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台湾民俗村 | 台湾民俗村是一座结合台湾历史、古迹、民俗、文化、教育、游乐、休闲七大主题为一体的国际级多元化综合性休闲渡假区,位于彰化县花坛乡东方八卦台地的一处山谷里,是八卦山风景区所属的八卦山大佛游憩区景点之一。它由金景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建于1989年,1993年12月11日正式启用,园区总占地面积达52公顷。 台湾民俗村的大门仿造清朝彰化县城(今彰化古城)的西门,门上的“庆丰门”三字是园区出入口的象征,也是该民俗村的精神标帜。园区内共可分为游客服务区、昨日台湾区、今日台湾区、自然教育区、山林胜迹区、时空剧场区及休闲渡假区;其中啸月山庄休闲渡假饭店拥有132间房间,为中部定点旅游最佳的选择。 游客需要注意的是台湾民俗村因经营不善,由大佛山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爱伦以15亿6千多万元取得债权,2011年10月底办理产权移转后,已经改由大佛山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目前,园区除拍片剧组外,暂停开放,但啸月山庄仍正常营运。 Taiwan Folk Village 必去理由:彰化县内唯一由民间独立开发的文化建设资产 |
鹿港城隍庙 | 鹿港城隍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鹿港城隍庙位于台湾彰化县鹿港镇,是一间民祀城隍庙,旧称鳌亭宫,是“不见天街”上唯一的合港大庙,于1985年11月25日公告为县定古迹。据说此庙所供奉的神像是康熙初年一位在鹿港开设“日兴行”的福建永宁高姓商人因货物失窃,而自故乡请城隍来捉拿窃贼。后来窃贼不久后便人赃俱获,而城隍也自此留在了鹿港。 鹿港城隍庙在道光廿八年(1848年)时因大地震而严重受损,但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援而迅速重建完成。在此之后,城隍庙约每三、四十年重修一次。进入日治时期后,城隍庙在昭和九年(1934年)因市街改正而拆除了前面部分,并改建成石棉屋顶的圆山墙街屋立面。直到民国八十二年到八十六年间(1993年-1997年)的整建工程完成后,才将庙门部分改回传统型式。该城隍庙屋顶同时采用筒瓦与板瓦,而在三川殿屋顶上的垂脊“下马路”内外两侧设置一排瓦当与铺水的作法,亦为该庙一大特色。这一作法除了此庙外,在台湾仅有彰化孔庙大成殿用过。 Lugang City God Temple 必去理由:彰化县最具特色的城隍庙之一 |
八堡圳 | 所谓“圳”,是指闽粤两省古时所称的“堰”,即拦截河水入渠的建筑物。后来随着大量闽粤人民移居台湾,把这个名称也带到了台湾。八堡圳位于台湾的彰化县,最早建于1709年,1719年完工,是台湾最古老的埤圳之一。由于该圳是由施世榜筹款所建的,故原名“施厝圳”,又因它取浊水溪之水灌溉八堡(一个堡相当于一个乡镇,下辖许多村庄)农田,所以也叫做“浊水圳”或“八堡圳”。 八堡圳开凿初期,引水入圳屡遭失败,相传后来有一位老翁来见施世榜,给予水利图说,施世榜照其方法重行开凿,果然成功,圳成之后,老翁拒绝受酬,并不示姓名,只自称“林先生”,后人仰其恩德,在二水圳头建林先生庙,以资纪念。 如今,八堡圳的灌溉面积在汉族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下,不断扩大发展,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已被列为全岛第四大灌区,而且附近还修建了八堡圳公园,每年也吸引很多游客到此游玩。 Babao Ditch 必去理由:台湾最古老的埤圳之一 |
彰化孔子庙 | 彰化孔子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彰化孔子庙是一座位于台湾彰化的孔庙,主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配祀孔子众门生与历代先贤先儒,是清朝初年台湾学宫体制最完整的学府,过去台湾四大书院之一的白沙书院即设于此。它由当时的彰化知县张镐所倡导建立于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日治时期时部份建筑物因道路拓宽而拆除,现仅存其原始建筑物的三分之二,为台湾一级古迹。 目前彰化孔子庙的建筑型制仍保存清道光10年(1830年)重修时的模样,为四进三院的建筑格局,分别是大成门(即正门)、戟门、大成殿与崇圣祠。正门入口两旁有一对石雕精致的石鼓,石鼓的基座与门柱后方的门臼为同一块石材,具有巩固门柱的功能。与一般孔庙相同,彰化孔子庙的大门平时也紧闭着,仅九月二十八日祭孔时会开启,其他时间游客需从民生路侧门入园参观。 Temple of Confucius, Changhua 必去理由:台湾最重要的孔庙之一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
大佛风景区 | 大佛风景区又称八卦山大佛风景区,是台湾八卦山风景区下设的风景区之一,位于彰化县东北方八卦山的半山腰。该风景区现在归参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管理,景区内主要景点有八卦山大佛、-忠灵塔、抗日烈士纪念碑公园及健康步道,为“彰化八景”之一。 八卦山大佛以钢筋水泥塑建而成,佛前有双狮鼎立,底座占地7亩。从莲花座到佛顶高约22公尺,共分六层,底层为小佛堂,二至五层设有塑像及文字解说关于佛陀一生的事迹,游客拾级盘旋而上可达顶层。大佛西南侧为新开辟的精致庭园区,包含草坪、花架、奇石、坐椅等设施,是非常宁静的休憩场所。 八卦山大佛是彰化县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其风景区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非常丰富,景色秀美,空气清新,每年都有大批背包游客到访这里。 Buddha Scenic Area 必去理由:台湾彰化县最具代表性的景区之一 |
鹿港镇 | 鹿港镇位于鹿港溪北岸,距彰化县治约12公里,距海约2-3公里,西面靠台湾海峡,东、南、北分别与秀水乡、福兴乡、线西乡以及和美镇相邻,面积39.46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鹿港名称的由来一说是因为荷兰时代此港口输出大量的鹿皮而得名。 传说鹿港是彰化县龙脉的龙头,巧合的是,历史学家将清康熙廿三年,台湾设府,道光廿按年五口通商为止,前后一百五十余年称为台湾文化的“鹿港期”。两相对照鹿港还真是块龙地,这块龙地,是自从清乾隆四十九年,清廷开放福建蚶江与鹿港通商后发达。专研鹿港民俗的庄研育指出,乾隆、嘉庆期间,是鹿港的黄金时期,如今密集的寺庙古迹,足堪印证当年经济及社会方面的盛况,也缔造璀璨的人文风貌。在港口和市街结构上,更保有大陆泉州的风味,所以蠃得“繁华犹似小泉州”的美名。 |
田中森林公园 | 田中森林公园坐落在台湾彰化县田中镇东边,占地面积45公顷,园内林木扶疏,空气清新,是一个适合登山健行、赏景、远眺、休憩和享受森林浴的好地方。 田中森林公园内规划有完善的登山步道,并有停车场、儿童游憩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憩环境。公园中的步道全长683公尺,大部分蜿蜓穿行在山岭线上,依山势而行,高低起伏落差大,视野极佳,可眺望山下彰化平原及台湾海峡。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田中森林公园的最好写照,园区内不仅拥有完善的步道、休憩设施,其满山遍野还种植了大片的枫仔树与相思树林,它们所散发出来的香气,据说可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及病原体,对身体健康有莫大帮助。 Tianjhong Forest Park 必去理由:彰化县最好的登山景区之一 |
益源大厝 | 益源大厝位于秀水乡马兴村益源巷,又称马兴陈宅,为彰化县内最大的古宅,建於清道光26年,已有百余年历史。 益源大厝占地三千馀坪,属三进式建筑,格局为大合院套小三合院,两旁有护龙,建材皆采红色砖墙、青绿磁窗及灰石牖,古意盎然,大厝内埕占地广阔,成凸字型,埕内尚存清咸丰年间的石砌旗杆座。 |
郑成功庙 | 郑成功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郑成功庙位于彰化南瑶宫之南,郑成功庙外观建筑十分强眼亮丽,有别于一般寺庙,这是对国家民族英雄的一种崇高的表徵,明朝时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后人尊俸为开台圣王,因此又称为开台圣王庙。 郑成功 (1624~1662) 郑成功,原名森、幼名福松,字大木,号明俨,南安石井人,明天启四年(1624)七月十四日生于日本平户市千里滨。父郑芝龙,母日本长崎平户市田川氏女。明崇祯三年(1603),成功7岁,自日本回安平(今晋江安海镇)求学,取名森。 成功11岁时曾依塾师“洒扫应对进退”为题作文,写下“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也”的惊人之句作应对,其后苦读经史兵法,习…… 详细++ |
南瑶宫 | 南瑶宫位于台一号省道旁,离市中心很近,交通十分便利,俗称彰化妈祖宫的南瑶宫,供俸天上圣母,也就是妈祖,每年的农历3月23日妈祖诞辰时,前来焚香膜拜的善男信女徒等多达万人,牲礼满桌的盛况,热闹非常。 |
彰化八卦山 | 八卦山位于彰化市东区,环境十分优雅,视野也非常辽阔,为台湾八大名胜之一,尤以如来大佛为最着名景观,是彰化最具代表性的佛教观光圣地,于八卦山下有小型公园,可供休闲、游憩一番,为假日休憩极佳的选择。 |
彰化道东书院 | 书院是清代台湾民间教育的重镇,肩负着传承诗书义理的重责大任,道东书院正是昔日彰化和美地方的讲学中心;“道东”意指将迎王道东来、宏扬朱熹之学,其内正殿奉祀朱熹,又称为文庙,为台湾唯一名列二级古迹的书院。 书院建于清咸丰7年(1858年),院区占地2500坪,为一座闽氏风格的四合院建筑,龙脊凤尾,殿宇宏伟;建筑格局分前后两进,外有围墙、照壁、半月池,形制完备,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则作为讲堂与祀堂的正殿,东西厢房为学生住读之所,两旁还有砖砌圆门可通往后堂耳房;讲堂中有一光绪年间的古匾“梯航绝学”,左右两壁分别刻有书院沿革志文,讲堂上的山墙墀头做工精细,可媲美鹿港龙山寺。 闲步其间,遥想当年院中的琅琅书声,昔日书香之美宛然再现;此外,镇内团体经常在此举办民俗、艺文活动,让百年旧构更添生气。 乘车风向标:自彰化火车站前搭往和美的彰化客运,在终点站下车,沿中山路前行,至市场左转仁安路,经圆环沿和美国小旁道路续行5分钟即抵。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台中孔庙 | 台中孔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台中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原建有孔子庙,格局与彰化孔子庙相近,但在日治初年被充作军营,不久即被折毁。据史料所载,当时台中孔子庙工程共费白银三万两,若与同期台中城内之考棚二万八千两,衙署二万两,城隍庙八千两之花费相较,可知当时孔子庙花费之昂贵。今所见台中市孔子庙乃由台中市议会所倡建,市政府筹画,于民国六十一年(1972年)九月组设兴建委员会,委由台湾省公共工程司规划设计,于民国六十三年(1974年)六月始奠基鸠工,于民国六十五年(1976年)竣工。 采用中国式建筑,气势庄严雄伟,为全省其他地方少有。和忠烈祠仅隔一栋青年活动中心,孔庙的入口在双十路上,路口设有两座牌楼,建筑采四方形宫殿式,中央为大成殿,供奉至圣先师神位,也是每年祭孔大典的主祀场所。 景点介绍 孔庙与忠烈祠位于双十路与力行路的交叉口附近,两栋建筑相邻而建,皆采行中国式建筑,气势庄严雄伟,为全省其它地方少有。 孔庙的入口在双十路上,路口竖有两座牌楼。建筑采四方形宫殿式,中央为大成殿,供奉至圣先师的牌位,也是每年各地祭孔大典的主祀场所。 忠烈祠位于力行路上,其建筑以黄白色调为主,光洁清幽,正殿主奉革命烈士神位,殿旁绿树高耸,左侧植有兰花、盆景,清丽引人。忠烈祠附近的台中神学院,亦富庭园之胜,可以顺道一游。 建筑形式 其建筑形式除参考曲阜孔子庙外,尚广徵学者专家意见,且为与隔邻之忠烈祠(采用清代宫殿式建筑与彩绘)有所区分,最后决定采取宋代宫殿式建筑,以取其浑厚、肃穆、朴实而壮观。 建筑特色之一。 台中市孔子庙之格局,乃依曲阜孔子庙缩小规模,故在构成的空间元素上较为多样。道贯古今与德侔天地两座六柱五间牌坊位于力行路上,冠以单檐青色琉璃瓦顶,但立柱出头,为其特色。在两座牌坊中间,轴线转换,由南而北依序为照壁、檽星门、泮池、甬道、燎亭、瘗所、观德门、毓粹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与崇圣祠。照壁采北式庑殿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壁面琉璃浮凋以“孔子游学图”为主题。 与照壁相对为檽星门,两侧各立金声、玉振二门,均以华表为柱,栅篱为门,中央双柱柱头有狮子一对,平时关闭,仅释奠典礼始开;依古礼只有皇帝与状元方能由檽星门进出。泮池在檽星门后方,采半圆造型,其上跨有“碧水桥”,桥栏亦彷宋式勾栏抱鼓形式。 泮池至大成门间为甬道,两侧置石灯笼,并植榕树;此处在日治时期原是台中神社之外苑。甬道尽端两侧有燎亭、瘗所,分立于台基之上。燎亭为方形,瘗所则为八角形;乃是在祭孔释奠典礼时瘗毛血与燎帛布祝文之所。观德门临双十路侧,为台中市孔子庙平常之主要入口,与毓粹门在大成门前庭两侧相对而立。其名称乃自曲阜孔子庙而来,即与礼门、义路同性质。其屋顶采北式歇山顶,覆青色琉璃瓦。 大成门面宽五开间,采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梁枋饰以宋式彩画,中门六板饰以八十四颗铜钉,其馀四门则各饰以七十颗铜钉,均漆以朱红,平时仅开最外侧之边门。大成殿为台中市孔子庙之主体建筑,立于月台(佾舞台)之上,月台前有丹陛云龙石凋,左右隅则为礼乐台,均绕以勾栏抱鼓。屋顶采北式重檐庑殿顶并覆以黄色琉璃瓦,正吻因采宋式作法而无走兽,故无一般闽南式孔庙之通天筒与鸱枭装饰。在翼角的部份则将柱子升起并往内倾斜,以修正因尺度较大所造成视觉上的变形。屋檐、斗拱、梁枋与天花均饰以宋式彩画,柱面枋花岗岩洗。 正面面宽七开间,明间较次间、稍间为宽,门均漆以朱红色。室内空间采大跨距无柱的作法,正中设有神龛一座,主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上方有严家淦所题“明德至善”匾额。东西两侧配祀以四配十二哲。内部亦有斗拱装饰,天花饰以祥龙。 东西庑分列大成殿两侧,与大成门、崇圣祠之回廊连接形成封闭型合院,采卷棚式屋顶。下面檐柱及墙面为彷花岗岩斩石子,廊檐饰以宋式彩画。内部奉祀历代孔门先贤先儒。崇圣祠(又称圣祖殿)位孔子庙建筑群最后,面宽五开间,采单檐庑殿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廊柱与台基勾栏均采彷花岗岩斩石子,梁枋也均饰以宋式彩画。祠内奉祀孔子之先祖神位,亦陪祀以先贤先儒之父辈神位。 建筑历史 孔庙原址为空军子弟小学及教职员宿舍,民国五十六年学校迁移至健行路改名为省三国小,原地就规划改建成孔庙。本孔庙委由台湾省公共工程局规划设计监造,庆仁营造厂及台湾铺道工程公司承建。建筑型式本有典籍可循,惟为审慎再三斟酌,除参考曲阜县志及阙里文献等外,尚广徵学者专家意见,且为了与相邻的忠烈祠(清代宫殿式建筑与彩绘)做区分,最后决定采用宋代宫殿式建筑,以取其浑厚、雍穆、朴实而壮观。平面配置系参照曲阜孔庙布置规模缩小而成。 孔庙建地总面积为23,653.20平方公尺,建筑物总面积为2,363.88平方公尺。因是古典建筑,且是台湾少有的宋式型式,结构复杂多变,装饰繁叠细致,在施工上如溷凝土之浇灌,由模板组立至钢筋排扎,每一细部皆精确校正,外表粉饰装修,尤须棈工细琢。孔庙各殿宇彩绘亦全部采用宋式,以卷草花卉为主,用颜色的深浅来描绘造型,施工相当细腻且繁复,可说是全台少有的建筑典范,值得民众研究与欣赏。孔庙整体建筑群包括下列建筑元素: 牌坊(道贯古今、德侔天地两座)、照壁、棂星门、泮池前院、观德门、毓粹门、燎亭、瘗所、大成门、大成殿、东庑、西庑、崇圣祠等,可说是全台最为完备的孔庙之一。除了平面图彷曲阜外,同时引用曲阜建筑语汇名词与元素,例如观德门、毓粹门,有别于闽南式建筑的礼门、义路等,虽是钢筋溷凝土的新建建筑,但孔庙建筑复古精神与整体形象表达,堪称是中国古典式样新建筑的先驱。 孔庙碑记 台中为人文苍萃之区,更为台湾省政枢纽,四方翘望,动系观瞻,年来凡百建设,齐头并进,惟独孔子庙尚阙如,宁非憾事。盖孔子明人伦、立纪纲、修道兴教,为万世师表。是以各县市,均有孔庙之建立,缓经议会之倡议,市政府之筹划,地方耆老之赞助,及国大代表颜钦贤先生捐献大智路土地一千五百坪变售为基金,复承省政府之指导与协助,建庙构想,始具规模。乃于民国六十一年九月组设兴建委员会,由省府徐前秘书长鼐为主任委员,嗣于六十二年八月由韶华赓董其事,先后绘图、估价,至六十三年六月始奠基鸠工。历数年之经营,终于六十五年竣工。从此庙宇巍峨,明伦有地。瞻门墙之崇高,同登圣城,跻明堂之深奥,共沐薰陶。消灭0匪邪说,恢复固有道德,谋人类幸福,进世界大同,懿欤盛哉,谨为之记 交通提示 搭乘公车: 1.搭乘台中市公车41路,在体育场或双十国中下车。 2.搭乘仁友客运20、51、53路,在双十国中下车。 自行开车: 由大雅(中清)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循中清路、大雅路经健行路往东行,接北屯路右转,取斜对面的 双十路南下即可到达。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
阿里山风景区 | 导游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组成,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隔同富溪与玉山主峰相望,现在新中横公路已将阿里山与玉山风景区串连起来。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而邹族原住民人文资源给阿里山更增添了许多奇趣。日出 闻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位置与时间均不同(因地球公转所致),祝山观日楼上为最好的观日点,前往祝山,可至阿里山火车站或沼平车站搭乘祝山观日火车(车程约25分钟)或自沼平公园观日步道牌楼拾阶而上(步程约40分钟,沿路皆有指示牌),观日楼广场前有嘉义与南投两县界及日出详图。 云海 名列台湾八景之一的阿里山云海,通常出现于日出或薄暮天气晴朗而有浮云时;层层云雾波浪起伏,掩盖附近山峰,有如小岛自浩瀚大海中露出。观赏云海最好的季节是秋天。 晚霞 阿里山晚霞之所以艳丽,乃因海拔两千多公尺的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导致空气中的紫外线强,使天际所呈现的蓝天比平地绚丽,晚霞相对就较艳丽。 森林阿里山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其中以桧木原始林最为珍贵。受到高度的影响,阿里山植物分布呈现热带、暖带、温带与寒带。从平地到海拔800米的独立山一带为热带林,此区显著的植物多为龙眼、相思树、杉木、麻竹与桂竹林。自独立山到海拔1,800米的屏遮那则属于暖带林之范围,代表树种为樟木、楮与楠木,而奋起湖与十字路一带的柳杉林为此区较特殊的植物相。温带林指的是屏遮那以上到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区,阿里山五木-铁杉、台湾扁柏、华山松、台湾杉与红桧(神木)主要分布于此。一八九九年日本人发现阿里山森林后,将这片原始林辟建为重要林场,台湾光复后,为了保育乃禁止砍伐,开发为森林游乐区。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的阿里山花季,山樱、吉野樱与重瓣樱等,将整座山装点成美丽缤纷的花海。而步行在古木参天的林荫道上,除吸取森林芬多精外,还可聆听画眉科、莺科、山雀科与鸫科等鸟类优美鸣声(阿里山为台湾十大最佳赏鸟地点之一,属于中海拔鸟类区)。甚至区内原先已遭砍伐的千年老树,其留下来的半截枯木树根造型,亦值得赏玩。姐妹潭等景点当然更不容错过。 高山铁路 阿里山森林铁路为世界上著名的登山铁路之一。全线自海拔30米的嘉义,一路爬升至2,216米高的阿里山,全程经过49个隧道、77座桥,沿途可欣赏热、暖、温等不同森林带之植物种类变化与美丽的山脉、溪谷。当火车以推进方式运转至独立山时,为迁就急峻的山形,则须以螺旋型环绕独立山三周(约五公里长、两百公尺高)而至山顶。当回旋上山时,在车上可三度看到忽左忽右的樟脑寮车站仍在山下,然后铁道再以8字型方式离开独立山。而自屏遮那站到第一分道后,铁路呈z字型曲折前进,经过三个分道时,火车时而往前拖、时而在后推,终抵阿里山,故有“阿里山火车碰壁之称”。一九八六年,由台湾人自行开辟的祝山支线通车,以阿里山新站为起点,蜿延于海拔2,216~2,451米的高山间,经十字路口转高岳至祝山,这是台湾人自建的第一条高山铁路,专供祝山观日行。白木林为石猴游憩区之奇观,在森林大火后,矮小的植物被烧光,仅剩高大的松、杉类枯干,这些火烧木经过风吹日晒、雨淋霜打,表皮转白,成了醒目之景观。安排一小时的健行览胜,看看游憩区内古早味的樟脑寮、笋灶与木炭窑,经由解说牌可了解其制造过程。至于聆风亭、望乡亭与栖霞亭等凉亭,则是聆听松涛或远眺草岭风光的好地点。此外,“台湾一叶兰展示区”展示了台湾珍贵稀有野生兰的生态史;一叶兰以阿里山为生长区,每年二至四月开花,因花下仅长一片叶而得名。 交通交通:台北─阿里山(需预约):每周五、六晚上8:45自台北发车,隔一日下午12:30自阿里山发车,行车时间约六小时,来回全票新台币1000元,国光台北西站电话:00886-2-23119893,阿里山站电话:00886-5-2679903。 嘉义县公车至阿里山 嘉义→阿里山7:10,9:10,11:10,13:10,15:10; 阿里山→嘉义8:30,10:00,12:00,14:00,15:40 行车时间约两小时又三十分,单程新台币182元,电话:05-2679922 阿里山森林火车 嘉义-阿里山线:非假日9:00(机动行驶)、13:30,假日加开8:00,此班次不对号入座 阿里山-嘉义北门站(非假日13:18、13:40(机动行驶),假日加开12:35) 车程约三小时三十分,单程全票新台币399元,半票新台币200元,来回票85折优惠 车票需预订(乘车日前二个月)详洽嘉义北门站电话:05-2768094 阿里山各支线票价: 1.祝山线:单程全票新台币100元,半票新台币50元。2.神木线:单程全票新台币50,半票新台币25不定期行驶(游客20人以上即可开驶班车)。 3.眠月线:因地震后已封闭。 自驾车: 阿里山地区主要入口道路为台18号公路,沿该公路而上,在36公里的龙美右转嘉129可至山美、新美、及茶山,在50公里石桌右转县169可至达邦、特富野、里佳,左转县169可至奋起湖、瑞里、瑞峰、太和,再接嘉155可至来吉、丰山。此外,本区其它入口有由南方台3线经茶山的入口、由北方县162甲经梅山的入口、及由东方台21线(新中横)方向经玉山公园塔塔加的入口。 本区由于地形的因素,道路及铁路偶有崩塌而致局部中断,但通常当日或数日内即抢修完毕,旅客于夏日雨季行前宜注意路况消息。 台湾嘉义阿里山风景区 阿里山风景区 |
台南孔庙 | 台南孔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台南孔庙在台南人的用心经营下,不只是台南的地标,更是台南人的文化精神所在。孔庙建筑庄严宏伟,气氛肃穆,格局完整,列属国家一级古迹。庙旁苍郁的古树,越发引人思古之幽情。 台南孔庙又称文庙,建于明永历年间,是全台最早的文庙,也是清末之前最高的官办学府,故有“全台首学”之称,今已列属一级古迹,孔庙庙堂文物众多、殿宇恢宏,不愧为文庙之宗。 这座孔庙是由郑成功部将陈永华倡议修建,历经数次修葺,庙门以一“全台首学”金字横匾作为登堂之阶,雄浑醒目的笔力,益增庄严肃穆。建筑以主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大成殿为主体,大成殿无柱子及回廊,而以伸出厚墙的挑梁插栱支撑,殿梁悬有多方前清诸帝的钦赐御匾,备极尊荣;两旁东西庑则奉祀孔子72位弟子及历代先儒先贤神位,两侧毗连礼器库、乐器库,古代形制礼乐器皆妥为保存,以供祭孔之用;正殿之后为崇圣祠,祀孔子五代祖先牌位及孔鲤等先达贤儒,建筑形式较为古朴。 台南孔庙 大成殿前方是棂星门,棂星门东为节孝祠、孝子祠,西为名宦祠及乡贤祠。另一古朴典雅、花木扶疏的殿堂即明伦堂,堂内正墙嵌有赵孟頫体书法“大学”全文,十分珍贵;文昌阁位于明伦堂后方,楼高三层塔形布局,为孔庙最高建物,奉祀文昌帝君,并作为藏书之所。棂星门外有围墙隔开庙(大成殿)、学(明伦堂),围墙东西辟有礼门、义路,意为遵礼崇义的夫子之路,即修德进业之道,而今围墙倾颓,现仅剩两道门扇伫立前庭;大成门前有一方半月形的泮池,乃依古体形制辟建,往昔士子若中秀才,到孔庙祭拜后,可在泮池采摘水芹插于帽缘,以示文才,而今科考已废,泮池涌泉喷流不绝,与庭前绿荫连成一片,成为游客、民众徘徊流连之所。 此外,东大成门旁有一块“下马碑”,为康熙年间奉旨设立,汉满文对照,-“文武-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以示对万世师表之尊崇;门外尚有一泮宫石坊,为乾隆年间重修孔庙所筑,以壮大规制,表彰孔子之学,石坊因南门路之辟筑,与主体建筑分置两处,苍劲牌坊矗立一旁,见证时代的变迁与物换星移。 游览 台南孔庙 大成殿前方是棂星门,棂星门东为节孝祠、孝子祠,西为名宦祠及乡贤祠。另一古朴典雅、花木扶疏的殿堂即明伦堂,堂内正墙嵌有赵孟頫体书法“大学”全文,十分珍贵;文昌阁位于明伦堂后方,楼高三层塔形布局,为孔庙最高建物,奉祀文昌帝君,并作为藏书之所。棂星门外有围墙隔开庙(大成殿)、学(明伦堂),围墙东西辟有礼门、义路,意为遵礼崇义的夫子之路,即修德进业之道,而今围墙倾颓,现仅剩两道门扇伫立前庭;大成门前有一方半月形的泮池,乃依古体形制辟建,往昔士子若中秀才,到孔庙祭拜后,可在泮池采摘水芹插于帽缘,以示文才,而今科考已废,泮池涌泉喷流不绝,与庭前绿荫连成一片,成为游客、民众徘徊流连之所。 此外,东大成门旁有一块“下马碑”,为康熙年间奉旨设立,汉满文对照,-“文武-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以示对万世师表之尊崇;门外尚有一泮宫石坊,为乾隆年间重修孔庙所筑,以壮大规制,表彰孔子之学,石坊因南门路之辟筑,与主体建筑分置两处,苍劲牌坊矗立一旁,见证时代的变迁与物换星移。 景区亮点 孔庙庙门以一“全台首学”的金字横匾作为登堂之阶,在大门左侧立有一块下马碑,以满汉文并刻“文武-军民人等至此下马”12字,庄严肃穆。 节庆活动 迓妈祖:农历3月23日是妈祖诞辰,每三年台南大天后宫妈祖出巡一次,附近寺庙也要派出神轿、阵头以壮声势。台南大天后宫是台湾最早的妈祖庙,台南“迓妈祖”是台湾最早的妈祖进香及巡游活动,清咸丰年间即有纪录,巡游的香路超过300公里,范围涵盖今天的云嘉南高地区。扒龙舟:端午节赛龙舟在当地俗称为“扒龙舟”,台南是台湾最早进行端午节龙舟比赛的地区。在开赛前,必须进行请水神、接龙船、祭江等仪式,比赛结束后还要送水神、收龙船、谢江,并有传统民俗艺术活动及歌舞表演,十分隆重。做十六岁: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要替当年满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表示已经成年,从此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父母准备鸟母衣、四果、七星亭、五牲、七碗甜芋等等一套规定的祭品带孩子祭拜七娘妈庙。此风俗来源于牛郎织女传说,传说织女的姐姐们同情两人的遭遇,便暗中保护他们的孩子,使他们平安长大。风俗流传,逐渐形成了当地独有的特色。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
阿里山森林游乐区 | 介 绍 相传于250年以前,有一位名为阿巴里的邹族酋长曾只身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常带族人来此,族人为感念他,便以其名为此命名。其实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组成,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隔同富溪与玉山主峰相望,现在新中横公路已将阿里山与玉山风景区串连起来。阿里山森林游乐区海拔高度 2,216 公尺,四周高山环列,气候凉爽,以日出、云海、晚霞、森林、登山森林铁路并列为阿里山五奇,闻名中外。 而邹族原住民人文资源更增其观光魅力。 阿里山地区横跨台湾森林垂直分布之热、暖、温三带,蕴藏丰富的森林资源,尤以桧木名闻中外,漫步林间随处可见。红桧、台湾扁柏、台湾杉、铁杉及华山松称为阿里山五木,柳杉为本区人工造林最成功的外来树种,沿森林铁路漫山遍谷林木郁成奇观胜景。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为本区之樱花季 -- 吉野樱、重瓣樱、山樱花点缀满山,缤纷旖旎。其它花卉如森氏杜鹃、石楠花、毛地黄等等也陆续开放。另有列入保护之台湾一叶兰自然保留区,亦值得欣赏。 塔山、姊妹潭高山湖泊等自然景观,以及博物馆与慈云寺、老火车陈列场等珍贵的文化历史资源,也都値得一游。 电话:05-2787006 地址:嘉义县阿里山乡 小贴士:禁止烤肉露营及摘采花木。 交 通 台北─阿里山(需预约):每周五、六晚上 8:45 自台北发车,隔一日下午12:30自阿里山发车,行车时间约六小时,来回全票NT$1000,详洽国光台北西站02-23119893,或阿里山站05-2679903。 嘉义县公车至阿里山 嘉义→阿里山 7:10,9:10,11:10,13:10,15:10 阿里山→嘉义 8:30,10:00,12:00,14:00,15:40 行车时间约两小时又三十分,单程NT$182,详洽(05)2679922 阿里山森林火车 嘉义-阿里山线:非假日9:00(机动行驶)、13:30,假日加开8:00,此班次不对号入座 阿里山-嘉义北门站(非假日13:18、13:40(机动行驶),假日加开12:35) 车程约三小时三十分,单程全票NT$399,半票NT$200,来回票85折优惠 车票需预订(乘车日前二个月)详洽嘉义北门站(05)2768094 阿里山各支线票价: 1.祝山线:单程全票NT$100,半票NT$50 (假日前一天预售翌日车票或于晚上六时至八时在阿里山旅客服务中心办理预售票。) 2.神木线:单程全票NT$50,半票NT$25不定期行驶(游客20人以上即可开驶班车)。 3.眠月线:因地震后已封闭,迄未开通,详洽阿里山森林游乐区。 自驾车: 下嘉义交流道,沿159县道至嘉义市再循吴凤南(北)路或弥陀路接18号省道,循指针经触口、獭头、石卓即可到达阿里山。 门 票/开 放 时 间 营业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假日-全票200元、半票100元,满20人以上之团体可购买团体优待票150元。(门票内含旅游平安保险,请妥善保存)。非假日-全票150元,半票-100元(门票内含旅游平安保险,请妥善保存)。 台湾嘉义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