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孜勒苏州

克孜勒苏州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克州冰川公园

克州冰川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克州冰川公园  克州冰川公园是集雪山、冰川、瀑布、森林、草原为一体,其景色纯净,被国外地质专家誉为“西域第一自然生态景观”。  克州冰川公园,位于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西部丛山之中,距阿克陶县城100多公里,距中巴公路仅3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克州冰川公园范围为东经75°03—75°19,北纬38°51—38°59,面积为23012公顷。东以阿托依那克南沟以东的山脉为界,西南以邻其格拉孜冰川,北以阿托依那克北沟以北的山脉为界。平均海拔3100米,年平均气温7.8°C。  克州冰川公园主要包括雪山景观、冰川景观、雪崩景观、瀑布景观、玉女景观、飞天湖景观、《玛纳斯》勇士景观、仙女湖等八景,是将雪山、冰川、瀑布、河流、雪崩、草地揉为一体,加上山坡上成群的牛羊和柯尔克孜牧民的圆形毡房,使这块伟大圣洁的处女地充满了自然美,没有一丝半缕的人工雕琢的痕迹,一切都是纯自然的。是国内外游客度假休闲、疗养避暑、探险猎奇、旅游观光的胜地。

奥依塔克风景区

奥依塔克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奥依塔克风景区位于克州首府阿图什市一百二十七公里、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西南方向22公里处,海拔2820米,这里奇特的自然景观令人耳目一新,“奥依塔克”柯尔克孜语意为“山涧洼地”,森林的景观与公格尔九别峰相映衬,尤其是每年夏季松涛滚滚,芳草萋萋,山花烂漫,听着山雀、百灵的歌唱,迎着轻轻吹来的凉风好不泌人心脾。  地址: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奥依塔克村  电话:0908-5726328

怪柳林

怪柳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怪柳林位于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西北方,距阿图什市120公里,是一片近千年的古柳林,已成为远近驰名的旅游胜地,AAA级旅游景区。

阿图什天门

阿图什天门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阿图什天门位于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西天山南脉,AAA级景区,距阿图什市75公里。最近被美国《探险》杂志确定为全球25条最线探险线路之一。据史料记载:1932年美国记者夏合拉格欧在当地维吾尔向导乌斯曼阿洪的陪同下曾到过此地。1947年英国探险家希普顿曾游猎于此。  “天门”呈“∩”字型,宽约100米,高约500余米,鬼斧神工,天造地设,无法丈量的厚度让人惊奇,是游人和探险者梦寐以求的乐园。这里不仅雄奇、险峻,更有它的幽深、宁静和神秘。天门右壁上有石穴,像蜂巢,讲话、敲击石块都有回音。天门石壁表面似一张千奇百怪的壁画,但因距离较高,看不清是人工雕凿还是大自然的杰作,有待探索者进一步考证。  站在石门口抬头而望,碧蓝的天空飘动着朵朵白云,透过白云苍狗、瞬息万变的云雾,人们似乎看到了云雾缥缈之中的天上宫阙。凉风习习,吹动着衣角,闭目暇想,似乎是已经站在云端了,只要一抬脚,一挥袖,便可乘风驾云,飞上天宫。透过门洞,极目远望,眼前群山、一排排、一行行,层峦叠障,似乎都在脚下了,古老的喀什噶尔绿洲,似乎是一片绿色的茫茫海洋。  天门竖立在天山与昆仑山的交界之处,背靠昆仑山,面向天山而开,这就是说,跨过这道天门的门槛,就从天山跨入昆仑山了,也可以说是登上天了,因为昆仑山是最高的离天最近的。想来,远古时期三山五岳之门徒大概就是跨过这座天门,登上昆仑山朝觐上天的使者黄帝,因为黄帝之宫就在昆仑山,登上了昆仑山上,就是登上天了,古来如此,因为天尊的玉虚宫(或称玉虚洞)就在昆仑山上。

阿图什市阳光绿洲生态园景区

阿图什市阳光绿洲生态园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阿图什阳光绿洲生态园位于阿图什市阿扎克乡,距离阿图什市区7公里,AAA级旅游景区,四星级农家乐。

阿图什大峡谷

  阿图什大峡谷位于阿图什市吐古买提乡,距阿图什市38公里。阿图什大峡谷原名“加依帕其木”,是维吾尔语,“加依”意为住人的地方,“帕其木”是当年一位很有名望的维吾尔妇女的名字,她是喀拉汗王朝的第三代汗王苏里堂·沙土克的忠实信徒,追随沙土克作战失败后逃难到此处,后来死在加依葬在加依,为了纪念她就用她的名字作了地名。传说阿图什大峡谷是沙土克转败为胜,夺取政权的关键一战。  峡谷内的景物很多都与沙土克的传说有关。美丽神奇的大峡谷长约6公里,谷深2.5公里,宽3—5米不等,系天然形成,呈南北走向。大峡谷依山傍水,有大山的原始纯真,有泉水的清澈如银。这里山深谷幽、怪石突兀、天蓝水碧、泉水清澈、空气清新。涓涓细流,积为一个个水潭,潭中鱼群漫游,潭畔灰鹤翱翔。游人身临其境便会感受到艳阳山间照,清泉石上流,雪鱼浅底游,奇山水中映的奇妙美景。峡谷之中,山涧小溪九弯十八转,矿泉资源极为丰富,含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山区牧民良好的饮水资源。景区内还有百余年的大柳树、桑树等,柳树枝杆庞大,上可卧人,还有专门为爱好活水垂钓者提供的休闲场所和避暑、修身养性之地。  进入大峡谷,在西北的一片平坦的土地上,绿荫掩映之中,有两间低矮的小土屋,破旧的土屋究竟作何而用,说法不一,有种种神秘的传说,实难确认。屋前有三棵古老的柳树,盘根错节,互相盘绕着横卧于地,据说此树已有千年之久。树旁有一清泉,细细的清流,淙淙流向远方。泉水之北,有一合抱的参天古桑,桑树下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似切去一半的西瓜,且平面上略带红色,恰似瓜瓤。这柳、这桑、这石瓜,都有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再沿着小溪逆流向前而行,在西面山坡的背阴处,又有一肯泉水从崖壁流出,泉眼的直径约5—6厘米,清澈的泉水一年四季从不干枯。在这一泉水的对面,有一凹进山崖的水坑,方圆约一米左右,泉水从坑底汩汩溢出,当地人称“库斯勒哈那”,意为沐浴的地方,也有人在这儿脱鞋洗脚,光脚向峡谷深处而行。  再往前行,山谷越来越窄,有些地方仅能一人侧身而过,过了这个谷口,眼前豁然开朗,一块不规则的巨石卧在沟底,细细清流从巨石上流过,将巨石冲刷得明净而光亮。越过大石,稍往前行,抬头仰望,群峰林立,山势陡峭,如斧劈刀削,天空又变成一条细缝,太阳撒下了一丝丝细细的微光。就在地面的乱石堆中,有一巨大的槽形条石,恰似人工凿刻的石槽,旁边立着一块一米多高的石柱,似一个栓马桩。  绕过石槽,匍匐而行,在西边山崖下有一洞穴,方圆3米有余,成半圆形,高约3米。洞顶有三股泉水缓缓滴下,如同三条细细的雨丝,中间略大,两边略小。一人站在洞中,中间的泉水刚好滴在头上,两边泉水正好滴在肩头上,这又是一个天然的沐浴的淋浴地。  爬过几个巨石,地势渐渐升高,两旁是寸草不生的峭立的石壁,山沟变得更加窄小,有些地方是仅容一人爬过去的夹缝,然而钻过孔道,眼前奇迹般地出现了一大片开阔地,且开阔地的乱石之中,点缀着棵棵野山杨树和丛丛绿草,真是山-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似乎是点阅千军万马的大校场和点将台,似乎又隐藏着一座神秘的宫殿。这个藏龙卧虎的秘境,既有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奥秘,又有人类历史的动人传奇,等待着人们去解读,去揭秘。阿图什大峡谷

喀拉库勒湖景区

喀拉库勒湖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喀拉库勒湖景区  喀拉库勒湖景区是集观景、休闲、水上娱乐、探险、疗养等多功能的综合景区。被国家定为“AA”  级旅游景区。  喀拉库勒湖景区位于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昆仑山三雄”之下,中巴公路旁,距阿克陶县城直线距离约100公里,距喀什及阿图什直线距离分别为212公里和258公里。  喀拉库勒湖是天下最高的湖泊,海拔4000米以上,方圆10平方公里,是真正的天池。  喀拉库勒湖景区风格以高川、湖泊和知名雪峰为特色的自然风光。喀拉库勒湖湖水澄澈碧蓝,但是每当乌云遮天,电闪雷鸣时,顷刻之间,湖水便会变得墨黑乌亮,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水湖。每天早晨朝霞满天或傍晚夕阳西下时,喀拉库勒湖湖水便一片金红。随着天气变化,喀拉库勒湖像一对美丽的公主用最时髦、最漂亮的时装将自己打扮得美丽娇艳、赏心悦目,让人留连往返。更令人称绝的是,一年四季,“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和“冰山公主”公格峰、公格尔九别峰洁白晶莹的倒影以不同的身姿、体态,伫立湖中,更加增添了姊妹湖的魅力和神采。

玉其塔什草原风景区

玉其塔什草原风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玉其塔什草原风景区  玉其塔什草原风景区位于乌恰县城西约200千米,距阿图什大约300多公里,以东经74  35  53,北纬40  14  04为中心向西延伸约7.5千米,向北延伸约2千米,西北约与国界山基为界,东南止于伊日苏河,别勒硝尔鲁沟,  玉其塔什草原河及协依特阿日相约,面积约18平方千米,海拔3000---4000多米以上,其特点是山低坡缓,地形开阔,清泉密布,河水潺潺,草地如茵,一望无际,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它以其特有的田园诗歌般的草原风光,被载入《中国名胜古迹大观》一书中。  玉其塔什柯语意为”三个石头”,实为三座巨大的山峰,一说是草原中有三座红色石头,说法不一,各持所见,各有典故.白山说是三座雪峰鼎足而立,是西天王母的顶天玉柱;红山说是三座红山,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时驾用的三颗石头,那红色便是女娲炼石时的神火烤红的;还有人说,这三颗石头与柯尔克孜民族英雄玛纳斯有密切关系,  不管怎么说,这带有浓郁的西部文化氛围的玉其塔什群山环抱,绿草茵茵,苍翠浴滴,望不到边,看不到头,象是绿色绒毯铺向遥远的天际,在这绒毯之上,还有许许多多白的,黄的,红的,紫的山花竞相争艳,把祖国边陲装扮的如此多娇。  清晨,整个牧场被乳白色的云霭笼罩着,草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空气清新,湿润,漫步在晨曦的草原令人心醉.当东边的太阳腾空而出,万道霞光洒射到草原上的那一刻,红的纱帘,绿的草毯,加上柯尔克孜毡房冒出的缕缕白烟,把草原装点的更加秀丽,还有那穿过草原的条条小溪,弯弯曲曲从远处的冰山雪山冰川流潺潺来,奏起悦耳动听的琴声,水中的小鱼都不得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流水给  草原带来生机,给牧民带来欢快.也会带着草原的欢声笑语悄悄地滑向远方,在这里,  人们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绮丽景色。  玉其塔什草原植被丰盛,水足草茂,是牧区的宝地,也是每年民族集合的主会场.每年一入夏,这里气候温和,清空万里,阳光明媚,牛羊满山.四周群山顶峰白雪皑皑,与天空的朵朵白云和草原上的群群绵羊连为一体.远眺真让人难以分清是天,是地,是云,是羊.各乡的牧民们吆喝着牲口,欢天喜地如同赶巴扎一样,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这里.山坡上,山谷中毡房星罗棋布,十万头牲畜撒向草原,一群群,一片片,白的是羊群,黑的是牦牛,红的是骏马,羊儿咩咩,吃着肥嫩绿的小草,马儿追逐,寻找着如意的配偶.牦牛漫步在草原上行走觅食,牧羊人挥着鞭子穿梭在畜群之间,粗旷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在柯尔克孜牧民的毡房里盘腿畅饮马奶酒,品尝奶香肉香,瑕余怜听悦耳的库姆孜音乐和浑厚而古老的牧歌英雄史诗<玛纳斯>,在此一品民族风情,尝尽民族风味,观民族歌舞,看民族叼羊,赛马,体验民族工艺制作,尽情领略高山草原旖旎风光。

伊尔克什坦口岸

  边贸口岸景观区  边贸口岸景观区位于乌恰县境内,是全国少有的一县境内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县,根据两口岸所在地的不同,区划为两个景区:吐尔尕特口岸区和伊尔克什坦口岸区。是一个以对外贸易为主。兼有人文旅游、观赏自然景色为一体的边贸口岸景观区。  吐尔尕特口岸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  37  公里,距阿图什市63公里,南疆重镇喀什市58公里,距邻国吉尔吉斯首都比凯克400多公里,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通商的口岸,也是通往中亚、南亚、西亚、欧洲各国的重要门户。  吐尔尕特是柯尔克孜语,意为“枣红色的大坂”。是古代民间贸易的通道之一,早在汉代,即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通商始于1881年,作为边界口岸迄今已百余年,这期间几经沧桑,20世纪初口岸已经开放,1983年12月13日,恢复通商贸易。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吐尔尕特”。吐尔尕特口岸公路状况良好,可运行大型车辆,一年四季均可通行。口岸年货运量100万吨、客运量为50万人次。目前已建立海关、外运等21个机构,建有食堂、商店、俱乐部、卫星地面接收站等,能够满足过往客人的服务需要,使中亚各国的旅游者纷至沓来,在此旅游、购物。由吐尔尕特口岸出山便是吉尔吉斯纳伦州可达中亚最有名的旅游胜地伊赛克湖(热湖),吐尔尕特口岸将成为我国连接中亚和欧亚的又一条亚欧大陆桥。  伊尔克什坦口岸是我国最西的一条重要国际通道,地处东经73°58′,北纬39°42′,距县城138公里,距阿图什市238公里,是我国最西端的一条重要国际通道,交通便利。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通道和驿站,地处中国、吉尔吉斯、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交界区。1998年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对吉尔吉斯及第三国人员、货物正式开放,以人员、贸易、货物出入境为主。口岸年货运量90万吨、客运量为40万人次。伊尔克什坦口岸以边境贸易为主,兼有美丽的自然景色,保持西部原始风貌,充分体现中国西部之最(西部第一村、西部第一关、西陲第一哨、最晚迎日出,送日落)。可进行对外贸易,出境旅游、购物、观赏西陲晚霞,游览西陲部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伊尔克什坦口岸是我国最晚迎日出,最晚送走晚霞的西部边陲,也锤炼了“艰苦创业建哨卡,爱国奉献守边防”的“好七连”。伊尔克什坦口岸将会以现代文明和繁荣迎接世界游人。

慕士塔格峰登山探险区

慕士塔格峰登山探险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慕士塔格峰登山探险区  慕士塔格峰故有“冰山之父”的美称,以其高大、伟岸、挺拔的身躯屹立在帕米尔高原。100多公里,距离喀什和阿图什直线距离分别是216里和262公里。1892年,英国皇家学会的康韦等人曾招摇而来,1894年瑞典人斯文赫定也率领探险队来到慕士塔格山下,他们曾六次试图登上慕士塔格顶峰,但都未能如愿以偿。直到近年来,国内外登山团队相继登顶,深圳万科集团总裁王石于2001年7月登顶。由于慕士塔格峰与日本富士山颇有相似之处,因此还吸引了大量日本游客。从市场竞争力来看,慕士塔格峰以其海拔高、可进入性强、交通便利而雄据国际登山界,近年来,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都首先在这里热身。  慕士塔格峰位于阿克陶县布伦口乡,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距离阿克陶县城直线距离  慕士塔格峰帛峰击云,傲视苍穹,因其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犹如苍苍白发千年万岁的一位老者,是那么慈祥,又那么威严。多少年来,顶礼膜拜者有之,一些国内外登山队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越是神秘的地方越是充满吸引,中巴公路就从慕士塔格峰山脚下绕行而过,因此,当慕士塔格山下的喀拉库勒湖修建了多功能的服务设施后,更多的国内外登山爱好者轻车简从,一辆自行车,一顶小帐篷,一只小睡袋便奔到慕士塔格山下安营扎寨。夏秋季节,五彩绚丽的小帐篷像盛开的花朵,将荒漠戈壁、雪山、草地装扮的分外妖娆。更多的人则是以朝圣者的虔诚来这儿领略慕士塔格峰与喀拉库勒湖相映成趣的湖光山色,或搜集深深蕴藏在慕士塔格峰下、喀拉库勒湖底深沉的文化底蕴。  慕士塔格峰像身体高大伟岸的西部汉子,巍然屹立于少女一样温柔的喀拉库勒湖畔,它的挺拔,它的威武,曾“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一个世纪以来,曾有多少探险者慕名飘洋过海而来,企图探求的奥秘与秘密。

地震纪念馆

  地震纪念馆  2000年7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公布了27个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乌恰县抗震纪念碑为其中之一。  乌恰县地震纪念馆位于乌恰县县城内、团结路、光明路和幸福路的交叉处的三角形花园的中心。交通条件便利,经309省道可直接到达距县城95公里处的喀什市,100公里处的阿图什市。地震纪念馆则是乌恰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的又一座丰碑。乌恰旧城区原为民国9年(1920)年疏附县在乌鲁恰提设置县府所在地。1985年的一场7.4级大地震把乌恰县老城夷为平地。后在老县城东北部6公里的博鲁什建设新城,两年后一座新的县城初具规模。地震纪念馆1988年10月立碑,1989年10月17日建成,并举行揭幕仪式。主体建筑纪念碑座北向南,高11.8米,造型为三角鼎立,象征乌恰县柯尔克孜、维吾尔,汉三个民族。碑上有国家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恩茂、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的题字。碑上分别用汉文、柯文铭文。充分展示了1985年乌恰经历了一场7.4级大地震后,乌恰各族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历史。同时反映了柯尔克孜族的民族风情以及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色彩,是一部向中外游人展示柯尔克孜等多民族团结奋进可歌可泣的光辉史诗的生动再现。  由于抗震纪念碑如实记录了这一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自揭幕十多年以来,一直是在当地进行爱国主义的活动场所和旅游者参观浏览的景点,吸引了来自疆内、外及周边国家的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摄影,经久不衰。每年的七·一、五·四等重大纪念日都有一批各民族热血青年在此庄严宣誓。抗震纪念碑正以其强烈的政治色彩、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浓郁厚的文化底蕴蜚声于帕米尔高原上。

博古孜河

  博古孜河  博古孜河发源于天山南脉海拔4525米的散达勒山南麓。由河源到山口河长102千米,全长流向,穿越阿图什市北部群山,进入吐古买提地,经阿湖宽谷,一支向东南注入托克拉克水库后再从七盘水磨山口泻出,流入博孜塔格山前平原。一支继续南流,出博孜塔格山口,向东南转向进入博孜塔格山前平原,注入托喀依水库。每年平均流量3.23立方米/秒,历年实测最大流量47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043亿立方米。纵坡18.2‰。主要水源为地下水补给,补给量达50%,流量较稳定。主要灌区为阿湖谷地、博孜塔格山前平原及供应阿图什市城镇用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博古孜河原头雪山上的不尽活水,孕育了博古孜河两岸的片片草地和绿洲。  博古孜河水流比较平缓,但在狂怒之时也有惊人骇世之举,1944年6月12日夜,河水猛涨,当时的阿图什县城顷刻之间成为一片汪洋,县政府的房屋在洪水中倾倒,就连县府的大印也被洪水冲走。  共和国成立之后,先后在博古孜河上修建了3座中型水库和一条防洪大堤,这几大水利工程不仅是造福阿图什绿洲的生命工程,而且成为阿图什旅游的最佳人工景点,特别是博古孜河防洪大堤,绵延近10公里的钢混结构的河堤和高高垒起的铁丝网堤防,似一条巨龙,甚是壮观。河堤内一片片茂密的柳树林中绿枝婆娑,飘然舞动,林荫郁蔽,流水清清,是消暑度夏的好去处。

喀拉铁克山

  喀拉铁克山  阿图什境内有大小山峰134座,遍布全境,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22座。其中最著名的为喀拉铁克山。  喀拉铁克山为南天山一线的分支,呈东北—西南走向,西与迈丹塔格相连,东伸入乌什、柯坪县境内,东北横贯阿图什北部,是与阿合奇交界的界山。  喀拉铁克山是阿图什北部的天然屏障,这道绵延百余公里,结结实实的天然屏障,首先挡住的是来自北方的呼啸寒风,使阿图什免遭冰雪风寒的袭击,得以有风和日丽、四季分明的气候环境,从而能够为享誉天山南北的瓜果之乡,得以有丰饶的五谷、甜蜜的瓜果和迷人的花香。这是喀拉铁克山造福阿图什人的第一功劳,真称得上布泽千秋了。喀拉铁克山横贯东西,抵住了北方刮来的寒风,营造了山南山北独特的气候环境,形成了永远难以改变的生态环境,也形成了草原文化与绿洲文化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不同的生产生活习惯。  喀拉铁克山不仅是景色壮观的旅游胜地,其山间海贝化石带也具重要的地质考察研究的价值,而埋藏于山中的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是投资开发者的最佳选择,其铅锌矿、铜矿已开采多年,仍有丰富的储量,天然气也已开采并供应自治州和喀什市场。  喀拉铁克山,群峰林立,怪石满山,是南天山的旅游胜地。需自备车辆,任意驱驶,方可获其大山深处遨游之真切感受。或身背行囊,漫步峡谷,攀山涉水,方可游出乐趣,游出滋味。

汉代阿克陶古城遗址

汉代阿克陶古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汉代阿克陶古城遗址

新疆三仙洞

  当地人称为脱库孜吾吉拉佛窟。位于阿图什市西20多公里的阿图什乡塔库提村恰克玛克河岸边的悬崖峭壁上,三洞并排,离地面大约有20多米高。每个洞穿高2米多,宽1米多,洞口均呈长方形,宛如门框。洞内均分前、后两室,前室长宽约4米,高约2.5米,后室较小,约为前室的一半。中间洞窟,因清代重修,壁画未能保存下来,仅后室正中尚存一石胎坐佛,惜已残毁;西侧的石窟,石质外露,壁上凿痕纵横,空无一物;唯东侧的石窟保存有珍贵壁画和藻井,沿壁四周画满大小不同的佛像约70多尊,洞窟顶部藻井为一莲花,中间的莲子历历可数,藻井四周各绘有高50厘米的坐佛。内一坐佛,身披方格形图案组成的袈裟,由宝蓝和赭石色相间绘成,背后绘有菩提树叶,这种服饰,仅在壁画中可见。后室绘有一立佛画像,造型十分优美。佛像上身袒露,石手托物置于腰际,左手自然下垂。其服饰与众不同,下半身为绿、蓝、红三色相间的横纹,这在佛教画像中颇为罕见,很有研究价值。据初步考证,此洞窟很可能是自汉代佛教传入我国后,我国最西部保留下来的最早一个个佛教洞窟艺术遗迹,距今至少有1800年左右的历史,这对于研究石窟艺术和我国佛教东传的历史,具有十分重的价值。

姊妹湖

  姊妹湖在阿克陶县布伦口乡苏巴什的中巴公路旁,有两泓相连的湖泊,这就是著名的姊妹湖,又叫喀拉库勒湖。 喀拉库勒湖畔,是柯尔克孜人的牧场。绿茵茵的草地上,头戴小花帽的柯尔克孜牧羊少女,穿梭在一群群牛羊之中。夕阳下,暮归的牧人赶着一群群牲畜来湖边饮水,沉沉的驼铃声也由远而近,传来叮咚的响声。  姊妹峰在用不同颜色的服装打扮自己,她们的身影映在湖里,湖水自然就随着改变颜色。此时,抬头望着对镜理晨妆的姊妹峰,那容光焕发的粉面上,均匀地敷上了层淡淡的胭脂,更显得妖娆妩媚。头上的轻纱,涂上了一层淡淡的黄色,身上的素裙变成了桔红色。也只有此时,人们方可一睹姊妹峰的玉容。也就是在此时,姊妹湖水才呈现出迷人的斑斓与缤纷。姊妹峰在理完晨妆之后,又在万道霞光之中,挥动着舞袖,以轻纱半掩了粉面。此时,霞光中的姊妹湖,更是一片瑰丽的景象,在金光中波动的湖面,红彤彤的,象一盆燃烧的火焰,雪山、草原全都涂上了一层金黄色。白色的毡房也涂上了一层金黄色。这是一个火红的世界,这是一个燃烧的世界,这是一个掺不得半点虚假和丝毫污垢的世界。  

克孜勒苏州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阿图什市 奥依塔克风景区 阿图什天门 阿图什市阳光绿洲生态园景区 怪柳林 阿图什大峡谷 博古孜河 喀拉铁克山 新疆三仙洞 苏丹.沙图克麻扎 哈拉峻巴格苏盖提古柳林 哈拉峻怪石林 阿孜汗无花果园 宋喀拉汗王朝王廷遗址 销尔库勒 苏里唐麻扎 阿湖水库
阿克陶 克州冰川公园 喀拉库勒湖景区 慕士塔格峰登山探险区 汉代阿克陶古城遗址 姊妹湖 阿克陶白沙山 公格尔九别峰 慕什塔格峰 沙棘林 公格尔峰 恰克尔艾格勒库勒湖 布伦库勒湖 盖孜驿站遗址 斯的克巴克古城遗址 洋不拉克冰川滑雪场 奥依塔克风景区
阿合奇县 阿合奇托什干河国家湿地公园 斯尔卡克将军墓 木孜里波洛恰克将军墓 托什干漂流 风情园 猎鹰场 乌赤古城遗址 托什干河谷风光 千年古树 木孜力克岩画 科尔更古城堡 吉鲁苏温泉 别迭里布拉力烽火台 巴勒根迪古炮台 六月炎阳观白雪 克州冰川公园
乌恰县 玉其塔什草原风景区 伊尔克什坦口岸 地震纪念馆 泉华景观 矮沙冬青植物园 中国最后一缕阳光 天门景点 乌恰千年胡杨林 天山昆仑山交汇地貌 乌恰五彩山 古海遗址贝壳山 羊场柯尔克孜风情园 盖孜峡谷 吴登云展览馆 克州冰川公园 奥依塔克风景区

克孜勒苏州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