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热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 | 热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热贡”即藏语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县辖2镇10乡,72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8.4万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汉、土、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区,藏族占总人口的73% 。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相间,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相对高差2607米,属冷温半干旱气候区,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1994年同仁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青海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以隆务寺为代表的藏传佛教寺院36座,其中隆务寺及附属吾屯上寺、吾屯下寺、年都乎寺、郭么日寺5处寺院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藏传氛围文化十分浓厚,是青海省藏族文化留存比较完整的地区。境内散布着新石器、青铜器等时期的古文化遗址170余处,有19处古建筑及古文化遗址被列入国家、省级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驰名中外的“热贡艺术”的发祥地和安多地区的藏文化中心,藏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文化艺术内容丰富。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绘画、雕塑、堆绣等艺术精巧绝伦,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古老神秘的藏乡“六月会”、“於菟” 舞等举世无双。2004年,同仁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青海省唯一的“中国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县。2006年6月,同仁县热贡文化艺术村被文化部命名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6年国家文化部把热贡艺术、热贡藏乡“六月会”、热贡藏戏、热贡土族“於菟”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为您呈现了名城、名寺、名景、名人为一体的同仁独有的旅游风景线。 景区地址: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 邮政编码:811300 电话:09738795001 0973-8795000 门票价格:隆务寺50元/人、 吾屯下寺30元/人、郭麻日寺及佛塔30元/人、热贡画院15元/人 开放时间:每天9:00-17:00 停车场信息:各景点均有500平米以上的停车场 电子邮箱:TrTang2008@yahoo.com.cn 地理位置:东经108 38-102 27 北纬35 01-35 47 海拔2160米 讲解员价格:全程讲解费100元/次 提示服务:年平均气温-0.7C_7C、 年均日照2413.0-2634.9小时、 年均降水量388.7-527.5毫米 常设旅游活动: 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正月十六日为各景点寺院的祈愿0会 农历六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为热贡六月会 七月为热贡艺术节 十一月二十日为热贡土族於菟 交通信息: 交通资讯:距青海省省会城市西宁181公里、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165公里、四川省九寨沟450公里 自驾车指南:从西宁市沿西平高速-平阿高速-阿赛公路可到达、 从兰州市沿兰西高速-平阿高速-阿赛公路或兰州-夏河-同仁、从四川省九寨沟-甘南-夏河-同仁 旅游专线车:西宁市长途汽车站乘坐“西宁-同仁”客车 |
坎布拉 | 坎布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5000多公顷。公园内分布着坎布拉乡所辖七个藏族村社,人口1800人。设有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接待处,隶属尖扎农林水利局管理,工作人员21名。景区内主要景点有: 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色独特,奇峰、高山、洞穴、峭壁为其主要特征。山体开头如柱如塔,似堡似壁,平地拔起,陡峭耸立,雄伟壮观。还有一些小尺度的山体造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鬼斧神功之妙。 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坎布拉风景区雨量充沛,气候凉爽湿润。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植物分属76科276属800种之多,森林覆盖率达28%。其中有青海云杉、油松、白桦、旱榆、西伯利亚杏及针、阔混交林等乔木27种。灌木花草主要有杜鹃、山生柳、高山绣线菊、忍冬、露梅、沙棘、荷花、菊花等百余种。其中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达80余种。珍禽异兽有鹿、石羊、锦雉、盘羊、百灵、画眉、马鸡、布谷鸟等几十种。 三、浓郁的宗教文化资源。坎布拉地区佛教历史悠久,被称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复兴地。阿琼南宗、尼姑寺、南宗扎寺都先后建在这里。其中阿琼南宗寺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是青海唯一的一处僧、密、尼同时存在的宗教法地。 四、古朴的民俗风情。自古以来,坎布拉地区居住着个有浓厚民族习俗的藏族人民,景区内现有奴布、尖藏、德洪、尕吾昂、斯克、坎群、拉德等七个蒙古族自然村,他们世代耕作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五、国家重点工程—李家峡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位于风景区最北端,是青海境内继龙羊峡水电站之后在黄河上游兴建的又一座大型水电工程,坝高175米,总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59亿千瓦时。 |
和日寺 | 和日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日寺:亦称“切更寺、“切更尔寺”,藏语称“和日贡特却扎西林”,意为“和日妙乘吉祥洲”。位于县治西北90公里处,在今和日乡政府所在地南2公里的智合加。该寺为宁玛派寺院,早年为帐房寺。约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该寺第一世德尔敦(意为掘藏师)-德钦卓多在和日部落头人昂钦的支持下,于宁秀卧杰额顿浪山始建土房寺。此后,第二世德尔敦·牟盘噶瓦罗哲(1862年生)扩建经堂,塑立佛像,彩绘壁画,并建立扎仓,开讲经说法之制,寺院有了较大发展,寺僧多达300余人。第三世德尔敦·晋美桑俄合丹增(亦云晋美桑杰丹增,1893年生)时期,鉴于寺院饮水困难并遭抢劫等原因,迁寺于现址。第四世德尔敦·晋美鄂赛,同仁隆务庄人,1935年生,现任泽库县政协副主席。 据泽库县委-部1955年统计,当时和日寺有佛堂2座34间,僧舍312间,佛塔2座,住寺僧人120余人,包括寺院塔哇,共104户340人(其中男150人,女190人),马112匹,牛786头,羊2073只。住寺-除德尔敦仓,尚有德仲才郎(1943年生,和日红科部落头人哇加之侄)、晋美索南(1920一1958,为德仲才郎之兄,曾任黄南州政协副主席)、罗加仓(1913一1958,和日红科部落人)、完玛仓(1929年生,和日红科部落人,现任巴滩牧场保管)、参巴朱古仓(1938年生,和日拉仓部落人,现住本寺)、俄合洛(1931年生,和日伊吾乎部落头人加洛之子)等。该寺大经堂于1958年拆毁,1981年批准开放后重建15间,并建昂欠1座9间,僧舍15院45间,现有寺僧45人。寺院香火来源主要为原和日四部落,分布在和日、宁秀等地。 和日寺的藏戏和石经墙闻名遐迩。藏戏以《松赞干布》最为出名。石经墙高3米,长200多米,全由刻有-的石板砌成。-内容主要为《甘珠尔》、《丹珠尔》和《大般若经》,约2亿字。经石上并镌刻有大小佛像、图案、佛教故事画等2000余幅,字体清晰工整,绘画精美舒展,皆为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品,被誉为“世界石书奇观”。石经的刻写工作在德尔敦和罗加仓-主持下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由寺僧和雇佣寺外艺人雕刻,据说平均每日50人工作,20年乃成。石经墙在1958年和“文革”期间受到一些破坏,近年来经修复补刻,已恢复原貌。 |
李家峡水电站 | 李家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尖扎县和化隆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李家峡河谷中段,上距黄河源头1796公里,下距黄河入海口3668公里,是黄河上游水电梯级开发中的第三级大型水电站。 水电站景观(一)(20张)李家峡水电厂于1995年12月12日成立,2000年1月1日划转到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电厂实行新厂新体制,实现了运行维护与设备检修、主业与后期服务、企业功能与社会功能三大分离。夏秋时节游客可在湖中泛舟、垂钓,冬春季节可观赏高原雪景,它给美丽古老的坎布拉风景区增添了一处特有的高原人文景观。 基础设施电站安装5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一期4台,二期1台),单机容量40万kW,总装机 200万kW,年均发电量59亿kW·h,是中国首次采用双排机布置的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双排机水电站。4号机组采用蒸发冷却新技术,在国内尚属首例。水库库容16.5亿立方米,为日、周调节。 规模大坝为三心圆双曲拱坝,坝长414.39 m,坝高155 m,坝顶宽8 m,坝底宽45 m。电站与西北30kV电网联网,是目前西北第二大的水电站,主供陕、甘、宁、青四省,在系统中担任调峰、调频,汛期 当地图片 担负基荷。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电站4台机组分别于1997年2月 13日、12月10日、1998年6月6日、1999年12月10日投产,至2000年5月31日,累计发电量为110.5475亿kW·h。 交通同仁――李家峡水电站,有旅游专用公路,早9:30汽车1班。 特色青海尖扎县境内的李家峡水库属黄河上游第二阶梯水电站之一,在著名的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下面,周边由红色砂岩形成的丹霞地貌的群山围绕。阳光下山阳面红褐、山阴面深褐,水浅处碧绿、水深处湛蓝。群山峻峭,海拔近4000米,水面辽阔,深处逾180米。山水辉映,极其壮美。黄河由此流出,清澈见底,与寻常见到的黄河回然不同。 |
阿琼南宗寺 | 阿琼南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阿琼南宗寺(藏语称桑额旦杰朗)位于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丹霞地貌中心景区,南宗沟5公里处,是一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是九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时期从西藏来此修行、传教的三位高僧居住过的古迹,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比塔尔寺还早600来年。峰北有一座形如藏文字母的石山,高耸入云,故名“阿琼南宗”。作为佛教胜地,是一千多年来香火不绝、信徒们远近必拜的圣山之一。 清康熙年间,尖扎宁玛派-班玛仁增在山峰下主持修建了阿琼南宗寺。原有小石窟5所,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属人工开凿,窟门人工建造,飞檐依山,雅致幽美。而今,阿琼南宗寺是尖扎、贵德两县宁玛派教徒集中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农历三、四、九、十二月各-一次,其中四月十三日法事规模较大,有跳欠活动,前去观看的信徒很多。 南宗寺建筑风格华丽,大经堂内供有金铜质莲花神像、华旦·啊低狭像、宗喀巴大师、马头明王、金刚九神、八对纯银小塔和从内地请进的几部金刚佛像及许多价值昂贵的祭祀品,还新铸了斋僧大锅。相传寺内还藏有释迦牟呢大舍利、莲花生大师头发、米拉热巴禅带和曾在此修行知名-们的衣物及念珠等百余种。 这里群峰突起,山势奇特,林木苍翠,泉水淙淙,景色十分壮丽。寺院的东北面矗立着一座巍峨陡峭、象华山一般奇绝的南宗峰,她的北面有一条唯一能够达到顶峰的石阶山径,大部分是从悬崖上开凿而成的,山径从悬崖上斜穿而过,有的地段几乎是从悬崖上直上直下,犹如攀登云梯一般险峻。 穿过寺院东北一条小溪,从石径登上顶峰,便可看到一座掩映在苍松之中的古刹。登南宗峰远眺,壮丽的坎布拉景色一览无余。 |
保安古屯田寨堡群 | 保安古屯田寨堡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安古屯田寨堡群包括保安古城、年都乎城堡、郭麻日城堡和吾屯城堡,位于同仁县隆务镇以北8公里的隆务河中游东西两岸台地上,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明万历二年(公园1574年)重新扩建。明万历后,保安四屯在保安堡中军千总王延仪带领下,忠于明朝,守卫此地,并在计屯(年都乎城堡)、吴屯(吾屯城堡)、李屯(郭麻日城堡)、脱屯(保安古城)等四屯筑建城堡,防御“西海蒙古”。明末清初,兵源和粮饷仍出自四寨堡。清代雍正后增设营制,增设都司衙门,在堡内修建兵营、兵房及马房共500间,增募兵骑500余人,形成甘青地区历史上重要的口外重镇和军事阵地,成为明清中央政府在隆务河流域控制各部落的一个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
隆务寺 | 隆务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隆务寺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城隆务镇西南,是-教寺院。藏语称德钦曲科尔郎,意为“隆务大乐0洲”。寺院依山傍水,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早于甘肃拉卜楞寺和青海塔尔寺,位居安多诸寺之首。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以后多次扩建修缮,为藏汉合璧式建筑风格。 1958年前,全寺建筑占地380亩,有大小殿堂31座1730间,-昂欠43座4201间,僧舍303院,计2734间。全寺共有耕地区性1000亩,马2000匹,牛7200头,15500只,寺僧1712人(其中-43人)。该寺于“文革”期间拆毁大部,仅存经堂3座353间,昂欠5座623间,僧舍24院225间。1980年12月批准开放,现重建天女殿、灵塔殿、观音殿、文殊殿、曲哇殿及密宗学院,僧舍10余院。 寺院依山而建,布局错落有致,装饰华丽宏伟。大经堂位于寺院中央,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周长170米,内有巨柱18根、短柱146根、内供释迎牟尼等数十尊塑像,造型精美,庄严肃穆,尤其宗喀巴大师像高11米,座底周长26米,通体镀金,嵌满金玉宝石,更显得金碧辉煌。寺内珍藏各类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还有明宣德赐封的“弘修妙悟国师”牌以及明天启五年由明帝题赐的“西域胜境”匾额。 还有众多造形精美的佛像、壁画、堆绣、唐卡等艺术品,浩瀚的佛教经卷典籍,成为省内又一处佛教艺术博物馆。学经采用色拉寺杰巴扎仓教程,并于色拉、甘丹二寺设有冷本康村,供本寺僧人入藏学经居住。历代多出高僧,著述颇多。其中《夏日仓噶丹嘉措全集》、阿绕仓所著《天牍柱式》、堪钦仓所著《辩论初阶》等最有影响,广为流传。 1996年11月,隆务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务寺 |
圣湖、仙女洞 | 圣湖、仙女洞 圣湖、仙女洞距县城45公里,位于吉岗山北麓的尕海滩上,面积约5000平方米,湖水深约1米,蓝如宝石,清澈见底,当地人称为圣湖。在离圣湖不远处,有51个天然溶洞其中最大的洞位于吉岗山尼康沟的天然溶洞,洞室面积约20平方米,洞中有许多石柱,人称此洞为“八十根金洞”。 |
泽库泽曲国家湿地公园 | 泽库泽曲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青海泽库泽曲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青海省泽库县,总面积72300公顷。 |
德千寺 | 德千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德千寺 德千寺位于尖扎县能科乡西一华里,离县城马克唐镇15公里,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862年),是尖扎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1958年前寺僧达522人。寺主-称“白佛”藏语为“夏茸尕布”,七世夏茸尕布在民国初年-为“广大明智汗王”,八世夏茸尕布曾担任青海省人大副主任。1980年后,该寺重建,现大经堂一座,-昂欠九座及僧舍136座,寺内有赤金度母、檀香木度母、金灯及历代-灵塔等文物。历史上德千寺属寺从多且转世-多而出名,传说-最多时达到51人。现有属寺31座,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跳欠活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双鱼湖 | 双鱼湖位于河南县柯生乡香扎寺南侧的黄河滩地上。双鱼湖湖水与黄河水有土坝相隔;面积约8500平方米,湖中心有一座小山将水分成两块,鸟瞰形似双鱼,湖上每年有许多珍禽来此栖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李恰如山 | 李恰如山 李恰如山位于县城东南50公里处,是洮河的发源地,奇峰耸立,许多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物种在此地生长繁衍。李恰如天池座落在石山环绕之中,池面约1500平方米,池水清澈碧绿,每年有大量的白鹤、鹭鸶等珍禽来此栖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洛多杰智合寺 | 洛多杰智合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洛多杰智合寺 洛多杰智合寺位于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马克唐镇以北4公里处,距省会西宁130公里,距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75公里。其文物历史系列与坎布拉阿琼南宗寺、西宁大佛寺、平安白马寺和循化丹斗寺息息相称,为史屈首。因其山形独特,地貌奇异而独成一体。该寺属藏传佛教显密合一系列寺共存圆融之典范性寺院。寺院史袭寺主查汗·达诺门罕拉茂夏荣尕布-。现有僧才16位,具体由德钦寺洋琼·拉热巴格签凯增嘉措主持。该寺历来属于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佛教史源流之重大圣基之所。现国内外人士称之为“青藏高原莫高窟”。故在国内外佛教国家和地区享有较大知名度。寺院点现有面积188亩,地面平展,视野开阔,北高南远,夏凉冬暖,佛刹矗立,麦河东流,村落四布,令人神奇留念。 洛多杰智合寺始有泛藏区佛教界三大贤哲玛释加牟,肴格迥,藏绕色及其侍卫拉隆华多师徒四尊密修-时共同建成。初始建一殿式塔楼,内供有以拉隆华多刺杀第四十二代吐蕃王朝赞普琅达玛之铁质弓箭为所依,为公元824年,至今已有1178年的历史。以上师徒四尊之在世功德,除0弘教遍及今日亚洲之三分之二的地域外,还因0弘教为当今中国之汉、蒙、满、藏、裕、傣等内向联系的成因留下了一条宝贵的命脉即佛法教仪、教规、教理和佛教僧团。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团结民族文化内因的内在关联是团结数以千百万计各族人民的根本性成因。仅为我县笈培养世人称道者就有洛科托增,科沙唐托彭,热尼玛屯道;古浪雅玛麦布等45名之多。为促进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保护这样一个重大的文化遗迹,是我们当今世人所义不容辞的职责。 现寺院有各式古代自然及工人殿堂共有二十八间(处),其所藏文物有自民国之北魏时期的各类佛像、雕塑、卷轴画、壁画、金银手抄秘笈等1136件。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昂拉千户宅院 | 昂拉千户宅院为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 昂拉千户宅院 昂拉千户宅院位于昂拉乡尖巴昂村。昂拉千户宅院始建于公元1949,原为居住在尖扎地区昂拉千户的宅院。据历史记载,昂拉千户是吐番王朝赤热巴坚的后代,为了守卫边界和征税,公元492年吐番王朝赤热巴坚大臣(译征税者)贡叶西达杰到这一地区居住生活,成为尖扎两岸的头人。公元1657年清朝乾隆年间将他的后代之一祖多杰封为昂拉千户。项谦为第七代千户,这个庄院是项谦继位后新建的。至今已有51年的历史。是目前我省诸多旧宅中保存较完整的藏式庄院之一。该庄院建筑风格独特,完全用木质结构建造。以四合二层木质结构建筑为主,坐西向东,第一进院四面皆为面宽七间进深两间的丁顶土木结构二层楼,第二进院正面为单层山顶砖木结构正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西面建平顶土木结构厢房,正面两侧各有一座小角院,为佛堂。 大门为砖木雕刻带门楼。前有砖雕照壁,共有200多间房屋。整体构思精巧,做工细致,在青海地区民宅中当手屈一指,由于昂拉解放期间该宅院由当时驻军部队利用,部分雕刻及装饰品受损,文革时期又遭到严重破坏。但庄院总的构造保护完整。1998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德隆台 | 德隆台 德隆台是欣赏坎布拉景区全景,俯瞰公园全貌的最佳地点,实为游客捕捉美景留下瞬间美好回忆的绝佳景点。 此处是著名摄影家郑云峰、吕荣西、明瑞恒及原青海省政府副省长、摄影家马培华等在坎布拉采风时首选取景拍摄点,曾在此处以专业视角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丹山群峰、苍松-、碧水荡漾、雪山巍峨的坎布拉圣境。 站在德隆台向上看,蓝天白云视野开阔,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向远处看,巍巍宗喀雪山伸开双臂拥丹山碧水层林入怀,俯瞰云烟浩淼,丹霞群峰色如渥丹,明若灿霞,苍松翠柏迎风傲立悬崖峭壁,坎布拉湖闪耀着绿宝石般深邃的光芒,耳边风声低吟,仿佛隐隐传来阿琼南宗藏传佛教诸寺僧尼诵经祝祷之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黄河走廊水利风景区 | 黄河走廊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青海黄河走廊水利风景区以奇特的丹霞地貌、古老的宗教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宏伟的现代化水电枢纽及独特的藏族风情所构成,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是开展旅游、朝拜、观光、度假、野营和科学考察、生态旅游的理想胜地。今年10月份,穿越李家峡水库和坎布拉丹霞地貌的黄河走廊被命名为第七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坎布拉地貌是红色砂砾岩构成的“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风景地貌,以方山、舒峰、洞穴、峭壁为主要地貌特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