助于王母娘娘的点化,化柏伏于龙泉寺的悬崖峭壁之上,而崖下的泉水,便是老龙流下的悔恨的眼泪。 灵沼鱼化沼深五尺许,水从石缝出。蓄养五色鱼于沼中,欣游浅底,活泼可爱,堪称一景。清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年),崇信知县武全文题为“化鱼沼”。 瀑珠听雨西崖高百尺,势如倒悬,百泉注泻,水似贯珠声,故曰“贯珠泉”。 双桥步月桥长三丈许,横挂于山腰,南接灵官楼,北通三清洞,原名遇仙桥,后更名双桥,取慈航普渡之意。 莲台晓日台在寺东1里处,层峦叠翠,望之如莲形,登台观晓日之出,霞光映辉,气象万千。圣母灵湫在此。原有三台,今存其一。 高原秋风寺东西各一原,势如左右掌,俯视汭川,一览无遗。崇山红叶,汭川白芦尽收眼底。西有纵游原、观汭峰,东有望远陵、登高坪,俱为远眺之基。 湫池霖雨:池在坡下,面积不广,池水明空如镜,终年满而不溢。据传,乡人祈雨辄应,知县武全文感其恩题曰“灵应湫”。 芮谷烟霞寺东建公刘庙,西为芮谷庄,石崖刻有“芮谷深处”四字,字大如斗,笔势遒劲。夏秋之晨,常有薄雾从芮谷漫出,流烟飞霞,气象壮观。 近年来,经过不断修葺重建,龙泉寺渐具规模,景观何止八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崇信县按照“生态旅游县”的定位,确定了数条以龙泉寺为中心的旅游线路,这座陇上名胜以她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信息来源:崇信党史办 信息来源:崇信党史办 |
米家沟生态园 | 米家沟生态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米家沟生态园 国家AAAA旅游景区米家沟生态园位于华亭县东峡林场场部西侧,占地2800多亩,居县城5公里,华纪路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森林覆盖率67.6%,植被丰茂,林壑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春日桃花烂漫,灿若朝霞;夏季绿意盎然,浓荫蔽日;深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隆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雨后雾起山谷,群山隐现;晴天雀噪蝉鸣,小桥流水,犹如世外桃源。其中尤以树龄达30多年的油松人工林为一大景观,一年四季苍翠挺拔,郁郁葱葱,若置身其间,微风过处,松涛阵阵,犹如海潮袭来,蔚为壮观。是森林生态旅游的首选之地。 生态园区仿真石块修建的山门造型别致,宛如巨型雕塑,矗立在景区入口处。小型瀑布水丝如缕,潺潺有声;人工湖水纹荡漾,波光涟漪。铁锈红色主道路依山傍水,别具一格;跨度32米的吊桥凌空飞架,巧夺天工;未加雕饰的的小木桥,桥桥相连,如九曲回廊。林荫小道曲径通幽,登山台阶蜿蜒而上,站在山顶六角亭内极目远眺,汭河两岸美景尽收眼底。玻璃钢智能音箱点缀于漫山遍野之中;蒙古包、休闲屋掩映于绿树山水之间。古朴典雅的仿古窑洞,集歌舞、餐饮、酒吧、会议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蒙古包,带露天平台的餐饮中心,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茅庵,装饰豪华的森林别墅,可全方位满足游人食宿、休闲、娱乐、聚会等各种需求。 米家沟生态园热忱欢迎您的到来! 景点位置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月圆村转咀社 |
竹林寺水库 | 竹林寺水库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竹林寺水库水利风景区位于庄浪县城东28公里处的关山(又称陇山)西麓,是古“丝绸之路”西出之要塞。景区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古朴精湛的石窟艺术和湖光山色的水域风光于一身,登临景区最高峰玉皇绝顶极目远眺,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凝重典雅的“五台八大寺十六峰十八景观”,气魄宏伟,底蕴丰厚。景区先后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地质公园。2004年被水利部以水综合[2004]239号文件命名为第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
田家沟生态旅游区 | 田家沟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甘肃泾川县田家沟生态风景区距县城及西王母祖庙王母宫3公里,流域总面积49.7平方公里,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紧依312国道,交通方便。是一个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要内容的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区。 田家沟生态风景区主要景点有:观光果园、西王母民俗园、珍稀动物园、珍奇植物园、水上乐园、游乐园、戏水池、垂钩中心、度假别墅、银杏园山庄、桃花园度假村、服务中心、蒙古包、狩猎场、亿年地质标本崖,另有池塘坝库、亭台楼阁、索桥奇洞、购物商场、五谷食府,让您畅游人间仙境,尽享自然风情。 田家沟流域总面积56.3平方公里,属省列示范小流域之一,该流域从1992年开始治理,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关怀下,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结构完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水保综合防护体系,治理程度达到82.6%。 田家沟水保生态风景区位于该流域中下游,距县城3公里,规划总面积28平方公里,已建成主景区面积7.5平方公里,是我县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果基础上建成的一个以地文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与休闲娱乐相配套,集科技示范、生态旅游、文化展现、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生态风景区,景区具有浓厚的西王母文化、黄土文化、民俗文化和水保生态文化底蕴。景区内现有亿年地质构造层、千年土箭群等自然景观10多处;民居式别墅、仿古式综合服务楼、陇东民俗窑洞、田园山庄等休闲服务场所9处;建成水保科技示范园、演艺休闲广场、体育休闲中心、观光果园、珍奇动物园、垂钓中心、水上乐园、跑马场、沙滩浴场等人文景观30多处;造型园林、亭台楼阁、假山叠石、古桥石廊等园林景观20多处。景区内划分为珍稀植物展示区、水上垂钓游乐区、水保科技示范区、特色畜禽养殖区、综合服务接待区、无公害果蔬观光区、民俗风情展演区等8个游乐功能区。开设垂钓、狩猎、划船、登山、戏水踏浪、骑马、攀岩、动植物观赏、儿童游乐、民族歌舞、风味小吃、地方民俗、休闲度假、会议接待、停车住宿等游乐服务项目30多个。景区于2004年4月开始运营,先后被水利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一面旗”。止2011年4月,已接待游客60万人(次),收入300多万元。 田家沟生态风景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稳固的生态基础,为众多游客创设了一个幽雅舒适,别具情趣的休闲、养生场所,同时也为进行水土保持试验研究、综合治理示范、监测和对外开展水土保持技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成为泾川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展示窗口和水保科普宣传教育的基地。 |
泾川大云寺·王母宫景区 | 泾川大云寺·王母宫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大云寺·王母宫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泾川县城西北1公里处,沿312国道分为王母宫、大云寺两个景区。位于回山和泾汭河交汇处的王母宫景区,是西王母发祥地和祖庙所在地,被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授予“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称号。据碑刻史料和文物古迹考证,王母宫始建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后经宋初、明嘉靖年间两次重修,是中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清代毁于兵燹,改革开放后台湾信众捐资重建。位于泾河对岸的大云寺,历史上是武则天敕令珍藏《大云经》的皇家寺院,由隋代大兴国寺改建而成。1964年因发掘出盛装14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金棺、银椁等而轰动海内外,被称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69年大云寺遗址范围内发现北周宝宁寺地宫,再次出土石函、二重鎏金铜函、琉璃瓶供养佛舍利32粒。2012年12月,大云寺遗址内先后两次发现大量窖藏佛像。2013年1月又在佛像窖藏旁发现宋代龙兴寺地宫1处,第三次出土琉璃瓶盛装佛舍利2000余粒,被认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2013年6月19日(农历五月十二),举办了大云寺落成暨佛舍利安奉法会,实现了大云寺对外开放。 1969年,大云寺遗址范围内发现北周宝宁寺地宫,再次出土石函、二重鎏金铜函、琉璃瓶供养佛舍利32粒。2012年12月,大云寺遗址内先后两次发现大量窖藏佛像。2013年1月又在佛像窖藏旁发现宋代龙兴寺地宫1处,第三次出土琉璃瓶盛装佛舍利二千余粒,被认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泾川县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资、分期实施、分步推进”的思路,编制了大云寺建设规划,分三期在古泾州大云寺原址建设大云寺文化园,规划占地364亩,总体设计为仿唐建筑风格,分为中心区、服务区和景区广场三个功能区。2013年6月19日(农历五月十二),举办了大云寺落成暨佛舍利安奉法会,实现了大云寺对外开放。 景点位置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北新区大云寺 |
莲花台 | 莲花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莲花台(风景名胜区)位于华亭县西部的关山-之中,距县城35公里,海拨1520米至2764米,相传为皇帝祭天的地方。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她是以大自然原始景观为主,兼容道教人文景观的风景名胜区,有观赏保护区域118.8平方公里。区内峰峦竟秀、岩壑幽深、百鸟和鸣、风光秀丽,动、植物资源丰富,有9个系列400多个品种,被称为黄土高原上叹为观止的“动物园”和“植物园”。文化遗迹甚多,有古铜矿(唐敬德开采〉遗址2处,古栈道遗址2处,石刻21处,佛像20尊,庙宇多处,迄今发现的秦在雍所建五寺中的古“上寺”、“下寺”遗址就在此处, 青龙山碑记是历史考古的最好见证。最令人入迷的是以其奇景──孤峰矗立的莲花台为中心的周边地带,峻岭叠翠、深谷回环、怪石林立、云雾缭绕、林搭天蓬、枝藤蔓披、鸟语花香、流水潺潺,似鬼斧神工,为陇原少有,堪称西部旅游观光之胜地。 莲花台主景区的著名景点有药园茅庵、幽谷迷宫、山门迎宾、天王塔与青龙潭、镇龟峰与藏虎崖、蘑菇崖与菩萨头、山鬼把桥、仙人桥、大象吸水等,奇、险、俊、秀各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莲花台以其幽甲天下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文物古迹,响誉天下。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饱览"神仙际会" 的风姿神韵,领略东方道教文化的精髓。数千年的漫长历史,铸就了莲花台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除保存下来和已经重建的宫观园庙等文化胜地外,还留有大量的古遗址、古碑、古石刻造像、古典史籍等文化实物, 蕴藏着丰富的道教文化历史信息和谜团有待人们去研究、破译和阐发。 门票10元。 联系电话:0933-7728609 |
庄浪云崖寺 | 庄浪云崖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森林公园。 云崖寺位于庄浪县。自北魏以来1600多年的历史中,历代能工巧匠在云崖寺主峰长约300米、高约80米的悬崖峭壁上殚思竭虑,修筑了众多精巧玲珑的悬阁危楼,雕凿了无数风格迥异的洞窟佛像、尤以白云洞窟群中的“五方佛洞”之彩雕泥塑最为精美、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集大成者,对中国晚期石窟与佛教艺术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史学和艺术价植。以云崖寺为中心向外辐射,依次有竹林寺、大寺、西寺、乔阳寺、金瓦寺、佛沟寺、三教洞、罗汉洞、红崖寺等10多个洞窟群遍布于广阔的。 在广约23万亩的-之中、白桦、松柏、灌木、竹子等20多种林木联缀成茂密的森林;党参、大黄、丹皮等300多种名贵药材埋藏地下;金钱豹、梅花鹿、锦鸡等30多种珍禽异兽出没于林莽之中。被-掩映的奇峰秀岭,以页岩、石灰岩等混合形成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独特的丹霞地貌,显示着大自然神奇造化的绰越风姿……另外,投资5000多万元修建的竹林寺水库已竣工蓄水、为这一景点增添了新的魅力。同时,还聘请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规划设计研究院已完成规划设计任务,从而拉开了云崖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 云崖寺是丝绸古道旅游线上一颗璀灿的明珠,它以其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日新月异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成为庄浪旅游开发的一块热。 云崖寺集石窟艺术与天然美景于一身,史载与崆峒山、麦积山齐名,位于海拔1402-2875米的关山之上,山崖悬空,层恋叠嶂,洛水凝碧,是天然的旅游胜地。主峰分东、西、南、北四台,其峰秀拔,其壁如削。各有洞天,其中北台由笔架山、棋盘峰、神仙桌等五峰汇集而成,与云崖主峰合成一幅“五老观太极”的图画,意趣盎然。西峙罗汉崖,起伏多变,垒垒怪石似罗汉排坐。极目四望,被翠色掩映的奇峰秀岭如狮,如虎,如游龙,如鹤立,如兵士列阵,如高士对弈,维妙维肖,历代游人形象地称为狮子岭、金驼峰、屡牛望月、金龟饮水、行军峰、棋盘峰等。曾有一外国专家在游览了云崖寺后评价:这是中国自然胜景中保护最完好的,是一块瑰宝。1993年10月,国家林业部公布云崖寺景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韩店镇郭漫村 类型:山 游玩时间:建议3-4分钟 电话:0933-6820880 官方网站:http://www.yunyasitour.com/ 开放时间: 8:00-19:00。 门票信息: 成人票:60元。1.1米以下儿童免票;60岁以上老人凭相关证件免费;其他军官持有效证件免票;身高1.1-1.3米儿童30元。 |
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 | 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景区自县城延及中台山和东沟景观湖,占地6660余亩,包含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和县博物馆三个主要景区,人文与自然水0融,景观价值极高。古灵台是周文王征服位于今灵台县百里镇一带的密须国后,筑台祭天以慰灵昭德的所在。现在的“灵台”为1985年第三次重建,主体建筑为“文王祭天台”和碑廊,后者镌刻1934年第二次复修时国民党政要和地方名流的题词200余幅。荆山森林公园因中台山春日满山荆花灿烂,史称“荆山日丽”而得名,以古建筑为特色,形成荆山门、三贤祠、德化廊、朝晖亭、夕照亭、日月亭、关公殿、灵通门、玉皇阁、东沟景观湖等众多人文景点。县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珍藏各类文物逾万件,其中尤以西周青铜器著称,铜、陶、玉、瓷、铅及佛教文物中均不乏镇馆之宝。 |
双凤山公园 | 双凤山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双凤山公园位于华亭县城以南0.5公里处,是以自然景观,兼容道教人文景观和现代游乐设施为一体的游乐公园,因形似双凤叠翅而得名。 相传古时一对恋人为挣脱封建婚姻桎梏,殉情而死,化为双凤翱翔于南山巅水滨之上,南山遂有双凤之名。 山上有药王洞、玉皇殿、城皇庙、观音殿等庙宇6处。 药王洞传说是药王孙思邈走三山、游五岳,到处采集药材、药籽曾住过的地方。近几年来,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依托双凤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成了双凤山旅游点、公园广场、儿童乐园、成人游乐场、老年活动中心, 滨园游览区等六大功能区,形成了山门、索桥、朝天门、双凤戏水、翰墨园等众多秀丽景点。 双凤山以其园林建筑、绿草如茵、山花烂漫、百鸟和鸣、环境优雅、林木满山, 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和众多的庙宇使人流连忘返,与现代游乐设施融为一体 ,别俱一格、十分和谐、雅静。双凤山的古建筑,以道教宫观为主,与周围的大自然浑然一体 ,朴拙自然、古奥幽雅。拾阶盘旋而上,可把"煤城"风光尽收眼底。 现在免费游览。 联系电话:0933-7728609 |
柳湖公园 | 柳湖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柳湖公园位于平凉市城区的中心,占地面积8.8万多平方米,合133亩,其中湖水面积32亩,是陇东著名的自然山水园林。 柳湖始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时任渭州太守的蔡挺引泉成湖,因柳树宜水,故处处植柳,枝高叶茂,翠色参天,故名“柳湖”。明嘉靖年间,韩藩昭王占为苑囿,并做了大规模的扩建,由明武宗敕赐“崇文书院”。清乾隆之后,又先后多次修葺,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改名“百泉书院”,后改为“高山书院”。同治初年,柳湖毁于战火。同治十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驻兵平凉,再次修复,更名为“柳湖书院”,并题亲书“柳湖”匾额。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为甘肃省第七师范学校。柳湖之胜,始于暖泉。其地有暖泉一眼,水温达17℃左右,四季畅流。暖泉是柳湖的源头,泉旁有一石碑,其上为左宗棠题写的“暖泉”二字大字,下有“平凉高寒,水泉甚洌,此独以暖称,验之隆冬不冰也”等铭文。如今暖泉已重新修整,围以铁栏,加以保护。柳湖以奇特的“柳中湖,湖中柳”著称。暮春时节,柳絮轻扬,弥漫湖中,被人们誉为“柳湖晴雪”,列入平凉八景之一。“满目晴光映野塘,何来白雪遍空扬。纷纷玉屑随空舞,片片银光绕岸狂。月下沾衣疑欲湿,风前扑面不觉凉。柳湖饶有西湖趣,惹得骚人兴自长。”就是古人对“柳湖晴雪”的咏颂。 柳湖公园现免费为游人开放.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公园路20号 类型:湖泊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太统山森林公园 | 太统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西来第一园"--太统森林公园,位于崆峒区西郊3.5公里处,占地面积21.7万亩,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是天然动植物园。景区森林覆盖率70%,木本植物33科90多种,草本植物3000多种,实用真菌20余种。生栖有金钱豹、梅花鹿、狍子、麝、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多种。主峰太统山海拔2234米,为平凉最高峰。山巅有太白庙、菩萨庙、龙王庙、天桥、石窟等,并有多种神话传说,是道教崇奉的"青山圣地"。自然景观独特,群峰环翠,万壑松涛,波澜壮阔。尤以夏日雨后放晴,有云雾蒸腾而起,笼罩山顶,状如巨形蘑菇,久聚不散,夕阳斜照,奇光异彩,景象蔚为壮观,古称"太统屯云"。置身于山巅可西望六盘、崆峒,南眺关山,北阅"五指原",俯视平凉川。十万沟景区地貌奇特,风景秀丽,其中大阴山与崆峒山遥相呼应,自古传为姊妹山。十万沟内的黄龙、青龙、白龙、赤龙瀑布呈现阶梯状分布,实为 "四面千峰起,中心一水通"。太统森林公园古迹丰富,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道教历史悠久,古人论道求仙传说和遗迹众多、文人名士的朝山颂扬更使崆峒、太统名声远播。每逢庙会日,香客游人络绎不绝。美丽神奇的太统森林公园欢迎四方客人前来旅游观光、寻幽探险,访古揽胜。 太统山庄是太统森林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2003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山庄座落于太统山脚下,距城区8公里,占地1.5万亩,由四条沟系组成,是一处集山林秀色、溪水灵气、异域风情为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圣地,那里春季山花烂熳、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山果丰硕、冬季白雪压松,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是您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与自然同乐的最佳去处。 门票:20元/人 团队:16元/人 地址:平凉市崆峒区鸭儿沟村 开放时间: 8:00-18:00 |
南山生态公园 | 南山生态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平凉南山生态公园为国家3A级景区,是城南一道秀丽的“绿色屏障”,占地22公顷。公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紧密结合崆峒文化实施建设,打造出花园广场、音乐喷泉、浮雕文化墙、标志性建筑“玄鹤楼”等景点,以及自助采摘果园和玉兰园、樱花园、丁香园、银杏园、牡丹园、竹菊园六个名贵花木观赏园,成为市民人文养生和休闲健身的最佳去处。相邻的圆通寺不时传来诵经之声,更为公园平添了丝丝古香禅意。 |
华亭莲花湖公园 | 华亭莲花湖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莲花湖公园是国家3A级景区,位于华亭县城西1公里处,宽阔的仪洲大道直通景区。公园依山傍水,美丽的雷神山竖起画屏,旖旎的汭河水沿景区南端蜿蜒东去,53亩观赏水域,音乐喷泉翩翩起舞,朵朵莲花盈盈绽放。湖边曲桥栈道、亭阁假山、园林雕塑,移步换景,令人流连。春来绿草如茵,夏日微风送爽,秋天霜叶绚烂,冬季湖面如镜,“绿色煤城”华亭因之更添诗情画意。 |
成纪文化城 | 成纪文化城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成纪,为静宁古地名。相传,华夏“人文初祖”伏羲孕一纪(十二年)而后成,故古人把伏羲诞生地称为“成纪”。伏羲立足成纪故里,放眼黄河上下,画八卦,释民疑,创国家,定官制,正姓氏,立嫁娶,制俪皮,作网罟,兴音乐,推甲历,开拓了华夏文明,德配天地,光照日月。伏羲大殿内塑有伏羲青铜圣像,顶绘《河图》等彩画,壁刻伏羲圣迹图,陈列九鼎八簋等礼器,是海内外华人怀古祭祖的圣地。 成纪文化城是为了开发利用成纪文化资源而修建的文化基础设施。由中国著名工程设计大师任震英和高级建筑师左国保等专家论证设计,整个建筑为秦汉建筑风格,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总面积66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工程分三期实施,1996年,投资470万元,拓宽改造商业街,建成了600米、建筑面积3934平方米的仿古文化街,同时,拉运土方15万方回填原市场坑,完成了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于1997年10月奠基动土,经过两年的紧张建设,建成了“五馆三局”(伏羲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局、旅游局、档案局)等主要建筑物,完成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完成工程量1200万元。 为了进一步搞好文化城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按照成纪文化城建设总体规划,在做好成纪文化城绿化美化的同时,今年把成纪文化城前院建设列为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强化调度,加快建设。工程自3月下旬开始建设,共搬迁居民100户,拓开场地33亩,于10月底按期建成八卦坛、围墙、碑廊和南大门,10月28日在此成功举办了“静宁县首届成纪文化节暨果品交易会”,对进一步弘扬成纪文化、提高静宁知名度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现在免费游览。 联系电话:0933-2521231 |
龙泽湖水利风景区 | 龙泽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龙泽湖水利风景区地处崇信县城1公里,紧依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龙泉寺。景区由龙泽湖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组成,总面积1.2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47万平方公里,蓄水量80万平方米。景区内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风景资源丰富,景观独特,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景区四周为广阔的农田、林带和绿地,环境优越、气候适宜,适应于多种鸟类栖息繁衍,是一处集农业灌溉、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生态保护为一体的人工湖游览景区。2014年被水利部以水综合[2014]316号文件命名为第十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