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邵阳 >> 新宁县 >> 高桥镇

高桥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崀山风景名胜区

崀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新宁县境内,包括天一巷、辣椒峰、扶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桥六大景区,18处风景小区,已发现和命名的重要景点有500余处,有三大溶洞和一个原始森林,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难得的环保型山水自然风景区。2002年5月由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10月由国土资源部审定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0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国家攀岩训练基地。  崀山的得名来自远古的传说,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路过崀山,见此处山水奇异,便赐一“崀”字,意即良好的群山,新华字典因此为“崀”字作了专注。      崀山,位于湖南省南部跟广西交界的新宁县,南部靠近桂林风景区,北部跟张家界风景区呼应。  崀山,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多奇异的石头山峰、幽深的溶洞。资江上游的扶夷江(夫夷水)蜿蜒贯穿南北,风光如画,有桂林的美丽,有青城山的幽静,有泰山的雄奇。崀山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夫夷水常年水流不断,清澈见底。植被茂盛,生长着许多珍稀名贵物种,有“植物熊猫”银杉、珙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云豹、锦鸡、灵猫、大鲵等,森林覆盖率超过70%,生态环境非常优越。  崀山,人文景观同样非常丰富。有出土的10万年前的猕猴头骨化石,45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历代农民起义的古战城堡,晚清重臣的宗祠墓葬。汉、瑶、苗、壮民族杂居,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古今文人墨客在这里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华章诗赋,著名诗人艾青也发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的咏叹。  崀山六绝  崀山是最近开发的旅游景区,境内入与自然高度和谐,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辖八角寨,天一巷,辣椒峰,紫霞峒,扶夷江五大景区。崀山境内地质结构奇特,山、水、林、洞要素齐全,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在国内风景区中独树一帜。景区内丹霞地貌类型多样,集高、陡、深、长、窄于一体,会雄、奇、险、幽、秀于一身,尤其是一线天、天生桥这些很难发育的地貌奇观,崀山就多达10余处。据专家考证,崀山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稀有的大面积丹霞地貌景区。看来,崀山被称为“中国丹霞之魂”并不为过,其中著名的景观有“崀山六绝”,更是堪称世界奇观:  第一绝是天下第一巷:位于天一巷景区,全长238.8米,两侧石壁高120—180余米,最宽处0.8米,最)窄处0.33米,可谓世界一线天绝景。2009年,崀山天一巷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巷,创造了世界之最。  第二绝是鲸鱼闹海:位于八角寨景区,俯视峡谷,浮云飘渺,奇峰异石,时而露出头尾,恰似千万条鲸鱼在海中嬉戏;  第三绝是将军石:位于扶夷江景区,海拔399.5米,石柱净高75米,周长40米,沿夫夷江漂流而下,只见将军石背负青天,下临夫夷江,昂首挺胸,披星执锐,虎虎声威;  第四绝是骆驼峰:位于辣椒峰景区,峰高187.8米,长273米,有两处凹陷,分成骆驼头,骆驼背峰和骆驼尾,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第五绝是天生桥:桥墩长64米,宽14米,高20米,桥面厚度5米,全桥呈圆拱形,划天而过,气势磅礴,被誉为亚洲第一桥;  第六绝是辣椒峰:位于辣椒峰景区,高达180米,头大脚小,恰似一只硕大无比的辣椒。  崀山荣誉  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国家攀岩训练基地。  2001年10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2年5月,崀山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5年,湖南“新潇湘八景”评选中,崀山凭借奇美的风姿脱颖而出,超越“南岳衡山”夺得亚军,仅次于“湖南张家界”。  2006年1月16日,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接到国家建设部通知,崀山正式被列为国家自然遗产。  2006年8月,崀山入围“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2007年,由国家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主办的“中国风景名胜区网络评选”中,崀山跻身“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选美中国特辑”(精装修订版)公布了114个“中国最美的地方”的最终排名。资江-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名列“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  2009年4月18日,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颁发“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湖南唯此一家。  2009年,崀山天一巷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巷,创造了世界之最,为崀山再添光彩。  2010年,崀山顺利摘下“4A”,成为邵阳地区首个个国家4A级景区。  2010年8月2日5时06分,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了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申报的“中国丹霞”为世界自然遗产,湖南崀山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目前,崀山风景区正在努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致力将崀山打造成为湘西南旅游的核心增长极,构建全省“北有张家界、南有崀山”的旅游格局。  用时参考  1天为佳  交通  公交:在新宁县城乘坐新宁2路、6路到崀山公园北大门下车,步行约400米到达。  门票  A票220元,含夫夷江漂流、天一巷、辣椒峰、八角寨、紫霞峒;B票170元,含天一巷、辣椒峰、八角寨、紫霞峒;  C票120元,仅含夫夷江漂流。  开放时间  4月-10月:7:30-17:30;  11月-次年3月:8:00-17:00。  景点位置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崀山镇崀山风景名胜区

新宁玉女岩

新宁玉女岩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玉女岩位于新宁县水庙镇,距县城15公里,是莨山风景名胜区新绽放的一朵奇葩。她以山青、洞幽、石奇、神灵、莲茂著称。   景区群山环抱,山峦逶迤,竹修林茂,空明洁净,飞瀑高悬,山泉淙淙,又有佛寺高耸,神像巍巍,香烟缭绕,梵音绕梁,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放生池里,波光潋滟,锦鳞游戈,荷花塘中,满目青翠,菡菡飘香,玉女岩更是神秘幽深,百折千回,目前仅开发2800米,洞内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千姿百态,鬼斧神工、“观音圣像”“玉皇大帝”“八仙过海”“唐僧师徒”庄严神圣,神形兼备,“金猫腾空”“雄师探宝”“巨鲨翘首”“神牛戏水”灵动妙曼,栩栩如生,“玉女湖”中,暗河水浩浩荡荡,无源无终,湖畔有奇巧天成的“玉女”石像,头挽高髻,身披蝉翼,蜂腰肥臀,婀娜多姿,玉女岩即由此得名。  景区内旅游服务设施完善,集吃、住、玩、游、购于一体,是您旅游、休闲、朝佛的胜地。  旅游咨询电话:07394837216 13975972266  地址:湖南省新宁县水庙镇中山村  

牛鼻寨景区

  牛鼻寨景区,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境内,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一线天群落,20多个形态各异的景点,绘成一幅绚丽多姿的天然画卷。  走进那雕梁画栋的城楼式大门拾级而上来到银珠亭,映入眼帘的是崖壁银珠飞泻;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气势。官帽亭前思古人,别有滋味在心头。过银珠岩、攀天梯来到楚天亭,穿过长达238.8米、宽0.5米、高120米的天下第一巷,只见巷道幽深、绝壁陡峭,午时阳光直射,巷壁熠熠升辉,堪称天下奇观。这里还有清代义军驻扎的遗址,太平天国起义军翼王石达开当年曾率兵屯于此地。走进环形石巷,围绕山峰循环的马蹄巷、遇仙巷、翠竹巷等让人留连忘返;攀登揽月梯,大有可上九天揽月之感叹!山谷纵横交错,胜若八卦迷阵的迷猴谷,相传当年百岁老猴在此迷途难返而得名。天潭位于牛鼻寨顶,是一个天然水库,水清见底,常年不竭,犹如仙境瑶池;来到七层楼藏天洞,站在“望江楼”、“楼外楼”观景望江、气象万千,尽收眼底。  牛鼻寨景区是1993年10月开发的,南去广西桂林的1864线从山脚穿过,交通十分便利。牛鼻寨是地质公园里最神奇的一个景区,景点有10多个,天下第一巷、遇仙巷、藏天洞、狮子庵、万丈崖、义军寨、仙人桥等。而天一巷则是令人称绝的“经典之作”。  在牛鼻寨上,还有几条一线天,如马蹄巷、揽月梯、遇仙巷等。遇仙巷则充满传奇色彩,相传当年石达开率部队在这里打仗,忽然迷路,数日后,幸遇一位高人指点,才出了山。巷长178米,宽约2.1米,巷底至峰顶壁高60余米,南北走向,巷道宽阔平直,沿巷底可直达牛鼻寨顶,每当日上三竿,太阳光斜照巷内,阳光照处乳白色的薄雾飘飘洒洒,极目远望,形成阴阳分明,黑白倒错的自然奇观。  在牛鼻寨顶,还可看到三道寨门,这寨又称“义军寨”。据说是当年石达开部所修筑。1994年,新宁县在修复义军寨时,还发掘了当时义军使用过的大刀、长矛以及女人的梳妆匣。寨前有一棵扎根石缝的桎树,年年岁岁,任凭风吹雨打,仍不屈不挠的生长着。站立寨顶眺望,但见悬崖峭壁下,梯田层层,人车如蚁。静心谛听,仿若战鼓咚咚,呐喊声声。  寨内翠竹巷,是一处幽静之地,巷内杆杆翠竹,或笔挺竖立,或弯腰低头,神志各异。登上巷里的揽月梯,犹徜徉于七层楼下的八卦阵里。  在牛鼻寨景区,还有许多正在开发的景点,如当年石达开部取水的地方,这是个有八九亩水面的天然池,兀立于高山之巅,水深丈许,清澈见底。石达开部在此驻扎时,清军团团围困,企图饿死义军,渴死山上,没想到,义军将一条条从天池抓来的活鱼从山上甩出,清军大惊,只好撤兵。天池附近,还有一个咸丰洞,据传咸丰皇帝也曾路过此地,有天正在行走中,突降暴雨,咸丰皇帝急忙进洞避雨,洞口石壁上至今尚留下“咸丰帝”字样。   

崀山八角寨景区

  八角寨位于崀山风景名胜区最南端,与广西资源县接壤,面积约为7.17平方千米。属典型的丹霞方山,因主峰平地拔起、鹤立鸡群、斜伸八个翘角而得名。其中八角寨海拔818米,是崀山风景名胜区的最高峰,为崀山景区最高点和最佳观景处。八角寨景区山高、崖陡、景域开阔,景观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景点有八角寨、龙门、仙掌石、老人流泪、云台寺、龙头神香、聚仙台、鲸鱼闹海、群螺观天、神斧降龙、仙人下棋、天门中开、药王殿等。从山底仰望八角寨,山石高耸入云,山顶分八角伸出,又称八个龙头。南宋抗金名将杨再兴见此地山势险要,易守难攻而筑寨练兵,故名八角寨。因山腰常年有云雾缭绕,淹岩铺壑,而山顶平台却云雾不侵,故又名云台山。峰顶平台,面积约400平方米,明代云台寺曾建于此,1945年毁于日寇之手。后多次修复,终毁于火灾,现遗址尚存。寺院遗址北面有一石角,从绝壁前伸50余米,昂首翘立,有如龙头,其末端仅1平方米的平台上筑有一个小庙,名曰麻姑庙,该庙四周悬崖万丈,从峰顶由一条宽仅40厘米的龙脊小道前去小庙敬香,非常惊险,谓之烧“龙头香”。登临八角寨顶,俯视峡谷,浮云缥缈,奇峰异石,时而被云雾吞没遮掩,时而露出首尾,恰似千万条鲸鱼在海中嬉戏,故而称为“鲸鱼闹海”。  八角寨景区以高大圆顶密集式丹霞峰丛峰林地貌景观为特点,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壮年期丹霞峰丛峰林地貌的杰出代表”和“中国丹霞地貌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的模式地”。素有“丹霞之魂,国之瑰宝”之美誉。

舜皇山

舜皇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地理位置  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新宁县境内,地处南岭山系越城岭中段和雪峰山系余脉之间,位于东经110°28′53″~111°18′34″,北纬26°15′06″~26°55′22″之间,东西长84.3km,南北宽73.1km。保护区土地面积21719.8公顷,分为东西两片,是一个以国有林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国有面积14306.7hm2,占65.9%,集体所有面积7413.1hm2,占34.1%。东部面积16937.0hm2,包括舜皇山林场全部、金子岭林场、紫云山林场、黄龙镇、回龙寺镇、靖位乡、清江乡和一渡水镇等乡(镇、场)部分林地;西部面积4782.8hm2,包括万峰林场、麻林瑶族民族乡和黄金瑶族民族乡等乡(镇、场)部分林地。  二、历史沿革  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是由原“新宁紫云山——万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新宁舜皇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200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湘政函[2006]60号)将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为“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2009年9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发办〔2009〕54号)晋升为“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先后经历了国有林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个重要时期。  三、资源概况  (一)生物资源  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典型的南岭山地,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植被类型,垂直分明的森林生态,不仅造就了舜皇山15170公顷、占总面积69.8%的原生植被,而且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拥有“南岭明珠”、“南方树木王国”、“生物基因库”的美称。  根据历次科考结果显示: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类有维管束植物183科775属2268种,其中国家公布的第一批保护植物中,一级保护植物6种,2级保护植物21种,在《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规定的植物有18种,兰科植物50种;脊椎动物类有28目84科227种,其中哺乳动物8目21科40种;鸟类12目32科95种;爬行动物2目10科38种;两栖动物2目8科22种;鱼类4目13科32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和黄腹角雉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灵猫、黑熊、藏酋猴、白鹇、红腹锦鸡、蛇雕、大鲵等24种,载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动物29种,受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动物35种;昆虫类有15目88科579属815种,其中以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居多;大型真菌类有203种,隶属于20目41科94属。  由于独特的山地环境,在第四纪冰川期间,舜皇山成为众多动植物的避难所,生长着距今7000万年至200万年前的第三纪、第四纪古老植物种类及其群落,如保护区内的银杏、银杉、资源冷杉、南方红豆杉、香榧、水青树等古树,素有“活化石”之称,不仅年龄达到1000年以上,而且起源十分古老。  舜皇山植被类型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是我国南岭山地和华中、华南植物区系交汇过渡的亚热带所特有的植被类型。区系成份丰富,类型完整多样,湖南全省少有,全国也不多见。是我国具有全球意义的常绿阔叶林群落集中分布区——南岭山地区的典型代表。其典型的南岭森林类型,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山顶矮林、灌丛。海拔800米以下,以金叶白兰、多花含笑等木兰科树种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海拔800米以上,保护区内分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其中很多种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了优势群落,如银杉、资源冷杉、南方红豆杉、红豆杉、伯乐树、长苞铁杉、华南五针松、香榧、水青树、香果树、银鹊树等原生群落,不仅原始典型,而且个体数量之多,是其他地方少有的。还有春兰、铁皮石斛等兰科植物的原生状态群落,都是十分珍贵难得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舜皇山发现了许多湖南省以及全国新纪录,植物方面有中国特有属40多个属,南岭特有种120余种,湖南新分布种50种,植物新种新变种29种;动物方面哺乳纲的大菊头蝠、鸟纲的黑眉拟啄木鸟、两栖纲的峨眉角蟾、爬行纲的花尾斜鳞蛇4种为湖南新记录;大型真菌中淡紫靴耳1种为全国新纪录,另有77种为湖南新纪录。这些足以说明舜皇山蕴含密集的种质资源,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二)生态旅游资源  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群山绵延,层峦叠嶂,巍峨峻秀,生态景观资源丰富多样,原始自然的山水风光,独具一格,集雄、险、绝、幽、秀、美、野、奇于一身,山山耸奇峰,峰峰夹奇谷,谷谷出奇溪,溪溪有奇瀑,春观万顷花海,夏乘绿浪阴凉,秋眺金果红叶,冬赏玉琢冰雕,四时皆为生态旅游胜地。保护区位于新宁县东南部,东连东安,西接城步,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和资源县,北靠武岗和邵阳县,具有较强的旅游区位优势。同时,也是旅游精品线路长沙-新宁-桂林,以及永州-东安-新宁-武冈-城步生态风光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四、主要保护对象  (一)南岭山地的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古老、地貌独特、生境复杂多样,不仅有华南—南岭区系植物,而且有典型的南岭森林类型,还有本地的特有植物群落,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具有典型的南岭山地中部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研究恢复与重建区域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参照系统。  (二)具有全球性保护价值的银杉、资源冷杉  银杉和资源冷杉按IUCN的濒危等级标准,列为全球濒临灭绝的现仅存1001-5000株的植物物种,具有全球性的保护价值,物种数占到我国濒危灭绝物种(14种)的14.3%,而自然保护区现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银杉58株,占全球银杉4484株的1.3%;资源冷杉50株,占全球资源冷杉1929株的2.5%,且在自然保护区内呈群落分布,实为珍贵。  (三)国家珍稀、特有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及其栖息地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已查明的维管束植物共有183科793属2233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的银杉、资源冷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红豆杉、银杏6种;国家Ⅱ级保护的金毛狗、篦子三尖杉、华南五针松、香榧、连香树、长柄双花木、半枫荷、香樟、闽楠、花榈木、野大豆、鹅掌楸、峨眉含笑、水青树、红椿、旱莲木、金荞麦、香果树、伞花木、榉树、二回原始莲座蕨21种,兰科植物50种,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不含上述国务院批准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物种)的植物18种。  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的脊椎动物有29目85科227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4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大灵猫、黑熊、藏酋猴、白鹇、红腹锦鸡、蛇雕、大鲵等24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收录的物种29种。  通过对珍稀、特有物种的有效保护,必将扩大其种群规模,丰富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对我国物种基因库的扩大与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四)长江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境内森林茂密,涵养水源能力显著,自然保护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水库,是湘江、资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每年的河流径流量达1.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可开发量0.8万千瓦。  五、保护管理  2010年6月年经省市批准成立了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副处级全额事业单位,隶属新宁县人民政府管理。设置5个副科级内设科室:办公室、计划财务科、资源保护管理科、经营管理科、科教宣传科。下设四个保护管理站:紫云山管理站、舜皇山管理站、万峰山管理站和金子岭管理站。自然保护区在职职工总人数100人,均为在职职工,其中工程师12人、助理工程师17人、技术员42人。管理局办公地点设在新宁县城。  (一)建立了规范的管理体系  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规范的三级管理体系,即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管理站——护林点,实行三级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区内治安由森林公安派出所负责,并与周边各乡(镇)实行有效联防。  (二)加强保护设施建设  为了加强保护,完善管理,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严格按照国家批复的“保护区总体规划”,及时有效地启动了保护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期工程有望在2014年中期全面完成。到时保护区保护设施及设备将相对完善,保护管理工作将更加规范。  (三)加大宣传力度,实行社区共管  为了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和公众的参与意识,自然保护区内在紫花坪、张家坪、漆家岭、转车坪、大云庵、白洋界、汪家田等护林点和通往各周边村组的人行道边制作永久性水泥宣传碑3块,宣传木牌36块;近两年来自然保护区书写宣传标语2000余幅,出动宣传车16车次,印刷自然保护区手册100余份,分发给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  自然保护区吸纳一些环境保护意识高,热爱保护工作的行政村干部和村民,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同时,根据邵阳、永州两市《关于实现团结治边,共求发展的工作方案》要求,自然保护区与周边县(市)、乡(镇)、村组进行护林联防,建立健全领导互访制度和边界联系制度,每年在重点防火期内安排两次以上的联防与互访活动,以增强边界联防意识,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与完整。由于联防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实现了自建自然保护区30多年来零火警火灾、零发案率的优异成绩。

西村坊民居

  西村坊民居坐落在新宁县一渡水镇农溪村,依山傍水,南距新宁县城 70 公里,西距一渡水镇政府及 207 国道 3 公里。该建筑群由禀生李昌富创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 年)全部竣工。分住宅、宗祠、会馆三大部分,总建筑面积达 6218 平方米。宗祠和会馆分别毁于 1985 和 1993 年。现存住宅部分,面积为 3168 平方米。住宅群坐东南朝西北南,主体三纵三横排列,组成九座风格各异,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四合院落。各庭院之间相距均为 2 米,用青一色鹅卵石铺成梅花图案形路面防滑通道,且与水沟纵横交错,建筑布局十分规整,井然有序。建筑群雄伟古朴,座座飞檐翘角,画卉雕花,每座庭院外为卵石白粉花墙,内为木质结构,院院皆有精工石砌天井,栋栋壁板门窗饰以各种花纹图案雕饰,古色古香,令人赏心悦目。此建筑群规模之大、工艺之精为新宁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堪称古建筑艺术之上乘之作。  民居东北有小河自西向东南流过,河上架有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修建的长 21.6 米、宽 3.66 米、高 4.65 米的三亭翘角飞檐、重檐悬山顶亭榭式风雨桥——回溪桥。桥身中部及两端设亭,亭为三重檐四角攒山顶,翘角飞檐,盖青瓦。中亭内设神龛供桌。抬梁、瓜枋或透雕或镂刻,图案古朴,工艺粗旷,不失为古代民间雕塑艺术上乘之作。该桥造型玲珑古朴,亦给风景如画的西村坊民居带来了画龙点睛的美感效应。该民居 2011 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村坊民居共遗存清代早期民居院落 9 座 32 栋,历经清乾隆、嘉庆、道光几代修建,始成今存之建筑格局。该建筑群保存真实、完整,其文物保护价值是:西村坊民居是一组湘西南山区清代前期的代表性民间居所建筑群,它融祠堂,会馆和供生活起居的住宅于一体,其选址布局和构造体现自然和人文一体化,显得和谐协调。其规模之大,在湘西南地区并不多见。同时,虽为西村坊李氏的家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积淀,以历史的眼光看,它更是社会和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一个地区社会更新、文化进步和技术发展的缩影和实物见证。它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宛旦平故居

宛旦平故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宛旦平故居位于邵阳市新宁县白沙镇宛旦平村。  宛旦平,1900年12月27日生于湖南省新宁县西冲乡宛家岔一个农民家庭。后考入长沙岳云中学。在毛泽东、何叔衡、夏明翰等人的培养教育下,宛旦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被中共湘区委保送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黄埔军校毕业后,宛旦平参加过东征和北伐战争。曾在武汉国民革命军11军24师任营长,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5月,宛旦平奉命离沪去广西工作,按照中共中央特派员邓小平和张云逸的指示,与俞作豫等人积极筹划龙州武装起义,他任第2旅参谋长兼第2团团长。1930年2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8军和左江地区革命委员会在龙州宣布成立。宛旦平任红8军参谋长兼第2纵队司令,同时担任红8军军事委员会委员。3月20日,龙州军民在新填地广场举行何建南烈士追悼大会时,突然遭到桂系军阀梁朝玑师的袭击,宛旦平率2纵队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由于敌众我寡,红军决定放弃龙州城,由宛旦平带一个营扼守铁桥,掩护红军向凭祥方向转移。他命令营长带领部队沿河拉开战线,守住河岸,自己亲自率领第2连把守连通龙州南北的主要通道——铁桥,多次打退梁朝玑部的疯狂进攻,从上午一直打到晚上,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但他,这位红8军的参谋长,却被敌人的枪弹击中,在铁桥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宛旦平故居为土砖砌成,现存建筑物仅为原建筑的三分之一,由于房顶严重漏雨,致使墙体和地基已严重受损,有裂痕,上世纪30年代曾遭受火灾。  宛旦平故居于2006年2月被邵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桥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高桥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