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台南孔庙 | 台南孔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台南孔庙在台南人的用心经营下,不只是台南的地标,更是台南人的文化精神所在。孔庙建筑庄严宏伟,气氛肃穆,格局完整,列属国家一级古迹。庙旁苍郁的古树,越发引人思古之幽情。 台南孔庙又称文庙,建于明永历年间,是全台最早的文庙,也是清末之前最高的官办学府,故有“全台首学”之称,今已列属一级古迹,孔庙庙堂文物众多、殿宇恢宏,不愧为文庙之宗。 这座孔庙是由郑成功部将陈永华倡议修建,历经数次修葺,庙门以一“全台首学”金字横匾作为登堂之阶,雄浑醒目的笔力,益增庄严肃穆。建筑以主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大成殿为主体,大成殿无柱子及回廊,而以伸出厚墙的挑梁插栱支撑,殿梁悬有多方前清诸帝的钦赐御匾,备极尊荣;两旁东西庑则奉祀孔子72位弟子及历代先儒先贤神位,两侧毗连礼器库、乐器库,古代形制礼乐器皆妥为保存,以供祭孔之用;正殿之后为崇圣祠,祀孔子五代祖先牌位及孔鲤等先达贤儒,建筑形式较为古朴。 台南孔庙 大成殿前方是棂星门,棂星门东为节孝祠、孝子祠,西为名宦祠及乡贤祠。另一古朴典雅、花木扶疏的殿堂即明伦堂,堂内正墙嵌有赵孟頫体书法“大学”全文,十分珍贵;文昌阁位于明伦堂后方,楼高三层塔形布局,为孔庙最高建物,奉祀文昌帝君,并作为藏书之所。棂星门外有围墙隔开庙(大成殿)、学(明伦堂),围墙东西辟有礼门、义路,意为遵礼崇义的夫子之路,即修德进业之道,而今围墙倾颓,现仅剩两道门扇伫立前庭;大成门前有一方半月形的泮池,乃依古体形制辟建,往昔士子若中秀才,到孔庙祭拜后,可在泮池采摘水芹插于帽缘,以示文才,而今科考已废,泮池涌泉喷流不绝,与庭前绿荫连成一片,成为游客、民众徘徊流连之所。 此外,东大成门旁有一块“下马碑”,为康熙年间奉旨设立,汉满文对照,-“文武-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以示对万世师表之尊崇;门外尚有一泮宫石坊,为乾隆年间重修孔庙所筑,以壮大规制,表彰孔子之学,石坊因南门路之辟筑,与主体建筑分置两处,苍劲牌坊矗立一旁,见证时代的变迁与物换星移。 游览 台南孔庙 大成殿前方是棂星门,棂星门东为节孝祠、孝子祠,西为名宦祠及乡贤祠。另一古朴典雅、花木扶疏的殿堂即明伦堂,堂内正墙嵌有赵孟頫体书法“大学”全文,十分珍贵;文昌阁位于明伦堂后方,楼高三层塔形布局,为孔庙最高建物,奉祀文昌帝君,并作为藏书之所。棂星门外有围墙隔开庙(大成殿)、学(明伦堂),围墙东西辟有礼门、义路,意为遵礼崇义的夫子之路,即修德进业之道,而今围墙倾颓,现仅剩两道门扇伫立前庭;大成门前有一方半月形的泮池,乃依古体形制辟建,往昔士子若中秀才,到孔庙祭拜后,可在泮池采摘水芹插于帽缘,以示文才,而今科考已废,泮池涌泉喷流不绝,与庭前绿荫连成一片,成为游客、民众徘徊流连之所。 此外,东大成门旁有一块“下马碑”,为康熙年间奉旨设立,汉满文对照,-“文武-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以示对万世师表之尊崇;门外尚有一泮宫石坊,为乾隆年间重修孔庙所筑,以壮大规制,表彰孔子之学,石坊因南门路之辟筑,与主体建筑分置两处,苍劲牌坊矗立一旁,见证时代的变迁与物换星移。 景区亮点 孔庙庙门以一“全台首学”的金字横匾作为登堂之阶,在大门左侧立有一块下马碑,以满汉文并刻“文武-军民人等至此下马”12字,庄严肃穆。 节庆活动 迓妈祖:农历3月23日是妈祖诞辰,每三年台南大天后宫妈祖出巡一次,附近寺庙也要派出神轿、阵头以壮声势。台南大天后宫是台湾最早的妈祖庙,台南“迓妈祖”是台湾最早的妈祖进香及巡游活动,清咸丰年间即有纪录,巡游的香路超过300公里,范围涵盖今天的云嘉南高地区。扒龙舟:端午节赛龙舟在当地俗称为“扒龙舟”,台南是台湾最早进行端午节龙舟比赛的地区。在开赛前,必须进行请水神、接龙船、祭江等仪式,比赛结束后还要送水神、收龙船、谢江,并有传统民俗艺术活动及歌舞表演,十分隆重。做十六岁: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要替当年满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表示已经成年,从此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父母准备鸟母衣、四果、七星亭、五牲、七碗甜芋等等一套规定的祭品带孩子祭拜七娘妈庙。此风俗来源于牛郎织女传说,传说织女的姐姐们同情两人的遭遇,便暗中保护他们的孩子,使他们平安长大。风俗流传,逐渐形成了当地独有的特色。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
龙崎岩晃寺 | 龙崎岩晃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台南县龙崎乡的岩晃寺是一座很年轻的道场,又位台南县偏郊,知道的人并不多,但由于住持悟乘法师及和妙法师的诸多传奇故事,却为人所津津乐道。岩晃寺塬本是悟乘法师结茅修持的地方,建成宫殿式的式样是民国七十九年的事。悟乘法师,台南县人氏,早年俗家时经营台湾名牌球鞋牛头牌运动鞋,就在生意蒸蒸日上时出家为僧,那年悟乘法师时年五十四岁,出家皈依师为现任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净心法师。 悟乘法师的父亲和妙法师也是一介僧侣。和妙法师,俗名王利成,民前十四年元月六日生,民国七十四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往生。和妙法师少时务农,但由于佛缘深厚,乃于民国四十四年于台南竹溪寺皈依叁宝,并拜净觉大师、章嘉法师及慧峰法师为叁皈依本师,翌年六十岁时于苗栗大湖法云寺受具足戒。民国五十叁年六十八岁于台南市安南区创建福国精舍(今福国寺),尔后行脚于嘉南、高屏、澎湖等地,设立?教所、佛教莲社、0话剧团、福国之声、空中?教,并领导青年经常与各地佛教界联谊。民国六十二年起创办慈光、智光两处念佛会,以及慈晖、西港菩提等幼稚园、托儿所。六十七年于中美断交之际延请高僧启建水陆0会一咛,翌年,八十二岁自觉晚年出家对戒律有更认知的必要,更兼教育在家弟子而延请星云、煮云、慈霭叁师启建在家五戒菩萨戒。 就在和妙法师与佛光山结缘不久之后,毅然地将福国精舍奉献给佛光山,如今福国精舍已改名“福国寺”,成为佛光山台南重要的道场。民国六十多年,悟乘法师来到观音山岩晃寺的现址结茅独修,由于和妙法师生前结缘弟子不少,加上悟乘法师为人慈悲亲众,慢慢地弟子便追随他在此另建一座正式的道场,岩晃寺也终于在民国七十九年落成启用。岩晃寺位于山林之间,风光明媚是修行宝地,为了纪念和妙法师,寺中并修建有和妙法师塔及纪念馆一座,可感知悟乘法师的心意与孝思。 资料来源 阚正宗《台湾佛寺导游(九)台南地区》 图片来源 古今寺庙巡礼 |
延平郡王祠 | 延平郡王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延平郡王祠建于清同治年间,俗称郑成功庙或开山圣王庙,位于台南市开山路,奉祀台湾开山始祖郑成功及其部将,为台湾的重要古迹。建筑分为照壁、供奉郑成功的正殿、崇祀太妃与宁靖王的后殿,以及东西庑。庭园修筑精美,厚重的琉璃绿瓦,衬着低矮的红色墙身,配合祠外延平公园的池榭垂柳,整体风格庄严典雅,是台湾唯一福州式庙宇建筑。 介 绍 延平郡王祠是全台最早,也最著名的郑成功祠。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并以台湾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建设台湾不遗余力,深得民心,死后人民设庙奉祀,但为避免清廷找麻烦,故称郑成功为“开山王”。 清同治13年,钦差大臣沈葆祯奉命来台办理防务,深入民间才发现郑成功对建设台湾的贡献,-皇帝建议建祠纪念之。朝廷同意后拨款立祠,谥号忠烈,并在正门石匾题“明延平郡王祠”,这是清朝首度承认郑成功的事迹。 祠中收藏许多古文物,包括珍贵的沈葆祯手书。东西兩庑则陈列郑氏部将牌位、仪仗等。后殿中央供奉郑氏母亲的牌位。庭中的两棵古梅是郑成功亲手所植,已有300年历史,每到寒冬吐露芬芳。祠堂右边的台南民俗文物馆,展示有民间的艺术品、古代生物标本及古代匾碑,馆藏丰富。祠前右侧保留着两座铜制古炮及七座铁制古炮。 地址:台南市中区开山路125号 门 票/开 放 时 间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全票新台币40元,半票20元 台湾台南市 |
安平古堡 | 安平古堡位于台南市安平区国胜路、古堡街之间,乃荷兰人据台时期,为拓展远东贸易所辟建,故又名“红毛城”或“番仔城”,为台湾最早的一座城堡。历经荷据、明郑、清领、日据,台湾第一座城堡——安平古堡,见证了台湾三百多年来的一页沧桑史。 古堡现存遗迹,包含右方内城残缺的半圆堡及古井遗址;而外城则有北、南西南棱堡遗迹,其中高3丈馀、长约30公尺的南城壁遗迹,已规划成古壁史迹公园,墙上古榕气根盘踞,老髯长须,古意盎然;园区内史迹浮雕十景。斑斑史迹如扇面迂回曲折罗列眼际。 今日所见之安平古堡纪念馆,登上红砖石阶,首见郑成功铜像及安平古堡纪念碑,纪念馆内展示“热兰遮城”的原始模型、郑成功墨宝及与明清史料文物;耸立在纪念馆旁的瞭望塔为1975年增建,登上高塔远眺台海万顷碧波,令人思潮起伏,仿佛看见如云战舰,千帆点点,郑氏大旗浴血开道,抚今追昔,无限感慨。 地址:台南市国胜路82号 电话:(06)226-7348 开放时间:08:00-17:00 休息时间:清明、端午、中秋及春节前三天 交通风向标:自台南火车站前搭15路市公车,于安平古堡下即抵。 |
亿载金城 | 介 绍 二鲲身炮台,旧称安平大炮台,是对应于不远的安平小炮台而得名;又因入口城门上方有沈葆祯题额:“亿载金城”,故俗称亿载金城。 二鲲身炮台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公元1874年)九月开工,至清光绪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八月竣工,历时只计一年又十一个月即建造完成。 同治十年辛未(公元1871年)琉球籍渔民因风漂流到台湾南部,大部分被牡丹社先住民杀害,幸免于难的渔民经由凤山县送到府城,再转往福州经督抚从优抚恤后,遣回琉球。居心不轨的日本,妄称琉球为它的保护国,以剿番为由进犯台湾。当时清廷政府一面向日本提出严辞抗议,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祯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积极防卫台湾。沈葆祯到台湾以后,勘定安平地势险峻,建造仿西洋式炮台一座,并延请法国人帛尔陀设计,以防守海口阻遏日军。 二鲲身炮台的建筑,是仿造西洋几何形营垒作法建造的方形棱堡式炮台,角凸出,中央凹入。凸出的棱堡安放大炮,做为远攻之用;凹人的墙面,列洋枪队,以防止近扑。后来因应实际需要,改为向海一面设阿姆斯特朗前膛大炮五尊,其余各面安二十磅及四十磅小炮各四尊。由炮兵272名配以洋枪队驻守。 日据时期,炮台遭毁损,曾一度荒废,后被列为府城名胜之一加以保护。光复后,大规模整修,现为一级古迹,即是今天所呈现的风貌。 台湾台南市 |
台南家具产业博物馆 | 从制造到创造,从工厂到市场,在台南创立走过五十多年历史的永兴家具,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台湾家具产业,率先成立全台首座家具产业博物馆,为台湾家具演变史留下见证。 处在台南仁德的台南家具产业博物馆,是一处占地三千多平米的家具厂房,前身是1958年创立的永兴家具,厂房后因产业外移而闲置,创办人之一的叶泰钦先生于2005年催生成立了台南家具产业博物馆,2008年获经济部评选为“观光工厂”,为台湾家具史留下珍贵的文化资产。 台南家具产业馆内目前规划为典藏展览馆、植栽生态区、永兴故事馆、教育馆、台湾家具馆、故事屋、漂流木创作区、工艺广场及木工体验区,参观民众在各展区除了可一窥台湾各时期的家具特色,认识制作家具的原料与技术,还可亲自体验当木工,感受榫卯工艺的精髓。另外切割、干燥、制材、备料、木工、雕刻、涂装、成品等制造过程,也都能一览无遗。 台南家具产业博物馆以永兴家具原有的老厂房与硬体设施为基础,将传统产业成功转型为体验式旅游的文化创意产业,让民众在寓教于乐的导览行程中,了解到家具不再只是单纯的商品,而是具有文化意涵的艺术品。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Museum in Tainan 必去理由:台湾最先建立的家具博物馆 仁德区 [Rende District] |
十鼓文化村 | 十鼓文化村位于台南市郊处,藉由幽静的森林小径与喧闹的市区隔离,邻近台南市的地理位置,更提供了民众一座亲近文化艺术的新天地。 十鼓文化村占地约5 公顷,共有16 座日据时代所建筑之旧仓库,2005年由十鼓接手重新规划,以活化闲置空间的概念,在国际知名设计刘国沧先生精心规划下,将昔日台湾糖业公司仁德车路墘糖厂风华重现,融入十鼓独创之台湾特色鼓乐,化身为亚洲第一座鼓乐主题国际艺术村。十鼓击乐团多次获选为台湾扶植艺文团队,并且于2009年12月以“鼓之岛”专辑入围第52届格莱美奖,秉持着传承及创作传统音乐,发扬台湾击乐。 十鼓文化村内,除了具有标竿性的大烟囱外,主要设有13个主题设施,内有简介馆、鼓博馆、击鼓体验教室、十鼓蔬苑、小剧场、水槽剧场、烟囱广场、森林呼吸步道、十鼓祈福馆等主题设施。此外,文化村还并定期举办艺术节或鼓艺大赛等活动方式,让民众体验系鼓乐趣,每天都举办5场击乐表演,让民众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精采绝伦的节目。每年农历春节期间,十鼓鼓乐团也会于文化村中举办一系列活动,相当精采,值得前往一观。 Ten Drum Culture Village 必去理由:台湾最知名的鼓乐文化村 仁德区 [Rende District] |
保安车站 | 位于台湾台南县仁德乡的保安车站身为车路墘驿,原本位置在现今的南方1.5公里处,于民国前13年11月建站,并以当地村庄名称“车路墘”为名。后来因运糖需要,在民国三年10月迁建到现址至今,民国51年12月“车路墘村”改名为“保安村”,车站也随之改为保安车站至今。 保安车站一直都是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的一个小车站,使用者多为当地居民与附近两所大学学生,仅有区间车停靠。后来经铁道迷无意中发现,由永康到保安的车票,票面文字刚好为“永保安康”,一时之间游客大量拥入,在当时带来大量观光人潮。 保安车站同时也是台铁目前现存几个木造车站中,保存相当良好的一座木造车站。以阿里山桧木为主要建材建造的站体,主结构完全未使用铁钉,以榫接方式建造,建筑型式颇有日式风味,以白色为主要色调,造型典雅,自建造至今已超过90年,历经多次地震与水灾,始终屹立不摇甚为可贵。另外,车站外有一间由台铁旧仓库改建而成的餐厅,餐厅附近台铁以大量废弃枕木做环境营造,有户外桌椅、花台、栏杆及标志等,颇具雅趣。 Baoan Railway Station 必去理由:台湾最稀有的木造车站之一 仁德区 [Rende District] |
竹溪寺 | 竹溪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竹溪寺位于台南市南区,因邻近竹溪而取名竹溪寺。它属于禅门临济宗寺庙,正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与阿弥陀佛三宝佛,为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也是台南四大古刹之一,终年香客不断。 竹溪寺的创建年代一说是1664、1665年时所建,当时称为“小西天寺”;或说是于1684年由台湾府知府蒋毓英所建,也有人认为是1692年修建的。但官方依照台湾史学家卢嘉兴以沈光文有诗提及该寺而认定其为明永历十八、十九年间(即1664、1665年)所建,并将其定为台湾最早建立的佛寺。该寺创建之后,曾数次整修,其中在台湾日治时期的1927年该寺曾改建成中西合璧式的建筑,二次大战后的1973年改建为今貌,据说经过10年才完全建成。 现在的竹溪寺只有旧山门为重建前的建筑,其余部分均为中国古典式样。新山门为牌楼式,与建筑主体中间有前庭,而主体则有均为三层楼高的三川门、拜殿、主殿与后殿,两侧则为钟鼓楼与禅房。庙中有号称台南三大名匾之一的“了然世界”匾,此外在日治时期的西来庵事件发生后,台南西来庵虽然遭到拆毁,但原本在庵内供奉的五福王爷神像被寺僧带到寺中并供奉至今。 Zhuxi Monastary 必去理由:台湾最早建立的佛寺 |
安平城隍庙 | 安平城隍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安平城隍庙位于台湾台南市安平区,昔日为水师官兵所祭祀的庙宇,现与安平观音亭、安平天后宫同为安平地区三大公庙,也是台南最著名的城隍庙之一。 据《续修台湾县志》记载,安平城隍庙为水师协镇沈廷耀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所建,而后协镇丁朝雄(1785年)、守备陈景星(1801年)与游击詹胜、守备陈廷梅和李文澜(1804年)曾对庙宇进行修葺。而同治二年(1863年)时的整修得到当地渔户、地方-与水师的响应,其姓名与捐款金额都留在三支梁签上。庙宇最终于第二年修葺完成,并留下当时台湾水师中协副总府游绍芳所赠之“被灵夑理”的匾额。进入日治时期以后,安平城隍庙由官庙转为安平六角头的公庙,但当时香火并不盛。二次大战结束后,于民国七十八年(1989年)重修而成今貌,更因历史悠久而被列入安平三大公庙,香火逐渐旺盛起来。 现在的安平城隍庙宽三开间,由三川殿、拜殿与正殿相连而成,为钢筋水泥建筑。其门神为陈寿彝所绘的牛头马面,与台南的府城隍庙及县城隍庙有别,颇具特色。 Anping City God Temple 必去理由:台南最主要的城隍庙 |
台南弥陀寺 | 台南弥陀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台南弥陀寺位于台南市东区,建于明郑(指中国南明至清初期间,由郑成功家族领导、并以恢复明朝旧有领土为志的政权)郑经时期,为台南四大古刹之一。现在的弥陀寺是民国六十年(1971年)动工改建后的结果,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闽南风貌。 弥陀寺最初创建时因规模不大,原称“弥陀室”,主祀阿弥陀佛,后来在清康熙年间逐渐扩建,遂改名为“弥陀寺”;清乾隆年间,该寺被列为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二战时期,弥陀寺被盟军轰炸,虽然在战争结束后曾予以整修,但最后还是在民国六十年(1971年)将原本建筑全部拆毁,于民国六十九年(1980年)建成今天的容貌。 现今的弥陀寺为三进建筑,第一进的山门有三开间,门内两侧供奉有哼哈二将。第二进的正殿则为三层楼建筑,其一楼为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而在三楼则收藏有清朝古匾。第三进为后殿,一楼正中央是地藏殿,两侧供奉该寺历代开山祖师与寺众信徒的牌位,而二、三楼则分别是藏经阁和供奉千手观音的圆通宝殿。 Tainan Mituo Monastary 必去理由:台南最著名的四大古刹之一 |
台南开元寺 | 台南开元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台南开元寺坐落在台南市北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是台湾最著名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柴头港溪入海之处,所以最早被命名为“海会寺”,但又因为该寺为台湾第一座官建佛寺,便循唐玄宗所开之例,改称为“开元寺”。 台南开元寺对近代台湾佛教的发展影响颇深,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被公告为二级古迹,亦是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它坐西朝东,在蒋元枢整修之后为四殿两厢房的建筑群,为典型的伽蓝七堂寺院。游客从北园街上的山门进入后,便是宽广的庙埕,庙埕北边立有碑亭。而过了庙埕之后,便是三川门,其中央宽五开间,有三对由台南名师蔡草如所绘的门神,分别是中央的韦驮与伽蓝0与两侧的四大天王。而在三川门之上,0有“开元寺”匾,内则挂“小西天”匾,门旁还有清代名士林朝英所书的楹联,为其在台湾仅存的遗墨。 此外,台南开元寺内的七弦竹、诗魂碑也是颇具人气的看点。据说七弦竹是郑经之母董夫人所种,为来自河南卧龙岗的竹中异品,在台湾相当少见。 Tainan Kaiyuan Temple 必去理由:台湾最早的官办寺院 |
台南都会公园 | 台南都会公园位于台湾台南市仁德区,其开发是由台南县政府与台糖于2003年签订合作开发协议书,由台糖公司提供100公顷为合作开发区内,由台南县府集中取得回馈捐赠40公顷土地。公园全面积为66公顷,为台湾面积第三大的都市公园;第一期为40公顷,其余的26公顷为第二期,第一期于2009年1月3日开放。 台南都会公园位于仁德往高雄一号省道上,是一处休闲、生态、艺文展演的多功能园区,一眼望去就是一片大草原,种满了许多树及园艺造景。辽阔的台南水都公园入口处的造桥与城墙样式仿佛让人进去城堡一般,户外区包括人行景观步道、环园自行车专用道、户外展演舞台、体健舒活区、滞洪景观池、环湖木栈道、儿童游戏区,另设管理中心、3处室内展览中心以及研习教室。而在许多小地方也会看的到园区设计的用心之处,厕所的外型为香菇建筑,让公园内增添了不少活泼的氛围。眺望远方还可看到十鼓文化村高耸的烟囱竖立着,许多空间都是留影纪念的景象,是亲子休闲游玩的好地点。 Tainan Metropolitan Park 必去理由:台湾面积最大的都市公园之一 |
奇美博物馆 | 奇美博物馆位于台湾台南市仁德区,为企业家许文龙所创办的奇美实业所辖之私人博物馆、美术馆,以典藏西洋艺术品为主,馆于1992年正式开放,利用奇美实业大楼5至8楼供民众免费参观,参观前不论是个人或团体皆要进行预约。 许文龙不但是大企业家,对拉小提琴也很有兴趣,他由收藏名琴开始,逐渐扩展收藏艺术品的领域,终于有计划有规模的成立博物馆。1977年成立奇美文化基金会,1989年2月成立奇美艺术资料馆筹备处,1992年成立奇美博物馆,同年4月1日免费对外开放。2001年又在台南科学园区成立南科奇美博物馆,专门展出人类从手工到机械的演变历史。 奇美博物馆由西洋绘画雕塑、乐器、古兵器、自然史、古文物等五个部门组成,馆藏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西元前八世纪的埃及文物、世界顶级的珍贵名琴,到数百年前的日本武士刀、文艺复兴与巴比松等画派的经典之作,以及独步全亚洲的鸟类标本等多元文化的收藏,可以让观众即使不出国,也能欣赏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精髓。 Chi Mei Museum 必去理由:台南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 |
全台首邑县城隍庙 | 全台首邑县城隍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全台首邑县城隍庙为台湾清治时期所设的对应台湾县的官祀城隍庙,当时称为“台湾县城隍庙”,位于台南市中西区。虽然其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但现在的庙宇建筑是二战后于1980年1月重建而成的,为台湾最主要的城隍庙之一。 全台首邑县城隍庙由台湾县知县张宏捐俸兴建,最初位置是在东安坊的县署旁边,后来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府方邦基、知县鲁鼎梅将庙移到了镇北坊赤崁楼右边,但隔年又移到了县署北边,之后屡次修建并扩大了庙宇规模。二次大战后,该庙在民国五十五年(1966年)4月重修落成且举行祈安建醮法会,两年后又增建地藏王殿。然而由于庙梁腐朽,该庙在民国六十七年(1978年)9月募款重修,最终于六十九年(1980年)1月完工而成今貌。 现在的这座城隍庙为一进三开间建筑,门楣-写着“尔来了么”,正殿神龛供奉“显佑伯城隍尊神”,两旁从祀文武判官与七爷八爷,每天都有很多香客到此进香。 Tai Xianyi City God Temple 必去理由:台湾最主要的城隍庙之一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