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肖石月故居 | 肖石月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肖石月烈士故居位于常宁市兰江乡兰江村前光组,建于清末民国初期,房屋占地面积545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面阔三间,进深二进,正面、东南墙为青砖,内墙多为土砖木结构,小青瓦面,悬山顶,两端有檐头,门槛门墩为红砂石,正门石制雕花格窗;二进房西北向又建有面阔三间,分正厅和左右厢房,小青瓦面,垛子墙冰盘檐上饰有兰彩卷草花纹,下体为青砖防水,墙上体为土砖结构,为典型的湘南农家建筑风格。 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民国 地址:兰江乡 保护范围:以故居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1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30米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谢家冲易氏新屋 | 谢家冲易氏新屋为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谢家冲易氏新屋 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1922年 地址:兰江乡芭黎村 保护范围:以外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60米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大义山 | 大义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常宁市大义山自然保护区,2010年经常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将2001年设立的大义山县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建立常宁大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12月经衡阳市编办批复,同意常宁市委、市人民政府申报设立常宁市大义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设领导职数三名,其中局长一名,副局长二名,行政级别为正科级,归口林业局管理,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2014年11月,经常宁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市人民政府批准,印发了《常宁市大义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常编发[2014]13号)确定了管理局主要工作职责,内设办公室、保护管理股、生产经营股、科研宣教股、社区事务股等五个股室,下设盐湖、西岭、庙前、罗桥、三角塘五个管理站和18个管理点,核定全额事业编制33名。差额事业编制36名。 保护区位于常宁市南部,地处南岭山脉阳明山东麓,地处北纬26°09′07″-26°20′07″、东经112°29′14″—112°35′01″,保护区南北长20.2km,东西宽限9.6km,周界长67.8km,总面积为11431公顷,其中核心区4022.8公顷,缓冲区3463公顷,实验区公3945.2顷,涵盖庙前、罗桥、三角塘、盐湖、西岭五个乡镇,22个行政村。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区内森林资源丰富,有维管束植物205科778属1474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杏、伯乐树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椿、香樟等31种。已知的脊椎野生动物有5纲26目74科133属179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9种,“三有”保护动物103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动物91种。大义山自然保护区处在阳明山余脉,呈南北走向,由南北向递降,属于中山地貌,境内山脊明显,山高谷深、山岭陡峻,悬崖陡壁,切割深度较大,群峰高低成层,平均海拔约680米,最高峰1125米。保护区属大陆性特色较浓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2℃,年无霜期259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400mm,土壤由砂岩、板页岩、风化发育而成,以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分布最广。 保护区距常宁市区20公里,交通便利,距京港澳复线和省道214线1公里。保护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境内山高谷深,石怪峰奇,林茂竹修,古木参天,云山雾海,流泉飞瀑,自然风光极为优美,代表性景点主要有中国印山、财神洞、庙前古民居、大义山庵、牛迹石庵等17处自然景观和6处人文景观。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旅游资源形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旅游环境,是进行生态旅游、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的理想之地。 |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旧址 |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旧址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旧址——康家戏台位于衡阳常宁市松柏镇水口山铅锌矿区东侧的康家溪畔金联村。面积77.84平方米。1959年、1972年、1983年均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康家戏台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歇山顶,脊中饰葫芦宝顶,台角悬风铃,浮雕装饰,具有民族建筑特色,1969年曾进行较大修缮。现保存尚好。2010年5月28日,成为第一批衡阳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民国10年(1921)冬,毛泽东在衡阳建党后,指示衡阳党组织以水口山为重点,多次指示衡阳的党组织要以水口山为重点,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启发工人觉悟,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人运动。民国11年(1922)11月22日,毛泽东和中共湘区委员会派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文书股长蒋先云、经济委员会委员谢怀德、毛泽覃等共产党员来水口山加强对水口山工人运动的领导。蒋、谢二人来到水口山后,根据安源的经验,立即在康家戏台设立了“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筹备处,于1922年11月27日在康家戏台召开了“湖南省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大会,建立中共水口山支部,蒋先云担任党支部书记兼俱乐部主任,广大工人踊跃加入,旋即逾三千人。当年12月5日,俱乐部领导水口山工人举行了震惊全国的大罢工,12月25日承认工人提出的十八条,12月26日签字,水口山罢工取得伟大胜利,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水口山工人运动见证了中国近代革命史,在此,涌现和造就了夏明翰、蒋先云、谢怀德、毛泽覃、-、宋乔生等我党最为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别是工农联盟齐上井冈山这一历史事件在我国近代革命史上独树一帜。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发起的水口山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后辐射整个湖南,为创立井冈山根据地积蓄了革命力量。现在旧址建立了“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先后有国家、省、市领导到此视察,在湖南乃至全国影响重大。 |
常宁天湖国家湿地公园 | 常宁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天湖湿地形成于1966年,位于洋泉镇、天堂山办事处的两个乡镇范围内,涉及洋泉镇颈塘村、杉桥村、毛田村、巷坪村、泉峰村;天堂山办事处林峰村、谭井村、黄洞村、黄江村等,以洋泉水库为主体,包括周边与湿地等,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质极优,40多年来担负着区域11个乡镇17万亩农田, 35万人口提供生产生活水源的重任,加之湖内植物种类日益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改善。为了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维护自然生态环境,2010年,市政府在"十二五生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天湖湿地公园。该湿地公园以天然的水库、河流和河滩湿地为主,山清水秀,风光明媚,历史人文景观保存完好,湿地景观资源丰富多彩,为各种生物营造了安全的觅食、栖息、繁殖场所。公园内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且具有典型的内陆河流湿地系统,它的建 立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2013年4月,我市委托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规划设计院等进行综合科学考察(科考报告),对常宁市天湖湿地公园进行了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26°14′18″-26°16′24″,东经112°15′9″-112°17′58″,总面积为891.7公顷,有湖泊湿地、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草本沼泽湿地、库塘湿地和运河/输水河湿地4类6型湿地,湿地面积317.0公顷,占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的35.6%,林地面积557.5公顷(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地面积305.3公顷,商品林地面积252.2公顷)。通过实地调查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148科483属797种。野生脊椎动物5纲23目61科148种,其中,鱼纲37种,两栖纲10种,爬行纲15种,鸟纲175种,哺乳纲11种。天湖湿地公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我国南岭多民族区域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湖南常宁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林湿发[2013]243号文件)批准为国家级试点湿地公园。 |
常宁县第十三区农民协会旧址 | 常宁县第十三区农民协会旧址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常宁县第十三区农民协会旧址位于衡阳市常宁市松柏镇独石村。 1923年春,毛泽东从水口山派工人党员刘东生(后改名为刘东轩)、谢怀德、赴衡山岳北展开农民运动。他们到达岳北后经过串联发动,很快就建立了拥有十万余农会会员的“岳北农工会”。工农运动互相激荡,有力的促进了水口山工人运动阵地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926年下半年,北伐战争时期,工农运动兴起,为了促进农民运动进一步蓬勃发展,中共湖南区委召开了第六次代表大会,发表了“农民最低限度经济要求”的三十八条,号召湖南农民起来开展政治上经济上的斗争。10月11日,党派何叔衡到水口山,向全矿党员传达了省党代会的精神,号召党员深入农村发动农民,以中共水口山县委为中心,掀起了新的革命高潮。12月1日,召开了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湖南省总工会和湖南省农民协会。担任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的毛泽东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他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无论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土豪劣绅、或者是发展工商业和教育事业都要靠农业问题的解决……”党和毛泽东的指示、斗争的实践,使水口山工人进一步懂得了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工人阶级最接近的朋友,明确了农民在国民斗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了对农民运动重要性的认识。1926年冬至1927年春,矿工会一方面举办讲习班加紧训练工会干部,一方面举办工人师范班,培训大批农民运动骨干。陈章甫、刘汉之、沈万及、江万树等率领宋乔生、雷发来等一批工人骨干和一部-附近农村的工人深入到水口山附近各个村庄,宣传革命道理。通过几个月的宣传发动,成立了18个农民协会,其中独石为第十三区农民协会,地址就设在李氏宗祠。并在此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常宁县第十三区农民协会旧址于2006年6月被常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4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廖家上湾古民居 | 廖家上湾古民居位于常宁市宜阳街道-嵩宜居委会,占地面积约1200.00平方米、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一纵两横中轴线排列格局。门前10米的晒坪前设有半月形水塘,鱼塘水光粼粼,景色优美。是至今常宁市区发现的唯一处清代晚期的民居群。保留有清代晚期正房、横屋、耳室等32间和50年代的土夯式民居2栋,天井6座。土、砖木结构,其做工考究、精美,为清代晚期民居建筑的代表。经历百年风雨,廖家民居群仍保持其古朴典雅之风貌,历经了风雨侵蚀、抗日战争的炮火和历史长河的变迁,除了三进主厅倒塌变为空地外,其他建筑保留原貌。 据廖氏后人廖生爱回忆: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第37军60师驻守常宁,廖家湾场被征用军人医院。据0常宁党史研究室出版的《遭日寇蹂躏的常宁——县城沦陷》一书中记载:“1944年8月,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常宁保卫战打响。8月8日,衡阳城沦陷。是月下旬,日军发动洪桥(今祁东县洪桥镇)作战,并令其驻耒阳之第3师团渡过舂陵水,向常宁攻击前进。8月30日,日军大股进入常宁后,常宁已经入战争状态,31日,师长黄保德下令居民不得留城,日军为确保耒阳至祁阳这条交通线的安全,于9月间由居相行夫率部队进攻常宁。8月31日,日军第3师团前锋第68联队到达常宁以东3公里处的曲潭市附近,并分兵数路进攻常宁县城,但遭驻城我第37军第60师(37军主力师,师长黄保德以作战勇猛而被称为黄老虎)的猛烈阻击。9月29日,日军拉开了攻城战役的序幕。31日,分兵包围北门和西门,率主力向西门进攻,战争异常激烈,日军不断发起冲锋,都被我军一一击毙,直到晚上,由于我军守军松懈,火力疏落时,日军再次强攻,摧毁了我军工事,我军-撤离…… |
常宁县农民协会旧址 | 常宁县农民协会旧址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常宁县农民协会旧址位于衡阳市常宁市宜阳办事处劳动北路5—10号。 旧址原名“康庄”和“志仁药店”。始建于清代晚期。砖木结构,硬山顶、屋面小青瓦覆面,跌落式山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98平方米。 大革命时期,湘南地区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 1926年5月,省农运特派员李佳竹、李成蹊、吴谦、李敏述等先后来到常宁,与本县革命活动分子萧震球、邓受谷、萧礼樽取得密切联系,建立中共常宁特别支部,组织开展农民革命运动。1926年7月,在县考棚成立县农协会筹备处,由李成蹊、萧震球主持工作。1927年2月19日常宁县农民协会在教育会坪召开成立大会,萧震球任执行委员长、李成蹊任副执行委员长,执委有组织部长李敏述、宣传部长吴谦、自卫部长胡仲期、建设部长萧礼樽、财务部长郭俊、青年部长李伯云、秘书周山,候补委员王兰芝。1927年3月常宁县农民协会从考棚搬迁至康庄。自此,常宁县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成立农协会13个,会员激增到数万。他们建立了农民银行,夺取团防0,成立了特别法庭,禁烟禁赌,农民依附自己的组织,向反动势力发起猛烈冲击。马日事变后,农协会迅速扩充武装,县农会自卫军在吴谦等同志带领下,会合水口山工人及常宁北乡农会会员数千人,奉命向长沙进发,讨伐镇压革命的刽子手许克祥,行至车江与萧宜春匪部遭遇,激战克敌。但因当时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危害,致使十万农军围攻长沙未成。1927年6月,形势日趋恶化,县农协遭到破坏,主要领导人有的英勇牺牲,有的转入地下斗争。解放后,房屋分配给了当地居民居住,房产属私有。 常宁县农民协会旧址于1979年10月被常宁县革委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0月被常宁县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被常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0年5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会旧址——康家戏台 |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会旧址——康家戏台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康家戏台——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会旧址位于衡阳市常宁市松柏镇金联村戏台边组。 1921年冬,毛泽东在衡阳建党后,多次指示衡阳的党组织亚欧以水口山为重点,深入群众中去,启发工人觉悟,传播马克思主义。1922年暑假,衡阳党组织派黄静源、唐朝英等党团骨干到水口山,以办识字班、工人夜校的形式传播马列主义,发展进步青年40余人,并经湘区党委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湖南水口山支部。同年,毛泽东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派蒋先云、谢怀德等来水口山,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蒋、谢二人到水口山后先后吸收了刘冬生、陈梅生入党,并建立了中共水口山小组,同时,在康家戏台设立了“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筹备处”。组织了临时干事会和临时代表会,由罗田锡和刘东生两人分别担任临时干事会正、副主任,蒋先云任全权代表,发布了俱乐部宗旨:“联络感情,涵养德性,互相帮助,共谋幸福。”不到两天,全矿3000余工人都报名加入了工人俱乐部。同年11月27日全矿3000余工人在康家戏台正式成立了“湖南省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毛泽东亲自派他的弟弟毛泽覃跟随蒋先云来水口山熟悉情况,历时一个多月。 1922年12月5日水口山工人举行了震惊全国的大罢工,经过23天的激烈抗争,迫使反动派承认了18项条件,取得了罢工斗争的伟大胜利。 康家戏台——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会旧址于1993年4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6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中田村古建筑群 | 中田村古建筑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田古建筑群位于常宁市庙前镇中田村,始建于明末,在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逐渐形成规模。目前仍保留古建筑100多栋。天井200多个,巷道108条,面积达38000平方米。整个古建筑群座南朝北,砖瓦结构。雕刻精美,规划整齐,气势恢宏。附近有东汉时期汉墓群;明代时期金龙岩摩岩时刻;抗日战争时期的腊园口阻击战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点。2002年被常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内的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古建筑群遗存中释放出的文化内涵,不但资讯丰富,且在军事防御性、古石巷遗存量与完整度等方面,在湖南均排在首位。在这里,大量的明代建筑构件,其保存价值极为珍贵,也极具观赏性与研究性。 中田村古民居群,始建于永乐二年(1404年),迄今600余年,是湖南省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这个村子的老祖宗福五郎是武官出身,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由茶陵调守桂阳州(今桂阳县),后由桂阳镇守常宁,永乐二年(1404年)奉承旨在常宁实行军屯,发展生产。由于作战多年,屡立战功,衣锦还乡后,看重这块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于是大兴土木,定居于此,娶妻生子。其子荣公娶妻雷氏,生长子吉恭开派在下麻田即今中田……康熙二十八年(1690年)中田版籍归属桂阳,乾隆元年(1736年)被列为常宁管辖。于是繁衍子孙,聚族而居,有40多代人,历时600多年。 中田村古建筑群,可与岳阳的张谷英村媲美。它座北朝南、气势恢宏、规划整齐,它无廊无檐、雕刻精美,它排水设施户户相通、自成一体。永乐二年始建,至清代中期逐成规模。民居发展最兴旺的时候有800多户,居住者多为李姓,在中国农村极为罕见。 |
西江漂流 | 西江是塔山乡的重要河流,发源于常宁市塔山瑶族乡内海拔1265米高的天堂山。坐落在西江村的西江风景区以高山峡谷、瀑布飞泉、云海雾凇、漂流探险以及瑶乡民俗风情为特色,属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点组成部分。主要景点有惊险刺激,任你尽情放纵、潇洒人生的西江漂流,有气势磅礴、令人惊心动魄的龙潭瀑布,还有那蜿蜒秀丽的蛇形巫峡,绚丽多彩、摇曳生姿的瑶乡风情等等。近几年来,旅游经济长足发展,西江漂流已成为湘南地区重要的旅游品牌,西江观光旅游已家喻户晓,是游客避暑、休闲的理想场所。 西江漂流起于西江村万木园,止于蒲竹村蒲竹园,途经拦财坡、西江口、蛇形湾、捡宝山各景点,全程约10公里,历时两个多小时,有“中华瑶乡第一漂”之誉。漂流河段,滩险湾急,落差高达100米,共有险滩16个,急湾20多处。沿途风光配上转动的筒车,古老的瑶寨,动听的瑶歌,美妙的传说,构成了一幅古朴、浓郁、独特的瑶乡风情漂流画卷。 西江漂流项目由常宁市旅游局主管,由西江漂流有限公司经营。1999年,常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旅游开发与扶贫相结合的战略,成立了旅游开发领导小组。1999年10月,市旅游局与塔山乡政府组织到资兴市东江考察。2OOO年5月1日,西江漂流正式开漂。开漂以来,一直是常宁独特的风景线,是常宁旅游项目的拳头产品,是常宁旅游文化的一大特色。 |
刘氏大屋 | 刘氏大屋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常宁市三角塘镇罗田村(现为双湾村)的刘氏大屋,有着浓郁的庄园风格,历经200多年,仍保存较为完整,目前在整个湘南地区都不多见。勾镂的窗花,对称的天井,飞翘的檐角,坚固的0,设计合理的粮仓以及一些精致的小部件,无不彰显着当年刘氏大屋的繁华和兴盛。 据《刘氏族谱》记载,刘氏先祖是常宁荫田镇人。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刘氏后人为人正直且经商有道,在创造了一定的财富后,觉得祖辈所在的荫田镇村落不够开阔,便有意另寻一处“风水宝地”定居。于是,他们一路沿着进城的方向寻找,后相中了三角塘镇原罗田村一处地势甚为平坦、视野开阔的“宝地”。刘氏便携家眷搬迁至三角塘镇斥资建了一座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豪华庄园。因为刘氏所建,后人们将这里称作“刘氏大屋”。 大屋坐东朝西,拥山倚水,属于砖木混合结构。屋顶全部由小青瓦覆盖,墙体为跌落式山墙,青砖青瓦占据了房屋大部分结构。大屋的整体建筑结构以刘氏宗祠为中轴线,向左右对称分布排列,呈“三纵三横”的形式。两侧的房屋从左右两旁相拥而来,似一对翅膀向中间的刘氏宗祠展开保护之势。而房屋内部,左右的横屋相向而建,厅房、上屋、会客厅、偏厅、卧房等依次排列。从高处俯瞰,刘氏大屋错落有致,朴实大气,形似一个大型庄园,这种风格在湘南地区非常罕见。 刘氏大屋从嘉庆年间初建至今,虽历经了200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不失沉稳大气。房屋的主体依然保存完整,还可以分辨出当时主人各房间的结构分布。特别是,勾镂的窗花,对称的天井,飞翘的檐角,坚固的0以及一些精致的小部件,都印证了这座庄园当年的繁华。 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正中央的宗祠。宗祠深幽,大门用整块石头建成,高九尺五,门头上刻有双龙戏珠,寓意着主人为“九五之尊”的身份。此外,还有绣楼、粮仓、仆人住房、拴马房等建筑,这些都体现了当年房屋主人的尊贵。 刘氏大屋历经200多年,虽遭到了一些毁坏,但现存的不少木质结构仍保存较为完好。在刘氏宗祠的厅中上方,可以看到一块“修缮誉传”的匾,匾下方清楚刻印着村里人为修缮大屋所捐的款项。 据老人们介绍,早年为修缮刘氏大屋,全村人热情高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都想尽全力保存这座代表了全村人记忆与根基的重要建筑。直至今日,刘氏大屋依然是全村人的大宗祠,也是村里重要的-和宗教祭祀场所,每当逢年过节或遇重大活动日,这里热闹非凡。 据常宁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刘氏大屋是常宁市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古建筑之一。由于其建筑整体以庄园风格为主,庄重典雅,在湘南地区非常罕见,为地方建筑史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是研究湘南古建筑很好的实物例证。2009年,刘氏大屋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浯洲岛生态园 | 浯洲岛旅游生态园位于湘江中游,常宁市新河镇地段。东距常宁市市区10公里;北距衡阳市50公里;与祁东县河洲隔江相望。衡枣高速公路常宁市连接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浯洲岛面积206亩,地势平坦,该岛形似柳叶,江面开阔,湘江大桥凌空飞架,宏伟壮观,岛内林木葱郁,水塘如珠,风光秀丽,堪称湘江水系中自然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独一无二的全岛。 浯洲岛充分利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优势,以江滨泳场、人造沙滩为主调,集水上游乐、宾馆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打造成为常宁市旅游之品牌、湘江水系之明珠。 该生态园宾馆按4星级标准建造,现有标准房31套,大众餐厅可同时容纳150人就餐,雅座10间,VIP房一间;沿江独栋别墅10座,大型联排别墅1栋;大型宴会厅、商务中心和园林别墅等。 当你走进自然淳朴的浯洲岛生态园,在果园里摘摘果、菜园里拔拔菜、品尝着最新鲜的美味果蔬,让你体味到回归自然的独特感觉。 该园已于2014年4月份开始营业。 |
西岭镇溪源溶洞 | 西岭镇地处常宁之东,大义山脉面西而立,绵延百余里,西岭也就因此而得名。据了解,该镇不仅物产丰富,还有许多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其中,该镇散布的多处溶洞便是一大独特景观。据称,目前已探明的溶洞有2处,最具魅力的系溪源溶洞,此处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内石钟乳、石柱、石笋、石树、石莲花、石观音等,琳琅满目,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在洞内,有个倒挂的又长又大的钟乳石,形若一尊佛,似乎就在告知人们,这是神的领地,是福佑苍生的好地方。 据当地村民介绍,明末清初,一得道高僧云游自桐排村,见此地青山绿水、风光无限,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一处别有洞天的溶洞可以夏纳凉冬避寒,于是,他便停下云游脚步,在此安生立命。之后,他还建立了菩提寺,开坛讲经、修神练道,方圆百里的老百姓无不受其影响和恩施。这位得道高僧最后圆寂于此。据称,他在过世前,叮嘱世人一定要让他长眠于此。于是,世人便在菩提寺后的岩溶洞内为他悬棺修冢。 西岭镇 西岭镇位于常宁市东南部,距县城26公里。本镇以境内西南部是崇山峻岭而得名。东北低,中部开阔,有“-原”之称。全镇辖31个村,1个居委会,246个村民小组,6988户,3.l万多人,有水田 18138亩,旱土 4137亩,山林地 4.2万亩,总面积 123.34平方公里。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优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清溪江清澈见底,牛踩寺高…… 详细++ |
盟山峰 | 盟山峰位于烟洲镇新明村境内,海拔237米,相传明朝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的一个夜晚,电闪雷鸣,-,造成盟山峰田园损坏,房屋倒塌,人畜却无伤亡。灾后有人在山顶发现一颗大古树倒地,树兜朝天,傍有一石像,似一道者,人们以为奇异,护卫传说,进而诚心立念,顶礼膜拜。时南岳道观有名狄道长者,劝幕十方,建立盟山殿,至今已有近500年,有隶属南岳七十二峰之传说。清末年间,更增传奇,耒阳有罗氏三女入殿礼拜,一女心生欲念,当时殁于殿内。跟随家人欲将其尸运回安葬,竟久搬不动,时又大风暴雨,电闪雷鸣。人们骇异不已,许以就地安葬,雷雨方止。当即就殿前挖穴,仅挖三尺许,得一方石,石下为天然洞穴,遂礼葬之。尊奉妇人罗氏夫人,塑像配祀于殿。2003年湖南省宗教事务局接受盟山殿管委会的申报,派员考察,批准为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并授牌认可。 烟洲镇 烟洲镇位于常宁市东北边陲,距市城28公里,东隔舂陵河与耒阳市相望,西与逢塘乡毗连,南与荫田镇交界,北与松柏镇接壤。1995年5月撤区并乡,原水口山区的烟洲镇全部和亲仁乡9个村、新力乡11个村合并建成新烟洲镇。全镇总面积7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1105亩、其中水田28774亩、旱土2331亩,辖35个村、1个居委会、396个村民小组、7735户,总人口3…… 详细++ |
培元塔 | 培元塔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培元塔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常宁市宜阳镇大立村。此为隽秀潇洒的湘南风格的砖塔。 清同治《常宁志》载:“岁同治壬戍唐君义渠……慨然以斯举为己任,邮寄邑诸君子,倡议建造。众亦踊跃从事,遂择地于邑西之罗汉石,鸠工庀材,经始于甲子,越丙寅告竣。”由此证明此塔始建于同治三年(1864),于同治五年(1866)竣工。因与崇文塔对照,故名培元塔。 塔为楼阁式砖石结构,7级8方,通高36米,底边长6.14米。塔基为青石构筑,高0.86米,南面施垂带踏跺。塔身为青砖砌筑,各层四面设券门。首层南门额阴刻楷书“培元塔”。两侧施文曲星浮雕,上下镌莲瓣、八宝图案,东、西、北门额分别为:“迎紫气”、“邑青口”、“洪恩至”,周施如意云纹、瑞兽、莲瓣、八宝、八卦等浮雕。塔中空,有梯道盘旋而上可登各层,七层施夹壁,上留一孔可攀塔顶。塔心室一、二层为方形,3至6层8边形,7层为圆形,室顶砌成叠涩穹窿,各级有鱼尾状上翘的石质塔檐,悬风铃。塔顶有4铁链所系铁质葫芦宝瓶。 培元塔塔心室下方上圆,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此种设计极为罕见,且结构严谨,砌筑精细,对于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56-15。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