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浏阳河婚庆文化园 | 浏阳河婚庆文化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长沙浏阳河婚庆文化园,位于荷花路与浏阳河大道的交汇处,占地约122亩。浏阳河婚庆文化园经过湖湘众多民俗专家、文化学者的研讨,在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经历了近两年的精心打造,成为了国内首个婚礼主题的文化公园。文化园内通过音乐喷泉、婚典大道、模纹花坛、唯美开阔的草坪、蜿蜒流动的水景、西式教堂和中南面积最大的庆典宴会厅等设计元素,同时融合江景景观、爱情小品设计,以开放、亲和、自然为特征,实现新人对创意婚礼的一切构想:西式教堂婚礼、中式传统宴席以及时尚新颖的草坪婚礼、水上婚礼、马车婚礼等形式。除了为新人提供婚礼服务,婚庆文化园更加入丰富的其他业态:园内规划的约7000平方米商业街,融合婚纱礼服定制、长沙特色清吧、创意品牌零售等业态;入驻园内的银兴乐天影院将打造6000平方米、拥有八个放映厅、两个巨幕厅的超奢华大型影院,将为市民提供国际前沿的视听享受;园区内小天鹅国际公馆宴会厅规划总面积10000㎡,为中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宴请场所,最大能同时容纳180桌,可以满足各类婚宴服务和大型庆典活动。园内更增设市民活动广场、亲水旱喷广场等,以供游客和市民休闲活动。 电话 0731-85770888 交通 市内乘143、405、131、520、707路公交车在荷花路东站下车即可;也可乘坐131路到白沙路口下即。 或乘长沙地铁2号线到万家丽广场站下后沿荷花路往东1千米即到。 景点位置 长沙市芙蓉区浏阳河大道二段300号 |
湖南图书馆 | 湖南图书馆是国家举办的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其前身是始建于1904年3月,由梁焕奎等人募捐、湖南巡抚赵尔巽准令于古定王台创办的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它是我国第一家以“图书馆”命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1912年秋至1913年春毛泽东在此自学半年,1927年间何叔衡担任馆长。1949年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南图书馆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84年12月韶山路湖南图书馆馆舍落成开放,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邦题写了馆名。现有馆舍主楼面积2.3万平方米,培训楼6700余平方米,馆藏实体文献450余万册(件),其中图书308余万册(件),古籍线装书80余万册(件),报刊55余万册(件),视听与缩微制品20余万件。数字资源规模增速迅猛,电子图书达330万余种。年到馆读者256余万人次,外借文献259万册,网站年访问量达2860余万次。 湖南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中不少是稀世的善本、谱、牒、字画、手札等,尤以丰富的地方文献著称。本馆设有综合借阅处、文学艺术图书借阅室、中文报纸期刊借阅室、外文借阅室、中文参考图书借阅室、地方文献阅览室、古籍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服务窗口,还相继设立了独具特色的湖南人物资料中心、毛泽东著作版本室、徐特立藏书阅览室、家谱收藏中心、滋贺文库、音像借阅室、盲人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少年儿童分馆、老年图书馆、女子图书馆等。本馆实行开架借阅,现设有阅览座位1570余个,开展书刊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文献检索、专题服务、系列讲座、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读者服务工作,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获取知识信息、阅读休闲的理想场所。近年来湖南图书馆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了网址为www.library.hn.cn的湖南图书馆网站、网址为www.txhn.net的天下湖南网和湖南图书馆官方微信服务号,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的电子资源服务。由我馆承办的共享工程湖南省分中心已成为我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中心、资源建设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8:30~18:00(22:30),法定节假日各窗口服务时间另行通知。 公交车:6路、7路、104路、602路、202路到窑岭北下; 348路、368路、138路、139路、112路到文艺路口下; 01路、131路、122路、406路、301路、9路在窑岭下.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169号 邮编:410011 楼层 窗口名称 开放时间 负一楼 湖南图书馆少年儿童分馆 周一、三、四、五、六、日:8:30-18:00 艺术图书馆 女子图书馆 一楼 总服务台 -处 周一、三、四、五、六、日:8:30-18:00 综合借阅处 盲人图书馆 周一、三、四、五、六、日:8:30-12:00 二楼 文学艺术图书借阅室 周一、三、四、五、六、日:8:30-18:00 中文报纸期刊借阅室 音像借阅室 老年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文献检索室) 三楼 外文借阅室 周一、三、四、五、六、日:8:30-18:00 中文参考图书借阅室 地方文献阅览室 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室 保存本阅览室 周一、三、四、日:8:30-12:00 14:30(15:00)-17:30(18:00) 四楼 古籍阅览室 周一、三、四、日:8:30-12:00 14:30(15:00)-17:30(18:00) 图书馆学资料室 周一、三、四、五:8:30-12:00 14:30(15:00)-17:30(18:00) 学习室 周一至周日:8:30-22:30 大门南侧 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全天候开放 |
马王堆汉墓遗址 | 马王堆汉墓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长沙市东郊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据地方志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形似马鞍,故也称为马鞍堆。 堆上分布西汉墓三座,三座汉墓中,二号墓葬的是汉初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的墓,三号墓是利苍之子的墓。一号墓规模最大,墓坑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深16米。现在一、二号墓坑已填塞,其0土的女尸、素纱禅衣及一大批西汉器皿和帛书画等都保存于湖南省博物馆;三号墓坑经过整理加固,供人们参观。 1号墓是西汉初长沙国丞相轪侯的夫人辛追之墓。封土厚4米,墓室深16米,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从封土堆到墓底为20.5米。葬制为二椁四棺,外由厚0.4—O.5米的木炭和厚1—1.3米的白膏泥封裹。椁室长6.72米,宽4.88米。共用木板70块,平直方正,都是巨大的整块木板,其中最大的一块,长4.88米,宽1.52米,厚0.26米,重达1.5吨。椁有外、内2层,形成4个边箱,塞满大量的随葬品。有的物器上有“轪侯家”文和“轪侯家丞”封泥,一奁盒内有一方“妾辛追”印章。 椁室中央置放四层套棺。外为黑漆素棺。第二层为黑地彩绘棺,绘流云漫卷的宇宙太空,其间画有110多个神怪、仙人以及鹤、鸟、豹、牛、马等飞禽走兽,动作各异,神态飞扬。第三层为朱地彩绘棺,通体朱漆,外表绘彩色祥瑞图案和龙、虎、朱雀、仙人及云纹,构图精巧,色调明快。第四层为锦饰内棺,内髹朱漆,外髹黑褐色漆。外表以帛、绢、绣绵等丝织品装饰,极为精美,更显得华贵。 1号墓出土一具完整的女尸,即为利苍之妻辛追。女尸用20层丝绸麻布衾被衣袍包裹,保存度十分完好。女尸身长1.54米,重34.3公斤。体形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弯动,软组织尚有弹性。后经解剖发现,内脏器官完整,年龄为50岁左右。 3号墓出土文物十分丰富,漆器和竹简都比1号墓多,特别是12万余字的28件帛书、5幅帛画和2幅地图,更是罕见的重大发现。其中有一件木牍,上 书“十二年二月乙已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可知墓的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 2号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之墓,曾多次被盗,出土有“利苍”玉印和“长沙丞相”、“轪侯之印”铜印等3枚印章。 马王堆汉墓遗址中,出土了著名的马王堆女尸,遗址在长沙市东郊马王堆医院内,三座墓坑中,一、二号墓坑已填塞,对外开放的只是三号墓坑和墓坑上的展览室。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妻子和儿子的墓葬,其中一号墓坑中埋葬的是利苍的妻子辛追,出土时软组织有弹性,关节能活动,血管清晰可见,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见的不腐湿尸,此后将此类古尸命名为马王堆尸。目前女尸和其他陪葬品都已迁往湖南省博物馆。 马王堆汉墓展示了2100多年前长沙国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者奢侈豪华的生活、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马王堆汉墓巨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出土文物,已成为轰动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有人称之为“世界第八奇迹”。马王堆汉墓出土众多的文物,为研究西汉初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风俗民情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有学者称之为“马王堆文化”。3号墓出土大量帛书,计有20多种,12万多字,其内容涉及哲学、史学以及《五星占》、《相马经》、《五十二病方》等天文、医学方面书籍,尤其是其中有不少古佚书;一号墓出土的一具完整女尸,因其保存度十分完好,医学专家已定名为“马王堆尸”。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认为:有一具完整的古尸,有成组成套的器物,有大量珍秘的简帛,因此应称之为重大考古发现。关于马王堆汉墓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已形成一个世界性专门学科——“马王堆汉墓学”。 特别提示 出土的文物基本都存放到湖南省博物馆了,这里面仅仅是封土遗址,可根据个人喜好决定是否前往。另外,目前只有三号墓可以参观,一号墓和二号墓的文物出土后不久墓坑就回填了。 地址:湖南长沙市东郊马王堆医院内 类型:古迹陵园/墓地 游玩时间:建议0.5-1小时 电话:0731-84514630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元 |
湖南大剧院 | 湖南大剧院于2013年划归省演艺集团管辖,省文化厅进行行业管理。目前大剧院主要有6大业务经营板块:剧场演出、电影放映、剧院物业管理、文化艺术交流、文化音像出版和新业态(动漫和网络经营)。是目前湖南文艺行业里一家高档次 、大规模的综合性多功能大型文艺演出场所之一。湖南大剧院位于长沙市韶山北路139号,大楼占地面积12亩,高29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84,000平方米,是一座集电影放映、文艺演出、文化娱乐、中西餐饮、体育健身、会议庆典、商贸办公为一体的大型现代文化建筑。演出大厅位于第三层,剧场前厅安放着我国现代戏剧奠基人、湖南籍著名艺术家田汉铜像, 作者为我国著名雕塑家朱惟精。 湖南大剧院是湖南省会长沙标志性的文化建筑。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2007年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湖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0年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南大剧院最初由国家投资7000余万元的资产建设,经过大剧院人的艰苦创业、开拓奋进,时至今日,全院总资产已接近3亿元,并且成为了中国演出市场的一个重要演出基地。每年的演出活动平均达100场左右,成功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西班牙、古巴、巴西、俄罗斯、朝鲜、苏格兰、加拿大、蒙古等国际演出团体及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交响乐团、总政歌舞团、东方歌舞团等国家级艺术团体;在这个美轮美奂的舞台上展示了交响乐、芭蕾舞、话剧、歌剧、钢琴、杂技、魔术、冰上芭蕾和民乐演奏等各种表演艺术。曾先后有当代中外国际演艺明星和艺术大师到大剧院献艺。2012年经营收入突破5000万元。 设备 湖南大剧院装修豪华,设备先进,拥有高清LED(p6.p10)主屏和副屏,剧场A厅拥有超高清LED(p4)主屏,先进的电脑灯和三基色染色照明灯,全数字YAMAHA调音台和舒尔胸唛、耳唛,为您节目完美呈现,提供有力的支持。大、中、0厅共有7个,总座位2500个,大厅和中厅连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杜比。数码立体声5.1声道电影环音系统。同时还拥有一流的中央空调系统和消防设施以及高档自动扶梯和高速电梯。 地段 湖南大剧院位于长沙市区繁华路段——韶山路和解放路交汇处,与华天大酒店、通程国际大酒店、华侨大厦、城市花园、湖南文化娱乐中心、湖南图书馆等著名单位相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湖南大剧院原设计主楼高110米,共32层。现建成11层,主楼上部空间正筹资待建。大楼内部亦有部分可供合作或租赁。 结构 剧院主体是大剧场,总座位1462个,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施工,建筑声学一流,全场观众能在不同的角度舒适地欣赏演出和观看影片。剧场舞台设备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舞台面积达800多平方米,安装有全自动升降机械,能全方位地平移升降。舞台灯光为电脑控制480回路,容量为2100KVA,加上新型的电脑灯及美国品牌专业剧场音响系统和“斯坦威”九尺专用演出钢琴,大剧院具备接待国内外所有顶级艺术表演团体的能力。同时,其特殊设计的18米超宽电影银幕,为目前中南地区最大的专业电影院银幕,看得最清楚,听得最仔细,为全省影迷的首选。 电话:0731-84171639 传真:0731-84171631 景点位置: 长沙市韶山北路139号 |
湖南省档案馆 | 湖南省档案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南省档案馆是省级综合性国家档案馆,是永久保管重要档案的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和现行文件的中心。湖南省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290个全宗、40余万卷(册),以及录音、录像、影片、照片等非纸质载体的档案。档案起讫年代上至清代顺治年间,下迄20世纪90年代。其中清代与民国档案127个全宗,革命历史档案10个全宗,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档案153个全宗。馆藏以文书档案为主,亦有科技及其他门类档案。 湖南省档案馆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1974年3月正式启用湖南省档案馆钤印。1997年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授牌为“湖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由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赋予“湖南省现行文件服务中心”职能,开展现行文件服务工作。内设办公室、征收保管部、利用部、技术部、电子文档部、人事保卫部、服务中心等7个职能部室。在职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60人,为职工人数的8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6人,为职工人数的93%,其中:副研究馆员以上职称18人,为职工人数的25%。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湖南省档案馆馆藏的清代与民国档案已全部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档案开放至1969年。为查找利用方便,建立了档案馆指南、全宗介绍、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专题目录、报刊杂志索引,人物、文件、组织机构卡片及机读目录等较为完备的检索工具。基本建成了全省地方志、谱牒、明清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目录中心。 为主动、系统地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湖南省档案馆采取自编与合编相结合,先后出版了《湖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林伯渠日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抗日战争时期湖南地下党历史文献选编》、《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文件汇编》、《湖南工运史料选编》、《湖南妇运史料选编》、《湖南青运史资料选编》、《红军长征在湖南档案史料选编》、《黄埔军校同学录》、《何键王东原日记》、《情系故乡——刘少奇回湘档案史料辑录》、《湖南省志 建国四十年大事记述》、《中共湖南党史大事年表》、《湖南历史上的今天》等档案史料。 为发挥档案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湖南省档案馆结合馆藏,先后举办了《湖南省档案馆档案展》、《刘少奇回湘史料展》、《湘魂——湖湘人杰与近现代中国》、《江永女书文化展》、《黄埔魂 中国心——黄埔军校档案史料展》等各种类型的展览。 湖南省档案馆位于长沙市车站北路205号,用地16亩,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其中:库房14层,面积9500平方米,业务技术用房3层,3500平方米。配套设施、设备齐全,有消防自动报警灭火系统、防盗监视系统、电力空调系统、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电梯、档案密集架等专用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刻录机、扫描仪、数码相机、阅读器等现代技术设备。 湖南省档案馆馆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法定节假日除外)对外开放。 |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八路军驻湘办事处) |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沙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蔡锷中路徐祠巷19号。 1937年12月9日,徐特立、王凌波从延安抵达长沙,根据党中央部署在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徐特立任驻湘代表,王凌波任通讯处主任。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于这年年底在东长街(今蔡锷中路)徐家祠堂公开挂牌办公。次年2月,通讯处迁至寿星街2号。通讯处还在雅礼中学设立电台,在长沙县燕子窝陈家祠堂(今望城县天顶乡梅溪小学)开辟办公地点。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建立以后,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抗日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协助省(工)委迅速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培训党员骨干;组织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发动募集抗日物资;开展上层-工作,广泛团结各阶层抗日爱国人士,营救革命同志;输送优秀青年去延安等地,为动员湖南人民在党的旗帜下组成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湖南人民的抗日斗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8年10月27日,周恩来、叶剑英来湘指导工作,住寿星街2号通讯处机关。在长沙的10多天里,周恩来、叶剑英每天都要接待国内、国际上各方面的人员,会见湖南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对党在湖南的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徐家祠堂始建于清代末年,占地约46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进二层,呈典型的南方氏族宗祠特征。1938年“文夕大火”中被焚毁。1975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在旧址上按原貌复建当年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并举办复原陈列,展出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相关历史文物、资料等。 长沙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于1983年10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9月被长沙市委宣传部公布为长沙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长沙市博物馆 | 长沙市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沙市博物馆位于长沙市八一路480号,是改革开放后在原0湘区委员会旧址纪念馆基础上必建的综合性的地志博物馆,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该馆收藏2万余件反映长沙历史和近现代革命史的珍贵文物。其中,商代青铜大铙、青铜编铙、错金银龙凤纹铜盒、蜻蜓眼琉璃珠、带鞘铜剑、曹僎玛璃印被誉为稀世之珍。 作为一座中型综合性的地方志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承担着收藏、保管和展示长沙市以及周边地区各类文物、照片、图书、文献资料的重任。为国家征集收藏了各级各类文物、照片、图书、文献资料共85000余件。 其0土文物10500余件,流散文物28000余件,字画和近现代文物6500余件;各种历史图书文献资料20000余件,各类照片20000余张。经专家鉴定,共有一级文物87件套,二级文物101件套,三级文物2750件套。 如象纹大铜铙,商代文物。铙呈褐绿色,甬呈圆管状,钲部作合瓦形,主纹为粗线条组成的兽面纹,两眼为半浮雕的粗勾纹,上刻云雷纹,鼓部饰一组相向站立、鼻子相连的象纹,象身、钲之周边、甬部均满饰云雷纹。据记载,铙为乐器,用于军旅以催人奋进,或祭祀、宴乐。大铜铙目前主要出土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其中又以长沙的宁乡出土最多,约20余件。此器形制巨大,气魄雄伟,纹饰粗犷,是我国目前商代青铜乐器之王。 近年来,市博物馆充分发挥了教育基地和文化名城窗口的作用。近10年共举办各类陈列展览100余个,接待观众200余万人次;承担国家社科重点科研课题2个,出版专著10余本,发表论文报告300余篇;1997年举办的《长沙三国吴简暨历年出土文物精品展》获当年全国十大文物精品展奖;专著、论文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等成果奖30余项;利用本市出土的特色文物--商代大铙,开发了长沙大铙古乐表演项目,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项目正逐步走向市场。 作为长沙历史文化的展示中心,长沙市博物馆是青少年活动的基地;是对市民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多年来,市博物馆一直是长沙市文明单位、省文明博物馆。1994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社会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长沙市开福区新河三角洲滨江文化园 电话:0731—82892350 0731—82892360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发票,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及农历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二闭馆。 参观方式 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参观秩序,本馆实施观众限量,有序控制。观众在票务处取票后通过安检即可入馆参观。 一、普通观众 在票务处凭有效证件取票后通过安检即可入馆参观。 二、预约参观 观众预约前关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或登录博物馆官方网站进行实名注册,并完善您的相关信息,方可享受本馆提供的预约服务。 1、个人预约 请至少提前一天进行门票预约。每张有效身份证件每天限定预约一次,最多实名预约3人。预约成功后,请凭预约号码及有效证件在票务处自助领票入馆。若未在预约时段到馆,视为无效。 2、团队预约 请团队导游或领队至少提前一天登录博物馆官方网站团队预约通道进行参观预约。 预约时须详细填写团队成员实名信息,并保证信息真实有效。 预约成功后,请凭预约号码及有效证件在票务处领取门票。 旅游团队入馆后须收起导游旗,关掉扩音器,严格遵守本馆相关规定。 非预约团队须与普通观众一起排队领票等候参观。 三、关爱人群(需凭本人有效证件) 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离休干部(可带看护一名),可优先领票入馆参观。 |
长沙大学 | 长沙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在原长沙大学(专科)基础上组建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长沙市为主管理的体制。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 学校占地约1968亩,校舍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385.51万元,图书馆藏书133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3648人。 学校主动融入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长沙支柱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工程应用类学科专业群为主体,文化创意类与现代服务类学科专业群为两翼,理、工、文、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现有15个教学院(部),43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省级实践教学改革项目26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学校已形成拥有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 1个、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市文化研究基地1个、市工程技术中心的学科建设格局。 学校现有教职工998人,其中专任教师750人。教职员工中正高职称教师9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8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人,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1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能手10人,省教学奉献奖2人。 景点位置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双杨路 招生就业热线:0731-84261436;84261447 |
长沙规划展示馆 | 湖南湘江新区规划展示馆位于长沙市潇湘南大道383号(洋湖湿地公园东门对面),总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展馆成立于2011年6月,为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下设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展示湖南湘江新区建设成就和发展规划,集规划展示、宣传教育、商务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展示湖南湘江新区形象的重要窗口。 湖南湘江新区规划展示馆共分为三层,一层为建设成就展,主要展示湖南湘江新区近年来取得的建设发展成就,分为“经济实力全省领先”、“基础配套基本完成”、“环境优势已经构成”、“产业项目大量聚集”四个展区。二层为发展规划展,主要介绍长沙高新区、梅溪湖国际新城、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滨江新城、洋湖总部经济区,以及湘江新区空间发展规划沙盘动态演示。三层为“未来畅想”展,是一个以“长沙之梦”为主题的4D动感影院。 湖南湘江新区规划展示馆自开馆以来,以丰富的展示内容、直观的展示方式和周到的接待服务,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宾客和广大市民前往参观。截止2015年底,展馆接待参观人数近百万人次,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团队近百余批次,同时还有大量外国政要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 参观需知 1.展馆免费参观,每周二到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 2.每天四场定时讲解:9:30、10:30、14:30、15:30 3.展馆为20人以上团队提供预约免费讲解服务,须提前三天预约登记,并提前一天进行确认。 4.咨询及预约电话:0731- 89875726。 湖南湘江新区规划展示馆官方网站:http://www.xdqghzsg.com/ |
长沙贺龙体育场 | 中国第一座以国家领导人名字命名的综合性体育场馆 长沙贺龙体育中心是中国第一座以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命名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是对贺龙元帅的纪念。 作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贺龙元帅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 他曾经说过一句让人闻之落泪的话:“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死不瞑目。” 贺龙体育场的雏形是一个群众性体育中心,于1950年选址,1952年建成。在以后的时间里又经过了四次改建,新增加了非常多的体育运动设施,体育场的整体设施逐步的完善起来。 1987年10月10日,贺龙体育场落成,并且正式命名为“贺龙体育场”。 2003年,该馆重建。现在的体育场外形像一朵美丽的芙蓉花,点缀着长沙市。馆名由王震将军亲自题写, 字体遒劲有力。 贺龙体育场位于贺龙体育文化中心靠劳动西路一侧,为一座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体育馆。该馆总建筑面积18425平方米,固定与活动坐席6500个,比赛大厅面积为58×30米,是继首都体育馆、上海体育馆之后,中国大陆较重要的综合性体育场馆。 该馆曾成功承接过第一届亚洲体操锦标赛、中美男篮对抗赛、五城会体操蹦床比赛、五城会男子篮球决赛等国内外大型赛事,多次承办CBA和WCBA重大赛事。 景点位置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劳动西路 |
浏城桥楚墓 | 浏城桥楚墓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长沙浏城桥楚墓(编号71·长·浏·M01)是长沙出土的一座最早的楚国贵族墓葬,也是长沙地区最重要的战国墓之一,墓主是楚国大夫一级的官员。墓0土各类文物共262件。此墓对研究长沙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浏城桥楚墓为带墓道的长方形土坑墓,方向85度。墓室长584、宽397、深700cm。二椁一棺,保存完好。外椁长450、宽288、高204cm。内椁长257、宽126、高126cm。棺椁周围填有厚60cm的白膏泥。 浏城桥楚墓1971年2月由湖南省博物馆发掘,是长沙出土的一座最早的楚国贵族墓葬,也是长沙地区最重要的战国墓之一。此墓二椁一棺,保存完好,出土陶器、铜器、木器、竹器、玉器、丝织品等各类文物共262件。墓主是楚国大夫一级的官员。此墓的发掘,为研究战国时期长沙地区的楚国葬制礼俗,研究当时长沙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发展状况,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史、乐器发展史、工艺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总之,此墓的发掘对研究长沙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1982年11月长沙市人民政府将其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浏阳河风光带 | 浏阳河风光带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浏阳河休闲风光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浏阳河西岸,南起人民东路,北至车站北路,全长8公里,路幅宽46米。 周边交通便利,远大路横穿东西, 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距长沙火车站1.5公里, 至黄花国际机场15公里。整个浏阳河休闲风光按40米绿化带、34米商业街、26米道路(含停车场)规划设计。第一期工程为西岸长善垸一、二段,风光绿化带每隔500米分成一个休闲功能区,共分为11个主体区域,商业街按四合院形式设计,总投资约12亿元。由浏阳河风光带、休闲带以及连接风光带、休闲带的浏阳河景观大道三部分组成。 浏阳河休闲风光带建设,提炼浏阳河“十曲九弯”的特质,通过各种元素如小品、展馆等辅以与浏阳河有关联的文化印迹;同时立足情字,开创“情侣大道”,使之成为情侣、长沙市民和游客乐意驱车前来游玩的场所。 浏阳河休闲产业带建设,重点突出“婚庆主题”、“时尚主题”、“餐饮文化主题”和“儿童创意体验主题”,为婚恋群体、美食爱好者和家庭提供高品质的活动场所,使之在中南地区乃至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
黄兴路步行街 | 黄兴路步行街是长沙市最繁华的地段之一,是一条步行商业街。北起芙蓉区司门口,南到南门口,全长838米,包括近万平方米的黄兴广场,是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及旅游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黄兴路步行街分为内街和外街,内街又有三层。商铺众多,品牌齐全。除各种常规服装店、饰品店以外,这里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小吃美食,旁边的坡子街更是长沙特色小吃的齐聚之处,有长沙人民耳熟能详的火宫殿、双燕楼、红梅冷饮等,数不胜数。 黄兴路步行街又可称为"黄兴广场",地方不大,但位置非常好,在芙蓉路与五一路的交界处,作为供市民休闲的小广场,黄兴广场这边真的很不错。绿化不错,有小喷泉,还有芙蓉女神的雕像,圆形结构,周围有长椅供休憩。路都是由鹅卵石铺就,也适合大家来散步。 景区地址:长沙市芙蓉区黄兴路司门口(近解放西路) 乘车线路:在长沙市内乘2、11、18、112、138、143、145等路公交车前往 黄兴 (1874~1916)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革命时期化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汉族,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10月31日,黄兴于上海去世。1917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 详细++ 黄兴 (1874~1916)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革命时期化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汉族,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10月31日,黄兴于上海去世。1917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 详细++ |
长沙程潜公馆 | 长沙程潜公馆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程潜公馆位于今长沙市芙蓉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的白果园23号。解放后,程潜先生将该房交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所有。湖南粮食局作为住宅安排职公租住。现房屋产权归长房集团所有。公馆建筑面积326.66平米。为二层青砖楼房,共有14间房屋,全青花窗户,尽显古朴典雅之风。 程潜公馆是一座两层楼的民国风格建筑,红石砖外墙,青石瓦屋顶,于闹市中沉淀出一份历史的厚重。由长沙市文物局颁发的“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点”牌匾挂于木质大门上。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程潜公馆原貌得以基本保留。 程潜是湖南和平解放的重要直接推动者,程潜公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代表了民国时期长沙民居建筑的典型风格。2005年,程潜公馆被长沙市政府列入该市第一批23处历史旧宅保护维修改造名录,程潜公馆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地址:长沙市芙蓉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的白果园23号 乘车线路:在长沙市内乘707路公交车在蔡锷南路口站下车即到 |
中国湘绣博物馆 | 中国湘绣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南湘绣博物馆是一座向世人展示湘绣历史与技艺的专业性博物馆。展馆共810平方米,馆藏1200余件,由《湘绣的历史渊源》、《湘绣的崛起》、《当代湘绣撷英》等到三个主题展厅构成,展品生动地再现了湘绣工艺的演变和先辈艺人精湛的力作,形象地介绍了湘绣发展的历程和当代精美绝伦的作品,展示了刺绣艺术新的风采。 在这些优秀的作品中,其中用独创的毛针精心研制的《雄狮》、《饮虎》等湘绣精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并双双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珍品;研制的《杨贵妃》、《望月》和《群仙祝寿图》等被国家珍藏。 湘绣是湖南长沙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四大名绣是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湘绣是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在湘绣中,无论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子绣、剪绒绣、立体绣、双面绣、乱针绣等等,都注重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即使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之微也一丝不苟。 从1958年长沙楚墓0土的绣品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就已有一定的发展。一九七二年又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0土了四十件刺绣衣物,说明远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此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质朴而优美的艺术风格。随着湘绣商品生产的发展,经过广大刺绣艺人的辛勤创造和一些优秀画家参与湘绣技艺的改革提高,把中国画的许多优良传统移植到绣品上,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外形内质的特点。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车站北路39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731-82291821 官方网站:http://www.jincaixia.com/channels/125.html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夏季8:30-17:00;冬季8:30-16:30。周六、日及除农历春节外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只接受团队预约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提供免费停车处及免费中英文讲解 交通 从火车站出发往北过人行天桥,再往北拐弯即到,步行约需10分钟 |
湖南民俗文化村 | 湖南民俗文化村位于湖南烈士公园东北角,是湖南省第一个荟萃湖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民居建筑于一体的大型民族文化游览景区。 湖南民俗文化村始建于1993年,面积3.47公顷,2000年4月重新扩建,面积40.6公顷。民俗文化村现有7个风格典型的民族村寨,47栋民族建筑,集中展示了湖南人口较多的7个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并参与表演土家寨的“摆手舞”和独特的婚嫁习俗“哭嫁”,侗族的风情表演“芦笙舞”,苗族的绝技表演“上刀梯”,白族的“三道茶”等民族艺术;学习民间工艺品制作;品尝民族风味食品;参与民族民间节庆活动;观看中心表演场的大型民族歌舞表演;领略湖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 景区地址:长沙市芙蓉区车站北路465号 乘车线路:在长沙市内乘812、705、19路公交车在烈士公园东门站下车即到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