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华容县博物馆(何长工生平陈列室) | 华容县博物馆(何长工生平陈列室)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容县博物馆位于华容县城区东北郊陡岗山的烈士陵园内。 华容县博物馆是湖南省一流的县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1999年12月开始筹建动工,2000年8月竣工并交付布展,12月8日在何长工诞生100周年纪念之日正式开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2452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 博物馆内设展室10个,馆内陈列室面积达1500平方米。外建广场和“流芳园”,整个建筑群充分结合了地形、地貌,采用对称布局的手法,强调博物馆的庄重雄伟,古朴典雅。有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物1000余种,图片600余张。展览内容丰富,拥有以《何长工同志革命史绩陈列》为主体的五个革命历史文物展览,包括《华容县名人名将革命史绩陈列》、《张树芝同志革命史绩陈列》、《华容县革命烈士史绩陈列》、《华容县革命斗争历史陈列》、《华容县主要建设成就陈列》等。 何长工同志革命史绩陈列室占地面积220平方米,陈列何长工生前照片及遗物221件,包括留学法国求真理、鏖战井冈树丰碑、抗日战场立奇功、转战东北创伟业、呕心沥血为中华、傲霜秋菊晚节香、长留怀念在人间等部分,再现何长工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的历史。 华容县名人名将革命史绩陈列室占地面积184平方米,主要介绍朱绍清、方之中、吕展、张维桢、黄松龄、刘大年、蔡协民、刘革非等36位已故华容籍革命先辈及主要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 华容县革命斗争历史陈列室占地面积184平方米,重点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华容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室内陈列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215件。 华容县建设成就陈列室占地面积220平方米,重点介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全县各行各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介绍何光星、吴道生等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及国家级奖励人物的生平事迹。 历史文物陈列室占地面积350平方米,陈列自东周至清代各历史时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文物259件。其中车轱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和元代墓葬出土文物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物价值。 2005年5月,博物馆增设张树芝将军生平事迹陈列室。内有张树芝铜像、将军任命书及珍贵照片24张。 华容县博物馆(何长工生平陈列室)于2001年11月被岳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岳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2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4月博物馆被纳入湖南省红色旅游线路。华容县博物馆 |
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 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包括"五湖一库"即东湖、罗帐湖、北汊湖、中西湖、下西湖以及北汊水库,规划总面积5700.7公顷。以华容东西湖为主的东湖湿地处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古洞庭湖的一部分,也是洞庭湖区域候鸟的非常重要的栖息地。 园内有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3类5型,湿地面积共计4976.1公顷,占公园面积的87.3%。 天然形成的五大湖离县中心距离较远,基本没有受到过严重的污染。水质清澈,水质均在Ⅲ级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Ⅱ级水质。自然的湖泊群在我国洞庭湖生态系统中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湿地公园区域及周围丘岗地有维管束植物164科、492属、735种,其中90科272属403种生长在湿地环境。有金荞麦、野大豆、野菱、绶草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有细果野菱、莲、菹草、菖蒲、假稻、南荻等十多个湿地植物群系。区域内脊椎动物有5纲30目75科198种。其目数、科数和种数分别为湖南省已知种类的68.18%、52.45%和23.05%,为全国已知种类的41.10%、17.76%和3.35%。其中,鱼纲40种;两栖纲9种;爬行纲12种;鸟纲124种;哺乳纲13种。被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1种。有包括16种鱼类在内的22个物种为中国特有种。虎纹蛙、黑斑蛙、中华鳖、灰鼠蛇、乌梢蛇、银环蛇和哺乳动物中的3种分别被IUCN列为近危级别(NT)或者易危级别(VU)。有10种鸟类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14种为世界贸易公约收录物种、53种为中日候鸟保护物种、18种为中澳候鸟保护物种、102种为国家林业局规定的"三有"物种。 因此,湿地公园不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 公园以东湖水文景观为主体,丰富的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镶嵌互补形成了独特的景观风貌。水蓝、境幽、秀丽不事雕琢的湿地风光清新、灵秀、奇特、多样,蕴含着动与静的妩媚与神韵。公园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景观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文化沉淀深厚,这些景观、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在湿地知识科学普及、生态文明教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湿地公园管理主体明确,土地权属清晰,与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多年来,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利用相结合,基本保持了湖泊的自然状态和人湖和谐。 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遵循"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把湿地公园的"五湖、一库、一环带"分为五个功能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 保护保育区包括罗帐湖栖息地、中西湖栖息地和东湖湿地生态养殖功能保护保育3个小区。规划对湖泊水体进行严格的保护和保育,以水质保育为核心,积极实施周边外源污染的治理。主要建设内容有:汇水口截污、生物截污工程、乡村人工湿地污水净化工程、湖岸保护工程、栖息地保护工程等。 恢复重建区(一环带)为环湖生态恢复与重建带,是湿地公园的保护缓冲区域,规划通过人工促进为主的方式恢复和重建原有的湖泊临岸生态系统,改善湖泊水陆联系,建立湖泊与周边农田的生态缓冲带,提高湖泊的水质和水禽栖息地质量。 科普宣教区包括"一馆二园":东湖鱼博馆、下西湖荷花园、下西湖湿地经济植物园。主要建设内容有:东湖鱼博馆、"鱼与人类息息相关"主题鱼文化广场、下西湖荷花园、下西湖湿地经济植物园、湿地宣教长廊、良种莲园等。 合理利用区包括北汊水库、北汊湖和五七渔场生态养殖与休闲小区。通过建设形成环湖慢行、东湖捕鱼、(下)西湖取藕、十里荷香的观光游览休闲,体现"水上人家"、"鱼舟野营"、" 北汊夜钓"的水乡风情。规划西湖赏荷、中西湖认草、上西湖识水、东湖观鱼、罗帐湖观鸟的生态教育休闲,充分展现湿地公园的科学与生态价值。 管理服务区主要包括"1局6站"。1局指东湖湿地公园管理局;4站是插旗保护站、终南保护站、南山保护站和北景港保护站,另外有一个社区站、一个休闲管理站。 通过规划与建设,树立"生态东湖"、"风情水乡"的湿地公园形象。将东湖湿地建设成为以自然湖泊为基础;以保护自然湖泊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突出健康利用与地方鱼文化,集湿地保护、恢复修复、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湿地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湿地公园。 |
华容西禅寺 | 华容西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岳阳华容县西禅寺始建于唐垂拱2年,是当时从峨嵋山到九华山拜佛要道上的驿站式重要禅林。宋代成为湖湘名刹,号称湘鄂平原祝佛朝圣之至所。明太祖朱元璋御赐“第一山”匾额;清乾隆19年,华容知县郭淮亲拟文告,并刊立“永峙山门”碑,称扬“神宇宏轩,香烟缭绕”,并“传有赤金佛像一尊”。明、清两代的《华容县志》都列西禅寺为华容境内之重要文物古迹。 西禅寺原址在华容县邑西门,明洪武年间迁至东门,与城隍庙毗邻。清光绪年间,南岳高僧李进来此挂锡,率领僧从四处化缘募捐,得巨资,重修寺院,并修成东门石街,购置香火田百亩于当时之黄蓬垸内。重修之西禅寺,规制宏伟,建造精工。寺院占地2600多平方米,分正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禅林共五进,座北朝南,正门临东正大街。禅林前有大型放生池,中以石拱桥前后边通;放生池四周墙壁刻以青石浮雕《水漫金山》戏剧全景,水光日影相辉映,香烟树岚相缭绕;壁音石雕之虾兵蟹将与池中之真龟真蛇相逐涌,真假难分,蔚为奇观。每遇天灾-,西禅寺都设醮送经、放天灯、放河灯;尤其古历七月“中元节”之盂兰大会,约请名山古刹高僧来寺做佛事,诵经礼佛,淳化民风,净化社会。 因果循环,世事变迁。民国中后期,人心不古,高僧离寺,佛事衰微。西禅寺前三进常被用作“田粮处”、“鸿卢律师事务处”等公共场所,禅林的清净境界便被打破。解放后,西禅寺之香火被作为封建财产没收。拜佛参禅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相混淆,也一度被限制、禁止。1952年,西禅寺被利用开办-队“新生米厂”。1958年“大跃进”中,扩街道、兴工厂,寺院基本被毁。直到1992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振兴佛教文化,县人民政府决定利用明代所建原“定庵”佛址及仙樵山水陆胜景为基础,迁建西禅寺。 重建西禅寺仿古西禅寺模式设计,规划建设三殿(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七堂(念佛堂、讲堂、斋堂、客堂、老人堂、自修堂、祖堂)、三楼(藏经楼、钟楼、鼓楼)、一寮(僧寮)、一池(莲花池)。此三殿七堂三楼一寮一池之规划,古朴典雅、气势恢宏,与珠头山之自然风景交相辉映,僧俗皆抚掌称善。寺庙建筑总用地3万5千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500多平方米,比鼎盛时期的建筑用地扩大两倍。通过僧俗两界的共同努力,已先后建成念佛堂、大雄宝殿、三圣殿、观音堂、斋堂和相应的僧房,寺匾“西禅寺”三字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 景区地址:岳阳市华容县三封寺镇板桥湖村 乘车线路:在岳阳乘大巴至华容县再转小巴前往 |
刘大夏墓 | 刘大夏墓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刘大夏墓位于华容县城东10公里胜峰乡话岗村享堂附近,东径112”183至113”132和北纬29”1018至29”4827之间。地处洞庭湖以北,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带。保护范围为话岗山的南坡,北面为龙秀山茶山和稻田以墓为中心,半径30米以内,墓前植为杉树。其自然环境属亚热带季风潮湿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205.8毫米。 刘大夏(1435-1516),字时雍,华容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成化初(1465)任职方主事,后迁郎中。弘治六年(1493)春,黄河决堤张秋(今山东东阿县境),他前往治水,疏上流以分水势,筑长堤360华里,决口既塞,又筑黄陵冈,水患遂止,改张秋镇为平安镇。-,升任左副都御史。后以病辞归里,两年后复起用为兵部尚书,总制两广军务。进二品阶资政大夫。正德元年(1506),诏加太子太保。因得罪宦官刘谨,补谪戌肃州(今酒泉)。刘谨伏诛,后始得赦归。正德十一年(1516)卒,年81,谥忠宣。著有<<东行草>>、<<西行草>>、<<宣召>>。 现存石墓已南北向,其墓为八方体须弥座形,由花岗石砌面,各方均宽1.2米,残高1.6米。圭脚高约12厘米,以上为下枋,高22厘米。下迭涩二层,下层高18厘米,上层高为10厘米,各层均为鼓腹。束腰冲部分高30厘米,有浮雕的角柱,无壶门。上迭涩三层,各层高为12厘米,只有上面第三层为凹孤腹,其余二导鼓腹。座上为扁园形石鼓,至墓顶成逐步递减形态,墓顶已毁。圭脚下面一层有如 <<云造法式>> 中的单混土砖,露出地面。人其上下枭相混,喧宾夺主来看,似为清代手法。据当地姓雷的老人回书,为清代重建。 墓前存石墩一对,四方形,中腰凹进,浮雕八爪。 墓前有弘治诰命碑,明建,汉白石碑身,下有龟跌,碑首作晕首形双龙交辫环于碑脊,碑身高1.9米,宽81.5厘米,厚18厘米,通高2.45米。碑额阴刻纂体“奉天诰命”四字,每字径逾10厘米,碑文阴刻中楷左行直径,凡十三行,满行二十八字,共三百一十三字,每字径逾3.5厘米,另有“制诰之宝”四个小楷及年月日。具有明代风格,为洞庭湖区少见。 |
华容洪山寺 | 华容洪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洪山寺位于湖南岳阳市华容县终南乡五谷坳村老鹰山麓,地处洞庭之滨,君山之侧,置身华容古四十八寺之中,独占素有“洞庭门户”禹山之隅。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厚。 大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有高僧云游至此,择宝地,建庙堂,始名洪山堂。据《常德府志》记载:原名洪山堂、后改名为洪山寺。占地面积八十多亩,座北朝南,三分四合院,五进重檐殿,左右僧寮,斋堂,客堂,禅堂,等其余殿堂组成。僧众云集,历有高僧大德住锡,湖广及十方香客文人雅士云涌而来,佛法兴隆空前。自唐而下,明清以来,几经战乱,风雨洗礼,屡毁屡兴,香火依然,钟鼓不绝,实乃湘鄂名刹古寺之“观音道场”。 相传,唐中有川籍高僧手植香樟于殿前。历千年,荫半亩,粗及十围,直上云端。每至仲春,花开盈冠,香越数舍,气袭容城。慕名游士,络绎不绝,香火衍盛,声名远播。所憾,上世纪四十年代,大部分毁于战火,仅存又毁于1958年盛夏游客之烟火,火烧三日,扑之不熄,民望痛之,寺亦无幸,俱不复矣,惜哉,痛也! 所幸,国逢盛世,政通人和,佛光乍现,信士有念,筹资募力,于2004年丹桂之月,立筹委,兴土木,重光洪山古刹。次年,经多方遴选,遍访高僧,政府议定荐请,本省澧县籍,弱冠出家,游学四海名师,又毕业于重庆、闽南佛学院之释演智法师来山主持。福也!自演智法师入主以来,致力寺院发展,结善缘,播善心,弘善举,勤佛思进。建庙堂,清佛场,恭佛事,传佛法,仅逾数载,已将洪山寺初现古来鼎盛之貌。如今的洪山寺已是一个占地二十余亩,集礼佛,讲学,观光于一体的大型寺院,现已位列华容佛教丛林之翘楚。 景区地址:岳阳市华容县终南乡五谷坳村老鹰山麓 乘车线路:在岳阳乘大巴至华容县再转小巴前往 |
岳阳桃花山 | 桃花山位于岳阳楼、君山岛至桃花源、张家界、南长城这条湘西北黄金旅游线路上,她侧卧于长江南岸、洞庭湖北岸,逶迤东去,连绵百里。桃花山既是贺龙等老革命前辈战斗过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又是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的主要活动区域。2003年1月24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全长22公里,平均宽约10公里,总面积3861公顷。 主峰雷打岩是华容县最高峰。该园包括白果树、雷打岩、高岭、东山湖四大景区和华一水库保护区。区内重峦叠嶂、修竹茂林,山中古刹幽居,碎田星挂,飞禽走兽出没林间,异草清流缀悬山谷。园内环境幽雅,景点密布,气候宜人,是人们生态观光休憩的好去处。 桃花山的来历,一说因真武祖师将王母娘娘的仙桃核遍撒山头,越年,桃树成荫,桃花斗艳,故名。又据明万历《华容县志》载,明代有人发现深山之中,有宋时避乱隐居的山民,“不闻有金、元,亦不知今为何代”,遂以为发现了新的桃花源,故称此山为桃花山。桃花山突兀于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之间,重峦叠嶂,修竹茂林,幽禅古刹,阡陌羊肠,飞禽走兽出没林间,异草清流缀悬山谷,是洞庭湖区首屈一指的自然风景区。 景区地址: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东山镇 乘车线路:在岳阳乘大巴至华容县再转小巴前往 |
七女峰抗日战斗遗址 | 七女峰抗日战斗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七女峰抗日战斗遗址位于华容县三封寺镇星火村1组七女峰。 1943年4月6日,日军横井大队约200人,从七女峰东面发起攻击,首先从墨山顶上向七女峰发动炮击,第二 天,日军除炮击外,步兵在飞机的掩护下向七女峰冲杀,驻守七女峰的国民革命军暂5师第13团1营官兵奋勇拼杀,打退了日军数十次的疯狂进攻,日军伤亡惨重。激烈的战斗进行到第4天,日军又从石首县调来河野部队数百人,从七女峰东、西、北三面组成包围圈发起猛攻,战斗一直持续了 7天。驻守山顶的一营战士剩下不足一连人,在敌众我寡的情形下,战士们顺南坡撤退。此次战斗,毙死毙伤日军200多人。中国爱国官兵,前仆后继、 英勇战斗,在岳阳的抗日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七女峰海拔218米,东面是黄脊岭山,西面临宝慈观庙,南面临华一水库,北面临桃花山、夜合山,离省道 S202线(松塔公路)1.5公里,有一条村级公路通往山脚,山上有简易盘山路。 1990年,山上由僧人化緣建有一座七女峰庙。该遗址未定保护级别:。 |
墨山禅寺 | 墨山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墨山禅寺位于县城东十五公里处,青山环绕、气候宜人、北依长江、南临洞庭、西接巫峡、东连巴陵、气通衡岳、势贯长虹。古往今来骚人墨客,曾在圣地留下美丽的诗文。 墨山古刹,历史悠久,始建于隋朝。明朝万历县志记载墨山名大云山,隋朝智颖大师,字德安,俗姓陈,出生于华容县城,十八岁出家大云山,后受业于南岳慧恩大师。唐贞观年间宣鉴禅师扩建墨山古刹更名为墨山禅寺,现留传有高僧的木鱼石、乌龟石、船头石、荷花石、玄石门、玄石洞,以及屈原和唐朝宰相张锐留下的碑文等千年古迹。一九九二年经县-部、民宗办批准墨山禅寺复得重建,由释怀净、释怀鉴主持重修。近年来,山门、天王殿、钟鼓楼、藏经楼、荷花池、大雄宝殿、千手千眼观音殿、念佛堂、后殿、斋堂楼、僧人寮房、客堂等系列建筑先后建成竣工,现在的墨山禅寺,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真乃“旅游修行好去处,天生一座古禅寺”。建成后的墨山禅寺,占地面积共6700m2,建筑面积3150m2,总造价380多万元。寺庙常住教职人员十八人,本着以人为本,培养僧才的兴寺理念,先后有两人前往广东佛学院深造,四人到长沙佛学院深造,各项规约健全,谨遵佛制,晨钟暮鼓,过常吃饭,管理有序。目前,投资达200万元的墨山禅寺佛教长廊、法堂、客堂楼、居土楼等新的一批建筑群工作正在筹建之中,一个林园配套的十方丛林式墨山禅寺在宝昙大和尚的支持下即将0成功。 |
仁义堂 | 仁义堂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仁义堂位于华容县注滋口镇墟场福音堂中街二组,距县城32公里,北临藕池河与插旗镇隔河相望,东与幸福乡毗邻,西南与南县接壤。民居建于20世纪20年代,建筑方向55,为东南—西北向,平面呈长方形,长14.85米,宽13.65米。砖木结构。建筑四面设计风格一致,建筑共两层,上下层四周分别设计为三个圆拱门形状,在建筑的东南侧和西北侧的中间拱门上方分别模印有菱形花纹图案,东南面的图案似人像,可能是房屋正面,西北面的图案为四叶花纹,在西北面两侧墙上部分别模印有一个五叶花纹图案。上层房间四周为回廊,四周设围栏,楼梯及楼板、围栏均为木质。在上层离屋顶不远处还设计有小隔楼,隔楼的东南、西北侧对外分别开一小窗户。屋顶为人字形屋脊,盖小青瓦。 据当地群众介绍,该栋民房为20世纪20年代一罗姓地主所建,解放后被政府没收,先后由镇政府、派出所等作办公房使用,现为国土所办公房。 |
华容烈士陵园 | 华容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容县烈士陵园位于岳阳市华容县城区东北郊陡岗山。 陵园始建于1961年,占地面积218亩,其中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水面面积110亩。 华容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区域之一,是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土地。在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中,有2万多英雄的华容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册烈士4470人,其中县团级以上烈士100多人。著名烈士有高风、吴芳、蔡协民、刘革非、肖正纲、欧阳悟、朱祖光、韩国栋、罗振汉等人。 陵园记载了华容光荣的历史,为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传统提供了生动的教育素材。1988年以来经多次扩建,已具相当规模,园内先后建起了烈士纪念馆、纪念亭、纪念碑、烈士墓区(单墓24座,合冢3座)和将军墓区。从1997年起,建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何长工塑像,先后有将军朱绍清、方之中、张树芝、老红军董新山、历史学家刘大年、老红军涂国林、陈仕南等革命前辈的骨灰安放于此。 1999年,陵园内新辟土地14亩修建了华容博物馆。博物馆于2000年12月8日在何长工诞生100周年纪念日正式开馆。博物馆内设何长工生平事迹陈列室和华容县革命烈士纪念馆。2009年华容烈士陵园被评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并由国家拨款新修了3000平方米的群众悼念广场和500平方米的烈士墓区。 华容烈士陵园于1988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首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列为湖南省民政厅直接管理的三大县级陵园之一;1995年4月被国家民政部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何长工 (1900~1987) 何长工 (1900—198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共中央顾委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华容县人, 原名何坤,1900年12月出生于华容县大乘区南山乡一个农民家庭。6岁人何氏族学启蒙。后入南山区公立高等小学。1914年考入岳阳第三联合中学,因作为学生代表参与清算校长帐目被开除学籍。后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系。1…… 详细++ 朱绍清 (1913~1989) 朱绍清 (1913—1989)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华容县东山乡人,1913年1月出生于华容县东山一个贫农家庭。少时读过三年书,后辍学务农。1927年参加农村革命斗争,打击封建恶势力。大革命失败后在华容参加秋收-。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华容…… 详细++ 方之中 (1908~1987) 方之中 (1908~1987) 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方之中同志1907年生于湖南省华容县洪山头镇。1925年入广东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湘鄂西秋收革命-。大革命失败后,在-下,他始终保持革命热情,在上海加入“左联”,主编《生存》和《夜莺》月刊,并积极为《晨报》、《大众日报》等进步报纸撰稿,毅然站在伟大的文…… 详细++ 张树芝 (1915~2001) 张树芝 (1915-2001)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4月24日生于华容县胜峰乡一个贫农家庭。读书一年半便辍学务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湘鄂西红军八大队攻打华容、石首。11月,他和9名战士与部队失散后,在洞庭湖畔孤军奋战40…… 详细++ 董新山 (1908~1994) 董新山(1908~1994)华容县万庾镇人。1929年在家乡参加农民-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总支书记;1935年跟随中央红军第二方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七一五团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一二○师独立第一旅政治部副主任;1938~1939年,参加冀中平原抗日战争,1940年…… 详细++ 刘大年 (1915~1999) 刘大年 (1915-1999)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学家。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8月1日出生于该县一个殷实的读书人家。6岁开始读私塾,因家道中落,1936年肄业于湖南国学专修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徐特立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介绍去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奔赴前线,任冀南行署宣传科科…… 详细++ 陈仕南 (1906~1985) 陈仕南(1906~1985),华容县鲇鱼须镇人。1927年4月任区农协委员。“马日事变”后,带领农会骨干和农民自卫队30多人到桃花山参加赤色警卫队,任分队长、中队长。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任红八师二营五连连长,后升三营营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1935年10月,随红二军团参加长征,先后担任营长和贺龙的副官。1940年,任师部…… 详细++ 何长工 (1900~1987) 何长工 (1900—198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共中央顾委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华容县人, 原名何坤,1900年12月出生于华容县大乘区南山乡一个农民家庭。6岁人何氏族学启蒙。后入南山区公立高等小学。1914年考入岳阳第三联合中学,因作为学生代表参与清算校长帐目被开除学籍。后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系。1…… 详细++ 朱绍清 (1913~1989) 朱绍清 (1913—1989)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华容县东山乡人,1913年1月出生于华容县东山一个贫农家庭。少时读过三年书,后辍学务农。1927年参加农村革命斗争,打击封建恶势力。大革命失败后在华容参加秋收-。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华容…… 详细++ 方之中 (1908~1987) 方之中 (1908~1987) 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方之中同志1907年生于湖南省华容县洪山头镇。1925年入广东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湘鄂西秋收革命-。大革命失败后,在-下,他始终保持革命热情,在上海加入“左联”,主编《生存》和《夜莺》月刊,并积极为《晨报》、《大众日报》等进步报纸撰稿,毅然站在伟大的文…… 详细++ 张树芝 (1915~2001) 张树芝 (1915-2001)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4月24日生于华容县胜峰乡一个贫农家庭。读书一年半便辍学务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湘鄂西红军八大队攻打华容、石首。11月,他和9名战士与部队失散后,在洞庭湖畔孤军奋战40…… 详细++ 董新山 (1908~1994) 董新山(1908~1994)华容县万庾镇人。1929年在家乡参加农民-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总支书记;1935年跟随中央红军第二方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七一五团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一二○师独立第一旅政治部副主任;1938~1939年,参加冀中平原抗日战争,1940年…… 详细++ 刘大年 (1915~1999) 刘大年 (1915-1999)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学家。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8月1日出生于该县一个殷实的读书人家。6岁开始读私塾,因家道中落,1936年肄业于湖南国学专修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徐特立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介绍去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奔赴前线,任冀南行署宣传科科…… 详细++ 陈仕南 (1906~1985) 陈仕南(1906~1985),华容县鲇鱼须镇人。1927年4月任区农协委员。“马日事变”后,带领农会骨干和农民自卫队30多人到桃花山参加赤色警卫队,任分队长、中队长。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任红八师二营五连连长,后升三营营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1935年10月,随红二军团参加长征,先后担任营长和贺龙的副官。1940年,任师部…… 详细++ 朱绍清 (1913~1989) 朱绍清 (1913—1989)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华容县东山乡人,1913年1月出生于华容县东山一个贫农家庭。少时读过三年书,后辍学务农。1927年参加农村革命斗争,打击封建恶势力。大革命失败后在华容参加秋收-。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华容…… 详细++ 方之中 (1908~1987) 方之中 (1908~1987) 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方之中同志1907年生于湖南省华容县洪山头镇。1925年入广东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湘鄂西秋收革命-。大革命失败后,在-下,他始终保持革命热情,在上海加入“左联”,主编《生存》和《夜莺》月刊,并积极为《晨报》、《大众日报》等进步报纸撰稿,毅然站在伟大的文…… 详细++ 张树芝 (1915~2001) 张树芝 (1915-2001)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4月24日生于华容县胜峰乡一个贫农家庭。读书一年半便辍学务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湘鄂西红军八大队攻打华容、石首。11月,他和9名战士与部队失散后,在洞庭湖畔孤军奋战40…… 详细++ 董新山 (1908~1994) 董新山(1908~1994)华容县万庾镇人。1929年在家乡参加农民-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总支书记;1935年跟随中央红军第二方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七一五团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一二○师独立第一旅政治部副主任;1938~1939年,参加冀中平原抗日战争,1940年…… 详细++ 刘大年 (1915~1999) 刘大年 (1915-1999)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学家。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8月1日出生于该县一个殷实的读书人家。6岁开始读私塾,因家道中落,1936年肄业于湖南国学专修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徐特立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介绍去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奔赴前线,任冀南行署宣传科科…… 详细++ 陈仕南 (1906~1985) 陈仕南(1906~1985),华容县鲇鱼须镇人。1927年4月任区农协委员。“马日事变”后,带领农会骨干和农民自卫队30多人到桃花山参加赤色警卫队,任分队长、中队长。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任红八师二营五连连长,后升三营营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1935年10月,随红二军团参加长征,先后担任营长和贺龙的副官。1940年,任师部…… 详细++ 方之中 (1908~1987) 方之中 (1908~1987) 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方之中同志1907年生于湖南省华容县洪山头镇。1925年入广东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湘鄂西秋收革命-。大革命失败后,在-下,他始终保持革命热情,在上海加入“左联”,主编《生存》和《夜莺》月刊,并积极为《晨报》、《大众日报》等进步报纸撰稿,毅然站在伟大的文…… 详细++ 张树芝 (1915~2001) 张树芝 (1915-2001)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4月24日生于华容县胜峰乡一个贫农家庭。读书一年半便辍学务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湘鄂西红军八大队攻打华容、石首。11月,他和9名战士与部队失散后,在洞庭湖畔孤军奋战40…… 详细++ 董新山 (1908~1994) 董新山(1908~1994)华容县万庾镇人。1929年在家乡参加农民-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总支书记;1935年跟随中央红军第二方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七一五团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一二○师独立第一旅政治部副主任;1938~1939年,参加冀中平原抗日战争,1940年…… 详细++ 刘大年 (1915~1999) 刘大年 (1915-1999)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学家。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8月1日出生于该县一个殷实的读书人家。6岁开始读私塾,因家道中落,1936年肄业于湖南国学专修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徐特立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介绍去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奔赴前线,任冀南行署宣传科科…… 详细++ 陈仕南 (1906~1985) 陈仕南(1906~1985),华容县鲇鱼须镇人。1927年4月任区农协委员。“马日事变”后,带领农会骨干和农民自卫队30多人到桃花山参加赤色警卫队,任分队长、中队长。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任红八师二营五连连长,后升三营营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1935年10月,随红二军团参加长征,先后担任营长和贺龙的副官。1940年,任师部…… 详细++ 张树芝 (1915~2001) 张树芝 (1915-2001)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4月24日生于华容县胜峰乡一个贫农家庭。读书一年半便辍学务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湘鄂西红军八大队攻打华容、石首。11月,他和9名战士与部队失散后,在洞庭湖畔孤军奋战40…… 详细++ 董新山 (1908~1994) 董新山(1908~1994)华容县万庾镇人。1929年在家乡参加农民-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总支书记;1935年跟随中央红军第二方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七一五团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一二○师独立第一旅政治部副主任;1938~1939年,参加冀中平原抗日战争,1940年…… 详细++ 刘大年 (1915~1999) 刘大年 (1915-1999)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学家。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8月1日出生于该县一个殷实的读书人家。6岁开始读私塾,因家道中落,1936年肄业于湖南国学专修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徐特立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介绍去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奔赴前线,任冀南行署宣传科科…… 详细++ 陈仕南 (1906~1985) 陈仕南(1906~1985),华容县鲇鱼须镇人。1927年4月任区农协委员。“马日事变”后,带领农会骨干和农民自卫队30多人到桃花山参加赤色警卫队,任分队长、中队长。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任红八师二营五连连长,后升三营营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1935年10月,随红二军团参加长征,先后担任营长和贺龙的副官。1940年,任师部…… 详细++ 董新山 (1908~1994) 董新山(1908~1994)华容县万庾镇人。1929年在家乡参加农民-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总支书记;1935年跟随中央红军第二方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七一五团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一二○师独立第一旅政治部副主任;1938~1939年,参加冀中平原抗日战争,1940年…… 详细++ 刘大年 (1915~1999) 刘大年 (1915-1999)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学家。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8月1日出生于该县一个殷实的读书人家。6岁开始读私塾,因家道中落,1936年肄业于湖南国学专修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徐特立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介绍去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奔赴前线,任冀南行署宣传科科…… 详细++ 陈仕南 (1906~1985) 陈仕南(1906~1985),华容县鲇鱼须镇人。1927年4月任区农协委员。“马日事变”后,带领农会骨干和农民自卫队30多人到桃花山参加赤色警卫队,任分队长、中队长。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任红八师二营五连连长,后升三营营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1935年10月,随红二军团参加长征,先后担任营长和贺龙的副官。1940年,任师部…… 详细++ 刘大年 (1915~1999) 刘大年 (1915-1999)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学家。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8月1日出生于该县一个殷实的读书人家。6岁开始读私塾,因家道中落,1936年肄业于湖南国学专修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徐特立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介绍去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奔赴前线,任冀南行署宣传科科…… 详细++ 陈仕南 (1906~1985) 陈仕南(1906~1985),华容县鲇鱼须镇人。1927年4月任区农协委员。“马日事变”后,带领农会骨干和农民自卫队30多人到桃花山参加赤色警卫队,任分队长、中队长。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任红八师二营五连连长,后升三营营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1935年10月,随红二军团参加长征,先后担任营长和贺龙的副官。1940年,任师部…… 详细++ 陈仕南 (1906~1985) 陈仕南(1906~1985),华容县鲇鱼须镇人。1927年4月任区农协委员。“马日事变”后,带领农会骨干和农民自卫队30多人到桃花山参加赤色警卫队,任分队长、中队长。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9月任红八师二营五连连长,后升三营营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1935年10月,随红二军团参加长征,先后担任营长和贺龙的副官。1940年,任师部…… 详细++ |
车轱山遗址 | 车轱山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车轱山遗址位于华容县三封寺镇五湖村, 1982年和1983年冬湖南省博物馆和原岳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试掘面积300平方米,共清理了381座墓葬,出土文物2000多件。车轱山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文化层共分为三期,并发现了三期文化(即石家河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车轱山遗址的墓葬葬式很具特色,有仰身直肢、仰身屈肢、侧身直肢、侧身屈肢、二次葬等。墓葬排列密集,上下叠压紧密,打破关系不少。车轱山遗址是我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较为重要的遗址之一,对于研究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长江中游原始文化的分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七星墩遗址 | 七星墩遗址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墩遗址位于东山镇东旭村13组,为高台遗址,四面环水,进口处为人工筑建,东、西、北三面环绕大荆湖,遗址四周分布七个高约4—6米的土墩,地势较平坦,遗址表土为耕地。文化层为黄褐色粘土,厚约0.6—3米,采集石器有斧、锛;陶质为夹砂红陶、泥质白陶、灰陶、磨光黑陶,纹饰主要有绳纹、弦纹、方格纹、戳印纹、附加堆纹、蓝纹、刻划纹等,可辨器形有大口缸、鬶、鼎、盘、釜等。该遗址在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确定了其保护范围,为研究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分布情况及当时该地区人类生产、生活状况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
宝慈观 | 旧县记谓:城东15公里桃花山之石门山下有宝兹观。传为仙人孔升保在此炼道飞升,晋人张惊喜隐于峰下,学道仙去。宋代三门道士蒋程龟、孙雪聪化募重修。后经历代加修,有飞升台、炼丹池、凌空亭、家冠冢、仙人洞等古迹。明万历《华容县志》记载,宋时有观、庵36堂,雕梁画栋,千楹万木盾。明时,大部分房屋被毁,但仍规模宏大,景色可观。清代县志谓:(相传)吕洞宾与邓真人所植之松柏,一团翠色,景深物幽,为华容八景之一。民国时期毁坏几尽。1958年修建水库,撤去残构,原址为库水所淹。 |
明碧山革命纪念池 | 明碧山革命纪念池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明碧山是马日事变后中央华容县委驻地。明碧山地区在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411名烈士为革命献身于此。1979年,政府在此修建一座高5米的烈士纪念碑和一个占地12平方米纪念亭、一座90平方米纪念室。纪念碑镌贺龙元帅题词:革命先烈士们的业绩,永远鼓励我们奋勇前进! |
禹山游览区 | 在华容县南,沿华注公路行至十公里处便是。这是青山环抱,碧水相映。平均海拨高为57米,最高峰禹山也只有110多米,早在唐朝就修建了禹山庙。庙宇雄伟,香火溢鼻。在禹山庙东侧有一个“姊妹山”,山腰有一块40平方米的开阔地,唐代始建的文昌阁就在此。 |
华容水上公园 | 水上公园的主体是华一水库。这座水库是1958年修建,1965年扩建,库容1010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面积125公顷,属中型水库。满库碧水除用于农田灌溉外,主要供应三封寺墟场及周边村场、氮肥厂、兴华啤酒厂等单位作生活、生产用水。华一水库中间的一座低山叫笔架山,山头有一株4棵连体共生的槠栗树。水库之水主要来于铜磬冲溪和宝慈观溪。远处高高的山峰叫骑鞍峰,形如马鞍,势如腾空长嘶的骏马,正朝我们奔来。水中有3座小岛。这3座岛叫情人岛。北面的那个松林苍苍的小岛,是位朝气蓬勃的帅哥,旁边一座秃岛,是位含情脉脉的靓妹,正当他们相见恨晚、如痴如醉热恋之时,出现了第三者插足。对面的那个绿色小岛,是位花枝招展的甜姐,向帅哥投来求爱的橄榄枝。当帅哥五心不定、脚踏两只船时,靓妹伤感致疾,不治而亡。帅哥醒悟之后,怀念靓妹,决定终身不娶,守在靓妹的身旁。1997年8月15日正式开园的水上公园,包括东起夜合山,南至七女峰,北起皮李湾,总面积2万亩,公园内有人造沙滩、打靶场、钓鱼台、游湖船等娱乐休闲项目。 |
地区 | 景点 |
---|